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外企真的在大规模逃离中国外企500强吗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14|回复: 5
日资大规模逃离中国 都是房价惹的祸?
在线时间 小时
& && && && && &日资大规模逃离中国 都是房价惹的祸?
房产泡沫后的中国经济隐忧正如王健林所担忧的那样,中国房地产目前的市场泡沫是历史上最大的泡沫。从白菜市场一般的房产抢购到上海的“离婚买房”,再到深圳6平方米的“超微户型”鸽笼房售出88万……中国的房价成为不可承受之重。而问题在于,目前没有看到一个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政府想了各种各样的措施,比如限购或者限贷,但都没有显著的效果。王健林担忧中国经济尚未触底,如果将杠杆去除太快,经济会进一步受损。经济学家任泽平也表示,经历过股市泡沫之后,史无前例的房地产泡沫正创造奇迹般地加速赶顶。货币超发之后,人民手里的钱“毛”了,但经济却一路下行。中国的经济情况似乎也戳动了日本人的神经。日本访华的“秘密”疯狂的房价对实体经济冲击已成共识。因为,高企的房价不仅推高地租和房租,同时也推高人力和各种要素成本,严重吞噬实体企业利润空间。在高房价、高成本冲击下,越来越多民企索性放弃生产,与此同时,众多外资企业经营无望下纷纷撤资,日资企业首当其冲。& && && &&&深圳售出仅6平方米、总价88万的“鸽笼房”9月20日,日本大企业高管组成的日中经济协会访问中国,该访问团以70家日本企业相关人士为中心,共有230人参加,成为历史最大规模访华代表团。目的在于,改善冷淡的日中关系,并要求中国改善经营环境、设立接访窗口,统一处理海外企业撤出中国市场时的手续。中国商务部贸易数据显示,2015年日本对华投资额同比减少25.2%,减至32亿美元左右。今年1—6月,日企对华直接投资比去年同期减少近5成,各项经营成本上涨,是日企投资回落的重要原因。资本永远是逐利的,跨国企业之所以投资中国,是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并从中获取利润,如果经济环境疲软,投资经营无利可图,撤资是必然之举。有分析认为,一向“精明”的日本此次组团访华,很可能通过谈判简化行政程序,方便日企顺利撤离。除了日企,随着人口红利衰退,生产成本快速上涨,其他跨国企业也加速从中国撤离。8月29日,德玛吉宣布停止生产,同时关闭在上海厂区。德玛吉是世界最大、最先进、机床种类最多的机床制造商,在全世界和中国的制造业具有最广泛的用户群体,中国现代化飞机、运载火箭、船舶、高铁以及动车等许多关键零部件,都在使用德玛吉机床制造。全球疲软经济,尤其高人力成本和高额租金,直接点中德玛吉死穴,成为关闭工厂撤离的重要原因。一则600字报道引发的恐慌针对这次的日企访华,记者中村亮写了一篇报道刊发在了日本影响力最大的报纸《日本经济新闻》上。哪知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国内引起了巨大反响。《日经》报道原文报道的标题是‘中国撤退手続き、迅速に’,直译成汉语就是“(中国方面)应加快办理(日本企业)从中国撤退手续的速度”;同时,原稿的副标题是‘経済界訪中団 事業環境改善へ要請’,意思是“日本经济界访华代表团,向中国政府提出改善日资企业在华经营环境的要求”。从剪报上来看,就还有要求在执行《反垄断法》时的基准应该明确,不能动辄阻止外企并购中国企业等等。可能是撤资手续放在了第一位,加上有人也不一定懂日语,看见汉字就先来个望文生义再说,结果后来再次就成了“日资大规模撤资”,又刷了一次屏。日资大规模撤退是真的吗?事实是怎样的呢?看一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网站和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的统计数字。2015年一年中日本向中国大陆的新增直接投资是32.1亿美元,而月的统计是20.6亿美元,实际上2014年日本新增直接对华投资是43.3亿美元。2015年日本对华投资比2014年减少了25.87%,从一直排在香港、新加坡和台湾之后的第四位,被韩国首次超过而落到了第五。而今年全年的数值如果按照1-8月这样的速率,也将比去年下降3.73%左右,还会被澳门和美国超过,落到第七位。但不管怎么说这些年还是有相当规模的日本投资在流入中国大陆,“日资大规模撤资”的话不知从何谈起。日资撤退并非纯粹子虚乌有事实上,这则新闻的大规模传播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去年,松下、东芝、西铁城等日资企业先后关停了在华工厂,导致一批中国工人失业。