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你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翠玉录乡翠玉录村委三叉河村怎么去到这里求交通方法

云南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快递网点列表
您正在查看的是全国快递在云南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的所有网点,快递窝网点查询网总共在云南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为您找到8个全国快递网点,点击网点名称即可查看该快递网点的所有信息,如快递联系地址、电话、派送区间以及网点加盟等信息。电话咨询时您可以说:"您好,我从快递窝网站看到该网点信息……"
全国快递网点搜索
站内导航:您的位置:首页 &
& 宁蒗县地图
行政区划宁蒗彝族自治县辖15个乡1个镇,86个村委会,5个社区,1122个村民小组,32个居民小组。大兴镇:辖安乐、大兴、干河子、大村街、岔河5个社区和黄板坪、拉都河2个村委会,32个居民小组和17个村民小组。拉伯乡:辖托甸、加泽、田坝、格瓦、拉伯5个村委会,63个村民小组。永宁乡:辖落水、永宁、拖支、泥鳅沟、木底箐、温泉6个村委会,72个村民小组。翠玉乡:辖官田、库脚、宜底、翠玉、二坪、春东6个村委会,68个村民小组。红桥乡:辖红桥、庄房、大梨树、金子沟、大水沟、黄腊老7个村委会,74个村民小组。红旗乡:辖官地坝、红旗、硝水坪、白牛厂、羊窝子、华岗6个村委会,71个村民小组。宁利乡:辖玉鹿、宁利、白草坪、牛窝子、长坪5个村委会,72个村民小组。金棉乡:辖红星、金棉、龙通、拖脚4个村委会,52个村民小组。西川乡:辖界马、黑赤地、大柏地、石门坎、沙林、沙力河、竹山7个村委会,127个村民小组。战河乡:辖汉家厂、万河、战河、松树河、清水河、木耳坪、子差拉7个村委会,113个村民小组。西布河乡:辖碧源、大沟、石格拉、老家河、麦地河、大屋基、西布河7个村委会,109个村民小组。永宁坪乡:辖昔腊坪、马鹿塘、抓马坪、永宁坪4个村委会,45个村民小组。跑马坪乡:辖羊场、二村、跑马坪、沙力坪4个村委会,61个村民小组。蝉战河乡:辖三股水、万马厂、干海子、蝉战河4个村委会,44个村民小组。新营盘乡:辖新营盘、毛家乡、毛菇坪、药草坪、东风5个村委会,55个村民小组。烂泥箐乡:辖万桃、二拉坝、牦牛坪、马金子、大二地、水草坝、烂泥箐7个村委会,79个村民小组。科技教育科技:解放前,宁蒗县的科技工作一片空白。上世纪50~60年代初,针对不少地方存在的封建迷信思想严重的实际,科技工作仅限于向群众宣传浅显易懂的科学道理,讲解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常识,揭示封建迷信的危害,动员群众求医找药,帮助改进生产工具,传授基本的农业生产技术。1977年县科委成立后,全县出现了一批学科学、用科学、靠科技致富的重点户和专业户。在他们的带动下,全县农村出现学用科技的热潮,越来越多的群众主动到科技部门查找资料,求教技术等,各行业中的科技含量明显提高,科技得以迅速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家“科教兴县”战略的实施,县委、县政府不断深化对县情的认识,认真贯彻有关科技的政策法规,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始终坚持“治穷先治愚、经济开发与智力开发相结合”的发展路子,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千方百计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大大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推广工作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先后推广种植苹果、花椒、核桃、桃子等经济林木;推广杂交种和玉米、大豆、水稻、荞麦、早春洋芋、脱毒马铃薯、蚕豆等;推广塑料薄膜育秧和地膜栽培及粮草轮作技术;引进并推广杂交种和牛、马、羊、猪、鸡等禽畜良种;推广配合饲料养猪,配合饲料加添加剂养猪等技术;推广化肥基施追施和微量元素肥料追施;推广旱地间套作;推广以煤代柴节柴改灶等技术。