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县五中离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县龙脑档案局有多远

Processed in 0.050154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Enabled看完这个,你才敢说自己是合格的于都人
古代的于都
这是清朝同治十三年(1874年)县志上绘制的于都地图,群山绿水中,被城墙环绕的就是于都县城了,自千年前县治落至此,于都就是这个模样了,东南西北城门一个不少,周围什么生佛寺、社稷塔、水南塔一个不少,雩山钟灵贡水扬清,庇佑着本县的人民。
这个坐落在中国南方红壤丘陵里的小县城,在一百年后,变成了这样。
红四军、赣南省委,地名下面一个个括弧里的字眼,告诉我们这里曾经不凡的历史,于都,也不仅仅只有长征。
二十世纪末,于都的发展
那次远征从这出发半个世纪后,小城慢慢迎来了发展,老城中大街小巷里是各个机关单位,边缘也出现了电影公司、保险公司,东方红大街依旧繁华,红旗大道上布满了了各种那个时代的企业——食品公司、土产公司、副食品公司、烟草局、酒厂、罐头厂、外贸公司。
城北一条新的大道经过(323国道)就是现在的长征大道,长征大道和红旗大道交汇处开始变得人流密集,因为汽车站坐落于此。
那时候的于都,南北的乡镇往来必须要跨过一条天堑——贡江。贡江说大不大,但也不小,当年红军长征从八个渡口渡过贡江,可是忙活了好一阵子,飞夺泸定桥那还起码有桥,咱贡江这只能摆渡过去。全于都,就只有323国道有一座桥老于河大桥联通南北。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时的于都人,马子口就是他们的长亭,这里也是县城一个制高点,左边一路顺着中医院下去经过古田、窑塘,北上去往岭背、仙下、银坑这些乡镇,右边一路经过化肥厂,从于河大桥跨过贡江,才能去禾丰、梓山、盘古山这些乡镇。
90年代,随着市场的开放,改革春风也经过绵延小山,终于来到了这里,长征大道开始迎来发展,政府带头,企业助阵,第一次,于都有了十层以上的高楼,公安局、丽华大酒店、祥城、福鑫大厦、欧阳大厦、金都商厦、法院、各个银行,沿路排开,很是气派,新的公园也有了。
90年代长征大道(图中粉色大楼为现邮政局旁大楼)
宽阔笔直的大马路,高高的灯塔,那时候第一次进城的人觉得一切都很高大上。
那时候,齿轮箱厂、糖厂、化肥厂都是响当当的名字,也是除了钨矿、水泥外于都的支柱企业。
越来越多的人口不断涌入县城,县城也开始扩张,长征大道以北掀起了一阵自建房小高潮,光鲜的大楼背后,一条条小巷子罗网般密布,第一批发财的人,涌往这座县城的最高点,龙脑,这里涨水时淹不着,也远离老城区,家家建起了自己的小楼房。
二十世纪渐渐步入尾声,323国道开始第一次改道,因为长征大道已经太过拥挤,从以前的绕城路成了主干道,全县的交通枢纽。这次,323要在进城前就过河,新的大桥建起来了,恰巧,当时领导人路过附近,大桥有了名字——长征大桥。
大桥通车成了全县最大的新闻,数万人来观看通车仪式
那个时候,一条路,一座桥都是了不得的大事,更是深刻改变了南北两岸于都人民的出行,说不定那时侯你的父辈就在这张图里面。
于都要打长征牌,仅靠一座桥,一个公园是不够的,还好我们不缺历史资源,收拾收拾,长征第一渡建起来了。
刚建好的第一渡,只有一馆一碑一石,还有一个留下来的渡口和一块小草地。
伴随着新的大桥开通,第一渡的建立,东方红大街又一次涨水,21世纪的钟声敲响了。更多的人来到这个县城追逐财富,政府也开始大刀阔斧准备好好干一场。
这一次,人们把目光投向了西边,顺着323国道的方向,那边通往赣州,一个更大的城市,更多的希望之地。
上图为2004年于都县城,下半部分从左到依次为翰贤楼(党校)、公安、丽华。
