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女博士女博士应该去什么单位

中国女博士 该到哪里去生孩子?-搜狐教育
--------------- &
中国女博士 该到哪里去生孩子?
时间:日07:07
【来源: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南方日报】
【作者:王宏维】
  在女博士最引以为傲的职场上,她们是否能尽显潇洒呢?现实往往也恰恰相反。“博士期望的待遇太高”、“书读得多了,总有些目中无人,难以相处”、“女博士进入高龄,工作后马上就要忙家庭、孩子,对单位的贡献不大”等等都成了不少用人单位“拒用女博士”的借口。>>
  年终岁尾,一年一度毕业生找工作的浪潮又掀起来了。顶着凛冽寒风的求职长队伍里,频频传出女大学生、女研究生找工作难上加难的消息。
据说,有单位甚至打出了“女生免问”的字牌。而且,连高学历的女博士求职遭到公然拒绝的也不在少数,其理由是:光大学就读了10年,再加上12年中小学,女博士们最小也该有二十八九了吧,肯定一来上班就很快要生孩子,还是让她们去别处生孩子吧。
  如果中国的用人单位都这样考虑问题的话,它们必须首先回答的是:“别处”是何处?中国女博士们该去哪里工作?又该去哪里生孩子?
  以女博士可能很快要生孩子为“理由”排斥她们就业,实在是于情于理于法都说不过去的。而且,以女性性别和所担负的生育职责作为歧视、排斥女性就业的“理由”,就已是属公然违背我国现行法律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2005年经全国人大修订通过的新《妇女权益保障法》,对此都有十分明确的规定。
  《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对就业歧视早已做出禁止性规定,但由于条文过于抽象,缺乏应有的可操作性以及制度化的配套措施,这些禁令很大程度上仍还停留在纸面上,无法对就业性别歧视构成真正的打击。>>
  然而,现实情况为什么不但反其道而行之,甚至还有愈演愈烈之势呢?
   原因之一 
  在传统观念影响下,由女性承担的人口生产的职责往往错误地被认为仅仅是家庭的、或者是女性个人的私事。针对这点,马克思、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明确提出了“两种生产”的思想,即“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而”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马克思、恩格斯还把物质生产称之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把人口生产称之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并认为这两者之间是互为条件、相互渗透的有机关系。
  而在社会经济活动和生产方式的构成中,劳动力无疑都是最主要、最核心的部分,若缺少了这一要素,一切都将失去意义。所以,马克思、恩格斯是从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看待女性生育劳动的,特别指出不应将生育仅仅看成只是一种“消费”,而必须看成是一种具有增值作用的“生产”。在此意义上完全可以说,生育对于人类社会是一件最大的“公事”。而将女性承担的生育职责简单归结为是家庭或者个人的私事,不仅在认识上是十分错误的,也是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直接相抵触的。
   原因之二 
  在市场体制的局限下,因生育劳动及其价值还没有与其他劳动的价值得到等同的、公正的计算,在总体上也还没有纳入到国家与地方GDP的统计之中。所以,当某一个单位仅仅只考虑它自身的局部效益时,就有可能无视甚至践踏女性公平就业的原则,千方百计地将女性因生育劳动可能造成的成本提升推脱掉、转嫁掉。
  一些用人单位之所以对女生“另眼相看”,除了传统的性别偏见之外,经济上雇佣成本过高才是更深层的原因。也就是说,由于生理(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原因,企业所需负担的女性就业成本一般比男性更高。>>
  经济学有关于理性“经济人”的设想,即指在市场背景下人(单位)都是自私自利的,出于利己心而必定会选择那些可能产生最大效益的方面,且回避低效益和无效益的方面。女性因为担负生育劳动的职责,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对工作的投入有所减少,也就成为只考虑眼前利益的“经济人”所认定的“理由”了.这一情况再次说明,社会公正的贯彻必定与效益原则会发生冲突,因而绝不能对市场抱盲目乐观、全盘肯定的态度。若以为仅仅依靠市场体制的建立健全,就可自动带来社会的公正与平等,是毫无根据的幻想。
