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一定要看破红尘的诗句之后才能学佛吗

一定要看破红尘才能学佛吗_新浪佛学_新浪网
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究竟圆满
一定要看破红尘才能学佛吗
一定要看破红尘才能学佛吗?
  问:必须看破红尘才能学佛吗?
  圣严法师: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红尘”二字并不是佛学的名词,实出于中国文学的辞汇。它的意思是形容飞扬的尘埃,或是繁华的生活景象。
  西汉班固的《西都赋》有“阗城溢郭,旁流百尘,红尘四合,烟云相连”,这是形容西都长安人多、事多、钱多,豪华热闹。卢照邻诗《长安古意》有“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期红尘暗天起”,宋朝程颢《秋月》诗中有“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也说“有城回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可见红尘二字都是指世俗的、官场的、富贵人间的繁华景象。
  “看破红尘”这句话亦非佛家所用,而是中国古来的文学家受到道家自然无为的影响,以及后来隐遁之士厌倦官场虚幻的富贵生涯、向往山林的田园生活,而经常使用的辞汇。所以,看破红尘就是从烟云似地繁华生活,隐退到自由、简朴、自然的林野或山野生活环境中。
  佛教在中国常常受到误会,一般人常把逃避现实、隐遁于山林的风气和现象归之于佛教的信仰以及学佛的结果。其实佛法中不讲红尘,也没有讲看破红尘,只有讲到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相对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六尘是外境,六根是内境,必须加上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识,才能产生身心现象。心为外境所转,也就是被六尘所动,就会以六根造作善恶、好坏等的行为,佛法称此为造业。其可以造恶业,也可以造善业:造恶业下堕地狱、饿鬼、畜牲的三恶道;造善业则还生为人,或生天界,享受人天的福报。但是不论下堕或上升,都是在世间的轮回生死苦海之中。欲解脱,则必须认识六尘是虚幻的、不实的、多变的,《金刚经》把它形容为如梦、如幻、如泡、如影。能够彻悟六尘世界的虚幻不实,当下就是解脱自在。若身心处于六尘世间,而不为六尘世间所困扰、诱惑,就不会起烦恼,称为解脱之人。
  可见,佛法所谓的六尘是指身心所处的环境。繁华的富贵生涯固然是属于六尘,隐退的自然生涯也没有离开六尘,因此禅宗有言“大隐隐于市廛,小隐隐于山林”,也就是说,心有所执,身有所系,不管生活在什么环境都不自在。山野的狂风、暴雨、恶兽、猛禽、毒虫,或所谓穷山、恶水、泼妇、刁民,都会引起你的烦恼;如果心无挂碍,处于皇宫、华厦和居于洞窟、茅舍是一样的,何必要去分别。
  通常都说看破红尘就是落发为僧,那可能是指仕途失意、事业失败、婚姻离散、家庭破碎,已经没有东山再起的信心和勇气,在穷途末路、心灰意冷之余,就到佛门中找一条苟安偷生之路,这景象是非常消极、悲观甚至悲惨的!佛门中的确有这种人,但这绝对不是进入佛门学佛者的通途和正途。
  进入佛门,成为佛教徒,也并不等于出家。佛教徒分为在家与出家两大类,出家只是少数,在家才是佛教徒的多数。出家是全部生命的投入,所谓将此身心施予三宝和施予众生:施予三宝是为求法,施予众生是为度众;施予三宝乃为弘扬佛法续佛慧命,施予众生则可摄化救济苦海的众生。能够难舍能舍,难忍能忍,才是出家的正确目的。从难舍能舍而言,是放下名利、物欲;就难忍能忍而言,是承担如来的家业和众生的苦难:故所谓看破红尘,实与出家的宗旨无关。
  至于出家学佛,可以包括社会的一切阶层,且绝不为逃避现实,乃在和睦人间、净化人间,也就是佛化人间。如果学佛之后要离开人间、离群索居,那就违背了佛化人间的旨趣。在家学佛,在五戒十善的生活原则下,对于家庭、社会、国家都应尽责尽分。所以学佛之后的在家人,他会更积极于人间的生活以及分内的责任。这也就是大乘佛教将菩萨的形象分为出家、在家两类的原因:出家菩萨是无牵无挂的比丘相,在家菩萨是福德庄严的天人相。
