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妈在农村老家70年代农村生产队照片做小工;我们这里因为修新农村改造,房地产老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号:
该章节已被锁定
很抱歉,本章节因为堵车、修改等原因,暂时锁定本章节,敬请各位亲亲谅解!飞过去看其它章节吧!
编辑推荐榜
1作者:观棋古典仙侠 1128115字 王雄觉醒前世记忆,重掌人间权柄,携千军万马,发大杀机,重蹬仙界旧地,征伐四方仙神,斗转星移,天翻地覆!
2作者:梦入洪荒官场风云 1173985字 铁肩担重任,履职为人民!李天逸上任因得罪镇书记,被派往疫情前线。面对穷山恶水和不配合的老百姓,该何去何从?
3作者:楚琴子都市生活 877800字 神州特尖组织,兵王回归都市,笑看天下风云,万花丛中过,打脸、装逼、暧昧不断的极品透视,女总裁的逆天高手。
4作者:完美的西红柿都市重生 769228字 重生归来发现《海贼王》《火影忍者》《银魂》等日漫还未出现?日漫竟落后了二十八年?国漫此时不起,更待何时?!
5作者:低调大亨娱乐明星 916244字 他不是大明星,却是捧出各大明星的点金神手!他引领全球的时尚风潮,被各大巨星尊称为教父!他将制霸国际娱乐圈!
6作者:楠神z东方玄幻 140738字 他背负家仇与国恨,在追寻真相的路上尝尽世间善恶冷暖,吾将以智慧和勇气、拳头和实力屠尽真相背后的一切凶手。
7作者:为陈灵异奇谈 274501字 百年古棺,崖山绝寺,都市传说……阴阳有别,人鬼殊途。赊刀人只凭一面黄旗,一个铜铃,游走在阴阳诡秘之事间。
8作者:呆毛同学进化变异 518005字 幸福是魔鬼的牢笼。可当幸福化作泡影,牢笼就此泯灭,魔鬼将吟唱着血腥的圣歌浮现。那时候,绝望之人将所向无敌!
9作者:故来人异界大陆 442464字 我要世间美女皆为我所得,我想仙界神女皆为我所泡,我还要葬爱家族永世长存,葬爱家族招收挖掘机人才,炒菜鬼才。
10作者:昔情别忆异界大陆 125718字 天九重、地九级!家族被灭,五洲之地,荡然无存,少年白毅,立誓复仇,就此掀开了一场腥风血雨······
1作者:荷荨儿经商种田 192976字 穿越成寡妇,相公上了战场,母子俩被扫地出门,她只能靠自己,带着娘家兄嫂赚大钱,婆家众极品她当然有仇报仇!
2作者:薢萸总裁豪门 84709字 调皮小白花遭遇腹黑鬼,大叔,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你以为拍拍屁股就能走?抱歉,我要你的人还不小心留了你的心。
3作者:穆飞花玄幻仙侠 775791字 十世轮回她甘之如饴,只为他安好;千年等候他独守忘川,只为她回眸。抹灭一切记忆终再遇,他失的魂她来为他画……
4作者:洁白的翅古代重生 586464字 深夜被害,可悲的是她做了鬼才明白真相,机缘重生,再次步入深宫,周旋于阴谋争斗之中,目的只有一个,要他的命!
5作者:燕子沐西风经商种田 870467字 八世动物穿越,九世残留技能,斗我九世小冤家。种田经商,家常理短,诡辩心算,芳华尽现,创我一世商业宏图。
6作者:乔乔迷总裁豪门 278823字 莫名怀孕,父亲无情,继母欺辱,继妹做事无底线。组团欺负她?索性给娃找个爹,她做主力他助攻,搭配打脸虐渣渣!
7作者:游戏岁月婚恋爱情 73080字 绿茶装成小白兔,义妹假怀孕,极品妯娌联手陷害欺辱。甜妻变悍妇,表示无压力,巧设反间计,坐收渔人之利!
8作者:哈欠兄唯美纯爱 326547字 你靠牺牲我所去守护的那些,总有一天,我会让它变成我脚底的一滩泥……顾予,在你死之前,我靳烽永远不会消失!
9作者:焦糖吗啡娱乐明星 1181676字 影帝要跟她彪床戏 ,总裁要跟她表深情, 粉丝说她上辈子绝对拯救了银河系?呵呵哒,她上辈子明明是惨死的!
