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TPP,特朗普 tpp 中国应对都有什么牌

TPP对中国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策略
当前位置:&&&&&&<!--
一周热点新闻中国将如何应对TPP?
TPP的实质是美联儲对12国的央行提供担保。美元的信用世界第一,TPP相当于借了信誉给12国央行。让协约国有了AAA级评级。将获得世界热钱的涌入。
中国高儲蓄4万亿外汇,不缺钱,缺投资市场。
实际上,中国对TPP12个国家的投资已经饱和。不会去再染指TPP。所以美国不要中国加盟。反而对日本施压加入。聘作助手和代理。有如欧盟23国的德国,挑起了欧元区的重担一样。
为什么美国选中德国和日本?
因为广场协议。德日没有军队。中国的主权意识和民粹主义无法进入美国模式,所以,TPP放弃了中国。
这个游戏是好是坏,不由中国言语。美国说了算。不必评价。因为候选人由美联儲指定。正如中国的所有权贵候选人由中央指定一样。非政府组织是无权过问的。
中美之间不同之处是,在权贵的候选人指定上,政府组织无权过问。基本由非政府组织选择,派贸易部长出面商议。不带政治性。正如屠呦呦获诺奖不带政府性质一样。
中国不同,所有事都由政府决策。此一项,被TPP排斥在外。中美之间的政治矛盾并不反应在TPP上。这一点要严格区分。中美之间是主权斗争。TPP和人民币都以美元为计价标准,所以TPP与中国是零和游戏。
中国对12国的投资将受到美联儲担保。而美国政府一如既往地反对中国高儲蓄外汇与美国逐鹿世界话语论坛。
中国能不能加入TPP?
首先要问中国能不能开放市场和放弃高儲蓄外汇?
周小川表示中国将改革金融产业,实行儲蓄保险制度,就是准备降低外汇儲蓄和取消央行担保制度。这就是私有化银行的改革。必先反对马老板的“国十条”,取消国企和党企开小灶。若果真如此,TPP就会对中国敞开大门了。
这时,中国才是“搭便车和推车”,而不是与美联儲唱对台戏。
从中国政改的顽症分析,中国很难走到这一步,因为党内争产斗争激烈,谋略家林立,即得利益集体民主素质低劣,不肯和平退出继位权力。作为遏制中国的TPP联盟,将支持日本长期与中国对立。形成竟争角逐东南亚盟主的主力军。
南韩、台湾宣布准备申请加入TPP。中国又陷孤立自怜的内忧外患境地。
舆论上看,是苏秦和张仪斗嘴强,还是商鞅变法强?的确是“民信”的决定!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不是和平,是民主!中国的朋友遍天下才有亚投行。亚投行何种模式?民主法治。
顺之者昌,逆之者遗臭万年。阿弥托佛。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新闻关键词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网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知识竞赛"活动。
面对TPP 中国手中有“牌”
&&&&CFP供图
&&&&专家认为,中国构建自贸网络的方向不会因TPP而改变&&&&由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日前在美国亚特兰大基本达成。对此,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8日表示,中方对促进亚太经济一体化的区域贸易安排持开放态度,各自由贸易安排之间应相互促进。中方主张相关贸易安排应遵循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有助于加强多边贸易体制。&&&&专家表示,要对TPP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充分关注,但也不应过分担心,“一带一路”、亚投行、亚太自贸区等战略将为我国提供应对TPP的底气和保障。而作为拥有10万亿美元GDP规模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中国市场对世界各国极为重要,已成为诸多国家无法忽视的合作伙伴。&&&&南方日报驻京记者&赵晓娜&&&&影响??&&&&全球贸易规则将重塑?&&&&美国当地时间10月5日,美国等12国经贸部长发表联合声明,宣布《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结束。谈判各方同意大幅降低投资、贸易壁垒和确立新的商业规则,并希望以此为样本重塑亚太乃至全球贸易规则。&&&&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白明指出,在此前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伴随WTO效率的降低,当前多边及双边区域贸易安排已经占到主导地位,北美自贸区、欧盟等多边区域合作机制已经产生巨大影响。&&&&一旦生效,TPP协议将在亚太区域产生较大影响。有专家更是指出,TPP有望超越北美自贸区,成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据了解,TPP谈判涉及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墨西哥、越南、马来西亚等12个国家,涵盖全球40%的经济产出,贸易总额也约占全球贸易总额1/3。据统计,TPP协定参与国家和地区之间2014年贸易总值为2.4万亿美元。&&&&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当日发布的协定概要,要求成员国全面市场准入,即消除或削减涉及所有商品和服务贸易以及投资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这意味着,协议生效后,这些国家和地区之间将有1.8万种商品的关税壁垒会减少,贸易成本将会降低。&&&&概要还包括,促进区域生产和供应链网络的发展,解决数字经济、国有企业等新的贸易挑战,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帮助成员国加强贸易能力建设,实现贸易的包容性。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平台,将吸纳亚太地区其他经济体加入。&&&&分析??&&&&美国“醉翁之意不在酒”&&&&实际上,无论是创始国还是成员国,各国在不同领域的受益程度也显著不同。根据经济学家估算,越南有望成为TPP的最大受益方,其出口和人均所得将大幅增长,而澳大利亚、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的经济增长获益并不明显。&&&&作为TPP的主导创始国,也有学者测算指出,美国加入TPP只能拉动其GDP增长0.05%至0.06%,出口增加0.24%至1.1%。