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师兄求健康求财分别求财念什么咒经好呢

查看: 5494|回复: 15
请教师兄求健康求财分别念什么经好呢
在线时间35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请教师兄求健康求财分别念什么经好呢?个人亲身体会念四种清明净诲对治色心很有效,对佛和佛法起了很大信心,请问如果是求财求健康念什么经最好 最好是大经,一些名不经传的小经不知是不是伪经呢
在线时间3055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一切恶莫作,当具足善法,自净其志意,是名诸佛教。 
在线时间1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求健康的最好的经是早睡早起,饮食节制
求财最好的经是勤奋自强,发心布施
在线时间35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求健康的最好的经是早睡早起,饮食节制
求财最好的经是勤奋自强,发心布施
不太认同师兄的话,如来都说了,众生其性刚强难调难伏&&,很多人的健康问题 贫困问题 都是业障所致,但是凡夫想克服业障谈何容易,不知多少人早睡早起一样疾病緾身啊&&就如凡夫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不靠念佛法门,简直难如登天,依靠自力远不如依靠他力。依靠讲佛菩萨的护持是捷径。
在线时间35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上面打错字形了, 最后的依靠讲佛菩萨 应该是依靠诸佛菩萨
在线时间343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还是念大悲咒吧
在线时间1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不太认同师兄的话,如来都说了,众生其性刚强难调难伏&&,很多人的健康问题 贫困问题 都是业障所致,但是 ...
不少人念佛求佛,就都解决业障问题了?
念佛念咒念经是外力,但需知道,这些外力的目的是净化己心,变成自力
你要是把外力自力分的清清楚楚,那念多少也是白念
在线时间289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有舍才有得,多舍多得,少舍少得,不舍不得。阿弥陀佛!
在线时间2483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在线时间528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在线时间221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药师经》
在线时间4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
在线时间555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在线时间1534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在线时间142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师兄可以看看《大藏经》,里面有很多经典,我们甚至连名字都没听说过,但千万别说成伪经,依大藏经为准,其以外的慎重选择。
在线时间2316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求健康的最好的经是早睡早起,饮食节制
求财最好的经是勤奋自强,发心布施
------------------------------------------------------------
说的不错,既然求的是外相,那么要想尽快见效,还是要在现世因缘上下功夫。
《大般涅槃经》卷第四十:
“仁者,若说众生受苦受乐定由过去本业因缘,是事不然。
何以故?仁者,譬如有人为王除怨,以是因缘多得财宝,因是财宝受现在乐,如是之人现作乐因,现受乐报。
譬如有人杀王爱子,以是因缘丧失身命,如是之人现作苦因,现受苦报。
仁者,一切众生现在因于四大时节土地人民受苦受乐,是故我说,一切众生不必尽因过去本业受苦乐也。”
可见,很多现世受福的现象不是过去宿世积累的,而是现在造因的结果。
Powered by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念绿度母心咒才4天,单眼皮竟变成双眼皮!
特别提示:绿度母咒是极其神奇的,念诵者不仅外貌会变得年轻美丽,夫妻和美如初婚,求婚姻求子求财求官求健康均如愿,而且可获得出世间利益。很多人都体验了念绿度母咒使单眼皮变双眼皮的神奇,本博以前发过相关博文。本文综合了两篇博文(有编辑)。
念绿度母心咒,单眼皮真的变双眼皮!
日,早晨用盆接热水的时候,不小心水撒了,把脚踝内侧烫了3个指甲盖大的泡。当时就冲凉水后,并立刻抹上了烫伤膏,然后觉得没啥事,就上班去了。没想到,到中午一看,3个小水泡连成了一片,变成了一个大泡,足足有半个手掌那么大,而且还有1厘米多高。
我很奇怪:从学佛以后,我一直都很顺啊,咋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呢?就请一个藏传佛教的活佛给看看,活佛说我春节前有障碍,需要念5万遍的绿度母心咒(嗡哒咧都哒咧都咧梭哈)。既然活佛说了,那我就老老实实在家念吧,反正起了这么大的一个泡,还生疼生疼的,哪里也去不了。
一直在家里,把脚丫子晾着,每天3次用碘伏消毒后,抹烫伤膏。第4天去医院治疗的时候,医生很奇怪,说这么大的泡,咋就没感染呢?我说我信佛,这几天一共念了3万遍的绿度母心咒。医生一脸完全不信的表情看着我。我想不信就不信吧,等机缘到了,他就会信的。
从医院回来以后,道化突然间发现我从单眼皮变成了双眼皮了。不会吧,我都三十多了,咋还会变眼皮呢?别逗了,我根本就不信。可是当我亲自照镜子的时候,才发现我竟然真的就变成了双眼皮!我以前只知道绿度母心咒很灵,有很大的加持力,但是从来也不知道会有变双眼皮的作用。道化也很诧异,可是这几天我们在一起朝夕长处,我除了念绿度母心咒,啥也没干啊!
后来看了湖心亭看雪客的博客,其中的一篇文章《》,说的是有一位师兄念了50万遍的绿度母心咒,单眼皮变成了双眼皮。看来念绿度母心咒变双眼皮,的确是真的,所以想变双眼皮的师兄,大家都可以试试啊!感恩绿度母的慈悲加持!
