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自己的投资收益 经常性损益性收益和融资性收益

只有一个方法,可以避开理财陷阱,提升收益!
只有一个方法,可以避开理财陷阱,提升收益!
记录财务经验
有时候真觉得烦,吃的东西不放心,连理个财也充满陷阱。这几天又听说XX跑路了,哎,你说,在欧洲,在美国,他们是怎么理财的?外国老百姓的闲钱都怎么用?那里会不会有这么多理财骗局?今天,我在北京的一位老友,向我介绍了他老婆,一位有才又有财的大美女,27岁就当上了英国渣打银行的支行行长,而且亲手把这家支行带进全球前十,让人敬佩啊,她叫罗元裳,80后,真让我们这些所谓的“老江湖”自愧不如。罗元裳告诉我,为什么有钱人越来越有钱。没钱的人,只有少数才变的有钱?这不仅仅是理财的问题,更多的是你对金钱的一种态度。在欧美,理财者不容易被骗,而且收益也挺稳定,不像我们这里,今天赚100明天赔300,他们的收益都是稳定增长。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很懂理财,相反,他们平时很少在理财上花心思。因为在欧洲,在美国,大家已经习惯于,把自己的理财交给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去全面打理。只要支付很少的服务费,就可以让专业的金融团队来帮你专业打理,因为有专业的人做军师,再高明的理财陷阱,也很难过他们这关,特别是在行情波动的时候,在专业人士的打理下,收益也很不错,相比低廉的服务费,真是非常棒的服务!她做了件很多人不理解的事中国人为啥没有这种服务呢?罗元裳也在思考,且她的感触更深!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的人,一定知道那时银行的客户遭遇了多少损失。作为行长的她,要带头处理客户的不满。但你能想象,有一个单亲妈妈因为投资失败,要把孩子交给罗元裳的时候,她的内心感受吗?孩子的爸爸是个军人,因公牺牲了。妈妈希望用抚恤金投资,给先天智障的孩子更好的生活,可她的投资亏了近一半!当她带着孩子,拿各种证明向她哭诉的时候,罗元裳心里难受极了,同为女性,更加憋闷!她也不解,这么重要的钱,为何拿去做高风险投资呢?她翻录像,听录音,“怎么不看合同里的风险提示啊?”“我以为那就是吓唬人的,就是个形式。”只看到了24%的收益,以为是固定的,现在才知道还会亏50%。那个身患残疾的孩子单纯的看着罗元裳,那一刻她无法平静!无奈啊,确实,理财的人越来越多,但大部分投资者,是那么的无助,在投资市场里迷茫的乱撞!当真正遭遇了“P2P跑路”“投资赔掉大半”等损失之后,才知道自己在金融市场面前,是多么的孤独和无助。“能不能为他们做点什么,最起码可以让他们离风险远一点”,罗元裳想。看过太多血淋淋的教训之后,她决定创业了,她想用自己的专业,专心做一件事,就是把国外这种成熟的“理财管家”服务带到中国,让我们可以无忧的理财,不再有那么悲伤的事情发生。收益怎么样?定投赚了16%罗元裳在国内首先做起了“理财管家”,那到底收益如何呢?去年行情不好赚,但他们去年定投赚了16.09%,具体怎么做的,大家可以关注“7分钟理财”公众号直接留言提问。只要你理财,就一定需要这种服务。罗元裳没有做什么宣传,很多用户就慕名而来,体验过服务后,都变成了铁粉,因为确实比自己理财,专业太多,省心太多,关键是效果也好太多了!你能想象用户多热情么,他们会不断地给罗元裳和她的团队,邮寄各种礼物,还用心的定制刻着顾问名字的笔记本……如果你关注她的公众号,看上边文章的评论,就知道,7分钟理财,对于理财者来说,几乎就是天使般的存在啊。1.有的用户说,“感谢你们,没有你们,我都想不到,我能用半年时间存了那么多钱。以前就是月光。你们就像家庭教师一样,督促了我。”你存款的速度,比以前更快了。2.“有你们给我节省了大量的自己瞎分析的时间。我的时间最值钱。”你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了。3.“以前只敢做银行理财,不敢碰基金什么的,没想到投资了半年,竟然收益提升了这么多。”你的收益比自己做,更好了。4.“找到你们之前,我刚被金融传销骗了5万,要是早点认识你们就好了。”你在理财的路上,少踩了坑。