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10到底该不该升把钱存在银行?

把钱存进银行,务必警惕这样的危险--百度百家
把钱存进银行,务必警惕这样的危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银行存款不再安全,陷阱这么多,如何提前预防,及时止损? 越女的这篇文章,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昨天越女看到这样一个新闻,诈骗者与银行员工内外勾结,把储户的存款转移到自己账上,并且曝光后银行不担责,钱很难追回,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很多例。银行存款的安全问题,真是让人捏了一把冷汗。
虽然现在理财产品不少,但很多人还是会选择把钱存到银行里。尤其是爸妈辈和更上一辈的爷爷奶奶们。老人去银行存定期存款,却被误导买成了保险;又或者是存折/银行卡一直在手里,账上的钱却不翼而飞了。这种情况大家多多少少应该都有听说过。
所以,越女今天就来说说有关存款的各种陷阱和避免办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首先是存款变保险,这种情况很多,尤其是在中小城市。很多银行业务员含糊其辞,故意把保险说成储蓄、理财产品,夸大收益,忽悠人买。受骗的多数是老年人。
越女建议,为避免受骗,存款时,取号后先在填单台填好存款单,再去相关柜台办业务,避免柜台工作人员故意拿保险合同冒充存款合同给你填。
另外,如果听到工作人员“跟定存一样安全、收益更多、健康保障、零存整取、定投功能”之类的推销词汇时,一定要提高警惕,拒绝办理。更不能听从“你就按我说的填、只要签个字就行了”这样的诱导。签字时,一定要认真阅读合同,看清楚合同最后的落款是银行还是保险公司。
如果家里老人对存款流程不熟的话,最好陪同一起去办业务。特别是要告诫老人,莫贪图小便宜,不要被桶装油、购物券等小礼品所诱惑,签下不该签的合同。离开银行时,一定要保留所有单据合同。
如果不慎已签下保险合同,在10天犹豫期内,拨打保险公司客服电话或者到银行是可以退保的。如果已经过了犹豫期的话,没有接到保险公司的回访电话可以作为一个证据,同时拿着银行单据合同原件复印件等,与银行、保险公司协商解决。无法协商的话,还可以到当地银监局、保监局投诉,也可以咨询当地律师解决。
但说实话,相对于事后投诉,提前做好常识教育、保持与家中老人的沟通等事前预防,更加重要。
还有种情况就是存款与储备卡在手上,存款却不翼而飞/被转账,这种情况最近几年曝光的也不少,主要原因是存款时被推销,承诺可以把钱用某种高利息的形式存入银行。其实上是银行内部人员被买通,储户存钱后,立即就被转到其他账户上了,神不知鬼不觉。
为避免这种情况,越女建议,一是不到“熟人”介绍的,异地、不熟悉的银行存款,另外就是不要贪图高利息的“贴息贷款”等存款形式,这种灰色业务不受法律保护,出现问题也不容易追责。还有就是存款之后立即到ATM查存款余额,并立即修改密码。平时也多检查自己的账户,尽量开通网银和短信提示等功能,能及时掌控资金去向。
各位有什么银行存款安全方面的问题或经验,欢迎给越女公众号(ynducai)留言沟通。希望各位和亲朋好友都不要遭遇这样的存款陷阱。
{理财必备 · 越女读财}
微信号:ynducai,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
欢迎与我沟通交流,作者是一枚资深“财女”,在财经媒体、金融机构工作多年,理财投资,必须关注!