其中,粮草轮作、花椒育苗技术、杂交玉米、塑料薄膜育秧等4项获县级奖;中海拔地区冬小麦高产技术、绵羊改良一年剪毛一次试验、粮草轮作、花椒育苗技术、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配合饲料养猪技术、杂交玉米栽培技术等9项获市级奖;兽医防疫技术、配合饲料养猪技术、杂交玉米、马铃薯实生苗培育与实生薯选用技术等4项获省级奖。另外,在地震测报、气象测报、水文测报等方面也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1994年,宁蒗县荣获“科技工作先进县”;1999年3月,颁布实施了《宁蒗彝族自治县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实施办法》;1999年10月,国家863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经验交流现场会在宁蒗县召开,其引进推广的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得到了充分肯定。教育:1951年宁蒗开办第一所省立小学,1957年开办第一所初级中学,1972年开设了高中部。由于生产力水平低,经济社会发展起步较晚,社会发育程度参差不齐,宁蒗教育长期处于办学条件差、教师素质差、教育教学质量差的“三差”困境。“八五”、“九五”期间,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坚持“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办学方针,从教育的基础性、全局性和先进性的高度出发,坚定不移的把教育放在各项事业之首,举全县之力,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条“治穷先治愚,经济开发与智力开发相结合”的发展路子。1988年,为了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矛盾,从江苏海安群体引进教师,创办了宁海中学。此举不仅缓解了教师不足的压力,更为重要的是开创了东西部教育合作的先河,引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经验和竞争激励机制,推动了民族教育的快速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先后实施了世界银行贷款基础教育发展项目一、二期“贫义工程”、校舍排危工程、希望工程,全县部分学校改善了办学条件,增加了教学设备,加强了教师培训,全县教育教学质量一年一个新台阶稳步上升。高考自1996年始连续七年取得了优异成绩,中考自1995年始连续八年位居全市前茅,为全县的脱贫致富事业输送了一批批合格人才。1999年全县实现了普及六年义务教育,2002年全县“普实”工作通过了省级验收。目前,全县小学355个校点,在校学生32294人;普通中学17所(完中两所,初级中学15所),在校学生10094人;幼儿园两所,在园幼儿600人;教师进修学校和职业中学各1所。全县教职工2300多人。龙头企业泸沽湖洒业有限公司:泸沽湖酒业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县副食品加工厂,始建于1959年,在计划经济时期,专门从事副食品生产、加工。1988年开始生产“小凉山清酒”,后更名为泸沽湖酒厂,专门加工生产纯粮清酒。泸沽湖清酒曾荣获’99昆明世博会放心酒,2000年中国专利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国际名牌食品”称号等殊荣。2002年底,根据省、市有关国有企业改革政策、文件精神,泸沽湖酒厂正式改制成民营性质的有限责任公司,被省政府列入全省60户重点骨干企业。