具体帮你:· 全面诊断你的理财现状,找出你理财上暗藏的风险,并为你定制升级优化方案,同时教你怎么一步步做;· 帮你分析你买的理财产品好不好,能不能买,要不要换;· 当市场波动,或有新的情况,马上告诉你应该怎么应对,要不卖,合适卖,怎么操作;· 你遇到的理财问题也会帮你专业解答,比如:“现在怎么做,能让收益高一点?”“如何打理工资,成为有钱人?”等等。这一切,只要关注“分钟理财”微信公众号:www7mincomcn,就可以获取,关注后直接留言提问,顾问也会解答你的问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记录财务经验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最新最热门金融攻略基地
作者最新文章如何把投资人的钱要到手?这有几个建议给你 : 经理人分享
如何把投资人的钱要到手?这有几个建议给你
融资这件事情,很多人以为把钱融到就完事了。其实融资是企业战略的延伸。这种延伸又分为对外延伸和对内延伸。对外做战略融资,创业者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你要用愿景去教育、感染那些投资人。就像周鸿祎每到一个地方,就要把电脑装上360一样。其次是吸收外脑,激发战略思考。融资的时候,与其花钱请咨询公司做顾问,倒不如花点时间和投资人聊一聊,哪怕他不投你,仍然是很宝贵的。这就是借助外脑的力量,来激发企业对外的战略思考。然后,你需要测试估值,验证公司价值的风险与收益。最后是测试市场,估值定价。这是对外做战略融资最重要的几点。对内做战略融资,最重要的是增加资金,降低风险。钱是公司的命,当然越多越好。其次是管理公司发展节奏,提升信心,吸引人才。对投资人来说,他们只在乎风险报酬系数关于融资,很多人对于估值这件事想不明白,以及不知道如何跟投资人高效沟通。其实投资人骨子里面,就在衡量两件事,一个是定性分析,一个是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说,到底这个公司有什么价值?比如,“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件事虚吗?其实一点都不虚,它和产品、业务逻辑一挂钩就不虚了。但是投资人首先会考量,这个事到底有多大,值不值得承担这个风险。其次他会看你的执行能力怎么样。这全是在做定性分析,它是非常主观性的东西,是一种思辨。定量分析说完定性分析,我们再来了解下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说,和竞争对手相比,你的执行能力怎么样。不管你今天的业绩是比去年增长了五倍,还是十倍,这个数字可能都不够吸引投资人。所以投资人主要通过定量的分析来横向分析你的执行能力和战略的清晰度。虽然越早期的公司越依赖于定性,越晚期的公司越依赖于定量。但实际上,不管是早期公司还是晚期公司,投资人都在做定性、定量的分析。只是对早期公司的定量分析很难确定利润,但是它依然可以定量分析你的用户规模和用户体验。风险报酬系数不管是定性分析还是定量分析,其实投资人背后真正关心的是风险报酬系数,即他投资给你,要承担的风险与收益的比例。作为投资人,你给我讲一个巨大的愿景没用,我更关注你是怎么一步一步分解,完成你的巨大愿景的?A轮要验证什么?B轮要验证什么?C轮要验证什么?第二,在你验证了一些东西之后,这是一个风险在逐步降低的过程,风险逐步降低隐含的意思就是公司估值的上升。对投资人来讲,估值上升,虽然降低了风险,但他赚钱的倍数也在下降。所以投资人心里永远在衡量风险和收益的倍数平衡。这就说明,创业者想和投资人高效沟通,就要帮助投资人构建很好的风险报酬系数。在这一点上,我特别有感触。每次雷军跟我一起商量小米融资的时候,他花十分钟就能让我明白:为什么他需要这笔钱;这笔钱给了他之后,他能做什么样的东西,公司的价值会怎样提升;哪些风险已经被降低了,哪些风险还在后面。我觉得好的创业者要能够迅速地让投资者理解企业风险和报酬之间的系数变化。对创业者来说,拿到现金比估值更重要接下来我从融资目标、融资时机、融资估值、融资思维四个方面说下融资管理。融资目标:现金为王融资有很多目标,我按照优先级分别说下。第一,现金为王,融到钱是最高的目标。