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参谋总长第八十师教导团参谋有多少人

[原创]被新中国授衔的国民党军官
55年授衔时共有3098名国民党原军官被新中国授予军衔。占授衔总人数的0.69% 。其中被授予上将的有3人。分别是:陶峙岳 陈明仁 董其武被授予中将的有3人。分别是:孔从洲 韩练成 曾泽生被授予少将的有4人。分别是:邓兆祥 张世珍 林遵 魏镇 廖运周其中大校刘善本于61年晋升为少将。说明:以上是14位在解放战争时期起义的将领原东北军出身的将领25名:上将吕正操,中将万毅,少将解方、陈锐霆、贾陶、沙克、封永顺、赵东寰、于权伸、赵承金、高存
信、李觉、徐明、宋学飞、金振钟、张志毅、杨有山、张加洛、罗文、纪亭榭、管松涛、郭维城、王振乾、江潮、张学思。原西北军出身的将领8名:中将孔从洲、阎揆要,少将张希钦、童陆生、何振亚、沈启贤、牛化东、廖运周。以下为14位在解放战争时期起义的将领的资料。上将陶峙岳()湖南宁乡人。一九一一年参加武昌起义后加入同盟会。一九一六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曾任湘军营长、团长。一九二六年参加过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二师团长,第四十军三师副师长、师长,第八师旅长、师长。一九三七年在国民党陆军第七十七军军长。参加淞沪抗战,后任国民党军第一军军长,第三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员,第三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河西警备司令部总司令,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新疆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一九四九年率部在新疆起义,后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二十二兵团司令员,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一九八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陈明仁()湖南省醴陵县人。一九二四年升入广州市军政部讲武学校和黄埔军校学习。参加过广东革命政府讨伐陈炯明的第一、二次东征。后任国民党陆军第十师五十六团团长,陆军第八十师少将副师长、中将师长,陆军第二师中将参谋长,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国民党军政部中将处长,陆军预备师中将师长,陆军第七十一军中将副军长、军长,东北第五绥靖区中将司令、第七兵团中将司令,华中"剿总"中将副总司令兼湖南省政府主席。一九四九年八月与程潜率部在长沙起义,后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任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二十一兵团司令员,第五十五军军长,湖南省临时政府主席,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代表及第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生平事迹陈明仁,日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市洪源乡陈家岭的一个富户人家。1922年中学毕业,后回家乡小学教书。1924年春,辗转广州,入陆军讲武学校第四队学习,后转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六队。1922年2月组建教导团,陈明仁被分到第二团第二营第三连任见习排长。参加了第一次东征,因作战勇敢,被升为少尉排长。1925年7月,第二次东征时,陈明仁调任第一军第二师四团三连中尉排长。同年9月在东莞战斗中,指挥全排抢占制高点,乘敌不备缴了陈炯明一个营的枪,被升为三连连长。随后,率部攻打惠州城,陈明仁首先登上城头与敌展开肉搏,后继部队一拥而上,攻克惠州。战役结束后的第三天,在庆功会上,蒋介石亲发口令,吹三番号向陈明仁致敬,还带头呼口号:“向陈明仁看齐!”命令到会全体官兵举枪向陈明仁致敬,并当场宣布提升陈明仁为营长。此后,陈明仁平步青云,一帆风顺,先入军校进修,后升任团长。1931年,陈明仁任第三独立旅旅长,奉命率部对石友山进行合力夹击。陈明仁以一个旅击溃石友山两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讨石战役后,陈明仁被蒋介石提为八十八师副师长兼二三八旅旅长。1933年,陈明仁升为八十八师师长,归“东路剿匪总司令”蒋鼎文指挥,对陈铭枢、李济深等在福建成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作战,并在七里坪、新集等地“进剿”红军。1934年夏,陈明仁所属的二三八旅在沙县被红军击溃后,八十八师移驻龙岩。陈明仁被蒋介石电令到庐山,被留在军官训练团学习,编在第一大队任大队副兼中队长。在庐山学习几个月后到庐山任二师师长,不久又调任国民党军委会参议的闲职。