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后抗战哪段是史上最困难的题目,最决定胜负的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之比较
15:35:03&&来源: 求是理论网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民族团结奋斗的胜利。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在伟大的抗战胜利已经过去70年的今天,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抗战中各自分别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一些人对此问题还存在模糊认识,有必要作出鲜明的回答。
一、正面战场在抗战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七七事变后的八年抗战中,中国国民党承担了正面战场的作战,为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是这场规模空前的全民族抗战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予以客观的评价,对于全面深刻了解这场战争,牢记历史、开创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1.在战略防御阶段(日—1940年),国民党正面战场曾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日—1938年10月,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战中发挥作用显著。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原计划在短时间内灭亡中国,把攻击的矛头对准国民党军队主力和我国主要的政治经济中心地区,因此,这一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我国抗战的主战场。这一阶段历时1年4个月,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50730人,(蒋纬国总编:《抗日御侮》第10卷,黎明文化公司印行中华民国67年版,第44—45页)牵制日军70万人以上,而且付出了较大牺牲,其正规军损失达1044268人。(刘庭华著:《中国抗日战争论纲》,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当时的正面战场,对于打破日本帝国主义“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消耗日军兵力和战争资财,迫使日军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些也在客观上为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挺进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条件。
年,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仍较为积极。这一时期,已经不完全是战争中敌之进攻、我之防御阶段,而是由第一阶段进入第二阶段(相持阶段)的过渡阶段。在此阶段,日本侵略者虽然开始转移兵力到解放区战场,但进攻的重点还是放在国民党正面战场;国民党方面的政策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除了对日军的有限进攻进行较为坚决的抵抗外,还主动发动有限度的攻势与反击,以进一步牵制消耗敌人。在这两年时间里,国民党军队给予日军较大打击,共毙伤俘日军263251人,(蒋纬国总编:《抗日御侮》第10卷,黎明文化公司印行中华民国67年版,第44—45页)同时也付出1019911人的伤亡代价,(刘庭华著:《中国抗日战争论纲》,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9页)与两年的伤亡人数大体相等,这也是国民党政府在这一阶段抗战较为积极的一个具体例证。在这一时期,由于英美等国对国民党政府的劝降和日本的诱降、希特勒席卷西欧、德意日三国军事同盟的成立等等因素,均给国民党政府带来极坏的影响,从而使国民党政府既抗战又反共,对日军既抵抗又动摇。因此,当中国的抗战成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的主战场的时候,国民党正面战场却在我国抗战中逐渐下降为次要的战场,且在许多作战中出现溃败的被动局面。
2.在战略相持阶段(1941年—1945年8月),国民党政府对抗日比较消极。
这一时期,中国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随着日军作战重心逐渐由中国转移到南太平洋地区,日本对华采取巩固占领区的军事战略,把作战的重点对准敌后解放区;国民党政府把战争的胜败完全寄托在美英盟军身上,对抗日十分消极。在整个相持阶段,国民党军队基本上没有对日军采取主动的战略或战役性攻势,1942年下半年以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国民党正面战场基本上呈现出与日军互不相扰的休战状态。国民党军队在年5年的伤亡总数(计853603人),不仅不及两年的伤亡数(1084379人),也比两年的伤亡数(1019911人)少。(同上书,第81页)这些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民党政府在1941年后消极抗日的事实。相反,在反共方面国民党却非常积极,1939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5届5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并于1941年1月发动围歼新四军军部的皖南事变,1943年又扩大了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并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
3.在战略大反攻阶段(1945年8月后),国民党正面战场急迫地抢占胜利果实。
日,苏军出兵东北,次日,苏联对日宣战。之后,中国战局发生了急剧的重大变化。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应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密切而有效力地配合苏联及其他同盟国作战。”“中国民族解放战争的新阶段已经到来了,全国人民应该加强团结,为夺取最后胜利而斗争。”(《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进入战略大反攻。国民党对我军的反攻作战行动不但不予配合,反而采取了无理的阻挠和破坏,甚至还存在与日伪暗中勾结的行为。8月10日至11日,蒋介石连续发布三道命令:要八路军及一切抗日军队“应就原地驻防待命,其在各战区作战地境之部队并应接受各战区司令长官之管辖,勿擅自行动”;令“各地伪军,应就现驻地点负责维持地方治安”;令各战区“以主力挺进解除敌军武装”,接受日伪军投降,同时积极向解放区推进。例如,胡宗南以其主力3个军向山西推进,一部已过黄河;傅作义部进入包头并沿平绥路东进;李品仙、何柱国等部向徐州、蚌埠推进;王仲廉、高树勋等部向郑州、洛阳、许昌一线推进,等等。国民党在美国帮助下几乎垄断了受降权,对原日军侵占的重要战略地点,除东北及张家口、承德、赤峰、多伦、古北口为我八路军解放外,其余大多为国民党军抢占,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果实大都被国民党攫取,且成为了其之后发动内战的重要资本。
二、敌后战场在抗战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根据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的会议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武装开辟了抗战的敌后战场。在抗战过程中,敌后战场由战略上配合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作战逐渐上升为抗日的重心,成为与日军作战的主战场。敌后战场为最终赢得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
1.敌后战场的开辟,在战略防御阶段较好地配合了友军作战。
敌后战场的开辟是由当时的国情军情决定的。全国抗战爆发后,由于敌小我大,决定了日军在中国占据的地域越大,其兵力就越不足,只能控制主要交通线和城镇,这样敌后广大乡村地带成了开辟抗日根据地的理想区域。与当时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大溃败相反,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向敌后沦陷区大步前进,依据中央确立的方针,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先后建立了晋察冀、晋西北、晋冀豫、冀鲁豫、苏南、淮南、豫皖苏边等大小24块抗日根据地,成为坚持长期抗战的重要力量,与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战略上对日军形成夹击之势。自1937年9月平型关初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我军在敌后战场对日军作战1600多次,毙伤敌6万余人。1938年敌后战场抗击日军兵力40万人,占全部侵华日军的58.8%,抗击伪军7.8万人,达100%。(刘庭华:《中国抗日战争论纲》,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5页)敌后游击战不仅配合了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作战,直接给予日本侵略者以有力的打击,而且迫使日军不得不将原先用于进攻的大量兵力转向保守占领区,从而对停止日军的战略进攻,使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敌后战场在战略相持阶段逐渐上升为抗日的主战场。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的对华政策发生了变化,对国民党由军事进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改为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把主要兵力用于进攻敌后根据地。从武汉失守到1945年8月大反攻前的6年10个月期间,除1944年春日军重新向国民党正面战场作了一次带战略性的进攻外,只发动过南昌、随枣、长沙等14次有限规模的战役性进攻,平均近6个月的时间才进行1次,其间国民党正面战场并没有严重的战事。这样长的时间内,日军侵华的主力是对着解放区作战的。对此,朱德曾有明确的论述:“构成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敌人与解放区之间长期反复的最残酷的战争。所谓相持阶段,实即解放区与敌人的相持。”(《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8月第1版,第139页)1939年日军对敌后解放区作战使用的兵力达54万人,占其侵华(不含东北)总兵力的62%,伪军14.5万人,达100%。1940年日军对敌后解放区作战使用的兵力47万人,占全部侵华日军的58%。1941年至1942年,日军更加强调集中力量打击共产党,使用其侵华兵力70%左右约40余万人(不含东北),对敌后各抗日根据地实施“扫荡”、“清乡”,企图消灭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武装。到1943年冬,美英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军转入战略反攻时,敌后解放区战场还抗击着侵华日军的58%,约35万人;伪军的90%,约73.5万人。(刘庭华:《中国抗日战争论纲》,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7—98页)上述一系列数据清晰地表明,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抗日武装对日军吞并中国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日军在中国战场的主要攻击目标,事实表明,这一时期敌后战场客观上已经逐渐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由于敌后解放区军民在最困难的条件下长期坚持积极对日作战,陷日军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消耗和钳制了日军大量兵力,为战略反攻阶段的到来创造了有利条件。至1945年春夏,我军已经由抗战之初的4万多人发展到91万余人,民兵发展到220余万人,根据地发展到19块,人口有9550余万人,为最后战胜日本侵略者创造了坚实的基础。(同上书,第95页)
