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字故意伤害罪五笔怎么打打

毒的繁体字-毒字五行-毒字五笔怎么打-繁体字大全
繁体字大全提供网页版繁体字在线预览、查询功能。
当前位置:>
>毒的繁体字是什么
"毒"字的相关信息:
简体字:毒读音:dú
怎么写:毒五行:金
笔划为:共 9 划部首是:母
字结构:上下结构毒的造字法:形声
五笔编码:GXU
"毒"字的解释:
(一)du2《广韵》徒沃切,入沃定。沃部。(1)毒物。《易噬嗑》:“六三:噬腊肉,遇毒。”孔颖达疏:“毒者,苦恶之物也。”唐韩愈《县斋读书》:“南方本多毒,北客恒惧侵。”明文秉《烈皇小识》:“山民皆习猎,以毒注矢,人辄毙。”又喻指对思想意识有害的事物。如:封建遗毒;肃清流毒。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八十七引范如圭《贻秦桧书》:“若犯血怒,陷吾君于不义,诚恐不惟怨谤而已,将丧身及国,毒流天下,遗臭万世。”又特指鸦片、吗啡、海洛因等毒品。如:吸毒;贩毒;运毒。(2)有毒素的,气性酷烈的。如:毒蛇;毒草;毒气。《周礼天官疡医》:“凡疗疡,以五毒攻之。”郑玄注:“五毒,五药之有毒者。”孙诒让正义:“盖五石之药成,气性酷烈,故谓之五毒,不必皆有毒也。”又《医师》:“聚毒药以共医事。”郑玄注:“毒药,药之辛苦者。”孙诒让正义:“《广雅释诂》云:‘毒,苦也。’凡辛苦之药,味必厚烈而不适口,故谓之毒药。”唐韩愈《谴疟鬼》:“医师加百毒,薰灌无停机。”(3)恶;罪恶。《广雅释诂三》:“毒,犹恶也。”《左传昭公四年》:“楚王方侈,天或者欲逞其心,以厚其毒而降之罚,未可知也。”(4)害;毒害;祸害。《广韵沃韵》:“毒,害也。”《书盘庚上》:“汝不和吉言于百姓,惟汝自生毒。”孔传:“自生毒害。”《隋书高劢传》:“叔宝肆其昏虐,毒被金陵。”梁启超《新史学论正统》:“故不扫君统之谬见,而欲以作史,史虽充栋,徒为生民毒耳。”(5)危害;伤害。《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莫余毒也已。”唐杜甫《夏夜叹》:“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汉王莽》:“兵者,毒天下者也,圣王所不忍用也。”(6)苦,苦痛。《广雅释诂二》:“毒,痛也。”王念孙疏证:“《大雅桑柔篇》:‘宁为荼毒。’郑笺以荼毒为苦毒,陆机《豪士赋序》‘身_荼毒之痛’,是荼毒皆痛也。”《广韵沃韵》:“毒,痛也,苦也。”《书汤诰》:“尔万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毒。”孔传:“荼毒,苦也。不能堪忍虐之甚。”孔颖达疏:“《释草》云:荼,苦菜。此菜味苦,故假之以言人苦。毒谓螫人之虫蛇虺之类,实是人之所苦,故并言荼毒,以喻苦也。”《北史献文六王传咸阳王禧》:“试作一谜,当思解之,以释毒闷。”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余》:“自有历史以来,中国人是一向被同族和异族屠戮,奴隶,敲掠,刑辱,压迫下来的,非人类所能忍受的楚毒,也都身受过。”又以……为苦或为……所苦。《列子周穆王》:“宋阳里华子中年病忘,朝取而夕忘,夕与而朝忘,在涂则忘行,在室则忘坐,今不识先,后不识今,阖室毒之。”杨伯峻集释引唐殷敬顺《释文》云:“毒,苦也。”又《汤问》:“仙圣毒之,诉之于帝。”杨伯峻集释引唐殷敬顺《释文》云:“毒,病也。”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7)酷烈;狠毒;厉害。《国语吴语》:“吾先君阖庐不贳不忍,被甲带剑,挺铍|铎,以与楚昭王毒逐于中原柏举。”《水经注河水》:“有九折土反,夏则凝冰,冬则毒寒。”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二折:“兄弟,你好眼毒也,你怎生便认得出来?”又狠心;毒手。《儒林外史》第十六回:“我赌气不卖给他,他就下一个毒,串出上手业主,拿原价来赎我的。”(8)放毒。《左传襄公十四年》:“秦人毒泾上流,师人多死。”《北史长孙道生传附长孙晟》:“因取诸药,毒水上流,达头人畜饮之多死。”(9)毒杀。《山海经西山经》:“(自涂之山)有白石焉,其名曰N,可以毒鼠。”郭璞注:“今N石杀鼠,音豫,蚕食之而肥。”又《中山经》:“(朝歌之山)有草焉,名曰莽草,可以毒鱼。”鲁迅《伪自由书新药》:“复药虽然好像万应,但也常无一效的,医不好病,即毒不死人。”(10)有毒腺的昆虫、爬虫刺咬。《关尹子九药》:“勿轻小物,小虫毒身。”唐元稹《巴虫也三首并序》:“巴之虫也百类……毒人则毛发竖起。”宋沈括《梦溪笔谈讥谑》:“郊行不敢乘马,马为蚊虻所毒,则狂逸不可制。”(11)憎恶;憎恨。《广雅释诂三》:“毒,恶也。”王念孙疏证:“凡相憎恶亦谓之毒。《缁衣》云‘唯君子能好其正,小人毒其正’是也。”