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气候对当地气候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响

荷兰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经验与启示
信息来源:
部评估中心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所
发布日期:
&&荷兰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经验与启示
荷兰城市规划属于空间规划,其上位规划对接国家空间规划、省域空间规划、大区域空间规划等。在城市规划体系中,最高的为&结构远景&,最低的为小区规划。根据城镇规模的不同,中间还可能有几个层次的规划。一般来说,不同层级规划的侧重点不同。高层级规划的战略性强,而低层级的规划则较为具体。根据荷兰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规定,各层级空间规划原则上都需要进行环评。少数没有强制要求进行环评的规划,也可自愿进行环评,以增强规划的社会支持度。与规划的层级相适应,不同层次的规划环评也有所不同。高层级空间规划的环评更类似于政策环评,而低层级的环评更接近于项目环评。
&结构远景&是城市长期的发展战略和空间规划,类似于我国的城市总体规划。荷兰最大城市阿姆斯特丹市的2040年&结构远景&的环评,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市政府首先公布了城市发展的总体方向,在广泛公众参与的基础上,形成了规划的十个主要目标,包括扩展市区、完善公共交通、发展知识经济、建设可持续的城市等。为了完成这些目标,阿姆斯特丹市设计了三个发展方案,从六个方面对这三个方案进行环境评价,即对自然的影响、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对居住环境的影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对交通的影响。最后,阿姆斯特丹市的决策机构,根据备选方案以及环评结果,通过了最终的2040年城市&结构远景&,即三个方案中各选一部分的混合方案。
鹿特丹市的&2030年结构远景&环评与Maasvlakte2港口和Stadshavens区的规划环评是上下级规划环评联动的案例。鹿特丹是荷兰第二大城市,其城市定位为&欧洲的门户&。在&2030年结构远景&中,鹿特丹明确了发展经济和适宜的居住环境两大目标,并对城市不同区域制定了不同的发展策略,并提出了十三项重点工程,包括新建Maasvlakte2港口和发展Stadshavens区。Maasvlakte2是填海造陆的新建港口,其选址、规模等在鹿特丹市的&2030年结构远景&,甚至在国家的空间规划中就已经明确。因此,Maasvlakte2港口规划主要关注填海造陆和新港口的空间布局,而其环评主要考虑交通可达性、空气质量、海洋生态、生物多样性、受影响的外海域等。Stadshavens区是重要的港口经济区,根据鹿特丹市的&2030年结构远景&,其制定了长(2040年)、中(2025年)和短(2015年)三个时期的规划,而三个规划都包括了重塑港口技术、扩大经济体量和提升经济质量、港口与市区的融合、水上社区的建设、可持续的交通等五个方面。因此,Stadshavens区的规划环评主要考虑了噪声、空气质量、安全、交通和对气候变化的适应等。
海牙市和代尔夫特市分别是中等城市和小城镇的规划环评案例。海牙市政府最初制定了一个高强度的城市开发计划,遭到了公众的强烈反对,于是在规划修订时开展了公众咨询。在公众咨询过程中,各方提出了三个以上的备选方案,这些方案都能达到城市发展所提出的目标。针对这些备选方案,海牙市从空气质量、噪声、气候变化与节能、可持续的住宅、水、土壤、交通、景观、安全、施工期环境问题、历史文化遗存、健康、居住环境、复合效应、社会问题、市政管理要求、自然保护地等十七个方面对备选方案进行环评。这些备选方案及环评结果被送交决策,最终的决策过程不仅较为顺利,而且方案也得到了广泛的公众支持。代尔夫特市是一个面临着城市更新和再开发的小城镇。其规划环评主要从选址的角度对三个发展方案进行评价,即选址对绿地的影响(生态系统结构、绿地与建筑的关系)、对水的影响(水的存蓄能力、水质、水安全、防洪)、对居住环境质量的影响、选址与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相容性等四个方面。最终的环评推荐方案被命名为&绿色-蓝色工程&。
荷兰城市规划环评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荷兰城市规划环评实质上是环保参与综合决策。因为其规划环评除了环评一般意义上的内容外,还包括广泛的社会经济发展、人群健康、生活和工作的适宜性等多方面的内容;(2)荷兰城市规划环评的公众参与不仅是法定要求,还被作为规划的公众参与切入点。公众参与作为利益妥协的平台,能贡献出新思路、新方法、新方案等;(3)荷兰城市规划环评特别重视适宜的备选方案。&适宜的&备选方案是能符合环保要求且达到规划目标的备选方案,不同备选方案的优缺点和侧重点不同,只有对多个适宜的备选方案进行环评,才能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建议;(4)荷兰城市规划环评鼓励新尝试。由于荷兰要求即环评的范围、详细程度等要依据规划层级、区域特征、法律法规要求等的不同而设定,也就给予了内容、方法和程序等方面创新的空间。
