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被起诉还不起利息滚到多少才会被起诉

去年在贷贷红网贷平台上借了3000元。结果由于种种原因没按时还上,现在本金加利息已经到了4600 - 相关问题 - 110网法律咨询
去年在贷贷红网贷平台上借了3000元。结果由于种种原因没按时还上,现在本金加利息已经到了4600。还短信轰炸我周围的人,我是有意愿还款的,但是还4600我不能接受,能否协商还款
你好,我去年给别人打了一张欠条,并约定有利息,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偿还,现在别人可能会起诉我?这种属于哪种案件?起诉过程都是什么?法院最终会怎么判呢?如果我无力偿孩的话。
十年前买的一套房子,由于种种种原因没有过户,手续都是全的,现在想过户。但卖房刁难,以他已经签了字为由不配合。我该怎么办,谢谢
我是大学一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做许多网贷。现在造成逾期利息和滞纳金过高。有点不愿意偿还高额滞纳金。同时也没有能力全部还完。请问这个该怎么办。为此影响到老师和家人。
您好,我买的商品房已经按合同上的时间按时交房啦,可是由于私人原因现在不想装修入住,所以一直没有去拿钥匙,请问晚点接房子会产生额外的费用吗?
你好,在去年四月份时我借了朋友十万块,由于种种原因到现在还没还上,而且利息是八分,前段时间让我签了二十万的借条,现在又要限制我的自由,不让我出去工作,说是还不上就一直让我呆在他们规定的地方,我该怎么办
我是一名公务员,去年在六家小额货款公司共计贷款四十万元,现在由于种种原因钱还不上了,不知道如何处理,现在我有一套170平米的房子,也是去年以房子在邮政储蓄货了35万。现在想以房子的剩余价值能否抵小额贷款公司的钱?谢谢!
你好!我于2005年离了婚,但是他去年七八月份又住回来了。现在由于种种原因,我已经无法和他生活在一起了,他于昨天将我的衣服都烧掉了。衣柜和门都砸坏了。我想请问我该如何处理?
已经离职,离职时有做交接,但本月突然接到原单位电话,称去年八月由于我个人原因,导致公司损失,要我赔钱,是否合理?
详细经过就是本人在某公司分部工作期间做过统计工作,当时有一批充值卡坏卡换好卡,坏卡要回收,回收人不是我,但账是我做的,现在发现该批卡不见了。分部负责人要求我赔钱。合理吗?
本人由于特殊原因三个月没有还款现在事情决绝了可以按时还款了可是被起诉了还可以撤吗
我在单位干了21年由于种种原因现在不想干,请假休息单位不批怎办老赖揭秘:人数已过千万 “欠钱的才是大爷”-百家号
摘要:老赖,是金融的必然衍生物,却在互联网金融兴起、经济下行周期这个特殊时代,大规模崛起,目前业内估算其人数已过千万。他们其中有浑水摸鱼者,也有过度消费者;他们有恶意欠款的无赖,也有资不抵债的可怜人。他们与
老赖,是金融的必然衍生物,却在互联网金融兴起、经济下行周期这个特殊时代,大规模崛起,目前业内估算其人数已过千万。他们其中有浑水摸鱼者,也有过度消费者;他们有恶意欠款的无赖,也有资不抵债的可怜人。他们与催收队周旋恶战,一些老赖出手狠辣,反而让催收队成为弱势群体,甚至视催收队为“上门的狗”。他们无所不用其极地逃避债务,无视信用缺失会带来的恶果。这是经济下行的缩影,利益在最底层落地打滚——每一个镜头掰开,都是最为血腥而真实的细节。1、千万之众有媒体报道,近几个月,上百个“反捷信”QQ群建立。一些群极为活跃,每天上千条信息滚动,群成员每天都在讨论,如何和催收队斗智斗勇。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债主,就是捷信。这家起家于捷克的消费金融公司,在欧洲做得风生水起,并于2010年正式来到中国。捷信不仅可以进行商品分期,也可做现金贷款,截止今年8月,已有客户1700万人。“利息高达40%,一旦逾期就电话骚扰”,在反捷信的群里,大家在“声讨”捷信的同时,也在分享躲债心得。可见,在捷信业务繁华的背后,坏账也是其不可避免的衍生物。这只是互联网金融兴起后的冰山一角——老赖问题,就如盛世下的阴影,无法回避。在法律上,老赖是指在民商领域中,拥有偿还到期债务能力,但基于某种原因拒不偿还全部或部分债务的人。然而在民间,人们通常把借钱不还者,都贴上“老赖”的标签。截止今年2月,全国法院已公布失信被执行人302万人。今年9月,芝麻信用根据这份数据样本,公布了国内首份老赖大数据画像。他们最典型的特征是:东部地区,40到49岁,男性,具有大专或本科学历。然而这份数据,只是基于已被起诉的老赖,实际上,大量小额信贷、P2P、消费金融等平台的欠款者,不会进入司法体系。