一时间,日本企业“全面退出”中国的言论甚嚣尘上。甚至有人认为,如果中日间政治关系不改善的话,日本撤资规模将继续扩大。2015年2月,知名钟表企业日本西铁城集团在华重要生产基地——西铁城精密(广州)有限公司清算解散,生产资料胡乱堆放着。而事实上,在日本从中国撤资的行业中,主要是纺织服装、轻工和家用电器等低端或劳动密集型行业。部分日企撤离为哪般?首先,“安倍经济学”的召唤。迄今日本大多数制造企业采取“海外设点生产、部分产品返销日本”的发展策略,导致日本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日本国内就业和经济发展出现严重困难。为盘活日本经济,“安倍经济学”三箭齐发,强力推进诸项改革,引导制造业有序回归。最重要就是日元大幅贬值政策。安倍重新执政以来,日元兑人民币汇率跌幅约四成,这使得以人民币支付工资和运营成本的在中国的日企,向以日元计价的日本本土出售产品和服务时严重受损,汇率因素促使其回归本土。第二,“钓鱼岛”事件,使日本企业重拾“中国 1”战略。“中国 1”是日本企业规避风险的一种举措。事实上,在2003年中日关系紧张之时,大批日本企业将投资转向东南亚地区,但由于当时东南亚一些国家在投资环境、基础设施、人才等基础条件上远不如中国的东部地区,因此,很多企业最终放弃了“中国 1”战略,回归中国。但此一时彼一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上述地区的投资环境及基础设施等有了较明显的改善,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却由于生产成本、劳动力成本的大幅攀升而丧失了吸引力。第三,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是导致对华投资下降的重要因素。中国经济增长减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外资的吸引力。同时,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两高一资”产业加大了“进入”限制力度,对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的投资也不再受地方政府的欢迎。若日资撤退 对中国的影响大吗?日本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远超其他国家。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西方国家反应迟钝,普遍不关注中国。日本企业率先对华投资,提供无息贷款、低息贷款,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起步。这也成为日本人认为他们对中国友好的重要理由。实际上,日本企业也获得的不错的回报,在中国市场份额长期保持一枝独秀。尤其在电器领域。假若日资真的大规模撤离了,中国经济必然受损。若日资撤退 对中国有何影响?日本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远超其他国家。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西方国家反应迟钝,普遍不关注中国。日本企业率先对华投资,提供无息贷款、低息贷款,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起步。这也成为日本人认为他们对中国友好的重要理由。实际上,日本企业也获得的不错的回报,在中国市场份额长期保持一枝独秀。尤其在电器领域。假若日资真的大规模撤离了,中国经济必然受损。
在线时间 小时
没事!日本鬼子逃了美国鬼子又来了!美国鬼子逃了德国鬼子又来了......反正西方的鬼子会接踵而来的,因为中国的土豪有钱!!!!!!
在线时间 小时
中国的土豪有的是钱!
在线时间 小时
最差也不过回到自力更生年代,军队去种地。
在线时间 小时
是谁让湘潭著名的违法奢华别墅逍遥法外?
湘潭市正付:& && &&&外来富豪、前二级国企马家河石灰厂供销科长、城镇居民陶伍伟、尹冬莲夫妇在湘潭市高新区板塘乡摇钱村六亩组违法占据农村集体土地,在没有办任何报建手续的情况下非法建成一栋花园式别墅,面积500多平米,另有一块大前坪,&&几年来,当地国土,规划部门特别是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对其听之任之。而对普通群众却是雷厉风行。。
& && & 1,外来城镇居民不能占用农村集体土地擅自建造楼房(无论是强占、购买还是经行政部门批准办了证的,都是非法的、无效的),这一条我国法律的基本规则到底还要不要遵守?
