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贵华反印顺法师的下场背后是什么?

凤凰号出品 周贵华居士究竟是怎么评价印顺法师的? 周贵华居士究竟是怎么评价印顺法师的?现在许多人误以为周贵华教授辱骂了印顺老法师。这当然是由于反对无锡会议的人恶意歪曲抹黑所致。但是,这绝非事实。好在周贵华相关文章的照片早就被贴上网,我们大家可以一起来分析一下,究竟是白衣学者辱骂高僧?还是一位居士对佛法知见的探讨?周贵华居士的文章很长,在《第二届佛教义学研讨会论文集》(上)第4-55页,总共有52页5万左右。最后的结论部分是这样写的:“从佛教学术的角度看,释印顺堪称划时代的一代大师,著作等身,而且他对佛教圣道的矢志追求,可以说是一个向道者。”这是肯定,不算骂人吧!“从佛教思想上看 ,释印顺不愧为一个极为重要的探索者!他试图在‘现代性’的冲击下,探索与表达现时代契理契机的时代佛教,虽然从大乘本位看,并没有成功,甚至似是而非说为主,但必须承认,他给我们后来者提供了很多重要的教训和经验。”这里对印老法师工作的结果虽有保留,仍然是肯定其发心,肯定其工作的意义,算是肯定居多的,也不能算是骂人吧?“从小乘本位看,他是一个有更大关怀的进道者!他判阿含佛教为第一义悉檀,以其作为根本佛教来理解、抉择一切佛教,远不止于此,他以更大的悲心,试图引导声闻乘走向大乘,所以是进道者。”这一段显然也是肯定的。结论部分总共四个自然段,到了第三个自然段这里还是肯定的,我们还是没有发现辱骂的痕迹。“从大乘本位看,遗憾,他是一个迷失大乘方向的失道者。” 果然批评开始了。让很多人气愤的“失道者”字眼出来了。的确,这不是表扬,但是这算辱骂吗?我认为这是表达了带有一种遗憾态度的批评。我们可以不同意周贵华的批评,可以不同意其迷失方向的评判,但是能说这就是辱骂吗?“他一直坚信自己是大乘信仰者,但实际皈依并不完整,否定大乘经的佛说性,颠覆作为根本佛教的地位,判定大乘道非佛安立而为后世佛子在‘永恒怀念’中的发展构造,以凡夫身建构一种所谓的人间成佛之道,即‘人间佛教’,等等,因此,他不在大乘道中,他是大乘的失道者!”这是他简单地论述印顺之所以是大乘“失道者”的理由,详细的论述在文中有很长的篇幅,可以讨论,但是还是不能简单地认为这就是辱骂吧!“甚至可以说,客观上他是大乘佛教乃至全体佛教的坏道者,是佛教圣道中的‘狮子虫’,虽然主观上他不是。”好了,到了最后最刺激人的字眼了。这总算骂人了吧?貌似还骂得挺狠,说印老法师是大乘的“坏道者”、“狮子身中虫”,这算非常严重的骂人吧!为周贵华辩护的人,你们还有什么话说?且慢,周贵华居士仍然只是在批评他的见地,认为他的大乘非佛说等错误见解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后果,从而对大乘佛教乃至全体佛教产生了很大的危害,所以说是“在客观上”是“坏道者”,是佛教圣道中的“狮子虫”,以极言其危害严重。是否可以同意这一点,大家可以讨论,但是周贵华马上加了一个限制的分句:“虽然主观上他不是。”似乎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个短句,在批评周贵华辱骂高僧的文章中,很少看到有人对此短句加以认真地引用,这是很不严谨的,很不幸这也是造成严重误导的关键。客观上是大乘佛教乃至全体佛教的坏道者,是佛教圣道中的‘狮子虫’,而主观上他不是,这一评判是什么意思?“客观”是指实际产生的后果,而“主观”是指其发心、动机。“客观”涉及到其见地的对错,“主观”涉及到人品、人格。周贵华居士在“客观”效果方面对印顺法师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但是在“主观”动机、发心方面没有任何的否定,反而多次明确予以充分的肯定,可见他是将自己对印顺法师的批评严格限制在见解探讨上的,哪有什么辱骂呢?不仅在结论部分如此表达,而在文中也多次肯定了印顺法师的发心与动机,文繁不能一一列举,在此仅抄录54页上类似的评论:“释印顺作为一个大乘信仰者,不去维护大乘佛经的佛说性,反倒一口断定非佛说,过失极其严重,甚至客观上起到了‘狮子虫’的破坏作用,虽然他主观上不是,反倒一直要护教。”这句话与周贵华居士文章最后一句话意思差不多,表达得更加清楚:批评老法师的错误见解,痛惜其所造成的严重危害,肯定其护教弘法的发心。如此看来,周贵华居士的文章哪有什么辱骂?仅仅是措辞相对激烈的见解探讨而已。如果不同意,据理驳斥就是了。用不实之词的指控来煽动不明真相的法师们联署,要求闽南佛学院解聘周贵华居士的研究生导师资格,甚至给其供职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写信告状,这是不是就有点过了?到处散布他“辱骂高僧”的流言,这是对待见解讨论的合适做法吗? 平台声明本文来源 | 心斋老蒋。p>
