阿里巴巴有哪些联想的竞争对手有哪些

阿里巴巴将成亚马逊和eBay强大竞争对手
日 来源: 互联网 【】 【】分享到:
中研网讯:  9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第二季度,阿里巴巴业绩相当棒,这可能有助于提高阿里巴巴的(首次公开招股)发行价。财报也表明,阿里巴巴的盈利能力远高于其竞争对手亚马逊和eBay之和。  财务细节  第二季度阿里巴巴营收增长了46%至25.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6.7亿元),增速高于第一季度的38.7%。阿里巴巴营业利润增长至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8亿元),比同期内亚马逊和eBay的利润之和高出42%。
相关研究报告
  包括一次性损益项目,归属于阿里巴巴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增长了近2倍至19.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2.8亿元),每股收益为84美分(约合人民币5.18元),是其竞争对手的逾1倍。亚马逊在业务上投入巨资,打价格战是其盈利能力滑坡的重要原因。  第二季度,阿里巴巴平台销售了价值人民币5010亿元的商品。另一方面,eBay平台销售了价值204.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64亿元)的商品,亚马逊销售了价值15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40.8亿元)的商品,折合商品交易总额250亿-3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42亿-1851亿元)。  移动交易  阿里巴巴充分利用了中国智能和平板爆炸性增长的趋势。支付宝的种类远多于eBay的PayPal。  阿里巴巴向美国交易委员会提交的IPO招股说明书显示,移动业务占到第二季度商品交易总额的32.8%,上年同期和第一季度这一比例分别是12%和27.4%。  规模超大  阿里巴巴的B2B平台将中国厂商与来自全球逾240个国家和地区的买家联系在一起。C2C平台通过淘宝网和B2C平台天猫上架10亿件商品。阿里巴巴一起在考虑通过扩大其业务,它在美国的增长计划包括知名度不太高的网站。  强大的竞争优势  阿里巴巴员工超过2万人,在美国电子商务市场上的份额约为80%。中国正在逐步成为全球电子商务产业的中心,普及的廉价增加了网购用户数量。  据公司波士顿咨询集团预测,2016年中国网民数量将由2010年的4.6亿增长至7.3亿。另外一个预测数据是,同期内中国网购用户数量将由1.45亿激增至3.8亿。  电子商务在中国商品零售额中的份额将由2011年的3.3%上升至2015年的7.4%,表明中国电子商务产业的增长速度远超美国。  结论  鉴于其庞大的体量、计划进军美国市场、强劲的业务模式和未来的增长前景,笔者认为阿里巴巴享有巨大的竞争优势,销售会迅速增长。
本文分享地址:
相关新闻关键词阅读:
互联网线上线下结合合作是未来趋势...
9月2日电 目前银行中报披露已正式收官,从16家上市银行看,上半年普遍经历...
中国-亚欧博览会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运输峰会9月2日举行,交通运输部、中国2...
龙陵县紧紧抓住云南建设“桥头堡”和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历史机遇,加快...
8月份新建住宅平均价格环比下跌0.59%中国指数研究院9月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8...
日前,我国东北和黄淮旱区出现明显降雨过程。此次降雨过程对缓解当前旱情非...
甲醇作为车用替代燃料,技术上已不存在大的障碍,但甲醇汽车在实际运行中存...
近日,笔者随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商务局有关人员走访部分家纺外贸企业时发现...
深圳运营中心:深圳市中研普华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华南运营总部:深圳市福田中心区深南中路东风大厦12楼全层 邮编:518031 &&乘车路线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56--5388 客户服务专线:6 06 96
专线:6 29596 专线:6
媒体合作:6 广告合作:6网站合作:6 邮箱: 传真:8
咨询QQ:5336038
Copyright (C) 199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 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号互联网+国家战略智库
? ? ? ? ? ?