阅读:12365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8491
阅读:9982
热门文章HOT NEWS
特朗普以无可辩驳的碾压式选举人团票优势击败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
汽车服务世界
票房透视镜
娱乐资本论
百度新闻实验室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我的爸爸是一名普通农民,今年54了,妈妈于2013年初因病过世,享年51岁。给妈妈治病花光了家里的钱,外面还欠了一大堆债。也有十几万元  父亲是寝食难安,情绪很糟糕,我们也是实在没有办法。父亲想到了妈妈在世时跟他说的为儿子攒了些钱,有十万余元吧。现在应该还是有钱的,妈妈都以支票存了起来,我们开始寻找支票,翻箱倒柜的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了一张35000元的支票。爸爸不死心想还有支票,可是又找不到,只好一家人带上身份证去邮政银行查询。结果银行说已经没有存款,父亲一气之下说那我们找出来一张支票这怎么说,营业员让把支票拿来,我们想着只是查查罢了,就没带也怕弄丢了。之后支票拿来了她给的答案却是此票已挂失了,钱已经取过了。我们都不相信,根本不可能花这么多钱的,父亲让再查一下。另一个营业员问怎么回事,看了一下说我来查,结果查到了,说是身份弄错了,成了军官证。妈妈也是农民,不是军人啊,我们很是生气,若不是有支票在,这钱不就没了,你们银行怎么可以这样呢,这和欺骗有什么两样,觉得人死了就随便了吗。有理无处说了呀。  支票的到期时间是大年三十,我们只能等到年后取钱了。等到银行开门了,父亲去取钱,顺便查一下母亲名下还有没有存款支票。结果人家营业员说因为存款者已逝必须公证才能取,也不能查询逝者的账户。没有办法,又往公证处跑了好几趟。工作人员说你们这个不需要公证就可以取的呀,你是逝者的元配偶啊,你们又不存在财产纠纷什么的。我们也不知道,人家说必须公证不公正不给取啊。公证费又花了900,还需要核实,两周才能办下来。第二天早上就让我起来去银行,说他心里着急夜夜睡不着觉。银行营业员还是说不能查,父亲很生气,我是她老公我查查都不行了吗,这个权利都没有了吗?在这以前父亲一人来过一次银行。有和行长说话,最后行长给父亲的答案是你想怎样就怎样去,不怕你大官司。听着父亲这样说怎么像是在恐吓我们,我们找过律师,说这官司不好打,关键你要在人家银行调监控,这掌握在他们手上,后来父亲又去了派出所他们也不管。我们只好放弃。父亲发疯是的说他回去写字去挡他们的门,不让营业。一会行长来了和我们说了几句话,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是怕父亲捣乱影响营业还是怕他的小官不保,赶紧让营业员给我们查母亲的账户,他接下来的话让我很是吃惊,“要是你父亲那天来好好说话,我就让给他查了,其实就不用办公证。”我懵了,一家人没有上班为这事跑着转,你现在这样说不是故意折腾人吗?说的是必须等公正下来了才能查账户,才能取钱。现在先是直接给我们查询,之后又说是随时都可以取钱。这些天我们花了不少钱,大家都不容易,可你们也不至于如此对农民吧,认为农民什么都不懂吗,你错了,他们只是老实。  后来父亲把门堵了,营业员出来和父亲说话,说她当时并没有说那张支票已挂失,而是问这票有没有挂失,没有确认说这张支票已经挂失。看看,现在都不认账了,我清清楚楚记得他说钱已经被取过了,现在你想忽悠谁。你一天眼前的客人不知道有多少,说的话数不清,而我们办了一次业务,记得无比准确,四个人的耳朵都还能听错,记错吗?  各位网民你们好,看到此贴请帮忙转载下吧,看看现在的银行是怎么管理的,都可以和医院相比了,再这样下去,我们还能相信谁,该把我们的辛苦钱交给谁呢!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唉,现在的世道。。。。  帮顶
  世态炎凉
  强取豪夺
  @182208z 帮顶,LZ在什么地方的邮政银行遭遇的这事啊?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银行要破产了 你的钱怎么存才安全?_财经之家-爱微帮
&& &&& 银行要破产了 你的钱怎么存才安全?
