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发展报告需要怎么样的内部发展环境

张军扩:智库发展需要怎样的体制与政策环境 _ 东方财富网()
张军扩:智库发展需要怎样的体制与政策环境
作者:范思立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张军扩:智库发展需要怎样的体制与政策环境】智库发展需要良好的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相对宽松的社会舆论环境、充分有效的信息数据发布披露制度,要建立与智库发展内在要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相比较而言,官方智库面临的管理体制问题更为突出,应当成为改革的重点,主要是解决人才、经费、内部管理和外事管理四方面的管理体制问题。”
  智库发展需要良好的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相对宽松的社会舆论环境、充分有效的信息数据发布披露制度,要建立与智库发展内在要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相比较而言,官方智库面临的管理体制问题更为突出,应当成为改革的重点,主要是解决人才、经费、内部管理和外事管理四方面的管理体制问题。”
  “智库不仅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从历史经验来看,凡是国家现代化进展比较顺利的,智库也相对比较发达。在中国现阶段,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也是推进和完善协商民主的重要途径”。
  在3月19日的2016经济峰会——“现代国家治理中的智库”分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作如上表示。
  主办方第一次将智库研究专设一个单元展开研讨,而作为该单元首个发言的嘉宾,张军扩说,中国党和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智库发展,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就智库发展作出重要批示,前不久中央又对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作了全面部署。
  “推进智库发展,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张军扩专门针对“智库发展需要怎样的体制与政策环境”这个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
  良好的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
  张军扩认为,对智库决策咨询服务的充足需求是智库得以发展的土壤。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智库就是为适应中国改革开放的形势、满足中央政府对重大改革开放和发展决策咨询服务的需求而产生的。
  对于如何才能使政府在重大决策时高度重视智库的作用?张军扩表示,除各级领导人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以外,关键是要从决策制度上进行保障。比如进一步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从制度上规定,凡比较重大的决策,都要事先咨询和事后评估,要建立政府决策与智库咨询的常态化和制度化联系。
  张军扩坦言,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对智库作用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了,但相应的制度安排和保障机制还不健全,不够有力,今后需要在此方面大力加强。
  “此外,促进智库发展,也需要形成智库之间良好的竞争环境。要努力为各类智库的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实现优胜劣汰。”他说。
  相对宽松的社会舆论环境
  张军扩谈道,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重理轻文、重硬轻软”等倾向。其次,要进一步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鼓励实事求是说真话。再次,允许甚至支持智库发出不同于现行政策的声音,鼓励各种意见的交锋与辩论。
  张军扩就其所在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举例表示,作为官方智库,其坚持“内部研究无禁区,对外发表有纪律”的行为准则和“唯实求真,守正出新”的核心理念,努力创造与政策咨询研究工作相适应的环境和氛围。
  充分有效的信息数据发布披露制度
  张军扩认为,智库研究不能做“无米之炊”,缺乏必要的信息数据资料是制约智库研究质量的最大因素之一。
  虽然近年来国内这种情况有所改善,但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统计数据质量比较差,难以满足研究分析的需要;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不完善、制度不健全,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全面、不充分等问题较严重。
  因此,要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基础上,根据进一步推进政务工作公开化、透明化的要求,按照“负面清单”的原则,即只指定哪些信息是不能公开的,除此之外都必须依法公开,进一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化。
  建立与智库发展内在要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
  “相比较而言,官方智库面临的管理体制问题更为突出,应当成为改革的重点。”张军扩表示,主要是解决人才、经费、内部管理和外事管理四方面的管理体制问题。
  比如,在智库人才管理方面,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一是进人环节讲级别、讲资历,致使一些真正有能力、有水平的优秀专家,特别是在国外、国际机构、企业工作的高素质人才,难以引入。二是薪酬待遇按国家机关或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管理,难以吸引优秀人才。三是人才考核、评价体制不适应智库建设,致使想留的人留不住,想辞的人又辞不了。因此,迫切需要针对智库特点,研究制定更加符合智库发展规律的人才管理办法。
  再比如,智库既不同于一般政府机构,也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目前参照政府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的经费管理制度,对于智库根据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吸引和激励研究人员等,存在诸多不适应的情况。
  张军扩说,在经费管理问题上,迫切需要针对智库特点,参考国际惯例,研究制定符合智库运行规律的财务管理制度。
(责任编辑:DF208)
[热门]&&&[关注]&&&
举报原因:
人身攻击 
侵权(诽谤、抄袭、冒用等)
举报邮箱:
举报成功!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网友点击排行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2016 年中国的经济状况很差吗?真实状况是怎样的?
