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吧沈飞真的没落了吗吗

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b34-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网吧衰落4成在赔钱 曾经1张许可证炒到27万(图)
来源:现代快报
现在很多网吧客人比较少
  在网吧经营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有的网吧转型经营,改善环境,客人也增加了 现代快报记者 李雨泽 摄
  南京网吧浮沉录
  有没有那么一段时间,有一个黑黑的房间人头攒动,排队的人络绎不绝。
  回首,那年,那夜,那人,你已有多久没去过网吧。
  1997年,中国只有62万网民,2014年,中国网民数量达到6.18亿。
  然而,在手机的攻城掠地下,网络向上,网吧却在向下。
  网吧的兴起时期
  (上个世纪90年代~2001)
  网吧的黄金时期
  网吧的平稳时期
  网吧的没落时期
  (2009~?)
  前不久,南京市民文先生发布转让信息,为自己的网吧找下家。他说,手头其他生意太忙,网吧收入也不如以前。在一些同城交易网站上,类似的转让信息相当普遍。昨天,现代快报记者实地走访发现,不少经营者们感叹这一行越来越难做。有业内人士称,如果放在十一二年前,网吧绝对不愁没人要。当然,主人也不一定舍得转,因为那时谁有网吧谁就有钱赚。可是眼下,网吧的美好时代一去不复返。南京连锁网吧增值服务中心相关人士介绍,南京现有的750多家网吧中,40%的网吧在赔钱,盈利的也就只占20%,网吧亟需重新规划。实习生 茅敏敏 现代快报记者 张瑜 付瑞利
  现状堪忧
  周末高峰期,还有三成空位置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在南京仙林大学城附近的一家网吧看到,偌大的房间里,上座率大概在两成左右。
  同样位于仙林大学城的另一家网吧老板文先生说,2005年网吧刚开业时,因为紧靠高校,客源丰富,周一到周四,上座率能有80%,到了周末,来上网的学生排着队等机位,“除了我一家,旁边还有10家,家家都爆满。”可是慢慢地,他注意到来上网的人越来越少。到了去年,即便像周六周日这样的高峰期,也有30%的座位是空的。“现在学生都有电脑了,宿舍里也有网线,我们受冲击比较大。”于是,他选择把网吧转出去。
  70岁的陈淑(化名)和几个好朋友合伙,在南京新街口附近经营着一家网吧。从1999年退休后,开只有五六台机器的电脑室开始,到现在,他们的网吧已有一百多台电脑。昨天中午,陈淑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十五年下来,她尝遍了辉煌和没落。
  “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不想闲着,想多挣一份退休金。”目前,陈淑每个月也能从网吧的利润中,获得三四千元的“分红”。她说,以前,她每个月能拿七八千元。并且,为了留住客人,他们每隔两年都要对网吧进行改造,“挣的大部分钱又投进去了,我们也不想再折腾了,就等着哪天不挣钱了就关门。”
  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王峰(化名)还记得,他第一次去网吧上网时,对着电脑坐了两个小时,就注册了一个QQ。2001年时他刚上大学,宿舍的同学中没人买电脑,大家上网都是去学校附近的网吧。他说,当年经常和舍友们通宵泡网吧,泡一夜网吧要花掉几天的饭钱,但当时在他看来,网吧里能接触到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王峰说,在他眼中,网吧是他们这个年纪的人怀旧的场所。在这里,他第一次跟女网友聊天,第一次学会了打网络游戏。他说,自从毕业上班后,他已经好几年没去过网吧了。
  当然,也有些网民依然钟情于网吧里那种熟悉的热闹气氛。上班族小李是个网游爱好者,每逢周末,他喜欢吆喝上好哥们,一起到家门口的网吧联网打游戏。“打得兴奋时,喊上几句。队友不给力时,骂几句。从上中学开始就这样玩的,这种感觉在家里可找不到。”他说。
  网民:“网吧”已是过去式
  老板:房租等都涨,上网费却没变
  蒋先生在南京经营网吧已经有11年了。“去网吧上网在十年前是大众消费,现在已经是小众消费了。”他说,10年前,电脑普及率不高,网络也不够发达,年轻人上网一般都会去网吧。“很多年轻女孩子在网吧聊聊天、看看电影,就能打发几个小时,可现在连手机都能上网了,谁还来网吧呢?”他说,如今去网吧的主要有两种人:一种是外来打工者,另一种是喜欢玩网游的。