荷兰城市规划环评的经验对我国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一是应尽快理顺规划体系,完善相应的规划环评体系。荷兰将各级空间规划作为各类规划的中枢,我国可考虑借鉴,即以空间规划为中心,作为上承发展理念,下接具体工程项目,左右联系其他规划的中枢规划,构建系统化的规划体系。二是应大力宣传规划环评的先进理念。荷兰奉行的是&环评是为了更好的规划、更好的项目&的理念。而我国还处于履行程序的博弈阶段。规划环评要努力提高社会对规划环评的认知,宣传规划环评的先进理念,促进规划环评中的公众有效参与,注重规划的多方案比选,逐步提高规划环评在环保参与综合决策的过程中的地位。三是借鉴荷兰规划环评的公众参与经验。近年来,我国以群体性事件为代表的环境纠纷问题越来越多。借鉴荷兰的公众参与经验,应在规划层面开展广泛的公众参与及利益相关者协商,在不断的协商和妥协中,最终找出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版权所有 &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ICP备案序号:京ICP备号-2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7届高三9月起点联考文综地理【解析】
湖北省2017届9月高三起点部分重点中学联考文综地理试卷
读我国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和当地气温与降水统计资料,回答1-2题。1.该地区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高山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2.该地区工业原料与其工厂组合,正确的是(
A.橡胶——轮胎厂
B.棉花——纺织厂
C.甜菜——制糖厂
D.茶叶——茶厂
劳动参与率=(工作人数+正在找工作人数)/16岁以上人口数,它可反映潜在劳动者参与工作的意愿。下表为2010年亚洲四国劳动参与率数据。据此完成3~4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印度劳动参与人口最少
&&&&&&&&&&&&&&B.女性劳动参与率一般高于男性
C.劳动参与率与区域产业结构有关
&&&&&&D.劳动参与率与经济水平呈负相关
4.对我国劳动参与率偏高的原因,推断合理的是(
A.劳动力充足&&B.人口老龄化严重&C.社会保障不够完善&&D.劳动力素质较高
京津地区是我国汽车制造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下图为汽车制造业空间在甲乙丙(由早到晚)三个时间段的集聚与扩散示意图,完成5~6题。&
5.京津地区的汽车制造业在甲乙丙三个阶段,都属于集聚力量的有(
①利于集中处理废弃物、降低能耗
&&&&&②利于生产协作和技术创新
③降低运输费用,土地成本低
&&&&&&&&&④共享能源和矿产资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汽车制造业在丙阶段由集聚转向扩散,对扩散目的地的影响有(
A.不利于产业升级
&&&&&&&&&&&&&&&&&&&&B.减轻环境污染
C.缓解水资源紧张
&&&&&&&&&&&&&&&&&&&&D.土地租金上升
下图为“斑头雁在亚洲地区的主要迁徒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读图推断斑头雁(
A.尤喜咸水湖
B选择高原越冬
&&&&&&&&D在低地河湖
8.在斑头雁的迁徒过程中,可能面对的最大困难是(
A.塔里木盆地的干旱缺水
B南亚的高温热浪
C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的暴雨
D喜马拉雅山口的劲风
刚果河以图中M、N两地为界,分为上、中、下游,读图回答9~11题。
9.关于刚果河干流各段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源头河段有冰期&&&
B.上游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C.中游水流平稳&&&&&
D.下游水位季节变化大
10.下列时段中,①地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的是(
&&A.3月21日至6月22日&
B.3月21日至9月23日
&&C.6月22日至9月23日
D.6月22日至12月22日
11.某日,图中①地的夜长为11小时40分,则该日②地(
A.日出和日落时间均晚于①地1小时10分
&&&&B.日出和日落时间均晚于①地1
C.日出、日落时间分别晚于①地1小时30分和1小时10分
D.日出、日落时间分别晚于①地1小时10分和1小时30分
12——46选修部分考题
36.&(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为荷兰木鞋图,荷兰木鞋鞋底厚实、鞋头上翘,制作原料为白杨,不变形、不渗水,能防潮好清洗。材料二:17世纪的荷兰因鲱鱼产业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每年夏季鲱鱼游到荷兰的北部海区产卵,它的卵非常适合挂在海藻上,渔民们根据它的产卵习性,把许多几百米长的挂网放在海中进行捕捉,用盐腌制可以长期保存。
&&(1)简析荷兰木鞋出现的自然环境的原因。(6分)
(2)据图2描述该国城市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6分)
(3)结合材料分析甲港口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4)分析鲱鱼游到荷兰北部海域且在夏季产卵的原因,并列举荷兰17世纪鲱鱼业的发展带动了哪些产业的发展。(8分)
37.(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多瑙河流域简图。材料二:多瑙河是欧洲第2大河,也是欧洲极为重要的一条国际河道,流经10个中欧及东欧国家,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全长2857千米,流域面积81.7万平方千米,有大小300多条支流,平均流量为6500立方米/秒。