【傻傻的有真名的回答(246票)】:
我的观点:2016年以后制造业零售业的日子不好过,尤其是以内销为主的传统行业。
我们先看一些新闻
方便面,啤酒,食品饮料行业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文章中提出的原因是消费结构调整,消费升级,还有人们的消费需求改变了。
的确,以上原因没有错,但我认为还有一个原因是年轻群体开始减少,一方面市场已经饱和,另一方面市场容量开始下降,按照计划生育的强度下降!
方便面,啤酒和食品饮料行业面对的是15~30岁年龄段的消费行业,年龄大了,就会更加注重养生,味道偏重,偏油的食物就会减少摄入,方便面就吃的少。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碰到喝啤酒场合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自1980年代初实施严格“一胎化”,自90年代初的调查显示,中国的总合生育率已经逐渐小于1.5,这个结果是什么?就是一代至少减少1/4人口,两代至少减少7/16人口,原本1000W的市场规模,20年后就只剩750W的规模,市场一直处于去产能阶段。
所以我可以做个预测,统一及康师傅,可口可乐或路边奶茶店,或是肯德基等针对青年市场会越来越难做,不管他们如何改变,市场容量慢慢越少,那种结扎的痛苦,他们不久就能深深的感受到。
除了这些食品行业以外,服装行业,尤其是面向青少年的运动服装品牌,之后也能感受到这种结扎的痛苦。
当然除了以上提到的行业,其他以内销为主的行业也会慢慢体会到这种结扎的痛苦。就像日本一样,这种无论公司这么努力,消费就是上不去,无论安倍用什么办法,就是上不去的怪圈。
好吧,以上的内容我总结一下:计划生育 导致 人口生育率 下降迅速,导致市场规模快速下降,饱和的市场就会慢慢感受到 不管怎么努力,还是要被结扎的痛苦。(感受到我满满的恶意没有!!)
由于消费市场的萎缩,我们还会遇到其他问题。
1.就业问题:制造业和零售业提供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少,青年就业出现困难,薪资下降,结果青年的消费就更少了,欧洲不少国家已经出现这种问题,同样的台湾,日本也在出现。
2.老办法够用,市场不会扩张,创新意愿下降,企业越发保守。
3.企业持币投资,企业的利润不愿拿出来投资制造业,不愿购置新的生产线,设备和厂房。然而他们又舍不得花钱,或是普通的花钱方式压根花不完钱。于是就把钱投入房地产,股市等金融市场,于是今年房价,去年股市飙升。
并且出口也不乐观,国内市场萎缩,导致对进口商品需求的下降。假设中国对外产品出口保持不变。贸易顺差加大,结果要么人民币升值,要么央行印钱放水。
另外一种可能,就是人民币国内投资意愿下降,热钱涌向回报率高的国家,人民币贬值。
为了补充说明青年人口的减少,我找到一篇2012年的文章,
从2013年起,中国经济将因人口问题而进入一个新的变局。
首先,中国人口的最大问题是:1990年后出生人口直线下滑,按照六普数据,1990年出生人口(六普存活,下同)有2800万人,是所有年龄段中人口最多的。结合小学入学人数,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数据虽然存在一定重报,但人口数量的高峰却是实实在在的。
不过,2800万的人口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从1963年起,中国人口维持了近30年的出生高峰期。这期间,每年出生人口平均超过2000万人。其中,年和年出生人口平均超过2600万人。1990年的人口高峰,就来自于年期间的婴儿潮所形成的主力生育人群。
只是,婴儿潮果真像潮水一样,很快就退下去了。1995年的出生人口,只有1802万,比1990年减少1000万人!此后出生的人口继续下降,1999年-2003年这五年期间出生人口,年均竟然不到1400万,比1990年的高峰要少一半!