又《释言》:“毒,憎也。”《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行篡》:“死者不毒,夺者不愠。”《后汉书冯衍传》:“恶丛巧之乱世兮,毒纵横之败俗。”李贤注:“毒,恨也。”《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玉堂春)又气又苦,越想越毒。”(12)厚;厚重。《说文屮部》:“毒,厚也。”徐灏注笺:“毒之本义为毒草,因与笃同声通用而训为厚耳。”《书微子》:“天毒降灾荒殷邦。”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卷三:“《尚书微子篇》‘天毒降灾荒殷国[邦]’,《史记微子世家》作‘天笃下灾亡殷国’。笃者,厚也,言天厚降灾咎以亡殷国也。笃与毒,亡与荒皆叠韵,此以叠韵字代本字之例也。”(13)用同“纛”。大旗。宋罗泌《路史疏仡纪》:“故五旗五麾六毒,而制其阵。”元佚名《气英布》第四折:“两员将各自寻门路,整彪躯轮巨毒。”(14)通“督(&现代音&du1&\/现代音&)”。治理;安定。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孚部》:“毒,借为督。”《易师》:“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王引之述闻:“《广雅》:‘毒,安也。’毒天下者,安天下也。《广雅》训毒为安,盖《周易》旧注也,视诸说为长。”俞樾平议:“《尚书微子篇》‘天毒降灾荒殷邦’,《史记宋世家》作‘天笃下灾亡殷国’……是毒通作笃,笃通作督,皆声近而义同。此传毒字当读为督。《尔雅释诂》:‘督,正也。’以此督天下,言以此正天下也。《吕氏春秋顺民》:‘汤克夏而正天下’高注曰:‘正,治也。’正有治义,故督亦有治义。”《潜夫论断讼》:“乃可以毒其心而绝其后,奸乱绝则太平兴矣。”明刘基《郁离子天地之盗》:“子以为以力毒人,而人不言怨者,其畏威也乎?”(15)通“熟(&现代音&shu2&\/现代音&)”。成熟。《老子》第五十一章:“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朱谦之校释引罗振玉曰“景龙、御注、敦煌、景福四本均作‘成之熟之’。”(16)姓。《姓角Q沃韵》:“《唐书》云,宰相窦怀正以谋逆伏诛,命改姓毒氏。”《旧唐书窦怀贞传》:“先天二年,太平公主逆谋,事泄,怀贞惧罪,投水而死,追戮其尸,改姓毒氏。”(二)dai4《集韵》待戴切,去代定。[毒冒]即“王母瑁”、“玳瑁”。一种似龟的爬行动物。《集韵代韵》:“王母,王母瑁也。亦作毒、玳。”《汉书地理志下》:“粤地……处近海,多犀、象、毒冒、珠玑、银、铜、果、布之凑。”颜师古注:“毒,音代。”
繁体字大全:
毒的笔画顺序拼音:dú 注音:ㄉㄨˊ
简体部首:母 部首笔画:5 总笔画:9繁体部首:毋 部首笔画:4 总笔画:8康熙字典笔画( 毒:8; )
五笔86:GXGU  五笔98:GXU  仓颉:QMWYI 
四角号码:50757  UniCode:U+6BD2 规范汉字编号:1362
◎ 民俗参考汉字五行:金 是否为常用字:否姓名学:姓
◎ 字形结构[ 首尾分解查字 ]:?母(fengmu)
 [ 汉字部件构造 ]:?母
[ 笔顺编号 ]:
[ 笔顺读写 ]:横横竖横折折捺横捺
◎ 基本解释
毒 dú 有害的性质或有害的东西:毒气。毒性。毒饵。毒药。毒蛇。吸毒。贩毒。 害,伤害:毒害。毒化。毒杀。莫予毒也(没有谁能危害我,即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凶狠,猛烈:毒辣。毒计。毒刑。狠毒。恶毒。 恨,以为苦:令人愤毒。
毒 dài 古同“玳”,玳瑁。
笔画数:9; 部首:母; 笔顺编号:
◎ 音韵参考[ 上古音 ]:觉部定母,duk[ 广 韵 ]:徒沃切,入2沃,dú,通開一入冬定[ 平水韵 ]:入声二沃[ 唐 音 ]:dhok[ 国 语 ]:dú,dài[ 粤 语 ]:duk6[ 闽南语 ]:tok8,thau7
◎ 索引参考[ 古文字诂林 ]:01册,第11部,屮部,4[ 故训彙纂 ]:[ 说文解字 ]:编号0236,第01卷下,屮部第4字[ 康熙字典 ]:[ 汉语字典 ]:卷4页2382第05[ &&辞 海&& ]:卷7页4550第1
◎ 多语言翻译拒绝访问 | www.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b087d-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b087da-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身字五笔怎样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