当前位置: &
& 阿里巴巴面临竞争对手新威胁 新老对手涌现
阿里巴巴面临竞争对手新威胁 新老对手涌现
&&日08:41&&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阿里巴巴集团如今正主导着有电子商务市场,但是,随着行业内一大群新对手的涌现,当前的阿里巴巴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与威胁,其中最明显的一大威胁就是来自商城。  当然,商城一直是阿里巴巴公司长期以来的竞争对手。事实上,在市场,这两家公司之间的敌对关系已经被业界戏称为&猫狗大战&&&借用了各自的代表性产品来比喻,即阿里巴巴集团的&商城&和京东自己的网络商城。  阿里巴巴维持服装在其平台上畅销的策略也充分显示了这与阿里巴巴利益密切相关。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阿里巴巴和其它购物网站一直在试图通过专门的合同或产品发布方式来吸引一些名品牌企业的合作,同时阿里巴巴也要求他们网站上的卖家提供更多的折扣。  今年4月底,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与母公司Fast Retailing Co的掌门人柳井正(Tadashi Yanai)进行了交谈。Fast Retailing是最大的服装零售商,最近曾在京东商城销售优衣库系列产品,而且销量一度很好。据知情人士透露的消息,马云与其团队向柳井正表示,如果优衣库进一步忠诚于阿里巴巴的平台,那么阿里巴巴将会推动该公司旗下平台上的优衣库商店的流量和销量的进一步增长。  优衣库虽然一度进驻京东商城平台,但在今年7月,优衣库却又宣布退出京东商城,宣称进驻京东商城不符合优衣库的电子商务战略。  京东方面声称,优衣库的退出肯定是&因为营业表现之外的其它原因&,因为在京东商城,优衣库的产品需求非常强劲。不过,优衣库方面对此拒绝置评。  阿里巴巴大约控制了中国在线购物总交易量绝对多数的份额,这种主导优势可以通过阿里巴巴的大规模在线商店&&凸显出来。如今大约拥有800万卖家,其中多数都是个体卖家。相比较而言,京东的&拍拍&交易量就小得多,不过京东目前一直没有披露&拍拍&平台上的商家具体数量。  据市场研究机构艾瑞的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在快速增长的电子商务市场,阿里巴巴占据了约58.6%的份额,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不过,京东商城的份额却从去年同期的19.2%增加到22.8%。  阿里巴巴声称,在截至今年3月底的这一财年中,该集团旗下各个零售网站上的业务交易总额达到2.44万亿元人民币,大大超过了位居阿里巴巴集团身后的五大电子商务公司的交易额的总和。  然而,阿里巴巴也承认,该公司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如今,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公司都在争抢中国互联网消费市场,包括聚美优品、、以及于今年7月刚刚被的一号店等。  阿里巴巴副董事长蔡崇信曾在一次接受媒体的采访时表示,激烈的竞争&正是电子商务行业的天性,特别是在中国市场&。他表示:&市场很大,赢利市场的荣誉非常具有吸引力,你有大量的企业家和资金在支持着它们。&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竞争也日趋加剧。阿里巴巴近期发布了低于预期的营收。显示,在截至今年6月底的这一财季中,阿里巴巴营收为32.6亿美元,低于预期。不难看出,阿里巴巴正面临着一些挑战,诸如饱和的业务趋势、向移动服务转型的超高成本等。  上周,阿里巴巴宣布花费49美元苏宁云商20%的股权,此举将对京东商城形成冲击。  最近几个月,阿里巴巴已经与160多家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预计这些协议在未来一年内将推动阿里巴巴在线购物商城的交易量增加300亿元人民币。其中,至少有20%企业和零售商计划独家在商城销售他们的商品,例如Timberland(添柏岚)和迪卡侬等。  京东商城首席执行官沈浩宇表示:&我们关注阿里巴巴的独家协议,但我们并不认为这会符合品牌商的利益和宗旨。&蔡崇信声称,企业与阿里巴巴签署独家协议,主要是因为他们知道&我们能够推动他们的产品&。  这两个对手一直在较劲。去年,马云曾宣称,京东将&最终成为悲剧&&&后来马云曾为此道过歉。在今年5月的一次讲话中,阿里巴巴前淘宝总裁张建锋曾声称,&只要阿里巴巴做出什么,京东就会立即效仿&。当时,张建锋说这番话时,主要是针对阿里巴巴向市场拓展、加强海外销售业务、进军和网络支付等业务。  据称,京东总部的一座办公室里挂了诸多红色的标语旗帜,其中一条就是&奋斗,再奋斗,奋斗到底,只争第一!&  今年7月,京东方面曾暗讽阿里假货,声称不该赚的钱永远不赚。在今年7月份的一次演讲中,刘强东()曾宣称,京东是&那些重视质量和正品消费者的理应选择的在线购物平台&。  与阿里巴巴不同的是,京东是从供贷商手中购买产品,然后再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另外,京东也经营着一家商场,在这个商场,品牌商可以销售商品并向京东支付佣金。事实上,阿里巴巴并没有真正地销售产品,而是把起买家与卖家连接起来,通过为使用其商城的数百万商家和个体零售商提供的广告和其它服务来获利。  曾有一家意大利的高级品牌选择在京东开设店面,而没有选择阿里巴巴的天猫商城,这家高级品牌公司称,此举主要是因为京东给出了书面承诺,一定要把此品牌的盗版和水货商品赶出京东网站。  京东宣称,该公司保护品牌商的知识产权,无论这些品牌商是否在其网站销售商品。今年初,阿里巴巴曾说服瑞典高端户外品牌Fjallraven在天猫独家开设店面,并承诺将增加该店面的流量。此前,Fjallraven一直在京东商城和其它中国网站上售货。Fjallraven母公司Fenix Outdoor中国区总经理Lin Mingwen表示:&我们得到一些很好的条件,包括在网站上的更多透明性、广告开支的下降等。&Lin Mingwen预计,Fjallraven今年在中国市场上的网络业务销量与去年相比将增加5倍。  在此交易之前,Fjallraven不得不将天猫上的价格定得很低,要比在中国市场上的其它网站上的同类产品价格都低,这样才能在天猫商城上获得更多的促销和推广机会。如今,Fjallraven与天猫签署了独家销售协议,这样,Fjallraven在定价方面就拥有了大量的灵活性。(来源:腾讯科技 文/悦潼)