  蒋先生在南京有5家连锁网吧,如今这些网吧的经营状况,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
  “现在我们网吧里,上网每小时2.5元到3.5元,跟十年前差不多,可是房租、人工费用涨了多少倍啊!”蒋先生说,之前在南京主城区租一个500平米左右的场地一年10万,现在没有五六十万根本拿不下。2002年雇一个网管每月工资600到800元,现在一个月差不多3000块钱。
  他说,网吧前期投资很大,盈利却很缓慢,越来越多的人退出这个行业,也就不奇怪了。
  曾经辉煌
  一张网吧许可证
  炒到了27万
  2007年,文化部、工商总局等14部委联合颁布“网吧审批禁令”,这让一部分网吧老板感受到明显的利好。审批禁令发布后,一方面可以减少行业内竞争对手,另一方面,网吧老板手中的“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成了“香饽饽”。南京一家资深网吧老板告诉记者,尽管当时网吧已经不那么火爆,但相比而言还是比较赚钱的行业,所以当时南京转让“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炒到了最高27万。
  2013年11月,文化部和公安部、工信部、工商总局联合发布通知,依法开展单体网吧审批,这意味着实施6年多的“网吧审批禁令”废止。前不久,江苏省政府下发通知,省内网吧连锁企业的行政审批将被取消。
  “这几年网吧越来越不景气,挂出来转让的网吧很多。以前炒到十几二十万的证,现在一两万就能买到。”有业内人士认为,尽管网吧市场已开禁,但网吧行业正走向没落,很难再有大量新网吧出现。
  南京最多时
  有1100多家网吧
  昨天,南京连锁网吧增值服务中心主任姜维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南京网吧从兴起到走下坡路也就十几年的时间。上世纪90年代,南京出现一些小规模的电脑室,那时也没有市场门槛。2000年前后,正规的网吧出现,办理证照也很简单,只需向工商和文化部门申请即可。2002年至2004年期间,是网吧最好的时间段。
  “那个时候,经常有人为了抢机器而打架。网吧也是暴利,十分挣钱。”他说,顶峰时,南京曾有1100多家网吧。从事IT工作的陈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印象中,2000年初,网吧像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有些地方还形成网吧一条街,并且家家生意好得不得了,几乎每天都爆满。
  姜维说,从现在南京还有750多家网吧。“750多家网吧中,40%的网吧在赔钱,40%刚刚保本,剩下的20%能盈利。”
  业内支招
  网吧应寻求转型“脱俗经营”
  网吧经营状况经历“过山车”式的变动,在很多大程度上,源于客源的变化。不少从业者认为,电脑普及、网络发达的年代,网吧不再是人人追捧的宠儿。即便在学生的扎堆的地方,也没了往年的盛况。
  面对这种状况,南京连锁网吧增值服务中心主任姜维认为,对于绝大部分网吧来说,重新规划,转变经营模式已成当务之急。因为网吧不再是唯一的上网渠道,顾客的消费观念在转变,上网从刚性需求转变为娱乐需求。这种情况下,经营者就得尝试开创主题网吧,要“脱俗经营”。比如,以游戏为主题,到这家网吧玩,经验值可以双倍增加。
  不少业内人士称,南京的踏浪网咖算是成功的例子。昨天,记者走进位于张府园附近的一家“踏浪网咖”。这里和印象中的网吧不一样:入口处,开着奶茶铺,再往里走,就是上百台电脑,来上网的客人可以随时点喝的。如果办卡充值,店方还会赠送奶茶、咖啡等。
  踏浪网咖一位负责人称,想靠网络盈利,已经相当困难了。他们只能增加盈利点,实行多种经营。
  越来越多的网吧在寻求转型,从提升网吧环境、提升服务水平等方向入手。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网吧从大众消费变成小众的娱乐消费,转型升级是否成功,关键还要看市场的接受度是多少。
(责任编辑:UN600)
&&&&&&</div
中国人哪来这么多钱?[]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在线招聘虽然帮助很多人找到了工作,但是虚假信息却从来没有断过。[]
5月23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在宁开幕[]
我们人民共和国的航船正在破浪前进……[]
& &&&& & 正文
网吧没落,如何自救?