城市扩张,道路先行,两条大道划开了城市向西扩张的轮廓。从长征大桥的桥头出发,一条沿江大道开始向西铺开,县里的人们从此发现一个散步的好去处,每到傍晚,散步大队就顺着大道边上的河堤来回。
长征西路(红军大道),则进行的比较快,财政局,教育局,规划建设局开始往这儿搬,工贸城、乐都也已经建成,大华中学在城郊中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县委更是先行一步,带着县宾馆搬了过去,按照全中国的经验,于都又有了一个市政广场。
县委和县宾馆
初次建成的长征广场
刚建好的长征广场,很是荒凉,毕竟远离老城区,但建成仪式上,还是搞得很热闹,毕竟是全县难得的盛事,各个单位,各个学校以及所有围观群众,汇聚到这个广场上。广场,似乎是城市专属的象征,这又是全县的一件大事,巨大的充气拱门,高高飘扬的气球。世纪之初的于都,成了明星县。
城市要发展,就得有人气,在大家手头都不充裕的年代,没人会去买老远的房子,那就用教育来吸引人,城郊中学卖给了大华中学(现在的于都三中),拉动城西的发展,新的于都二中在县城那头落地,遥远的马子口下面,对面的化肥厂开始搬走。
城东没有发展,城西却开始大动土木,于都,已经有工业园啦。
经济发展,无工不富,工业才能快速拉动经济。大家左看右看,于都被贡江半环,周围都是群山,可用的地太少,刚好大桥修好了,于是工业园的地址确定了,河对岸的渣林岗,芦山、渣林两个村被选为工业园用地,大片土地被平整,修起了方格式的路网,县里开始招商引资,原有的企业也搬了过去。
随着工业园的建设,新的大桥也渐渐成形,沿江大道一直修到了宝塔脚下,和长征西路不同,沿江大道没有任何机关单位,沿路的土地统统卖给了开发商,一期,二期,三期,阳光水岸一直建到广场。
然而人们的兴致却不在于此,每天清晨和傍晚,沿江大道成了壮观的竞走大会。与这边热闹的烧烤摊对比,是那边黑洞洞的工地。城西的发展一直不尽人意,城东也鲜有进展,化肥厂和周边农田空出的地成了两个小区——丽水明珠和水岸新城。
县城向西扩张,加上323国道的改道,新车站早已搬到了蔬菜场村,于都人在章贡区盖了一个龙都大市场,有声有色,于是在自己家新车站旁盖了一个新龙都。政府身体力行往西发展,人民却一心往北,龙脑、杨公路、长龙路满满的自建房,结果导致这里长期道路狭小,无法规划发展,缺乏各种基础设施,大型商业也难以进驻。
滨江大道长达十年的造城工程,一片片农田、池塘被出售给开放商(其实就是阳光水岸和天润),整个蔬菜场村其实是县城扩张不二选择,但可惜没有一步到位,只沿着两条路开发,导致现在从新龙都到广场之间依旧有一大片面积惊人的城中村。
下图为如今红军大桥下(广场旁)
长征西路正式改名为红军大道,扩建后成为于都首条沥青道路。
而长征广场改了又改,建了又建,改走一任又一任
它陪我们渡过一个个新年
举行一届又一届招聘大会
一个又一个元宵
还有那吸引全县一小半人的元宵烟火
和偶尔的喷泉
后来,她又开始改造
成了这般模样
当人们天天讨论城西的房子值不值得买时,城北一条新的大道横空出世。雩山大道(于银大道)的初衷是为了迎接我县首个火车站的建成,与分流从赣州方向往银坑、宁都北上的车流。毕竟长征大道已经越来越堵了。
雩山大道马上成为了于都最宽的大道,也是唯一有中间绿化隔离带的大道。大道一建成,就掀起了于都城北开发的又一个黄金十年。实验中学的搬迁,五中的建立,和于都中学形成一片教育区,吸引了众多新居民在此安家,和沿江一众江景房高昂的房价相比,这里相对实惠很多,三中以北是一片集资建房,让很多刚进城的新居民圆了住房梦。
房价渐渐上涨的时候,新居民在城北安了家,老城的人还在观望河边的江景房,又一条重大消息来了,于都有了高速,瑞赣高速在县城出口设在和新陂乡交界的迳坑村,引道经过工业园从红军大道进城。
高速的经过带动了工业园的发展,这里开始有更多企业入驻,也意味着更多的人每天要过桥上班。
高速加上雩山大道的开发和县城西出入口棚户区的拆迁,城西发展终于被撬动,沿江的店面开始有人开张了,更多房产商来了,锦绣嘉园搭上沿江大道开发的末班车,划下一大片地。
后来,锦绣嘉园索性再大手一划,城西出入口被我承包了!