这样的数据,让人无法释怀。从1960年代起,中国经济和社会早已适应了每年新出生人口万的规模,社会资源配置也长期以此为准。但1990年后,新生人口越来越少,年,长达14年时间,没有任何一年新生人口(均指六普时生存人口)超过1600万人,其中还有4年不足1400万人。
这一个人口低生育低潮期,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小学教育上:年,全国小学每年招生2530万人左右,随后,招生数量急速下滑,2000年起低于2000万,到2005年就不足1700万。10年时间,小学招生数量下滑1000万,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全国性的小学撤并、教师下岗、校舍荒废甚至于一些地方的希望小学也只有关门大吉。
这股出生人口下滑的潮流所造成的影响还在继续逐年向前推进。2003年起,初中入学人数开始显著下滑,2006年起,高中入学人数开始显著下滑。2008年,也就是1996年上小学的孩子开始报考大学的时候,高考报名达到了历史最高1050万。随后,从2009年起,高考报名人数开始下滑,2012年只有915万人报考。2017年,报考人数将可能低得令人不敢相信:那一年的学生当初只有1670万人入小学,按照演变规律,届时估计不到800万人参加高考,而招生人数可能超过720万人,没错,入学率超过9成。
所以,我们将很快看到一个又一个中学被撤并,很快,大学招生人数不足了,一些负债累累的大学将逐渐进入破产的边缘。
还不只如此!由于1990年后出生人口急速下降,而中学招生人数不变,结果导致从2006年起,初中毕业后参加工作的人迅速减少,低端劳动力供给不足——2005年,有1500万孩子读完初中后进入社会,成为打工族,2009年就只有不到1000万人初中毕业之后下来工作。4年时间,低端劳动力减少400万,而退休人口维系在万人之间,这就导致了所谓的“民工荒”。中国劳动力价格也正是从2007年之后逐渐上升的。
2014年起,中国每年将有逾1700万人进入退休年龄。届时,初中毕业下来工作的人员数量不足800万人,低端劳动力进一步匮乏。即便加上大学毕业的学生600万左右,则实际劳动力将存在200万人以上的缺口。所谓的人口红利,将变成人口负债!那时候,劳动力价格将被迫上涨。中国制造的优势将荡然无存。
六普20-24岁人口合计1.274亿人,是婴儿潮时期的出生人口,雄踞各年龄别的最高水平。目前,他们的年龄是22-26岁,正是结婚生子的黄金。此时,他们开始工作,开始买房,开始喝酒。结婚和生子构成了此间白酒消费的高潮。而这将促成中国房价最后一次的大顶部,中国白酒的最后一次辉煌。很多东西,因他们而改变,最后一次。
此文所写时间为2016年,婴儿潮时期的出生人口现在26~30岁了,从此以后30岁以前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所以针对15~25岁的碳酸饮料市场早已进入饱和状态
从民政部的数据也可以佐证这一点。中国结婚人口在2002年达到3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786万对,随后开始逐渐回升。它对应的是1980年出生人口的阶段性低点。2006年,新结婚人口达到945万对,这是房价开始急速上升的重要原因。2008年新婚人口1098万对,2011年达到1302万对。2012年,将是1990年出生人口结婚高峰期。这一年,预计将有1400万对新婚人口。但从2013年起,新婚人口将急速下滑到1000万对左右。2018年新婚人口将降低到800万对以下。所以,从“丈母娘刚需”的角度推断,中国房价2013年起将持续至少10年以上的滑落,无论采取什么措施,房价也涨不起来了。
结婚人数下降,意味着 家庭销量下滑,那接着以家庭消费的主体,车,房,家装,彩电等的市场容量到达顶峰。还有新生儿数量将继续下降!!!