附录:腿抽筋,念大悲咒立即见效
天越来越凉了,有的时候睡着了,脚会伸出被窝,偶热会发生腿抽筋的情况。抽筋时,腿变得特别的僵硬,揉,会生疼生疼,不揉,腿就伸不直也很疼,真是进退两难。
11月12日早晨,突然间腿抽筋了,我揉了好几分钟也没有效果,这几分钟是在每揉一下都特别疼的情况下,艰难度过的,疼的我眼泪都快下来了,突然间嘴里开始自动念诵最近一直在持诵的大悲咒:“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啰耶。菩提萨埵婆耶。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卢尼迦耶。”我当时脑子能想起来的就这几句,没想到我刚背了1遍,腿就好了,我难以置信,啊?大悲咒还能治腿抽筋?!我又背了一遍,发现真好了!得,我又发现了大悲咒的一个新用途,很开心啊很开心。
这周腿又一次抽筋,我当即开始背大悲咒,刚背到“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腿一下子就好了,这也太神速了吧!
推荐阅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c143cb-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天眼师兄观念诵《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时的情况及师兄们殊胜感应
师兄;今天请天眼师兄观一下末学诵《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时周围是什么情况&&天眼师兄说&&念这部经周围都是护法神&&佛菩萨给末学灌顶!
很多众生都在外面跪着听 其他的就没有了! 希望各位师兄都能精进诵持。
师兄编辑;目前感觉求财等世间利益最厉害的还是《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我师父和几个开天眼的人都看见,这部经只要一念,诸佛都给这个人灌顶消业,消除身体里的污秽,变清净,菩萨和天神都来给这位念经的人送金山和金屋等宝贝,一部经念完,这个人周围就无边无际都是金山了【嗡啊吽按;命里财库充实扩大之相,一般开始阶段会先用来酬偿宿世债务,之后就会现世渐渐显发福报,如果能够持戒避免漏福,显发就会更快】。所以读这部经到一定时候,有时候会看见经文上的字出现很细小的闪光点,特别是阴天比较容易看见,金色或银色的,闪一下就没了,很多人都看见了。这部经消业和积累福报算是最厉害的了。有些人念这部经都成就了破瓦法,头顶可以插吉祥草,太令人羡慕了。
1、由于上师慈悲开示,说此法与金刚萨埵和曼扎的功德比较,大家不要因此就轻视、挑逗那些修金刚萨埵和修曼扎的同修,因为每个人的福报不一样,决定了他选择的法门不同,有些人适合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修,而有些人适合顿悟。万勿受一非余。
2、《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因受诸佛菩萨灌顶,所以消业很快,有少数同修可能没有身心清净的金刚萨埵成就相,或者曼扎成就的梦,但并不证明没有成就。这个索达吉堪布有说过。
3、念诵《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出现头顶痛的时候,表示破瓦法已成就。慈诚罗珠堪布曾说:”破瓦法成就只要有一颗清净的心就够了,不一定非要插得住吉祥草,有些人没插住并不表示没成就。“所以那些出现成就相,比如头顶痛等同修,万勿轻易往头顶插草,一旦出现感染和意外,本论坛概不负责。
4、背诵《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非常熟练的时候,出现身体暖暖的,一下子空空的定住了,这样的现象,基本表示拙火定已经成就或接近成就,不要对外宣说自己的定境具体情况,最最重要的是,不要轻易脱衣服去雪地里试验拙火定,或去寒湿之地打坐试验拙火定,一旦出现意外,本论坛概不付责。
【转帖】念普光明经1000部感应:升职加薪又治病
下面的转帖,是一个师兄读了1000遍的感应。这部经末学也在念,念的真的很舒服。篇幅比较短,念诵一遍只需要9分钟左右,朗朗上口,讲的是心经,金刚经,地藏经等等经典所说的道理,具足殊胜加持。
文中的妻子,应该是求富贵上了一个层次。没有文凭,后台就能进入管理层,不仅仅是工资翻番,贵的层次也上去了。从一般职员到主管,文中的师兄的层次也上去了一个梯阶。
从2012年,刘老师兄动手术,我们几个新学佛的天天去看他,从医院回来,他气色好了许多,看起来一点不像是有大病的样子,医院病理检查出来,说病灶已经完全切除,不是恶性肿瘤。
刘师兄很肯定地说,我念《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不会生癌。
后来我们再去看他,他就说,学佛人还是要念《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积累福报资粮如同上台阶,一个等级一个等级。我们回家也看了看这部经,当时以为这部经就和念阿弥陀佛圣号一样,现在还年青,不用考虑往生的事,要往生,到时候再考虑吧,如今还是念念大悲咒,求求财,日子过好了才是硬道理。
后来,一个同修黄师兄因为生活故障,为儿子,急需酬一笔钱,就去找刘师兄借。刘师兄看这位师兄求了多年财还总是手头拘谨,就向他推荐这部经。
这位师兄很精进,每天15部,每次相聚,他总是喜笑颜开地说自己在念《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2013年年底,原本欠债20余万的黄师兄,居然买了一辆大众,还在郊区买了一房2厅。
这时候,我再去见刘师兄的时候,他还是说,你现在年青,要多念念《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对你有好处。
后来,在一次佛七时,黄师兄打印了这部经给我说,你有空念念。黄师兄的推荐,令我妻子非常重视,她开始念起来,并每天劝我念。
妻子很精进。每天都是16部左右,多的时候,一天念30部,这部经很短,读来很顺口,都是排比句,妻子念了半年,因她们领导受反腐影响,自动辞职,公司事务没人接管,上面临时指派她多做点事,没想到妻子事情做得很好,妻子文凭不高,在单位职位也低,领导集团原来的后备干部都积极推荐妻子去担大任(因为他们对时局仍不信任)。2014年年底,妻子升职,进领导班子,工资翻番。
再说我,我自2014年开始持《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之后,多年的神经性皮炎也痊愈了,这很奇怪,几乎所有的医生都说这个病是终生的。念这部经之后,我烟酒都戒了,节省了不少钱,公司也提拔我做了主管,虽然这个主管在5年前就说要给我了,但是始终没给,知道这部经念到600部之后,才给,不能说与这部经完全没有关系。我每天三部,还是念得太少。
刘师兄劝我每天再多念些。好法门不敢专有,所以推荐出来给大家,希望大家也精进持诵,绝对有好处。
推荐一部所求皆得的经(求财得财,求官得官,求寿得寿),效果肯定!