目前,该厂共有职工70人,具备了年生产能力400吨纯粮清酒和年产18.9升桶装山泉牌饮用水2万桶,500ML8万瓶/年的生产规模,该公司改制后为社会就业提供50个岗位,社会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宁蒗县永祥野生食用菌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始建于2000年5月,属个体私营企业,注册资金50万元。该公司除在县内构建起完善的菌源收购网络的基础上,对国际、国内市场的拓展方面也开创良好的局面,在国际市场方面公司与重庆市“文怡农产品进出口公司”和日本“长根株式会社”已长达7年的合作;国内市场方面,公司与“贵阳山珍园”、“海口野生园”、“深圳顺发野生食用菌批发部”、“大连百强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以及“成都大陆农场”等大中城市的企业都签订长期供货合同,该公司年野生食用菌的收购加工销量占县内总量的75%以上,公司有固定员工26人,年季节性用工达1500人以上,公司的发展对地方经济的建设和边远高寒山区群众的脱贫致富都作出了积极贡献。宁蒗县鑫磊绿色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始建于1999年属个体私营企业,注册资金50万元,专门从事女儿珍牌话梅、脆梅、木瓜果脯、梅醋等系列产品。固定性用工150人,该公司于2001年荣获“国际发明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2002年荣获“质量保证产品信得过企业荣誉嘉奖”。目前,该公司正准备在2005年5月投资年产2500吨青梅醋的生产线,该项目投资估算为2146.34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728.84万元,占总投资的80.55%;流动资金417.50万元,占总投资的19.45%,该项目实施后需工人43名;工程技术人员8名;管理人员18名,季节工6人。本项目以青梅鲜为原料,生产青梅醋,是国内首创产品,目前,有极少量生产,产品供不应求,是继碳酸饮料,饮用水,果汁和茶饮料之后的“第四代饮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变化,果醋产品将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民族文化宁蒗是一个多民族的山区内陆县,居住有彝、汉、摩梭人、普米、傈僳、纳西、藏、白、壮、傣、苗、回等12个民族,民俗民风纯朴、独特。彝族:1、节日:第一、火把节。火把节(彝语称杜责),是彝族盛大的传统节日。火把节的日期,原则上是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历时三天。但有的在此前后另择吉日过节。第二、过年节。过年节(彝语称库施),是彝族又一盛大传统节日。彝族过年日期各异,一般视农活完成的情况决定。1988年县人民政府决定,每年农历11月16日—18日定为彝族过年日。第三、二月八节和三月三节。二月八节,在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三月三节,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第四、初十五节。彝族一般不过春节,但到农历正月十五日有打鸡断口嘴、打猪头驱邪活动。2、饮食:第一、饭食。彝族居住在山区,食品主要有马铃薯、荞麦、燕表、大小麦、玉米、圆根、青菜等。第二、肉食。彝区的肉食类主要有牛、羊、猪、鸡等,以羊肉为贵。杀猪,以火去毛,也可用开水去毛。杀绵羊,用一木棒猛击颈部倒地后,捏其咽喉窒息而死。杀牛,用斧头猛击头部,待牛昏倒后,割断咽喉,放血剥皮。杀鸡,捏其颈部窒息而死后,烧毛或烫毛。第三、饮酒。彝族以酒为贵,婚丧嫁娶、逢年过节、设宴待客、调解纠纷、驱鬼求神等都离不开酒。彝人好酒,尤喜烈酒,习惯饮“寡酒”,即饮酒不吃菜。