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慈善基金会基金会李一诺:做慈善难在哪儿

来自盖茨基金会CEO的一封信:如果……世界将会怎样
正是这个问题把盖茨基金会的所有同事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如果贫困地区不再遭受传染病的困扰,世界将会怎样?如果全球各地的妇女和女孩都能拥有改变自身命运的力量,世界将会怎样?如果所有儿童—尤其是最贫困国家的儿童,都能获得公平发展的机会,世界将会怎样?过去超过15年来,盖茨基金会一直在追寻这些问题的答案。所有生命价值平等—这一信念指导了我们的一切行动,引领我们帮助人们消除贫困、创造机遇。两年前,我加入盖茨基金会担任首席执行官一职。虽然两年时间已经足以让我做出一些反思,但我仍然把自己看作一名新人。我们是谁?我们是做什么的?我们是怎么做的?这些问题仍然有待进一步明确。虽然我在这封信中无法做出全面的回答,但是我希望在此分享我们工作中的一些例子,以增进你对我们的了解,其中有些你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在我们所开展的项目中,有些运转状况比我们期望的要好,有些项目的发展潜力可能会令你和我一样感到惊叹。当然,在复杂的挑战面前,我们也时常需要调整和修正自己的路径,以便找到最佳对策。我希望这封信能够开启我们与合作伙伴、支持者,以及和我们一样的乐观主义者的对话,探讨我们在寻求一切可能性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无论这些挑战是鼓舞人心、还是令人生畏的。比尔和梅琳达指引着我们的愿景,并将最重要的问题推向全球舞台,唤起各界关注。我的工作重点在于将自己的专长和热情倾注到基金会的日常管理中,以不断提升我们的能力,从而最终实现我们的愿景。作为一家基金会,我们将自身的策略与全球面临的挑战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不断做出改变,以适应日新月异的世界并应对新的挑战。例如,类似寨卡病毒等流行病的爆发,就促使我们与合作伙伴做出快速响应。我们希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走得更快、走得更远。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敢于承担他人无法承担或不愿承担的风险,还意味着必须在现有基础上通过创新手段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比如,我已经开始探索如何将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公共卫生领域。最重要的是,我们的任何工作都依赖于合作伙伴,每个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盖茨基金会的优势不断显现出来:那就是我们把人们汇聚起来的能力。我们的管理层每年用大量时间与发展中国家和捐赠国政府、国际发展组织、私营企业、学术机构,以及其他非盈利和慈善组织建立合作关系。我们希望成为彼此最得力的合作伙伴。因此,了解对方的优先需求,同时明确我们自己的工作重点,就变得至关重要。为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工具得到完善和部署、行为模式实现预期的改变,我们还必须了解当地情况。在设计和示范符合本地特点的创新方案时,当地合作伙伴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我们希望了解所有不同的观点、掌握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我们谁都不愿意错过任何可能奏效的方法。烟草控制我对我们的合作伙伴充满敬畏。他们向我们证明了“一切皆有可能”,并且有些事情的发展可以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好。作为一名曾执业多年的医生和癌症研究者,我深感烟草控制的重要性。全球吸烟人口超过10亿。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烟草制品是唯一一种能够让高达一半使用者丧命的消费品。每年有600万人死于烟草相关疾病,其中包括60万被动吸烟受害者。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到2030年,烟草每年致死人数将超过800万人—其中有80%来自发展中国家。2008年以来,盖茨基金会向非洲和亚洲30多个国家的控烟伙伴提供了2.25亿的资助。我们的控烟努力最初始于对“彭博减少烟草使用倡议行动”(Bloomberg Initiative)的资助,该组织至今仍是盖茨基金会的重要合作伙伴。盖茨基金会有一个专门的控烟项目团队。作为首席执行官,我很高兴看到我们有一个如此高效灵活的团队负责赠款的开展和管理,并充分发挥受助国当地合作伙伴的优势与专长。我们的角色在于倾听受助国的实际需求,并向合适的合作伙伴提供资源,以支持那些经过实践证明最有效的控烟举措的实施。