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10年后人民币贬值多少了,工资却少了

& 2011 - 2017 华美优胜(北京)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1、您想要购置房产的地区:
旧金山湾区
拉斯维加斯
2、您为何想在美国投资置业:
3、您购买房产的价格区域:
人民币200万以内
人民币200-400万
人民币400-800万
人民币800万以上
4、请您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的置业&&&投资顾问联系您: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2005年开始,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升值,2007年开始升值速度开始加快,从2005年的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到现在2014年的1美元兑6.04人民币。可是自日触及6.0406低点以来,人民币已经连续俩个多月呈现贬值态势,日内甚至一度攀升至6.1331高点,而周二人民币贬值的幅度更是创下了三年来最大的单日跌幅。
连续多年的升值,为什么在今年呈现贬值的态势,且连续几周大幅度贬值了?人民币贬值对老百姓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不管是有利的还是有弊的,都请分析下。
对人民币贬值原因的五大猜测:
猜测一:央行的“干预”是这轮人民币贬值的主因。苏格兰皇家银行的分析师Louis Kuijs一针见血的指出,人民币汇率走势基本上还是由决策者推动,而非市场力量。与此同时,法兴银行更是在报告观点鲜明的认为,存在明显的证据显示人民银行干预了。从市场实际反馈过来的消息显示,很多交易员认为大行购汇是导致周二人民币贬值幅度创下三年来最大单日跌幅的主要推动因素。高盛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市场每年都会在1月份左右建立大量做空美元/人民币的头寸,这是中国央行所不愿见到的。在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央行更担心热钱的疯狂涌入,所以试图出手扭转市场单边升值的预期。因此,这个猜测很可能完全接近于事实。
猜测二:央行的“干预”行为的主要动机是打击套利。客观的分析,人民币已经拥有套利交易的主要条件,即较高的在岸利率和较稳定的升值预期。由于美联储整体的低利率和维持量化宽松的态势,令美元的升值速度放慢,并且国内也不太愿意过度的缩紧货币政策而导致地方债务风险。所以央行似乎转而打击较为稳定的升值预期,令投机者无法一味的押赌人民币升值。势如破竹的一波人民币贬值,已经让人民币过去半年之内所累计的升幅在过去一个月里面全部报销,所以人民币近期这种贬值走势的的确确给套利者上了重要的一课。但是,这个猜测有可能只是部分接近于事实。
猜测三:季节性的资金外流可能也是人民币贬值的原因之一。随着中国老百姓财富的不断增加,每一年的中国传统农历新年,许多土豪们将会花费数十亿美元在海外进行旅游和消费。与此同时,一些中国的跨国企业也会在新财年开始之时,对全球进行全新的布局,进而带来资金的流动。最后,由于春节假期的影响,生产出现放缓。这均给人民币贬值带来理由。所以,这个猜测结合历史的季节性规律来看,应该是符合现实的情况。
猜测四:央行扩大人民币交易区间的前兆?澳新银行的两位策略师Irene Cheung和Khoon Goh均表示,两会结束之后,央行可能在3月或4月初将人民币的交易区间扩大至+/-2%。与此同时,野村控股驻纽约负责外汇研究的董事总经理Jens Nordvig也表达了一致的观点,预计中国央行正在准备将人民币交易区间扩大为上下2%。
一方面,近期央行官网曾撰文指出,2014年要继续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有序扩大汇率浮动区间。这也许是市场许多人士猜测央行要扩大人民币交易区间的前兆。另一方面,2月上旬左右,央行在《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指出,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大市场供求决定汇率的力度,增强汇率双向浮动弹性。打击过度升值的预期,增强汇率的“双向浮动弹性”也能够解释央行出手的道理。因此,这种猜测是否符合事实就需要我们未来拭目以待了。