彝族有规矩,男子路遇背酒妇女,亲戚朋友带酒登门拜访探望,须赠一份礼,或为钱币、衣物,或为牲畜、粮食等。第四、饮茶。彝族好茶,凡中年以上男女均有饮茶习惯。以陶制小砂罐熬煮,以精制制小瓷杯作茶盅,以荞粑、炒面为佐食。有的还在茶水中加食盐。第五、吸烟。彝族爱吸自种的兰花烟,且有吸烟不能断代之说。彝谚说:“烟为子孙烟,吸烟子孙旺”。彝族成年、老年男女几乎都吸烟,青年男女也有吸烟者。3、服饰:建国前,宁蒗彝族的装饰品以金、银、铜、玉、骨、贝等为原料制成,品种繁多。女子,特别是青年女子喜戴饰物。男子有穿左耳戴珠习惯。彝族服装以毛麻制品为主,女子服装式样随年龄而变化,特别是下裙和头帕。男子服装式样,小孩、青年、中年、老年都差别不大。色调和绣花镶边程度则与年龄大小和身份有关,一般年纪大者较素淡,年纪轻者较艳丽;诺的服装较为素淡,即使青年女子也很少镶边绣花,以示庄重、高贵。百姓服装较为艳丽,富裕家庭青年女子服装镶边绣花,艳丽炫目。无论是女子、男子服装,还是诺、百姓服装,季节性都不强,寒暑不变,终年身披披毡既为避雨又为御寒。建国后,大多数男子和少数女子改穿汉装。穿彝族服装者,其服装已以棉、丝、纤维制品为主,款式新颖,缝制精细。4、婚姻:建国前,宁蒗彝族实行严格的同族内婚、等级内婚、家支外婚、姨表不婚、姑舅表优先婚制度。男女婚事由父母包办,指腹为婚和幼时择配偶极为普遍,男女双方均无恋爱自由权和婚姻自主权。解放后,彝族原有的婚姻制度已逐渐改变,异族通婚及由于奴隶制的消亡过去所谓的不同等级的男女通婚者已渐多,男女青年已有一定的恋爱自由权,但仍有父母包办和买卖婚姻现象。5、丧葬:宁蒗彝族除对未满周岁夭折的婴儿实行土葬,对患麻风病死者实行裹牛皮盖锅土葬外,其余皆行火葬。摩梭人:1、节日庆典和祭祀礼仪:第一、春节。摩梭人称库史,意即新年。摩梭人过春节,隆重热闹。第二、端午节。摩梭人过端午节,除象汉族一样,采草药、喝雄黄酒以及摆宴外,还要烧松枝,烧糌粑,洒敬酒净水,念经文,祭祀山神、水神和日、月、星、天神以求保护庄稼,保佑人畜平安,不要下冰雹刮狂风,降瘟疫闹灾害。第三、转山节(包括泸沽湖)。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是,是摩梭人的转山转海节。第四、祭祖节。农历十月,摩梭每户人家由打巴或喇嘛择定吉日杀年猪。杀年猪这天,即是祭祖节,请打巴念经,敬神祭祖,仪式隆重。第五、祭牧神节。农历正月十二日这天,所有摩梭家庭都要做很丰盛的早餐,而且一定要煮猪心子。吃饭前先烧香祭供,专门祭祀牧神。第六、祭土地节。农历十一月三十日,摩梭村寨以某一家为重点,请打巴念祭土地神的经,同时也念咒各种害虫的经,请天、地、山、水神禁止风、旱、涝、雹、洪、虫等灾害,保护地里的庄稼正常生长,获得丰收,在以某一户为主的请打巴念经的同时,每家都要用树枝在田边地角烧大塘烟火,全村烟雾迷漫,祭祀天、地、山、水神,摩梭人称这个仪式为“地补”。2、饮食:摩梭人以玉米、稻谷为主食,其他还有大麦、洋芋、燕麦、青稞等,夏秋季节有青白菜、萝卜、蔓菁、莲花白、胡萝卜等蔬菜,冬春有酸腌菜、干萝卜丝、干鱼和酸腌鱼。正餐前,喜欢喝酥油茶,以糌粑为佐食。摩梭人家家会挤牛奶,制作酥油,会做印花饵块粑粑、油炸米粉片以及豆腐、凉粉。肉食中,以猪膘(又称琵琶肉)为贵,喜欢灌制香肠、灌猪脚、米灌肠、干猪肝。男女老少喜喝苏理玛。3、服饰:摩梭男女在13岁以前穿长衫,系腰带,13岁行成丁礼后,男女皆穿金边大襟衣,钮扣喜用银币和彩珠,钮扣在右边,颈项中心有领扣,右肩胛骨旁有一副,右腋下有两副,每副两颗。女性的金边衣内,还穿领和袖口为黄色或绿色的绸缎内衣。下穿百褶裙,裙布至少二丈四,多达三丈多,裙长至踝。用各种彩线绣上花边。传说,不绣花边,死了找不到路,其实是为了美观。摩梭妇女还讲究首饰,头上加以牦牛尾做的假辫,尾上配有一大束彩丝线,以青黑为主,辫长4—5尺,挽成盘髻,配以彩珠串,彩丝束尾垂在左耳鬓,戴耳环、手镯,腰系红花色带,戴戒指,胸前配银链,耳环戒指以银质为多,手镯有银有玉。摩梭男子头戴宽边呢毡帽,上穿金边大襟衣,系腰带,配腰刀,下穿宽脚裤,长统皮靴,裤脚折放在靴筒内,扎上彩丝带,这与祖先是游牧民族有关系,是古代牧民的遗风,与藏族来往多了以后,摩梭男子的服装也就与藏族相似,有的也穿冲巴(即藏服)。4、丧葬:摩梭人行火葬,丧葬仪式繁杂,一般分为洗尸、捆尸、安魂超度、停尸、起尸装棺、打巴开路、交待祖谱、洗马绕村、谢别乡亲等几个步骤。