  如果以看破红尘的本意而言,是属于消极的,而学佛却是积极的。我们可以把人间的生活形态和心态分为三类:第一,绝对的多数是属于恋世型的,对于任何事物都放不下,争名夺利,饮食男女,醉生梦死,苦恼终生而不知生为何来死向何去。活著的时候放不下,要死的时候舍不得,所以佛称他们为可怜愍者。第二类人是厌世者,他们或是愤世嫉俗,或怀才不遇;或是消极、悲观,对于生命抱著无可奈何的态度。因此,前者会变成玩世不恭,或退出人间社会的大舞台,而过隐遁的生活;后者若不自杀而死,也会逃避现实、抑郁以终。第三类,是属于放得下提得起的人。他们见到人间的疾苦、世事的危脆,以悲天悯人的怀抱,拯救世间众生于水深火热之中,即使跋山涉水乃至于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这就是被后世称为贤者和圣人的型范。
  以佛教的观点看,第一类人是凡夫根性,第二类人类似小乘根性,第三类人类似大乘根性。不过,若以佛法化导,第一类人虽是凡夫,也能够渐渐获得智慧,洞察世间现象,为人们减少烦恼,为社会减少灾难。第二类的小乘根性,则至少不会愤世嫉俗或者寻短自杀,而会积极修行,早求出离生死苦海,进而也能为人间留下自我奋发、自我救济的模范和典型。第三类大乘根性者,则能由于佛法的化导而赋予无限的生命、无穷的悲愿,生生世世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佛化人间,成就佛国净土,不仅度人,也要度尽一切众生。他们不会因阻挠而失望,也不会因便利而狂热,时时努力于因缘的促成,默默地耕耘,成功不必在我,却永远精进不懈,像这样的学佛态度,当然与看破红尘的观念了不相关。(摘自《学佛群疑》 圣严法师 著)
文章关键词:
18:18 10:53 14:01 13:42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佛教万年历一定要看破红尘才能学佛吗?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至于出家学佛,可以包括社会的一切阶层,且绝不为逃避现实,乃在和睦人间、净化人间,也就是佛化人间。
编者按:在一般人眼里,遁入空门往往是因看破红尘,甚至更进一步,在家学佛之人,也会被人怀疑,猜测此人是否受到什么刺激,导致心态消极,这才开始读经学佛。那么,是不是必须看破红尘才能学佛?学佛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资格或心境?其实,世间固然有不少人是因看破红尘才会剃度出家,也有不少人是走投无路、心态消极这才开始学佛。但这毕竟不是常态,无论出家还是学佛都应该是自我选择,佛门有一句话,只有真正的大丈夫才会主动学佛。
出家只是少数,在家才是佛教徒的多数。(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必须看破红尘才能学佛吗?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红尘&二字并不是佛学的名词,实出于中国文学的辞汇。它的意思是形容飞扬的尘埃,或是繁华的生活景象。
西汉班固的《西都赋》有&阗城溢郭,旁流百尘,红尘四合,烟云相连&,这是形容西都长安人多、事多、钱多,豪华热闹。卢照邻诗《长安古意》有&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期红尘暗天起&,宋朝程颢《秋月》诗中有&隔断红尘三十里,红叶两悠悠&,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也说&有城回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可见红尘二字都是指世俗的、官场的、富贵人间的繁华景象。
&看破红尘&这句话亦非佛家所用,而是中国古来的文学家受到道家自然无为的影响,以及后来隐遁之士厌倦官场虚幻的富贵生涯、向往山林的田园生活,而经常使用的辞汇。所以,看破红尘就是从烟云似地繁华生活,隐退到自由、简朴、自然的林野或山野生活环境中。