猜测五:人民币的贬值空间还有多大?会从此逆转吗?事实上,人民币近期的贬值还有可能透露出一种信号,那就是中国未来是否会面临信托产品的大面积违约。一旦出现大规模违约,那么恐慌性的资本出逃,确实会加剧市场看空人民币的情绪。央行似乎也是“看”到了这一点而主动出手进行挤泡沫,中国在改革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风险是必然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去控制并化解这些风险。尽管市场上存在一些极其悲观的想法,不过绝大多数的市场人士认为,中国的整个基本面均支持人民币重新走强,例如庞大的外汇储备、巨大的贸易帐盈余、可观的外国净资本流入,以及越来越开放的中国庞大内地市场和逐渐开放的资本账户。因此,假如猜测一是准确的,那么我们都清楚,央行虽然不希望看到过多的热钱涌入,不过过度的资本外流也不是央行所愿意看到的情况。最好就是维持一种较为平衡的状态,能够有利于中国的经济,有利于人民币不断的国际化。所以,人民币这一轮贬值结束之后,将来依然会面临一些升值预期,毕竟央行要的是“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大市场供求决定汇率的力度,增强汇率双向浮动弹性”。
人民币贬值有利的方面:如果本币贬值,那么外币的购买力就强,这样一定量的外币就可以购买更多本国产品,意味着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相对便宜,从而可以增加出口;另一方面,本币贬值,外国商品价格就昂贵,这样本国进口必然减少。所以,人民币贬值的结果是扩大了出口,抑制了进口,增加了贸易顺差,促进了经济发展。
如果人民币贬值,也会产生许多不利因素:本币贬值对外会引起贸易摩擦,极不利于国家经济的稳定;贬值不会解决外部需求放缓问题,贬值虽然会帮助出口企业因降低成本而存活下来,但却很难以持久。特别是中国已经失去竞争力的产业,贬值只会延迟产业退出时间。
近段时间人民币虽然出现贬值,但是很多人都怀疑这一贬值过程是否真正能够持续。
人民币贬值对老百姓的影响:出国前可逢低换汇
对普通市民来说,人民币贬值造成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出国旅游、留学的花费增加,之前兑换1万美元只需要6.04万元人民币,而短短几天后可能要多花上几百元。
有不少专家预计,人民币不会长期大幅贬值,因此有出国意向的市民可以择机逢低换汇。
适当购买美元资产:从汇改开始,由于人民币一直处于升值状态,很多投资者手中的外汇资产有相当一部分已经被兑换成了人民币资产。在近期,投资者可以适当购买一些美元作为家庭的外汇资产进行配置,以便分散投资风险,应对人民币继续贬值带来的损失。
持有外币不要妄动:而美元相对走强时,持有的外币不要轻举妄动。
要回复问题请先或
浏览: 27337
关注: 3 人人民币继续贬值 为什么赚的钱总是不够花-金投银行频道-金投网
网友评论:
来源:和讯
编辑:wangshiyun
摘要:人民币继续贬值!昨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较前日再次大幅度下调1008个基点至6.3306。即期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一度逼近跌停,但最后半小时快速回调,收盘报6.3870。
人民币继续贬值!昨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较前日再次大幅度下调1008个基点至6.3306。即期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一度逼近跌停,但最后半小时快速回调,收盘报6.3870。面对连连跌势,办公室里的小伙伴们都坐不住了,热烈讨论起&如果钱不值钱了,该怎么办&?
为什么赚的钱总是不够花?不少同事都有这个苦恼,不过,在不断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大家也意识到,这也许不是自己越来越爱花钱,而是,钱越来越不值钱了。
细心的姚太太就举了个例子,比如几年前一个冰淇淋只要两三元,现在呢?至少也要五六元吧。人民币,真的贬值了吗?
其实,在今年年初,人民币已经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暴跌潮。这几天,新一轮暴跌又来了。
对于这一次的暴跌原因,专家是这么分析的:一方面,美元随着新一轮加息和美国经济复苏正在稳步升值,促使了人民币加速贬值;另外,从上个月公布的出口增速大跌8%来看,出口增速连续放缓很可能拖累工业产品增速,人民币也因此承压;同时,中国的外汇储备几乎逐月递减,外储缩水也将进一步加剧人民币贬值。
至于人民币未来的走势,业内不少人认为短期仍有下跌空间。这对善于理财的人来说,可是非常值得注意的。
如果你是个海淘族,接下来必然要多花钱了。如果外国的商品价格没有变化,就要花更多人民币去购买。所以要提前算计好,减少成本,不然到时候哭着说要剁手的,可能就是你了。
留学一族更悲催了。姚太太建议,可以观察近几日的汇率波动,找个相对低位入手即可,并且采用分批分段来分摊风险。如果资金量比较大,可以先到银行做外汇理财。不过,如果留学的地点是非美元国家,持有非美元货币,就无需兑换太多,否则将可能增加成本。
除了以上两种人,姚太太说,其实每个人都可能受到影响。因为人民币贬值,会影响股市和楼市,搞不好股票和房子的价格都会缩水。
说到这儿,爱好理财的小伙伴们都觉得,考验理财水平的时候到了!