材料三:芦苇,禾本科。多生于低湿地或浅水中。多瑙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芦苇产区,该区域的罗马尼亚的芦苇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3。
(1)简述多瑙河上游甲地河段汛期出现的季节并分析原因。(8分)
(2)多瑙河年通货量巨大,高达上亿吨,请解释原因。(8分)
(3)分析多瑙河三角洲芦苇广布的原因。(6分)&
【选修部分】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涂黑。
42.(10分)旅游地理
(1)简述我国“侯鸟游”日渐兴旺的原因。(6分)
(2)针对旅游者特点,指出旅行社开展“侯鸟游”项目应注意的事项。(4分)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面左图为
年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次数分布图(单位:次)。右图为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月际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云南滑坡泥石流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形成机制。(6分)
(2)简述云南滑坡泥石流的空间分布特征。(4分)
44.(10分)环境保护
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表中的数据反映出该区域湿地的变化。
阅读材料,分析该地在不同时期湿地变化的特点,说明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湖北省2017届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起点文综试卷参考答案
地理参考答案:
选择题:ADCCAD ADCDC
36.(1)地势低平(2分),气候湿润(2分),地表容易积水泥泞(2分),木鞋不变形不渗水,防潮,好清洗利于在泥泞中行走;&&&当地气候有利于白桦生长,制鞋原料丰富(2分)(任3点)
(2)分布集中不均匀(2分),沿海(2分)、沿河(2分)分布。
(3)位于沿海,港湾优良;西部和北部有岛屿,利于躲避风浪;鲱鱼的捕捞,促进了港口城市的形成(三点写出两点得4分)。
(4)夏季水温高,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浮游生物繁盛;(2分)北部海域大陆架宽广,浮游生物多(2分);造船业、制盐业、织网业等(答对两个给4分)
37.(1)春季:气温回升,大量积雪融化,形成春汛;(4分)
&夏季:降水多,气温高,冰雪融水补给。(4分)
&&&(2)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流量大(2分);干流流经盆地和平原,水流和缓,通航条件好;(2分)流经国家多,通航里程长(2分);与欧洲其他河流有运河相通,经济腹地广。(2分)
&&&(3)多瑙河三角洲面积广,浅海滩涂面积大;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
&冬季凌汛,河水泛滥等。(6分,每点2分)
42.(1)老龄人口增多;(2分)经济收入提高,旅游意愿增强;(2分)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大。(2分)(2)加强随团医疗保健;(2分)放慢旅游节奏(降低游行强度)。(2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1)6—8月份(2分)暴雨是诱发滑坡泥石流的一个动力条件、诱发因素;6—8月份,受夏季风影响,云南省多暴雨,降水量多,降水强度大,致使滑坡泥石流多发。(4分)
(2)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广泛;(2分)总趋势是西多东少(或西北多,东南少)。(2分)
变化特点:年,湿地斑块数量显著增加,湿地破碎,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年,湿地斑块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湿地萎缩。
不利影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候变差;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加剧;生态平衡破坏;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种类(数量)减少等。(答出4项或以上即可)
精品解析:【全国校级联考】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7届高三9月起点联考文综地理试题解析
【考点定位】气候类型的判断、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方法总结】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1、以温定带
(主要看最低气温):全年最低气温高于15度,为热带; 全年最低气温在0-15度之间,为亚热带; 全年最低气温低于0度,为温带;
全年最高气温在0度左右,为寒带。
2、以水定型(看降水的全年分布情况)
夏雨型:所有的季风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和热带草原