10作者:暖城碎影婚恋爱情 604515字 找寻身世的孤儿,凭着执念进了医院,尝遍人情冷暖。当追寻的真相步步紧逼,她仓皇转身,那抹温柔就在身边。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文在线版权所有,
等在线小说阅读网站,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本站内容。
 京ICP备号-5  京网文[7号  新出审字[号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码:1217k小说网所收录
作品、社区话题、
评论、用户上传文字、图片等其他一切内容及17k
网所做之广告均属用户个人行为,与17k    我们老家是1980年前后搞责任制的, 当时我已经半大小子, 虽然没参加生产队劳动, 也算是经历了生产队, 说一说我的印象  我父母在的那个队,大约四五十号左右的劳动力,小孩很多,整个队人口大约八九十人。 种植着大约200亩土地。平均下来, 一口人要两亩多。 算下来比现在多很多。但是产量少, 还要交公粮, 分配下来的是比较少的。   村和村不一样,生产队和生产队不一样, 有穷有富, 有的能吃的饱, 有的则吃不饱。
和生产队长,群众思想等, 都有关系。 我们那个村, 我们那个队, 属于比较差的,属于吃不好, 甚至是吃不饱的。   所以许多人说生产队的时候吃不饱, 这个只能说是自己经历的情况,并不能说明普遍的情况。
事实上许多地区当时就能吃的很饱,许多地区,没有国家救济, 到现在也还吃不饱。   我小的时候, 对饥饿的印象不深。为什么呢?一个方面, 当时其实没有那么糟糕,另外还因为当时有个政策,叫做自留田, 一家大约二三分田的样子, 收获全部归自己。 各个生产队都会把最好的田分给各个农户。 农民会把这二三分田打理的特别好, 土地原本又肥沃, 收成远好于集体农田。 我印象非常深刻。 这也说明, 当时的集体制, 确实有很大问题。   还要说一个化肥的作用。生产队的时候,化肥还没有大量使用。 最早使用的是一种叫做氨水的东西。非常有用,对于作物的产量提高很大。 在没有责任制之前的三两年, 老百姓的日子已经好很多了。 所以即使没有责任制, 再过几年,随着化肥的大量使用, 也能解决温饱问题。   农民当时确实一年到头都要忙,即使是冬天也要干。 做什么事情呢? 兴修水利, 深翻田地。 现在的农村, 大多数水利工程都是那个时候完成的。责任制后的几十年,基本上没有修水利, 甚至连维护都很少,许多水利工程都荒废了,那时的水浇田又成了靠天吃饭的旱田。 不过冬闲真的闲下来了。  另外还要说一个大家很少提到的问题,就是当时的管理。 生产队有队长,还有个政委,政委是谁呢? 就是这个会计。 我们那个队, 每天晚上要开会。 开到八点多, 九点。 这在当时的农村是非常非常晚的。 每天晚上开, 一年到头。 队长讲累会计讲, 会计讲累队长接着讲。 你想一年到头,每天晚上讲, 能有啥东西, 他们的水平, 又能讲什么。 我爸爸后来说, 累还不是最要命的, 最要命的就是这个开会。   总结来说,生产队时期,没那么好, 也没那么糟糕。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 解散生产队, 在当时, 至少在我的老家,总体上来讲, 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集体制的许多有利的东西, 也就丢失了。另外随着生产力的提升, 集体制, 工业化,也就越来越体现出分散农户所不具备的优势。一种崭新的生产队, 应该是今后农村的主要生产方式了。
楼主发言:14次 发图:0张 | 更多
  小岗村, 据说一口人五六亩地, 还吃不饱, 我觉得这该属于刁民一类,其实不该作为宣传类型的。
  各个村子条件不同, 各个队条件也不同。 同一个村子, 有的队挨饿, 有的不挨饿。 至于不同村子, 那就更不同。 有的村子, 一个工分八九毛,
还有的村子只有一两毛。
  我68年生于鲁中丘陵地带,楼主说的基本是事实。解散生产队对有劳力的人家是好,对没劳力的人家就不那么好了。  
  八O年包产到户?,  那应该是南方。  北方一般晚,山西尤其晚,农业学大寨发源地嘛,叫老百姓多受了几年。  当时抵触情绪大,思想完全僵化了,认为是走资本主义。  可第一年就粮满仓,谁见过那么多粮食?个个眉开眼笑,不用发愁借粮了。  