1935年入陆军大学第十三期学习,学期3年。二1938年春,陈明仁被任命为预备二师师长。在湖北咸宁接任后,即奉令率部参加抗击日军的九江作战。陈明仁师对日军猛打硬拼,受到蒋介石的青睐。1940年陈明仁率师参加了广西昆仑关的对日作战。1941升为预二师中将师长。接着率部开往云南,驻守昆明附近。1942年,陈明仁任远征军第十七集团军七十一军副军长,指挥所部进驻云南保山,建立江防阵地,与日军隔江对峙。1944年夏,陈明仁率部越过怒江,进攻龙陵日军,在松山要塞与日军展开一场恶战,全歼守敌。接着指挥部队从攀枝花、惠通桥渡过怒江,沿滇缅公路正面主攻龙陵。陈明仁组织各师敢死队,采取轮番攻击的部署,使日军疲于应战,经过8天的进攻,日军大部被歼,百余人被俘。陈明仁升任七十一军军长。随即又挥师南进,指挥该军一部参加滇西缅北反击,攻克畹町附近的回龙山。战斗打响后,陈明仁亲自督战,命令一部火力猛轰日军主阵地,一部火力指向日军后方和三台山,断其机动增援。陈明仁的有效指挥,使战斗顺利发展。三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蒋介石发动了大规模内战。1946年春,陈明仁率七十一军到东北参加内战。同年4月15日由永吉向四平进发,行军途中,八十七师在金家屯以北大洼地区被解放军歼灭一个团,后续部队又被斩成数断,全师溃散,师长黄炎落荒而逃。1947年6月中旬,四平被解放军围攻。陈明仁调兵遣将,拼死抵抗。不久,军部的核心阵地被解放军突破,活捉了陈明仁的胞弟陈明信,5天时间占领了四平铁路以西地区,到6月24日,解放军已攻占四平的五分之三。此时,解放军主动撤出战斗,指挥出现了失误。蒋介石急调五十三军增援,使陈明仁守住了四平。四平之战后,陈明仁被蒋介石提升为兵团司令官,并颁发青天白日勋章。 后刘翰东等告发“陈明仁纵兵抢粮”,由陈诚请求蒋介石查办。蒋介石将陈明仁撤职,但未查办,后调往总统府任中将参军的闲职。陈明仁在闲居南京期间,七十一军高级将领致信陈明仁不能再为蒋介石、陈诚卖命。在四平被俘的胞弟陈明信从东北释放回到南京,向他转告了李立三的寄语,叙说了优待俘虏的事实。一些好友也鼓励他抓一点实力做“资本”,以图东山再起,另谋生路。这一切对陈明仁触动很大。1948年10月的一天,陈明仁在一次秘密集会上表示了不跟蒋介石走下去的愿望。1948年10月,陈明仁应白崇禧屈驾恭请赴武汉就职。陈明仁到武汉后,既有华中“剿总”副司令的头衔,又有武汉警备司令部兼二十九军军长的实职。不久,国民党恢复七十一军,成立第一兵团,陈明仁为兵团司令官。在武汉,陈明仁口里喊“要战到最后一人”,暗中则与程潜默契,倾向和平(程潜:长沙绥靖主任兼湖南主席,深明大义,决心投向中共,并与中共湖南地下党有联系)。1949年初,程潜派人找白崇禧要求将陈明仁移驻湖南就地整训,充实力量,得到白崇禧欣然同意。2月18日,陈明仁以第一兵团司令官身份率二十九军、七十一军到湖南编训,兵团司令部设在长沙。陈明仁到长沙后,与程潜来往非常密切。为避嫌疑,先指定人员联系,后来,程潜要陈明仁兼任长沙警备司令。陈明仁在回武汉请示白崇禧,得到同意后,即回长沙接管长沙警备司令部。随后,经过中共地下党的一系列工作,程潜和陈明仁共同表示了与共产党合作,走和平道路的意愿。1949年6月,程潜写了要求和平起义的备忘录,请中共湖南省工委送交中共中央和***。***7月4日给程潜复电:“先生决心取反蒋反桂及和平解决湖南问题的方针,极为佩慰。”日下午,陈明仁约集汪士楷等人在麻园岭住地共商草拟宣告起义电文稿。8月4日,由程潜、陈明仁领衔发出起义通电。宣布率领全湘军民,正式脱离广州政府,加入中共领导之人民民主政权,与人民军队为伍。当晚8时,程潜致电***、朱德等:“潜等业经8月4日电宣布正式脱离广州政府,即日成立湖南人民政府临时军政委员会,由陈潜、唐生智、陈明仁、仇鳌、唐伯球任委员,并推定程为主任委员的同时,由临时军政委员会推定陈明仁任湖南省政府临时主席,并决定由第一兵团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推定陈明仁兼司令官。”8月5日,***、朱德复电同意。随后,陈明仁又兼任湖南军区副司令员和长沙市军官会副主任。8月5日下午,人民解放军先头部队第一三八师举行入城式,10万余人夹道欢迎,欢呼湖南和平解放。9月3日,***电邀陈明仁到北京出席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陈明仁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受到***等接见。四1949年11月,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陈明仁任兵团司令员。从此,陈明仁以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的身份,踏上新的征途。1950年2月,二十一兵团由浏阳移驻醴陵,全军集中整训。同年12月,陈明仁率部开赴广西参加剿匪。经过5个月战斗,歼匪3万余人,胜利完成了任务。1952年1月,第二十一兵团改组为水利工程队司令部,领导荆江分洪工程建设。同年10月,在完成以上两项任务后与其他一部分部队合并为五十五军,陈明仁任军长。随后,陈明仁率部从桂林开赴湛江,担负守卫祖国南大门的任务。陈明仁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届政协委员,第三届、第四届政协常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解放勋章。