雩山大道最末端也变成了它的地盘。
雩山大道两旁的开发让人出乎意料的快,这里自发的就成为了建材,五金,家居产品的天下,自建房从大道一排排往北面的山里延伸。
事实证明,房价是决定城镇化进程的一大重要因素,虽然这里不是江景房,离老城区也比较远,没有商场,没有菜场,没有漂亮的小区和绿化,但不出几年,这里已经住满了人,开始为他们的梦想奋斗。
城市的规划往往很难与发展相符,雩山大道很快和长征大道一样,从交通干线成为了城市的主干道,原有的圆盘不得不改造,长长的绿化带也不得不分开几个口子,配上红绿灯。
城西城北开始了新发展人们又把眼光眺向了河对岸,全国都时兴城市新区,我们的贡江新区也有了蓝图。要建新区,先得和老城联通,丽水明珠和水岸新城还没建成,渡江大桥已经通车了,人们还不知道,在这么偏远的地方建这么座桥有什么用,河对面是一片荒郊野岭。
渡江大桥的修建,老城中很多人是不知晓的,毕竟它远离城区。
渡江大桥静静的在沙滩上筑基
慢慢起了桥墩
突然有一天,大家去第一渡的时候,发现一座大桥雄踞在此
城西城北因为两条路迎来了大发展,而城东,似乎已经被人遗忘。过去的交通要道——马子口,如今在人们印象中,只有水果批发市场了,长征东路、长征北路这两条曾经通往于都南北的要道,由于各自被更好的路代替,已经渐渐荒废,成了全县最烂的路,十几年没有修过,静待开发。
十年前于都二中的搬迁,并没有给城东太大的起色,水岸新城和丽水明珠依次建在了老化肥厂的旧址上,但离老城还是太远,且交通不便,唯一与县城连接的,就是一个超长的陡坡,所以并没有什么人入住。2008年,古田中路和渡江大桥修通,城东依旧毫无起色,即使新的实验二中已经落成。
终于,新的契机来了,渡江三期开工了,城东的命运将有一个大转折。
还记得老树咖啡和现在汇金广场对面的榕树吗?并不久远的记忆。
它们曾经是这样的,孤零零在河边沙滩上
每每人们开着车从河边街或者红旗大道过来,只能望而却步。
不过,无聊的人们不会闲着,纷纷带上鱼竿来此蹲着。一如现在宝塔下面
经历了一些波折,房子成功拆迁,小桥也顺利搭好,渡江三期移开铁皮挡板,展现一片新天地。
好奇的人们试着走上了这条新路。
道路一通,城东彻底被激活,曾经偏远的丽水和水岸,如今一条道路直通河边街与红旗大道,众多老市民惊奇的发现,原来长征第一渡这么近,目之可及。开发商们自然乐开了花,二期三期也有了销路。
于都最有价值的楼盘向来是江景房,从重光宝塔到第一渡,现在只剩下了这么一小段暂未开发的处女地,金水湾和汇金广场早已下手,迅速进驻,抢占这一贡江北岸最后的黄金地段,古田中路两侧也逐步开始开发。
渡江三期(从老树咖啡到第一渡)是重点工程,榕树、石堤、花草、木板桥,和全国新城区一样,靓眼的她马上成为了城区人们早晚散步的新去处,一时间,仿佛又回到了十年前那条滨江大道上万民竞走的时代。
然而这只是一半,城东片区要开发,通了沿江的大道还不够,真正的关键在于长征北路(雩阳路),除了住在古田的人和部分要拉客的班车,很多人已经选择走于银大道。从马子口往中医院走去,一过红绿灯,这里被时间禁锢在了旧世纪,狭窄的小路,两旁灰头土脸的瓦房,一路北上,直到窑塘,这条路如果成功改造,那么古田到县城的距离就瞬间拉近,商机也会涌来。
然而发展不等人,此路拆不动,县城还是要扩张,毕竟每年仍有近万人来此谋生,于银大道已经车水马龙,二中附近也渐渐有了人气,人们突然又发现,遥远的城东北,一条新的大道开通了,她的名字叫站前南路。然而这条路毕竟还是太远,老城的人没事也不会来这瞎逛,她还需要继续蛰伏几年。