佛教在中国常常受到误会,一般人常把逃避现实、隐遁于山林的风气和现象归之于佛教的信仰以及学佛的结果。其实佛法中不讲红尘,也没有讲看破红尘,只有讲到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相对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六尘是外境,六根是内境,必须加上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识,才能产生身心现象。心为外境所转,也就是被六尘所动,就会以六根造作善恶、好坏等的行为,佛法称此为造业。其可以造恶业,也可以造善业:造恶业下堕地狱、饿鬼、畜牲的三恶道;造善业则还生为人,或生天界,享受人天的福报。但是不论下堕或上升,都是在世间的轮回生死苦海之中。欲解脱,则必须认识六尘是虚幻的、不实的、多变的,《金刚经》把它形容为如梦、如幻、如泡、如影。能够彻悟六尘世界的虚幻不实,当下就是解脱自在。若身心处于六尘世间,而不为六尘世间所困扰、诱惑,就不会起烦恼,称为解脱之人。
可见,佛法所谓的六尘是指身心所处的环境。繁华的富贵生涯固然是属于六尘,隐退的自然生涯也没有离开六尘,因此禅宗有言&大隐隐于市廛,小隐隐于山林&,也就是说,心有所执,身有所系,不管生活在什么环境都不自在。山野的狂风、暴雨、恶兽、猛禽、毒虫,或所谓穷山、恶水、泼妇、刁民,都会引起你的烦恼;如果心无挂碍,处于皇宫、华厦和居于洞窟、茅舍是一样的,何必要去分别。
通常都说看破红尘就是落发为僧,那可能是指仕途失意、事业失败、婚姻离散、家庭破碎,已经没有东山再起的信心和勇气,在穷途末路、心灰意冷之余,就到佛门中找一条苟安偷生之路,这景象是非常消极、悲观甚至悲惨的!佛门中的确有这种人,但这绝对不是进入佛门学佛者的通途和正途。
进入佛门,成为佛教徒,也并不等于出家。佛教徒分为在家与出家两大类,出家只是少数,在家才是佛教徒的多数。出家是全部生命的投入,所谓将此身心施予三宝和施予众生:施予三宝是为求法,施予众生是为度众;施予三宝乃为弘扬佛法续佛慧命,施予众生则可摄化救济苦海的众生。能够难舍能舍,难忍能忍,才是出家的正确目的。从难舍能舍而言,是放下名利、物欲;就难忍能忍而言,是承担如来的家业和众生的苦难:故所谓看破红尘,实与出家的宗旨无关。
至于出家学佛,可以包括社会的一切阶层,且绝不为逃避现实,乃在和睦人间、净化人间,也就是佛化人间。如果学佛之后要离开人间、离群索居,那就违背了佛化人间的旨趣。在家学佛,在五戒十善的生活原则下,对于家庭、社会、国家都应尽责尽分。所以学佛之后的在家人,他会更积极于人间的生活以及分内的责任。这也就是大乘佛教将菩萨的形象分为出家、在家两类的原因:出家菩萨是无牵无挂的比丘相,在家菩萨是福德的天人相。
如果以看破红尘的本意而言,是属于消极的,而学佛却是积极的。我们可以把人间的生活形态和心态分为三类:第一,绝对的多数是属于恋世型的,对于任何事物都放不下,争名夺利,饮食男女,醉生梦死,苦恼终生而不知生为何来死向何去。活著的时候放不下,要死的时候舍不得,所以佛称他们为可怜愍者。第二类人是厌世者,他们或是愤世嫉俗,或怀才不遇;或是消极、悲观,对于生命抱著无可奈何的态度。因此,前者会变成玩世不恭,或退出人间社会的大舞台,而过隐遁的生活;后者若不自杀而死,也会逃避现实、抑郁以终。第三类,是属于放得下提得起的人。他们见到人间的疾苦、世事的危脆,以悲天悯人的怀抱,拯救世间众生于水深火热之中,即使跋山涉水乃至于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这就是被后世称为贤者和圣人的型范。
以佛教的观点看,第一类人是凡夫根性,第二类人类似小乘根性,第三类人类似大乘根性。不过,若以佛法化导,第一类人虽是凡夫,也能够渐渐获得智慧,洞察世间现象,为人们减少烦恼,为社会减少灾难。第二类的小乘根性,则至少不会愤世嫉俗或者寻短自杀,而会积极修行,早求出离生死苦海,进而也能为人间留下自我奋发、自我救济的模范和典型。第三类大乘根性者,则能由于佛法的化导而赋予无限的生命、无穷的悲愿,生生世世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佛化人间,成就佛国净土,不仅度人,也要度尽一切众生。他们不会因阻挠而失望,也不会因便利而狂热,时时努力于因缘的促成,默默地耕耘,成功不必在我,却永远精进不懈,像这样的学佛态度,当然与看破红尘的观念了不相关。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陈天玄]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
48小时点击排行问题:一定要看破红尘之后才能学佛吗?--学佛网
&问题:一定要看破红尘之后才能学佛吗?