  @风中毛草 3楼
12:20  我68年生于鲁中丘陵地带,楼主说的基本是事实。解散生产队对有劳力的人家是好,对没劳力的人家就不那么好了。  [来自UC浏览器]  -----------------------------  不对。  我家是没劳力户,我妈一人种地。  生产队时工分挣得少,分粮时受尽气,上顿吃了下顿发愁情况也有。  分地后没为吃粮发过愁,顶多收秋时我父亲回去帮。  
  @流动在线2010 4楼
12:21  八O年包产到户?,  那应该是南方。  北方一般晚,山西尤其晚,农业学大寨发源地嘛,叫老百姓多受了几年。  当时抵触情绪大,思想完全僵化了,认为是走资本主义。  可第一年就粮满仓,谁见过那么多粮食?个个眉开眼笑,不用发愁借粮了。  -----------------------------  安徽82年分田到户  
  当然,劳力多的在集体分的粮也多,  分地后打的粮更多。  但劳力少的也够吃了。  
  劳力少的只能说得多流汗,  但农民不怕流汗,本份就是劳动,只要吃得饱。  生产队一年忙到头,粮食不够。为点吃的生多少气?不能挺直腰干说,不求你们。  
  生产队还有政委?我们生产队只有队长、会计、保管员和记工员,大的生产队设有副队长,都是不脱产的哟,要跟班劳动。
  @finxu
12:46:22  生产队还有政委?我们生产队只有队长、会计、保管员和记工员,大的生产队设有副队长,都是不脱产的哟,要跟班劳动。  -----------------------------  我们那里的队长, 要选最强壮的,否则大家不听他的。对付不听话的,直接开打。 不过干活也要最出力。确实以身作则
  承包到户是83年
  说-个生产队的笑话,生产队养毛驴的地方叫饲养处,喂毛驴的叫饲养员,毛驴有顺驴,也有厥驴。顺驴好用,被天天赶出干活,厥驴沒人用,饲养员提前喂料,不干活的懒驴先吃,干活的顺驴回来,懒驴已经吃饱喝足,顺毛驴吃不上,到点还得被赶出去干活,天天如此  
  @流动在线2010 5楼
12:30  @风中毛草 3楼
12:20  我68年生于鲁中丘陵地带,楼主说的基本是事实。解散生产队对有劳力的人家是好,对没劳力的人家就不那么好了。  [来自UC浏览器]  -----------------------------  不对。  我家是没劳力户,我妈一人种地。  生产队时工分挣得少,分粮时受尽气,上顿吃了下顿发愁情况也有。  分地后没为吃粮发过愁,顶多收秋时我父亲回去帮。  -----------------------------  不知道你是哪里的,我记得小时候别说收割,就是浇地都得抢,抢不过啊。  
  我从小学就开始换好工分,一直到高一,当时最高已挣好到了7分(我们那里一般男人1个工,女人8-9分),后来就分田单干了。
12:49:40  承包到户是83年  -----------------------------  鲁西,80年就开始了。  83年本人上初中。4年级的时候,跟大人去交公粮。
12:49:40  承包到户是83年  -----------------------------  @天边的鸟-26 13:15:13  鲁西,80年就开始了。  83年本人上初中。4年级的时候,跟大人去交公粮。  -----------------------------  80年下半年过农历年前那次承包是沒包清的,土地还是生产队的,到83年底才真正的承包到户,并写有承包责任书,一个小本
  农村口粮是按人头分的当时不给钱与争多少工分没关系,工分是年底结算后才知道值多少钱,有些劳力少或是偷懒出工不多的农户干一年工分不够口粮钱,不够就欠着,没有扣口粮一说。本人二伯家两口子养5个孩子,从第四个孩子出生后就开始欠生产队的钱,直到两个大的中学毕业开始出工劳动才把钱换上,从欠钱开始到还完钱前后8年。  PS:老家处在丘陵地带人多地少,人均7分地。
  @流动在线2010
12:21:00  八O年包产到户?,  那应该是南方。  北方一般晚,山西尤其晚,农业学大寨发源地嘛,叫老百姓多受了几年。  当时抵触情绪大,思想完全僵化了,认为是走资本主义。  可第一年就粮满仓,谁见过那么多粮食?个个眉开眼笑,不用发愁借粮了。  —————————————————  嘛眉开眼笑!过了两年,因为没有生产队的分红,家里的开销和孩子念书的钱全指望那几颗粮食,加上教育和物价的上涨,又没有打工机会,一年到头还是两手空空,唯一的就是馒头白了!  