城东被渡江三期激活了,城西又有了新动静,全县著名的断头路被打通了,因为靠近新龙都,它被命名为龙都大道,和长征大道一线。新车站的位置成为了一个十字路口,车站门口臭名昭著的烂泥塘也消失了。然而,新龙都后面巨大的“城中村”依旧没多大动静,村里的人们从田埂上走出来,就到了县城中心。
这几年于都不断有新改变,看到了两条断头路打通后带来的巨大改变,很快,濂溪路也修通了。这是老城居民去往火车站最近的一条路,从实验小学一直联通雩山大道(于银大道)。第一次,龙脑这里也有了地产项目,学府商街和龙景嘉园来了。
刚修通的濂溪路
雩山大道有两段,西段从323国道一直接过来,到书香门第为止,这里开发很快,因为相对离城较近,去工业园也方便,各种小开发商进驻和大量集资建房,让这里车水马龙。而从书香门第到火车站这段(北段),虽有实验中学和于都五中,但依旧一直被农田占据。政府马上又身体力行,一下子搬了三个单位过去,法院、检察院、武装部,三栋气派的大楼并列在路边,一个小的政治中心形成。强行带动了本区域的地价。
光有大楼还不够,关键是人,濂溪路跨过雩山大道,往山里延伸,远远的半山腰上,一时间成了大工地,很快,消息传出来了,东溪新村——于都最大的安置保障房要建在这里了,价格比较亲民,一旦开发完毕,少说带来上千人流。有人就有商业,人聚而财到。
从老城再到城西,城东,而今的城北,伴随着全国城镇化的步伐,于都县城渐渐从一个南方小镇扩张开来。还记得系列开篇那张老地图吗。城墙中的于都县城被绿水青山环绕着。雩山贡水养育了我们,却也阻碍了我们的发展。
这是一张本世纪初于都的卫星地图,除了中间黑黑一块城区外,只有一条刚刚翻修好的323国道分外显眼,这时县城周围还是农田,渣林岗也还是一片小平岗。
如今的县城,几乎已经到达了发展的极限,城西直抵重光宝塔脚下,城北雩山大道过去就是绵延的小山丘,整个南面被我们的母亲河——贡江轻轻环绕着。
2015年于都县城卫星地图
十年前的我们,广场已经觉得很遥远,第一渡也是听说中的地方,而在大家视野如此开阔,眼界早已不凡,私家车等交通工具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县城却越来越小了。
该来的,终究会来,尽管十几年的主政者一直忽略这个地方,城东北还是迎来了它的机遇。虽然联通老城的雩阳路(长征北路)依旧破小,但我们的城市已经用新的道路把它包围了。古田中路——站前南路——雩山大道(于银大道)一线现在已经楼盘开花。
我们从古田中路说起吧,渡江三期建好后,丽水和水岸迎来了入住高潮,近校近水近老城,几年内这条路就很有生气了,菜市场也从小商品市场延伸进丽水后面,开发十年,这里算是真正融入了城区。
于都二中前身是城郊中学,也是县城内资历仅次于于都中学的老校,多年来曾一直是全县初中生最多的学校,为很多想进城读书的孩子解决了教育问题。虽然渐渐在优质生源上竞争不过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私立中学,但也为全县输送了大批优秀师资力量和人才。近年来二中厉行改革,教学质量也有了很大改善,教师和生源的回归,公立学校的招牌依旧吸引人。