&&&&“黑五”大促已落下帷幕,电商门户、互联网+智库――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上线的“黑五”专题对今年的“黑五”进行了全程的直击,同时启动了――“国内跨境进口电商大佬”独家系列高端微访谈,天猫国际总经理刘鹏、亚马逊中国总裁张文翊、洋码头CEO曾碧波、聚美优品CEO陈欧、蜜芽CEO刘楠、美囤妈妈CEO邵小波、丰趣海淘CEO任晓煜、拼多多CEO黄峥、网易考拉海购CEO张蕾等多家跨境进口电商大佬接受了我们的调研访谈。详情请登陆
【】【】【】【】【】
「关键字」
& &(1)凡本中心注明“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或带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水印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及其他任何形式的作品 ,其版权均属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中心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与本中心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违者本中心将依法追究责任。
& &(2)转载或引用本中心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中心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中心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中心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中心不承担责任。
& &(4)凡本中心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网站与机构,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中心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5)关于本中心发布的用户投诉稿件,信息均由用户通过本中心投诉通道提供,本中心不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内容真实性有误,请与本中心联系,本中心将在核实后进行处理。& &(6)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中心内容者,本中心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7)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中心联系的请发送相关内容至邮箱:)& &此版权声明解释权归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所有。
  近两年,随着各种网约车平台的兴起与网约车合法化的&靴子&落地,各网约车平台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为了吸引更多用户、抢占市场,易到用车频频推出充返活动,用户充值后不仅有现金回馈,还能获得乐视...
生态型企业:
行业热点:
曝光专区:
有以下事宜,请联系:&&
有以下事宜,请联系:
有以下事宜,请联系:
以下企业,请联系:
以下企业,请联系:
以下企业,请联系:
以下人士,请联系:
行业/频道:
产品/服务:
数据/研究:
导航/平台: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阿里搞垄断打压竞争对手还有人管吗--百度百家
阿里搞垄断打压竞争对手还有人管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东哥解读电商】2010年马云提出了阿里巴巴要打造“新商业文明”,而新商业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开放、透明、分享、责任”。不知道,通过市场垄断地位,大搞“排他协议”,马云是否知道,或者说是否也属于阿里巴巴的“新商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哥解读电商】仅上线三个月的优衣库京东旗舰店关闭了,理由是经营调整的原因。奇怪的是天猫旗舰店并没有关闭,不免让人深思。优衣库中国誓言做大中国业务,提高电商业务占比,却放弃京东1亿多优质用户,实在是让人不解了。很多电商圈投资圈媒体圈的朋友都问东哥怎么看?阿里兴师动众搞排他协议,劳民伤财,也不会有太大作用。
有人分析说是阿里大股东孙正义在背后走动,让优衣库关闭了京东旗舰店。八卦的事情说不清,客观上因为“优衣库试衣间事件”使得优衣库的搜索暴增,优衣库品牌作为引流效果的确是很好的。另外行癫上台的这四个多月来,阿里一直都在针对竞争对手的排他协议,比如几个月前迪卡侬,Timberland、Lafuma的三大户外运动品牌也和天猫谈了独家战略合作协议。而在之前的时候,搞这种排他协议通常只是在双十一和618的时候,一个是不让竞争对手捣乱自己的主场,一个是捣乱竞争对手的主场。业内比较清楚了,东哥不做详述。