姚太太说,如果人民币有贬值预期,大家可要打起精神,以更加均衡的资产配置和更加多元化的投资来抵消潜在风险。
【免责声明】金投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金投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全币种消费人民币还款☆ 有效期内无附加条件免年费☆ 全球用卡服务及商户礼遇☆ 高额旅行保险赠送
☆店内消费积分最高可折抵1%☆店内店外,均可想分就分☆ 商户礼遇计划☆ 境外使用,都可选择人民币还款。
☆网购享积分礼遇 ☆购物可用积分抵现金 ☆首笔取现交易手续费全免
☆首张女性专属信用卡,具备三倍积分计划、自选保险计划等功能服务
☆ 每月首笔取现免手续费 ☆ 每年农历大年初五“财星日”红包派送 ☆ 财星专享积分礼品
☆全国特惠商户任意游 商旅酒店预定伴您行
额度:5-10万
额度:10-50万
额度:10-50万
额度:50万以上
额度:50万以上
额度:50万以上
额度:10-50万
额度:50万以上
额度:0-5万
☆ 全币种消费人民币还款☆ 有效期内无附加条件免年费☆ 全球用卡服务及商户礼遇☆ 高
☆店内消费积分最高可折抵1%☆店内店外,均可想分就分☆ 商户礼遇计划☆ 境外使用,都
☆网购享积分礼遇 ☆购物可用积分抵现金 ☆首笔取现交易手续费全免
☆首张女性专属信用卡,具备三倍积分计划、自选保险计划等功能服务
存款计算器◆
信用卡计算器◆
贷款计算器◆
13天后,美国有一件大事儿将发生——美联储议息会议来了!这次耶伦会...
“部分银行atm取现政策调整,跨行取款手续费上涨!”这条消息炸开了锅...
邮政银行上市最新消息:错过了阿里巴巴,港交所这次再也没错过另一宇...
据了解,史上最严银行理财新规出炉了!金投网小编提醒,所谓“银行理...
版权所有 (C) 金投网 gold.org 浙ICP备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
为方便用户快速收藏本站,请牢记本站易记网址:<
本站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本站所有广告均由第三方提供!联系管理员:webmaster@cngold.org 欢迎投稿:tougao@cngold.org
我的意见:人民币是否该贬值?看看中国真实的货币和工资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文章正文
人民币是否该贬值?看看中国真实的货币和工资
加入日期: 17:38:10
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文章来源于新浪博客,作者扬韬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关于汇率的文章,招致很多板砖,其中多数反对者的意思是:人民币超发严重,凭什么不贬值?我的反驳是,人民币超发其实不算严重,主要的信用扩张造成的。这再次遭到无数攻击,似乎这样说不符合实际,也不符合课本上关于货币滥发的定义,总而言之一无是处。
  好吧,我们来看看中国的M0,没错,就是流通中的现金。感谢央行,中国的M0数据可以追溯到1978年。那时候,中国人手里没有银行卡也没有信用卡个人也几乎不能贷款干啥都要花钞票。所以,流通中的现金最反映经济生活中钞票是不是发多了。
  看看这张图,年中国的M0占GDP的比重。38年的数据,这个比值最高的时候是年,最高值接近16%。就是说,社会中流通的现金占到GDP的比重接近16%。从那以后,20年来,流通中的货币占GDP的比重一路走低,到去年甚至跌到9.2%了,已经回到1983年的水平了。
  这张图能不能说明中国的货币没有超发呢?
  当然不能!很多喷子会第一时间指出它的谬误:随着信用卡的兴起,随着网络经济的崛起,很多人已经不使用现金进行交易了!所以,钞票占经济的比重下降才是正常的!
  你看,喷子们很清楚经济生活的原理嘛。
  下图是1990年以来中国M2与GDP的比值关系。
  从这个图来看,货币泛滥得真是太厉害了!1990年,这个数值是0.81,2000年是1.34,10年时间比值增长65%。换言之,按照理论来说,年才是中国货币增发最严重的时期吧?因为年,这个比值只是上升到2.03而已,15年的时间扩张只有51%啊。
  但是,怎么不见大家咒骂年的狂发货币呢?10年增长65%和15年增长51%,究竟哪个更应该骂呢?