.cn/s/blog_8awr1j.html#comment1
转帖:历代修《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感应
1、唐魏弘简,巨鹿人,生方数日病困,遍请名医,尽皆束手。或云,幽州有方士某,有起死回生之术。遂往聘之。方士之巨鹿,云,寿止三月,数也。其母信佛,求于僧智简,僧曰:“为诵《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即可。”母日夜于佛前诵之,病竟愈,遂为子名弘简。后弘简年既长大,亦诵此经,寒暑不辍,大历八年,复往拜僧,僧云:“尔诵此经,阴德深厚,日后身显科举,名传谏策。”后于建中元年榜元及第,历官侍郎。
2、元武宗至大年间,僧法智求往生之法于喇嘛,喇嘛授以八思巴曼扎供。法智供三十万曼扎,一无瑞相,卜之仍福德不足。遂往天目山,求法于明本禅师。禅师云:“念一遍《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即胜供三万四千遍真金纯银曼扎。”法智遂诵之,七日梦见天地山河皆金银所铸,如西方极乐世界事,遂知福德已满。洪武二年,圆寂,西方三圣来迎,室内金光烛照。
3、明嘉靖中,华县地忽震动,声如巨雷,川原坼裂,屋宇倾塌,有居士李顺父子困于塌岩之底。顺于佛典《普光明藏经》素所谙熟,自知命不久矣,父子唯以诵此经为务,忽,岩底现一童子,云:“我主知尔父子有难,特奉薄肴以敬。”父子二人赖此人度二十余日得不死,后逢逃难之人挽救得出,石开时,童子忽然不见。
4、宋元丰年间,孝子王圭秋闺蹭蹬,卖身葬父,入籍为奴。日仅拳食,饥寒困甚。垄头遇僧,亦饥寒,圭与分半缶食之。僧感其意,出经书《普光明藏》一卷,云:“日诵之,可得富贵也。”圭遂诵之,后出外经营,得连城之富,财福骈臻,娶妻生子,所谓景星庆云,仰众吉之拱向;花攒锦簇,盼五福之絣致。
5、明宣德年间有僧妙净,云游江南,善治沉疴痼疾,与人治病每诵《离文字普光明经》,诵毕祝云:“愈!”病应声即瘥。
另,据藏密各位上师开示,此经念诵一遍,其功德和效果即完全等同于念诵50万金刚萨埵心咒加上供真金纯银37堆曼扎3万四千次,此经是密中密,因汉地早有人在念诵,所以不存在灌顶和传承问题。此经只要念,破瓦法、拙火定、妥噶现世都可不求自得。此经如如意珠,求财得财,求官得官,求姻缘得姻缘,求学业得学业,求名得名,求事业得事业,只要有所求都可得。一般须先回向:“一者回向,普光明藏,现量实证;
二者回向,佛果菩提,速疾圆满;
三者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然后再回向自己的愿望。只要有一定的福德才会碰到此经,无福德者,极难遇此经,或遇而多不之信,诽谤此经即是诽谤诸佛菩萨和历代祖师,业障甚大,一般的忏悔无效。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妙慧法师讲解
讲解:妙慧法师&&笔录:李春城
南无释迦牟尼佛。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是由地婆诃罗翻译的一部经典,地婆诃罗的翻译,常常一部经翻译两次,比如《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他就翻译有两个版本。但是通常来说,我们要取官方翻译的版本,因为唐代官方译经,程序非常严格,有很多佛学上的宗师和开悟者组成的译经团在一起参考,字斟句酌,反复修改,直到完全契合经义。而地婆诃罗个人的翻译,多少会有一些他个人的见解在里面,所以,我们要取官方的翻译,那么就是这部《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了。此经出自《乾隆大藏经》大乘五大部单译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汉文有四译。第一是元魏菩提流支于永平元年至天平二年间(508~535)译出,名《无字宝箧经》,一卷,僧朗笔受。第二是元魏佛陀扇多于元象二年(539)在邺都译出,名《无字宝箧经》,一卷。第三是唐地婆诃罗于永淳二年(683)在长安西太原寺归宁院译出,名《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一卷。第四是唐地婆诃罗重译出,名《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一卷。此四译中,第二译本阙佚。前面说了《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因是皇家下旨的官方翻译,翻译程序严格,被认为是最出类拔萃的翻译版本,历代受持感应也最强烈。今天我们讲这部经主要是因为目前市面流行的讲解《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的人多堕入了顽空见,这部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缘起性空四个字能概括得了的,其内容与缘起性空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大乘佛学有三个体系:第一是如来藏体系,第二是中观体系,第三是唯识体系。学大乘必须三个体系都要系统去学,以免受一非余。通常只学中观的人很容易执顽空见,排斥如来藏体系和唯识体系的经典,而只学如来藏体系和唯识体系的人又容易执成神我,所以,学佛最好是三个体系都要学。这部经属于方广类经典,什么叫方广,所谓方广就是最上乘之通称,讲一乘佛道的。我们知道《华严经》就是方广类的经典,其意义弘富、博大,所以遇到方广类经典需要比较大的福报。在碰到方广类经典字句时,我们要不惊不怖不畏。密宗那边也有人宣传这部经,说这部经:“其功德和效果即完全等同于念诵50万金刚萨埵心咒加上供真金纯银37堆曼扎3万四千次,此经是密中密,只要念,破瓦法、拙火定、妥噶现世都可不求自得。”