& && &2, 湘潭市国土局对违章建筑陶府大院一直不管,就是一种不作为的懒政怠政、失察失职渎职的行为,& & 上级要不要对其依法问责?
& && & 群众请求& &彻查湘潭、湖南、全国农村集体土地被侵吞的问题,
& && && && && && && && && && &&&及执法机关不作为导致事态更加恶化的问题。&&
大家在湘潭市岳塘区板摄路口下车,从一条小街巷进去200米,就到了金耐社区后卫门处,你就可以看到真相了。你就可以看到选择性执法带给你的强烈的视觉冲击!你会获得从未有过的独特体验!(网友点击“陶伍伟”三字,可见文章图片)
在线时间 小时
最差也不过回到自力更生年代,军队去种地外资企业真的在大规模逃离中国吗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外资企业真的在大规模逃离中国吗
||文档简介
郑州威驰外资企业服务中心(Zhengzhou Weic...|
总评分0.0|
&&外​资​企​业​真​的​在​大​规​模​逃​离​中​国​吗​?​整​体​上​看​,​外​企​外​资​大​规​模​逃​离​中​国​不​是​事​实​!​无​论​从​新​增​外​企​数​量​还​是​实​际​利​用​外​资​来​看​,​外​资​外​企​都​没​有​逃​离​中​国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外企真的在大规模逃离中国吗
  近日,手表制造商西铁城精密(广州)有限公司突然宣布关闭,导致千余员工失业,加之之前松下已经表示要将生产线从迁回,微软表示将关闭原诺基亚在华的手机工厂&&这些新闻引发了人们关于外资逃离潮的担忧:外企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一旦外企大量逃离,中国将有成千上万人失业。那么,外企真的在大规模逃离中国吗?
  整体上看,外企外资大规模逃离中国不是事实
  无论从新增外企数量还是实际利用外资来看,外资外企都没有逃离中国
  近年来对外资大规模逃离中国的担忧并非新鲜事,每当有外企撤离,对外企逃离潮的担忧就会出现。到了今年,因为西铁城、松下等都是比较著名的企业,诺基亚也为国人所熟知,所以这种担忧尤为严重。特别是,在外界对中国经济增长能否&保7&都议论纷纷的情况下,人们对这种可能昭示不好经济兆头的现象格外敏感。但如果跳出一个个具体的案例,就会发现外企大规模逃离中国并非事实。
  据我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08年&2014年,虽然数量有所波动,我国每年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都在20000家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虽然也有变化,但总体依旧上升,从2008年的924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1195.6亿美元。
  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显示,中国去年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约为1280亿美元,较2013年增长约3%,外资流入量首次成为全球第一。该机构发布的2014年世界投资报告亦指出,在全球投资促进机构选出的年最具前景的东道国经济体中,中国仍位居首位。
  可见,近年来部分外企、外资撤出中国不仅不能代表外资在中国的经营趋势,更难说得上是&逃离潮&。
  大多数欧美企业对中国市场依旧乐观,短期内也不会逃离中国
  2月11日,中国商会在北京发布的《2015年度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有73%的受访者认为其2014年处在&盈利或大幅盈利&的状态,超过60%的受访者把中国视为全球三大投资重点之一。虽然他们对相关部门的监管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有担忧,但仍有近70%的受访者对中国市场展现的盈利潜力持乐观态度。
  这和2014年9月发布的《企业在中国建议书》的结论基本类似。中国欧盟商会主席克认为,&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放缓是意料之中。中国无法再依赖两位数的经济增长,但是,如果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能够达到6%-7%,中国庞大的经济规模仍然能保证无限的商机,&伍德克说。&在华外资企业将迎来一个长期且可持续的&白银时代&,对欧盟商会来说,这意味着一个现代创新和以市场为导向的全新发展时期。&
  既然外商仍然看好在中国的投资前景,近期的部分外企撤离又说明了些什么呢?