发布:阿弥陀佛&[ &]&& 日期: 22:35:00&&
问题:一定要看破红尘之后才能学佛吗?
圣严法师:
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红尘」二字并不是佛学的名词,实出于中国文学的辞汇。它的意思是形容飞扬的尘埃,或是繁华的生活景象。
西汉班固的〈西度赋〉,有「阗城溢郭,旁流百尘,红尘四合,烟云相连。」这是形容西度长安,人多、事多、钱多,豪华热闹。在卢照邻的诗《长安古意》中,有「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期红尘暗天起。」宋朝程颢的〈秋月〉诗中有「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在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一回中也说「有城回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可见红尘二字都是指世俗的、官场的、富贵人间的繁华景象。
「看破红尘」这句话亦非佛家所用,而是中国古来的文学家,受到道为的影响,以及后来隐遁之士厌倦官场虚幻的富贵生涯,向往山林的田园生活,而经常使用的辞汇。所以,看破红尘就是从烟云似地繁华生活隐退到自由、简朴、自然的林野或山野生活环境中。
佛教在中国常常受到误会,一般人常把逃避现实,隐遁于山林的风气和现象,归之于佛教的信仰以及学佛的结果。其实佛法中,不讲红尘,也没有讲看破红尘,只有讲到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相对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六尘是外境,六根是内境,必须加上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识,才能产生身心现象。心为外境所转,也就是被六尘所动,就会以六根造作善恶、好坏等的行为,佛法称此为造业。其可以造恶业,也可以造善业:造恶业下堕地狱、饿鬼、畜牲的三恶道;造善业则还生为人,或生天界,享受人天的福报。但是不论下堕或上升,都是在世间的轮回生死苦海之中。欲解脱,则必须认识六尘是虚幻的、不实的、多变的。《金刚经》把它形容为如梦、如幻、如泡、如影。能够彻悟六尘世界的虚幻不实,当下就是解脱自在。若身心处于六尘世间,而不为六尘世间所困扰、诱惑,就不会起烦恼,称为解脱之人。
可见,佛法所谓的六尘,是指身心所处的环境。繁华的富贵生涯,固然是属于六尘,隐退的自然生涯,也没有离开六尘,因此,禅宗有言「大隐隐于市廛,小隐隐于山林」。这也就是说,心有所执,身有所系,不管生活在什么环境,都不自在。山野的狂风、暴雨、恶兽、猛禽、毒虫,或所谓穷山、恶水、泼妇、刁民,都会引起你的烦恼;如果心无□碍,处于皇宫、华厦和居于洞窟、茅舍是一样的,何必要去分别。
通常都说看破红尘就是落发为僧,那可能是指仕途失意、事业失败、婚姻离散、家庭破碎,已经没有东山再起的信心和勇气,在穷途末路,心灰意冷之余,就到佛门中找一条□安偷生之路,所谓:伴著青磬红,了此残生。这景象是非常消极、悲观,甚至悲惨的!佛门中的确有这种人,但这绝对不是进入佛门学佛者的通途和正途。
进入佛门,成为佛教徒,也并不等于出家。佛教徒分为在家与出家两大类,出家只是少数,在家才是佛教徒的多数。出家是全部生命的投入,所谓将此身心施予三宝和施予众生:施予三宝是为求法;施予众生是为度众。施予三宝乃为弘扬佛法、续佛慧命;施予众生则可摄化、救济苦海的众生。能够难舍能舍,难忍能忍,才是出家的正确目的。从难舍能舍而言,是放下名利、物欲;就难忍能忍而言,是承担如来的家业和众生的苦难,故所谓看破红尘实与出家的宗旨无关。