有人听到这句话就惊疑,就怖畏,这都是福德资粮不够所致。因为他没有福德接触这种最上乘的佛说,所以在惊畏的那一瞬间,福德就减了,我们学佛人积累福德都是一点一滴,从放生、布施、持戒开始,好不容易积累了一点福德资粮,这一惊怖,福德就没了。如果再说出谤佛谤法谤经的话,那业障就非同小可。所以,我们对待方广类经典一定要恭敬,要不惊不怖不畏。有人看见《度一切诸佛智严经》中说,持此经,功德胜发菩提心,他就大吃一惊,开始反驳,拿什么来反驳,拿《华严经》来反驳,来质疑,因为《华严经》已经将发菩提心的功德讲得无以复加,怎么还会……这些都不是一个有福德的修行人的行为。而不惊不怖不畏,一下子就能积累很多福德。如果你今世能碰到方广类经典,记住,一定要以不惊不怖不畏的心态去读,这样你会积累很大的福德资粮。这部经也是。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这是经题。普光明藏就是空如来藏,空如来藏又叫第九识,又叫庵摩罗识,又叫中道,又叫实相。《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四:「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說言,欲求常住,要與果位名目相應,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菴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是七種名,稱謂雖別,清淨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空如来藏离言离相,所以说是离文字。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
如是我闻,是经文开端的发端语,是阿难在复述经文的时候说的,他说,这些内容都是我听到的。现在一些人喜欢考证伪经,最后考证下来,这个也不是佛说,那个也不是佛说。其实佛弟子转述佛和菩萨的说法,都是佛说,另外就是符合三法印的内容。是不是佛说不能靠考证,要用三法印去印,学佛人一定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就是三法印,否则落入外道而不自知,大乘实相印属于三法印中的涅槃印。耆阇崛山是佛陀说法之地,在王舍城东北面。巴利文Gijjhakuta的译音。智度论三说:“是山顶似鹫,王舍城人,见其似鹫故,共传言鹫头山,因名之为鹫头山。复次王舍城南,尸陀林中,多诸死人,诸鹫常来啖之,还在山顶,时人便名鹫头山。此山五山中最高大,多好林水,圣人住处。”
皆是大智精进善巧,证无言法获妙辩才,是处非处不相违反,善调身心具诸解脱,常游三昧不舍大悲,惭愧为身智慧为首,多所饶益如大宝洲,了知诸法善不善相,不著文字而有言说,于真俗门洞达无碍,深明实际不住其中,善能分别而无所受,虽厌生死常护世间,周遍十方有大名称,于真妙藏寂然宴息,虽现受身永出三界,而行诸有勉济众生,平等教诲志常贤善,平等怜愍心无染著,能令自他莫不清净,成就如是无量功德。
证无言法,就是离言法,就是证得了法身,证得一分法身即是圆教初住,就是大菩萨了。是处和非处属于二边,证得了中道就是离二边,离二边但是与二边又不相违反,这才是真正证得了中道。善调身心,故能常游三昧,三昧就是禅定。什么叫禅定?《坛经》说:“外离相为禅,内不动为定。”大珠慧海禅师说得就更清楚了:“云何为禅?云何为定?答: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本性者,是汝无生心。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八风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是名八风;若得如是定者,虽是凡夫,即入佛位。”这里仍要求无生心,《华严经》说:“一念不生,是如如佛。”有人见禅宗说坐进一念不生是鬼窟窿里做活计,就害怕。禅宗参话头参到一念不生,其实还有一念,就是思维这个一念不生的念,是说这个是鬼窟窿,抱着这个:“啊,我已经一念不生了。”这个念头不放,似乎没有其他念头了,这个不是真正的一念不生。真正降服内心,达到一念不生,离开悟就差不多了。菩萨常游三昧,还有一法不舍,就是大悲,这个法也是法执,有人说菩萨一无所执,那么菩萨如何度众?所以菩萨开悟之后要留惑润生,就是保留一分法执。这两句是讲菩萨的戒定慧,惭愧是戒,智慧是慧。饶益众生,我们知道,菩萨入初地的时候,三千大千世界,珍宝尽有之,但是菩萨有而不取。用来做什么呢,饶益众生,不光是财,还有用佛法来饶益众生,使众生解脱。菩萨虽常住实相,但是对于世俗的善恶,还是能了别通达。不著文字而有言说。言说属于妄,不著文字这里是真,第八识是真妄和合,第八识的体和第九识是一样的,这个体是离文字的,但是一切言语都不离第八识,因为第八识是有为法的根本因。菩萨离妄证真,于真俗门洞达无碍。洞就是透彻的,清楚的意思。菩萨证得实相真如,也就是普光明藏,也就是实际,所以说菩萨深明实际,但不住其中,因为要出来度众,参加法会,菩萨在证得普光明藏的时候,照见五蕴都是真如,是中道空,受阴也是,受,就是受蕴,接受的意思,受分为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菩萨是无所受,就是连乐受也没有。我们常常听见有人说菩萨是无分别的,那么他既然无分别又如何加持你这个念咒的人呢,无分别如何保证不加持错了呢?这里,我们看经文,菩萨是善能分别啊。虽厌恶生死,但是又常常护念众生,这是正是菩萨的慈悲所在,其名称在法界中是周遍十方,十方就是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菩萨证得真如实际,将第八识处于不从缘起的平静状态,所以说宴息,宴就是安静的意思。菩萨见性即解脱生死,不再轮回,但是为了度众,所以现受色身,虽然菩萨已经证得无为法,但是仍行于有为法中,有,是十二因缘之一,就是业力因果,菩萨示现色身和因果为的是努力地度众。后面两个平等,都是讲菩萨度众时的慈悲之心,贤善而无染着,菩萨是无染着的,不会求回报,不会有贪爱,不会说这个众生我多度一点,那个众生我少度一点,菩萨最终是自度度人,自他同得清净。