  @风中毛草 13楼
12:50  @流动在线2010 5楼
12:30  @风中毛草 3楼
12:20  我68年生于鲁中丘陵地带,楼主说的基本是事实。解散生产队对有劳力的人家是好,对没劳力的人家就不那么好了。  [来自UC浏览器]  -----------------------------  不对。  我家是没劳力户,我妈一人种地。  生产队时工分挣得少,分粮时受尽气,上顿吃了下顿发愁情况也有。  分地后没为吃粮发过愁,顶多收秋时我父亲回去帮。  ------……  -----------------------------  差一个字:山西,  你是山东。  
  @到处看看被注册
13:34:37  农村口粮是按人头分的当时不给钱与争多少工分没关系,工分是年底结算后才知道值多少钱,有些劳力少或是偷懒出工不多的农户干一年工分不够口粮钱,不够就欠着,没有扣口粮一说。本人二伯家两口子养5个孩子,从第四个孩子出生后就开始欠生产队的钱,直到两个大的中学毕业开始出工劳动才把钱换上,从欠钱开始到还完钱前后8年。  PS:老家处在丘陵地带人多地少,人均7分地。  -----------------------------  现在人均7分地的话,还能吃饱。 如果那个时候人均也是7分地, 该是每年要吃返销粮了。
  @到处看看被注册 17楼
13:34  农村口粮是按人头分的当时不给钱与争多少工分没关系,工分是年底结算后才知道值多少钱,有些劳力少或是偷懒出工不多的农户干一年工分不够口粮钱,不够就欠着,没有扣口粮一说。本人二伯家两口子养5个孩子,从第四个孩子出生后就开始欠生产队的钱,直到两个大的中学毕业开始出工劳动才把钱换上,从欠钱开始到还完钱前后8年。  PS:老家处在丘陵地带人多地少,人均7分地。  -----------------------------  净扯。  你以为欠钱是好受的?  因为欠钱没分粮食的时候多了去了,是按口粮分粮倒不假。  都是亲身经历。也许地方不一样可能有所不同。  
  那时农民偷生产队南瓜豆角玉米棒的经常有。  逮到大队民兵捆起来揍一顿,有的游街。  听说有个电影手榴弹藏裤档闹了笑话,  想起生产队当时妇女裤档藏玉米棒,那时是大档裤,个人认为真藏手榴弹完全藏得下。  
  @前方是旅途
13:40:00  嘛眉开眼笑!过了两年,因为没有生产队的分红,家里的开销和孩子念书的钱全指望那几颗粮食,加上教育和物价的上涨,又没有打工机会,一年到头还是两手空空,唯一的就是馒头白了!  —————————————————  我给你说说我村的情况,山西南部丘陵地方。  邻居一老头,三儿三女,因为劳力壮,79年三个儿子都结婚了就分家,每个儿子除了一座不太好的院子,还有不到二百元的钱,这是他三儿子在91年我结婚分家时候给我说的!  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他弟兄几个的状况几乎没有更多的变化,每人都两三个孩子,大儿子甚至还为孩子上学犯愁,另两个稍微强一点!  这个时候的我呢,分家是一千元的债,利息1.98分,信用社的!我结婚总共花大概2000元,家里以前有几百块钱,我毕业后也挣了点,这样结婚就一千多的债!这是91年时候的事情,我同村几个同学基本都这样,有一个还有两千块钱债的!那时候,一年偶尔能干一个多月的小工,一天4.5元,你觉得那时候能看着粮食眉开眼笑么?  