今日微信号力荐 (长按红色字复制)理财工厂licaigc来源:浮世·MissMoney(图:2015全国两会期间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张建国说到“银行是弱势群体”时,现场哄堂大笑,包括总理也大笑起来。李克强总理随后回应了银行是弱势群体的说法:“农民才是弱势群体啊!”)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和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中国的各大银行也从之前“躺着都可以赚钱”的优越地位跌落至现在的“弱势群体”。2015年中、农、工、建四大行的净利润增速都在1%以下,而2014年四大行的净利增速都在5%以上。银行是弱势群体的观点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2015年关于银行破产的话题更是成为社会的焦点。(图:在2016年的陆家嘴论坛上,央行副行长张涛语出惊人:什么是稳定的金融秩序?不是保护金融行业的每一个机构都不失败,都不出任何风险;而是对出现经营风险、或者经营失败的金融机构,要允许它们破产,实现市场的优胜劣汰。)在刚刚结束的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涛再次发话,允许银行破产。(图: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美国民众上街挤兑,导致银行倒闭潮。)在美国银行破产和企业破产一样,大家也不会觉得大惊小怪,20世纪20年代,美国每年平均倒闭银行500家左右,“大萧条”使得银行倒闭数在30年代初上升为2000家。1933年银行倒闭数达到3000家左右。2008年金融危机后,仅在2010年美国破产的银行就达到157家。一般来讲,银行一倒闭,储户就会面临存款血本无归的风险。而在中国大众的心中,银行是国家的,银行不会破产,钱存到银行里是最安全的。这或许也是美国人不爱存钱,中国人爱存钱的一个因素吧。(图:98年海南发展银行广州分行日历片。)其实中国也有银行破产的先例。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海南发展银行因为不良资产比例大、资本金不足,信誉差等原因发生了挤兑现象,在耗尽了准备金和国家34亿元的救助金之后仍未能摆脱困局,最终宣布破产。但是所有储户的利益并没有受损,原因是在宣布破产之后,中国人民银行指定工商银行保证支付所有储户的本金以及合法利息。此后发生在河北省肃宁县的尚村农信社破产案,最后同样由央行指定其他商业银行予以救济。在此之后,中国就再无银行破产的实例。银行市场化,老百姓的钱靠谁来保障?如果有银行破产了,储户的存款是否会血本无归?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国家层面和储户层面共同调整进行应对。 (图:1931年美国银行外的人群。)从国家层面上来讲,国家就需要建立和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由于银行倒闭数量太多,银行业危机不断,1933年通过立法,美国成为第一个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之前美国银行倒闭,储户可以得到10万美元的赔款,后来上调到20万美元,现在最新的规定是25万美元。就是说银行倒闭了,不管你原先在银行里存了多少钱,你最多只能拿回25万美元。(图:江苏射阳一银行被传倒闭近千民众挤兑现金。)印度在1961年成为全球第二个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至2014年初,全球已经有111个国家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在日国务院公布的《存款保险条例》已于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规定,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这一限额高于世界多数国家的保障水平,能为我国99.63%的存款人提供全额保护。最高偿付额50万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只要存款在50万以内就可以得到全额赔付,存款超过50万的最多也只能得到50万赔款。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银行破产了,存款可以获得一定的赔偿,在银行购买的理财产品则不会获得赔偿。下面我们再来讨论一下个人怎么应对银行破产。1)培养自己的理财意识,不要把所有的钱存到银行,更不要把所有的钱都存到同一家银行。如果你想把超过50万的存款存到银行,最好存到多家银行,这样在银行倒闭的时候你能得到全额赔款。再说了,你的运气也不会差到把钱存到哪个银行,哪个银行就倒闭吧。2)进行多种投资,把资金分散到不同的资产上,比如说,保险、房产、黄金白银、股票、外汇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投资;3)小M认为最应该投资的就是自己,钱没了可以再挣,公司倒闭了可以跳槽,身体垮了你往哪跳?去哪挣钱?把钱投在保持自身健康、丰富自己的知识和阅历、提高个人能力方面,回报才是最大的。【拓展阅读】要不要进银行?要不要?来源:金融八卦男(原创)01先看个段子吧。又到了高考填报志愿的季节,好多朋友打电话咨询要不要让孩子学金融?