钱乘以使用钱的能效等于最终的结果,如果能效很高,钱是零,那么最后结果也是零。所以别听投资人瞎忽悠,不给你钱的投资人都不是对的投资人。第二,提升公司战略能力。如果有两个投资人,都愿意给你钱,建议你选择能提升公司战略能力的投资人,这样能让你的钱花得更高效。第三,给公司带来稀缺资源。最近有一家做儿童医疗保健服务的公司,就碰到一个能够给他带来医疗资源的投资人。他跟我说,我们本来都不想对外融资了,但一定要让这个投资人进来。我也同意了,所以我们把主投者的角色让了出来。第四,估值与股份的稀释。有些创业者是因为纠结于估值与股份的稀释而发展不起来的。但我觉得,有时候市场热,就应该厚着脸皮要高估值,至于估值背后的其他价值,是不是你想要的,这是你要衡量的。创业者融资的时候,一定要按照优先级考虑上面这四个融资目标。融资时机:越早越好融资的时机,分为主动时机和被动时机两种。一种是主动融资。有些企业融资的主动性比较高,创业者会花8-9个月融一笔钱,提升业务能见度,降低业务风险,这是比较好的主动融资的方法。另外一种是被动融资。当一个公司手上的现金最多能用9个月的时候,他就不得不去融资。为什么?因为一般的融资过程,大概需要6个月左右,环境不好的可能需要9个月,等到你快没钱了再找投资人要钱就很难。所以最好在自己不缺钱的时候,准备更多的资金。对创业者来说,融资越早越好。融一笔钱可能也就给你24个月,但是你又必须得剩下九个月的被动融资时机。因此当你拿到第一笔钱,启动下一轮融资的时候,在宝贵的12-18个月,能不能做出对投资人有益的风险收益报酬曲线,这是最核心的融资要素。例如,我投资的某个企业,虽然它的业务没有发生明显的质变,但它剩下的钱只够用一年半了,所以我还是劝它做一个融资。企业管理者问我,你不纠结估值吗?我说我都不纠结,你纠结什么?钱是创业公司的命。融资估值:拿到钱更重要刚才讲到,融资有现金、战略能力、稀缺资源、估值四大目标。对创业者来说,估值最重要的是能拿多少钱,钱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估值本身。而投资人更敏感的是估值,他会觉得估值高了,收益不够。所以我觉得一个好的融资过程,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投资人愿意换位思考把钱给到公司,创业者愿意换位思考,帮助投资人构建好的风险报酬系数。两边只要换位思考就很容易达成一致,否则都是很痛苦的。融资思维:平衡理性和情绪过去两三年,很多人喜欢做2VC的融资,不能说没道理,但是我觉得好的创业者要学会平衡理性和情绪。左脑是理性思维,右脑是情绪思维。一个好的创业者,既要学会利用好市场的情绪,也要会甄别市场的理性,这两点不可偏废。因为感性而追逐热点,产生羊群效应,情绪传递,这是市场容易出现的。这种情况下,投资市场有时候冷有时候热,有时候极度悲观什么也不投。我觉得好的投资人,通常都有自己的价值点。投资人利用市场的悲观拿到便宜的价格,创业者利用市场的热度,拿到好的价格,这无可厚非。因为这是由供需决定的,但是不要因为供需关系,而丧失了能找到理解自己价值的投资人的信心,这很重要。融资贴士:FA不是救世主,自己才是救世主关于融资,我最后再送给大家几个小贴士。好的商业计划书:15分钟原则首先,我觉得商业计划书的形式不重要。我碰到千奇百怪的现象,有的人没有商业计划书,上来就在黑板上面给我写;有的人商业计划书是一个PPT;有的人商业计划书是一篇Word文件。作为投资人,其实我不关注你有没有商业计划书,我关心的是,见面15分钟,你能不能把这件事讲得明明白白。15分钟原则很重要,因为投资人在每个项目上的专注时间就是15分钟。小范围投资人:测试风险报酬系数其次,融资是需要测试的。刚开始不要大规模地去融资,先找三五个对你这个项目容易认同的投资人,先跟他们聊一聊,让他们给你反馈。比如,你可以问他们,你喜欢我这个方向吗?你觉得我的愿景怎么样?你觉得我的战略分解怎么样?我在这一阶段降低风险,对你有吸引力吗?你期待的风险收益倍数是多少?通过一个小样本来描绘风险收益曲线,往往比你上来就大规模融资,见谁都发商业计划书要有效得多。和沟通的数量比起来,我觉得沟通的质量要重要得多。所以小范围测试,测试完了再回来想一想,大家怎么看我这个故事,别人给我提的意见有没有道理,我要不要做调整。专注市场接受的融资金额而非估值本身然后就是专注市场接受的融资金额而非估值本身。