冬雨型:地中海气候
年雨型:热带雨林、温带海洋
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考点定位】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能力
5.A[来源:Z_]
【考点定位】工业集聚的原因、产业转移的影响
【方法总结】产业转移可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或地区,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产业转移,可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国际产业分工和合,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转移会给转出区域和转入区域的自然环境带来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如原来的乡村变成度度工业化地区。另一方面,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伴随产业转移,就业机会也会由转移国或地区转移到转移对象国或地区。
【考点定位】学生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答案】[来源:学科网ZXXK]
【考点定位】河流水文特征、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昼夜短和地方时计算
【知识拓展】日出日落时间、昼长的计算,昼长=2*(12-日出时间),昼长=2*(日落时间-12),日落时间=12+1/2昼长,日出时间=12-1/2昼长。
36.&(24分)
【答案】[来源:Z_]
(1)地势低平(2分),气候湿润(2分),地表容易积水泥泞(2分),木鞋不变形不渗水,防潮,好清洗利于在泥泞中行走;
&&当地气候有利于白桦生长,制鞋原料丰富(2分)(任3点)
(2)分布集中不均匀(2分),沿海(2分)、沿河(2分)分布。
(3)位于沿海,港湾优良;西部和北部有岛屿,利于躲避风浪;鲱鱼的捕捞,促进了港口城市的形成(三点写出两点得4分)。
(4)夏季水温高,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浮游生物繁盛;(2分)北部海域大陆架宽广,浮游生物多(2分);造船业、制盐业、织网业等(答对两个给4分)
【考点定位】自然条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港口形成条件
【方法总结】港口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入港航道要有足够的深度和宽度;平原地形对港口平面布置有利,但航道往往容易淤积;社会经济条件:腹地范围越广,依托城市经济越发达,对港口建设越有利,另外还需要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效率的运作机制。选址要求: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与其他交通干道系统有方便联系的地方。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
37.(22分)
(1)春季:气温回升,大量积雪融化,形成春汛;(4分)
&夏季:降水多,气温高,冰雪融水补给。(4分)
(2)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流量大(2分);干流流经盆地和平原,水流和缓,通航条件好;(2分)流经国家多,通航里程长(2分);与欧洲其他河流有运河相通,经济腹地广。(2分)
(3)多瑙河三角洲面积广,浅海滩涂面积大;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
&冬季凌汛,河水泛滥等。(6分,每点2分)
【考点定位】河流补给类型及汛期、河流通航能力强的原因、
【名师点睛】分析河流航运价值的思路:自然因素主要看河流的水量、水量的季节变化、水流速度、河流长度、能否河海联运等,河流水量大、水量季节变化小、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稳、河流通航里程长、能河海联运的河流航运价值高。社会经济因素主要看流域内经济发展程度,经济发达的地区航运价值高。
42.(10分)旅游地理
(1)老龄人口增多;(2分)经济收入提高,旅游意愿增强;(2分)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大。(2分)
(2)加强随团医疗保健;(2分)放慢旅游节奏(降低游行强度)。(2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考点定位】旅游资源开发条件、旅游安全防范措施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1)6—8月份(2分)
暴雨是诱发滑坡泥石流的一个动力条件、诱发因素;6—8月份,受夏季风影响,云南省多暴雨,降水量多,降水强度大,致使滑坡泥石流多发。(4分)
(2)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广泛;(2分)总趋势是西多东少(或西北多,东南少)。(2分)
试题分析:
(1)从右图中看云南滑坡泥石流多发月份是6到8月;云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暴雨是诱发滑坡和泥石流的动力条件。
(2)从左图中看滑坡泥石流分布广泛,总趋势西多东少。
【考点定位】滑坡、泥石流形成原因