&至于出家学佛,可以包括社会的一切阶层,且绝不为逃避现实,乃在和睦人间、净化人间,也就是佛化人间。如果学佛之后要离开人间,离群索居,那就违背了佛化人间的旨趣。在家学佛,在五戒、十善的生活原则下,对于家庭、社会、国家都应尽责尽分。所以学佛之后的在家人,他会更积极于人间的生活以及分内的责任。这也就是大乘佛教将菩萨的形象分为出家、在家两类的原因;出家菩萨是无牵无挂的比丘相,在家菩萨是福德庄严的天人相。
如果以看破红尘的本意而言,是属于消极的,而学佛却是积极的。我们可以把人间的生活形态和心态,分为三类:第一,绝对的多数是属于恋世型的,对于任何事物都放不下,争名夺利、饮食男女、醉生梦死,苦恼终生而不知生为何来,死向何去?活著的时候放不下,要死的时候舍不得,所以佛称他们为可怜愍者。第二类人是厌世者,他们或是愤世嫉俗,或怀才不遇;或是消极、悲观,对于生命抱著无可奈何的态度。因此,前者会变成玩世不恭,或退出人间社会的大舞台,而过隐遁的生活;后者若不自杀而死,也会逃避现实,抑郁以终。第三类,是属于放得下、提得起的人。他们见到人间的疾苦,世事的危脆,以悲天悯人的怀抱,拯救世间众生于水深火热之中,即使跋山涉水,乃至于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这就是被后世称为贤者和圣人的型范。
以佛教的观点看,第一类人是凡夫根性;第二类人,类似小乘根性;第三类人,类似大乘根性。不过,若以佛法化导,第一类人虽是凡夫,也能够渐渐获得智慧,洞察世间现象,为人们减少烦恼,为社会减少灾难。第二类的小乘根性,则至少不会愤世嫉俗,或者寻短自杀,而会积极修行,早求出离生死苦海。进而也能为人间留下自我奋发,自我救济的模范和典型。第三类大乘根性者,则能由于佛法的化导,而赋予无限的生命、无穷的悲愿,生生世世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佛化人间,成就佛国净土;不仅度人,也要度尽一切众生。他们不会因阻挠而失望,也不会因便利而狂热;时时努力于因缘的促成,默默地耕耘,成功不必在我,却永远精进不懈,像这样的学佛态度,当然与看破红尘的观念了不相关。
问题:“师父,我一直疑惑一个问题,就是‘喊破喉咙也枉然’,我这样理解的,有的人之所以最后没有往生,原因并不在于他没有达到功夫成片,也不在于心思散乱,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没有意识到名号的功德和无边力量,是这么一个原因吧?可是,既然他已经念佛了,名号功德已经具足了,为什么阿弥陀佛不摄受他呢?”
净宗法师:
这个,不是阿弥陀佛不摄受他,是因为他心中有一个强烈的疑惑、概念,障碍住了。大家或许听说过,鹦鹉鸟、八哥鸟念佛可以往生,它头脑里就没有这个固定的概念。比如说我们心中有一个固定的概念说“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他判断能不能往生,取决于“我要达到功夫成片、清净心,如果不这样,我不能往生”。如果念佛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他每次都给自己加深一个概念:不能往生。“我不能往生,不能往生,不能往生……”
问题:“等于人为给自己设限了?”
净宗法师:
对了,他自己跟佛心障碍住了,他自己有强大的、扭曲了佛心的这么一个认识,障碍住了。
有这样一个实际状况:如果他抱有这样的心,他去打佛七,打一次回来就退一次心了,“你看,我又打过一次佛七,还没达到功夫成片,还没达到清净心,哎呀,这怎么得了?”再去,又退回来了,念得越多,反而越退。只有到什么时候?唉,突然听到阿弥陀佛的慈悲,“阿弥陀佛原来不是这样子的”,这个时候才“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果一生当中不能了解阿弥陀佛的慈悲,很可能就放弃净土法门了。“你看看,我念佛不行啊,达不到清净心,可能是我善根不够,我再去消业,业消了之后可能会达到清净心吧。”然后放下来,修别的法门,这样的人太多了,是不是?这样的话,怎么去往生呢?阿弥陀佛怎么摄受他呢?