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例子是菲律宾的全国控烟行动。2013年,菲律宾政府不顾烟草产业的强烈反对,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罪恶税法案,对烟草产品征收高达820%的税收。法案通过后仅一年,菲律宾政府就获得了9.8亿美元的新烟草税收入—这一数字远高于当初预期。卷烟价格水涨船高,导致菲律宾总体吸烟率下降,其中18-24岁的年轻人群体和极端贫困人口的吸烟率下降幅度最大。由于价格上涨,烟民们原本用来买烟的钱则可以省下来,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事实还远不止于此。罪恶税法案所创造的税收令菲律宾卫生部的预算接近翻番,为菲律宾4300万贫困人口提供了全额医保补贴,使得菲律宾国家医保计划覆盖的贫困家庭数量达到了以前的近三倍。这样的健康干预项目令我无比振奋。它不仅实现了控烟效果,还创造了新的税收来源,由此产生的收益进一步加强了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一个致命寄生虫的故事我们的核心使命之一是抗击传染病,尤其是那些危害最贫困人口的传染病。我们的全球健康工作中的一大重点是防控包括脊髓灰质炎、疟疾、HIV/艾滋病、腹泻、肺炎和肺结核等在内的传染病,它们每年都会夺走大量贫困人口的生命。此外,我们还重点关注“被忽视的热带病”(NTDs)。此类疾病过去得到的捐款和关注寥寥无几。然而,发展中国家有超过10亿人被NTD所困扰,这使得多方合作抗击NTD的行动成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干预行动—同时也是最不为人知的。这些疾病危害着那些居住在最偏远地区的“被忽视”的人,他们拥有最少的资源,几乎享受不到任何医疗卫生服务。但是,一种热带病的防控进展引起了我的关注,令我非常激动:非洲人类锥形虫病(HAT),或称非洲昏睡病。HAT是由非洲采采蝇所引发的寄生虫病,威胁着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数百万人口,如果不加以治疗,被感染者死亡率接近百分之百。令人惊奇的是,对于这一全世界都不关注的传染病,我们拥有根除它所需的全部资源,并且消灭它的速度将远超你的想象。在乌干达的疾控进展证实了这一点。2006年,乌干达发现了将近300例感染病例。到了2013年,这一数字下降为10例。今年则只有4例。这正是盖茨基金会为何投资创新技术的原因所在。目前,我们投资开发出的新诊断技术和新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控制采采蝇数量的杀虫剂也已出现,消灭脊髓灰质炎过程中积累的先进测图和微观规划经验也能够帮助我们大幅提高精准度。然而,只有当创新成果能够送达那些有需要的人手中时,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以刚果民主共和国为例,那里的发病率最高,但是由于资金不足、地处偏远,且疾控工作不被重视,昏睡病防控工作停滞不前。 我们需要让人们相信:我们有希望建立一个没有昏睡病的世界。为此,我们必须问自己:我们能不能确立一个更高的目标?答案是不折不扣的“能”。我们对此感到乐观的一个原因在于,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私营部门伙伴带着各自的资源和技术加入我们的行列,这在全球健康和发展史上前所未有。在消灭HAT的每个环节—采采蝇控制、诊断和治疗中,都有一家商业伙伴参与其中。为了让市场为穷人服务,盖茨基金会承担了私营企业不能或不愿承担的财务风险。但是,在消灭昏睡病这件事上,企业是缺乏市场激励的,也根本没有可能从中获得大量利润,他们有的仅仅是为改善公共卫生做出贡献的机会。换句话说,参与昏睡病防治项目的私营企业伙伴只有一个念头:这是在做一件正确的事。我职业生涯中的很长时间都是在生物制药行业度过的。私营企业在帮助贫困人口解决问题方面展现出的潜力令我震撼。企业社会责任是产生影响力的一条途径。我们还希望通过与私营部门建立互惠互利的伙伴关系,从而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当我们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时,所创造的可能性将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美国教育项目带来的经验与教训早在创立之初,比尔和梅琳达就希望把基金会打造成一个学习型组织,一个依赖科学实证不断自我修正的组织。我们希望变得越来越聪明。我们最大的学习领域之一就是我们的美国K-12教育项目。我们坚信,在美国,教育是通往机遇的桥梁。去年,我的同事Allan Golston在一次教育专家会议上充满激情地就此发表了演讲。然而,我们发现,实现系统性的变革是一项十分艰难的任务。对于今天太多的学生而言,通往充实而美好人生的道路上充满着障碍和不确定性。2015年,ACT发布的《就业及大学入学条件》研究表明,只有40%的美国学生达到4项大学入学要求(英文、阅读、数学和科学)中的3项。