  实际上,结果可能恰恰相反。所以将一切推向市场、或者按照市场的方式处理一切事务,不仅是一种对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极不负责任的态度,还将危及大众对正义、法律及政府的信任,且直接致使社会公正遭到扭曲与损害。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市场往往注重的只是当下的、一时的效益,并不可能对一个人(女博士)的长期的价值进行全方位的、整体性的评估,甚至极有可能因为狭隘与短视,而否定、扼杀掉人的全部价值。所以,这种“经济人”的所谓“理由”,不仅是对“以人为本”根本宗旨的违背,对于用人单位本身的发展来说,也将是一种无法弥补的损失。
   原因之三 
  在父权制还有相当大影响的情况下,男女劳动分工上的不平等仍在继续,并呈现由私人形式的父权制向公共形式的父权制“转换”的趋势。对此颇有研究的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家查尔顿、埃弗里特和斯托特均认为,即使是在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健全的福利国家,这一情况也是同样存在的。
  在欧洲,劳动就业中仍然大范围存在着高度的“性别隔离”。例如在男女平等程度相当高的瑞典,两性间的工资差距仍在不断拉大,原因是妇女中的大多数人都在公共事业、社会福利事业、关怀行业里供职。而公共服务体系的资金不足,大多数是非盈利性质的,这不仅影响了公共服务的质量,也致使这些行业的工资低且长期停滞不前;而多数男人则受雇于私营企业,不仅工资高且持续上升。
  因为性别,因为怀孕,就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或扫地出门,这在美国,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
  当法律和政策被无视与践踏,产生了中国女博士该去哪里工作、该去哪里生孩子的问题时,难道不应看作是性别冲突加剧的社会信号吗?(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博导、博士)
  (责任编辑:苏琳)
共找到 125
个相关新闻.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 (01/12 09:40)·(01/12 09:37)·(01/09 11:27)·(01/08 12:16)·(01/08 10:06)
精品专题推荐
&精彩生活&
今日运程如何?财运、事业运、桃花运,给你详细道来!!!
死了都要爱
寂寞沙洲冷
隐形的翅膀
谁动了我的琴弦
频道精彩推荐
··········
不想让你哭
桃花朵朵开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小木虫 --- 600万学术达人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热门搜索:
&&应届女博士去企业还是高校做薪资博后
应届女博士去企业还是高校做薪资博后
本人应届女博士,在上海,刚结婚,老公小硕。
目前两个offer,一个是国内的大药企,年薪15万左右,(博士做的内容是非常基础研究性质的,所以去企业的话也是从零做起),去的是新设立的部门,辛苦会有,也会学到很多。但是工作地点离家很远。
另一个是985高校的博后,有编制,可留校,年薪比药企略高(不过留校以后估计讲师的话工资也就那样了),但方向跟我博士期间的方向不同,完全互补类型,去了估计就是得我自己新建一个平台。
想请各位虫友提提建议?
是师资博后,也就是向老师方向培养的博后
博后是没有编制的。这个是师资博后,就是留校的话就有编制。但是能不能留校,他们也不能100%拍胸脯啊其实。
我也是我担心的点。招我的那个大pi说,只要博士后期间做的不是很差,按我现在博士期间做的工作看,应该都是可以留下来的。
师资博士后 靠谱么 最后能留下么 若不能 国内博后没啥可做
我也是觉得对以后生孩子可能更好,所以才想着高校也许更适合。
但是现在高校青椒也不轻松啊
师资博士后
我是生物材料和药物方向的,sci5篇,自认做的还可以。
质量更重要 分别是什么期刊 我权衡下
先进材料,先进功能材料
am和afm?厉害 应该可以去个不错的高校了
但是去的实验室跟我方向不同,完全白手起家。
你应该选一个和你方向的更好 一个完全新的方向到时候懂得比刚进来的研究生都少那就尴尬了 特别是开组会的时候
你应该选一个和你方向相近的更好 一个完全新的方向到时候懂得比刚进来的研究生都少那就尴尬了 特别是开组会的时候
唉 这不是没找到吗
是啊,现在国家政策就是这样,鼓励在国内读博后(害怕人才流失?)