要不要将来去银行?作为一个知情人,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要辩证的看这个问题,视孩子具体情况而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譬如说,要是亲生的,就不要了!当然,这只是个段子。解决不了大家的千疑百问。02说正事。进银行需要什么样素质?什么样的人适合进银行?两个问题貌似一码事,其实相差万里。先说第1个问题:进银行需要什么样素质?一是具备快速学习的能力无数的文件、制度、考试需要你去应对,与高三比,高三算个屁。一款产品、一单业务既面临着行内各项密密麻麻的要求,更面临着监管的多项制度,都是碰不得的红线。肚子里若没这些“墨水”,怎么去忽悠客户。二是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银行条线管理属性强,部门间沟通成本高。各个部门有自己奉行的法典。业务部门想着做大做强,规章制度去他个娘;合规部门想的是宁可错杀三万,不能一人漏网。没有良好的沟通,左右逢源的协调,工作很难推进。三是能够长期坚持与抗压一个很打击人的事实是:银行升迁困难。当然,老爸是李刚的除外。要有一颗耐得住平凡的心,日拱一卒,匠心工作。不要看行长老总们天天“风光无限”,他们背后的心酸你永远看不到。话说回来,如果你具备了以上三点,在目前银行业“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你还会选择银行吗?这就回到了第2个问题:什么样的人适合进银行?以下三点,有一即可。一、官商背景“官商”两字打出来后,我的内心是崩溃的。相信你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银行一半以上的存款因这两个字而来。如果拉来1亿存款,你在银行就“小康”了。如果拉来2亿,你只需在发工资那天露下脸就好了。如果5亿……“行长,晚上有什么指示”。大额存款的引进你以为是街上发传单发来的,没有“官商”两字,有一字也行。二、专业背景“官商”背景太负能量了,说个正能量的。开银行和开杂货铺区别在哪: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只要你有货真价实的专业知识、难不住问不倒的业务背景,不需要博士那么高大上,硕士就行;不需要北大清华,人大财大就OK。投行、金融市场、资产证券化……大把的业务机会,遍地的套利空间。此时你爸是谁根本不重要。三、足够漂亮“漂亮不能当饭吃”,这句话要过时了。大数据得出,长得漂亮的同事收入比你高7%。老板不是傻子,但美貌会产生“晕轮效应”,什么是晕轮,百度去吧。03如果你已经决定了进银行,不管已拥有什么“绝技”,若再加上三个“锦囊”,相信会走得更远。一、细心的工作能力。银行少不了和资金打交道,来不得半点马虎,细节决定成败。二、良好的写作能力。你的工作做得如何,业务开展得如何,方案水平又如何,没有哪个行长有那么多时间听你说。文字是最主要的传播媒介,你必须掌握,并游刃有余。三、较好的演讲能力。这是多数人不具备的,却是易出彩的。现在很多银行的升迁都会走公开竞聘的路子,虽都是套路,但你却不能在关键时刻表现得像扶不起的阿斗。04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没有一个行业能一直在奔跑,银行也是。青春易老,韶华易逝,没有一个行业能买断你的青春,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把青春浪费在喜欢的事情上。喜欢银行这个行业,就去。不喜欢,就去寻找你的喜欢。未来5年,P2P理财必将成为主流趋势↓↓↓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经济不景气的时候,钱都去哪儿了?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财经之家(icaiba),财经也疯狂。给你新鲜、好玩、刺激的财经内幕信息。涵盖金融、财经、银行、资管、证券、基金、信托、保险、互联网等领域。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银行向储户收费到底该不该_财经_新浪网
有媒体报道称央行关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规定将很快出台,中资银行有可能将要对部分服务收费,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支持反对无所谓
银行向储户收费到底该不该
各银行相关动态&&&
各方人士谈银行收费的利弊?>>>
调整前(99年6月10日)
调整后(日)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定期(整存整取)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按一年以内定期整存整取同档次利率打六折执行
按一年以内定期整存整取同档次利率打六折执行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最新报道
 各方观点
 网友评述
电话:   
Copyright &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新浪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60到底该不该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