有色人种学生的成绩更差。统计结果令人难以置信,但却是事实。要想建设更多高水平的公立学校,挑战巨大。但是,我乐观地认为,向学生提出高要求会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茁壮成长。当教育者们对学生在每年末应该达到什么水平具有明确而一致的期望时,通往机遇的大门就敞开了。《共同核心州立标准》(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就能够帮助他们确定合理的期望。在一些采用《共同核心标准》的州,我们看到学生成绩已经有所提升。首个采用该标准的肯塔基州就是一个突出案例。为了实施《共同核心标准》,肯塔基州与社区、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领导们合作,共同制定了互相关联的标准体系、教师反馈和支持制度,以及评估标准。由此,自2011年以来,肯塔基州满足四项ACT大学入学标准中至少三项的学生比例从27%提升至33%。而在全国范围内,这一比例自2011年以来基本没有变化。因此,肯塔基州这个6%的提升意义非凡。全面而深入的合作与参与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如果教师没有获得足够资源帮助学生,再严苛的标准和再高的期望也无济于事。我们的公立教育体系需要大量资源实施上述标准,不幸的是,我们的基金会低估了对于这些资源和支持的需求。在早期阶段,我们没有充分调动教育者—尤其是教师,也包括学生父母和社区的参与积极性,因此错失了从一开始就让这些标准见效的机会。这对我们而言并非一个容易接受的教训,但是我们已经将其铭记于心。改进美国教育这一任务庞大而复杂,对此盖茨基金会并不清楚所有问题的答案。但是,每一个惨痛的教训都将增强我们帮助教师和学生迈向成功的承诺。所有教师和学生都应当得到最高质量的学习材料。但是有多个地区报告称,很难找到或编写符合《共同核心标准》的材料,教师们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制定课程和教案,并搜寻教辅材料。我的工作中最棒的一部分就是倾听教育者的意见。没有谁比教师更懂如何教学。由此,我们付出了双倍努力以确保教师得到所需的材料,从而使他们得以发挥各自的独特优势。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的数字化内容和工具—包括LearnZillion、Better Lesson和EngageNY—为数以百万计的教师提供了传统教科书之外的优质内容。我们正在与K-12课程调查报告的编写者EdReports合作,针对各类教学材料提供免费及开放的教师审核意见。这将有助于全美国的教育者寻找、编写及获取符合《共同核心标准》的高品质教学材料。我们对美国教育体系的学习才刚刚开始,我们不会浅尝辄止。我们从合作伙伴,尤其是教育者那里获得的经验教训将帮助美国教育体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再一次成为社会公平的助推器,对此我充满乐观。最后,我想和你们分享Haliru Usman的故事。Usman先生是一位尼日利亚环境卫生官员。他负责采集大量污水样本供我们进行脊髓灰质炎病毒检测。我是在访问Kaduna州时认识他的。当时我正在考察当地的疾病监控系统,这对于实现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创新。Usman从事的工作能够拯救生命、预防疾病,他为此深感自豪。Usman完全有理由自豪。在我访问尼日利亚1个月后,该国实现了一年无新发脊髓灰质炎病例的里程碑。整个非洲在整整一年内没有一个孩子因为感染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而瘫痪,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这一进展是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计划(GPEI)数十年来不懈努力的结晶。早在盖茨基金会参与之前,GPEI的成员就已经奋战在抗击病毒的第一线,致力于彻底消除这一疾病。今天,抗击脊髓灰质炎所取得的进步已经成为一个美丽的故事。随着整个世界把目光转向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最后两个阵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我们不禁再次发问:如果……世界将会怎样?如果我们通过提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依靠全球合作伙伴,并动员类似Usman这样的民间英雄和医护人员的力量,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这一人类数十年来的夙愿,世界将会怎样?我们深感荣幸,能够有机会与众多伙伴合作,书写历史的答卷。脊髓灰质炎的根除意味着我们将成功清除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瘟疫之一,这将证明我们也有能力根除其他危害贫困人口的疾病。