“文化大革命”中,陈明仁受到冲击。1972年至1974年,陈明仁患癌症住院,周恩来亲自过问陈明仁的治疗方案,关怀备至。日,陈明仁与世长辞,终年71岁。董其武()1899年11月27日(农历10月25日)出生在山西省河津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一九一九年入太原学兵团。一九二四年参加国民军第二军,任第八混成旅二团排长、连长、营长、中校副官。一九二七年转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少校侦察队队长,先遣总队支队长。参加过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任国民党陆军第三十八师八十九团中校团副,陆军第二十八师上校团长。"九一八"事变后,率部参加长城、绥远抗战,后任国民党陆军第六十八师二一八旅少将旅长,陆军第一○一师中将师长,陆军第三十五军中将军长,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部副总司令,绥远省主席兼保安司令,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一九四九年率部起义,后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任绥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绥远省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经二十三兵团司令员,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九军军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一九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山西河津人。1919年于太原考入学兵团。1921年参加国民军第二军。1927年到武汉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加北伐战争,任先遣总队支队长。翌年秋,在国民党军傅作义部任参谋、团长等职。九一八事变后,率部参加长城抗战、绥远抗战。七七事变后任师长。1940年起任军长。1946年后,任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西北军政长官公署中将副长官等职。天津、北平解放后,接受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绥远问题的主张,于1949年9月率绥远省国民党军政人员起义。任绥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绥远军区副司令员、第二十三兵团司令员。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兵团司令员,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回国后任军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解放勋章。日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四、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88年7月被授予胜利功勋荣誉章。1989年3月3日13时55分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中将孔从洲()原名孔从周,陕西省西安市人。1924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参加过北伐战争。1936年任国民革命军陕西警备第二旅旅长兼西安城防司令。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独立第四十六旅少将旅长,新编第三十五师师长,第五十五师师长。1946年作国民党陆军第三十八军中将副军长。1946年五月率部于河南巩县起义,后任西北民主联军第三十八军军长,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后任豫西军区副司令员,郑州市警备司令部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炮兵司令员兼第二炮兵学校校长、西南军区军械部部长,高级炮兵学校校长,炮兵工程技术学院院长兼炮兵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韩练成()原名韩圭璋。宁夏固原县人。一九二五年参加西北军。曾任国民联军排长、连长,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营长、团长。参加过北伐战争。