业内认为,老赖实际人数远高于300多万,而催单侠的CEO李晓炜称,老赖群体总数恐怕早过千万。一家名为“网贷信用黑名单”的网站上显示,老赖的数据量是99万。而从该平台上公开的老赖数据看,大部分金额较小,多为80后90后。这也就意味着,互联网金融催生的老赖群体,正在下沉,趋于年轻化。这是一个危险信号,大量的年轻人,将要为自己的“年少轻狂”,付出惨重代价。2、“上门的狗”媒体曾曝光多起“暴力催收”案件,实际上,大部分老赖并非楚楚可怜的“受害者”。他们一边用百无禁忌的手法拒不还钱,一边和与催收团队斗智斗勇,他们的生活,就如身处刺激血腥的竞斗场。建立多个“反催收”群的陈心武,是老赖群体领袖级别的人物。他以前曾在催收队做过小队长,小有名气,深谙催收套路。其后他出来加入老赖队伍,制定反催收要诀,并在群中传道授业解惑。“催收就是一场心理攻防战”,陈心武在这场战争中,揣摩对手心理,鲜少失手。“就把他们当成上门的狗,玩弄他们,控制他们,气势上压倒他们”,这就是陈心武的“心理攻防要诀”。逾期第一天开始,战争就开始打响。在前三个月,大部分公司会自己进行电催,陈心武的应对策略是“哭穷”。“在电话催收阶段,多则10个,少则5个,电话要接,接起来就哭穷,说实在还不上,”陈心武就是要向对方证明自己“毫无还款能力”。坚持三个月后,他们开始被催收公司视为难缠的对手,行话将其称为“掉落M3者”。此时的催收工作,平台开始委托外面第三方催收公司。因为第三方公司素质良莠不齐,战争再度升级。“各种手段开始出现,他们每一通电话,我都进行录音,问候他们的老娘,逼他们说脏话、威胁我,”陈心武这一招,是采集素材,才能在后期反客为主。经过一两个月的拉锯战,开始进行上门催收阶段。陈心武堵在家门口,要求对方出示证件,“要用手机拍摄下来,可以知道对方是哪家催收公司”。等对方进门后,陈心武不停用言语激怒对方,“大骂他们,怎么下流怎么骂,逼对方反击,说出骂人的话,如果能上来打,那更是好”,而陈心武早就在家里安装好摄像头,记录整个过程。“如果拿到这些东西,你就胜券在握”,陈心武将视频和录音“剪辑”好,先发给雇佣催收公司的金融平台,“指控他们暴力催收”。一般金融平台都会给催收公司施压,“大部分催收公司到了这一步,就会放弃再来骚扰我”。也会遇见强硬的主,陈心武会将素材整理下,发几个帖子,“血泪控诉”,点名催收公司和金融平台。如果对方还不收手,他就会将素材丢给媒体,“扮演成受害者,说金融平台是高利贷,催收团队是黑社会,还拿出录音和视频,社会新闻媒体大多会介入”。到这个阶段,几乎没有哪有金融平台再敢来骚扰他——背负上“暴力催收”的骂名,对品牌是一个极大的损伤。就依靠这个套路,陈心武赖掉了几十万元的借款,且安然无事。实际上,像陈心武这样老奸巨猾的老赖并不少,他们在与催收队的缠斗的过程中,梳理了一套斗争哲学,智取还是武斗,他们拿捏有度。3、“欠钱的才是大爷”“在这些高段位老赖面前,催收员完全变成弱势群体”,催单侠的CEO李晓炜称,尽管行业中确实有暴力催收的现象,但大部分催收公司是正规运营。这些公司在催收过程中,真应了那句话,“欠钱的才是大爷”。随着老赖群体的增加和信息的流通,这个趋势正在扩大——催收的招数,正在一一被破解。在电催阶段,催收队也会出一些奇招,比如给老赖发送所谓的法律、法院短信。这一招原本极为有效,但老赖在“反催收”群里进行信息交互,就发现这不过是“虚晃一招”。“实际上,高于1万的欠款,才会起诉,不然还不够律师的出庭费用,这些信息都是假的”,因此,陈心武对这种段位的“威慑”手段,完全忽视。通常,在借款的时候,金融平台会强制读取用户的通讯录,就是为了逾期后给借款人的通讯录打电话,“所有的人都知道他欠钱不还”。正是因为知道这点,很多老赖都会提前和亲近的家人说:“一旦接到催收电话,说我欠钱的,都是骗子”。“结果很多电催员打电话过去,反而被当成骗子痛骂”,李晓炜说。28岁的小达,也算一个传奇老赖人物,他依靠一些手段,已套现50多万。“最初借的时候,切记,要换一个新的手机号,手机中也不要存任何的联系人,以免家人朋友被骚扰,”小达说,如果能购买到假的证件,则会更加安全,借了钱以后完全“人间蒸发”。而上门催收阶段,更是危机四伏。很多老赖要么是赌徒,要么是亡命天涯的狠角色,出手极为狠辣。“有一次,两个催收员上门,怎么骂他们都不还口,等他们离开,我就派人把他们堵在巷子口,狠揍一顿”,陈心武说,后来催收员上门,都三四个同时出现,防止被凑。从装可怜到暴戾者,陈心武轻易转换着角色。“所以我们每一次催收,都要录音,第一是害怕催收员违规,第二就是害怕老赖恶意伤害”,李晓炜说。业内早已都把催收员当成一个高危职业,与他们对战的群体,差别各异——有破产的可怜人,也有过着刀尖舔血的赌徒。4、老赖的崛起经济进入下行周期,这是所有人的共识。而今年又尤其艰难,股市进入漫长熊市,房价暴涨,人民币贬值,地方债危机重重,企业经营困难。