别闹了,应该已经过了被人骗的年龄了吧,领导说的话你也信,
学术必备与600万学术达人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中国第一个电子女博士:韦 钰
中国第一个电子女博士:韦 钰
女,壮族,广西桂林人,1940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
1961年,韦钰本科毕业并留校任教,次年考取南京工学院电子工程系研究生,师从中国电子学领域的先驱者和开拓者、著名微波电子学家和教育家陆中祚教授。1965年毕业。1979年,韦钰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赴德留学人员远赴前联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学习,1981年获工学博士学位学成归国,她不仅是中国第一位电子学女博士,而且还成为第一位获得博歇尔奖章的中国人,并获得洪堡奖学金。她获美、英、加、日、港、澳等八校名誉博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年曾任国家教委副主任、国家教育部副部长。
韦钰院士曾长期从事微波电子学的研究工作。从1982年起从事生物电子学和分子电子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获得了国内第一批生物组织的微波CT、超声CT、衍射CT和B/A非线性参量断层图象。她在国内建立了第一个分子与生物电子学实验室,创建了国内第一个“生物电子学”博士点。在国际上首先系统地阐明了分子器件和分子计算系统的基本特征,并率先采用了分子器件分子设计的方法,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
韦钰博士在电子学领域工作了40多年,做出了系统的和重要的贡献,特别是在发展中国生物电子学和建立分子电子学学科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在电子学领域发表了300多篇论文。她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方面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最近她在东南大学建立了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倡导了中国的“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并建立了网站。韦钰为国际分子电子学与生物计算系统学会首批十二名常务理事之一,“Biosystem” ,“Molecular Engineering”等国际学术刊物的常务编委或编委。她在国内外有关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先后培养指导了数十名硕士、博士、博士后。她主持承担的十多项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任务均已圆满完成。分别获得国家科技攻关优秀个人奖、项目攻关奖、四次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五次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在担任教育部副部长期间,对我国教育网络的建设和远程教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文章来源: 中国网综合消息
责任编辑: 小溪
版权与免责声明小木虫 --- 600万学术达人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热门搜索:
&&985女博士去教中学,纠结啊
985女博士去教中学,纠结啊
本科非211,985,找工作各种苦逼,勉强博士毕业,去中学教书,真心有时心情郁闷啊:cry:
中学教师比大学教师还伤神的,不过挺过适应期也许会好点。以后博士去中学的只会越来越多,lz先行一步未必是很差的选择。
比绝大多数二本院校高,高中老师还可以办学习班,外快好挣。
高的可不是一点点。
当年硕士有机会,3年以后的博士未必有当年的机会。
学历的贬值在加速。
博士到中学没有任何优势,只是学校装点门面时候对外讲:我们有N多博士
嗯 形势是如此 如楼主所说 文凭贬值 但是博士的历练 吃的苦受的累从来没有贬值;此外,博士的思考力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受过正式的科研训练,在新事物的探索中有优势,但不是所有工作都能充分发挥这份优势。中学教书的话很难比得过师范老师,做了20多年学生,自己都不能很好调整过来,
是的,听说武汉的华师一附中一般的老师年薪都是十几万
干得好的更不用说了
博士去教中学在如今很普遍,尤其在北京太多了,心态放平
算上家教补课费过30w很轻松
干什么不是玩完了呢?:D:D
可是中学能申请基金吗,大学老师也不是靠工资吃饭的
老师可以申请基金&&还可以跟公司做项目 那外快不必辅导班少吧 再说了现在不允许老师开班辅导班
能伸到基金的大学教师是少数,但能搞课外辅导的中学教师是大多数。莫非你们学科油水多?:D
赞同,每个基金都那么好申请么?
我觉着还行
工科的申请个小基金还不是什么大问题
学术必备与600万学术达人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失踪女博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