如果能拿到钱,融资的时候就不要纠结,创业者要专注于市场能接受的融资金额而非估值本身。两年前,我们投资的某家企业,因为第二年业绩比前一年增长了10倍,因此希望估值也有2-3倍的增长。那一年美团的融资不顺利,估值从原来120亿美金跌到只有80亿美金。我跟这家公司说,整个估值体系会发生崩溃的,我们要快速融资,他不相信。结果两周之后被我说中了,在估值没有任何增长的情况下,我们又融了一轮。当投资市场发生反转的时候,整个投资市场就在右脑里面,已经完全进入冬眠状态,什么项目都不敢投,所以这时候一定要赶在市场冻结之前融资。融到这笔钱之后,这家公司的业务又有了三五倍的增长。及时判断,及时调整我觉得创业者要更关注融钱,而不要在估值上面纠结。如果市场对你有利,当然要拿好估值;如果市场对你不利,要及时判断,及时调整。比如,你本来想做一个B轮融资,但做不了也不要气馁,就做一个A+轮的融资也不错。选择投资人时,记住现金为王选择投资人的时候,要记住现金为王,给钱就是大爷。但如果两个投资人给的钱都差不多,你就要做筛选,为什么?因为创业者要想,钱拿到之后,谁能帮助你更高效地花钱,这是乘法。FA不是救世主,自己才是救世主创业者不要想着,我找一个牛逼的FA(财务顾问)就能够把融资搞定。错了,我从不认为FA能够帮你把融资搞定,真正地能够把融资搞定的只有你自己。FA只是你的顾问和助手,他能够帮你去沟通,但是千万不要让FA完全主导整个融资。因为有一些非常艰难的取舍,只有你才能做,FA是做不了的,让FA来主导整个融资过程是非常危险的。所以,FA不是救世主,你自己才是救世主。资金不到账,不能放松创业者融资的时候,要保持高度警惕,直到最后签完合同,都不能放松,钱到账才行,这叫现金为王。做融资就像跨栏跑,你要不停地跨栏、奔跑、跨栏,中间是不能停的,直到到达终点。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道理,但是这些道理一定要和你的业务结合起来通盘考虑。我更多的是提供一种思考方法,如果这个思考方法对大家有帮助,我希望大家注意以下两个方法:第一,我希望大家争取每个环节都比竞争对手优秀10%,这样几个环节下来,你的成功概率就提升了一倍。第二,尽早让你的业务进入一个稳定状态,构建护城河,同时不要忘记发挥复利效应。复利效应可以让你的公司成为时间的朋友,只要每天你的业务提升1%,形成复利效应后都是惊人的成功。以上就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核心观点。原文标题:晨兴资本刘芹:如何把投资人的钱要到手?我有几个建议给你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刘芹
文章相关知识点
评论&&|&& 条评论
畅阅·猜你喜欢10%收益都不敢想,还敢说自己懂理财? - 简书
10%收益都不敢想,还敢说自己懂理财?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在之前一篇文章《》里,认真看的朋友,应该知道我在讲的是复利的威力,以及养成存钱和理财习惯的重要性。许多人看完都表示被吓了一跳,没想到每个月存一点,最后收益会有那么多。也有一些朋友留言说已经从定投中获益,不仅仅是利息收入,还有理财的习惯。有一些人说这种计算太理想化,没考虑实际的生活支出,比如养孩子。对于这个问题,我只能说每个人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支出不一样,每个月能存下来的钱也不同,但关键是你有没有去尝试每个月存下一些钱呢?也有的人说我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和货币的购买力,但是,通货膨胀对每个人不都是一样的么?即使是同样的收入水平,你的钱躺在那睡大觉,别人想方设法让钱增值,结果你懂的。这让我想到一个故事:两个人结伴到森林里旅行,忽然遇到了老虎,一个说不如躺下装死吧,另一个撒腿就跑。那个人不解的问,“你干嘛呢,再快也跑不过老虎啊!”,跑的那个人说,“我不用跑过老虎,我跑的比你快就行了”。我们暂且不管故事的真假,如果用到理财里面来,通货膨胀就是那个“老虎”。1、10%收益难么?还有一个争议,就是每年收益10%能不能达到?许多人没有认真想就说根本不可能。