3.敌后解放区战场是战略大反攻的出发地,也是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战略基地。
敌后解放区历经劫难、条件非常艰苦,但具有人心向我、地域广阔、战场环境熟悉等得天独厚的、打击日寇的有利条件。从1943年秋开始,敌后解放区战场扩大对日局部反攻的规模,到1945年夏季大规模攻势作战结束时,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武装共收复县城70余座,歼灭日伪军40余万人,基本上扫清了敌后根据地内的日伪军据点,把日伪军压缩到大中城市和主要交通线上。(同上书,第99页)由于解放区军民长期的浴血奋战和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卓有成效的建设,为大反攻准备了相当雄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敌后解放区成了战略大反攻的出发地和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基地。
苏联对日宣战并同时进军我国东北后,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武装随即向华北、华中和华南日军占领的主要交通线及城镇据点展开猛烈攻击,发起了强大的战略反攻,打击和牵制了日军驻关内的大量军队,使其不能支援东北关东军,从而保障了苏联红军歼灭关东军的远东战役的胜利进行。同时,八路军和新四军各以一部兵力迅速挺进东北,同东北抗日联军一起,配合苏军作战,迅速解放了东北全境。由于日伪军在蒋介石的命令下拒不向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缴械投降,致使敌后解放区军民的大反攻作战一直持续到日军早已投降的1946年初。据不完全统计,自日至12月底,我军共歼敌35万余人,攻克县城以上城市250余座,缴获长短枪24万余支,轻重机枪5000余挺,各种炮1300余门,收复国土31.5万平方公里,解放人口1800余万,取得了战略反攻的重大胜利。(同上书,第100—101页)总之,抗战进入战略反攻后,共产党领导的各种人民武装,在收复失地、配合盟军进行对日最后决战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由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主办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办公室、新华网甘肃频道建设维护
陇ICP备号 建议在分辨率下浏览拒绝访问 | www.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b14ca10f43843e9-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  1941年2月, 日本华北方面军根据大本营和派遣军总部的计划,确定仍以“剿共”为重点,要求其各部更加积极作战,迅速恢复“治安”;在作战指导上,强调必须发挥军政全民的总体力量,实行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总力战”,以巩固其占领区。
  为加强华北方面军,日军总部从华中抽调兵力,从而使华北日军兵力达到11个师团另12个独立混成旅团共约30万人,另外,尚有伪军10万余人。在华北战场上,国民党军队约有50万,但不断向八路军抗日根据地进行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同时,又有3万余人公开投敌,与日军的“ 扫荡”、“蚕食”、“治安强化运动”相配合,向八路军进攻,使华北敌后抗日进入严重困难时期。
  日军在华中方面的总兵力26万余人,经常与新四军作战的有11万,此外还有伪军15万。由于日军从今年起把京、沪、杭作为重点守备地区,不断向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和“清乡”,国民党顽固派在皖南事变后继续执行其消灭新四军的计划,华中敌后抗战也进入严重困难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第一范文网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史学家把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领导的抗日斗争划分为两个战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国难当头, 国民党军队纷纷开赴抗日前线,从正面抗击日军;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敌后,开展游击战 争。不同版本的历史教科书总是或集中或分散的把两个战场的理论转达给我们。作为教师理解两个战场的 理论以及真实存在没有问题,关键是学生。根据以往教学的经验,只要两个战场理论一出台,学生的问题 一个接一个地抛出来:“都是打日本的战场,怎么会出来两个?”“敌后是什么意思?是敌人的背后,还是战 场的背后,指躲起来不参加抗日?”“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向来英勇顽强,勇挑重担,为什么不去正面对敌, 而要跑到后方?”学生的这些疑问确是初中历史这部分教材教学的难点,也恰好是教师处理好这部分教材内 容的切入点,只有帮助学生弄清楚这些问题才有可能突破“两个战场”这个难点。 一、敌后战场的概念 对于正面战场的概念,同学们的理解一般没有问题。而“敌后战场”到底是什么意思,对于初中阶段的 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敌后战场是指在被日军已经占领的地方开辟出来的战场,由共产党领导,以开展 游击战争为主要形式打击日伪军。所谓敌后,我从字面理解其含义是“沦陷给敌人以后”。这是抗战形势的 需要,也是中国军事落后,正面战场失利造成的一种必然的结果。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共同夹击 日军是国共两党合作的基本形式,抗日的战场被分配为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体现着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 争精神,即使正面抗战失利,中国人民也不会甘心亡国而放弃斗争。存在两个抗日的战场是历史的必然。 二、共产党军队主要担任敌后作战的原因 共产党军队担任敌后抗战任务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在十年内战时期共产党实力弱小,与国民党军 队作战就采取了毛泽东制定的游击战术。由于一段时间采用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使红军被迫长征。共 产党的主力部队转移到了陕甘宁边区,主力分散于国民党统治薄弱的边远农村,中国的大城市和沿海地区 都由国民党严密控制。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速战速决为战略方针,前期主要目标就是夺取大城市, 所以由国民党军队担任正面战场的作战任务是日本人的选择,国民党军队必须承担。共产党是从来不会胆 小怕战,拈轻怕重把主要作战任务交给盟友的。而且八路军也参加过正面战场作战,比如太原会战,取得 过平型关大捷。 三、两个战场在抗战中所起的作用 在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都是缺一不可的。尽管由于历史原因,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贡献大小的争 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总的来看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民间,人们越来越能够认同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乃至全 世界有正义感的人民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伟大斗争。两党两军都付出了最大的努力,抗日战争成为 中华民族的转折点,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最大考验。尽管两党之间存在严重分歧与矛盾,但中 华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这种结论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中华民族赢得了战争,赢得了尊严。 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嚣张气焰,对抗日战争初期战 略防御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共产党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挺进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和发展敌 后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没有正面战场的英勇作战 抗日战争是不可能胜利的。广大的国民党爱国官兵抗击了大批日本部队,使以快速进攻为作战特点的法西 斯战争在中国战场被束缚住了手脚,长期抗战得以实现;而如果没有敌后战场,没有共产党领导全面抗战 路线,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的失败也就真的变成了中华民族的失败,中国也就没有了收复失地和进行反攻 的余力,中国可能全部变成日本殖民地了。况且,战争后期,日军把主要兵力用来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共产党依靠人民的智慧最终打败了敌人,这是不变的历史事实。 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是国、共两党共同取得的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存在两个矛盾。一为民族矛盾,二为阶级矛盾,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地位、作用, 同这两个矛盾的性质与相互关系直接相联。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战争,这是民族矛盾居于主导地位所造成的。 在全民族战争中起作用的有各派政治势力,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由十年内战转为结成统一战线合作抗日, 是抗日战争实现并坚持下来的基础。 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各派系,在抗战爆发前基本上掌握着国家政权,有蒋政权参加,才有全民抗战。 共产党先把“反蒋抗日”改为“拥蒋抗日”,抗战实现以后又反复强调国共合作,强调全国团结抗战,就是说明 了这个事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的兴起、壮大,是抗日战争实现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本条件之一。 共产党政治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创导者,军事上领导着敌后战场,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的参加, 全民抗战才有了力量重心。西安事变后,蒋政权由“攘外必先安内”转为准备抗日。抗战开始不久,国民党 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关于国共合作抗日宣言和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共产党的应有地位和国共合作抗日, 就是说明了这个事实。国共两党合作成为一个历史关键。中国内部新的团结格局由此确定下来。全国各阶 级,各民族团结起来,一致抗日救亡。中华民族使自己的觉醒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抗日战争就是 这样实现的和虽然经历惊涛骇浪终于坚持到底了的。从双方合作奠定抗日战争的基础来看,国民党与共产 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基本是相同的。它们这时都站在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关键位置上,力挽日本军国 主义汹涌而来的狂澜。这是历史事实。 抗日战争中,民族矛盾起主导作用,阶级矛盾并没有消失。蒋政权这时具有两面性格。参加抗日民 族解放战争,这一面是爱国的,带着革命性的;坚持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这一面是反民主、反人民, 带着反革命性的。