互联网金融的崛起,试图激活民间资本,但因为征信和风控的缺失,让牟利者有机可乘。“大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都没有风控模型,只有简单的风控规则,对于他们来说,现阶段最关键的,不是风控,而是流量”,某金融平台的CEO曾透露。老赖们和骗贷者,将这些现金小贷公司称为“网贷口子”,一个个平台去“撸”。钱一到手,忍过半年的催收逼债,一切都会河清海晏。而这个群体,正是在经济下行周期、互联网金融兴起的特殊时代,迅速崛起。然而,在这片浑水摸鱼的泥潭里,有老赖,也有可怜人。今年刚满三十的胡月,是江浙沪一间建材公司的小老板,曾在一个小贷平台借款8万给员工发工资。这8万,只是一时救急,资金周转,谁知这一借,就从两三年前还到现在。公司开了5年,去年倒闭,负下上百万欠款,而小贷平台借的钱,他再也还不上。公司支柱倒塌,顺遂安逸的生活也一同离去。胡月与妻子离婚,把三十万现金、房和车全都留给她,自己就剩五十万。他要靠这五十万,还清公司债务加上高利贷共两百多万的高额本息。胡月算了一笔账:“我借了8万,36期还完是152280块,三年利息72280元,除以三得到每年24093元,年化率是30%左右,央行的十倍。而提前还款,还要交30%的违约金。”8万的借贷,滚成了24万。买单侠的风控总监朱君表示,一般平台都会将老赖分成几类,其中一类就是对利息不敏感者,“逾期后利滚利,直到还不起,就索性不还了”。实际上,民间借贷和互联网金融平台,大多利息不低。行业一个秘而不宣的内幕是,利息并不是最可怕的,杀手锏来自逾期后的罚金。比如,趣分期(现更名为趣店)曾被曝出天价逾期费,逾期一日,就要收取未还金额的1%,利率高达360%。而现金巴士借款1000元,14天内还清共计1100元,转化为年利率约为260%左右。而逾期后,利息变得有些吓人。现金巴士的规则是,逾期一日,要收取借款本金的2%,如果按照这个规则推算,一年未还,1000元就变成了7300元。就意味着,一旦逾期,利滚利,很快就将借贷者逼到可承受的边缘。消费金融的崛起,正在拉高蓝领阶层的消费欲望。在满足了冲动的购买欲之后,又将他们推入高额利息和罚金的黑洞。这正是老赖人数大幅度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5、断了的前路“老赖问题越发严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息的不对称”,李晓炜称,大部分老赖并不知道欠钱不还,会带来什么恶果。“你找不到我,你就算找到我,我死都不还,也不能把我怎样”,这就是大部分人的侥幸心理。信用,大部分人认为只是无形之物。然而这个无形之物,最终会变成绕指柔。其实对于陈心武这样的人,征信才是最大的软肋。“小贷平台的钱随意欠,但信用卡最好不要逾期”,陈心武称,信用卡欠债会上央行征信的“不良记录”。实际上,除了捷信、马上消费等具有消费金融牌照公司,会录入不良记录,而很多老赖都不知道的细节是,很多借款公司,如果资金端来自银行或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或背景雄厚,也会录入不良记录,比如佰仟、蚂蚁借呗、量化派等。“一旦加入黑名单,贷款买房买车、出国手续可能都收到影响”,李晓炜称,目前很多欠款者都是80后90后,或蓝领阶层,他们还没有到买房阶段,如果发现贷款买房都做不到后,生活将深受影响。央行征信的不良记录,一般保留时间是5年,尽管5年后可以消除,重新做人——但前提是你将欠款都还清。如果老赖被起诉,法院判其败诉,会将老赖纳入“失信黑名单”。而这个黑名单,杀伤力十足。他们不仅坐不了飞机高铁,甚至连出租车都坐不了;出不了国,也住不了高档酒店——这个被称为限制高消费的“限高令”,让他们几乎沦为囚犯。只有一种情况,陈心武一定会还钱,就是真正收到法院传票的时候。“如果加入了失信黑名单,相当于就被排除了整个金融的外围,坐不了飞机高铁是小事,最重要的是,成了黑户,我就不能再到其他平台借贷了”,陈心武称。但大部分老赖,都没有陈心武这么精明,他们本以为,捡了互联网金融兴起的红利,却不知正在断自己的征信后路。“他们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才意识到信用的重要性”,李晓炜称。这些老赖,恐怕将游离在征信体系之外,无法享受信用社会的红利。他们将为了蝇头小利,贴上自己一生信誉和机会。这就是信用市场的教育期的代价——尽管阵痛,却难以绕行。(一本财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贷欠千元被起诉法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