5、母系大家庭:母系大家庭的特点是家庭中男子不娶,女子不嫁,家系以母系计算,家财由女子继承,祖母在,祖母为家长,祖母不在,母为家长。男子外出经商、挣钱,女子操持家务和负责农业生产。与摩梭家庭结构相对应的阿夏婚姻,即通常所说的走婚,是摩梭人最富特色的文化资源,也是滇西北最具知名度的文化旅游资源。阿夏婚又可分为阿夏异居婚和阿夏同居婚,前者的特点是双方平时各居母家,男子只在夜晚到女阿夏家居住,清晨返回母家,所生子女属女方家庭成员,姓氏随母,这就是男不娶女不嫁。阿夏同居婚则是男到女家或女到男家共同居住。无论阿夏异居婚还是阿夏同居婚,感情是基础。双方一旦感情破裂,阿夏关系即宣告结束。自主婚姻、注重感情、有情则合无情则分、聚散自由是摩梭人阿夏婚姻最显著的特点。普米族:1、节日:普米族主要节日有吾昔节、大十五节、端午节、七月半、尝新节、转山节等。“吾昔”节(“吾”意为年,“昔”意为新,即新年)为普米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腊月初六或初七、初八举行。腊月十五为大十五节。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秋收尝新节,把新粮酿成美酒,先祭“宗巴拉”神,后祭祖先,随后家人尽情畅饮,谈论当年丰收情景。转山节日期不固定,有的选在农历十月的一天,有的选农历七月的一天。2、饮食:普米族普遍食用大米、小麦、青稞、荞子、洋芋、蚕豆、碗豆、四季豆等。蔬菜以蔓菁、瓜、辣椒、萝卜、青菜、西红柿等为主。肉食常用猪牛羊肉,喜喝牛奶,并制作酥油、乳酪。宁蒗普米族喜以酥油茶就炒面。特别有名的是“猪膘肉”,其制作方法是:将宰后的猪掏去内脏,抽去骨头,用盐巴和花椒撒在猪腹内,然后把猪腹缝合,风腌起来,就成了一头完整的腊猪,普米语称“咱贡”。因外形犹如琵琶,也叫“琵琶肉”,是招待客人的上品。普米族喜欢喝茶,吸烟和饮酒。茶的种类很多,主要有酥油茶、化油茶、盐茶、核桃仁茶、雪茶等。烟有旱烟、鼻烟、卷烟等。酒分甜酒、黄酒、白酒三种。酒是祭祀和待客的重要礼品。普米族热情好客,每当客人来访,总是导入上座,捧上酥油茶和炒面,接着端上一大碗苏理玛酒待客。等到用饭时,主人端出热气腾腾的牛、羊肉和猪膘肉,另加一碗有葱、蒜、辣椒以及花椒和香椿的酸辣汤,主人在旁殷勤陪侍,等到客人用餐毕,家人才开始用饭。3、服饰:1949年前,普米族男女幼童时都穿麻布长杉,系麻布腰带。13岁举行成人礼后,男子穿大襟麻布衣,着宽大裤子,披羊皮领褂。富有人家穿黑、兰灯芯绒上衣,外穿氆氇和呢质大衣,膝下用布裹腿,腰间佩刀系囊,大多赤足,有时也穿自制半筒猪皮鞋,手戴镯圈和戒指。普米族女子包头帕,编发,喜用牦牛尾及丝线编入发辫之中,盘于头顶,以发辫粗大为美。穿红、白、兰、黑等色金边大襟衣,着百褶长裙,喜青、白、蓝等色。以宽大的红、白、兰、黄等色的彩带束腰,背披洁白羊皮。胸前佩戴银链,手戴镯圈和戒指,还喜用五光十色的串珠作头饰或项链,耳戴银环或玉坠。普米族老年男女服饰与成年男女服饰基本相同,只是服装色彩不再鲜艳,一般选用兰、黑布料,不戴饰物,亦不用假发,缠数米长的黑色大头帕,扎素色腰带。现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普米族人民和内地人民一样,穿上了棉质、毛质、化纤质料的服装,但普米族服饰的民族特色并未改变,只是服装色彩更加艳丽,布料更加讲究,款式更为新颖。4、婚俗:宁蒗地区的普米族至今保留着“抢婚”习俗。“抢婚”是青年男女为婚姻受阻,采取一种“生米做成熟饭”的结婚方式。男女双方事先暗中商定婚期。结婚那天,姑娘仍外出若无其事地劳动。男方则派生辰属相相合的人暗中跟踪,看准时机后突然抢夺,抢得之后便高声呼喊:“某某人家请你去吃茶!”姑娘佯装反抗。早有准备的亲友们闻讯后迅速出击,与迎亲的人展开激烈争夺,由于人多势众,终将姑娘夺回,然后簇拥她回家举行隆重的出嫁仪式。尽管女方家长不同意这门亲事,但此时,也无可奈何,只好默认,并准备丰盛的食物,为女儿出嫁进行庆祝。5、丧葬:普米族认为人死后灵魂将永远脱离尸体,尸体作焚烧处理,但灵魂还存在,因而形成一套安置灵魂和处理尸体的丧葬仪式。宁蒗普米族实行火葬,其葬仪各地有所不同,但都实行二次葬。