  @前方是旅途
14:06:45  @前方是旅途
13:40:00  嘛眉开眼笑!过了两年,因为没有生产队的分红,家里的开销和孩子念书的钱全子......  -----------------------------  各地情况不同。 有的合适, 有的不合适。 现在一样还有很多地方保留了集体制, 而且发展的很好。他们当中肯定有许多人庆幸当初幸亏没有搞责任制。
  @到处看看被注册
13:34:37  农村口粮是按人头分的当时不给钱与争多少工分没关系,工分是年底结算后才知道值多少钱,有些劳力少或是偷懒出工不多的农户干一年工分不够口粮钱,不够就欠着,没有扣口粮一说。本人二伯家两口子养5个孩子,从第四个孩子出生后就开始欠生产队的钱,直到两个大的中学毕业开始出工劳动才把钱换上,从欠钱开始到还完钱前后8年。  PS:老家处在丘陵地带人多地少,人均7分地。  -----------------------------  @hugemax
13:41:32  现在人均7分地的话,还能吃饱。 如果那个时候人均也是7分地, 该是每年要吃返销粮了。  -----------------------------  老家在湖北枝江,地处长江边狭窄的冲积平原上(沙地不适合种水稻),非国家主粮产区,主产棉花是国家主要棉产区之一,为周边棉纺城市(宜昌、沙市)提供原材料。棉花与小麦混种,距离长江较远的山坡地有少量水稻(双季稻)和玉米。主食是大米,水稻留做口粮,上缴小麦和棉花。口粮(水稻)不够的部分通过上缴的小麦和棉花则换。  家里人少从小没饿过肚子,江对岸的鄂西山区(松滋、枝城)就比较惨,那里的农民种的水稻不够吃,为了吃饱用一斤大米换我们这边的二斤土豆或玉米(玉米和土豆在我们这边做饲料),这是以前的事。
  脑残时代  
  @到处看看被注册
13:34:37  农村口粮是按人头分的当时不给钱与争多少工分没关系,工分是年底结算后才知道值多少钱,有些劳力少或是偷懒出工不多的农户干一年工分不够口粮钱,不够就欠着,没有扣口粮一说。本人二伯家两口子养5个孩子,从第四个孩子出生后就开始欠生产队的钱,直到两个大的中学毕业开始出工劳动才把钱换上,从欠钱开始到还完钱前后8年。  PS:老家处在丘陵地带人多地少,人均7分地。  -----------------------------  @hugemax
13:41:32  现在人均7分地的话,还能吃饱。 如果那个时候人均也是7分地, 该是每年要吃返销粮了。  -----------------------------  @到处看看被注册
14:28:44  老家在湖北枝江,地处长江边狭窄的冲积平原上(沙地不适合种水稻),非国家主粮产区,主产棉花是国家主要棉产区之一,为周边棉纺城市(宜昌、沙市)提供原材料。棉花与小麦混种,距离长江较远的山坡地有少量水稻(双季稻)和玉米。主食是大米,水稻留做口粮,上缴小麦和棉花。口粮(水稻)不够的部分通过上缴的小麦和棉花则换。  家里人少从小没饿过肚子,江对岸的鄂西山区(松滋、枝城)就比较惨,那里的农民种......  -----------------------------  人均7分地 很吓人了。现在的水平, 可以不挨饿, 还有余力。 当时的生产水平, 挨饿很正常吧。 如果是解放前, 这么一点地,养几个地主和富农, 老百姓一定会有人饿死了。
  @三胖的世界你不懂
14:29:37  脑残时代  -----------------------------  你懂个P。 农业,生产队,最多叫走了一段弯路。工业化, 毛主席可以说是天才。两弹一星核潜艇, 那一代人可以叫做穿越了。
  @三胖的世界你不懂
14:29:37  脑残时代  -----------------------------  你是你姐跟你爸生的?
12:49:40  承包到户是83年  -----------------------------  @天边的鸟1972
13:15:13  鲁西,80年就开始了。  83年本人上初中。4年级的时候,跟大人去交公粮。  -----------------------------  @二决
13:21:57  80年下半年过农历年前那次承包是沒包清的,土地还是生产队的,到83年底才真正的承包到户,并写有承包责任书,一个小本  -----------------------------  那你何不说90年代才是?确认30年不变。  按照中国的土地制度,直到今天,农村的土地还是生产队的。
  @hugemax
12:14:05  各个村子条件不同, 各个队条件也不同。 同一个村子, 有的队挨饿, 有的不挨饿。 至于不同村子, 那就更不同。 有的村子, 一个工分八九毛, 还有的村子只有一两毛。  -----------------------------  让你们村回到那个年代,你们愿意吗?