实验二中自创建起就是明星学校,虽曾多年寄寓与二中校内,但凭借吸引的师资力量,已多年拿下县市中考状元。声誉带来的是效益,娃儿长大就该分家,挣够了钱,实验二中购地建起了自己的校园,有了全县中学第一个塑胶跑道。有了新校园就需要扩招,很快、稀缺的教育资源吸引了大家落户。
辛苦打拼十几年,为的还不是咱的孩子,孟母三迁,为的就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房产商看中的也是这点,尚林苑、翰林苑紧贴着两个学校建起来了。
两所学校带来的效应不只如此,博文公馆、福熙城、旭华东城紧靠着古田中路圈田划地,构筑自己的金砖银墙。
站前南路延伸过去,依次连接了雩阳路、长龙路、雩山大道直抵火车站。长年在外的游子,不少都是乘火车回家,隔了大半年,一出火车站,突然对面就成了一片大工地,数十栋多层楼房,整齐划一,俨然一片新城崛起。没有广告也没有宣传,看来是政府主持统一建房,要把火车站商圈搞起来。由于扼守城北出口,也无需过多花哨的墙外装饰,物美价廉的站前小区建设的很快,有眼光的人也早早在这里开始自己的商业梦想。
站前小区的突然出现,让龙景嘉园坐不住了,楼房长得和我这么像,位置还比我好,再不加快速度就卖不出去了,趁着站前南路翻新的当儿,龙景嘉园进入全面建设。它的优势在于长龙路,直通濂溪路连接老城区,到各个学校也不太远。
从二中出发,博文公馆、旭华东城、福熙新城、福都华庭、福兴新城、龙景嘉园、劲嘉山与城、龙溪商街、金建状元府、新锐书苑、学府商街……突然间,一众地产项目都集中于此,濂溪路和雩山大道路口更是集中四个楼盘,继学府后,新锐书苑、龍溪商街和状元府抢滩此地,当年政府的规划此时终于起了作用,将来城北商贸中心隐隐确立。继红旗村、长征村、蔬菜场村后,东溪村和古田村终于也纳入了县城的范围。
决定城市区域发展的,从来只有地段一个因素,而地段,却是政府塑造的,修路,建学校,搬迁政府大楼,规划的力量在中国引领着市场。
然而,政府规划,也要依据原有的发展现状和地理因素,城东北最好的地段,依旧是雩阳路,虽然它的两边早已有了佳怡花园和尚林苑,但至今仍交通不便。相信最终,大家能找到多方都接受的方案,对这里进行改造。马子口河大部分流经这里,如果沿岸卫生情况得不到改善,每到下雨天,河口依旧会积聚一大堆垃圾。每天往返散步的人到了小桥依旧要掩鼻而行。网上的“月经贴”也照常出现。
说了许久老城区,也该谈谈贡江南岸了,毕竟这是将来于都的新区所在,也是未来二三十年后续发展的主力方向。
于都新城区的发展,是围绕着三座大桥各自开始的。
最早的自然是长征大桥南岸,323国道经过此地后,沿线渐渐成了于都最早的汽修厂聚集地,因为主要的车辆都往这经过,后来,县城汽车越来越多,汽修厂纷纷搬往县城各大小干道,323开始转向大型车汽修。然而这里毕竟山太多,至今没有更多进展。虽然教师进修学校和四中建在了这里,但那条路简直……
接下来是红军大桥南桥头,这里连接的是工业园,也是高速出口进城的主要道路,自然发展快得多。工业园这块地其实用来做城区是最合适不过的,土地平坦而且地势高,但十年前已经被划为工业用地,如今只有在沿河小打小闹。最早来红军大桥南岸的应该是以泰电子和造纸厂。
随着工业园发展,打着“一江两岸”的口号,沿河也出现了地产。开始是曾经风靡大街小巷的金海湾,县城第一片大规模别墅区,后来是低调的领袖江南和鑫龙苑,它们大大解决了部分工业园的住房需求。