从出生人口数量看,六普显示2003年出生的人口达到40年最低,六普时存活1342万人。这表明,新婚第二年生孩子,仍是中国青年的首选项(2002年新婚人口最低)。照此计算,2013年将是中国新生儿最后一次高峰,预计全年将有1700万左右孩子出生。如果计划生育不调整,未来每年新增人口将很快降低到1400万左右。中国新生儿和婴幼儿服务业也将因2013年这批孩子而出现最后一次辉煌。
从中国死亡人口数量看,年每年有800万左右人口死亡,持续11年。2007年起,年死亡人口突破900万。不过,民政部数据显示,2011年死亡人口罕见地比2010年减少8万人。从数量上推断,目前死亡的主力人口对应于1939年的出生者,或者说死亡人口主要是年龄72岁左右的人员。2012年,中国死亡人口很可能超过1000万人。2017年每年死亡人口将突破1200万人。2030年前后,年死亡人口将在2000万左右。而中国人口负增长的时间预计将在2022年之前出现。看来,死亡人口数量是在不断增长的,中国未来20年时间确定处于增长阶段的行业将是殡葬业。可惜,这是一个垄断性的行业,民营资本暂时无法大规模进入。另一个确定增长的是老年人口的数量。2011年,中国有1370万人进入60岁的退休年龄。2012年上升到1600万,2014年将有近1700多万人退休。老年人口数量的上升,对于医疗健康产业是一次很好的机遇。
健康行业,殡葬行业还是经济增速发力点
如此看来,2012年并不是中国经济最糟糕的一年。如果没有实质性的变革,更糟糕的时候还在后面呢。2013年,新婚人口急剧下滑,房屋需求下降;2014年,新生人口开始下降,产科突然变得轻松了;2014年,人口红利消失,新增劳动力不及退休人口多,低端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工资水平将被迫上升;2017年,年死亡人口突破1200万;年,中国人口增长停滞,随后将进入人口负增长时期……
现在最关心的数据,就是全面放开二胎的第一年,2016年的生育率及2016年结婚人数。如果继续下降那么拐点已经到了。
看完了,点个赞吧!!!
附 历年人口出生数量,论坛里找出的数据
年份 出生人口数
,172 年中国生育率6.11 其他国家6.07
,726 年中国生育率5.48 其他国家6.15
,129 年中国生育率6.11 其他国家6.12
,344 年中国生育率5.94 其他国家5.96
,635 年中国生育率4.77 其他国家5.64
,822 年中国生育率3.01 其他国家5.24
,809 男9315481人 女9078328人
,938 男9752137人 女9370801人
,427 男人 女人
,048 男人 女9789371人
,426 男人 女9845225人
,326 男人 女9830866人
,076 男人 女人
,644 男人 女人
,191 男人 女人
,678 男人 女人
,044 男人 女人
,026 男人 女9407063人
,106 男人 女8737884人
,756 男9590414人 女8324342人 年中国生育率2.3 世界3.45
,140 男8866012人 女7604128人 生育率1.60 ~
,559 男9157597人 女7775962人 生育率1.46 ~
,282 男8257145人 女6967137人 生育率1.55 ~
,335 男7897234人 女6557101人 生育率1.49 ~
,711 男7701684人 女6309027人 生育率1.49 ~
,247 男6332425人 女5162822人 生育率1.48 ~
,799 男7460206人 女6333593人 生育率1.22 世界2.73
,000 死亡818万人 生育率1.39 ~
,000 死亡821万人 生育率1.38 ~
,000 死亡825万人 生育率1.40 ~
,000 死亡832万人 生育率1.44 世界2.59
,000 死亡849万人 生育率1.33 ~
,000 死亡892万人 生育率1.38 ~
,000 死亡913万人 生育率1.43 ~
,000 死亡935万人 生育率1.45 ~
,000 死亡943万人 生育率1.36 世界2.53
,000 死亡957万人 生育率1.18 ~
,000 死亡960万人 生育率1.04 ~
,000 死亡966万人 生育率1.26 ~ 劳动年龄人口减少345万 ←首次减少
,000 死亡972万人 生育率1.24 世界2.5 劳动年龄人口减少244万
,000 死亡977万人 劳动年龄人口减少371万
2014年末,中国大陆人口为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其中男性人口70079万人,女性人口66703万人。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3376万人,
【孙Vincent的回答(129票)】:
干啥都不赚钱,也没保障,收益率也低,就剩房地产了,于是都投房地产,也只能投房地产,大家也知道房地产稳健,政府也不会让房地产崩盘,但是政府也知道这个泡沫不能太大,又在不断的调控,越调控越想往里面挤,如此恶性循环。
政府确实在放水,但是很多缺水的企业融资困难,不得不去借高利贷,或者干脆关门。国企却因为有政府背书,不会死,甚至可以债转股,(呵呵)问题是这些国企不赚钱啊,相当于政府在印钱救他们,简直是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翻版。但是人家美元是世界货币,可以多印点忽悠外国人,人民币只能自己在家玩儿,印多了伤害的是自己。
金融泡沫,有钱了的中国人钱没处投,都在影子银行或者各种债券股票(股市因为去年的股灾韭菜割的太狠,至今没缓过劲来)可以说去年到今年的一系列p2p事件也说明钱太多,又没处投,去了p2p公司,结果人家跑路了。金融也是以实体经济为依托,实体经济不赚钱,金融钱生钱的套路怎么走?难道全国都是一场庞氏骗局?