其名曰胜思惟菩萨、法震音菩萨、妙身菩萨、法辋菩萨、辩积菩萨、持地菩萨、持世菩萨、大名称菩萨、具诸辩菩萨、千容相菩萨、功德山菩萨、莲华眼菩萨、莲华面菩萨、珠髻菩萨、妙音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皆如童子色相端严,于此众中而为上首。
这些菩萨只是举例,列举法会当中最主要的几位大菩萨。属于法会中对嘉宾的介绍,包括了财尊、辩尊、寿尊等,每个菩萨都有自己的特长,比如持世菩萨善于财施,观音菩萨善于救苦救难,普贤菩萨为延寿之尊,你看,我们《普贤行愿品》里有一句话:“此人善来胜寿命。”而虚空臧菩萨擅长开智慧。文殊菩萨是智慧第一,地藏菩萨是大愿第一。各个菩萨都有自己的特点。
尔时观自在菩萨与恒河沙等绍尊位者诸菩萨俱。殊胜见菩萨与无央数天帝释俱。虚空藏菩萨与无量菩萨及无量四天王众俱。大势至菩萨与无量亿梵天众俱。遍吉祥菩萨与无量婇女俱。普贤菩萨、不空见菩萨、星宿王菩萨、离疑菩萨、息诸盖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各与无量菩萨众俱。其中亦有无量诸佛,自变其身作菩萨像。尊者舍利弗、摩诃目揵连、摩诃迦叶,如是等大阿罗汉,各与无量声闻众俱。那罗延等无量天众,乃至恒沙国土日月诸天,威光照耀悉来佛所。至佛所已。彼天威光不能复现,犹如聚墨对阎浮金。婆楼那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美音乾闼婆王、无扰浊迦楼罗王、各与无量诸眷属俱,来入此会。十方世界如恒河沙所有菩萨,咸于本土启请如来,与诸四众同时到此,各持种种出过世间殊好供事,奉上于佛诸菩萨已。即于会中坐莲华座。
这里描述法会的盛况。从菩萨到诸天,天神虽有威光,但是相对于佛来说还是属于暗,法界中所有的光明相对于佛来说都是暗淡的,虚空粉碎时,只有佛光,其他全是暗淡的。龙王也来了。天龙八部都有护法。
尔时胜思惟菩萨摩诃萨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我今欲请二字之义,惟愿如来垂哀见许。”
这是法会祈请,佛经常常用这种方式引出佛法的真正内容。这里的二字,是如来二字。以前的行礼都是胡跪,或五体投地,古代僧人跪坐致敬的礼节﹐右膝着地﹐竖左膝危坐﹐倦则两膝姿势互换。又称互跪。是古代外族行礼的规矩,我们今天也要多对佛胡跪,或五体投地,又叫五轮顶礼,这是标准的行礼方法,有人拱拳或匍匐或像日本人一样直立低头礼都是不规范的。关于如何拜佛、供佛,我们上次已经讲了,上次没来的同修可以请教一下学过的师兄,三人行必有我师嘛,谦虚是很重要的。谦虚,你才能学到东西。拜佛,是基础,必须会。
佛告胜思惟菩萨言:“善男子,欲有问者随汝意问,如来不为一众生故出现世间。为欲利益无量众生而出现耳。”
刚才胜思维菩萨请问如来二字,这里佛作答,佛界就是众生界,心、佛、众生是三无差别,众生本空性,与佛同体,没有佛就没有众生,没有第八识的体,就没有这些如幻如梦的众生。这里引出下面的继续提问。
于是胜思惟菩萨即白佛言:“世尊,何者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以如来威神之力,乃能问我如是深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这里问了三个问题,第一是询问断结的事,要成佛,需要断哪些结,众生不能成佛,全因真金被秽花所缠,众生皆有如来藏,只是被缠缚而不自知,这些缠缚就是结,结一断,真金就显出来了,就好比从金矿离提炼金子,把矿石去掉,就自然得真金。第二问是问持戒。有人说成佛了或者成菩萨了就可以开戒,读了这部经,我们就知道这是邪说,是特权思维,佛是圣人不是特权者,菩萨也不是特权阶层,特权属于落后的野蛮文化,佛教不是,佛是以戒为师,如果佛认为自己成佛了就可以开戒,那不是欺师灭祖吗?大家不要笑,初地菩萨就要达到降服性障如阿罗汉,而初果阿罗汉就已经于戒不坏净,更不要说四果了。二地菩萨就能绝对不犯戒。所以谤佛谤法很深细,有时候你认为自己是在赞佛,其实是在谤佛。第三个问题就是问如来证得了什么。这三个问题直指开悟直指成佛,这部经就是一部成佛的总纲。你说这部经重要不重要。
“善男子,有一种法菩萨应离,所谓欲贪。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瞋怒。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愚痴。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我取。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疑惑。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憍慢。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懈怠。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惛眠。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爱著。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这些都是成佛最基本的结使。佛学中有最基本的五下分结和无上分结,五下分结,五种低层次束缚五下分结是什么?第一是自我观念身见,因为身见就会有我取,再就是对佛法的不确定感,也就是疑,然后是执取戒律与修持教条戒禁,、还有感官欲望、恶意:这是五种低层次的束缚。五种高层次束缚五上分结是什么?这五上分结就是对色界的贪欲、对无色界的贪欲,然后就是自满,自满也就是憍慢,还有掉举包括焦躁,还有无明,因无明所以颠倒,所以愚痴:这是五种高层次束缚。然后懈怠和昏睡也属于盖,是结使,障碍我们解脱。所以也要断掉,断掉的概念要注意和降服区分开来,降服表示还会再起来,而断就是永断无余。