【方法总结】斜坡上大量土体和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称滑坡。泥石流是一种突然爆发的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主要发生在地质不良、地形陡峻的山区。一般来说,形成泥石流有三个条件:一是有较集中的不稳定的松散土石物质;二是有突发而急骤的水流;三是有宜于汇水和较陡的地形。
44.(10分)环境保护
&变化特点:年,湿地斑块数量显著增加,湿地破碎,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年,湿地斑块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湿地萎缩。
不利影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候变差;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加剧;生态平衡破坏;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种类(数量)减少等。(答出4项或以上即可)
【考点定位】
【知识拓展】湿地的生态价值: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
我的更多文章:
( 08:37:07)( 11:34:59)( 08:05:17)( 10:06:29)( 09:21:10)( 10:27:13)( 10:38:57)( 08:26:30)( 09:14:38)( 10:54:37)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荷兰专家表示:气候变化威胁生物多样性
日 08: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日
作者:赵琪/编译
内容摘要:结果显示,因当地管理缺失,包括过度捕捞、化肥污染等,这些重要的生态系统地区面临严重的威胁,有崩溃的风险。
关键词: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荷兰专家;生态系统;亚马孙雨林
作者简介: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近日,由荷兰瓦格宁根大学(Wageningen University)水生态和水资源管理系主任马腾·斯海弗(Marten Scheffer)领导的专家小组对全球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如亚马孙雨林等地区进行了全面评估。结果显示,因当地管理缺失,包括过度捕捞、化肥污染等,这些重要的生态系统地区面临严重的威胁,有崩溃的风险。    斯海弗表示,由于本地化管理问题日益严重,如水质下降、营养物流失、森林砍伐等问题突出,加剧了极端气候的发生,长此以往,会让生态系统面对气候变化时抵抗能力下降。  斯海弗列举了三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遗产地区,包括西班牙多尼亚那湿地、亚马孙雨林和澳大利亚大堡礁,他将其称为全球气候调节器。然而,受气候变化以及当地的管理混乱威胁,这些重要的生态调节器作用正在减弱。例如,西班牙的多尼亚那湿地是欧洲水鸟越冬最重要的栖息地,同时该地还有众多独特的植物和无脊椎动物,但农用化肥和城市污水引发湿地水质退化,正在危害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斯海弗还说,气候变暖引发的气温升高和干旱以及大量的森林砍伐,已经将亚马孙雨林地区生态系统变成了一个干燥、物种稀少、火灾易发的林地。因此,如何恢复该地区降雨、加快森林更新、加快生态系统改造已迫在眉睫。同时,大堡礁地区受到海洋酸化和过度捕捞的影响,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使得珊瑚礁恢复功能严重弱化。  斯海弗表示,上述三个事例表明,维护全球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如果这些系统崩溃,意味着很多物种灭绝,且不可逆转。各国必须加强政府和社会层面治理,才有可能阻止局势恶化。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李秀伟)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条
查看全部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C)
by . all rights reserved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气候问题对人类的影响气候变暖对人类影响 经济影响 人类长期生存的影响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气候公约》)1992年正式通过,1994年生效.《气候 公约》是国际社会联合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政治宣言,它的主要注意力放在全球共同努力以 减缓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方面,但是《气候公约》也强调了适应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其要点包括: 1.明确要求“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这一目标,应当在“足以使生态系统能够自然地适应气候变化、确保粮食生产免受威胁并使经济发展能够可持续地进行的时间范围内实现”(第二条).
