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个人威信的技巧抗战英雄介绍

我身边的抗战英雄 优秀来稿——褚维鉴:胸怀报国志 热血护浙东
发布时间:日 17:44 | 来源:共产党员微信
  褚维鉴,浙江余姚市人。日寇1941年4月大举入侵浙江时,15岁的他正在宁波鄞县樟村合兴南货店当学徒,亲眼目睹了灭绝人性的日本兵四处烧杀抢掠,对手无寸铁的普通百姓肆意杀戮。每忆及此,88岁高龄的褚维鉴都是老泪纵横、哽咽不止。
  家园被毁,同胞遭难,仇恨的种子在年轻的褚维鉴心底萌发,不反抗,哪里还有出路?&抗击日寇,护我国土&的热血就此在一个年轻人心间激荡澎湃。
  1943年,16岁的褚维鉴参加新四军,编入新四军浙东游击支队,开始了为正义而战、为民族而战,抗击日寇、保家护国的革命征程。
  1944年,浙东游击支队改编为南山中队,褚维鉴被任命为特务长。部队在龙坑、横溪、南庙、陆阜一带活动。当年四月份,侦察员报告日军汽艇由姚江从宁波到余姚,南山支队迅速赶赴车九江边,凭借有利地势,等敌船到达射击范围内,机枪、步枪、手榴弹一起开火,打沉敌船,打死鬼子两名、伪军多人。
  从1941年5月到1945年8月,褚维鉴所在的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共参与大小战斗634起,打死打伤日军官兵610多名,俘虏顾问军曹以下21人,打死打伤伪旅长、支队长以下官兵3062名,缴获敌军大量武器和军用品,书写了浙东军民抗战历史的光辉一页。
  1945年9月,南山支队编入三支队,褚维鉴担任了二大队四中队特务长。日,浙东纵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一纵队第三旅,下辖七团、八团、九团,褚维鉴被编入八团二营四连,担任特务长。1946年1月,驻扎在津浦路东太平东站附近的八团,接受了日军洼田旅团独立警备步兵六十大队近500人的投降,收缴300支步枪、8支短枪、手榴弹500枚、子弹3万余发。日,三旅发起解放泰安战斗,八团迅速攻占西关,突入城垣,直取岱庙,至11日,全歼敌伪军宁春霖旅4000余人,解放了泰安县城。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人民军队英勇奋战的结果,是广大老百姓支持的结果,是基层政权发挥作用赢得民心的结果,也是部队纪律严明的结果。&&和我一道参加革命的大多数同志都牺牲了,革命成功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青少年要学习中国历史、了解中国历史、牢记中国历史&&&这是褚维鉴老人接受采访中说得最多的话,也是他对那段历史最刻骨铭心的感受。(作者:陕西省委老干部局 苏成君 李海鸿)
责任编辑:燕妮梅雪风:《明月几时有》拍出了最像普通人的抗日英雄 - 大家 - 微信公众号文章
&梅雪风:《明月几时有》拍出了最像普通人的抗日英雄
梅雪风:《明月几时有》拍出了最像普通人的抗日英雄
日05时07分来源:
文 | 梅雪风
《明月几时有》是最近我看的电影中最值得讨论的一部。它可以看成《黄金时代》的姊妹片。《黄金时代》讲的是知识分子,而《明月几时有》则讲的是那些无名的庶民。《黄金时代》讲的是大时代里的一个异类,她没有与那些著名左派书生一样,成为时代巨潮里那些活跃的泡沫,她听从她内心里遥远却巨大的呼唤,孤独地逆流而上,她是个人生活上的失败者,却因文字而获得了永生。而《明月几时有》则讲的是被《黄金时代》里那些左派知识分子所感召的普通人,她走上了抗日的道路,然后她和她的爱人、母亲一起为这个事业献上了生命,最终物换星移,能记得她们的,只有一个游走在香港街头的老态龙钟的司机。虽然两部电影讲的社会阶层不同,主题也截然不同,但本质上,许鞍华都在讲那些默默坚守的人,那些并不随波逐流的人,那些真的信仰他们所信仰的东西并为之行动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说,影片开头那个看似与主体叙事无关且冗长的开头也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茅盾、邹韬奋等知识分子的大转移,其实也就是说这个世界的注意力也被大转移了。当这些自带光环及流量的时代网红们离开后,香港也就成了一个无人关注的小岛。所以周迅所饰演的方兰、彭于晏饰演的刘黑仔,以及霍建华饰演的李锦荣等人的事迹注定了无人关注。果然,影片最后,知道这些人的英勇与伟大的就只有梁家辉饰演的老司机。这开头上层人物的离开,与最后结局的无人所知,是一个强力的暗喻,它当然是为香港这块远离抗日主战场的土地叫屈,但更是为了那些并不会影响历史、却又真正为这个事业奉献了生命的无名者张目。