后任国民党军第七十二师参谋长,独立第十一旅旅长,第一七○师副师长、师长,第十六集团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国防部研究院研究员,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高级参谋,第四十六军副军长兼师长、军长,海南岛防卫司令官。积极参加抗日战争。一九四八年脱离国民党军队,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兰州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西北军区副参谋长。一九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兰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科学和条令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战史研究部部长,甘肃省副省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三届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曾泽生()国民党军爱国将领。云南省永善县人。毕业于昆明省立中学。1922年入唐继尧办的建国军机关枪军7队学习,因成绩优异,于1924年1月免试进入云南讲武堂18期学习。1925年任黄埔军校区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国民党陆军中将军衔高级将领。1948年率部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大革命时期,1926年任广东20师教导团连长。1927年转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学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1月应国民党云南省主席龙云之召回滇,任昆明军官候补生队副队长。1930年任讨伐军第10路军3旅5团副团长。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9月任国民党政府60军184师团长。率部参加台儿庄对日作战。1939年1月任184师副师长,7月任师长。1944年11月任60军军长。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率部去越南参加受降。1946年12月任国民党东北第四绥靖区副司令兼60军军长。1948年1月任国民党政府军吉林守备军司令兼60军军长,3月任国民党政府军第一兵团副司令兼60军军长。对蒋介石卖国独裁、发动内战、屠杀人民的反动政策日益不满,毅然于1948年10月率60军在长春起义。起义后的部队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50军,任军长。积极配合政治委员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关于改编起义部队的各项政策,使这支部队顺利转变为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1949年率部参加解放鄂西、四川的作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军长,1950年3月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0月率部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军长,在朝鲜战场上共进行大小战斗95次,歼敌14492人。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军长,中南行政委员会委员。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能够以身作则,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1968年9月离职退休。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1955年9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荣获一级解放勋章。1953年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1岁。少将邓兆祥()邓兆祥1903年4月出生于广东省高要县。11岁即考入黄埔海军学校第16期学习。1930年1月赴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英国海军鱼雷学校学习。1934年回国后,先后担任副舰长、水鱼雷营营长、舰长。1949年2月,率全舰官兵举行了震惊中外的“重庆”舰起义,同年3月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重庆”舰舰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第一海军学校副校长、海军青岛基地副司令员、北海舰队副司令员等职。