本文来自凤凰号,仅代表凤凰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 大象佛学图书馆周贵华:我的佛教观 - 实修驿站 您当前的位置:&>&&>& 在最近四众弟子热烈反思印顺法师&大乘非佛说&论之际,网上出现了一些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称笔者提倡完整佛教观是在搞新兴宗教,还反对&人间佛教&,又判笔者为&原教旨主义者&,等等。个人荣辱得失其实无关紧要,但这些言论会严重混淆视听,破坏此次反思的重大意义。所以笔者以此文澄清一下自己的佛教观,以希望朋友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此次无锡反思护教会议所讨论的法义上,关注大乘法运,思考如何护持大乘圣教。无锡反思护教会议是佛教义学研究会集体决议召开的,意在反思现今在海峡两岸影响巨大、被奉为&玄奘之后第一人&的印顺法师的佛学思想。 会议认为,印顺法师提倡&大乘非佛说&,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印顺版&人间佛教&思想,对佛陀圣教尤其是大乘佛教有颠覆性的破坏作用,对中国大乘佛教的主体性地位构成空前严峻的挑战,必须深刻、全面地予以反思。这是大义之所在。 笔者作为一个佛教义学研究者,从未隐瞒自己的立场,也不否认过去有的认识和表述有不当之处,所以一直在思考、探索和提高自己的认识的过程中,欢迎大家不断批评、指正。这里声明,下面的表述只是我个人的立场,不代表佛教义学研究会的集体态度。 一、&完整佛教&是否新兴宗教? &完整佛教&不是什么新兴宗教,而是一种观念,用于指佛陀圣教,谓佛陀出世为普度众生所说的大乘、小乘、人天乘教构成一乘整体,而称完整佛教。这样一种立场,称完整佛教观。 完整佛教观强调,佛陀圣教作为完整佛教,乃佛陀依于普度一切众生的完整本怀而说,是能普摄、普化、普度一切众生的完整度化指南,即既有向上普度的成佛之路,也有向下普摄、普化的接引之路,二者构成一个相互依存、皆不可或缺的度化整体。在其中,人天乘、小乘和大乘分别方便度化人天乘善根成熟者、小乘善根成熟者和大乘善根成熟者,而最终归摄为一乘性,即引导一切众生究竟成就佛果。 &完整佛教&观念的建立,首先是体现佛陀在《法华经》《胜鬘经》等中开显的一乘意趣,其次,是随顺佛陀以及中印历代祖师对佛陀圣教予以判教的整体观照,尤其是契合了现代太虚大师、欧阳竟无居士等的佛教整体观念。欧阳竟无居士在佛教义理上有&整体佛法&观念,太虚大师亦如此,而且太虚大师还进一步将佛陀圣教称为&整全之佛教&&完型佛教&等,即把佛教诸乘相互关联地视为一个整体。&完整佛教&观念在不同层面的意义上与这些观念相通。 二、是否反对&人间佛教&?& &人间佛教&自民国时期太虚大师等提倡以来,经近百年时间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思考和探索,形成了很多版本,对此,笔者略有三点看法: 1、谨慎反思 &人间佛教&观念歧义很多,需要严肃考察与谨慎反思。在笔者看来,&人间佛教&可分三类:一者,不如法的;二者,如法的;三者,在两者之间的。 一者,不如法的&人间佛教&。一些&人间佛教&思想有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印顺版&人间佛教&。印顺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建立在其&温和型大乘非佛说&上。这种&大乘非佛说&主张大乘经非佛亲说、十方诸佛菩萨神话说、三界神话说、净土神话说、如来藏梵我说、佛教唯人间说,试图消解佛教经典的神圣性以及圣道的本位意义。在此基础上,通过把佛性作为人性的一部分,印顺法师建立了唯人间、唯人、齐人的&人间佛教&&&一种&伪大乘论&。这是在思考&人间佛教&时必须首先厘清和批判的。