前一面符合民族利益,后一面违反民族利益。抗战初期,前一面表现得比较明显。战争 进人相持阶段,日本对重庆加紧诱降,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上很快发展,国民党的态度逆转。蒋介石这时谈 话多次拿抗日、反共并列,甚至认为反共重于抗日。他要求美国给予军事经济援助时也把担心“国内中共之 猖狂”作为重点。中国因此几度出现国共分裂内战、抗日战争中途夭折的严重危险。 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互相支撑、相辅相成 必须肯定,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创议和促成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尊 重历史,承认抗日战争中有两个战场,一个是正面战场,一个是敌后战场,两个战场互相支撑、相辅相成。 负责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军队在八年全面抗战中总体上说是积极作战的,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在强大敌人攻 势前战略性的后退不可避免。从 1938 年 10 月武汉沦陷至 1944 年初,国民党军队与日军展开了 22 次大的 会战,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我方在付出巨大代价后,使日军在正面战场逐步得到遏制。同时,日军 在正面战场的迟滞,与在它的背后出现了它从未预计到的战场有重大关联。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 和其他部队从抗战一开始就深入敌人后方,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开展运动战和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 和解放区,在华北、华中、华南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敌军不得不用相当大的力量投入这个战场。关于 国共两党抗击侵华日军和伪军的比例各种历史教科书上均有比较经典的说法。个人认为,抗战初期几年以 共产党军队为主的敌后战场,由于我方力量比较弱小,整个中国战场以国民党军队抗击为主;到 1943 年, 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这个比例逐步扩大为 67%和 95%,国民党军所担负的抗击逐步减少到日军的 36%和伪军 的 5%。如果按 1943 年统计,这个比例是可信的。共产党的军队在抗战开始时只有几万人,到了 1945 年初 发展到 91 万人,还有农村中不脱离生产的民兵 220 万人。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敌后战场的八路军、新四 军共作战 9.2 万多次,收复国土 83.7 万平方公里,占沦陷区总面积的 66%。日本侵略军深入中国国土,其 后方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在八年中,共产党军队毙伤俘虏日军共 52 万多人。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 场的存在是日本侵略者由优势逐渐转为劣势的极其重要的原因。 国民党军队 1944 年初已经扩大到 650 万人,其中有一部分于 1943 年应美国的要求进入缅甸、印度 作战。摆在国内正面战场上的大量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全程起了不小的作用。抗战期间撤退到重庆的 国民党政府没有和投降日本的汪精卫集团合流。在正面战场上,国民党军队的许多官兵进行了英勇的作战。 国民党当局的反共政策在抗战期间也屡次发生危机,抗战初期的皖南事变和部分小规模摩擦就是例证。由 于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由于全国人民始终保持团结抗日的高昂情绪,这种局面才没有遭 到根本破坏。 phone2002 提到的“国民党的特务机构秘密杀害了不少共产党人与民主人士”的情况不能一概而 论,它们绝大部分发生在第一、第二和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整个抗战时期,国共合作基本维持了比较良 好的局面,城南旧事仍然沿用我们这一代甚至几代人耳熟能详的“消极抗战”这几个字概括国民党在抗战时 期的全部表现,并不奇怪。但是,这不符合事实。 结语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对于为抗日战争作出贡献的国民党人、国民党军队以及 其他党派、团体和一切爱国人士,我们都不应该忘记。在纪念抗战胜利 60 周年之际,我们有必要客观地审 视这段历史,公正地评价所有曾经为抗战胜利做出贡献的政党和个人,积极促进和改善两岸关系,凝聚民 族精神,促进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研究之思考 在抗日战争史研究领域, 近二十年正面战场的研究的进展是非常显着的, 但是距全面真 实地再现历史本来面目尚有相当路程。 从研究的视角和方法来说, 我觉得有一些问题值得思 索。 第一、关于正面战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地位 现在人们习惯地将中国抗日战争的战场分为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 实际上这两者是就抗 敌所处战线和区域而划分的, 从总体说, 中国的抗日战争战场是一个统一的战场DD中国战 场。正像有的学者所说:不能把抗日战争看成两国三方的交兵,抗日战争是中国全民族抵抗 日本侵略进攻的战争。 有关正面战场地位的评价, 说穿了也就是对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 所处地位的评价。显然,在中日两国交战中,国民政府是中国国家主权的代表。由于特殊的 历史条件,直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并没有真正达成全国统一,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领导 着部分军队和根据地, 并在战争中得到了发展和壮大, 但在名义上, 它统属于国民政府之下, 尽管二者之间存在着对峙和摩擦。因此,日本进攻打击的主要对象是国民政府及其军队,它 对敌后中国军队扫荡清乡作战不仅规模远不及正面战场对国民政府军队的进攻, 而且目的仅 限于巩固占领地。 它要解决“中日事变”, 主要是与国民政府军队作战。 它妄图以武力进攻, 逼其投降。战争初期逼使国民政府由南京而武汉而重庆撤退,战略相持阶段多次战役进攻, 寻歼国民政府军队主力,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又从缅滇进攻,东西夹击,使国民政府腹背受 敌,后还曾妄图实施进攻四川计划,在在都是妄图消灭或压迫国民政府军投降。但国民政府 并未为其所屈,坚持抗战到底。最后代表中国对日宣战、受降的也是国民政府。国民政府部 署部分军队留置敌后作战,但主要是在正面战场作战,不管在战略防御阶段,还是在战略相 持阶段, 都不断抗击日本侵略军直至战争结束。 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处于主 体地位。这应是不争的历史事实。贬损正面战场的地位和战绩,也就必然贬损整个中国抗日 战争。 近些年来, 中国学者深感国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不重视中国抗日战争, 没有给予应 有的地位, 恐怕与既往大陆着作只把正面战场中国军队的抗敌说成不断大溃退 (台湾则说中 共在敌后“游而不击”) 不无关系。 如果要外国学者承认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的地位,同时又贬损中国正面战场的抗战,这只能是南辕北辙。 第二、关于抗日战争的总体战略 中国抗日战争是弱国抵抗强国的持久战争, 中国不仅在军事上抵御日本的进攻, 而且要 在政治、外交、经济各个领域与敌周施搏斗,而军事抵抗的战略又与政治、外交、经济的抗 日战略紧密相关,互相配合。换一句话说,中国抗日战争运用的是总体战的战略。我们观察 抗日战争特别是正面战场作战不能单纯看军事战略, 还要研究抗战总体战略, 否则就容易陷 入片面性。 例如, 有些学者批评将正面战场军事战略没有以阵地战、 运动战和游击战相结合, 而单纯实行消极防御的阵地战。 这种批评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能否不加分析地一概而 论?比如抗日战争初期,从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到武汉会战持续一年二三个月之久,国民政 府军队以劣势装备,用血肉之躯抵抗日军进攻,其重要战略意义就是掩护国力西移,为持久 抗战建立好西南西北抗战基地。 如果指责其过多过大过快的损失, 是否允当?事实上在可能 条件下正面战场诸如徐州会战、长沙会战中也采取过以运动战、游击战配合阵地战的战法。 又如,一些论着批评国民政府抗日依赖外援。事实上弱国抵抗强国,不能不争取外援,在太 平洋战争爆发前,国民政府实行“苦撑待变”未可厚非。正如有的学者分析的那样,“苦撑 待变”战略就抗战而言,不免带有消极性质,就外交而言,则不失为一明智的政策,因为作 为一个半殖民地的弱国, 努力获得各种外援是外交的首要任务。 “二战”爆发前国民政府的 外交活动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日本, 争取了友邦。 (王建朗; 《二战爆发前国民政府外交综论》 , 《历史研究》1995 年第 4 期)“苦撑待变”的结果最终赢得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 立,将中国一国孤立抗日的战争转变成盟国一致抗日的战争。 总之,研究正面战场不能脱离抗日战争总体战略的视角。 第三、关于正面战场的系统研究 目前研究正面战场还偏重于正面战场各次战役敌我双方攻守进退的研究, 这恐怕是不够 的。 正面战场研究应是一个系统工程, 研究内容至少还应包括国民政府统帅部至各战区的指 挥运作,战略方针和部署,战术运用;国民政府军队状况,内部的军事训练、政治工作、士 气、作战能力、后勤保障等;战地和后方的军政关系、党政军民关系;政治动员、军事动员、 供给支援;各战区和各部队包括军种间之协同,各战场之间的配合;国民政府军队与盟军的 关系等。 近年有的大陆学者撰述论及国民政府最高统帅部和青年军等, 这是可喜的迹象。 (唐 润明《抗战时期重庆的军事》,重庆出版社 1995 年;周春雨:《抗战后期十万知识青年从 军热潮述评》,《军事历史研究》1998 年第 3 期)正面战场研究中还应当重视军事将领的 研究。大陆学者只对李宗仁、张自忠等极少数将领的抗战事迹发表过论着。 第四、 关于如何对待有关正面战场的某些传统论断对于既往中共领导人着作中对抗日战 争正面战场的一些论断, 我们应采取分析的态度。 有的论断可能是符合历史事实的真知灼见, 有的论断可能是出于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激烈政治斗争环境的需要而作出的估计和论辩, 未必尽合事实。比如,说武汉失守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政府就积极反共消极抗战。 单就抗战与反共的关系而论, 这两者并非截然对立互不相容的。 因为抗战是解决民族矛盾的 范畴,反共是解决阶级矛盾的范畴,就国民党政府而言,抗战固然可以联共(不反共),但 反共未必不抗战。有反共而不抗战终至投降者,如汪精卫之流,也有既反共而又坚持抗战不 投降者,如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主流。揆诸史实,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政府军队与 日军进行多次会战, 有时还主动发起攻势, 能说它一直“消极抗战”吗?史学界对国民党处 理抗日与反共的关系认识也在逐步变化。有的学者分析说:蒋介石“主观上希望实行抗日、 反共两个第一”,而“实行的还是抗日第一,反共第二”。(刘大年:《抗日战争与中华民 族的统一》,《抗日战争研究》1992 年第 2 期)对于消极抗战,避战,躲进峨眉山观战, 坐山观虎斗之类论断, 我们不能据以构成论述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历史的框架, 而要根据历史 史实来检验其是否正确。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 针对以往贬低正面战场抗敌战绩和将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分割开来的倾向, 一些学者指 出: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只是抗日军队作战地域的划分, 是统一的抗日战争的有机组成部分, 两个战场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互相配合。