两个楼盘,分列于大桥一左一右,给贡江南岸增添不少景致。
接着,是号称第一大盘的天成名都。天成名都位置太显眼,所有河边散步的人都能看到,建了好几年,几个大灯牌也在对岸闪耀了几年。
刚建的时候,河边还是小路
后来被挖成了土路
渐渐的,贡江大坝已经蓄水了
慢慢的,门口的路也修好了
黑黑的沥青路面,亮瞎眼的玻璃幕墙,配上蓝天白云,简直时髦爆表。
然而,将来这里的小孩去哪儿读小学却是个问题,毕竟周边配套设施不够,自己内部再完善也不可能完全自给自足。
渡江南大道一修好,马上吸引了全县各种围观群众和飙车党。
配上这条道路的赢家,也是格外鲜艳
可怜的于都县,2015年才算拥有第一条新城区的道路,也足够长,从长征大桥下一直到工业园南边的大坝处。赛车党、机车、山地车、公路自行车纷纷来此享受一回策马奔腾的畅爽感。
路已修好,新的楼旁就入驻了,滨江公园一号,名字够霸气,楼也够高,毕竟于都至今没有三十层的高楼。而渡江南大道旁剩余的土地,也已经开始拍卖,工业园沿河区域,将再迎来一大波发展。
&&&&&&&&或许有人说,我们做一个精致的小城不好吗。然而,不要忘记我们是有着100万人口的赣南第一人口大县,我们每年还有近万人从各个乡镇来县城谋生,寻找希望;我们还有二三十万在外面打拼的兄弟姐妹们。并不是人人都希望远走他乡,用生硬的普通话和别人交流,并不是人人都能累死累命打工十几年却换不回一张户口。
&&&&&&&&只有发展好于都,建设好我们自己的城市,我们才能舒心的生活,我们的后代才能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将来真正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转自微信号:臻云汇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当前的位置: &&
&& 房屋出租信息
1 /7 层 / 复式 / 中装
于银大道往实验小学方向名门世家
2700元/月(押一付三)
1 /7 层 / 复式 / 中装
于都县城-工业园厂房出租工业园厂房出租
14000元/月
复式(270O)
2 /6 层 / 复式 / 简装
于都县城-濂溪路,学府商街旁
复式(438O)
1 /3 层 / 复式 / 简装
/ 南北向 /
红旗大道贸易广场红旗大道贸易广场
2000元/月(押二付一)
复式(108O)
/层 / 复式 /
于都县城-育英大道育英大道
5 /6 层 / 复式 / 中装
于都县环城中路
复式(200O)
5 /6 层 / 复式 / 中装
于都县环城西路中段
复式(200O)
/层 / 复式 /
于都县城-水云豪苑水云豪苑
1 /7 层 / 复式 / 精装
/ 东西向 /
于都第一度水岸新城酒店转让于都第一度水岸新城酒店转让
12000元/月(押一付三)
复式(300O)
1 /6 层 / 复式 / 中装
于都县城-实验小学后原林科所位置
3500元/月(押一付三)
复式(270O)
1 /7 层 / 复式 / 中装
于都县城-实验小学后原林科所位置,中亚手机正对面实验小学后原林科所位置,中亚手机正对面
3000元/月(押一付三)
复式(270O)
123 /3 层 / 复式 / 简装
于都县城-车站附近车站附近
复式(110O)
1 /6 层 / 复式 / 简装