问题:生活中有时经常应酬,怎能吃素呢?&&&大安法师:
这就要看你的发心,如果你真的想吃素,也是可以的。应酬,应酬主要是你让对方感觉到你对他恭敬嘛!你告诉他:我是佛教徒,吃素的。他会理解的,而且他真的对一个能吃素的人内心会佩服,也会对你的道德感还有一分信任,最终还是对你的经商有作用的,你就坦率地告诉对方。那么你吃的一桌菜总有几份是素菜,再不行吃肉边菜也可以,有几盘素菜,那是可以做得到的,你专门吃素,你这样去做是行得通的。
问题:阿弥陀佛!我也是个学佛者,在寺院住了好多年,看到了许多不应该在出家人身上发生的事情,我有些灰心,不知道该怎么去做,现在我暂时离开了寺庙,可是现实中的生活已经与我格格不入,虽然佛说烦恼即菩提,可是我……希望师傅指导…谢谢!
大悲法师:
佛学让我们知道:人生啊,智者借假以修真;愚者借真以修假。修真者功也;修假者罪也,人生是真真假假的,形成了千秋功罪。千秋功罪在自己。
修假者自做因果,不能超出轮回苦;修真者自做功德,最终超出轮回苦。
佛学告诉我们:人世间,万事万物,本是受、想、行、识的不断循环过程,多因“我识”之“外迷”而著相,本归“假”即是“虚幻的本无实际存在”。同样一件事物,让4岁的孩子讲是一种说法;让20岁的青年讲又是一种;而60岁的老人又怎样看呢,中国人怎样看,外国人怎样看,古人怎样看,现代人怎样看…?万事万物之“本来”才是“真”即是“实际的本无虚幻存在”。借假以修真,即指人类向这本来就是如此的“真实”的“事与物”渐悟、顿悟过程,修真过程。也就是观察事与物从“有漏”到“无漏”的境界中,得见“真实”,“圆满福德般若智慧”的过程。
佛学让我们知道:世俗所言之智慧,有“真”的智慧与“假”的智慧。“外迷”所得到的智慧是“假的智慧”是虚幻的;“无漏”所觉悟的智慧是“真的智慧”是实际的。真正的智慧,超越一切的智慧,佛学称为般若(般,发音波)。般若是:正见、正悟、正觉、正思维的根本方法。
我们通过佛学,明白什么是“三法印”:
诸行无常,是说一切世间法,生住异灭,刹那不住。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异;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这一切,均属无常。
诸法无我,世间万法,自时间上看,生住异灭,刹那不息。找不出永恒和常住;自空间上看,因缘所生法,赖众缘和合而有,无真实之万物,亦无真实之我。
涅寂静,涅是从无常,无我的观察中,深悟法性寂灭,而获得的解脱。没有大死则没有大生,在无常无我的正修中不断灭我利他“修持”,使自身生命智慧在不断的“修持”新生中获得无上般若智慧。
通过“三法印”我们对人生真(实际);假(虚幻)加深了理解,我们也开始明白了什么是“空”:
“空”,由于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可知宇宙人生的现象,并无任何固定实体存在,只是刹那生灭的连续状态。无常是空,无我也是空,空也是三法印的基础。佛学讲的空,决不是空无所有。而是性空而非相空,是理空而非事空。佛学上所讲的空,不是没有,而是叫我们不要执着,“有”这一相,这一事。主张除“外迷”,启“内觉”,破除我执和法执,自然就可以达到转迷成悟,离苦得乐的境界。
随着对佛学“三法印”及“空”的了解,我们对佛法,即佛学的基础理论,佛法中的中心思想,“四圣谛”加深了认识。
即苦、集、灭、道四法。圣者为觉者、智者;谛者是真实、本来。又为觉者、智者所提出的真实,本来如此的道理,称为“四圣谛”。
四圣谛括尽世出世间两重因果――集为因,苦为果,是迷界因果;道为因,灭为果,是悟界的因果。&&&