在战略防御阶段,两个战场主要是战役配合,进入 战略相持阶段,两个战场是战略配合。 (阮家新: 《关于抗日战争两个战场的再探讨》, 《抗 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文集》;徐焰:《抗日战争两个战场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近 代史研究》1986 年第 4 期)许多论着强调敌后战场对正面战场的配合作用,现在也有论文 论及正面战场主动与敌后战场作战相配合,如统帅指挥机关(蒋介石、阎锡山、卫立煌)曾 下令部署配合百团大战的情况。(刘贵福:《国民党军队对百四大战的反应和策应配合》, 《抗日战争研究》1995 年第 2 期) 关于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孰为主战场, 在有些学者中间发生争论, 对战略防御阶段正面 战场为主战场没有异议, 但进入相持阶段后孰为主战场则意见颇见歧异, 有谓敌后战场为主 战场者,有谓正面战场为主战场者。现在有的着作避开孰为主战场的提法,而说“敌后战场 在决定整个抗日战场运动和战争结局中的地位越往后越显着”。(《中国复兴枢纽》第 4 页) (四)正面战场的军队 对正面战场军队的研究总的来说是不够的。 已有论着涉及正面战场军队、 国民政府军事 机构、战区划分等,对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活动述及较多。其他多为论述地方势力军 队如桂军、川军、滇军开赴前线英勇抗日事迹,以及地方势力军队与中央军队关系等情况。 有论者认为:七七事变后,国民党中央和地方拥护蒋介石一致抗日,比较团结,蒋借抗日之 名分割使用各地方军队,或拉拢监视力图削弱。地方势力则进行抵制。(王续添:《试论抗 战时期地方实力派与蒋介石集团的矛盾斗争》,《近代史研究》1990 年第 6 期) (五)正面战场与盟国的关系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战局与盟国对日政策和战略方针的关系, 抗战史论着一向对于苏 美等国对中日战争的态度和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比较关注,对苏美等国援华抗日的活动, 包括军火、飞机、派遣空军人员、派遣军事顾问等都有不少论述。对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 国军队在滇缅战场与盟国军队共同抗日过程中, 与英美矛盾, 从战史或中外关系史角度均有 研讨。其间还发生过突出的史迪威事件,它一度是战时中美关系研究的一个热点。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在抗日战争的中国军事战场上, 一直存在着由中国翠¤领导八路军、 新四军及其他人民抗日 武装开辟并坚持的敌后战场 (简称“翠¤敌后战场”) 和由国民党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以国民政府名 国民党 义统帅数百万国军承担对日作战任务的正面战场 (简称“国民党 国民党正面战场”) 两个相互呼应 国民党 又彼此相对独立的战场。在 1950――1970 年代,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当败退台湾的国民 国民 抗战”的同时,中国大陆 党学者及其论著指责翠¤和八路军、新四军“游而不击”、“破坏抗战 抗战 学术界也主要集中研究和赞扬翠¤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场及其对抗战 抗战胜利的决定性作用, 抗战 严厉批判国民党 抗战 国民党在抗战 积极反共的, 否定国民党 国民党正面战场对中国抗战 国民党 抗战期间是如何消极抗日、 国民党 抗战 的重要作用。如此一来,一场中华民族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全民族浴血抗战 抗战,变成了“半 抗战 边”抗战 抗战。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斗争的伟大史迹与主要内容,也由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共同领 抗战 导中国人民坚持对日抗战 变成了翠¤和国民党 抗战, 国民党的“摩擦”作战, 而不是反对日本侵略军的 抗战 国民党 民族解放战争。这样的抗战 抗战史研究及其论著,显然不能全面、客观、公正、科学地反映中华 抗战 民族抗日战争丰富生动、 可歌可泣的真实面貌, 也无法以有力的论证使国际学术界承认中国 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的重大作用和杰出贡献。故自 1978 年翠¤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大陆学者解放思想,锐意创新,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突破抗战 抗战史研究领域 抗战 内的教条主义禁区, 切实加强了对国民党正面战场以及两个战场关系的科学研究, 国民党 并以 1985 国民 年、1995 年、2005 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40 周年、50 周年、60 周年为契机,掀起了研究抗 日战争的高潮,出版了大量关于抗日战争史的论著。其中,通史性论著如:龚古今等主编: 《中国抗日战争史稿》(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4 年),何理:《抗日战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罗焕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军事科学出版社 1987 年),军事科学院军事 历史研究部:《中国抗日战争史》(3 卷本,解放军出版社 1994 年版),刘大年主编:《中 国复兴枢纽》(北京出版社 1995 年版)、王秀鑫、郭德宏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 (翠¤党史出版社 1995 年),王真:《抗日战争与中国的国际地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 2003 年版)等。从 1980 年代以来所发表的大量关于抗日战争两个战场的论著来看,中国 大陆学者研讨较为热烈且进展甚为显著者,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一、对翠¤敌后战场与国民党 国民党正面战场关系的深入研讨 国民党 1、对中国抗日战争存在着两个战场这一客观事实的正确认识。此点,早在抗战 抗战初期,矛老 抗战 人家等翠¤领导人就曾有过明确的论述。1980 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学者经过热烈研讨后, 大多数学者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将两个战场互相分离和完全对立起来的传统观点, 比较一致 地认为:国民党 国民党正面战场和翠¤敌后战场都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不可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民党 它们的关系,是相互配合、相互支援和相互策应的关系。在抗战 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国共 抗战 两党军队共同对日作战,国民党 国民党军队是战略防御作战的主体,八路军、新四军主要以游击战 国民党 配合国民党 国民党军队进行防御作战,双方既有战略上的支持配合,又有战役战斗上的相互配合。 国民党 这也是国共两党两军合作抗日关系最好的时期。 抗战 在抗战 抗战中期的战略相持阶段, 两个战场正式 形成, 国民党军队主要担负正面抵抗日本侵略军进攻的任务, 以一套相对稳定的防御作战线, 国民党 保卫着西南、西北等大片国土,作为中国坚持抗战 抗战的战略大后方。翠¤领导八路军、新四军 抗战 开赴敌后,发动人民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开辟了广大的敌 后抗日战场。 在这期间, 由于翠¤领导的抗日军队和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在空间上与正面战 场的国民党 国民党军队处于脱离状态, 双方已基本上不可能再进行战役战斗上的配合, 而主要是在 国民党 战略上相互策应和配合。 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民党 国民党战场多次出现 国民党 危局,翠¤领导的敌后战场便成为了中国人民坚持抗战 抗战的主战场。 抗战 2、对两个战场相互关系的科学论证。对此,多数学者都赞成“互相依存论”。即认为:抗 抗 战期间国共两个抗日战场的关系,就是一种如矛老人家所说的“互相需要、互相配合、互相 协助”的互为依存关系。这种互为依存的关系,具体表现为:如果“没有正面主力军的英勇 作战,便无从顺利开展敌后的游击战争”;敌后游击战争又“钳制了大量的敌军,配合了正 面主力军的作战”。 在此基础上, 学者们强调指出: 抗战期间两个战场这种互为依存的关系, 抗战 不但贯穿于整个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 而且居于主导地位, 抗战 是抗战 抗战时期中国抗日军事斗争的 主流。 1987 年 7 月中国现代史学会等单位联合召开的纪念“七七”事变 50 周年学术讨论 在 会上,有些学者还进一步从方法论的角度提出:抗战 抗战时期两个战场是谁也离不开谁的。单独 抗战 依靠哪一个战场,都难以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进攻,缺少了哪一个战场,中国抗日战争的坚持 与发展都是不堪设想的。 对于两个战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都不应低估。 军博在其 《关于宣传全民抗日战争探讨》的文章中也明确提出:“没有敌后战场,日本就可能抽出几 十万机动兵力向正面战场进攻,正面战场将难以坚持;没有正面战场,敌人将其全部兵力压 向敌后战场, 敌后战场也难以承受”。 不过, 也有学者对“互为依存论”表示了异议, 认为: 如果“没有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所受日军压力必定成倍增加,困难自然大得多,但依靠人民 群众,抗战 抗战能够坚持下去。没有敌后战场,正面战场就无法独力维持。” 抗战 此外,有的学者则从“整体观”的视角论证了两个战场互相配合、共同抗日的有机联系。提 出:中国抗日战争是“整体的民族战争”,是中日两国间的战争,只能把中国看作是交战的 一方,把日本看作是交战的另一方,决不能把中国的抗日战争割裂开来,看作是两国三方的 战争。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 是在总的持久战战略方针的指导下的整体战争互相关联的有机 组成部分,只是军队作战地域的划分,是不能割裂的。 对于两个战场互相配合的内容, 学者们总结指出: 它们是在总的持久战方针指导下的整体战 争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有战略统一行动的配合,也有战役、战斗的直接支援;有八路军配 属友军进行作战,也有友军配属八路军行动”。在抗战 抗战前期,多是战役、战斗上的配合;在 抗战 抗战中后期,则主要是战略上的配合。有的学者还从实证研究出发,或者论述了抗战 抗战初期忻 抗战 抗战 口战役中国共两军相互配合、协同作战的事例,或者以“百团大战”期间,蒋介石命令国民 国民 党军第二战区卫立煌、阎锡山等部署国军配合、策应翠¤及八路军的百团大战为例,论述了 国民党军队配合八路军抗日作战的情形。 国民党 学者们还进一步论析了国共两个抗日战场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的重大意义,指出:这是阶级 利益对立的两种力量在与共同民族敌人作战时的一种特殊合作形式。正是通过这种大敌当 前、 联合抗日的两个战场的相互配合, 不但在军事上保证了中国抗日战争成为一场符合中国 抗战利益的持久战, 而且在政治上也保证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始终不致 抗战 破裂。这就说明: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在主要敌人一致的情况下,阶级利益对立的政党 和集团不但可以合作,而且合则两利。在反抗强敌入侵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与 敌后战场的有机联系, 游击战和正规战的互相配合, 是中国抗日战争能够“苦撑待变”直至 取得最后胜利的重要保证。