他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张世珍()山西闻喜人,1902年出生,原名卓吾。历任国民党军营长、团长、张垣第7师师长、新编独立第7师师长。1949年随董其武在绥远起义。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37军长。37军当时辖109师、110师和111师。109师由新编独立第7师改编,110师由原326师改编,111师由原319师及保安第2旅,全军13000人,列入绥远军区建制。37军改编后,移驻五原,开展政治整训和生产劳动。1950年37军归华北军区23兵团建制,1951年1月移驻河北衡水。1951年9月,张世珍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37军长。率部参加了机场修建、保护和后方警戒。1952年回国后,37军番号撤消,37军军部与36军军部编为建筑工程部,110师与36军107师合编为107师,其他部队调归兵团学习团或编为建筑工程部队。张世珍任69军副军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56年去世。林遵(),原名林隼,字遵之,福州人。是我国近代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林则徐的孙子。12岁进西城小学,毕业后升入格致中学(今福州五中)。1922年赴南京金陵中学就读,1924年毕业后考入烟台海军学校。1928年山东军阀迫害该校师生,举校南迁,并入(福州)马尾海军学校。同年秋校课毕业,编为烟台航海第18届,又称寄闽班。旋即调赴南京鱼雷枪炮训练班学习,翌年选取赴英留学,入格林威治海军学院学习。1934年8月学成回国,先后任宁海、海容舰枪炮官。半年后调任福州海军学校教官兼航海队长,1936年12月调赴自强舰任副舰长。1937年4月以海军武官身份随特使团赴英参加英皇加冕典礼。5月赴德验收定购的六艘潜舰和一艘潜舰母艇(后德国毁约),并管理10名赴德学习潜艇的留学生,就任驻德海军联络官。1939年5月率10名留德学生回国参加抗日战争。1940年1月,任海军长江中游第五游击布雷少校大队长,率部在皖南贵池县一带江面战斗,在缺少渡河器材条件下,身先士卒,泅渡布雷,屡立战功,先后获陆海空军甲种乙等奖章、光华甲种二等奖章和陆海军一等奖章。1942年底到重庆国防研究院进修军事,次年春毕业,分配参谋总长办公室任海军参谋。1945年8月就任驻美海军上校副武官。1946年初,任中国海军驻美舰队指挥官,8月率八艘舰艇从美返国。10月,林遵率收复西沙、南沙群岛海军舰队从上海启航,护送接收组南下11、12月分别对西沙、南沙诸岛、礁、滩正式命名,树立主权碑。次年,由当时中国政府公布中外。1947年6月任海军检点委员会主任,1945年2月任海防第二舰队司令,驻防长江。日,在中共地下党组织和海军进步官兵帮助下,率第二舰队30艘舰艇、1000多名官兵起义。第二舰队起义后,于4月30日由林遵领衔向***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致敬电,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在复电中赞扬第二舰队官兵起义是“南京江面上的壮举”,鼓励官兵为人民海军的光明前途而奋斗。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东海舰队前身)在江苏泰州白马庙正式成立。5月,他就任华东海军第一副司令员。1951年调军事学院任海军教授会主任,1955年授海军少将。1957年任南京海军学院副院长。1961年由刘伯承元帅推荐,参加《辞海》军事条目编写工作。1974年,任东海舰队副司令,197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第1至第5届全国人大代表,第1届全国政协委员,担任过国防委员会委员。1979年4月患复视症入院治疗,7月16日在上海病逝,终年74岁。他临终遗言“我一生爱海军、爱海洋,又是东海舰队副司令,埋骨东海,正是死得其所。”遵其遗嘱,将骨灰撒在东海。魏镇(),字屏藩,魏家桥长冲口人。民国5年(1916)考入武昌高等师范,7年入保定军官学校,直皖战争爆发,任国民革命军中尉排长,驻南县梅田湖,曾捕匪首4名,匪属赂以重金,求其宽释,魏断然拒绝,就地正法,民众称快,受师长叶祺嘉奖。民国16年后,任十九师第四团团长。其时,红军第四师副师长宋涛,在海陆丰被粤军围击,逃往湖南,至魏处,被魏留任副团长。事发,魏掩护资助其走避香港。民国26年“七七”事变爆发,魏被调往广西31军135师任副师长,兼405旅旅长。次年,台儿庄战役前夕,奉命率405旅离开广西,担任津浦路的正面战斗,与日军狄州立13师团对峙,魏组织3次伏击,消灭不少日军,为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作出了贡献。随后,奉调武汉,代理135师师长。8月,率部在霍邱、张家土旁等地与日军作战,突接“母逝、妻亡、女夭,速归”的电报,魏深感敌氛方炽,国难正殷,不以奔丧之私,贻误戎机,含悲率部激战,获全胜。10月与138师合编为135师,魏任师长,10月30日奉令突围。魏任188师师长,奉调广西整训。民国29年1月1日,率师参加昆仑关战役,与日军激战4天,5日,在山墟与日军第五师一联队拼杀一昼夜,日军逃向南宁时,仅剩残兵300左右。