&“苦”,大智度论上说:“四百四病为身苦,忧愁嫉妒为心苦,合此二者,谓之内苦。外苦亦有二种,一为恶贼虎狼之害;二为风雨寒热之灾,合此二者,谓之外苦”。“涅经上说有八类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
关于苦谛,世间之“苦”,非偶然而有,苦之原因,皆由“集”所起。
“集”,是招聚之义。集以所做的业为因,以所产生的烦恼为缘。业有:身、语、意三业;烦恼有:贪、嗔、痴、慢、疑、见六烦恼。其中,见又分为: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种。合称为十种烦恼,这是一切烦恼起始之根。因为烦恼而迷于事,迷于理,叫做迷事惑、迷理惑,有了惑,就使身、语、意作不善之业,有惑与业,故有三界轮回的苦果。这苦集二谛是迷界的因果,即是现实宇宙人生的评判与观察。
“灭”,是苦灭无余的意思。灭以已离轮转生死为相,就是说,人们所有的贪爱,永断无余,无染无著,寂静安稳,也就是涅。涅不是断灭,而是舍离种种积“集”灭却一切痛“苦”,解脱三界生死苦恼的胜妙功德的圣者所证的“究竟”境界。
“道”,是通行的意思,以明其道理,顺道而修,就可以离转生死而入於涅,涅的境界,是由修道而证得,这种道,以履中庸而救解脱,故名中道,亦曰正道。
佛学理论中说八正道,可至入涅,后又增为三十七道品,这只是广略之分,内义无别。八正道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修佛必须明白:“苦,当知,集,当断。此为“迷者”成为“觉者”之路;灭,当证,道,当修也。此为觉者行---修佛之路”。
这位网友:当你明白前边这些道理,是不是会明白:你多年寺院的修持,所见的也是修佛的众生,是由迷向觉的修持俗人。高僧大德,在世真佛,有缘见面,可能识否?
事是非非人间路;空空无无佛主心。看遍十方界,到处是迷人。迷与觉一念之间,众生本是未来佛。不要受外相所迷,受、想、行、识都是空;不要因是非所挠,在境,出境都是假。只学好样子,不学坏样子,只要无所住,就不生其心。境由心所造,不为外迷动,能让内心静,必得大智慧。一个真正的修佛者,就是要通过“觉悟”来证见自我内心深处的佛地、佛心、般若智慧的所在----自己的心。佛,即“于一切法,一切种相,能自开觉,亦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醒;如莲花开;故名佛。”见《佛地论》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就叫明心见性。正因为如此,大悲法师在修佛成佛之路主张:即心做佛与佛同心;即身做佛与佛同体;即口做佛与佛同音;即意做佛与佛同悲,一念即佛无限慈悲。
正“信”的修佛人,从内心所发的“愿”力,对今后的修持力,非常重要。愿力是受觉悟力的影响,觉悟的提高,愿力也会提升,提升的过程,也即是“行”愿的过程。愿力强,行持力,必然强。我很喜欢这两句心语:①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②没有大死,便没有大生。愿力对修持力是非常重要,不论你发下什么誓愿,“四大弘愿”都是一切愿力的根,不可离开的正修之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换语讲,与“四大弘愿”相反,远离了,修佛路。或者是,私利行,人我根,不正见;或者是,门派见,兴一法,灭一法,搞圈子。可以讲,确有人,奔波在,佛教中,每时每刻为“我求”,“我得”,认真思量,为“贪、慎、痴”,精打细算,相信的是自私、发愿的是自求、行持的是自得,与佛法相反,不是“苦、集、灭、道”;与佛心相反,不是“慈、悲、喜、舍”;与修佛相反,不是“戒、定、慧”;对他们来讲,“修佛只是盗其名”其实是“修魔”。可悲!可怜!