▲《明月几时有》剧照
也是基于这点,这部电影刻意地与宏大叙事划清了界线。它完全没有那种上帝视角对当时形势的描述,它的视角被严格限定在那几个主角身上,通过他们的感受,战争时代的惨况逐渐显现,街头饿死的尸体、荒芜的街道,屋外传来的异响……导演许鞍华用这种局限遮蔽的视角,来还原了战争的恐怖怎样慢慢侵入人的内心。而影片的人物,也完全与惯常的英雄无关。他们当然不是抗日神剧里的那些正义狂人。他们也非那些被浪漫主义冲昏头脑的热血青年,这种青年在李安老师的《色戒》中有很好的表现,把革命抗日看成了一个危险的游戏,一个让生命变得多彩的余兴节目,所以他们才有了“再不杀,就要开学了”的名言警句。他们也非那些本来跟战争无关,却被战争无故卷入的可怜人,为了报仇走上了英雄之旅。他们是真的普通人。许鞍华这部电影真正大胆的地方在于,她把抗日电影拍成了民国版的《天与水的日与夜》,宏大叙事被完全消解在那些日常之中,而抗日活动也被拍得非常像家长里短。当女主角边送情报,还要顺道去参加表姐的婚礼时,影片已清晰地表明了导演的态度,她绝对不会为了戏剧化的需要,而简化那个时代,她想拍出那种抗日工作者的真实状态。所以,在这部电影中,周迅饰演的地下工作者,更像是一个兼了好几份工的职业女性,她没有任何豪言壮语,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她只是没日没夜的工作,然后回到家倒头就睡。这种毫不猎奇的态度,会让很多习惯重口味的朋友们淡出个鸟来,但也正是在这种平淡中,在那些烟火气当中,那些看不见的坚韧、不起眼的勇气在不停地经过试炼后,显出了它的光辉。
▲《明月几时有》剧照
影片中最感人的叶德娴饰演的母亲,她小气,由于茅盾不租她房子,就把本来要送给他们的糕点拿走。她完全不懂也不关心那些大事儿,她对女儿去参加抗日的反应,更像一个追求安稳的母亲听说儿女要去创业时的担心。她之所以会去送情报,只是因为看女儿太辛苦,她根本不了解这里面的风险和残酷。抗日,于她,完全是个业余工作。叶德娴饰演的妈妈最后的死亡,是影片中最动人的一幕。她在严刑拷打中什么也没说,她坚守了她的承诺,面对死亡,她唯一觉得对不住的是跟她一起死的狱友,因为她的手臂无法用力,得让狱友帮她挖坑。她脸上惯常的卑微,与她所做出的英雄行为是如此地不和协,那就是这种撕裂,如此贴切地表现出一个常人身上的人性与神性,它们混杂不明,却又如此可亲可敬。影片相当扎实可信地表现出了她的心路历程,她最后的英雄气概,当然有着维护女儿的舐犊情深,但也有一种隐晦的属于常人的理想主义情怀。这种情怀来自于她在替女儿的部下送情报时在药店后房看到那些伤员的情景,那种悲惨与庄重,让她眼神有异,这和她女儿背诵茅盾名篇《黄昏》时的表情一样。那是一种猛然触碰到一个更庄严更宏大的世界时的表情,那种陌生感让他们震动,同时也因为能和这种宏大有联系而让他们感动。这是一种温热的理想主义,它是日常生活中一次不经意的仰望,然后生活看似照旧却又本质上完全不同。因为它突然让行动变得有了形而上的价值感,在这一刻,他们觉得自己超出了日常的柴米油盐,那种价值感让他们面对死亡时,也能坦然。这就是许鞍华的真正厉害之处,她总能首先把我们推入那个琐碎的真正世界,让我们远离那些概念化的套路,却又在最后,让我们看到一种近乎生理需要般合理的高贵。她在表达这些时又显得那样云淡风轻,那种深刻的改变在绝大多数导演手中总是显得刻意且用力过猛,而她总是能温润有致、润物细无声。她塑造出了最像真人的抗日英雄,但他们在一个历史中是多么微不足道,他们注定是会被遗忘,但他们所付出的代价却具体而沉痛。这种重与轻的对比,这种惊心动魄与无人知晓的对照,显示出的是许鞍华真正的用心。她对主流历史叙事的深刻不信任,以及她对那些无名英雄被结结实实遗忘的愤懑。所以,最后梁家辉饰演的司机离开的镜头,我们看不到许鞍华的感情。这里面既没有褒扬,因为这种迟来的褒扬再怎么样表现,都显得轻浮;这里面也没有卖惨,因为对那些人来说,他们的英雄行为并非为了获得现世的承认,去表现他们现在的凄惨只会让他们的牺牲变得廉价。许鞍华面无表情地拍了这最后一幕,只是想说,有一群人,那么平凡的一群人,在某一瞬间曾惊心动魄地伟大过。
(本文原标题:《明月几时有》跟宏大叙事彻底划清界限)
【作者简介】
梅雪风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曾任《看电影-午夜场》创刊主编。
【精华推荐】
大家 ∣ 思想流经之地微信ID:ipress
洞见 · 价值 · 美感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我身边的抗战英雄 优秀来稿——王季龙:骁勇善战的指挥员
新疆兵团第十三师红星二场政工政法办公室 赵秋苗
发布时间:日 17:08 | 来源:共产党员微信