我们相信,这个愿景完全可能实现。这个愿景始于我们创建一个没有脊髓灰质炎的世界的雄心壮志。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我们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在我们并肩携手拥抱新的全球目标之际,不妨想象一下我们在未来可能取得的更大成就。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腾讯财经(financeapp)。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责任编辑:jbyao]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10000步换试驾好礼
预订享1万置换补贴
北汽SUV低至5万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盖茨基金会李一诺:做慈善难在哪儿(一)
时间: 16:02:57编辑:热小编
热推网财经讯中国公共卫生部门在山东违法销售疫苗事件中的糟糕表现受到了广泛的社会批评,同时这也凸显出了中国在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大量民众,包括年幼孩童的父母,在社交网络上转发反映事件进展的新闻、评论及有关疫苗的科普文章,以表达关切。疫苗的接种者通常为适龄儿童,这让父母们尤为关注过期疫苗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在众多试图减轻父母们忧虑的举措中,除了来自中国公共卫生部门的努力外,人们也发现了国际组织和慈善机构的身影。世界卫生组织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文章,解释疫苗失效造成的风险并非人们想象得那么大:不正确储存或过期的疫苗几乎不会引起毒性反应…疫苗安全风险非常低。而聚焦于全球健康和全球发展领域的慈善组织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则解释了疫苗失效的常见原因,并介绍各界在力求避免疫苗失效方面所做的努力。疫苗失效的常见原因在于,用以保存疫苗活性的冷链因电力供应不稳定而经常断裂;因此盖茨基金会支持合作伙伴发明了以冰排而非电力保温的疫苗储存箱,在非洲的不发达经济体得到应用。在提升不发达经济体公共卫生质量方面,国际组织及慈善机构试图结合本地实际,帮助不发达经济体实质性地接触并利用先进的技术与经验。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一诺博士接受热推网财经专访,分享盖茨基金会的愿景目标以及中国重点项目。由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及妻子梅琳达·盖茨所创立的盖茨基金会力图在改善全球健康与全球发展上有所作为。这家基金会想做什么?这家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减少不公平现象的基金会将美国本土以外的项目重点放在了发展与健康两个领域:前者试图帮助世界极端贫困人口摆脱饥饿、脱离贫困状态;而后者则希望开发低成本且可靠的公共卫生解决方案,解决发展中国家民众所面临的传染病等健康问题。盖茨基金会的任务与目标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全球目标一致,在许多具体目标上我们都有很多合作。李一诺表示。以公共
免责声明:本站
文章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违法请联系删除!3个娃,麦肯锡到盖茨基金会,奴隶社会还有马甲线
| LinkedIn
曾经有个日本女医生的故事刷屏朋友圈,名叫吉田穗波,故事讲了她生了5个孩子全职工作的同时,到哈佛留学,还出了本书的光荣事迹。我对其中很多说法深有同感,而且其实在以前我的一些文章里也讲过类似的观点。现在借此文章刷屏,也和大家系统分享一下咱的“中国版励志故事”。
吉田穗波2004年博士毕业,和我一年,所以我想我们大概年龄差的不远。她2005年就有了第一个孩子,我2010年才有,那年我33岁,可以算大龄产妇了。她7年生了5个孩子,我是4年3个。她是2012年有的第五个孩子,我2014年有的第三个,如果要赶上她的速度,鉴于咱起步晚5年,需要在2017年之前再生俩,看来有挑战,估计一定要“认输”了,呵呵。
不过如果“励志”地概括一下俺的经历,也还是可以和日本友人拼一拼的。我从麦肯锡项目经理到副董事,然后从副董事到合伙人这两步晋升,都是大着肚子的。第一次晋升是2009年年底,怀老大7个月,第二次晋升是2011年年底,怀老二3个月。从2009年到2011年两年期间,俺还休了小半年产假,就是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升到了合伙人。另外特别自豪的,是仨宝宝咱都自己喂奶,各喂了8个月,10 个月,13个月,越战越勇啊呵呵。后来2014年在老三出来之前10天我和先生华章开始搞“奴隶社会”这个公众号,现在有25万订阅读者。其中俺自己就写了超过五十篇文章。2014年我们也出了一本书,《女神经过》。2015年5月份我换工作,离开麦肯锡,做盖茨基金会中国的负责人,一直全职工作。而且,咱坚持锻炼,现在体重47公斤,还有马甲线 ?,哇咔咔,后面有图有真相。