实际上,太虚大师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就批评了印顺法师的这种&大乘非佛说&,以及其割裂十方法界而&孤取人间&的&人间佛教&思想。正是在印顺版&人间佛教&作为一种&伪大乘论&而不属于佛陀开显的大乘、小乘与人天乘任何一乘的意义上,笔者称其为&转基因佛教&。 二者,如法的&人间佛教&。太虚大师是最早积极倡导&人间佛教&思想者,在其中他提倡立足于人间、人生、当下来修学佛教,普遍开展广大菩萨行,这在当时具有极强的对治性和现实指导意义。这种思想经过时代的考验,现今已成为已故赵朴初居士所代表的当代大陆佛教界的重要共识。 三者,处于前二者之间的&人间佛教&形态各异,笔者不再举例分析。 简言之,对&人间佛教&诸观念,必须谨慎反思而予以划界,以区分如法不如法的类型。 2、如法提倡 &人间佛教&是一种观念,重视&此时、此地、此人&的现实关怀,提倡立足人生来践行大乘菩萨道,并非是要建立一个不同于佛陀圣教所开显的三乘道的新型佛教,因此要防止三个偏向: 一者,割裂摄三界、六道和净土的十方法界而&孤取人间&,这是将人孤立于其他类众生,而违背大乘佛教普度众生的菩萨誓愿; 二者,违背佛陀的圣教量,而割裂佛陀开显的大乘的本位意义,而使&人间佛教&完全异化,不具指向与走上成佛之道的&神圣性&; 三者,割裂从古代印度到中国历代祖师所开创的大乘佛教的伟大传统,尤其是弃舍中国大乘佛教的伟大传统的主体性地位,而一味随应现代性,容易堕入俗化的极端,而为各类肤浅、庸俗的&心灵鸡汤&。 3、方便开展 在开展&人间佛教&时,根据对象与因缘不同,必须注意开展的层次性与方便性:一者,注重佛教的整体性,应以向上一路和向下一路相互依存而皆不可缺的方式思考度化问题;二者,对大乘善根成熟者,应以大乘道度化之,尤其要注意发扬中国大乘佛教的伟大传统;三者,对小乘善根成熟者,以小乘道度化之,同时启发其不排斥甚至向往大乘佛教;四者,对人天乘善根成熟者,以人天乘道去普化之,同时启发其不排斥甚至向往佛教圣道,尤其是大乘圣道;五者,对社会广大不信佛教的大众,须以大乘、小乘和人天乘的一些教义教理与时代社会文化相融合,而去方便摄受,令其善根不断增长乃至成熟。 如果能够真正契理契机地面对时代有所开展,中国大乘佛教的复兴应该并非那么遥不可及! 三、是否&原教旨主义者&? 笔者提倡回到佛陀完整本怀,并非是提倡回到并固执&最原始教义&,所以绝非&原教旨主义者&。这可从三方面略明: 一者,在外在层面依止佛陀开显的摄大乘、小乘、人天乘的一乘完整佛教;在内在层面契入佛陀普度一切众生的本愿,也就是契入佛陀以种种方便普度一切众生的完整本怀; 二者,随顺中印历代祖师开展的大小乘佛教圣道传统,而以大乘传统为本,即印度龙树、提婆菩萨开展的中观派,和弥勒、无著、世亲菩萨开展的瑜伽行派,以及中国祖师开创的八宗大乘优秀传统,乃至现代太虚大师、虚云大师、印光大师、弘一大师等践行的大乘正道; 三者,由此,面对时代众生的善根因缘以及时代问题,契理契机地思考、探求与开展契合佛陀完整佛教、随顺中印大乘祖师的大乘优秀传统,而适应时代众生善根因缘,并能对治时代问题的现代佛教。 这不同于印顺法师诉求回到并固执&原始佛教&,而视印度传统大乘乃至中国传统大乘为&原始佛教&在后世的&天神化&发展演变的思想。印顺法师的佛教观反倒符合回到并固执&最原始教义&的特征。 四、是否反对理性? 理性在现代指科学人本理性(人本经验理性)。笔者在社会文化意义上当然不反对科学人本理性,而是要求对科学人本理性划界以及反对对其的滥用。 按照佛教大小乘教法,佛陀圣道是出世间法,与世间法性质相别。科学人本理性虽然在现代社会共许为公共理性、普世理性,但本质上乃人类共业所引,属于世俗理性,可称共俗理性,因此与佛教圣道的出世性性质不同,有别于佛教善根性与佛教悟性,即佛教理智。科学人本理性是以人间、人为尺度的,齐于人的情感、经验、价值、知识和体验,而与佛教圣道以达到超越于人的境界和存在的圣果为目标的认识方式在世界观、价值观、真理观和方法论等上有根本差别。在此意义上,佛教圣道必须以超越科学人本理性为其认识基础。这是必须划界的。& 笔者明确反对武断性科学人本理性立场对科学人本理性的滥用,即反对以科学人本理性来裁量佛教圣道之学。武断性科学人本理性者将超越于人的一切境界、存在判为虚无(视为神话或者&神道设教&等),从而断然否定一切宗教传统和思想传统的本位意义和神圣性,即予以价值与存在意义上的&祛魅&。