  部分外资撤离,昭示中国劳动力成本在大幅上升
  日企回流是因为在日元持续下跌,中国工人工资成本相对增加
  部分日企的回流,原因其实很好理解。近年,日元在&安倍经济学&的推动下,不断贬值。在2011年底1元人民币兑换12日元,而到2014年底则可以兑近20日元,短短三年内,人民币对日元汇率上升60%。以日元向本国出售产品和服务,以人民币支付工资和运营成本,那么在华日企负担自然会加重,利润会减少。把生产线转回国内,自然成为在华日企的一个选择。
  在美国人看来,中国劳动力成本也已经优势不再
  相对其他币种,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要稳定得多,那么在美国人看来,情况又怎样呢?
  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报告显示,在2015年外企面临的最大商业挑战中,有61%的企业选择人力成本提升,比2014年的45%高出了15个百分点。
  波士顿咨询集团(BCG)2014年公布了一份研究报告,报告显示,以美国为基准的全球制造业成本竞争力指数,中国制造业对美国的成本优势已经由2004年的14%下降到2014年的4%。这表示目前在美国进行生产只比在中国进行生产贵4%。
  报告表明,中国作为低成本制造业大国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步丧失,美国温和的薪酬增长、高效的生产技术、低廉的能源价格使得部分商品在中美两国的生产成本几乎没有差异,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与其他国家跨国公司未来会选择在美国境内进行生产。
  该研究报告认为,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中国对美国的制造业成本差距在2020年左右将不复存在。
  也许有人会对美国人的说法大惑不解&&他们是想说中国工人的工资已经赶上美国工人的工资吗?并非如此。目前,中国制造业人工成本约为3美元左右,而美国制造业小时人工成本在35美元左右。之所以认为两者成本相近,是因为两国劳动生产率存在巨大差异:目前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不足美国的10%,而在高端制造领域,美国劳动生产率是我国的20倍以上。
  只不过从发展趋势看,中国人工资增长的速度已经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因此中国劳动力的相对成本确实在上升。
  然而随着服务业蓬勃发展,在中国赚钱仍然是外资外企的不二选择
  服务业已经成为利用外资的主角
  既然劳动力成本在上升,那么为什么外资外企还不撤出中国呢?答案是,中国蓬勃发展的服务业,以及新兴中产阶级的规模化崛起,给外资依然留在中国赚钱提供了充分的理由。
  在制造业,外资外企离开中国,不代表放弃中国市场,只要把在他国生产的产品继续放在中国销售就行了。然而,因为中国劳动力成本升高了,为了降低成本不再把生产环节放在中国,这依然会对中国人的就业产生负面影响。
  而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区别就在于,生产与消费一般在同一个地点完成。要想在中国的服务业市场赚钱,就必须在中国提供服务,而且通常是雇佣中国人来进行服务。换句话说,只要在中国服务业市场赚的钱大于在中国投入的成本,外资就依然愿意留在中国。
  事实上,外资越来越多地投入到中国服务业,而不再是制造业,已经成为相当明显的趋势。按照官方数据,去年中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约为663亿美元,同比增长7.8%,占比升至约56%,而传统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约为400亿美元,同比下降12.3%。
  服务业的兴盛,很大程度上也是过去数十年积累的一种释放&&新兴的中产阶级和少数富豪越来越舍得消费。按照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的说法,&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反映了中国经济的重大调整&&相当规模的中产阶级的出现有助于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这些利用外资的服务业,遍布各个领域,包括金融咨询、留学教育、餐饮旅游等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有着享受高端服务的需求,这些领域也在大量吸纳着人才。
  放开准入限制,服务型的外企会更愿意进入中国
  在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报告中,无论在哪个行业,受访企业都认为,市场准入限制是抑制其在华投资能力和意愿的主要因素。
  从政策角度看也的确如此,放眼金融、教育、文化、医疗、育幼养老等种种领域,无不存在对外资的限制,股比比例有限制,经营范围也有限制。这些限制既阻碍了中国人对优质服务的获得,也让本土服务型企业缺少竞争,无法提高服务水平。
  在制造业注定走向没落的当下,放开服务业的准入限制正当其时。
  提高劳动力成本,让多数劳动者有办法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是改革开放的必由之路。但问题在于,当整个产业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时候,原先的产业工人们,做好准备没有,让产业工人适应这个转变大潮,有关部门责无旁贷。
责编:王思宁
环球时报系产品
用手机继续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企撤资中国2017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