  喷子们慢慢会明白一个道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1999年才逐渐放开的,在此之前,中国的房地产贷款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中国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是1995年之后才发行的,2002年之后,招商银行信用卡才大规模走向社会。在此之前,个人消费信贷还没有实质性启动。
  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的M2数据是不能简单以历史起点为标准的!央行为什么不提供1990年之前的M2数据?因为没有意义!截止2016年11月,中国的人民币贷款总规模是105万亿元,其中住户贷款32.8万亿元,占比已经超过31%。但是,2007年初的时候,居民户贷款总额只有4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为17.4%。换言之,过去9年时间,居民户贷款增加了近20万亿元,成为贷款市场中崛起的主力品种。没有居民户贷款,当然就没有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房贷从2.2万亿元增长到19.7万亿元),也不会有M2的快速膨胀。简单地看到M2增速高就说货币超发,是没道理的。
  也许,中国的M1与GDP的比值才能更好反映中国的货币扩张水平。因为M1主要是企业的活期存款,是“随时可能用到的银行存款”。货币如果超发、不值钱,企业的活钱应该越来越多才是。但1999年该数据超过0.50之后,长达17年时间都稳定在0.55-0.65之间,均值0.57。如果用实际数值去对比美国的M2/GDP(下面有个图),也许能发现其中的奥秘。本来嘛,中美两国的金融活动本来就有差异,美国的众多衍生品在中国根本就没有影子。简单对比M2,不易谬乎!
  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是要说明一个问题:中国今天的M2与1990年时期根本无法同比,甚至与2000年时也完全没有办法相比。如果一定要对照M2的增速,就必须从2007年之后甚至再晚一些时期去对比。因为只有从那时候开始,中国的M2才算纳入貌似合理的格局――个人消费可以贷款了,无论是信用卡还是房贷,这个时候的中国货币市场体系才算相对健全了。
  所以,我看到很多所谓专家拿出年时的M2/GDP的比值跟现在来比,嚷嚷说货币超发,我就忍不住想笑。时代完全不同的东西,怎么可比呢?
  再来看下面这张图:
  这是1959年以来美国的消费信贷占M2的比重。过去近60年的时间,美国的消费信贷占M2的比重一开始就接近20%。中国呢?2007年1月中国M2是40万亿元,住户贷款才4万亿元,占比才只有10%(但对贷款总额的比重是17.3%)。那么,在1999年呢?对不起,没有数据可以参考!
  结论就是:2007年之前,中国的M2总量统计本来就是畸形的,是缺乏许多应有的部分的(比如信用卡贷款、房贷等),简单地用这个数字做历史对比,只能得出偏颇的结论。
  然后,说到M2/GDP的比重,再看看下面这张图:
  从美国的经验看,历史上正常情况下,M2与经济规模是保持同步的,年的30年间,这个比值稳定在0.6上下(30年均值0.591,波幅也很小)。年出现下降,最低是1997年的0.469。但是,年的这10年则从0.51增长到0.691,上涨35.5%。
  中国呢?年,M2/GDP的数字从1.57增长到2.03,增速只有29.3%。
  换言之,在过去10年时间里,美元泛滥的速度得更严重,甚至超过了中国。而中国2006年以来只不过是逐渐回顾常态,让个人可以贷款消费买房而已!
  如果说货币超发,货币就应该贬值,那难道不是美元更应该贬值吗?
  所以,不要再用M2/GDP这个指标来说明中国货币超发了。我们很快就会看到这个指标开始往下走了,那时候,难道要说中国货币收缩了吗?
  事实上,由于中国特殊的经济运行体制,很多数据是缺乏历史对比依据的。比如,美国的M2数据,我们能查到40多年前的数据,中国呢?只有20多年的数据而已且严重不健全、缺乏对比性。
  同样道理,中国的GDP数据也非常缺乏可追溯性。国家统计局虽然给出了1952年以来的GDP的数据,但可靠性是严重存疑的。比如,1975年的GDP数据就超过3000亿元,相比1965年的1730亿元增长75%。年化增长5.8%,看起来并不高。问题是,当时的经济统计是忽略了非常多的“人力项目”的。在当时,不只是很多人的劳动所得被忽略,;劳动的产出也并没有纳入GDP的统计中。这在农村、工业、军工等领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比如,1972年,我父亲带领村里的100多个壮青年用了一个秋冬的时间承包邻村的工程修建了一个大水库,承包方最后给了1000元钱作为报酬。那这个大水库的经济规模就是1000元吗?40多年后,水库仍在发挥作用,但现在修建类似规模的水库,可能需要上亿元。当初的GDP会把这1000元统计进去吗?