  王季龙,男,汉族,1916年2月出生于陕西省绥德县王家川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4年18岁的王季龙参加了绥德农民运动,后担任村赤卫队队长。同年8月,经崔正杰(地下共产党员)介绍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35年8月,王季龙经中共绥德县委秘书长高农斧介绍,转为中共正式党员。
  1936年春,王季龙加入红二十八军,军长刘志丹,政委宋任穷。王季龙先后担任三团党总支书记、政委、一团党总支书记,后调任一团党总支书记兼任四连政治指导员。在连续战斗的日子里,王季龙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英勇杀敌。由于骁勇善战,指挥得力,王季龙提任二十八军三团政委,参加了支援西路军的一系列战斗。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季龙所在的红二十八军缩编为八路军一二O师七一六团,当时的团长是宋时轮,政委是廖汉生,王季龙任团政治处教育干事。随后部队开赴雁北作战,王季龙率二营部分官兵赴雁北地区做群众工作。部队与当地群众很快结下友情,青壮年纷纷参军抗日,二营因此扩编为2个营。不久,王季龙调任宋时轮支队一营教导员,率部在大同一带活动,扩大了一个新兵连,组建了一个机枪连,成为一支有较强战斗力的新军。
  1938年8月,部队与日伪军在茬盆湾激战,王季龙指挥四连6挺机枪,用猛烈火力将敌人压在山脚,连续冲锋,全歼日军一个营,生俘日寇360余名,缴获轻重机枪14挺、长短枪270余支、子弹3万余发及大批军用物资,受到纵队司令部的通电嘉奖,同时被任命为四纵队三十六大队政委。
  1939年11月,王季龙担任新编挺进军九团政委。1940年3月,日寇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王季龙和团长黄光明率九团主力军赶到张家庄、齐家庄一线伏击。激战2个小时,歼敌260余人,敌一路指挥官川中佐被我军击毙。16日,王季龙率部追击溃逃之敌,路遇134名日军押运200余头牲口的辎重队伍,战斗打响后,敌弃物逃跑,王季龙命一、三营主力将其团团围住,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经过拼死厮杀,敌军130余名被我军歼灭,缴获轻重机枪9挺和其他枪械64支,给&扫荡&之敌以沉重打击。自此,&平西老九团&名声大振,日伪军闻风丧胆。
  1940年8月,王季龙率九团奉命参加&百团大战&,对冀家庄、石门、桃花堡、道拉嘴、洪桥等敌据点同时发起攻击,先后拔掉5个据点,歼敌300余人,缴获各种枪械153支。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此时,王季龙调任绥德军分区司令员。1946年任延属分区独立团团长。
  1949年1月,全国解放军统一编制,王季龙任西北野战军六军十六师四十七团(现新疆兵团第十三师红星二场)团长。
  1954年12月,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后,王季龙先后担任兵团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兵团党委副书记、第四书记,自治区党委委员、新疆军区党委委员。1964年9月,王季龙调回陕西省工作,任陕西农建十四师师长。
  日,王季龙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301医院逝世,享年70岁。
责任编辑:焦健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为您推荐(广告)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现代英雄人物有哪些多一点,要抗日的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抗美援朝战争中,诵现出一批英雄人物.如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冒岸英等,黄继光是1952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在朝鲜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岭战役夺取某高地的战斗中,担任爆破任务. 