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服务要抓哪些方面的质量

老人需要啥样的社区服务?_新闻中心_新浪网
老人需要啥样的社区服务?
  CFP/图
  居家养老调查
  九成北京老人选择居家养老 社区服务项目日益多样化
  老人需要啥样的社区服务
  对于北京户籍的218万60周岁以上的老人来说,明年1月1日是个值得期待的日子。从这一天起,本市将实行以完善老年人居家养老配套措施为重点的“九养政策”。该政策实施后,本市每月领取100元养老(助残)服务券的人群数量,将从目前的8.2万人扩大到38万人,而服务券可以购买社区养老服务,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据了解,目前本市已形成“90-6-4”养老模式,即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6%的老年人在社区养老、4%的老年人集中养老。对于选择居家养老方式的老人而言,他们对服务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那么老人们的需求和社区服务之间的交集到底有多少?
  供大于求
  服务项目并非老人最需要
  “权益保障咨询、康复医疗、老年教育……”看着多达50项的居家养老服务菜单,居住在朝阳区南湖渠西里6号楼的邢老先生摇了摇头:“我们只要吃饱、穿暖、不生病、环境好就行了,用不到那么多服务项目。”
  71岁的邢老先生和老伴过着安逸的晚年生活,他告诉记者,社区养老服务站有很多功能,从免费的文化活动、权益保障咨询,到收费的生活照料、康复医疗、老年教育、精神慰藉等,可谓面面俱到。可邢老先生每次去服务站,都只是参加党员活动,其他项目并不是他所需要的,看着服务站里那些空荡荡的房间,老人心里总觉得有点儿可惜。
  其实,住在6号楼里的老人们另有需求。楼北侧开了一家饭馆,熙来攘往的食客打扰着老人们的清净。“尤其赶上夏天,夜里两三点还吵得要命,还有打架的。”而今年冬天小区路面积雪,却没人清扫,担心出门遛弯时会滑倒,老人们只能自发下楼扫雪。
  老人们表示,社区协调各方投资150万元修建服务站、提供服务项目,就是希望他们晚年生活得更幸福,可有时社区服务提供的项目并不是老人最需要的,双方没有“交集”,希望以后社区服务能够真正“想老人所想,急老人所急”。
  供小于求
  老人的难题社区服务解决不了
  77岁的周生自1991年起就住在亚运村安慧里南社区,一晃18年过去了,当年一口气上4楼不费劲的她如今爬楼不仅要紧紧抓住栏杆,到家门口儿膝盖还会隐隐作痛;而还有一些和她年龄差不多大的老同志,更是由于腿脚不便,连出门遛弯儿、呼吸新鲜空气的机会都很少。
  由于子女工作都比较忙,周大妈和老伴独住,属于典型的“空巢”老人。幸运的是,社区服务给他们提供了不少便利,在老年小饭桌每顿8元就能吃到一荤六素,这让周大妈老两口解决了吃饭难题;社区还组织团购,大米、水果直接送到小区门口,省却了周大妈出门买菜的不便。然而,她还有自己的难题,小时工难找等实际问题一直困扰着她,她真希望社区服务能在这些方面为她解决难题。
  供求平衡
  有针对性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别看我们住在皇城根儿下,可过去连个洗油烟机的都难找,现在一个电话全搞定。”东城区普渡寺16号院内,67岁的退休教师李佩霞站在干净敞亮的开放式厨房里,感叹着社区便民服务带来的便捷和安全。
  和改造前的矮旧平房相比,如今李佩霞家的小院宽敞整洁,几间新房窗明几净,就连以前最不起眼的厨房现在都成了家里一道亮丽的风景。说起持家之道,李佩霞有个法宝,那就是社区发放的便民卡,从清洗油烟机、维修电器到打扫房间、送餐上门,“一卡在手,持家有道。”李佩霞对便民卡的总结十分精辟。
  别小看这张只有8个服务项目、涉及15家服务商的便民卡,它的内容却涵盖了老年居民在生活上的基本需求。东华门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杨琳告诉记者,便民卡上的全部服务项目是通过民意调查挑选出来的,针对本地区老年居民的共同需求,依托专门开通的“小呼叫热线”,面向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社区服务中心还会随机抽取样本,检查服务商的利用率和服务质量,定期淘汰利用率低和口碑差的服务商,用民意调查的方式增加老年居民有所需求的服务项目。
  李佩霞告诉记者,社区服务更能让居民有安全感,省却了自己寻找服务商时的提心吊胆,生活变得更加舒心了。
  本报记者 王琼 叶晓彦 许前程 J101 J224 J198
电话:010-您的位置: &
浅谈如何提高社区老年人药学服务质量
优质期刊推荐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毕业于医学院校,在医院工作,有相对丰富的护理经验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关于老年人社区服务的问题和建议探析
下载积分:1500
内容提示:关于老年人社区服务的问题和建议探析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4|
上传日期: 23:17:4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关于老年人社区服务的问题和建议探析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年人如何提高免疫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