“善男子,汝复问我,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善男子,谓诸菩萨非己所安不加于物。若诸菩萨守护此法,即是能持诸佛如来一切禁戒。何以故?自爱身命不应杀生。自重资财不应偷盗。自护妻室不应侵他。如是等行皆名一法。善男子。若有敬顺如来语者,于此一法常当忆念。何以故?无有众生爱乐于苦,凡有所作悉求安乐。乃至菩萨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为自他皆得乐故。善男子,以如是义我说此言。非己所安不加于物,如是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
这里讲要持哪些戒,五戒是基础,一切解脱无不依三皈五戒而成。五戒是哪五戒?知道吗?看来大家都知道。这里列举了五戒中的三戒。佛教为何要受戒?受戒不是为了维持纪律。守戒的目的是为解脱。依照因果定律,甲给乙造成了烦恼,甲会受报应,那么我不造成烦恼,不就完了吗?如果你真要是把戒守到一丝不犯,你就是二地菩萨了,直超二地,但是“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难啊。因果的规则是自然规则,不因人的意志而转移,所以学佛,一定要遵守因果的规则。
“善男子,如汝所问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善男子,无有少法是如来觉。何以故?如来觉者无所觉故。善男子,一切法无生是如来觉。一切法无灭是如来觉。一切法离二边是如来觉。一切法不实是如来觉。善男子,诸业自性是如来觉。一切法从因缘生,是如来觉。因缘之法犹如电光,是如来觉。以因缘故而有诸业,是如来觉。善男子,一切法性普光明藏,是如来觉。善男子,何故法性名普光明藏?善男子,世出世智依之以生,如母怀子故名为藏。若智生时反照其本,如是法性为般若波罗蜜之所摄藏,是故名为普光明藏。善男子,一切法如幻如焰,是如来觉。善男子,诸法实性一味解脱,是如来觉。一味解脱是即名为普光明藏。善男子,一相法是如来觉。云何一相?所谓诸法不来不去、非因非缘、不生不灭、无取无舍、不增不减。善男子,诸法自性本无所有不可为喻,非是文辞之所辩说。如是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
这里讲成佛要证悟些什么。证悟即无所悟,有所悟,就是有所得相,就是我相,这个不是悟,连初果的证悟四圣谛的要求都没达到。佛是无所悟,无所觉,无有少法是如来觉,觉无所觉。因为禅修是要将第六识安住在无所得、无相不相,无所住的境地,所以说觉无所觉。一切法,就是所有的法,都是无生无灭的,为何我们看见的世间万物是生灭的呢?为何阿罗汉在证悟四圣谛之前看见所有的名色都是生灭的呢,因为那个是幻,不是真,就像做梦,梦里花开花落,其实没什么在那里生灭,其实是没什么在生灭。一切法离二边,这个二边指的是相对的二边,比如有和无、多和少,大和小,这些都是分别心导致的,离二边,就是要离分别,安住好第六识不去分别,就能粗略地离二边,离二边才能到中道,是这么个意思。一切法如梦如幻,自然不实,那么无为法呢?法身呢?法身离分别,非有非无,所以也说不实,后面又说实性,就是离实和不实二种。觉了自性就是开悟的基础。一切法都遵从因果的定律,有人说法身不从缘起,无因果,所以开悟之后可以杀人、邪淫,这不对,法身不从缘起,但是也遵守了因果的规律,因果的规律是有因必有果,无因则无果,遵循的是后者。我们上次讲过《稻杆经》,这部经讲十二因缘,十二因缘的变迁速度很快,如同电光,所谓如梦亦如电,念念变迁,一直在生灭,因为有因缘所以就会有业障这么回事。法性就是佛性就是真如,就是实相,就是普光明藏,开悟的时候是要亲证此法,是现量亲证,不是经教量。如果没有诸佛法身,就没有第八识,没有第八识就没有世间万法,出世间的智慧是依普光明藏而进修的,世间万法更是离不开阿赖耶识。第八识和第九识识什么关系,这个以后我们会详细讲。当安住好了第六识,使之处于无所得、无所住、无相不相、不相无相的境地,因为普光明藏又恒常寂照功能,这个是法尔如是,正因为有这个恒常寂照的功能才会分出闻性、见性等六种性,产生六种识,这个具体要到我们讲《楞严经》的时候再讲,这里先提一下。安住好第六识,使第八识处于平静状态,因为普光明藏有恒常寂照的功能,自己照自己,会照出一个类似于眼见的东西,称为“见性。”所以这里说“若智生时反照其本”。如幻如焰,就是不实,菩萨成就如幻观,虚空粉碎,什么东西都不实在,当然这是大菩萨的成就。诸法实相,是大乘一实相印。人法二空,全部成了实相。这个实相是法不来不去、非因非缘、不生不灭、无取无舍、不增不减。这是实相的特征。因为实相是无分别时所见,那还有什么自性呢?自然也就是离文字,离言离相。这一段讲佛学要悟什么,全部内容就都在这里。
当佛说此庄严王离文字普光明藏法门之时,有十地菩萨所见微尘数众生,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有如是微尘数众生,皆发声闻辟支佛心。复有如是微尘数众生,在地狱者皆得离苦生人天中。无量菩萨得入初地。无量菩萨得百千三昧。无量众生悉蒙利益无空过者。
这部经讲得如此精深,你们听懂了没有?没有,没有是正常的,如果听懂了,你就开悟了吗?但是暂时没开悟也不要紧,仅仅是听一听,就功德无量,我们看参加法会的这些师父,他们都得到了利益,没有一个人空过,所以我以后要多讲这部经,越讲得到的利益越多,你们也要多听,虽然我们比不上在耆阇崛山法会中得到的利益多,但是听一听,功德也是很大的。