2.要求所有缔约方承诺:“……(e)合作为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做好准备;拟订和详细制定沿海地区的管理、水资源和农业以及关于受到旱灾和沙漠化及洪水影响的地区特别是非洲的这种地区的保护和恢复的适当的综合性计划;(f)在它们有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政策及行动中,在可行的范围内将气候变化考虑进去,并采用由本国拟订和确定的适当办法,例如进行影响评估,以 期尽量减少它们为了减缓或适应气候变化而进行的项目或采取的措施对经济、公共健康和环境质量产生的不利影响;(g)促进和合作进行关于气候系统的科学、技术、工艺、社会经济和其他研究、系统观测及开发数据档案,目的是增进对气候变化的起因、影响、规模和发生时间以及各种应对战略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后果的认识,和减少或消除在这些方面尚存在的不确定性;(h)促进和合作进行关于气候系统和气候变化以及关于各种应对战略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后果的科学、技术、工艺、社会经济和法律方面的有关信息的充分、公开和迅速的交流”(第四条第1款). 3.强调在实现公约目标和履行各项规定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尤其是特别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那些发展中国家缔约方的具体需要和特殊情况”(第三条第2款).帮助发展中国家缔约方适应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包括: --规定“附件二所列的发达国家缔约方和其他发达缔约方还应帮助特别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发展中国家缔约方支付适应这些不利影响的费用”(第四条第4款). --要求“各缔约方应充分考虑按照本公约需要采取哪些行动,包括与提供资金、保险和技术转让有关的行动,以满足发展中国家缔约方由于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和/或执行应对措施所造成的影响,特别是对下列各类国家的影响,而产生的具体需要和关注:(a)小岛屿国家;(b)有低洼沿海地区的国家;(c)有干早和半干旱地区、森林地区和容易发生森林退化地区的国家;(d)有易遭自然灾害地区的国家;(e)有容易发生旱灾和沙漠化地区的国家;(f)有城市大气污染地区的国家;(g)有脆弱生态系统包括山地生态系统的国家”(第四条第8款). --明确指出“各缔约方在采取有关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的行动时,应充分考虑到最不发达国家的具体需要和特殊情况”(第四条第9款). 4.要求各缔约方“拟订和实施有关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教育及提高公众意识的计划”,为“公众获取有关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信息”提供便利,促进“公众参与应付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和拟订适当的对策”,“培训科学、技术和管理人员”(第六条). (二)《京都议定书》关于气候变化影响方面的规定 1997年,《气候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三次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缔约方在2010年前后的第一承诺期内,将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的排放水平至少减少5%,同时也强调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的问题. 1.要求附件一所列缔约方在制定有关限排和减徘的政策和措施时,“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不利影响,包括对气候变化的木利影响、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对其他缔约方--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和《气候公约》第四条第8款和第9款中所特别指明的那些缔约方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影响”(第二条第3款). 2.要求附件一所列缔约方在实现第一承诺期的减徘目标时,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尤其是《气候公约》第四条第8款和第9款中所特别指明的那些缔约方不利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影响”.缔约方会议应“……审议可采取何种必要行动以尽量减少气候变化的不利后果和/或对应措施对上述条款中所指缔约方的影响.须予审议的问题应包括资金筹措、保险和技术转让”(第三条第14款). 3.要求非附件-缔约方“制定、执行、公布和定期更新载有减缓气候变化措施和有利于充分适应气候变化措施的国家方案以及在适当情况下区域的方案”.这些方案应“关注能源、运输和工业部门以及农业、林业和废弃物管理”.非附件一缔约方也应“努力酌情在它们的国家信息通报中列入载有缔约方认为有助于对付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的措施,包括……适应措施方案的信息”,并“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进行合作,促进维持和发展观测系统并发展数据库,以减少与气候系统相关的不确定性、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和各种应对战略的经济和社会后果”(第十条). 