于都县城-红军大道新车站对面客家公寓红军大道新车站对面
3000元/月(押一付一)
1 /5 层 / 复式 / 豪装
/ 南北向 /
于都县城-于银大道,五中附近
复式(156O)
1 /6 层 / 复式 / 精装
于都县城-于都县滨江大道立成酒店旁边滨江大道
1 /1 层 / 复式 / 精装
于都县城-于都县河边街,星座奶茶店旁边老菜场对面
1 /2 层 / 复式 /
阳光水岸阳光水岸
复式(168O)
1 /7 层 / 复式 / 中装
于都县城-龙脑出水坞菜市场旁福苑小区2号铺《龙脑菜市场旁》
1 /7 层 / 复式 / 中装
于都县城-龙脑出水坞菜市场旁福苑小区2号铺《龙脑菜市场旁》
1 /7 层 / 复式 / 简装
于都县城-实验小学往龙脑方向大概50米《龙脑菜市场》旁福苑小区2号铺
1 /7 层 / 复式 /
于都县城-往工贸城菜市场三叉路口处工贸城
1 /3 层 / 复式 / 简装
于都县城-坚强量贩商场后面工贸城A区工贸城
1200元/月(押一付一)
复式(120O)
1 /7 层 / 复式 / 中装
于都县城-楂林工业园楂林工业园
1 /3 层 / 复式 / 中装
于都县城-坚强量贩超市附近工贸城
1200元/月(押一付一)
复式(120O)
/层 / 复式 /
于都县城-长征大道长征大道
复式(800O)
1 /4 层 / 复式 / 毛坯
银坑镇-银坑镇人民医院旁(中小学必经三岔路口)5层新楼房招租银坑镇大公路私人楼房
复式(160O)
/层 / 复式 /
于都县郊区-楂林工业园楂林工业园
/3 层 / 复式 /
于都县城-新龙都大市场A栋第二栋
复式(124O)
1 /2 层 / 复式 / 精装
于都县城-于都滨江大道长征大桥桥头红绿灯旁一楼店面及写字楼福江花园
1 /2 层 / 复式 / 精装
于都县城-长征大桥桥头红绿灯旁福江花园
1 /2 层 / 复式 / 精装
于都县城-于都长征大桥桥头红绿灯旁福江花园
1 /7 层 / 复式 /
于都县城-楂林工业园楂林工业园
1 /层 / 复式 / 中装
于都县城-工贸城摩托车市场往三中方向三叉路口工贸城文教路
面议(押一付一)
1 /2 层 / 复式 / 简装
于都县城-于都县城。档案局旁
1 /2 层 / 复式 /
于都县城-于银大道宁馨苑于银大道宁馨苑
复式(150O)
3 /3 层 / 复式 /
于都县城-工贸城内
复式(120O)
5 /7 层 / 复式 /
于都县城-工贸城市场旁
1000元/月(押一付一)
复式(189O)
2 /7 层 / 复式 /
于都县城-阳光水岸7号A栋10号―15号阳光水岸
14000元/月
复式(309O)
1 /4 层 / 复式 / 中装
于都县郊区-梓山 潭头潭头圩中心
复式(600O)
5 /2 层 / 复式 /
于都县城-工贸城菜市场边上
复式(189O)
没有找到合适的房源?马上求租房源信息,让房子来找你 1
传真:QQ群 39769
地址:于都县西北大道县公安局北侧二楼 邮编:342300
Copyright & &于都万联网络科技服务部 版权所有&&技术支持:
分类小帮手
本站客服帮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于都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