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中国梦

【摘编】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
日14:48&&&来源: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认真学习贯彻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中国梦的内涵和实质,坚定信心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摘编》共分8个专题,摘自习近平同志日至日期间在《人民日报》、《求是》等刊物公开发表的讲话、演讲、谈话、书信、批示等多篇重要文献。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代以后,我们的民族历经磨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自那时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日)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日)
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可以说,这个梦想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也是强军梦。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努力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在广州战区考察工作时的讲话(日、9日)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蒙受了百年的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争,中国人民遭遇了极大的灾难和痛苦,真正是苦难深重、命运多舛。中国人民发自内心地拥护实现中国梦,因为中国梦首先是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
――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的答问(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日)
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发出了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号召。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我们明确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现在,大家都在谈论中国梦,都在思考中国梦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为实现中国梦应尽的责任。
――《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日)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
――《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日)
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自强不息,从未放弃对美好梦想的向往和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接受拉美三国媒体联合采访时的答问(2013年5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为此,我们将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
――致2013成都《财富》全球论坛的贺信(日)
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
――同正在天宫一号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的通话(日)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日)
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实施这一重大部署,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日)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中国对未来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明确了奋斗目标,即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百年夙愿,也是中国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必要条件。
――《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日)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党员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热点关键词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关注我们: 
查看: 27747|回复: 27
本帖最后由 泰有趣 于
15:41 编辑
0 |, i3 J9 ~8 @4 U# _( M! ~
11:44 上传
8 u1 j! B" l- V
& &&& 日,北京,国家博物馆。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此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正是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向国人和世界鲜明地宣示了中国梦。& && &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刚刚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在会议闭幕时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系统阐述了中国梦。
原声再现& && &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习近平) o6 C! F8 J2 O8 n5 h
& && &不妨深思和细想。两个重要时间节点:一个是党的十八大刚刚结束,一个是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胜利闭幕。两个重要地点:一个是国家博物馆,相当于中华民族缅怀历史的“祖庙”和“宗祠”;一个是人民大会堂,是各族人民共商国是的庄严殿堂。在这样的时间节点,在这样的历史性场合,提出中国梦、阐释中国梦,足以说明中国梦意义之特殊和重大。
小贴士“复兴之路”展览
2 X& s0 J: f6 G0 t% m0 [7 k1 N
& && &2011年3月,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完成,成为了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复兴之路”是国家博物馆开馆之展,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全面展示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复兴浴血拼搏的艰辛历程的展览。展览分为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五个部分,通过1280多件(套)珍贵文物和870多张历史照片回顾了近代中国人民100多年间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艰辛拼搏,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走过的光辉历程。& &&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梦想能够如此重大,重大到足以影响民族命运、关乎国家前途、直指个人幸福?这就是我们大家都在谈论的中国梦!恰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不妨再来解读几个关键词:“最伟大”、“梦”、“实现民族复兴”、“近代以来”,就可以从中领会这个梦想所体现出的与中华民族命运的紧密相关,它是很长时间以来中国人最重要的奋斗目标,也是我们大家的普遍期盼。! U0 \3 a& V. T