  再说中国的工资。1991年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月基本工资是97元。如果你用今天大学生的工资3000元去对比,似乎是增长了近30倍。但是,我毕业的时候,住房是企业无偿提供的、医疗是企业无偿承担的、养老也是企业负担的,而且,当时从小学到大学读书几乎全都是免费的。那个97元的工资,隐含了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免费住房和免费养老,它的含金量应该是多少呢?
  在1990年代的时候,国有企业的大学生算是“国家干部”,月工资满打满算也就是100多元。但同一时期的深圳,月工资已经可以达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了。看起来有10倍的差额,但深圳的工资里不包含有教育、医疗、住房和养老的成分。那个时期的中国,是“双轨制”的。在经过20多年两条腿走路后,才走到了今天的地步。
  那么,如果你以今日的工资收入去比1980年代的工资,有意义吗?
  如果,以今天的GDP去比1990年之前的GDP,有意义吗?
  同样,以今天的M2对比1996年的数据,说货币增发,有意义吗?
  说了这么多,就又回到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本身的问题上,那就是,中国模式,没有先例!在世界历史上,确曾有一个国家经济总量达到了15万亿美元以上的水平,这就是美国。但是,世界只有一个美国。为什么其它国家没有发展到美国的水平?
  但是,当今中国的学院教育,说到经济学、说到金融学、说到政治学,几乎全都在谈美国、谈美国、谈美国。为什么呢?无非是因为美国在过去70年里发展最成功而已。
  那么,中国呢?过去近40年时间,中国无疑是世界上发展最成功的国家。没有之一。无论是从经济规模、社会面貌、政治模式上,中国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榜样。但是,我们在网络上能看到的,却是无数对中国的抨击。中国的问题各种各样,各个国家都会遇到,唯独生活在母国里的一些喷子眼里只有中国的问题却没有中国的成就。
  如果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那么,中国未来发展的路径,是没有先例可以借鉴的。美国经济规模总量固然很大,但美国的人口少,中国比美国多出了10亿人口!印度虽然人口多,但制度与中国完全不同。日本虽然有过发展,但如今早已被中国甩在后面,且日本的国土和人口与中国不可比。台湾香港新加坡虽然与中国大陆文化相近,但人口和土地面积无法比。所谓金砖四国或五国,其实都无法与中国相比。欧美发展经验固然重要,但却都缺乏中国这样的两年前中央集权的政治传统,也缺乏中国的文化传承历史。
  所以,未来世界必然会记住中国的步伐,记住中国的模式。中国走出的路,足以让后人仰望,而不是去找寻前人的脚印。仰人鼻息是没有出息的,也不可能有出路。既然如此,中国的发展过程就必须是探索性的,前瞻性的,而且是独立的、自主的。发展过程是难免出差错的,有差错,得包容,得一起想办法,用曹德旺先生的话说,“中国是大家的中国,需要精英们站出来有担当”,而不是貌似精英一般在冷嘲热讽、貌似精英一般想着把人民币兑换成美元逃出去。
  央行和外管局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96%以上的老百姓购汇需求是完全可以满足并且不受影响的!受到影响和限制的、需要上报反洗钱的,只不过是社会上极少数富人而已。这些富人,有的是卖了房子,有的是卖了股票,有的是通过不法手段才获得了大量金钱。这些金钱,每一分、每一毛,都隐含着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付出,包括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消耗,凭什么要让这些人赚了中国老百姓的血汗钱之后却想扔下漫天雾霾逃出国去?
  只要遏制了这些人的投资性(洗钱性)换汇需求,人民币就会得到稳定下来,中国经济就会有一个相对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渠道,中国就有可能摆脱发展困境,闯过结构化转型的难关,走出中等收入陷阱,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
  元旦后的这两天,人民币汇率是稳定的、略有升值的,中国股市则出现连续两天上涨。投资者显然在以此对央行和外管局的做法投票,举手赞成。这难道不是好事情吗?
编辑: 来源:新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0年后人民币贬值多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