在这一点上,印顺法师就是一个武断性科学人本理性者,提倡去天神化,唯认可&缘起无我说&为释迦佛的&独特之深见&,以此对中印传统佛教进行彻底&祛魅&。这也是笔者主张反思印顺法师佛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因。 笔者欢迎建设性科学人本理性立场。建设性科学人本理性者对超越于人的境界和存在在判断上予以&悬置&,顶多是置疑,而且还常常对佛教予以&同情之理解&,不拒斥佛教圣道信仰的&合理性&,所以他们可称为佛教的朋友。 另外,科学人本理性如果我们抽调其本位意义,而唯作为工具时,是可以许为五明中的外明来使用的。在此意义上,可以以其作为内明的辅助手段,来方便开显佛教圣道,善巧引导众生逐渐契入佛教圣道。 五、佛教义学立场是否与佛教学术立场势不两立? 笔者在研究佛教时所采取的是佛教义学立场。佛教义学是一种基于佛教本位的学问,是在佛教闻思意义上对真理的思考与探求,因此,佛教义学研究要求具备佛教信仰,以佛陀圣教为思考和研究的根本依据,即价值前提、基础、标准与方法。这有别于佛教学术立场。佛教学术是依于科学人本理性(人本经验理性)开展的学问,追求客观知识,在方法的运用上,提倡客观、中立和公共性。显然,二者有根本性差异,比如佛教学术的中立性,要求研究时放弃预设的价值立场,即需悬置信仰,但佛教信仰要求&尽形寿&皈依三宝,所以不可能满足中立性原则。这意味佛教信仰者不可能从事佛教学术,否则就放弃了皈依。 但这是否意味二者势不两立呢?科学人本理性具有武断性和建设性两种趣向,从而佛教学术立场也有相应的二分趣向。显然,佛教义学立场与武断性佛教学术立场正相对立,二者互相排斥而不能相容。但建设性佛教学术立场对佛教乃至佛教义学采取&同情之理解&,具有宽容和兼容性,能与佛教义学立场相互尊重,为佛教义学留下学问的空间。在此意义上,佛教义学与佛教学术可以构成相互交流和合作的关系,从而并存,形成不同的学问空间。& 佛教义学既是佛教的护教之学,也是佛教的阐释之学,同时还是引导众生走向圣道的桥梁。就现今而言,佛教义学作为开展和推动现时代佛教的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方式之一,必然是中国大乘佛教复兴的重要途径。而且,佛教义学的复兴也是现时代佛教参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方式,也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   上一篇:&   下一篇:&您所在位置: &  &  &  《成唯识论》的析恶新视域--以希特勒反犹为例.pdf 全文-毕业论文-文档在线 14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20 && 《成唯识论》的析恶新视域--以希特勒反犹为例.pdf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我校指导小组成员名单 摘要……………………………………………………………………………………………………………………….2 Abstract……………..…………………..…………………….……….…………………………………….……….4 引言…………………………………………………………………………………………6 第一章研究背景梳理……………………………………………………………………..7 第一节研究背景和材料………………………………………………………………….7 第二节研究方法…………………………………………………………………………21 第三节各章导读…………………………………………………………………………27 第四节《成唯识论》的基本善恶观……………………………………………………30 第二章传统唯识学窥豹…………………………………………………………………49 第一节《成唯识论》“唯识”义略疏…………………………………………………49 第二节执著………………………………………………………………………………51 第三节《成唯识论》种子义……………………………………………………………64 第三章“恶”与对憎恨对象之执著——以希特勒反犹为例…………………………77 序叩问《成唯识论》的析“恶”新维度,兼论伦理学背景下的方法转向…………77 第一节“恶”与执著……………………………………………………………………80 第二节认识过程的复杂性与恶——对“恶与执著”之补遗…………………………87 第三节“执著”与道德责任的外卸……………………………………………………91 第四章“人我执”与反犹迫害………………………………………………………..104 第一节人我执略疏…………………………………………………………………….104 第二节我执的“存在性”维度与语言文化性维度——兼论俱生起和分别起二类我执 …………………………………………………………………….