有的学者提出:两个抗日战场的形成及其相互配合,共同对日作 战, “是中国翠¤倡导和促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军事上的成功体现, 是中国抗日战争的 一大特点,是战争史上的奇观,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两个战场对抗日战争进程和结局, 乃至战后中国政局中国前途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注意到了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辅相成、有机联系的同时,有的学者也强调了它们之间的 区别,指出:两个战场因执行两种不同的抗路线、战略方针和作战指导原则,即:国民党 国民党坚 国民党 持片面抗战 抗战路线,执行消极防御方针和进行正规战;翠¤实行全面抗战 抗战路线,深入敌后发动 抗战 抗战 人民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于是就出现了在“战场选择、战略战术和作战方式等方面” 均不相同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并且分析道:两个战场的出现和形成,“起因是抗战 抗战一开 抗战 始就确定了国共双方军队的分割指挥”。 其次是“抗战 抗战开始后战局的演变及国共双方对战地 抗战 的不同选择, 使得两个战场以不同的方向平行地扩展”。 其三是“国共两党各自选择的不同 的战场和不同的作战方式对日作战,是各自所代表的阶级和集团的利益所决定的”。其四, “当时中日战争的基本特点,也决定了八路军、新四军不能在正面战场进行正规战,而只能 进行游击战”。有的学者认为:两个战场的出现,是由敌我力量对比所决定的,是统一的持 久战战略方针(以空间换取时间而达到持久,在持久中消耗敌人而争取最后胜利)下的合理 分工。 3、两个战场有无统一的总的抗日战略方针?对此,一些学者继续坚持传统观点,认为:抗 抗 国民党主张“速胜论”,翠¤主张“持久战”,故双方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总的 战时期,由于国民党 国民党 抗日战略指导方针。 但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 持久战战略是抗战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及其军队 抗战 和全国大多数人的共识, 暨承认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有一个统一的总的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的。其具体情形是:抗战 抗战爆发以前,中国翠¤人率先提出并向国民政府建议实行持久战的抗 抗战 日战略方针。在翠¤和要求抗日的国民党 国民党各地方实力派将领的努力下,1937 年 8 月召开的 国民党 南京国防会议一致通过决定, 以“持久消耗战”作为中国抗战 抗战的基本战略方针。 学者们指出: 抗战 国共两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 所共同主张和实行的持久战战略总方针, 既有颇多相 同之点,也有若干不同之处。从总体上看,相同点是主要的,但其差异和分歧也不可轻视。 国共两党在抗日持久战战略上的相同点主要表现在于: 一是在确立持久战战略方针之客观依 据上的一致性。 以矛老人家和蒋介石为代表的国共两党及军队领导人分别在其著名的 即: 《论 持久战》和“以空间换时间”、主张持久消耗战的论说中,都对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敌强 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这四个基本特征进行过全面的论述,大家具 有一定程度的共识; 国民党 但国民党 国民党蒋介石因忽视抗日战争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翠¤及其领导的人民 军队等进步因素的存在, 而对持久战战略的认识程度不如矛老人家和翠¤深刻。 二是在持久 战战略总方针的主要特征暨对其长期性认识上的共识。 中国抗日战争的持久战战略, 其实质 就是要通过长期战争逐步消耗日本侵略者的力量,最终实现改变敌我力量对比的战略目的。 对此, 翠¤主张通过长期抗战 积小胜为大胜, 抗战, 积蓄力量, 争取由敌强我弱转变为力量平衡、 抗战 再发展到我强敌弱,最后取得战争的主动权。而国民党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虽然在抗战 抗战中几度幻想 国民党 抗战 依靠外援,主张速胜;但从其在整个抗战 抗战过程中的表现来看,也是认为必须抱定 3、5 年如 抗战 一日的精神,在持久抗战 抗战中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三是在实行持久战战略的军事目的上,国 抗战 共两党及其领导人都是为了彻底战胜日本侵略者,争取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对此,学 者们特别强调指出: 在抗日战争中, 国民党内虽然出现过以汪精卫为代表的亲日派散布“亡 国民党 国论”并最终走上汉奸道路的现象, 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派也长期与日本保持着和谈渠 道并多次出现妥协倾向; 但其主导方面是主张坚决抗战 抗战到底的, 广大国民党 国民党官兵在抗战 抗战中也 抗战 国民党 抗战 以其浴血奋战、英勇牺牲的精神和行动,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四是国民党 国民党的持久消耗战战略思想, 是在中国翠¤的推动和帮助下形成的。 如国民政府军委 国民党 会总参谋长白崇禧把矛老人家的 《论持久战》 精神归纳为“积小胜为大胜, 以空间换时间”, “并以军委会的名义通令全国, 作为抗日战争的军事战略指导思想”, 就是一个较典型的例 子。 与此同时, 国共两党及其领导人在对抗日持久战战略的理解和实践上, 也有的确存在着明显 的差异和不同之处。其主要表现:一是国共两党在实行抗战 抗战持久战战略路线上的根本分歧。 抗战 国民党奉行的是一条单纯依靠外援、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 抗战路线,翠¤实行的是一条依靠、 国民党 抗战 动员、 组织和武装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全面抗战 抗战路线。 主张全中国人民都积极参加到抗日战 抗战 争中去,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枪出枪,有文化知识出文化知识。二是在对“持久战”战 略的理解上的差异。“翠¤主要着重于政治,而国民党 国民党则着重于军事”。“翠¤的持久战战 国民党 略方针基本是政治战略方针, 多注重政治和民众的动员”。 国民党 “国民党 国民党的持久战多从军事上着 眼,注重政府和军队的行为,相对比较忽视对民众发动,而且国民党 国民党的整个政策还有限制人 国民党 民群众的倾向”。三是在作战原则上的明显不同。翠¤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以运动 战、游击战、阵地战相结合的积极防御来实现持久战。强调的是防御中的进攻,集中优势兵 力打歼灭战,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和灵活性、主动性、计划性等战略思想。而国民 国民 党军持久战的核心思想与口号是“以空间换时间”。表现在作战技巧上,就是“固守阵地, 坚忍不退”。“层层设防,处处据守”“深沟、高垒、厚壁”。它在实质上是一种消极的拖 延战术和消极防御战略。 尤其是“以空间换时间”的口号, 虽然在抗战 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 抗战 对于保存中国抗日战争的军事力量,延长战争时间,分散和消耗日军兵力等,也起了一定的 积极作用;但由于国民党 国民党军队以保存实力、消极防御为其抗战 抗战的指导思想,未能在对日作战 国民党 抗战 中实行以运动战为主大踏步前进与后退的作战方略, “以空间换时间”竟成为某些国民党 国民党军 国民党 队和将领或丧师失地,溃败奔逃;或为保存实力,不战而退的逃跑主义在理论上的托辞。四 是以矛老人家、蒋介石为代表的国共两党领导人对抗战 抗战战略相持阶段意义理解上的重大歧 抗战 异。矛老人家认为:中国的抗日战争需要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 3 个阶段,并 反攻 强调指出:战略相持阶段是“整个战争的过渡阶段,,也将是最困难的时期,然而它是转变 的枢纽”。 蒋介石则把中国的抗日“持久战”分为“防守时期”和“转守为攻, 转败为胜” 两个阶段,否认需要经过一个艰苦而长期的战略相持阶段。矛老人家等翠¤领导人认为:国 国 民党蒋介石集团这种否认战略相持阶段存在的理论,实际上“仍属于速胜论,不过穿上了 民党 ‘持久战’的外衣罢了”。 五是国共两党坚持持久抗战 抗战的表现与趋向不同。 国民党及其军队 抗战 国民党 虽然自抗战 抗战一开始, 就确定以“持久消耗战”为其战略指导方针, 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 在抗 抗战 段对日作战也比较积极努力, 但其在抗战 抗战初期的基本战略指导思想还是“速胜论”, 至武汉 抗战 失守特别是 1939 年的“冬季攻势”受挫后, 才真正确定了“持久消耗战”的战略指导思想, 但又把争取抗战 抗战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国际援助上, 所以在军事战略指导思想上多是以“保存实 抗战 力”、“消极等待”、“苦撑待变”为战略指导,在行动上,则自战略相持阶段起,逐步走 上了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道路,并多次出现拟与日本侵略者妥协的倾向。而翠¤及其领导 的人民军队则始终如一地坚持抗战 抗战到底, 并从战略相持阶段起, 逐渐成为了中国抗日战争的 抗战 主战场和主力军,对于打败日本侵略者,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砥柱中流和决定性作 用。 六是国共两党在实行对日持久抗战 抗战的基础上的不同。 翠¤的持久战战略是建立在独立自 抗战 主、自力更生基础上的;而国民党 国民党的持久消耗战则是建立在依靠外援的基础之上,存在着侥 国民党 幸取胜的心理。七是国共两党主张对日持久抗战 抗战的政治目的不同。国民党 国民党主张持久消耗战, 抗战 国民党 争取中国抗战 抗战胜利的目的在于恢复其旧的统治秩序; 翠¤坚持持久战战略的主旨在于: 从民 抗战 族利益与阶级利益的有机结合出发,通过抗日战争的胜利,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 一、富强的新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民族独立与解放。 当然, 对翠¤的持久战略与国民党 国民党持久消耗战战略间究竟有多大的差别?上述概括是否符合 国民党 历史实际?学者们尚有不同看法。 但多数学者也都认识到: 只有通过承认国共两党在持久战 战略指导方针上的一致性, 来论证中国的抗日战争有一个统一的总的战略方针, 又细致辩析 国共两党及其军队在持久战战略的理解与执行上的差别, “这才合乎历史实际”。 才能使该 问题的研讨逐渐走向深入。 4、关于两个战场形成时间的讨论。1944 年 6 月 22 日,叶剑英在与中外记者参观团的 谈话中首先提出:“中国抗战 抗战,一开始就分为正面战场和敌后两大战场。”次年,矛老人家 抗战 在翠¤七大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时又再次提出:“中国的抗日战争,一开始就分为 两个战场,国民党 国民党战场和解放区战场”。此后,这一观点作为权威结论,不但普遍地存在于 国民党 1980 年代以前的翠¤党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现代史论著与教材中,且至今仍有不少学者 继续坚持此传统说法。但近年来,也有许多学者认为:在抗日战争刚开始之时,中国只有国 国 民党正面战场一个战场。 对于翠¤领导的敌后战场之开辟暨两个战场形成的初始时间, 学者 民党 们或者主张以 1937 年 8―9 月间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战场为标志; 或者认为“中国抗日战争 分为两个战场的最早时间只能从 1938 年秋后算起”。 还有的学者在具体考察了八路军、 新 四军各部挺进敌后作战的历史过程和敌后战场战略作用之发挥情况后, 提出: 两个战场的正 式形成应该是在 1939 年初抗战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 或者主张以 1940 年初国民党 国民党战场出现明 抗战 国民党 显的消极抗战 抗战倾向为标志;或者主张以 1943 年春解放区战场的局部反攻 反攻作为两个战场形成 抗战 反攻 标志等多种意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此问题的研讨,各种说法皆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 缺乏强有力的说服力。 要真正确定一个明确而又能够被多数学者接受的时间或事件作为两个 战场形成的标志,尚需要学术界做更深入而细致的思考与论证。 5、在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主次关系问题上的不同意见。