有可能还真是,不过泡沫破了才能叫庞氏骗局。没破就是好项目。
所以现在就是在不断续命,看能不能抗过去
【Orz辉的回答(137票)】:
最可悲的不是有多差,而是哀莫大于心死,大家都麻木了。
搜搜2015相关问题,在关于当年制造业形式有多糟的话题下有1.4w的关注者,某人用一季度出口形势大好证明2015形势一片光明尚且获赞千余。如今2016类似的话题关注者只有2000,至今也没有一个大V的答案获赞上千。可见对如此经济形势,无论洗地还是怒喷,大家都少了兴趣。
说到具体政策,最近国家关于国企出台了两项改革方案,分别是:二级以下国企尝试新一轮管理层收购,和200余家超大型央企合并为100家。再加上不早前的债转股,这基本上就是朱镕基关于国企抓大放小的思路。就像我对的评价:如今时代不同了,还实行当初的政策免不了缘木求鱼。
问题大概就在这里吧,大家都见怪不怪,连知乎大V都懒得写了,而政策面因循守旧,嘿嘿~
【王小星的回答(218票)】:
以前是铁路局的,前两天问了问铁路的兄弟具体情况。
国家公布的数字是,全国铁路货运量同比下降了11.8%,铁路上职工说,差不多超过20%了,特别是黑货物,钢铁,煤炭,石油,下降的极其明显,到了什么程度呢?以前铁路货运是一车难求,现在是货运段的出去找客户发货,大概是这么个情况。
总的来看,中国经济应该是终于迎来了最糟糕的时候,而且是刚进入这个糟糕的年份,可能持续3到5年。如果说92年,98年,08年的经济危机时由其它国家波及到了中国,那么这次就是由于中国自身的问题而引发的。
【YannF的回答(132票)】:
全球经济需求疲软,前景减弱。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因为处于再平衡调整状态。2016中国经济增速减缓,2017预计仍不乐观。转型的阵痛在所难免,未来长期中国的实力增长仍被看好。
简单说就是:
全球经济活动依然疲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连续第五年下滑;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恢复得还不错,不过速度温和;巴西等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会快一些;
中国经济状态不佳,进出口速度放缓,投资和制造业活动减弱,预计中国的经济增长在 2016 年将放缓到 6.3%,2017 年将降至 6.0%
中国经济主要是因为,正处于再平衡调整之中,从投资和制造业转向消费和服务业; 能源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下跌;
美国在经济强劲复苏的背景下逐步收紧货币政策,其他几个主要发达经济体的中央银行继续放松货币政策。
[从左到右是2011年-2015年中国的经济数据,可以看到在2015年,进出口的情况][从左到右是2011年-2015年中国的经济数据,可以看到在2015年,进出口的情况]
确切到具体行业,会看得更加直观。拿旅游行业举例,因为旅游属于次级消费需求,比较容易看出经济的浮动。
一方面,旅游上市公司板块2016上半年跌幅27.26%,跑输大盘10个百分点。景区、旅行社以及酒店餐饮板块跌幅均超25%。
另一方面,经济不好的情况下,国民倾向于用国内游替代出境游。今年中国出境游人数下降30%。
说点乐观的。
下图是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基本和整个国家经济状态走势一致。
06-08年是经济比较好的状态,消费者信心高达113左右;年经济下滑,降至100以下;年有所回升。
再看一个近十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CNY)
最后贴一个Bloomberg的标题作为结尾:
China’s Economy Steadies Even as Investment Growth Slows
大宗和投资减弱,但整体还是稳的。
引用数据:
好久不答题,一答就好水。这问题好好答,可以写篇论文。然而我只是坐在港汇一家难喝的咖啡店等小伙伴,给大家贴一点数据,以供参考吧~
【skiptomylou的回答(540票)】:
其实“经济到底有多糟糕”这个问题是很难回答的。一是因为包括市场机构在内,大家某种程度上都是盲人摸象,同时又收到自身投资领域的细分带来的局限性,看问题的角度存在bias;二是因为多糟糕这件事往往不是一个绝对值,而是一个相对问题。如果要下一个定论,我们可能需要更清晰的界定经济运行的区间上下预期各在哪里。
在知乎上,容我耍个流氓,不去列举特别详细的数据,说一说我的直观感受。也是出于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对于非专业投资者来说,对各种指标的领先性,互相的分析和逻辑框架恐怕不是很清楚,大家更需要的是一个感性的看法;二是如前文所说,我的看法也存在局限性,对数据的理解可能存在偏颇。