诸位大德,佛友同修,明白现实,修佛之路,有“修魔”者。是诚实见,修佛路,就是在,迷觉间,佛魔中,知假幻,明真实,启正觉,修正道,让正法久住,众生本是未来佛。
佛:常想人之善则己不恶;常想人之恶则己难善。拜佛求佛难见佛,只有修佛见真佛。修佛原来在自心,明了自心有佛尊。善恶一念结因果,包容乃大是真佛,佛在心中自开觉,开觉众生未来佛。佛就是大智大觉的人,圆满在人格。人成佛即成。修持:人的一生,自己对自己的主宰,是每秒每分不可无的,这就叫修持。信、愿、行;戒、定、慧;慈、悲、喜、舍。修行--修行---修行----即是,秒秒、分分、天天、月月、年年、生生、代代、世世。
对于修佛者来讲“烦恼”即“菩提”-----觉悟!若有烦恼现,自有菩提心。阿弥陀佛!
大悲法师六度的开示(其中加黑字是开示)
1、“檀波罗密”,译为:“布施”,可度“悭贪”。
慈悲喜舍学菩萨,即大布施。
2、“尸罗波罗密”,译为:“持戒”,可度“毁犯”。
贪嗔痴迷不复起,即大持戒。
3、“羼提波罗密”,译为:“忍辱”,可度“嗔恨”。
看破是非无人我,即大忍辱。
4、“毗梨波罗密”,译为:“精进”,可度“懈怠”。
广学多闻智慧海,即大精进。
5、“禅那波罗密”,译为:“禅定”,可度“散乱”。
无所住而生其心,即大禅定。
6、“般若波罗密”,译为:“智慧”,可度“愚痴”。
明心见性得般若,即大智慧。
大悲法师注语:所讲六度,重要处在,明心见性。真实法者,吾人之心也。此心以有觉性,故谓之佛性。为万法之本,故谓之法身。永不变易,谓之真如。性非虚妄。谓之实相。无所不知,谓之菩提。(菩提是正智,故无所不知。)寂静不动,谓之涅。万法之性,谓之法性。凡此种种名称,皆是吾人真心之异名。人人本有,个个圆成,近在心内,无劳远求。成佛作祖,是此一心。宗门谓之明心见性,心即性也。(心性是一,出华严经。)所谓真实法者,即此心也。我辈人人有心。而不自知,长劫受苦,岂不可怜!学佛无他,明心见性而已。(明悟自心,彻见本性。)修佛之要,不在外求,而在自心,明心见性。即心做佛与佛同心;即身做佛与佛同体;即口做佛与佛同音;即意做佛与佛同悲;一念即佛无限慈悲!
百丈大智禅师二十条丛林要则&
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疾病以减食为良药;
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留众以老成为真情;执事以尽心为有功;
语言以减少为直截;长幼以慈和为进德;
学问以勤习为入门;因果以明白为无过;
老死以无常为警策;佛事以精严为切实;
待客以至诚为供养;山门以耆归为庄严;
凡事以预立为不劳;处众以谦恭为有礼;
遇险以不乱为定力;济物以慈悲为根本。
问题:请问观心的方法。
明奘法师:
哈哈。这个太专业了,属于技术层面的问题。让自己随时随地处于放松的状态(在属于你自己的时间里),然后选择一个让你放松又有利用观心的姿势,来无所事事的看着念头怎么在心内升起灭去,生起灭去。生起灭去。然后要保持一个准则:心必须放松,平静是自然的不要创造平静不要幻想平静。然后你来看看每一个念头共同的法则是什么。每一个念头都遵守一个特色:只是生起又灭去。其中没有所谓的念头的我或者我的念头,也无所谓恶的或者善的念头,无论什么样的念头,它就只是念头而已。然后你这样坚持下去。别辜负我的教导,每天至少坚持二次这样坐,哪怕每一次只是10分钟。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对不起,暂时还没有相关文章!
点击查看本站五明频道类似内容:
(学佛网公众号:佛教为主)
(净土法门法语公众号)
(无量光公众号:素食、传统文化)
(学佛网个人微信号)
(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存折一定要打满才能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