传统观点认为:翠¤领导的敌后战 场从始至终都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它抗击了多数日本侵略军和全部伪军, 是抗日战争 能够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但自 1980 年代以来,多数学者基本上赞同:在抗日战争 初期, 国民党 “国民党 国民党正面战场承担了抗战 抗战的主要任务”。 是中国抗战 抗战的主战场。 但两个战场的“主 抗战 抗战 次是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而变化的, 不是一成不变的。 ”“抗战 抗战初期国民党 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 抗战 国民党 的抗战 抗战对抵抗日寇的入侵起了主导的作用, 抗战后期翠¤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战 抗战对夺取抗战 抗战 抗战 抗战 抗战 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有的学者具体论证说:在抗战 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由于日本侵 抗战 略军把国民党 国民党军正面战场作为主要军事进攻方向, 翠¤领导的八路军、 新四军力量较为弱小, 国民党 不可能承担起正面迎击日本侵略军疯狂进攻的战略防御任务, 而只能配合国民党 国民党正面战场执 国民党 行从侧背打击日本侵略军的作战任务, 而翠¤领导的敌后抗日战场尚处于正在开辟与形成的 过程中,还不被日本侵略军所重视,故国民党 国民党正面战场便成为了中国抗战 抗战的主战场。当抗日 国民党 抗战 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 随着国民党 国民党正面战场对日作战渐趋消极和翠¤领导的八路军、 新四军 国民党 及其他人民抗日武装不断发展壮大, 随着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蓬勃发展, 日本侵略军逐渐感到 了翠¤领导的敌后游击战场的威力, 于是把敌后游击战场视为主要打击目标, 敌后战场因此 而逐步成了中国人民坚持抗战 争取抗战 抗战、 抗战胜利的主战场。 至于敌后战场何时成为中国抗日主 抗战 抗战 要战场的?学者们虽然提出了“1939 年底”、 “1940 年”和“1940 年解放区局部反攻 反攻”等 反攻 多种说法,但其论说或者过于简略,或者一篇文章中多说并存,似乎有进一步具体而深入研 讨之必要。 另外,有的学者还从日军侵华战略和中国抗日战争中战役、战斗的作战规模来考察后,尖锐 地提出:国民党 国民党正面战场始终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敌后战场则处于次要地位。持此 国民党 种意见的学者强调指出: 即使是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 日军也没有完全放弃正面进攻, 在正面战场上曾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重大战役, 其作战规模远远超过了敌后战场。 因此, “在 中国战场上,对日作战的主要战线就是正面战场”。对此,反对者认为:在战略相持阶段到 来后, 敌后战场的积极作战成为延缓日军正面推进的一个重要因素, 日本侵略军的主要作战 目标被迫转向推进线的后方,因此敌后战场上升为中国抗日的主战场。有的学者提出:不能 以作战规模的大小来评判敌后战场作为中国抗日主战场的作用, 而应当是看其实际的作战效 果;或者认为:“两个战场抗敌的比例,经常有些变化。数字的计算,因学者们各自的方法 不同,自然略有不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敌后游击战争已经奠定了基础,成为抗日战争的 中流砥柱”。 二、对翠¤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战场的更深入探讨 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抗日战场,是自 1950 年代以来,就一直为中国大陆学术界所高度重视 并且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研究者持久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不过,在
年代期间, 该课题因被包含在属于政治学的翠¤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之范畴内, 故出版的资料和论著等成 果虽然较为丰硕,但在基本观点和材料的运用上多大同小异。比如,在论点上,多数论著都 着力于论证和强调: 翠¤领导下的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它抗击了多数日军和几乎 全部伪军,对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敌后战场因为坚持了全面抗战 抗战路线, 抗战 采取了正确的游击战战略,实行了人民战争,代表着中国抗日战争走向胜利的正确方向;敌 后战场包括了对日、伪、顽三个方面的斗争,翠¤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在敌后战场抗击 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越战越强, 不断发展壮大, 不但对中国人民坚持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而且为抗日战争结束后建立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积蓄了革命 力量。客观地说,这一时期关于敌后战场的研究也的确取得了相当重要的成绩,为新时期敌 后战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其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即:研究者思想比 较保守,学术视野较为偏狭,在众所周知的客观环境及时代条件局限下,研究和论说时往往 比较片面地强调翠¤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方针政策, 比较强调和关注翠¤与国民党 国民党在 国民党 政治、 军事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斗争, 而对于国共两党及其军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 合作抗日的方面,对于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之间的战略、战役配合,研究和宣传得就稍显不 足。 另外, 受当时客观政治形势的影响, 对于国共两党、 两军一些重要而敏感的人物与事件, 亦未能给以客观、公正的评说。自 1978 年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和国家提倡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学者们逐渐突破了抗日战争史研究的若干学术禁区,使敌后战场的研究 不断得以深化,不断地迈上一个又一个的新台阶。近 20 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大大超过了前 30 年的数量和水平。在专著方面,除了在关于抗日战争史的通史类著作中,对敌后战场的 论述占了很大比重外,值得注意的专题性论著有:张廷贵等著:《翠¤抗日部队发展史略》 (解放军出版社 1990 年版),张国祥著: 《山西抗日战争史》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 王淇主编:《砥柱中流――抗战 抗战中的解放区战场》,刘家国著:《浴血奋战――抗日英雄八 抗战 路军》,田玄著:《铁军纵横――华中抗战 抗战的新四军》,乐思平著:《鏖战华北――震惊中 抗战 外的百团大战》(以上诸书均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年出版),王辅一著:《新四军简 史》(翠¤党史出版社 1997 年版),东江纵队史编写组:《东江纵队史》(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琼崖武装斗争史办公室编:《琼崖纵队史》(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以及由中央军委组织编辑出版的大型军史丛书之《八路军》、《新四军》(分别由解放军出 版社于 1987 年、1988 年出版),东北抗日联军史料编写组编:《东北抗日联军史料》(翠 ¤党史出版社 1987 年版),山西新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辑:《山西新军历史资料 丛书》(共 10 卷 16 册,翠¤党史出版社 1993 年版)等翠¤抗日部队战史;关于敌后抗日 根据地的重要论著有:南京新四军和华中根据地研究会编辑: 《新四军华中抗日根据地史料 选》(10 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太行山革命根据地史编写组:《太行革命根据 地史稿》(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魏宏运、左志远著:《华北抗日根据地》(档案 出版社 1990 年版),谢忠厚著:《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稿》(改革出版社 1992 年版),师 文华主编:《太岳革命根据地史》(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以及《晋绥抗战 抗战》、《山东 抗战 抗日根据地》、《牺盟会和决死队》、《大青山抗日斗争史》等翠¤领导的敌后根据地史或 者史料集多种。据有的学者分析统计,仅在
年的 20 年间,即发表了关于敌后战 场的论文 300 多篇。这些论著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即:一是从正面概述敌后抗日战场的开辟 和发展、战略方针、历史地位与作用者,如何理:《论抗日游击战争及其历史地位》,《近 代史研究》1984 年第 3 期),李惠:《敌后解放区战场在夺取抗日战争胜利中的决定性作 用》(《党史研究》1987 年第 5 期),魏宏运:《关于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几个问题》 (载于该氏:《抗日战争与中国社会》,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李蓉:《一个伟大 的战略决策:向沦陷区发展》(《翠¤党史研究》2001 年第 5 期),刘家国:《论抗战 抗战初 抗战 期八路军的战略举措》(《军事历史研究》2001 年第 2 期)等;二是对敌后战场某些战役、 战斗或具体史事的考述和评价, 如朱大礼等: 《关于新四军建军等几个历史时间的考证》 ( 《党 史研究》1986 年第 6 期),徐则浩:《抗日战争中八路军、新四军的敌军工作》(《安徽 史学》1987 年第 3 期),董振平:《关于 1937 年 9 月 25 日八路军 115 师平型关之战的称 谓》(《党史研究》2001 年第 1 期)等;三是对敌后战场一些问题的讨论和争鸣,如索世 辉:《百团大战应充分肯定》(《翠¤党史研究论文选》,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沈长 生等:《新四军新军部是何时成立的》(《党史研究》1983 年第 5 期)等。从这些论著来 看,1980 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学术界对敌后抗日战场的研讨,主要聚焦于下述几个问题上。 关于敌后抗日战场内涵的科学界定问题。在传统的中国现代史研究观念中,敌后抗日战场, 又称为“解放区战场”。后一种称谓源始于矛老人家在翠¤七大上所作《论联合政府》的政 治报告。同时,朱德在翠¤七大所作的军事报告也直接名之曰《论解放区战场》。此后相沿 成俗, 中国大陆学者便习惯地将“敌后抗日战场”与“解放区战场”两个名称交互使用, 专 用于指翠¤领导下的抗日战场。 但自 1980 年代以来, 也不断有学者对此传统说法提出质疑。 学者们或者认为: 敌后战场应当包括敌后抗日军事战场和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 主张把二者 “合二为一”,作为一个整体对象加以研究;或者认为:虽然从历史事实和翠¤党在新民主 主义革命时期“武装斗争、 根据地和党的建设”三位一体的“红色武装割据”理论来看, 敌 后抗日军事战场与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客观上存在着相互依存、 不可分离的血肉联系; 但 是为了使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不致于过份宽泛和便于从军事学的角度加强对敌后抗日战场的 研究,还是应当划分为“敌后战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两个彼此相对具独立性的课题。 