【字号:&&】【】
  中国江苏网12月3日讯 去年,全国约有10000家网吧关门,我市网吧数量整体上也呈现萎缩态势。业内人士表示,网吧经营亟须转型。
  好多老面孔都不见了
  柏书杰是我市文化系统的一位&老人&,他原在市电影院工作,后下海经商。&我是2003年进入网吧行业的,算得上是较早一批&吃螃蟹&的人。&柏先生说,他起初从一家只有35台电脑的网吧做起,发展到现在拥有三家网吧、上百台电脑的规模。不过由于担忧行业前景,最近他关闭了一家网吧。
  &2005年到2009年这段时间,只要网吧开下来就能挣钱,那时上座率基本上都在90%以上,高峰期的时候经常出现几个人等一台电脑的现象。&柏先生说,现在这种门庭若市的热闹景象很难再看到,高峰期能有80%以上的上座率就算很好了,&多年前炒得很火的网络经营许可证现在也没那么受欢迎了。&
  从2003年开始,柏书杰都会参加主管单位召开的网吧经营者大会。不过从2008年开始,曾经一起&弄潮&网吧的熟面孔渐渐消失,逐步被网吧行业发展大潮淘汰。&每年都听说有人不干了,关门的理由大多是&网吧竞争太激烈、客源变少、升级太快,挣不到钱了&。&他说。
  据了解,2008年以前全市有网吧640家,其中光市区就有140家,经营电脑总台数两万多台。不过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市正常营业的网吧约有500家左右,市区约有90家,县城乡镇里的一些小网吧数量下降趋势明显。
  网络和智能手机普及了
  记者走访中,经营者抱怨最多的就是经营困境,回报周期明显拉长则是最直观的体现。以柏书杰为例,今年上半年他投资80多万元新建新苹果网吧,网吧建筑面积240平方米,有电脑85台。在黄金时期,14个月基本可以收回成本;而在最近几年,这一周期被拉长。&网吧不到3年差不多就需要一次更新换代。换句话说,如果30个月没有收回投资,那再进行投资就意味着亏本。&
  在过去几年间,经营成本越来越高。&网管工资起初只要800元,现在两千,还要额外给他交保险,发福利;以前房子租金一平方米20多元,现在涨到40元;还要不定期升级设备&&&柏书杰粗算了一笔账,经营成本几乎翻倍。
  除此之外,就是网吧主要消费群体的&缩水&。而&缩水&现象,与家用电脑、智能机的普及不无关系。&我这边紧靠万户新村,人员流动性大,网吧重新装修后环境还不错,还可以留住这部分人。&柏书杰说,&来网吧消费的主要是玩网络游戏的,现在听说在智能手机上玩的游戏也正在开发,到时来网吧的人就更少了。&
  面对困境要寻求转型
  面对种种困境,昔日风光无限的网吧不得不寻求转型。近几年,市中心城区都没有新增网吧。从2011年开始,单个网吧采取加盟连锁的方式扩大规模,规范经营。同时,市文化行政综合执法支队去年组织工作人员和网吧经营者去上海取经。
  &网吧设在咖啡厅里,装潢考究,在里面根本闻不到香烟味,有的只是淡淡的咖啡香和蛋糕味。在这里不单是满足上网的需求,更多的是一种享受。&支队负责人高庆云表示,以后网吧单一的经营模式将被逐渐淘汰,转型为&网咖&(网络咖啡厅),或增加超市、便民服务项目等,这是大势所趋。
  据了解,我市目前还没有这种&网咖&,只有很少一部分网吧增加了超市或便民服务。&当然,&网咖&这种模式前期投入比较大,我市网吧经营者可以从投入低的项目入手。&高庆云说,改善网吧上网环境和服务质量是网吧转型的重点内容,既然做不到高投入,那就首先从改善环境卫生入手。
  据了解,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契机,市文化行政综合执法支队要求市区网吧改善卫生环境,规章制度统一上墙。很快,一些主动参与创卫的网吧就尝到了甜头。如通过改善卫生环境,新苹果网吧只花了一个月时间就扭亏为盈,而且日均上座率比以往高出10个百分点;盐南西路斯翔网吧也进行了重新装修,降低电脑密度,客源很快就得到增加。
网吧没落,如何自救?