整体来说,这届的思路给我的感觉,是左手的理想主义比较清晰,但是作为有限;而右手的现实主义压力沉重,在反复的探索中曲折前行。我会尽量少繁杂论证,多说感受和结论。
供给侧的内容,重点包括但不限于:
去产能去库存:主要针对大宗商品和三四线房地产去杠杆:主要针对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和国企债务重组降成本:主要针对降低企业融资利率,发展资本市场,引导资金合理地进入实 体经济补短板:一方面包括传统工业去产能的同时提高产能质量,一方面包括开发一批例如高铁、核电、新能源汽车类型的大体量工业拳头产品,配合一带一路,布局亚非拉市场。
我们的理想预期是:
未来中国的定位,是适度接受欧美剥削,而自身需要在国际分工和食物链里,处于剥削亚非拉的地位。尤其是东南亚和非洲,作为人口众多,工业生产能力地下,消费能力基本没有开发的重要市场,是中国在地缘上天然的一个大金矿。随着中国的人口红利消亡,低端制造业必然向东南亚转移,伴随的是该地域类似中国曾经的经济快速发展和消费能力提升。中国的高铁、核电、新能源汽车、大飞机不一定能在欧美市场有多大作为,但是如果我们能借助一带一路和其他布局在亚非拉市场占有半壁江山甚至以上,那我们就一句话,牛逼了。
作者:skiptomylou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理想是很性感的,这届政府在推动一带一路、成立亚投行从而努力在地区经济发展中获得主导权、推动拳头产品走出去这些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为了提高政府部门效率,重塑中央权威,这届政府大力倡导反腐,同时希望通过营改增和地方债务的规范化,强化中央和地方在财权分配上的关系。从每日新闻联播看来,改革红红火火,但是我之所以说进展有限,在于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一些矛盾的处理已经进入了僵局。
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需要的GDP平均6.5%增速和出清泡沫之间的矛盾。我们知道再上一个刺激计划里,国企部门和地方政府积累了大量的杠杆,很多国企不要说还本金的问题,每年的现金流都挣扎在利息偿还上。但是从经济规模上来说,国企是地方维持GDP和税收的最重要来源,维持6.5%的增速意味着在所谓的去产能和去僵尸企业的浩大声势下,绝大多数龙头国企即使存在各种问题,依然是碰不得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真的做到进一步提高国企竞争力,同时有效出清冗余产能,变成了一个漫长博弈的过程。打破刚性兑付和降低资本市场融资成本之间的矛盾,也是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与发展民营经济在资源分配上的矛盾。这是指:间接融资(银行)将几乎是绝对资源倾斜在上述的大中型国有企业上,造成民营企业在经济下行阶段除了抵押贷款之外几乎不能开展其他业务,面对严重的融资困难。直接融资(债券、股票)投资者在经济下行阶段对民企的信用收缩程度远高于国企,造成民企进一步的融资困难。而金融市场对于国企、民企的区分对待,完全来自于社会资源(包括政府政策、行政命令、潜规则行为、诉求渠道等)对于国有部门和私有部门的差别性对待与不平等分配。由于金融体系长期对国有企业的“偏袒”,企业的信用风险被扭曲,风险溢价的长期定价错误。简而言之,金融机构无法通过简单的市场化行为分析来确定企业对应的风险水平,造成资源分配的有效性降低,且市场无法有效的降低融资成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财权事权分配、政绩考核、反腐等各项事宜上的矛盾。随着营改增的全面铺开,地方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很可能继续出现下滑,叠加三四线城市的土地出让收入普遍下降,明年财政出现断崖式下滑的地方可能会更多。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吃紧和所承担的事权出现了更进一步的错配,加之反腐,地方政府可能在配合中央进行改革的意愿上和配套中央的各项改革资金的能力上都有所削弱。中央政府目前推行的反腐机制和问责机制更多的是负面追究机制而不是正面奖励机制。如何重新制定符合改革需要的中下层官僚的激励制度,树立中央权威的同时又能有效地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把地方和中央的基本利益协调到一条路上来,是深化体制改革一条不能明说又无比重要的事项。国企体制改革中在执行层面与意识形态层面的矛盾。国资委刚刚发文要求国企重大决策必须先经过党委会批准,必须坚持党对国企的领导,党委在国企中的地位不能边缘化,董事会和党委交叉任命的原则必须坚持。