4.要求缔约方会议“应确保经认证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活动所产生的部分收益用于……协助特别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发展 中国家缔约方支付适应费用”(第十二条第8款). 5.要求缔约方会议应“促进各缔约方交流为对付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而采取的措施方面的信息,并为之提供方便”.在两个或更多缔约方提出要求时,应为“协调这些缔约方对付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而采取的措施提供方便”(第十三条第4款). (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关于气候变化影响问题的谈判进展 众所周知,已经出现的全球气候变暖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全球气候进一步增暖,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最显著的负面影响,但发展中国家在应付这些不利影响时,限于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而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因此,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面前是最脆弱的群体.发达国家需要对它们的历史环境责任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他们适应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使它们所承受的不成比例的气候变化负面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为此,《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都对发达国家缔约方帮助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发展中国家缔约方适应气候变化的问题,做出了上面所述的各条明确规定.《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这些条款是基于“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和“公平”的原则提出的,所以谈判时也得到发达国家缔约方的认同. 但是迄今为止,发达国家还没有就此问题所做的承诺提出任何可接受的兑现方案,更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行动.发达国家认为减缓未来气候变化的行动,就是对发展中国家最脆弱地区所经受负面影响的最好补偿途径.它们不愿对已经或即将发生的负面影响做出直接补偿,也不情愿对发展中国家为减缓气候变化负面影响所采取的措施及其由此产生的经济负担给予帮助.这种态度悖于《气候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的原则和精神及相应条款规定,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所不能接受的. 2000年11月在荷兰海牙召开的《气候公约》第6次缔约方大会,呼吁缔约方之间进行有效的信息和方法交换,增强或建立国家或地区级观测监测网络、研究培训中心和气候变化研究计划,促进气候变化适应技术的交换,并要求评估这些活动的进展情况,向缔约方大会推荐进一步行动计划;决定提请联合国第三届最不发达国家会议讨论发展中国家由于气候变化而产生的特殊需要和特殊情况,要求发达国家考虑将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问题纳入到现在的国际发展合作计划的改革方案中.但是,在“对已经或即将发生的负面影响做出直接补偿,对发展中国家为减缓气候变化负面影响所采取的措施及其由此产生的经济负担给予帮助”的问题上,仍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是否和如何对发展中国家所受到的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有效补偿的有关争论,在今后的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还将继续下去.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全球变暖会导致空气和水源污浊,引起更多同洪水相关的意外事故,威胁人类食物供应,造成数以百万计的环境难民,给具有净化空气和水作用的许多生态系统带来压力,甚至致使生态系统崩溃。
所有这些,都将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损害。
日前,在美国费城召开的美国地质学会年会上,巴尔的摩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布隆伯格公共卫生学院医学博士辛迪?帕克就全球变暖产生的健康危害问题作了主题发言,她表示:“大多数人在考虑气温变化...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气候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