另外,学者们对于如何看待国民党 国民党敌后游击战争暨是否应将其包括入敌后战场的范围之内, 国民党 也有着明显的分歧和争论。关于此点,我们将在后面撮述,此不赘言。 2、对于敌后战场抗日战略方针的研讨。关于翠¤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敌后抗日战场 的作战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或者“基本的是游击战, 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 运动战”这一点,中国大陆学术界基本上没有分歧。争论的焦点在于:这一方针是什么时候 提出来的?传统的观点认为:1937 年 8 月 22―25 日召开的洛川翠¤中央政治局会议(亦名 “洛川会议”)正式确定了独立自主的分散的山地游击战这一抗日战略方针。但近年来,也 有学者提出: 早在 1935 年 12 月的瓦窑堡会政治局会议上, 翠¤中央就已经明确提出了坚持 游击战的抗日战略方针。 还有学者认为: 直到翠¤六届六中全会上矛老人家的游击战战略方 针被全党接受之前,翠¤党和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日战略方针仍然是以正规战为主。对此, 有评论者认为: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一个战略方针从提出到形成直至为翠¤党 和军队的多数同志所接受,总是要有一个过程的。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瓦窑堡会议在确定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时, 也初步提出了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转变的历史 任务和未来红军作战方针的一些设想。 其后经洛川会议而进一步深化和走向成熟, 至翠¤中 央六届六中全会而终于成为了全党的共识。 与此相关, 针对传统观点将从“洛川会议”起翠¤党内围绕抗日军事战略方针而展开的争论 和存在的意见分歧视为“两条路线斗争”的说法, 由翠¤中央党校等单位组织有关学者利用 档案史料,对洛川会议、十二月会议、三月会议、六届六中全会等抗战 抗战初期翠¤中央几次重 抗战 要会议进行了深入研究后,基本认定:在抗战 抗战初期,翠¤党和红军领导人围绕开展游击战, 抗战 还是进行正规战、运动战这一抗日战略方针的抉择,的确曾有过不同意见和争论,但这只是 正常的工作和思想认识上的分歧与争论, 后经过讨论取得了一致的共识, 并非什么“党内尖 锐的路线斗争”。 对于“左”倾教条主义思潮影响下, 人们曾将游击战与运动战绝对化的对 立起来而提出的一些偏颇之论, 学者们指出: 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是中国翠¤人在抗日 战争条件下坚持敌后抗战 抗战的基本战略方针和作战形式, 是坚持持久的人民战争所必须; 但是 抗战 它也不排除在形势有利时, 适当地集中兵力以运动游击战的方式打击敌人。 尤其是在抗战 抗战初 抗战 期的华北战场上, 八路军要配合国民党 国民党军队的正面防御作战, 这样的作战形式和战机也是不 国民党 少的。 所以, 当时在翠¤党和军队领导层内部对军事指挥和兵力运用有某些不同意见和思想 认识也是完全正常的,不能动辄就上升到“路线”的高度来看问题。 3、关于敌后战场形成的时间和标志问题。前已述及,这一问题实际上涉及到两个战场的形 成问题。对此,传统观点一般都根据矛老人家、朱德在翠¤七大上所作政治、军事报告中的 说法, 认为: 中国的抗日战争从一开始就分为国民党 国民党正面战场和翠¤领导的敌后战场两个战 国民党 场。但自 1980 年代以来,不时有学者提出不同意见。他们提出:在抗日战争开始时,中国 只有国民党 国民党正面战场一个战场, 当时八路军还将主要作战目标定位于配合国民党 国民党军正面战场 国民党 国民党 的防御作战上;并且基本认定:中国抗日战争两个战场的正式形成之最早时间应当是 1938 年秋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有的学者论述道:抗战 抗战初期,当国民党 国民党军队进行内线防 抗战 国民党 御作战,处于敌进彼退状态时;八路军则逆日军进攻方向而进,向华北敌后挺进,在日本侵 略军的后方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坚持持久抗战 抗战。在这个意义上,把八路军挺进华北敌后, 抗战 视为敌后抗日战场的开端,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在实际运作时,八路军 3 个主力师是在太原 失陷后,才在华北敌后分别实行战略展开,建立晋察冀、晋西南、晋西北、晋东南等敌后抗 日根据地,敌后战场才初具规模,在江南,新四军是在 1938 年向苏南敌后进军,创立抗日 根据地作为华中敌后战场的开端。 而即使是在这时, 敌后我军与正面战场的国民党 国民党军在很多 国民党 情况下仍处于比较多的犬牙交错状态。 “所以, 真正形成互相独立的两个战场则是战略相持 阶段到来以后”。 这就说明: 翠¤领导的敌后抗日战场的形成应有一个过程, 且华北、 华中、 华南三个地区敌后抗日战场形成的时间也并不一致。 从八路军出师华北, 到太原失守后八路 军主力战略展开在山西周围创建山区抗日根据地, 再到翠¤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巩固华北” 战略方针,八路军 3 个主力师挺进山东、冀中、冀鲁豫,到 1939 年初,“华北解放区战场 在斗争中形成”。华中敌后抗日战场的创建以 1938 年 4、5 月间新四军第一、二支队挺进苏 南建立茅山根据地为标志, 1939 年上半年新四军在皖南反“扫荡”斗争取得胜利, 到 第四、 五支队开辟津浦路东西根据地以及新四军江南部队北上和新四军游击支队东进, “华中战场 初步形成”。“1939 年春季以后,华南地区抗日游击战争日趋活跃”,则标志着华南敌后 抗日战场的形成。显而易见,这种观点是立足于对敌后抗日战场战略作用的考察,即:直到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以后, 翠¤领导的敌后战场的独立战略作用才比较明显而且充分 地发挥了出来。 4、关于敌后抗日战场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评价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评判,实际上涉及 到前述两个战场究竟谁是抗日的主战场这一敏感问题。 传统的观点如前所述, 即强调翠¤领 导的敌后抗日战场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是中国抗日战争能够艰苦支持并争取到最终胜 利的决定性因素。自 1980 年代以来,多数中国大陆学者仍然坚持这一意见,并且更进一步 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上, 对之进行了更充分而全面的科学论证。 如有的学者将国民党 国民党正面战 国民党 场的惨败溃退与翠¤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特殊作用进行比较论析说:“在敌强我弱的情况 下,游击战是对付敌人最有效的战略和战术”。“似乎可以说,正是在国民党 国民党的阵地战遭惨 国民党 败后,游击战术的威力和作用更加显示出来。国民党 国民党正规军队作战,总是大军云集,把队伍 国民党 平行摆开,列阵而待。更糟糕的是在华北战场上,把战斗力低劣的队伍配置在第一线,把战 斗力较强的队伍放在第二线。 日军凭借其优势的武器, 以迂回和中央突破的战术, 击破一点, 长驱直入。国民党 国民党军队多是一触即溃,望风而逃。于是华北大片国土沦亡、政权瓦解,百姓 国民党 涂炭,……正是在这危急时刻,八路军以游击战术插入敌后,……它最大的功绩是把日本占 领的中国大部分领土变成了战场, 使日军不得不回过头面对无时不在的大大小小的挑战, 从 而陷入了类似两线作战的窘境”。“如果没有游击战争牵制,吸引日军的大量兵力,中国的 大西南和西北,就会遭受敌骑的践踏,就有沦陷的危险,那末日本就可能宣布,它征服了中 国”。有的学者根据统计数据提出:在八年抗战 抗战中,侵华日军共伤亡 133 万人,其中,翠¤ 抗战 领导的敌后战场共歼灭日军 52 万人,占全部被歼日军人数的 40%;歼灭伪军 118 万人,几 乎 100%。从歼灭日军绝对数字来看,国民党 国民党军多于我军;但如果以作战军队的人数比例来 国民党 看,翠¤军队在抗战 抗战开始时约 5、6 万人,抗战 抗战胜利时为 94 万人;国民党 国民党军在抗战 抗战开始时有 抗战 抗战 国民党 抗战 陆军 170 多万人, 抗战胜利时为 440 万人。 则翠¤领导的敌后战场人均歼敌数是国民党 国民党军队 抗战 国民党 人均歼敌数的 2 倍。有的学者则分别考察了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游击纵队、东北抗日 联军等翠¤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在敌后战场的地位和作用后, 提出: “八路军在华北抗战 抗战中 抗战 不仅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而且改变了战争的形态、战争的形势,有力地推动了战争胜利的 进程,在整个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中发挥了无以估量的垂范作用”。或者称赞:新 四军是“华中抗战 抗战的中流砥柱”。“华南敌后战场,不仅配合了八路军、新四军在华北、华 抗战 中敌后的抗战 而且还支援了国民党 抗战,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 也配合了盟军在太平洋及东南亚 抗战 国民党 战场的对日作战”。 有的学者则总结提出: “在我国进行抗日战争的主要力量不是国民党 国民党的 国民党 几百万军队,而是翠¤领导的人民战争才坚持八年之久和取得最后胜利的”。因此,翠¤及 其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 “成了坚持持久抗战 抗战和夺取抗战 抗战胜利的决定力量”。 敌后战场“是 抗战 抗战 中国全民族抗战 抗战的中流砥柱,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 抗战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可磨灭的贡献。从中国近代革命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解 放区战场的开辟和发展, 是民族战争条件下的农村包围城市, 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 定了基础”。 但如前所述, 也有学者从日军侵华战略和中国抗日军队的作战规模等方面考察 后,提出:即使是在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军也并没有完全放弃对国民党 国民党军正面防线的军 国民党 事进攻, 国民党军也在正面战场上与日本侵略军先后进行了诸如“三次长沙会战”、 “宜枣 国民党 会战”、“昆仑关大捷”等多次重大战役,其每次战役所投入的兵力和战斗规模,都远远超 过了敌后战场,因此,“在中国战场上,对日作战的主要战线就是正面战场”。值得注意的 是,持这种意见的学者也并非少数,且随着国民党 国民党正面战场研究的蓬勃开展和不断深入,持 国民党 此种意见的学者还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5、对敌后战场一些重要战役战斗的具体研讨。在关于敌后抗日战场一些重要战役战斗的具 体研讨中,较为引人注目的首先是对“百团大战”评价上的拨乱反正。众所周知,因为八路 军副总司令彭德怀是“百团大战”指挥者的缘故, 中国大陆学术界对百团大战的评价, 曾随 着彭德怀政治命运的起伏,经历了一个从充分肯定、基本肯定到全盘否定,再到“失大于 得”、“得失各半”、“得大于失”等多元化认识和当前基本上全盘肯定的复杂演变过程。 在研讨中,多数学者基本认定:百团大战的发动及其巨大战果,对于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的疯 狂侵略,驳斥国民党 国民党顽固派指责翠¤、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提高翠¤及其领导的八 国民党 路军、 新四军等人民抗日武装在海内外的威望和地位, 都具有不容低估的积极而重大的作用。 当然,作为一场出动兵力 100 个团、几十万人的大规模战役,百团大战在军事指挥的某些阶 段或者环节上也许还有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甚至于如在战役第二阶段进行了与八路军武器 装备不相适应的攻坚战及个别战役指挥上的失误;但从总体上看,应该是功大于过,得大于 失的。有的学者提出:百团大战发动之初,八路军总部主要是进行正太路交通破袭战,并未 计划出动这么多部队。 但在战役打响后, 一些八路军部队主动投入战斗并扩大了战斗地域和 作战成果。