尔时佛告罗睺罗言:“善男子,我此法要汝当受持。”说是语时,会中有九十亿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即皆避座,白佛言:“世尊,我等誓当受持如来所说法要,于此娑婆国土最后时中,见有其人流通为说。”
罗睺罗是佛的嫡子,在胎六年,生于佛成道之夜,十五岁出家。二十岁就觉悟证果,是当时僧团里的密行第一。他生性柔顺,所以他先说要受持此法。不仅是他,还有90亿菩萨摩诃萨都出面要守护此法,有90亿菩萨保护的法,我们是不是要勤加修行啊?
尔时四天王白佛言:“世尊,若有能持此经典者我当拥护,令其志愿皆得满足。所以者何?能持此经是法器故。”
四天王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又称四大金刚,是佛教重要的护法,有护法神的保护,我们自然更应该持此经。何况还能所有志愿都令满足,所有自愿,什么求官啦,求财啦,求学业啦,都是小事啦,关键是解脱,解脱的志愿,他自然也能帮你办到。
尔时世尊,普观众会而作是言:“诸仁者,我此所说甚深方广希有法门,非诸众生有少善根而能听受。能听受者即为承事供养于我,亦为荷担无上菩提。是人当得辩才无碍。决定生于清净佛土。是人临终定得亲见阿弥陀佛菩萨大众而现在前。我今在此耆阇崛山诸菩萨众所共围绕。彼临终时亦如是见。当知是人即为已得无尽法藏。当知是人得宿命智。当知是人不堕恶道。善男子,我今说此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设有众生作五逆罪,闻是经已书持读诵为人解说,所有业障咸得消除,终不受于恶趣之苦。斯人即为诸佛菩萨之所护念,在在所生诸根具足,蒙佛灌顶五眼清净。善男子,取要言之,我见是人已成佛道。”
前面说了何谓方广法门,属于稀有法门,为什么稀有,因为善根福德不足的人还听不到,那么我们今天接触了这个法,是不是要多听一听啊。因为听一听,还要受,所谓受就是接受,不能惊畏,不能拒绝,完全接受,不管懂是不懂,那么你就是真实供佛,你就是荷担了佛的家业,你不得了啊,继承了佛的家业,佛有多大的家业,三藏法无穷无尽,富有整个法界,福德大不大?辩才属于口才之一种,你只有有了一定的智慧才会有辩才,这部经真实福慧双修,无上法宝啊。这部经就是法供养。法供养有多殊胜?《普贤行愿品》说:“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可见法供养之殊胜。《优婆塞戒经》说:"善男子,施有二种:一者法施,二者财施。法施则得财、法二报;财施,唯还得财宝报。菩萨修行如是二施,为二事故:一令众生远离苦恼,二令众生心得调伏。"这还不够,我们临终时还能得阿弥陀佛来迎,这部经还能消除一切业障,所有的烦恼障、报障、业障都可以消除,殊胜不殊胜?我们继续看下面这些好处:“知是人即为已得无尽法藏。当知是人得宿命智。当知是人不堕恶道。善男子,我今说此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设有众生作五逆罪,闻是经已书持读诵为人解说,所有业障咸得消除,终不受于恶趣之苦。斯人即为诸佛菩萨之所护念,在在所生诸根具足,蒙佛灌顶五眼清净。善男子,取要言之,我见是人已成佛道。”最后这一句是不是不可思议,如来看你都成佛了。读到这里我们要不惊不怖不畏,刚才已经说了。
佛说此经已,胜思惟等一切菩萨,及诸声闻天龙八部,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自然,有这么多功德,大家自然乐意奉行此法了。今天这部经,我们就简单地分享到这里,剩下的就是大家回去要念,要思维,如何思维,多看看方广类的经典,特别是《楞严经》啊《大般涅槃经》这类经典,争取把这部经弄懂。我弄不懂的时候都是到经文中去找答案,经文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今天我这里讲的有什么不对,你们也可以纠正,毕竟这是方广类的经典,我们需要终身去学习和探讨。现在我们集体回向,合掌:仅以此功德,一者回向,普光明藏,现量实证;二者回向,佛果菩提,速疾圆满;
三者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
&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依龙藏校对标点版,可复制打印诵)
唐中天竺三藏法师地婆诃罗奉敕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是大智精进善巧,证无言法获妙辩才,是处非处不相违反,善调身心具诸解脱,常游三昧不舍大悲,惭愧为身智慧为首,多所饶益如大宝洲,了知诸法善不善相,不著文字而有言说,于真俗门洞达无碍,深明实际不住其中,善能分别而无所受,虽厌生死常护世间,周遍十方有大名称,于真妙藏寂然宴息,虽现受身永出三界,而行诸有勉济众生,平等教诲志常贤善,平等怜愍心无染著,能令自他莫不清净,成就如是无量功德。其名曰胜思惟菩萨、法震音菩萨、妙身菩萨、法辋菩萨、辩积菩萨、持地菩萨、持世菩萨、大名称菩萨、具诸辩菩萨、千容相菩萨、功德山菩萨、莲华眼菩萨、莲华面菩萨、珠髻菩萨、妙音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皆如童子色相端严,于此众中而为上首。
尔时观自在菩萨与恒河沙等绍尊位者诸菩萨俱。殊胜见菩萨与无央数天帝释俱。虚空藏菩萨与无量菩萨及无量四天王众俱。大势至菩萨与无量亿梵天众俱。遍吉祥菩萨与无量婇女俱。普贤菩萨、不空见菩萨、星宿王菩萨、离疑菩萨、息诸盖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各与无量菩萨众俱。其中亦有无量诸佛,自变其身作菩萨像。尊者舍利弗、摩诃目揵连、摩诃迦叶,如是等大阿罗汉,各与无量声闻众俱。那罗延等无量天众,乃至恒沙国土日月诸天,威光照耀悉来佛所。至佛所已。彼天威光不能复现,犹如聚墨对阎浮金。婆楼那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美音乾闼婆王、无扰浊迦楼罗王、各与无量诸眷属俱,来入此会。十方世界如恒河沙所有菩萨,咸于本土启请如来,与诸四众同时到此,各持种种出过世间殊好供事,奉上于佛诸菩萨已。即于会中坐莲华座。