这暴露的是,我党深深地意识到对于基本生产资料的掌握,比如土地等,是维持执政合法性的重要根基,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必须贯彻坚持。反之,如果因为改革执行层面的某些“过度的”市场化形式,动摇了人们对公有制经济的统治地位的认同感,那么就是动摇国本。我有理由进一步揣测,我党从未也绝不会打算采取类似新加坡等国“管办分离”式的国企改革方式,因为仅仅政府控股,而决策层完全依赖职业经理人、排除党委参与的形式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事实上的极大削弱。进一步说,我们在可预见的未来,市场化进程只能依赖民营经济的发展倒逼,而很难寄希望于国有经济的主动靠拢。
正是因为有这些矛盾的存在,我们发现改革始终有流于表面之嫌疑,很多东西碰不得,于是就要走回老路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反复将艰难的改革下有限的政策选择空间表现的淋漓尽致:
2014年底,财政部宣布开始地方债务甄别,剑指政府部门的杠杆控制。发改委收紧城投债批文,一番热热闹闹的甄别持续到2015年一季度,但是财政部最终既没有公布甄别的具体结果,市场也没有抛弃对于未划入地方债务范围但事实上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刚性兑付的信仰。城投企业债在冷清了大半年之后,在15年底改头换面,以非公开公司债的形式王者归来,归根结底,原因就在于限制地方债务之后,地方政府的不作为给经济下滑带来了更大的压力。2016年一季度的天量信贷再次告诉市场,经济增速现阶段必然也只能依靠政府部门继续加杠杆来维持,民营部门投资增速的衰退和传统工业国有企业去产能的压力,全都回到了财政政策的肩膀上。
2015年经济通缩,资本市场堰塞湖造成了资本的“脱实向虚”,因为实体资产回报率低,金融资产回报率高,投机行为导致的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剧烈,大类资产轮动无序;2016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托底又造成了经济通胀,实体经济实际的回报率并没有回升,但是财政政策通过大宗商品和地产价格的回暖造成了一种回升的假象。加上已经存在一定泡沫的债券市场和尚未出清泡沫的股票市场,过高的资产价格和过低的实体经济回报之间的裂痕越来越明显。
6.5这条红线限制了财政政策的空间,而昂贵的资产价格又限制了货币政策的空间。央行不仅要小心翼翼的在维持金融市场稳定和经济增长稳定之间走钢丝,还要充分考虑外汇市场可能的压力,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难度越来越高。
最终,人民币的价值和人民币资产价格目前的虚高是不可能长时间并存的,昂贵的资产价格与过低的实体经济回报率也不能长时间并存。前者意味着人民币需要继续贬值或者资产价格出现明显的下跌,后者意味着资产价格出现明显下跌或某个超牛逼的新兴产业来带给我们对于经济的一个全新预期。
回到答主的问题,你问我2016年的经济到底有多糟糕,我可以给你举一个比方:
我们现在就好像一个在水里挣扎的胖子,过剩产能和一部分冗余的国有企业像是绑在我们脚上的钢锭,拖着我们下沉,而积极的财政政策好像一个不断充气的救生圈,所谓的新经济则是一记减肥药。如果钢锭不断变沉,我们不断变胖,只靠救生圈不断膨胀,那么早晚有一天,救生圈会爆,我们也会溺水而亡。正途是减肥减重,把钢锭从脚上解下来,但是这都需要时间。和时间赛跑,和国际环境赛跑,如果产业升级和债务处理跑赢,那么我们能迎来国运积极向上的又一个至少十年到二十年;如果跑输,我们会面临一个新的困境,到底是能够有环境缓和衰退还是剧烈的拉美化。
讨论自己的问题未免会沉重,如果放眼全球,其实中国的处境很多国家都经历过。我们在体制上有特殊性,但是各家都有各家具象化的问题,我们的优势在于体系足够庞大、人民足够坚韧,我对摆烂环境里中国的相对位置,和高层官僚对问题的洞察力其实都是有信心的。
指点江山从来都很容易,难在做事的人如何在拖的过程里,想出一个妥协中推进的办法,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这一届领导人的第一个任期似乎更多的是在创造可以施展手脚的政治环境,是否能有所作为,我们在未来的五年里拭目以待。
【phobos的回答(123票)】:
房地产的收益率陷阱,吃掉的是本该投入制造业升级换代的资金与管理才华,吐出来的是宏观经济风险。狂吹不止的泡沫与财富效应,似乎终于停止了。
然,暴风雨前的宁静,诡异得很,仿佛天空都隐约传来裂开前的咔嚓声,越来越近。
后世评价这场紧缩,不过是源自于一场大跃进,一场因汇率与货币政策管理僵化导致的,发生在2003年到2014年的货币大跃进,平均年增幅大约超过22%了吧?