首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 &&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中华民族曾经创造过高耸世界顶峰般的文明和辉煌,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也曾经饱受过世所罕见之屈辱。正因为如此,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突出主题和鲜明主线。环顾世界,很少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尽管历经苦难与辉煌,但始终坚守着同一个伟大无比的梦想。& && &历史告诉我们,往往只有那些自身文明曾经繁荣兴盛过的民族,才可能也才有条件提出复兴的目标。进而,只有自觉把握并勇于承担复兴重任的民族,才会提出如此强烈的民族复兴目标。中华民族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然而,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国门,也打碎了“天朝之梦”,自此辉煌不再。中国以屈辱的姿态进入近代史,同时也开始了170余年中华民族的慢慢复兴史。& && &面对山河破碎、强烈欺凌,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从辛亥的枪声到“五四”的怒吼,从南湖红船“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改天换地”,再到改革开放“翻天覆地”,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用鲜血点燃激情,用信心唤起力量,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从1840年起,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整整走过了109年,才迈出了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第一步。可以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整个20世纪一直是中国无数志士仁人顽强追求的目标,一直是时代潮流中的突出主题。
其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2 L1 h8 `' r4 K/ Q$ F/ ?6 E' B
& && & 对梦想的追逐,所刻印的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脚步,也深刻标注着全体人民共同的利益与奋斗。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在于为全体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员谋得福祉。具体来讲,就是要让全体中华儿女过上安居乐业、幸福祥和的生活,就是要让中华民族全体成员都能享受较高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是要让全体中国人因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而感到无上的荣耀和自豪。这就是我们的民族整体利益!这样来看,“民族复兴”包含着两个层面的价值追求:一是反对西方强烈的民族压迫,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追求国内各民族的平等和共同发展,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我们现在提出中国梦,意味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发展建设中实现国家现代化,在13多亿人口的大国实现共同富裕,在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 &&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中国梦奠定了根本的制度保障和坚实基础。改革开放再创发展辉煌,大步向前的当代中国已成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梦工厂”。民族独立梦、“两弹一星”梦、奥运世博梦、航天潜海梦······一个又一个的具体梦想成为现实。这样的梦想,既展示了国家整体利益,又体现出个人切实利益,也因此具有了超越时空的魅力和能量,成为一个国家不断前行的动力。可以说,中国梦道出了中国人民的心声,道出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渴望,它最具凝聚力感召力、最具广泛性包容性,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旗帜。. m) c' O; Z8 F( `: ?
6 d( t! c0 z$ _- `) r$ {, C0 F7 b
第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追求。) n" `0 J8 Z9 x" T+ q- q
& && & 梦想,体现的是理想,是追求,是对美好生辉的憧憬和向往。中国梦,不只是一己一群之理想,不只是一地一域之向往,也不只是一时一事之畅想。因为,在中国,说不完道不尽的,是家国情怀。有太多的名言警句可以信手拈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史书万卷,字里行间都是“家国”二字。国之不兴,何以家为?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祖国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 & 在13亿人的心中,萦绕的也许是创业梦、宜居梦、保障梦、小康梦······但同时必须看到,在今天的中国,只有推进流动社会,才会让人有更多的上升机会;只有推进法治社会,才会让人有更多的保障依靠;只有推进开放社会,才会让人有更多的成功路径;只有推进信息社会,才会让人有更多的表达渠道。可见,个人的奋斗梦想,寄托在宏大的国家大计和民族兴盛中;而宏大的民族复兴梦想,又体现在每个人的努力奋斗中,它们在时代的点滴进步中,慢慢地生根、开花、结果。这样的梦想,是回荡在全体国民心中的旋律,顺应着全体国民的期盼,契合了每个中国人的愿望。& && &我们欣喜地看到,今日之中国,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更加懂得民族复兴的至真意义。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彰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心底,烙印于民族记忆的深处,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和精神旗帜!
延伸阅读“振兴中华”的由来# o& f' l/ i) T# u! E&&^+ y
1 V3 d3 O, a, I
& && & 日,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发起创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在兴中会成立章程中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檀香山兴中会章程》在第一条中写道:“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 && & 1895年2月,孙中山在《香港兴中会章程》中重申:“本会之设,专为联络中外有志华人,讲求富强之学,以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其中“富强之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设报馆以开风气”、“立学校以育人才”、“兴大利以厚民生”、“除积弊以培国脉”,这是为实现“振兴中华”宏伟构想设计的路径。& && & 1905年,他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中将“振兴中华”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表达了劳苦大众争取独立、民主和富强的强烈吁求。& && & 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的变法维新运动也提出“振厉”中国的问题,他们说的“惟有激耻以振之”,“中国可以自振”等,与“振兴中华”含义相同。虽是走的改良道路,但根本动因是救亡图存。& && & 后来,义和团运动中,农民爱国英雄也提出类似“振兴中华”的口号,义和团的一些传单、揭帖、告白中,指斥帝国主义“祸乱中华”的罪恶,表示“扶保中华”的决心。& && &19世纪后期,不同政治派别不谋而合地提出大体相同的口号,不是偶然巧合,而是时代要求、人心所向。自此,“振兴中华”一直是回荡在华夏大地上的最强音,成为砥砺中华民族战胜外辱内患、抗击重重劫难的强大精神动力。8 D4 \6 ^; @' [1 A
泰有趣网站版权申明泰有趣网站版权归作者本人和泰有趣网站共同所有,转载泰有趣网站文章、图片、资料等,须经作者本人或网站同意,并注明出处以尊重作者的权益。
我想,这只是个梦,和 想。
最伟大的政策就是实现了改革开放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梦想应该是发展经济吧
中国自信,坚定国人信心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立足国情,加油中国!