尔时胜思惟菩萨摩诃萨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我今欲请二字之义,惟愿如来垂哀见许。”
佛告胜思惟菩萨言:“善男子,欲有问者随汝意问,如来不为一众生故出现世间。为欲利益无量众生而出现耳。于是胜思惟菩萨即白佛言:“世尊,何者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以如来威神之力,乃能问我如是深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善男子,有一种法菩萨应离,所谓欲贪。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瞋怒。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愚痴。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我取。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疑惑。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憍慢。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懈怠。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惛眠。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爱著。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汝复问我,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善男子,谓诸菩萨非己所安不加于物。若诸菩萨守护此法,即是能持诸佛如来一切禁戒。何以故?自爱身命不应杀生。自重资财不应偷盗。自护妻室不应侵他。如是等行皆名一法。善男子。若有敬顺如来语者,于此一法常当忆念。何以故?无有众生爱乐于苦,凡有所作悉求安乐。乃至菩萨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为自他皆得乐故。善男子,以如是义我说此言。非己所安不加于物,如是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
“善男子,如汝所问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善男子,无有少法是如来觉。何以故?如来觉者无所觉故。善男子,一切法无生是如来觉。一切法无灭是如来觉。一切法离二边是如来觉。一切法不实是如来觉。善男子,诸业自性是如来觉。一切法从因缘生,是如来觉。因缘之法犹如电光,是如来觉。以因缘故而有诸业,是如来觉。善男子,一切法性普光明藏,是如来觉。善男子,何故法性名普光明藏?善男子,世出世智依之以生,如母怀子故名为藏。若智生时反照其本,如是法性为般若波罗蜜之所摄藏,是故名为普光明藏。善男子,一切法如幻如焰,是如来觉。善男子,诸法实性一味解脱,是如来觉。一味解脱是即名为普光明藏。善男子,一相法是如来觉。云何一相?所谓诸法不来不去、非因非缘、不生不灭、无取无舍、不增不减。善男子,诸法自性本无所有不可为喻,非是文辞之所辩说。如是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当佛说此庄严王离文字普光明藏法门之时,有十地菩萨所见微尘数众生,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有如是微尘数众生,皆发声闻辟支佛心。复有如是微尘数众生,在地狱者皆得离苦生人天中。无量菩萨得入初地。无量菩萨得百千三昧。无量众生悉蒙利益无空过者。
尔时佛告罗睺罗言:“善男子,我此法要汝当受持。”说是语时,会中有九十亿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即皆避座,白佛言:“世尊,我等誓当受持如来所说法要,于此娑婆国土最后时中,见有其人流通为说。”
尔时四天王白佛言:“世尊,若有能持此经典者我当拥护,令其志愿皆得满足。所以者何?能持此经是法器故。”尔时世尊,普观众会而作是言:“诸仁者,我此所说甚深方广希有法门,非诸众生有少善根而能听受。能听受者即为承事供养于我,亦为荷担无上菩提。是人当得辩才无碍。决定生于清净佛土。是人临终定得亲见阿弥陀佛菩萨大众而现在前。我今在此耆阇崛山诸菩萨众所共围绕。彼临终时亦如是见。当知是人即为已得无尽法藏。当知是人得宿命智。当知是人不堕恶道。善男子,我今说此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设有众生作五逆罪,闻是经已书持读诵为人解说,所有业障咸得消除,终不受于恶趣之苦。斯人即为诸佛菩萨之所护念,在在所生诸根具足,蒙佛灌顶五眼清净。善男子,取要言之,我见是人已成佛道。”
佛说此经已,胜思惟等一切菩萨,及诸声闻天龙八部,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统一回向如下:&&一者回向,普光明藏,现量实证;&&二者回向,佛果菩提,速疾圆满;&&三者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后面可再加个人回向。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念准提咒求财好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