【隔壁老张的回答(429票)】:
我从2012年就开启了防守模式。作为经历过97年98年困难日子的过来人,给知乎的年轻朋友们一句忠告,做人保守点好。从你们出生起中国经济就是顺风顺水,这是坏事,把繁荣昌盛当做理所当然,是危险的。
评论里有兄弟说不如混黑社会,老张觉得你说得好。去年问过一上市公司的法务,他们公司的清欠员提成多少,答曰4%。这数字吓我一跳,公司内部的都有有这么高,那社会上的不正规的提成该有多高。经济下行,各类经济纠纷爆发增长,黑社会业务繁忙啊。在基建行业,拖车就是黑社会的一个很好的业务。一大帮马仔拿着铁棍把价值百万的挖机拖走,警察都不会拦,谁拦谁sb。厂家也没有办法,不靠黑社会的暴力根本不能收回机器,因为某些客户就是当地的地头蛇。经济好的时候一派祥和,经济差的时候各路牛鬼蛇神就登场了。说到挖掘机必须再强调下。挖掘机是工程机械之王,而工程机械又是机械里面除了汽车行业外最为庞大的分支,所以挖掘机的各项市场数据值得推敲。如果没有记错,2010年国内挖机销售量是24万台,这意味着地球上所有国家加起来还没有中国的一半。而挖机产能全部释放的话,是60万台,足够几个地球使用的了。一叶知秋,泡沫大到什么程度自己想象。这就是天朝,不崩溃真没天理了。
最后给点小建议。
第一,平时花钱不要大手大脚,多存钱做些有用的投资。
第二,八小时外修炼反周期弱周期的行业技能。哪天失业了你还能转行。
第三,生活保持简单。少置物,尤其汽车这种大件。这不是财产是负债。
第四,多花点时间研究下投资,多关注黄金股票之类。
第五,看大势,主动向大势靠拢。未来中国什么最多?死人最多。在可期的时间周期内,中国大概有3亿人要死亡。这个市场的确定性是最高的。有人说这个晦气。老张我的本性就是只要能赚钱的,就要抓紧时间上车。俗话说的好,杀人的生意有人做,赔本的买卖没人玩。
第六,目前结构性失业已经很明显了,不要舍不得转行,不要怕从零开始。你要知道美国的钢铁行业衰退了四十年才止跌。你一辈子有几个四十年?别抱幻想,中国大部分行业都是产能严重过剩,衰退几十年完全没有问题。
最后一条,有条件的话,建议读读商学院的几个专业。最好是mba,其它也可。这些专业虽然很虚,但是读进去了的话非常有用。危机危机,危中有机,就看你的能力。
前几天看历史,抗战时期tg和日寇做茶叶生意做得有模有样,所以说嘛,生意人饿不死,以后可能还是商学院毕业的活得最滋润,就算经济崩溃后玩黑市的话商学院也应该比码农厉害吧。(这么顺带黑了一下码农好不好?估计码农兄弟们都不会给我点赞了。呵呵。)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环境发展报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