地理气候宁蒗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断,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境内山峰林立,沟壑交错,属典型山原地貌。绵绵山自北向南纵贯全境。绵绵山以西属金沙江高山峡谷地貌,群山争峙,河谷深切,海拔悬殊。绵绵山以东大部属山原区,山势较浑厚。主要高原平坝分布于这一带,较大的有永宁坝(面积56.5平方公里)、白渠坝(县城坝,面积20.5平方公里)、红桥坝(面积20.4平方公里)。境内最高点白岩子山主峰海拔4510.3米,最低点为宁利乡金沙江畔子补河口海拔1350米。境内大小河流20余条,主要有宁蒗河、永宁河、碧源河,均属金沙江水系。气候属低纬高原季风区,干湿季分明,因受高原和高山峡谷地形的影响,立体气候显著。年均降雨量920毫米,年均日照2298小时,年均无霜期190天,年均气温12°7'C。历史沿革在汉代为遂久县、姑复县地,属越崔郡。唐南诏时,北部地区称为“楼头赕”,初属铁桥节度,后属剑川节度。宋大理国时属善巨郡。元时在宁蒗实行土司制度,设立永宁土知州和蒗蕖土知府,属丽江路。明永乐四年(1406年)改属云南布政使司。民国二年(1913年)永宁、蒗蕖土司合并,改设宁蒗分县,属永北县管辖,“宁蒗”一名从此开始沿用。日宁蒗和平解放。1950年2月在本县南部彝族地区成立小凉山彝族办事处,同年5月,在本县北部地区成立宁蒗政务委员会,1951年9月改称宁蒗县民族民主联合政府。日,经国务院批准,将北部的宁蒗县民族民主联合政府和南部的小凉山彝族事务办事处合并,成立宁蒗彝族自治县,隶属丽江专员公署。
| W3C XHTML 1.0
Copyright & 2016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翠玉乡信息门户_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翠玉乡
   时间:
邮编:674308
&翠玉乡简介:&&&&&&&&翠玉僳傈族普米族乡乡政府驻地位于县城西北54公里,海拔2240米。西以金沙江为界,与丽江纳西族自治县鸣音、宝山隔江相望,总面积61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267亩,辖6个行政村,67个自然村。居住有僳傈、普米、彝、汉、藏等民族。&&&&
  民国时属八翠乡。建国后1950年属八翠区。1951年划二区(红桥区)。1958年成立翠培公社。1962年又划属红桥区。1984年增设翠依区。1987年改为翠玉僳傈族普米族乡至今。&&&&
  本乡最高海拔4510.3米,最低海拔1600米,山高谷深,高差悬殊很大,呈立体型气候,可谓“一山有四季,隔里不同天”。江边河谷地逞,主产水稻、玉米、小麦。半山区,主产玉米、小麦、荞子。高寒区,主产荞子、燕麦、马铃薯。是本县的主要产粮区之一。建有蓄水143万立方米的翠玉水库,兴修东西两条灌渠,10条水沟,有效灌溉面积9024亩。出产贝母、虫草、五味子、茯苓等多种野生药材,还盛产黄果、核桃。&&&&
  全乡5个行政村通公路,县城客车直通乡政府,每日往返一班。文教卫生发展很快,有乡办中学1所,小学28所,其中完小8所,在校学生1747人,建有电影院、文化站、畜牧兽医站各一处。设有医院,有病床15张,各行政村有卫生院。&&&&
&&&&据了解,丽江金沙江中游流域河段“一库八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中,目前,梨园水电站正在进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鸣音乡至梨园水电站90公里的进场公路建设和施工区征地移民工作;阿海水电站正进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鸣音乡、宁蒗彝族自治县翠玉乡至坝址进场公路建设等工作;..
&&&&工地的电话、传真至今未通,需要请示业主、监理或上级的事情,必须要等到晚上驱车2个小时,到18公里以外的翠玉乡去打电话、发传真、上网络、发邮件、接邮件。这里真是与世隔绝,办事难简直难于上青天。 水电八局领导十分重视阿海项目的困难,时刻关注施工进展。..