如果降低要求,每年3%收益呢?我想大家都会说没问题,银行定期、货币基金产品等都可以轻松达到。而5%的收益呢,一些国债和类固定产品的收益也能达到。普通人理财有一个误区,就是追求绝对保本,不想承担一点风险。普通人赚钱很难,不想承担风险也可以理解,但理财知识的匮乏,理财渠道太过狭窄才是主要的瓶颈。市场上的金融产品包括现金管理类、类固定收益类、二级市场投资、私募股权类等。一般人能了解和接触到的一般是前两类,常见的是银行定期或理财产品。在经历多次降准和降息之后,保本型理财产品今年想达到5%都很困难。二级市场呢,比如说股票,由于风险较大,又充满投机性,尤其是去年股灾之后,好多人对股票避之不及。而私募股权类产品,参与门槛又比较高,比如100万。但是,10%收益真的就那样难么?去年行情好的时候,好多政府类私募债券的收益都超过10%,更不要说股市做得好的人了。但是,像今年行情不好怎么办?转变思路啊,亲!能达到每年10%收益,不是巴菲特也是投资达人了。但是投资一定要有长期的思想,市场好的时候,如果你能让资产增值50%,那么就算3到5年内你的钱没有收益,也是跑赢绝大多数人的。2、600万存款多么?还有一些人看到600万就喷,我想说600万算啥,北上广买一套好地段的学区房都不够。就像一个朋友留言说,真正有100万存款的人,可能都看不上10%收益。而且忙着通过理财获得额外收入的人,也不会告诉你钱生钱的乐趣。还有人说,人这一辈子就是个体验的过程,我就要活的开心快乐。但是,我说的养成存钱的习惯跟维持生活品质不冲突啊。我也说了,除去日常开销之后,剩下的钱,可以分为储蓄账户、梦想基金和备用资金三部,这样有利于你养成存钱的习惯。而且,在国内目前的生存条件下,你不存钱行么?跟钱息息相关的几个问题:买房、教育、养老和医疗,哪一个不是普通人需要去面对的?中国人的储蓄率一直是全世界第一,也跟这些问题有关。结婚要买房吧?就像有个朋友留言说“这年头,愿意跟你一起还房贷的女朋友不多了”。房子还跟孩子的教育有关,没有学区房,你的孩子都无法接受比较好的教育。养老呢,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好多城市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养老口号也从“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变成了“养老不能靠政府”。退休政策和养老金缺口的问题,更是加剧了国人的不安全感。还有一个是医疗,我们看到太多因病致贫的例子了。目前,国内医疗制度不够完善,不存钱能行么?每次看到生了大病的人,在网上或者微信朋友圈号召捐款的,我都很心痛,一方面感觉帮不了许多,又感叹普通人真是不敢生病啊。3、富人在玩什么游戏?说到这里,我迫切的感觉:好多时候,富人和穷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就是思维方式。对于理财,好多人不但不懂,而且不敢想。这也让我想到了电影《1942》里的一个情节:老东家张国立带着那个长工,逃慌就快到山西时,对那个长工说:“栓柱啊,到了山西就不怕了,我有怎么能成为地主的方法,用不了几年,我还是地主。”当穷人在忙着否定10%收益不可能的时候,富人们在玩什么游戏呢?他们在想方设法积累第一桶金,又千方百计的通过理财和投资实现自己财富的增值!对于“徐翔”这个名字,即使是没炒过股的朋友也一定不陌生。作为私募大佬,去年十月在高速上被抓的时候,他把阿玛尼穿成了护士的白大褂也是被调侃多日,但真正让大家津津乐道的是他旗下几个泽熙系私募产品。在2015年股市大跌中,泽熙旗下基金也获得了超高收益。截至去年10月16日,泽熙旗下1期到5期产品,10个半月的收益率分别为311.67%、152.76%、369.95%、204.78%、177.07%。这里是否涉及内幕消息以及操纵市场,我们暂且不去考虑,但是这几个产品自从成立之后,根本就不开放申购,简单的说,就是人家“不带你玩”。所以说,高收益不是不可能,而是你不懂,或者根本没机会参与。去年黄晓明和Angelababy结婚,大家一定被他们烧钱的婚礼闪瞎了双眼。但是除了影视界,这对夫妻在资本市场那也是玩的风生水起。黄晓明投资了万达影业和乐视影业,还参与成立了投资品牌Star VC,Angelababy也成立了创投基金“AB Capital”。