有的学者认为:百团大战并不存在“引火烧身”的问题,无论有无百团大战,日 军在“以战养战”的战略目标下, 都要对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扫荡”, 而百团大战之 前形成了八路军扩军高潮,军、政、民组织在百团大战的战役战斗中得到了巩固和提高,这 些恰恰为后来战胜严重困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的学者则不赞同“建国以来许多版本的翠 ¤党史、 中国革命史以及中国现代史教材或专著, 采取把百团大战与治安强化运动分开的写 法,提出:“在百团大战前,华北日军并非任何有价值的情报都没有得到,但主要由于对于 翠¤力量认识的不足,完全未做准备,因而遭到了大规模的突然袭击,陷入被动挨打的局 面”。 百团大战后, 日军“加深了对翠¤力量的认识, 全方位调整了在华北的反共政策, …… 开展了对华北各根据地空前规模的残酷扫荡。 这对中国抗战 抗战局面和翠¤政策的制订均发生了 抗战 重要影响”。另外,学者们还在探讨百团大战结束时间这一问题上发生了分歧。持传统观点 的学者认为:百团大战开始于 1940 年 8 月 20 日,结束于同年 12 月 5 日八路军总部公布部 队战绩,共进行了 3 个多月。有的学者则主张,以 1941 年 1 月 24 日暨晋西北军民结束反扫 荡战斗,共进行了 5 个多月。 此外,学者们对于平型关战斗中歼敌人数、夜袭阳明堡机场和雁门关伏击战等战役战斗,均 展开了热烈研讨,提出了若干值得注意的新观点。 三、国民党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国民党 国民党正面战场, 主要是指侵华日军推进线上中日两国军队交战的战场。 它一般位于中日两 国民党 国正面军事对峙的大中城市附近、交通线两侧和一些重要战略要地。由于在抗日战争时期, 主要由国民党 国民党军队承担了这些战略要地的正面防御作战,故中国大陆学者习惯于将其称为 国民党 “国民党 国民党正面战场”。 国民党正面战场, 作为与翠¤领导的敌后战场共同抗日斗争的重要军 国民党 国民党 事战场,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中华民国史和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1950――1970 年代的近 30 年时间里, 在 与台湾学术界在国民党 国民党翠¤ 国民党 的影响下, 极力贬低翠¤对抗日战争的伟大贡献同样的, 是中国大陆学术界也极力淡化国民 国民 在这期间, 中国大陆除了在个别回忆录性质的文史资料 党军队对日作战的历史及重要作用。 选辑中偶尔涉及国民党 国民党正面战场对日作战情形外, 几乎没有公开出版或者披露过有关国民党 国民党 国民党 军队抗日作战的史料和论著, 学者们即使是偶然涉及到此敏感问题, 也是努力描绘国民党 国民党军 国民党 队在其片面抗战 抗战路线指导下,在正面战场上是如何丧师失地、节节败退的,在评价国民党 国民党正 抗战 国民党 面战场对日作战的功过上显得极其薄弱并且有欠客观、公正。 自从 1978 年翠¤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尤其是翠¤从完成 祖国统一大业、消除台海两岸隔膜的良好愿望出发,展望第三次国共合作以来,中国大陆学 术界便开始真正正视国民党 国民党及其军队在抗日作战中的表现,并借 1985 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国民党 40 周年机会,展开了关于抗日主战场的争论,使得国民党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研究成为新时期中华 国民党 民国史和中国现代史研究中成果较为丰硕、 进展极其显著的领域之一。 在关于国民党 国民党正面战 国民党 场的专著方面,主要有郭雄等编著:《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 国民党正面战场重要战役介绍》(四川 国民党 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陈小功: 《抗日战争中的正面战场》 (解放军出版社 1987 年版), 张宪文主编:《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马振犊:《血染的 辉煌――抗战 抗战正面战场写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年),以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 抗战 1996 年后陆续出版的《炮火下的觉醒―卢沟桥事变》(荣维木)、《大捷――台儿庄战役实 录》(林治波、赵国章)、《兵火奇观――武汉保卫战》(敖文蔚)、《铁血远征――中国远 征军印缅抗战 抗战》(田玄)等。在资料纂辑出版方面,主要有: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抗日 抗战 战争正面战场》(上下卷,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7 年版)和《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 国民党军机密作战 国民党 日记》(档案出版社 1995 年版),章伯锋、庄建平主编:《抗日战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 刊第 13 种,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7 年,该书共七卷,其中第二卷即为《抗日战争时期的正面 战场和敌后战场》),浙江省中国国民党 国民党历史研究组编:《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 国民党战场史料选 国民党 国民党 编》;在具体战役的专题史料方面,主要有:翠¤中央党校翠¤党史资料室编:《卢沟桥事 变和平津抗战 抗战(资料选编)》(1985 年内部印行本),武汉市档案馆编:《武汉抗战 抗战史料 抗战 抗战 选编》(1985 年印),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八一三抗日史料选编》(上海人 民出版社 1986 年版),云南省档案馆编:《滇军抗战 抗战密电集》,南京市政协编:《中国空 抗战 军抗战 抗战史料》等;回忆录性质的口述史料,主要有: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原国民 抗战 国民 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丛书之:《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松沪 抗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中原抗战 抗战》、《晋绥抗战 抗战》、 抗战 抗战 抗战 《湖南四大会战》、《闽浙赣抗战 抗战》、《粤桂黔滇抗战 抗战》、《远征印缅抗战 抗战》等多种(均由 抗战 抗战 抗战 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此外,《历史档案》、《民国档案》、《近代史资料》和重庆市档 案局编:《档案史料与研究》等,也先后编辑刊发了诸如:《卢沟桥事变后国民党 国民党政府军事 国民党 机关长官会报,第一至三次会议记录》、《国民党 国民党政府 1937 年度国防作战计划》、《有关 国民党 忻口战役作战指示和各部队战报选》、《武汉会战战况史料选》、《宜昌战役档案史料选》 等大批珍贵档案史料。台湾出版的《中华民国史料初编――对日抗战 抗战时期》,《抗日御侮》 抗战 等, 也已成为中国大陆抗日战争史研究者必用的资料。 在日本方面出版的资料或者回忆录中, 值得关注者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译: 《满州事变作战经过 概要》、《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长沙作战》、《香港作战》、《河南会战》、《湖南 会战》 《广西会战》 《昭和十七、 、 、 八年(1942、 1943)的中国派遣军》 《昭和二十年(1945) 、 的中国派遣军》、《华北治安战》(这些史料均由中华书局内部印行),以及《大东亚战争全 史》、《冈村宁次回忆录》、《今井武夫回忆录》、《日本侵华内幕》等。比之于 1980 年 代以前,可供使用的资料已算是非常丰富。从新时期发表的大量论著来看,中国大陆学者对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研究与讨论的热点及其进展,主要集中在下述问题上。 1、在全面抗战 抗战爆发之前,国民政府到底有无抗日准备。1980 年代以前的传统观点或者对此 抗战 问题避而不谈, 或者认为: 一直到西安事变发生以前,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都因忙于国内的“剿 国民党 共”和消除地方实力派的“安内”战争, 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行动, 则坚持所谓的“不扩 大、不妥协、不屈服”等原则,直到“七七”事变发生时,都并未做抗日的战略准备。但自 从 1985 年出版的《张治中回忆录》提出国民政府曾有抗日战争的军事准备以来,中国大陆 学者对此问题产生了意见分歧。坚持传统观点的学者继续认定:“在抗战 抗战前的长时期内,国 抗战 国 民党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 抗战 对抗战 抗战几乎没有做任何战争准备”。 但更多的学者 民党 则认为:早在“九一八”事变后不久,国民政府即已着手抗日的准备工作。在组织机构设置 上,成立了国防设计委员会,将全国划分为几个国防战略区;在军事准备上,进行了诸如实 地侦察、修整江海防要塞和建筑国防工事,对军队进行统一整编和重新部署、充实军备,进 行针对日军侵略行动的军事演习等;在经济建设上,主要是改进交通运输和后勤补给状况, 进行财政、工业、水利等抗日准备,以增强国防经济实力等;并实行了国民军训、加强防空 等。而《民国档案》1987 年第 4 期和 1988 年第 1 期发表的《国民党 国民党政府 1937 年度国防作 国民党 战计划》,也从史料的角度使人们对全面抗战 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准备抗日的战略方针、作战指 抗战 导要领和军事部署情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不过, 对于国民政府的抗日准备工作及其成效, 学者们普遍评价不高。 如有的学者指出: “九 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就提出了准备抗日的问题,但大多停留在计划和口头上,只是到 1935 年底,由于日本侵略者的侵华行动已经威胁到国民政府统治的稳固时,国民党 国民党蒋介石 国民党 集团才“不得不逐步把抗日准备从口头的幌子变成了初步的行动”。 有的学者认为: 虽然到 了 1936 年春季,国民政府开始全面修筑国防工事,至“七?七”事变前,江浙、山东、河 南、晋绥、冀察等战略区第一期国防工事已基本完成;到了 1937 年上半年,南京、镇江、 虎门等 9 个要塞区整建完毕。 但由于受国民党 国民党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错误政策等因素的影 国民党 响,全面抗战 抗战前国民政府的整个抗日准备工作可以说是“计划周密,进展缓慢,魄力有限, 抗战 功效甚微”。 2、对国民党 国民党“持久消耗战”战略方针的评价问题。如前所述,传统的观点认为:抗日战争 国民党 时期,国民党 国民党及其军队在片面抗战 抗战路线指导下,只有“速胜论”。对其是否有战略方针以及 国民党 抗战 如何评价其抗日战略方针, 却持回避态度而几乎没有研究。 而目前多数的中国学者则一般认 为: 中国的抗日战争有一个统一的总的持久战战略方针, 国共两党在持久战问题上有一定程 度的共识, 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战略方针是“持久消耗战”, 它的基本内容是“以空间 国民党 换时间、积小胜大胜”。 对于国民党 国民党是何时提出“持久消耗战”这一战略方针的?学者们或者主张 1932 年说。即: 国民党 早在 1932 年国民党 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的《决议》中,就明确写道:对日本要“长期抵抗”。此 国民党 后不久,蒋介石又更明确地提出:“长期的抗战 抗战,愈能持久,愈是有利。”发展至 1937 年 抗战 8 月,国防会议便正式提出了“持久消耗战”的战略方针。或者主张 1935 年说。认为:1935 年春夏间,蒋介石提出了“持久消耗战”这一对日抗战 抗战战略的初步构想;至 1937 年 8 月 7 抗战 日,由南京国防会议正式决定为抗日作战的基本战略方针;但直到 1938 月 11 月,南岳军事 会议时才最终在国民党 国民党军、政领导层中形成共识。也有学者主张:一直到了抗日战争初期, 国民党 国民党翠¤才确定了持久消耗战的战略方针, 并将其运用到的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上。 如有 国民党 的学者提出: 过去我们对抗战 抗战初期国民党 国民党的军事战略方针, 总是以片面抗战 抗战的路线笼统地评 抗战 国民党 抗战 价之, 认为这一时期的国民党 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抗战所经历的困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