作者:&&编辑:张成、娄静
在经过了连续几天的暴雨之后,南京溧水区的多处农田被毁,房屋被淹,防汛形势非常严峻,当地也启动了防汛的紧急预案,一共6000多人奋战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记者来到溧水区灾情最严重的洪蓝镇青锋村,这里也是石臼湖的西北圩,积水已经没过了人的脚踝,很难再往前行走了。为了到达抗洪抢险的第一线,记者乘坐村民们的小船前往,经过十多分钟的行程后,终于来到了大堤上。
题图为暴雨中的南京、苏州、常州街头。苏阳王建康陈ド阕蛉眨叽竟费と嗽闭谧急阜姥次У参镒省U沤芸捉萆鄣ど惚┯辍⒋蟊┯辏〗刂2日14时,太湖水位4.48米,超警戒水位0.68米。苏南运河常州、无锡和苏州水位分别为5.62米、5.08米和4.71米,分别较前一日上涨1.04米、0.81米和0.61米,超警戒水位1.32米、1.18米和0.91米,其中苏州站超历史最高水位0.11米……1日、2日,我省江淮之间及沿江地区普降暴雨、大暴雨。
考完的学生们走起了红地毯赵杰摄英国脱欧、巴黎恐怖袭击、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二孩政策……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些热点昨天都出现在了南京外国语学校2016小升初英语能力测试题中,不过,很多都是作为背景出现的。校方表示,知识面广、学习能力强的孩子有望取得好成绩。据悉,今年有近2700名小学毕业生参加考试,将录取340人。因为南外小升初明年改面测,今年是笔试的最后一年。
最近的南京梅雨天潮湿闷热温度高,不少乘坐地铁的市民都在途中出现意外,有的是因为低血糖引起眩晕,有的甚至出现了中暑症状。地铁警方提醒,颅脑疾患病人、老年人以及体质不好的乘客乘坐地铁出行时,尽量避开早晚高峰,随身携带一些防暑药品和补充能量的小食品。
因为张柏芝而备受关注的张柏芝妈妈,本...
&|&&|&&|&&|&&|&
中国江苏网(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移动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因特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你多久没去过网吧了,网吧已经没落了吗? - 知乎7被浏览2982分享邀请回答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小军失业了,他工作了三年多的网吧从4月初就被围栏挡了起来,里面正在装修,之后,这里会变成一个小超市。
2009年,小军从山西一所职业学校的计算机班毕业后来到北京,在南菜园一家叫军都的网吧找了份网管兼电脑维护的工作,一个月包吃住3000元。小军说,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因此格外珍惜,工作很认真。
军都网吧里有200多台电脑,在北京城算是中等大小的网吧。网吧一开始生意很好,每天下午到晚上几乎没有电脑空着。来上网的年轻人居多,除了打工者,也有一些是中学生,他们上网大多是聊天、玩游戏 、看电影和浏览网页。
小军说,从2012年初开始,来上网的人逐渐减少。除了一些游戏玩家外,来这里上网聊天、浏览网页和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少了。为吸引顾客,网吧老板还曾推出“上网送饮料、送游戏充值卡、举行比赛发奖品”等等优惠举措,但效果并不佳。
网吧每月开支很大,包括电信费、电费、房租、员工工资和税收,其中房租占到所有开支的一半。网吧老板曾想出“把网吧改成网咖”的经营模式,就是将单纯的上网功能扩大到上网、兼商务、兼咖啡店的功能,以增加收益,但考虑到网吧所处不是写字楼集中的地区,前景不明而作罢。
今年3月的一天,网吧老板正式通知小军,网吧已经连续亏损了4个月,不得不关门歇业。
北京右安门附近李福亮的网吧也在苦苦支撑中,这是一间只有50多台电脑的小网吧。李福亮说,现在网吧生意越来越难做,为了挽救网吧,他经常在网上发帖交流,希望那些还在赢利的网吧能提供一些经验给他,但好几个月过去了,没有人给他回帖。
李福亮说,他现在有点羡慕门口摆摊卖烧饼的阿姨了。“开网吧不见得比卖烧饼赚钱,但要赔起本来,100个烧饼摊也不如一个网吧赔得多。”李福亮说。
根据北京市工商局登记信息,北京有正规注册的网吧1900多个,但人们现在经常会看到一些网吧的门窗上贴着转让的告示。
受到智能手机冲击
小军说,到网吧上网的人减少,重要原因是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连我都在用手机上网聊天。”小军说。
2011年和2012年这两年,北京3G网络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价格的跳水,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再把手机单纯用来打电话,用手机随时随地上网,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一种生活习惯。
智能手机也正在改变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在公交车上、地铁上,甚至饭桌上,拿手机上网已经成为一道风景,浏览网页、聊天、玩小游戏,比在网吧要方便多了。
天下网盟4月18日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而其中手机网民数量飞速增长,规模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