当初华谊兄弟上市前增资扩股时,黄晓明就以每股价格3元的价格购入180万股原始股,后又增持到360万股。2009年,华谊兄弟在创业板挂牌上市,最终以70.81元/股的价格收盘,这使黄晓明一夜之间成为亿万富翁。还有一些明星,比如赵薇,通过购买阿里影业和唐德影视等的原始股,赚的盆满钵满。有一则新闻说,在几次大跌中,赵薇亏损30亿。什么概念?普通人想都不敢想吧?但是你要知道,亏的那根本就不是她自己的钱啊,那些原始股才几块钱呀?4、普通人怎么办?说了这么多,估计有些人又要开始喷了:你说的都是富人们玩的游戏,都是不可企及的目标,有个鸟用!难道只能认命了,就像我常开玩笑说的“躺下装死”么?目前定向增发的门槛已经从千万降低到十万了,除了传说中的泽熙系产品,市场上也有许多好的私募基金和股权融资类产品。对于普通人来说应该怎么办?还有一个“懒人投资法”可以介绍给大家,就是基金定投!基金定投有三个要素:固定的时间、固定的金额,以及投资到固定的基金。投资的要诀就是“低买高卖”,但作为普通投资者,很难适时掌握最佳的投资时点。与单笔投资不同,基金定投的择时能力要求较低,长期坚持的话,往往可以获取复利收益。下图是一些测算的案例。
定投收益测算
作为定期投资,基金定投有很多好处。首先,它可以积少成多,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和理财计划,定投的金额可以每个月几千,也可以几百,长期积累下来可以积攒一笔不小的财富。其次,每个月自动扣款,手续简便,可以省下许多精力。定投最大好处是分批进场、摊平投资成本,分散可能买高的风险,因此要选择波动幅度较大的股票型基金或指数型基金。定投本来就是平滑价格波动的投资工具,用波动较小的债券型基金或者货币基金就没有意义。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适时在相对高点获利了结,以达到“低买高卖”的效果。这里再给出一个看了我上篇文章的朋友,给我发来他坚持定投4年的真实收益,所以作为普通人也是可以翻倍的。如果他将定投金额变为两千,收益就十分可观了。
定投四年翻倍
5、连5%的收益都达不到你就OUT了周末出去玩的时候,发现某国内大型房地产公司也涉足理财领域了,他们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收益预期6.5%,在我一再追问是否保本后,理财经理说比较稳妥。期间,她还给我介绍了“业主宝”,10万起买,预期收益7-7.8%,这个她说可以保证收益。购买过相关产品的朋友,应该知道我说的是哪个公司。目前,官方发布的通货膨胀率为5%多,但是根据物价水平和最低工资标准测算,通货膨胀率真实数据可能超过10%。我想许多人从早餐、生活用品等的价格增长也能感受到物价飞涨吧。如果你连5%都实现不了,根本跑不过通胀,注定要被OUT了。如果有朋友还要追问10%如何实现,我只能说,你不想承担风险,又想获得高于市场的平均收益,可能么?最近,跟一个朋友交流,经历了去年的牛市,他表示10%的收益都看不上眼,从股市撤出之后,他们在参与私募基金,目前收益率20%多。基金定投很简单,也最有可能实现10%以上的收益。但是,光想没有用啊,你倒是试试看啊,每个月几百块,很难么?好多事情,正因为不懂才不敢想。不懂理财,你就要去学啊,没有本金,就每个月存下一点啊!普通人要实现财务自由,只能靠开源节流。利息是被动收入,需要你有储蓄基础,所以归根到底是开源。投资自己是最好的生财之道,通过提升自己的能力来增加收入。当你可支配的钱越多,就越需要学会理财!即使是普通人,你不理财,别人理财,他最终存下的钱和获得的利息就会比你多啊。思路决定出路,还是那句说烂了的话“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微信公共号:大威之声,专注于理财、投资、职场、干货。
微信公共号:大威鬼话,专注于读书、写作、情感、故事。
阅读、思考与分享。
大威,理工出身,混迹金融。
我们读书写字,终究是为了寻找和安顿自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权益性投资收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