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惊叹中国人团结:中国创新不足吗

为什么中国的创新能力不足? - 知乎85被浏览31583分享邀请回答20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01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外媒:中国日渐成为创新超级大国
责任编辑:朱方雨
核心提示:中国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专利大国。中央计划人员希望在2020年前使专利数目增加两倍,达到每万人14项。
10月12日报道&英国《经济学人》周刊9月10日一期刊登文章《速度与激情》。新思路创造价值要等多久才能看到中国的苹果公司?文章称,中国长期以来推行&自主创新&的产业政策,迫使跨国公司转让技术,并支持战略行业中的国有企业。这种做法并没有奏效,因此现在国家正自上而下地把大量资金投入一场重新启动的行动。中国目前每年在研究与开发方面投入2000多亿美元,是10年前的4倍。目前的研发开支在GDP中所占比例为2%,稍高于欧盟。市场研究机构汤森路透集团称,中国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专利大国&。中央计划人员现在希望在2020年前使专利数目增加两倍,达到每万人14项。他们的目标是进一步增加研发开支,并最终达到美国当前的水平,即占GDP的2.8%,寄望于所有这一切将使中国成为创新超级大国。全世界的工科大学毕业生已经有1/5是中国人。文章称,政府可以帮助促进创新,例如通过确保一个完善的法律框架和运转正常的金融市场,但是它却正在把创新和发明混为一谈。发明涉及大量的研究开支、专利和工程师,而创新则未必与这些有关,但是创新对经济的繁荣至关重要。简单说,在市场上创造价值的是新思路。它也许不需要新的技术,而只需要对一个行业或市场的产品和商业模式进行调整以适应另一个行业或市场。文章称,增加开支并不能保证有更好的产出,不管是以高质量的专利还是以销售额的上升作为表现形式。中国官方的研发基金通常划拨给那些拥有良好关系网而不是值得拨款的机构。由于政府的激励,专利申请数目出现激增,但其中许多是没有价值的。在采用一系列指标以专利质量为标准作出调整之后,中国在专利方面仍然是落后的。创新归功于私企麦肯锡咨询公司前亚洲业务主管欧高敦认为,国企负责人发现,争取管理部门支持现有产品要比推出新产品来得更加容易。世界银行在对各种研究进行评估后得出结论认为,国企中的创新努力&一般都没有什么效果,而且与它们业务的其他部分整合度差&。原因之一是在把资源转化为创新和专利方面,大型国企的效率低于规模更小的私营企业。私企的全要素生产率一直是国企的三倍。文章称,如果说中国的创新能力正在大幅提高,那么这大部分归功于私营部门。麦肯锡全球研究所最近的报告显示,中国企业擅长于若干行业的创新。在对中国和国外2万家上市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研究后,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认为,中国在面向消费者的行业(如电子商务)以及效率驱动的行业(如制造业)中具有活力,但是在依赖最新科技的行业中却落于人后。不过存在一些显著的例外。例如,华为公司崛起成为世界级的电信设备企业。该公司每年在研发上投入约50亿美元,并拥有密切跟踪技术热点的研究中心。它是世界上创造高质量专利最多的企业之一。剑桥大学贾奇商学院的彼得&威廉森认为,中国企业擅长快速地对新点子和新技术进行改进并运用于大众市场。中国车企在创新文章称,在日本和韩国,开发汽车的是本田和现代等私营企业。通过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它们学会了创新。在中国,国家裁定和保护全国性领先企业。上海汽车集团与德国大众公司和美国通用公司都有合资企业。该公司的一名经理说,由于赚钱容易以及拥有获得全球汽车设计的便利,公司几乎没有了创新的动机。但是某些私营汽车企业却不断得到改善。几年前,当记者去深圳采访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公司时,公司的工程师夸耀说除玻璃和轮胎外,他们自己制造汽车上的其他部件。当时这表明这种汽车是糟糕的。但是最近,在获得梅赛德斯-奔驰公司的建议以及外部供应商的零件之后,该品牌汽车的质量、安全性和时尚性有了明显改善。文章称,中国企业甚至可能跨越现有技术,制造未来的互联网电动汽车。不仅是汽车企业,而且连中国的互联网巨头和像富士康公司那样的制造业企业也正在把大量资金投入到这一概念中。富士康公司的技术专家戴家鹏认为,有四个原因使中国企业能够领先于世界。首先,得益于在电动机和电子制造方面的专长,中国拥有一流的供应商。第二,电动车适合由很多规模小一些的企业来制造,因此今天的汽车巨头可能失去其控制地位。第三,电子商务&&中国擅长的另一个领域&&正在改变购车的方式。第四,中国的互联网三巨头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以及小米公司使其拥有开发此类汽车的优势。
凡注明“来源:参考消息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外媒:中国科技创新击败美国|中国|科技创新|美国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外媒:中国科技创新击败美国
  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18日早间CNBC称,波士顿咨询集团(BCG)周一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虽然美国在研发总投资方面仍位居全球第一——2015年达5000亿美元,但中国在后期研发阶段——即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商业产品——的投资几年前已悄悄超过美国。
  BCG预计,按目前的投资速度,到2018年中国在关键的后期研发上的投资将达到6580亿美元,是美国的两倍。
  该报告称,换句话说,美国正在努力发明新技术,而中国和日本等其他国家正通过将这些想法转化为商业产品而从中获得好处。
  BCG研究报告的作者之一贾斯汀-罗斯(Justin Rose)表示:“其他国家正在搭美国投资的便车。”这种情况对美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使其每年损失数百亿美元的制造业产出,并在过去10年流失了数十万个工厂职位。
  新兴的商用无人机市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美国军方在20世纪开发了无人机技术,用于侦察和其他目的,并添加了微芯片和更持久的电池。而真正实现无人机商业化的是中国的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后者完善了无人机技术,使其能够更好地避开障碍,并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商业无人机生产商。该公司将产品卖给美国的房地产和建筑公司,用于航空摄影和制图等用途。
  美国还发明了其他一系列突破性技术,包括平板显示器,数字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和太阳能电池板,然而将这些产品发扬光大的却是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和日本。
  在“基础与应用”研发方面,美国仍是全球领导者。美国每年在研发上投入的5000亿美元有大约三分之一花在了这方面,另外三分之二被用于后期研发。而中国在后期研发上的投资占到总投资的84%。过去10年,中国在后期研发上的投资平均每年增加20%,而美国仅增加5%。
  BCG的研究报告总结称,通过私人企业、大学和研发联盟之间更好地合作,美国有可能扭转这一趋势。这将使美国每年的制造业产出增加5%,或1000亿美元,增加70万个工厂职位,并通过连锁效应在其他领域创造190万个职位。
责任编辑:于健 SF069
文章关键词: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媒惊叹中国凝聚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