战后,当地建纪念碑以志其功。民国35年,蒋介石撕毁和平协定,重开内战,魏不愿同室操戈。时白崇禧委以48军军长之职,魏置之不顾,即回邵阳,任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兼宝永警备司令部司令,邀宋涛任副司令。任内率警备部队清剿土匪,安定社会秩序,修建邵阳公医院,多方抑止国民党特务的反共活动,多次营救中共邵阳中心县工委书记龙仲,释放地下工作人员和进步人士;支持《劲报》的进步言论;向中心县工委提供军政情报,在司令部院内掩护中共地下党员开展活动。民国38年1月,魏任湖南省军管区副司令,兼任宝永警备司令部司令,以桂系的旧关系,与白崇禧虚与委蛇,劝其勿忘“两广事件”的教训,其时厂国民党国防部令湖南征兵3万,魏在程潜省长的支持下,以未拨征兵经费为由故意推延,后拨来金元券,魏又电:“券不顶用,速拨银币”。当时,国库金银已密运台湾,白束手无策,只好允予“宽限时日”,致使征兵未成。
8月5日,魏与宋涛在邵阳率部起义。新中国成立后,魏任中国人民解放军55军副军长。1950年12月率部赴广西剿匪,胜利完成任务o.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56年2月转业,任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参事室副任,当选为省人民代表。1973年3月逝世。刘善本(),山东省昌乐县人。1932年考入北京大学附中,1935年考入杭州笕桥航空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国民党空军八大队任上尉飞行员。抗战初期,随这支远程轰炸部队袭击日军。1943年被派往美国学习,1945年春驾机回国。日,他利用由成都去昆明运输美军移交的通讯器材的机会,巧妙地摆脱地面控制,驾机起义,飞抵延安,开创了国民党空军驾机起义的先例。1949年2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0月1日开国大典,他驾机领航,接受检阅。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航空兵某师师长率部参战,曾经组织过人民空军的首例夜袭作战,并首次使用了电子对抗和照明轰炸的作战法。他先后任延安总部航空教员、东北老航校副校长、第一航空学校校长、空军学院领航系主任和空军学院副教育长,对新中国人民空军的创建、成长和壮大做出了一定的贡献。1964年2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残酷迫害,日去世,终年53岁。1975年10月,中共中央批准为他平反昭雪。廖运周是安徽淮南寿县人,1903年出生。河南中州大学肄业,黄埔军校第五期炮科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直属炮兵团见习,第25师75团1营参谋。1927年春参加中国共产党,8月参加南昌起义,任25师75团团部参谋、连长。南下潮汕失利后到南京,1928年奉派入33军学兵团从事兵运工作,因学兵团解散,回廖家湾建立了党支部,并发动了“六.六”雇工罢工。参加阜阳和正阳关武装暴动、参加发动芜湖兵变,在国民党军队先后任团部副官、师部参谋、连长、师部副官长、团长。1933年与中共失去组织关系,升任少将旅长、副师长、110师师长。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包括廖运周师在内的原西北军冯玉祥部的争取工作。中共顺直省委、北方局、晋冀鲁豫中央分局、华东局、中原局乃至中共中央军委,于不同历史时期向廖运周部署任务,多次选派干部秘密进入110师,帮助开展兵运活动,发展党员和进步力量。1938年廖运周恢复中共组织关系,在其任师长的110师建立中共秘密师党委。1946年任110师中共地下党委书记。1947年夏,淮海战役期间,***指示廖运周积极准备,耐心等待,在最有利的时机起最大作用。1948年7月,刘伯承、***又指示110师党组织,要做好起义的一切准备。11月26日,黄维决定次日集中11师、118师、18师和110师共4个师齐头并进,向双堆集东南方向突围。廖运周立即派人潜往当面中原野战军6纵报告情况,并请求乘突围之机举行战场起义。考虑到4个师齐头并进,110师被夹于中间,不利于起义行动,廖运周向黄维建议,将4个师齐头并进改为梯次行动,如果110师先攻击得手,其他师即迅速跟进,黄维采纳之。刘伯承、陈毅、***批准廖运周起义,规定了起义部队行进通道和联络信号,指示6纵做好接应廖运周师和阻击黄维的准备。11月27日,廖运周率110师师部和两个团5000人,在解放军炮火掩护下,经6纵让开的通道,迅速向指定的地区开进。黄维以为110师突围成功,命令后续3个师沿110师路线突围,当即遭6纵痛击,折回双堆集。廖运周率师起义成功,使黄维突围计划失败,军心动摇,士气一蹶不振。廖运周所部改编为14军42师,廖运周任师长。建国后,廖运周离开42师,1954年毕业于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系,任沈阳炮兵学校校长兼党委书记,后转业任吉林省体委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6年去世。启明是河北省威县人,1910年出生。