好,赤裸裸的自我吹嘘完毕,讲讲干货。掌握这几点,你也能做到!吉田穗波讲了10条,我只讲5条,希望好记一点,呵呵。
第一:从“目标”开始,而不是从“限制”开始
我们每个凡人的生活,都有各种各样的限制。我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有一首歌叫“我想去桂林”,里面说我想去桂林,但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到有钱的时候却没时间。总之好惨,怎么也去不了桂林。我想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从某个角度看,都充满了各种局限。大的局限也许是身体病患残疾。但就算是“健康人”也有经济条件,家庭情况,性格特点等各种各样的限制。或者更直接的说,没有人的人生没有限制。
但如果把“限制”作为“起始”条件,你就无形中把选择的空间变狭小。我记得有一次发现一流大学毕业生觉得最好的工作是去中学教书,但选择这条路的原因是因为有编制,有保障,而不是热爱教师这个职业,这就是把“有编制”作为自己的限制,作为自己选择的起始条件,而不是以目标为导向。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生孩子不能做XX了,学理工不能做XX了,不出国不能做XX了,女生不能做XX了。这些限制,其实都经不住深究,对我来讲都是误人子弟的“市井智慧”。英文有一句话,When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如果以目标为导向,大部分的限制都是扯淡。
所以在我们做选择的时候,也是先想我想做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遇到限制,就见山开路,见水搭桥。 这个对女性尤其重要,因为我们的“市井智慧”大部分是加给女性的“限制”,找男朋友,结婚,生娃,都成为“限制”。甚至很多年轻女生为了不知道哪年才会生出来的娃,现在就限制自己的选择,真的是很不智的做法。
第二:贪心一点,先把生米煮成熟饭
要贪心一点,就是别觉得“想要”是一件坏事。换个说法就是日本友人分享的要"and"而不是"or"的思维方式。只要不妨碍别人,对自己要求“贪心”一点是件大好事,我又想要孩子,又想要工作,还想要有情趣的生活,那就定这个目标,然后想办法实现。如果自己都不“贪心”地想,那你想要的生活也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
我2013年的时候想学油画,但工作忙,没时间。说放弃太容易了。后来我想,想学就想办法,没时间去上课,就把老师请到家里来。晚上需要陪孩子,就麻烦老师晚上10点来。话说当时我请的老师是中央美院的研究生,一开始他很紧张,一个中年妇女约他晚上10点到家里来是要干啥?!我赶紧解释我老公也在家云云。不过后来因为这个,开始画了人生第一幅油画。后来我想学钢琴,一样的,家里有孩子老人,我能练琴的时候都是夜深人静,咋办?那就买个电子钢琴,带上耳机,谁也不打扰。所以我在三十六七岁的时候竟然学会了钢琴和油画,虽然都很业余,但很快乐也很自豪。“贪心”得到了回报。
实现“贪心”的方式,一个是上面说的目标导向,另外一个就是“先把生米煮成熟饭”。想要孩子,就生一个,然后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办法会有的。
很多“高知”的人,喜欢深思熟虑,不准备好不行动,其实这些深思熟虑很多时候是无用功,而且说实话,你永远会感觉自己没有准备好。有两个或以上孩子的妈妈可能都有体会,有第二个孩子的时候,才发现有第一个的时候做的很多功课,很多焦虑和担心,都是无用功。我当然也经常有被孩子搞得抓狂的时候,这时候就想想,姥姥8个孩子,不都搞定了?咱这点问题,肯定能解决,而且退一万步讲,解决不了,可能也不真怎么大不了。所以想要啥,就去做,迈了第一步再看第二步。这种做法其实失败率是不低的,我有很多开始的事不了了之,不过只要不停地在这样做,总有几件事会做成。就好像奴隶社会,其实在做这个之前,我开过博客,还开过英文版博客,都不了了之。不过现在想想,要是早年没动过写东西的心思,有过小行动,奴隶社会也不会开始。所以有米就放锅里煮,说不定有一锅就煮熟了呢。
第三:尽早承认“男人没啥用”
这个说法反和谐社会,不过男同胞先别着急骂我,看完了你就感谢我了。
我觉得作为女人,特别是妈妈,很多时候我们的不满和不快是来自对丈夫的失望。生了孩子之后妈妈恐怕都有顿时变超人的感觉 - 半夜不论多累,孩子一哭准醒,毫无怨言。喂奶不管多辛苦,都能想各种办法坚持。而且还大量学习各种育儿知识,社会学,心理学,成功学,儿童艺术教育,体育教育,综合素质教育… 这还只是起点,更别说孩子上学的各种操心。我原来一篇文章里写过,有孩子之后,感觉家里的工作量从两个人的1+1=2变成2+1=10。老公给力,能力增长20%,变成1.2,剩下的8.8都靠咱了,凭空增长800%,能没有怨言么!