为什么是排他协议
搞排他协议不是什么新事物。比如当年苏宁不让品牌给京东供货,今天还有万达院线下线美团猫眼。优质的货品,才是是吸引用户的核心。天猫作为开放平台,并不掌握商品,商品定价权,以及服务,在电商竞争中越来越处于被动地位。2015年第一季度,唯品会和以服饰为主的京东开放平台取得近乎翻倍的增长情况下,天猫同比增长率62%。当然了,天猫体量要大得多,增速同比下滑也没什么奇怪,行癫要担心的是接下来的三个季度。
想要继续维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一个靠扩张新的品类,一个是靠拉新用户。流量怎么来?一个靠买流量,一个靠优质商品或者说大品牌。主流品牌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拿下主流品牌的排他协议,是现实商业竞争的核心手段。行癫上台后大搞排他协议,也没什么奇怪的。只不过品牌有自己的多渠道策略,所以搞定品牌并没有那么的容易。
从一年两次改为常年排他
天猫和品牌商搞排他协议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每当双十一和618的时候,都会爆出相关的新闻。只不过,当下的策略变成了和品牌商常年排他协议了。阿里巴巴,或者说行癫已经把利用自己的垄断市场地位,在上游打压竞争对手,作为自己经营的核心策略之一了。
排他协议对京东有多少影响,目前了解的情况,主要还局限在天猫市场份额最大的服饰类目,尤其是品牌相对集中的运动类。至于京东擅长的家电3C通讯等等,天猫也没什么话语权,更不可能给与品牌商什么承诺。在传统线下已经经历过了几十年渠道战的品牌,也不可能说被电商平台左右自己的多渠道策略。
所以天猫在服饰类目的排他协议更多是保护自己最核心的类目的市场地位,以及吸引更多新用户。个人以为,从体量上阿里要防京东,但从服饰类目来看,天猫更要担心唯品会。不只是说体量上,唯品会上升非常快,用户体验口碑也要远远超过天猫,还有就是跟唯品会做生意的品牌(贴牌)基本都赚钱,而在天猫平台赚钱很难,所以不管国内大小品牌都想挤进唯品会。唯品会是采买的,品牌结构不一样,天猫也很难用对付京东,同样的方法去打压唯品会。阿里行癫如何破唯品会?真难。
排他真的是最佳策略吗?
之所以,之前阿里不搞常年的排他协议,一个是竞争对手太小,根本没有必要。一个是搞排他协议是有成本的,合作的品牌为什么要排他放弃一个渠道,前提要么是怕你没办法,还有就是阿里承诺提供免费流量补贴,或者承诺销售额保障。在商言商,每个品牌的电商业务部门都有自己的业绩考核,所以阿里必须承诺资源兑换,提供销售保障。
但是阿里采用“排他协议”策略的成本也是巨大的,不只是说被诉“利用市场垄断地位,触犯反不正当竞争法”,而是破坏了阿里生态。
两年前马云曾信誓旦旦的说过做“双百万计划”,就是培养100万个年销售额过100万的小品牌。但是在全力吸引并支持国际一线品牌,大搞排他协议下,阿里要把更多流量给大品牌,中小品牌生存空间必然受到挤压。这么搞下去,马云的“小而美”计划,将付之一炬,中小卖家抱怨也越来越多。
“排他协议”后,各种活动资源全面向品牌倾斜,也意味着把本来可以赚钱的大量优质流量免费提供给大品牌,也必将妨碍阿里最大一头广告收入的增长。如果说流量提供给大品牌有更高的转化率和销售额,多扣些佣金或许还能赚回一些损失。但现实未必那么乐观!再考虑到新增用户乏力,天猫被垂直电商平台稀释抢夺市场份额,所以东哥对接下来的几个季度阿里巴巴季报是非常看衰的!
几年前雕爷因为账期问题怒退京东平台,今天到京东搜索阿芙精油卖得还非常不错。在商言商,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阿里锁不住品牌的,品牌也不会对天猫忠诚。
所以客观评论,阿里“排他经营”新策略,一是对对手未必有效,二是成本太高,三是还有触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风险。所以东哥建议行癫最好放弃这一策略。
马云的“新商业文明”
2010年马云提出了阿里巴巴要打造“新商业文明”,而新商业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开放、透明、分享、责任”。不知道,通过市场垄断地位,大搞“排他协议”,马云是否知道,或者说是否也属于阿里巴巴的“新商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有没有人管,看来没人管了。
行癫上台三把火,大搞“排他策略”,你们怎么看?
关注“东哥解读电商(dgjdds)”欢迎文后评论讨论。
【关于东哥】
李成东,电商天使投资人,前派代、腾讯、京东电商战略分析师
优秀的创业者,打算创业的,以及传统企业转型的!加东哥微信()
阅读:9320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675
阅读:1504
阅读:10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既宫崎骏之后,新海诚又为日本动漫电影带来了希望。
星火记者联盟
星火记者联盟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不执着财经 张平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图文】阿里巴巴与竞争对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阿里巴巴与竞争对手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2.57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联想的竞争对手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