他们据此指出,TPP对加强亚太地区经济联系作用十分有限。&&&&不过,美国主导并极力推崇TPP“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长远战略意图的考量。有分析认为,TPP是奥巴马政府最为重要的贸易政策议程,也是其“亚太再平衡”战略在经济领域的核心手段。事实上,TPP协议发表后不久,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评论明确表示,美国不允许中国等国家来书写全球经济的规则。&&&&除TPP外,美国还在极力推动以美国、欧盟为主体的TTIP协定。专家认为,从全球范围看,力推TPP和TTIP的“两洋战略”是美国力保其在全球经济和国际经贸领域的领导权的重要手段。&&&&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则指出,TPP协议基本达成,标志着新一轮国际贸易规则之争才刚开始,不仅将规定取消或降低商品关税,还将涵盖安全标准、技术贸易壁垒,以及有关劳工和环境保护的规定,这意味着全球贸易规则的升级。&&&&不过,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指出,协议达成只是一个节点,各国国内的批准过程仍存在诸多挑战,敏感问题可能引发争议,其中仍充满不确定性。&&&&应对??&&&&中国应保持战略定力&&&&TPP涉及的谈判国中,涉及到中国的多位重要贸易伙伴,包括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以新加坡为例,2013年和2014年,中国连续两年成为新加坡最大贸易伙伴,新加坡连续两年是中国第一大投资来源国。有人士担心,TPP协议一旦生效,将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巨大冲击。&&&&白明表示,对中国来说,TPP的贸易转移效应产生的影响更加直接,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外贸下行、国际形势复杂,我国外贸传统优势逐渐削弱、新的优势尚未完全形成的情况下,TPP对我国外贸的压力不容小视。&&&&不过,对于TPP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学术界引用较多的是《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第4期《TPP和亚太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及中国的对策》的测算。文章指出,在目前TPP协定12个成员国的情况下,对中国将仅仅产生0.14%的负面影响。&&&&专家认为,不应无视TPP的影响,但也不应过分担心,为应对TPP,中国手中也握有“底牌”。白明指出,目前TPP协定的12个成员国中,越南、文莱、新加坡、马来西亚是东盟自贸区的国家,中国还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秘鲁、智利签订了双边自贸协定。&&&&在剩下的4个国家中,日本正在同中国、韩国进行中日韩自贸协定的谈判,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谈判基础的中美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也在加快步伐,目前已交换两轮负面清单。&&&&“中国手中有‘牌’,面对TPP始终保持战略定力。”苏晓晖指出,近年来,加快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逐步构建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网络,是中国努力的方向,不会因TPP而改变。&&&&目前,中国在建自贸区19个,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已签署自贸协定14个,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连线&&&&商务部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加快实施自贸战略&&化压力为动力&&&&“从短期来说,TPP对中国带来的压力还不是十分明显。”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TPP正式生效不排除存在变数的可能。即使TPP生效后,这12个国家要做到全部履行承诺也还有待时日,其带来的贸易转移效应也只是局部的。&&&&不过,白明表示,从动态视角来看,TPP带来的压力有加码的可能,但中国也有很多应对战略。&&&&在白明看来,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客观上就是在“攒”底气。迄今为止,中国已经与2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4个自由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区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做是应对TPP压力的有效手段。白明认为,现阶段,应当积极推进APEC自贸区、中日韩自贸区、RCEP、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变被动为主动。&&&&白明说,除了自由贸易区战略之外,中国还有许多抗压“强项”,如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建立亚投行、促进金砖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进行制度创新的先行先试、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充分利用G20领导人对话平台等。&&&&“当然,最根本的抗压还是要在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上下功夫,加快培育对外贸易的新优势,同时将高水平引进来与大规模走出去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我们对TPP的承压能力。”白明表示。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怎样应对tpp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