李福亮认为,成年人拥有个人电脑的人数越来越多,是网吧客源源减少的最主要原因,而中学生并不是人人都有电脑,即使有电脑,家长怕影响学习也不让上网,这是个潜在的网吧消费群体,但政府规定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消费群体减少,使得网吧经营越来越艰难。
李福亮说,在2000年、2001年时,很多网吧的上网机时费普遍在每小时8元或10元,那时的网吧仅靠上网机时费就能获取不错的利润。近年来,网吧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多数网吧老板采取“薄利多销”这种最简单的策略来维持,现在上网费普遍为每小时1.5元至2元。
李福亮算了笔账,50台电脑规模的网吧,算上电费、日常维护费、人工费、设备折旧费、带宽租赁等,平均摊到每台电脑上的成本大约是1.5元/小时,而这还是不算房租的情况下。
天下网盟的报告也表示,自2010年起,家电智能化进程到了发力阶段,加上家用PC机快速更新换代,诸多因素叠加,将网吧市场分割。
网吧网民构成
天下网盟从日至日,采用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在网吧上网的网民进行了调查,调查目的是想了解网吧网民成份,以及网吧行业发展情况。这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8581份。
调查结果显示,网吧女网民的比例在缩小,这一变化是因网民消费习惯改变而出现的。随着手机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主要以聊天交友为目的的女网民减少了去网吧的频率,而改用手机上网。
调查还显示,年轻一族一直是网吧顾客的主力,其中又以24岁至33岁之间的网民为主。从调查情况来看,这类网民一般刚踏入社会工作,属于基层工作者,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热爱网络与游戏。
天下网盟建议网吧业主们必须针对这类网民进行必要的营销活动,以便留住老顾客、吸引新顾客,提升上座率。
在网吧上网的网民中,基层职工、企业白领、自由职业者是主要群体。这三种类型的人群通常有固定工作,在工作时间到网吧消费的机率较少,多数会在晚上或节假日到网吧上网。这也是网吧普遍在晚上以及节假日的上座率较高的原因。
网吧网民的职业决定了网吧的收入水平。调查显示,接近七成的网吧网民收入在1500元至5000元之间。
有些游戏玩家虽然家里有电脑,但喜欢三五成群地和朋友一起在网吧里肆无忌惮地玩游戏,游戏对战气氛是吸引了他们去网吧消费的主要原因。
调查显示,网民在选择网吧时考虑的因素依次为上网速度、网吧环境、机器配置、网吧氛围、上网价格、服务质量、路途远近。其中,将网吧环境列为首要考虑因素的网民数量近年来持续增加。
3D是否是网吧救星?
“网吧这个行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开始进入一种崭新的经营模式,要想有发展,必须改变原有的经营模式,打造全新独特的经营模式。”李福亮说。
李福亮介绍,3D技术是目前许多网吧老板正在考虑配置的。逼真的游戏场景,使得游戏玩家对3D画面趋之若鹜,但由于费用问题,目前中国家庭还不能普及3D终端,网吧看中了这一商机。
2011年4月到9月,全球视讯科技厂商美国优派(ViewSonic)在中国进行了“3D网吧升级在行动”,帮助中国主要城市的大型网吧升级最新3D显示设备,实现进一步推广3D娱乐、完善网吧特色服务、打造网吧产业经营项目多元化和差异化的目的。
优派提出的“3D网吧升级”概念,也为处在转型期的互联网娱乐服务商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目前,在中国50个城市的200家大型网吧设置了“3D专区”。李福亮说,2012年6月北京朝阳区一家网吧的3D体验区正式营业的时候,他曾经去看过,当时网吧内挤满了想要一睹“3D立体技术”真容的消费者,有些人甚至从很远的社区赶来,争相上机体验。
在3D立体显示技术刚刚出现之时,欢呼声最高的是游戏玩家和渴望在影音体验上有所创新的发烧友。他们热切期盼着这项新技术能打破2D的平面垄断,带来全新的画面效果。但出乎很多人的意料,3D立体显示技术的普及率先在网吧完成了突破,而且给中国网吧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
然而,让所有的网吧实现3D技术,李福亮认为不现实。虽然3D立体显示技术的确代表着数字娱乐的未来,但这一技术相关的配套应用还不成熟,比如,3D设备价格高昂,50台3D技术电脑的网吧,投资就需要150多万元,而且目前3D片源和游戏太少,价格也的确偏高,买了3D液晶显示器后却有90%的应用在2D层面上,不太实用。“3D要像2D游戏、电影、图片一样构成日常应用的主要内容,那得在未来的成熟阶段,而不是现在。”李福亮说。
李福亮了解到,3D网吧内的网民并不固定,而且不会坚持连续上网,经常是体验一两次之后就不来了。由于目前玩3D游戏、看3D电影需要戴3D眼镜,多数玩家都反映,玩3D坚持两个小时下来,头就非常晕,而且有点疼,想吐,这也是目前3D技术的副作用。
由于3D网吧少,体验的人多,所以现在3D网吧还能赢利。但是3D网吧如果多了,那就不能保证赢利了。“在裸眼3D显示器用得起之前,盲目扩展3D只会给网吧带来负担,不会带来利益。”李福亮说。
今日要闻北京周报中文E刊专题导航
英文版目录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真正的没落的贵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