………….………………………………….…….107 第五章语言性的执著与社会群体性邪恶……………………………………………一114 第一节唯识语言观略述……………………………………………………………….114 第二节语言性的分别执著与社会群体性邪恶……………………………………….120 结语……………………………………………………………………………………………………………………132 参考文献…………………………………………………………………………………137 后记………………………………………………………………………………………144 本文从《成唯识论》等唯识典籍入手,以“执著”等理论为要,探心识执著 等因素与邪恶之间重要而隐秘的联系。在梳理传统理论的基础上,不限一家之说 地简择拓用,寻析希特勒反犹之类道德浩劫的新视域。唯识学主张,凡夫由于执 著等原因,对认识之主体或对象的实存性和离识自存性取一种信仰态度。 本文第二、三章梳理了《成唯识论》中有关执著、唯识等传统理论。文中以 希特勒的反犹暴行和理论为例,阐述心识之对象在识中显现得如实有之物,一旦 人执著于“外在的”对象,被憎恨者便从“能一所”认识结构被孤立出来,成为 一种必须对其恶劣“本质”独立担责的非“依他起”实体。希特勒德国的生物种 族主义将犹太人视为具有邪恶和污染性血统的劣等生物,这种闻之最为荒谬的反 犹理论却造成了最可怕的后果,其对犹太人的这种“科学认识”是对所谓犹太人 本质和血统的执著。作为心识所执著的对象,这样一种被标签化、妖魔化的“类” 属性所复制的人就反而显得比经验世界中所遇的具体个体更显真实。如果人意识 不到心识在其中所应承担的责任,便可能无休止地向外面世界去消灭内在的对象, 却由于其被执著之观念统一性而无法到外部世界中真正灭除。 第四至第五章中,以《成唯识论》为中心,分析“我”、“我执”观,并探 讨了俱生起我执、分别起我执、(疏)所缘缘、语言及其与执著关系等理论。此 二章涉及人类我执的特殊性,主张对“自我——他人”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修圣法师:时代性不能作为毁大乘根基的理由 作者:修圣法师 任何时代的僧人有时代烙印是难免的,但是是要有底线的。太虚大师在当时人看就算比较激进了,但其仍然有作为佛子的底线。而印顺法师在其老师太虚大师的多次批评下仍然刚愎自用我行我素,在否定大乘乃至佛法根基的路上越走越远。如果只是非主流的一家之言也就罢了,关键是已经登堂入室,成了佛教主流思想之一。闽院这样一个教内领先的佛学院能有200人联名上书,还不够可怕吗? 记得有位法师说的好:大乘被弄成非佛说没有人站出来反对,批评一下某法师却一堆人不干了(大意是这样)。印顺法师的主观意图是什么不好妄断,但其大乘非佛说的言论,对大乘佛教(其实对小乘也是伤害颇深)来说,无异于刨祖坟的恶劣行为。诚然他的一些文章是有些道理的,可这些道理并非无人去说无可替代,他只是近代芸芸众僧中的一位,不论古今都有大德法师做过相关的论述与反思,而他错误思想却是流毒甚深,难以挽回的。让一个失去对宗教信任的人再找回信仰的虔诚是非常难的。 这种对大乘根本性的破坏,说其为“狮子虫”一点不为过。而那些极力为其辩护的人,如果只是冲着印顺法师的威名,尊重前辈的心,对其理论并未甚解,那还有情可原有药可救;如果明知其动佛教根基的言论仍执迷不悟,为其摇旗呐喊,那就可悲了。所以,还是借此义辨契机把其打回小众的好,并作为佛教发展历史中值得警醒的一个标杆,借此契机详实阐发“大乘为佛说”的真实性及剖析产生错误观念的原因以儆效尤,这也许是印顺法师为佛教做的最大的贡献了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顺法师著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