王启明192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长期从事秘密工作。先是在国民党第32军司令部当参谋。由于他有出色地军事才干,与上上下下的人关系融洽,与上司和同事相处得体。不久,他在这个军的141师当了营长。王启明受中共中央北方局领导,十分谨慎地秘密从事兵运工作。正当他的工作取得些重要进展的时候,抗日战争爆发了。国共两党联合抗日,他不得不中断兵运工作。为此,他及时请示了党组织,上级让他继续在国民党32军工作,以待时机再联系。在抗日战争中,王启明在国民党军队俨然其他普通国民党军官一样。其间,他所在的部队与八路军有过磨擦,发生过一些战斗,但王启明受党的指示,想方设方避免接触外,未暴露自己的身份。王启明在与日军作战中指挥果断,英勇顽强,战功显着,一再受到上司的赏识与提拨。他在32军当了团长。1940年,王启明考入国民党陆军大学特别班第5期,这时32军中共地下党负责人王兴纲离开了32军,上级党组织决定王启明接替王兴纲的工作,并与重庆八路军办事处联系。王启明在陆军大学期间,主要利用通信和32军中共地下党组织联系。在国民党陆军大学,王启明表现出的军事理论、战争谋略和独道见解,引起国民党高级将领的注意。不久,王启明被调到国民党陆军总部作战部门,历任作战科科长、少将高参,进入了掌握国民党核心军事机密的要害部门。在军事上,他提出了不少国民党国民党级军事将领认为可参考的建议和意见。有时,这些建议和意见得到了蒋介石的同意,在制定军事战略和策略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过,一些重要的情报,他都设法转给了党中央和中央军委。 王启明隐蔽得很好,连他的亲属也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解放战争中,32军写报告要求派王启明担任军参谋长。同时国民党陆军总部也打算任命他为人事处副处长。王启明觉得应抓军队起义,向国民党国防部写报告要求去32军任参谋长。任命下达后,王启明到中共中央驻南京办事处,向董必武作了汇报。1946年底王启明来到河南,经过3个月的努力,和晋冀鲁豫军区取得了联系,王兴纲也赶到晋冀鲁豫野战军9纵驻地,专门负责和王启明联系。上级党组织认为王启明行动的时机已成熟,命他组织部队尽快在战场上起义。在32军,王启明以他来自陆军总部的特殊身分作掩护,团结了一批可靠的中下层军官,选拔了一些基础好的士兵为起义骨干。但由于王启明离开32军已有6年,回32军只有4个月,32军地下党内部对起义的意见不统一,起义没有达到预想结果。1947年3月,32军在汲县被包围,晋冀鲁豫军区要求王启明立即策动起义,王启明手下的一名团长动摇不定。这时我军因敌来援,提前结束汲县作战,上级要求未暴露身份的地下党员继续留在32军,已暴露的撤到解放区。王启明即将32军特工大队200余人带到解放区。据说,蒋介石听说此事后大发雷霆,怒骂不止。起义后,王启明先是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参谋长、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的14军副军长。后征战云南,驻守云南。解放以后,他历任云南军区副参谋长、昆明军区副参谋长、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云南省副省长。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白天()原名魏巍,别名浩然。湖南省隆回县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曾在国民党军八十三师任团长、师参谋长。七七事变后,任国民革命军九十三军参谋长,在河北、山西抗日,一九三七年赴延安考察,会见了***、罗瑞卿等同志,以后又在太原、武汉等地多次会见周恩来和彭德怀同志,与中国共产党保持密切联系,团结进步青年,从事对人民有益的工作;后由于暴露身份,于一九四0年到达八路军总部。一九四一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前委参谋处长,军委高参室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参谋处长,补训师副师长,六十军副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副军长兼川西军区副司令员,军事学院战役战术教授会主任,总参谋部军训部部队训练局副局长,炮兵技术学校校长,哈尔滨市副市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所副所长,从事战争史研究。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4位在解放战争时期起义的将领的资料是先在网上找的,然后加以编辑了下。在说明下,关于在解放战争时期起义的将领,在《军事史林》的徐大校信箱中没提到廖运周、王启明、白天三人。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猜你感兴趣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民党副总参谋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