不过话说回来,男人由于没有怀孕生子的生理历程,是很难有潜力大幅度成长的。换位思考一下,我在自己没孩子的时候(可以在某方面等同于男人,俗称“女汉子”),其实不怎么喜欢孩子,也很难想象自己为了孩子成长20%以上。
所以从这个角度想,要降低对老公的要求。如果你觉得“理想”状态是你俩都从1变成5,那你就会一直失望下去,徒增烦恼。因为对男性来说,这反人性,不可能。所以我对好老公的要求,就是第一,理解我支持我,第二,在关于孩子的问题上我指哪他打哪,第三,大事情上拿主意,是我商量的伴儿。
关于如何做到解决1到10的问题,我的方法是:
A)少焦虑,其实10里很多事是自己焦虑而来的。这一点,就把10变成5了。
B)自己从1变成1.8,老公变成1.2,剩下的2,通过帮助来解决,那就是家人帮忙+购买服务。家里有人帮忙是大福气,另外一些事情花钱请人帮忙也解决大问题。
第四:"Work life blend"
我不赞成机械的对立“工作”和“生活”。其实退一步看,工作和生活都是我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不同路径而已。所以工作不是“十恶不赦”,生活也不是“受害者”。
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觉得"work life divide"特别重要,而且新入职场的人,经常做得特别机械,有的同事搞俩手机,一个工作一个生活。或者坚持周末不查邮件。后来发现,这个其实装B的价值高于实际价值,特别是当你的工作复杂起来以后。其实最终的目的是高效的做好事,并过好生活。在这个前提下,可以非常灵活的安排一天的时间,管理自己的精力。
“下班”的时候如果在状态,打个工作相关的电话或者发个邮件,可能会省去一个不必要的会,为明天省出大把时间。如果你不发这个邮件,脑子里会总想着,反而影响“生活”质量。另外我工作的时候其实也经常“走神”,想想孩子的事,转换一下大脑,也是调节。我们搞奴隶社会,有时候工作里想到了一个话题,在手机上记一下,会成为下一个题目的灵感。所以工作时间长了,感觉最有效的是以全面的自己去面对全面的工作和生活。
方法论上,有两个小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个是学来的2分钟规则 - 如果能够2分钟内处理完的事,就处理掉,哪怕是“非工作时间”。因为你如果看到了,那哪怕你不处理,这件事也会占用你脑子至少两分钟的时间,索性把它处理掉。另外一个是抓大放小 - 只记大事。小事能记就记,记不住这件事要么会消失,要么会自己通过别的途径回来找你,所以不用担心它们。
第五:反焦虑,找到自己的规律,照顾好自己
其实最浪费时间的事,是无效的焦虑。
我们现在生活里有很多焦虑。做家长之后,可以焦虑的事情更多。我觉得现在所谓的“教育产业”,说的不好听一点,大部分是靠家长的焦虑“创造价值”的。 首先给家长灌输各种观点,产生焦虑感 - 竞争激烈啊,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啊,各种素质要有啊,在未来社会才能立足啊,然后就有各种课程,班,服务,产品,让家长买。然后继续说,孩子要有这啊,要学那啊,然后继续提供产品和服务,如此往复,无穷无尽。其实你买的大部分东西是无用的,大部分班也是浪费时间的。也许在短时间里它们起到了缓解焦虑的作用,但长时间看来只会让焦虑更重。我很不喜欢。
反焦虑最终是需要“心理强大”的,这很不容易做到。这里上面老公的功用3就起作用了。另外一个对抗焦虑的法宝就是“没时间”,如果你有大把时间无所事事,就容易胡思乱想。时间有限,也就很大程度上抵抗了焦虑的侵袭。
焦虑,说到底,是自己的状态。所以说到底,是照顾好自己,不仅是身,还有心。什么事情让你焦虑,是一种不安全感么,是害怕么?为什么有不安全感?多问自己的内心。说到底,像这位日本妈妈这样的妈妈,是心里有安全感的人,知道自己的安全感来自什么。
什么事情让你焦虑,为什么?照顾好自己,是一切的根基。
最后补充一条,one more thing,是不忘初心。
从孩童到成人到中年人,有些无奈的说,我们大部分人的人生是一个不断“庸俗化”的过程。从年少时的梦想,到房子车子票子孩子。我在美国的时候不喜欢参加大学校友聚会,因为太多人谈的都是中产阶级的生活。生活目标是在好学区买房子,孩子上学,工作理财赚钱。达到了以后呢,那目标是换更大的房子… 当年那些意气风发的少年呢?当年那些以改变世界为己任的年轻人呢?我在这些中年的面孔后面找不到。
所谓时间管理,说到底,是管理人生。人生很多东西我们无法改变,但有些东西你可以选择,选错了路,时间管理得再好也没有用。选对了事,你的时间管理就做好了一半了。最浪费时间的事,就是做了半天才发现,都是沉没成本和无用功。所以和大家共勉,不忘初心,管理好我们的人生。
彩蛋来啦!:-)
Looking for more of the latest headlines on LinkedI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盖茨基金会招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