  @hugemax
12:14:05  各个村子条件不同, 各个队条件也不同。 同一个村子, 有的队挨饿, 有的不挨饿。 至于不同村子, 那就更不同。 有的村子, 一个工分八九毛, 还有的村子只有一两毛。  -----------------------------  @of123
14:43:28  让你们村回到那个年代,你们愿意吗?  -----------------------------  我不会愿意, 不过我觉得我们村再过三五十年, 估计就剩不到一百人。 再过100年,那是一定要消失的。 回不回去的, 没什么意义了。
  @到处看看被注册
13:34  农村口粮是按人头分的当时不给钱与争多少工分没关系,工分是年底结算后才知道值多少钱,有些劳力少或是偷懒出工不多的农户干一年工分不够口粮钱,不够就欠着,没有扣口粮一说。本人二伯家两口子养5个孩子,从第四个孩子出生后就开始欠生产队的钱,直到两个大的中学毕业开始出工劳动才把钱换上,从欠钱开始到还完钱前后8年。  PS:老家处在丘陵地带人多地少,人均7分地。  -----------------------------  @流动在线-26 13:45:05  净扯。  你以为欠钱是好受的?  因为欠钱没分粮食的时候多了去了,是按口粮分粮倒不假。  都是亲身经历。也许地方不一样可能有所不同。  -----------------------------  我是针对你工分不够就扣口粮而言的,现在你也承认是按人口分粮了。欠钱不好总比没吃的挨饿好,给你饭吃没钱欠个账还觉得痛苦,真是无言以对。
12:49:40  承包到户是83年  -----------------------------  @天边的鸟1972
13:15:13  鲁西,80年就开始了。  83年本人上初中。4年级的时候,跟大人去交公粮。  -----------------------------  @二决
13:21:57  80年下半年过农历年前那次承包是沒包清的,土地还是生产队的,到83年底才真正的承包到户,并写有承包责任书,一个小本  -----------------------------  @天边的鸟-26 14:40:10  那你何不说90年代才是?确认30年不变。  按照中国的土地制度,直到今天,农村的土地还是生产队的。  -----------------------------  这个也沒什么好争的,我土地沒了承包书还在,按照中国的土地制度农村的土地还是生产大队的。这个对!是三级所有制,国家,当地乡镇,生产大队(村)
  @三胖的世界你不懂
14:29:37  脑残时代  -----------------------------  @hugemax
14:36:07  你懂个P。 农业,生产队,最多叫走了一段弯路。工业化, 毛主席可以说是天才。两弹一星核潜艇, 那一代人可以叫做穿越了。  -----------------------------  搞两弹一星的那些人, 当时为了保密, 上不告父母, 下不告妻子。 接到命令立即出发, 而且一去经年。 当中几年连封信都不能写, 回来以后也不能告诉对方, 这几年去了哪里, 干什么去了。
如果放到现在, 会是什么样的情形? 家庭都保不住, 还去搞事业。 战场上牺牲的, 许多人说他们是愚昧的炮灰。 这些人呢? 高级知识分子, 许多还是从国外回来的。 他们愿意为了国家牺牲一切。 这种情怀, 你理解不了, 那也不要污蔑他他们。
  共产主义是个美丽,壮阔的美好社会,可惜,在向其过度的过程中,有个问题解决不了,那就是“私”,人的自私,人的利己。别看这个小小的私,要了共产主义的命。为了解决私,列宁搞义务劳动,斯大林搞集体农庄,毛搞文革,都失败了。究其原因,自私,利己是融入每个人的血液,成了人的本能,靠一种意识形态,靠说教,学习,是改变不了的。  那个搞三自一包的邓子恢说过,公社化后耕牛跑了10多里没人管,渡船飘到下游几十里没人问,干活的时候出工不出力,吃食堂的时候敞开肚皮吃,怎么能不出问题? 大饥荒就发生了。在大队公田干活懒懒散散,在自留地里干活像上了发条一样,公田里的草和自留地里的苗一样旺盛,这样的农村当然只能解决温饱,或者在温饱线上挣扎。总理不也说过,在农村当书记,起早贪黑就是吃不饱,大包干,3年就解决温饱问题了。  城市里也一样,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那个吴思教授说过,曾经在工厂当学徒,刚开始干劲大,产量高,干了几个小时,老工人就来告诫他,别干了,别干了,别脱离群众。这样的企业,怎么能和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的资本主义竞争? 失败是必然的。  现在农村为了在效率上赶上其他行业,又有走集体化的可能,但要记住,这次集体化的前提是农村人口大规模的移居城市,和毛的集体化是完全不同的2回事。