“中国梦”承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我觉得中国梦就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以及人民都能安居乐业
我觉得当初的中国和现在的中国有点不一样了。政府官员的使命也不一样了
Powered by海内外统促会动态
当前位置:&&>&&&&>&正文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扩大人民民主,推进依法治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
  我们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
  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我们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摘自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标题为编者所加)
&|&&|&&|&&|&&|&&|&&|&&|&&|&&|&&|&&|&&|&&|&&|&&|&&|&&|&&|&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为什么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键在党
刷粉童鞋用086
一人做梦都精彩,十几亿人做梦更精彩.政策路线是由上及下民族复兴中国梦因为党是执政党呵呵,都说是一个梦了!你在执着吗?洗脑啊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四个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
 来源: 
  2014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江苏调研时第一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并提。2015年2月,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进一步把“四个全面”定位于党中央的战略布局。毫无疑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是回应时代关切的基本方略,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小康不仅是中华民族自古追求的理想社会,也是中国共产党几十年来的奋斗目标。1979年,邓小平同志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就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党的十六大报告在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党的十八大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进一步谋划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毫无疑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于“全面”。所谓“全面”,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覆盖人群全面,即全面小康不仅是城市的小康,更重要的是农村的小康,“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另一方面,涉及领域全面,即全面小康不仅要有经济的富裕,而且还要有政治的民主、文化的繁荣、社会的公正和生态的良好。由此可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达成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关键步骤,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言:“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只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立足“五位一体”目标,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招
  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革新。“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依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仍然需要坚持改革开放。只有不断全面深化改革,才能进一步创新社会发展模式、完善社会制度体系、释放社会机制活力、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具体矛盾、助推社会文明进步。正因如此,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总体规划和战略部署。就目标任务而言,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基本内容而言,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注重改革的整体性、协调性和系统性,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各方面的改革。“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
  全面依法治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环
  法治是繁荣稳定的基石,是执政兴国的支撑。“依法治国,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调节社会利益关系的基本方式,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集中体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无不以法治为框架、用法治作支撑、由法治来贯穿。从简政放权不断深入,到民生事业逐渐完善;从经济改革大刀阔斧,到党的建设抓铁有痕,法治都提供了制度保障。法治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依托,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障,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支撑,是我国近代以来不断探索复兴之路的最终抉择,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路径。全面依法治国,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环。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只有全面依法治国,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造制度保障。
  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所在
  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构成了当代中国最为关键的“命运共同体”。“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以及艰巨繁重的国内任务,党的建设主要面临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四大考验”,以及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四大危险”。基于此,2014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主要体现在:内容上,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及制度建设等多领域;对象上,对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包括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从严;时间上,坚持长期化、常态化、制度化治理,贯穿党的建设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过程。简而言之,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党的领导是“四个全面”之魂,只有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才能坚定改革开放事业的正确方向,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法治的顺利推进,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锻造坚强核心。
  总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思想,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对我国发展目标的美好展望,对当前现实问题的精确把握,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深刻反思。牢牢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激发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依托全面依法治国的可靠保障,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保证,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罗成翼 黄秋生 作者单位: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责任编辑:徐皓]
一周图片排行榜
48小时点击排行
看点·追踪
  对一些矛盾和问题多、攻坚难度大的改革,各地区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挂帅,顾全大局,握指成拳,合力攻坚。
光明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