&&&&二、组织落实公路沿线乡(镇)迎宾图和公益广告的制作(此项工作必须于9月30日前完成)及标语、口号的起草、悬挂(此项工作必须于10月15日前)等工作由永宁乡乡长阮学武,翠玉乡乡长罗杰文,红桥乡乡长马德忠,金棉乡乡长付德发,西川乡代乡长卢正光,永宁坪乡乡长沙金泽,战河乡乡长卢成忠,..
&&&&翠玉乡党委政府在教育过程中一级抓一级,层层签定作风建设责任状,刹“四风”取得实效。公安机关加大对赌博的查处力度,对聚众赌博和赌博窝点进行了查处,赌博风得到了控制。 由于紧扣实际,找准问题,措施有力,从细节抓起,求真务实,使广大干部强化了作风建设意识,..
&&&&在作风建设教育活动中,由于翠玉乡党委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全乡干部职工广泛参与,积极投入,使作风建设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一是吃喝风问题。乡党委、政府明确规定,接待工作一律在食堂接待,一切从简,实行谁接待谁付款,一律杜绝签单,彻底杜绝了赊欠吃喝问题。 二是请客风问题。..
&&&&最后一天,另一名志愿者因为有事,他又一个人去到翠玉乡寻访了5名贫困生。“除了考上军校的3人,还有几个没有被录取,最后受助的学生有13人。 ”赵证军非常满足。 除了让另一志愿者汪建华哭得稀里哗啦的贫困生郑贤陆外,..
&&&&项目建设地点为跑马坪乡和翠玉乡。产业化项目计划投资 410 万元,项目建设任务是建设一条年生产能力在 3000 吨左右的酸梅醋生产加工线。项目建设地点为红桥乡。自然灾损毁工程修复项目投资 47 万元,项目建设内容为开挖疏浚渠道 6 公里 ,初砌渠道 1 公里 ,渠系建筑物 2 座。..
&&&&鲁若迪基,普米族,汉名曹文彬,日出生于宁蒗县翠玉乡。中共党员,大学文化。著有诗集《我曾属于原始的苍茫》、《鲁若迪基抒情诗选》等。当代著名少数民族青年诗人之一。 鲁若迪基自学生时代开始发表作品。..
&&&&1966年,他参加省农业厅在元江举办的杂交玉米培训班,1967年,他把试制繁育的种子带回到翠玉乡猫家村试验推广,农业生产中用上杂交包谷,这在宁蒗还是第一次。当年获得了亩产两三百斤猛增到八九百斤的丰收,县委、政府也在该村召开了多次全县所有乡镇九十多个村队近百人左右参加的参观学习现场会,..
&&&&在农村,金棉乡机关党员干部用个人工资作抵押,为765户农户担保贷款232万元,用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翠玉乡48名机关党员带领近千名群众苦干实干30余天,修通了一条3.18千米的灌渠线;宁利乡开展“百名党员干部下田间”活动,把党旗插在了田间地角;跑马坪乡党员干部带头推广脱毒洋芋6000亩,..
翠玉乡附近照片:
宁蒗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Marché de Ning-leang
宁蒗县广场
宁蒗彝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
Ninglang - the cemen
Ningliang town (Ninh
丽江宁蒗县(The Ninglan
宁蒗县--寿桦
通往泸沽湖的新修道路,辣子洞路牌?云横秦
ninglang 01.02.07 8h
宁蒗客运站
宁蒗附近,路边建筑?云横秦岭
宁蒗附近,路牌?云横秦岭
overview of ninglang
宁蒗风光--寿桦
China_YunNan_LuGuLak
前往云南途中的小村庄 By 双链条
View in the valley
Village Of Yi
Snooker tables are s
Ninglang, decending
Lijiang to Lugu Lake
路边风光?云横秦岭
路边风光?云横秦岭
宁蒗路途--寿桦
Lijiang to Lugu Lake
On the road
S991沿线风光?云横秦岭
Lijiang to Lugu Lake
Lijiang to Lugu Lake
 &&&&请本地朋友帮助解答下面问题
翠玉乡周边自然村(距离,海拔,面积)
(201.15km)
(201.17km)
(201.24km)
(201.79km)
(202.77km)
(203.02km)
(203.15km)
(203.22km)
(203.22km)
(203.41km)
(203.31km)
(203.44km)
(203.41km)
(203.54km)
(203.58km)
(203.76km)
(203.63km)
(203.76km)
(203.77km)
(203.97km)
(203.87km)
(203.99km)
(204.07km)
服务提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翠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