  @hugemax
12:14:05  各个村子条件不同, 各个队条件也不同。 同一个村子, 有的队挨饿, 有的不挨饿。 至于不同村子, 那就更不同。 有的村子, 一个工分八九毛,
还有的村子只有一两毛。  -----------------------------  一个生产队里,有积极分子也有懒汉,问题是我们把目光都对准懒汉,硬说大家搞集体农业就全都是懒汉的表现,没有积极性云云,这样看问题难道不偏颇吗?引导大家向懒汉看齐而不是向榜样看齐,最后只能一分了之。所以不是制度的问题,是人的问题,是思想引导出了问题。
  @到处看看被注册
13:34:37  农村口粮是按人头分的当时不给钱与争多少工分没关系,工分是年底结算后才知道值多少钱,有些劳力少或是偷懒出工不多的农户干一年工分不够口粮钱,不够就欠着,没有扣口粮一说。本人二伯家两口子养5个孩子,从第四个孩子出生后就开始欠生产队的钱,直到两个大的中学毕业开始出工劳动才把钱换上,从欠钱开始到还完钱前后8年。  PS:老家处在丘陵地带人多地少,人均7分地。  -----------------------------  @hugemax
13:41:32  现在人均7分地的话,还能吃饱。 如果那个时候人均也是7分地, 该是每年要吃返销粮了。  -----------------------------  @到处看看被注册
14:28:44  老家在湖北枝江,地处长江边狭窄的冲积平原上(沙地不适合种水稻),非国家主粮产区,主产棉花是国家主要棉产区之一,为周边棉纺城市(宜昌、沙市)提供原材料。棉花与小麦混种,距离长江较远的山坡地有少量水稻(双季稻)和玉米。主食是大米,水稻留做口粮,上缴小麦和棉花。口粮(水稻)不够的部分通过上缴的小麦和棉花则换。  家里人少从小没饿过肚子,江对岸的鄂西山区(松滋、枝城)就比较惨,那里的农民种......  -----------------------------  @hugemax
14:34:05  人均7分地 很吓人了。现在的水平, 可以不挨饿, 还有余力。 当时的生产水平, 挨饿很正常吧。 如果是解放前, 这么一点地,养几个地主和富农, 老百姓一定会有人饿死了。  -----------------------------  7分地看你种什么,种小麦不够吃,种双季稻就够了,种棉花等经济作物换粮食吃更是够。长江流域(中下游)之所以历史上比较富就是因为相同土地面积与其他地方的产出比不一样,要高很多。我们这里人多地少就是因为土地能养活这么多人,否则人早就跑了。历史上见过四川、河南、安徽有大逃荒的,见过长江中下游的人大逃荒吗?“两湖熟、天下足”不是盖的。
  @finxu
12:46:22  生产队还有政委?我们生产队只有队长、会计、保管员和记工员,大的生产队设有副队长,都是不脱产的哟,要跟班劳动。  -----------------------------  应该还有;指导员
  @到处看看被注册 35楼
14:49  @到处看看被注册
13:34  农村口粮是按人头分的当时不给钱与争多少工分没关系,工分是年底结算后才知道值多少钱,有些劳力少或是偷懒出工不多的农户干一年工分不够口粮钱,不够就欠着,没有扣口粮一说。本人二伯家两口子养5个孩子,从第四个孩子出生后就开始欠生产队的钱,直到两个大的中学毕业开始出工劳动才把钱换上,从欠钱开始到还完钱前后8年。  PS:老家处在丘陵地带人多地少,人均7分地。  -----------------------------  @流……  -----------------------------  不给你家分粮能不挨饿?  是说分粮按口粮分不假,但你不交钱,比如你按口粮该分100斤,没交钱不给你。  你说你只能到亲戚家借,那时粮都不多,回绝你也说得过去。愁不愁?返回来又得去求队长保管。  分了地,自由了,吃饱了,不求着人要吃的了,你说好不好?  农民交公粮外不再听吆喝了,好不好?  简单。  
  @不开正直弯笑
12:49:49  说-个生产队的笑话,生产队养毛驴的地方叫饲养处,喂毛驴的叫饲养员,毛驴有顺驴,也有厥驴。顺驴好用,被天天赶出干活,厥驴沒人用,饲养员提前喂料,不干活的懒驴先吃,干活的顺驴回来,懒驴已经吃饱喝足,顺毛驴吃不上,到点还得被赶出去干活,天天如此  -----------------------------  最后懒驴被杀了吃肉了?
  @风中毛草
12:20  我68年生于鲁中丘陵地带,楼主说的基本是事实。解散生产队对有劳力的人家是好,对没劳力的人家就不那么好了。  [来自UC浏览器]  -----------------------------  @流动在线-26 12:30:23  不对。  我家是没劳力户,我妈一人种地。  生产队时工分挣得少,分粮时受尽气,上顿吃了下顿发愁情况也有。  分地后没为吃粮发过愁,顶多收秋时我父亲回去帮。  -----------------------------  你当时家里有几口人分粮?
  @finxu
12:46:22  生产队还有政委?我们生产队只有队长、会计、保管员和记工员,大的生产队设有副队长,都是不脱产的哟,要跟班劳动。  -----------------------------  真的了解那个时代的人。
  @hugemax 32楼
14:46  @hugemax
12:14:05  各个村子条件不同, 各个队条件也不同。 同一个村子, 有的队挨饿, 有的不挨饿。 至于不同村子, 那就更不同。 有的村子, 一个工分八九毛, 还有的村子只有一两毛。  -----------------------------  @of123
14:43:28  让你们村回到那个年代,你们愿意吗?  -----------------------------  我不会愿意, 不过我觉得我们村再……  -----------------------------  呵。  我们村也快走光了。现在农村娶媳妇儿,提条件就是商品房。  
  @JY我射了 44楼
15:18  @finxu
12:46:22  生产队还有政委?我们生产队只有队长、会计、保管员和记工员,大的生产队设有副队长,都是不脱产的哟,要跟班劳动。  -----------------------------  真的了解那个时代的人。  -----------------------------  生产队一般没政委,但中国大了,不定他那里有。  大队有民兵营长。  
  我有时看希总李总回忆农村生活,  感到很亲切,  真是那么回事,共同的经历。  不知为啥网上为啥把过去说的那么好,不是事实。  
  @到处看看被注册 47楼
15:25  @藤萝上的叶子
15:06  @hugemax
12:14:05  各个村子条件不同, 各个队条件也不同。 同一个村子, 有的队挨饿, 有的不挨饿。 至于不同村子, 那就更不同。 有的村子, 一个工分八九毛,
还有的村子只有一两毛。  -----------------------------  一个生产队里,有积极分子也有懒汉,问题是我们把目光都对准懒汉,硬说大家搞集体农业就全都是懒汉的表现,没有积极性云云,这样看问……  -----------------------------  呵呵。  你说把毛时代战备粮分了才粮多了。  太不实事求是了。  但现在中储粮腐败说的对。  
  -----------------------------  @流动在线-26 15:22:34  生产队一般没政委,但中国大了,不定他那里有。  大队有民兵营长。  -----------------------------  我们那里的生产队也没有政委, 我是说, 会计就相当于军队的政委。 也有很大的权力, 晚上开会讲个不停, 很讨厌。
  和生产积极性确实有关系, 但是这个作用也就几年。 几年以后, 主要就是靠良种和化肥, 农药的作用了。 我记得当时水稻单季亩产才三四百斤, 现在上千斤了。 还有红薯, 都是几倍于当时的产量。  -----------------------------  另外还有养殖方式。 那时候, 一头猪年初养到年尾, 12个月,也就是200斤重。 现在3个月就可以长这么大了。
  生产队天天做事,经常加班,还吃的不够.分田到户后,一年做事合起来不到两个月,吃穿不愁.感谢邓公.
  水利开荒都是那时候做的,现在的吃80年前的老本呢!  
  比较喜欢看这类回忆贴。  看各地有啥不一样,开阔眼界。  
  顶好贴。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老家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