在手雷掷完后,毅然用胸膛堵住敌地堡的机枪射孔,为保证部队攻客高地而壮烈牺牲,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邱少云,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日随所在部队在朝鲜金化以西三九一高地参加反击战.潜伏在敌人阵地之前;此日被敌人发射的燃烧弹引起的烈火烧身. 为不暴露目标,忍受巨大痛苦,坚持不屈灭水,直至壮烈牺牲,保证了战斗的最终胜利,后被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光荣称号,同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还有罗盛教,日,在朝鲜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冒着零下20度严寒跳入冰窟救出落水的朝鲜少年,自己光荣牺牲.毛岸英是优秀的共产党员,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志愿军总部秘书.同年11月25日在朝鲜平安北道遭美机轰炸牺牲. 在抗美援朝中,上甘岭战役是其最著名的一场战役.日,美帝国主义中断停战谈判,于14日发动“金化攻势”,妄图夺取朝鲜金化东北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上甘岭阵地.志愿军依托坑道,打退了敌人数百次冲击,坚守阵地四十三天,于11月25日粉碎了人的进攻.此役歼敌两万五千五百余人,志愿军指战员在缺水、缺氧、缺粮、缺弹等极端困难残酷的作战中,发扬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上甘岭战役的胜利,迫使美帝国主义于次年4月恢复了其无理中断的停战谈判. 英雄人物有很多,我佩服的有霍去病,李广,郭子仪,岳飞,戚继光,今天我要给你讲的却是陈汤的故事. 陈汤,字子公,山阳瑕丘(今山东兖州北)人,西汉大将. 陈汤少年时喜欢读书,作文思路开阔,但因家庭贫困,有时靠乞讨度日,所以陈汤不为乡里看重.后来他流浪到长安,认识了富平侯张勃,张勃觉得他很有才能.初元二年(前47年),汉元帝下诏,要求公侯大臣推荐年轻的人才,张勃便向朝廷推荐了陈汤.在等待分配期间,他的父亲去世,陈汤听到了死讯,没有奔丧回家.那个时代对奔丧,守孝十分看重.陈汤就因为这件事被人检举为缺乏起码的孝道,不遵守常规行事,于是朝廷又谴责张勃,以他举荐不当而削减了他的食邑二百户,同时将陈汤拘捕下狱.后来又有人大力举荐,陈汤终于被任为郎官.陈汤主动请求出使外国,几年后被任为西域都护府副校尉,与校尉(正职)甘延寿奉命出使西域. 当时西域的情况较为复杂.宣帝时期匈奴内乱,五个单于争夺王位,其中郅支单于以武力兼并呼偈,坚昆,丁令三国,日益强盛,先困厚汉朝的使者江乃始,后又杀死使者谷吉.郅支单于自知有负于汉朝,害怕汉朝出兵报复,就向西跑到康居(今新疆北境至俄领中亚).康居王尊敬郅支,将女儿给他做妻子.郅支便借兵多次袭击邻国乌孙,深入到赤谷城(今山西孝义县西)杀掠人口,抢夺牲畜财物.乌孙不敢还击,而是远远地逃避,于是郅支拥有千里之远的势力范围,自以为大国之主,很不尊重康居王,竟至一怒之下杀死了康居王的女儿,贵人等数百人,还把一些尸体支解后扔进都赖水中.同时他又派出使者到阖苏,大宛等国,胁迫他们年年给他进贡.那些小国不敢不给.汉朝也曾三次振出使者到康居,索要使者谷吉等人的尸体,郅支非但不给,而且侮辱汉使,以嘲讽的口吻说:"居困厄,愿归计强汉,遣子入侍 ."(《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汉使听出他的言外之意,还有取代皇帝的野心,真是狂妄至极. 陈汤与甘延寿了解了郅支单于的这些情况后,于建昭三年(前36年)出兵西域(参见陈汤灭郅支单于之战). 陈汤为人"沉勇有大虑,多策谋,喜奇功."(《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每当路过城镇或高山大川时,他都登高远望,认真观察,记忆.这次出使西域,只带着一支护卫军队,而不是征讨大军.当他们走出国境时,陈汤便对甘延寿说:"郅支单于剽悍残暴,称雄于西域,如果他再发展下去,必定是西域的祸患.现在他居地遥远,没有可以固守的城池,也没有善于使用强弩的将士,如果我们召集起屯田戍边的兵卒,再调用乌孙等国的兵员,直接去攻击郅支,他守是守不住的,逃跑也没有可藏之处,这正是我们建功立业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啊!"甘延寿认为他的分析很有道理,便说要奏请朝廷同意后行动.陈汤说:"这是一项大胆的计划,那些朝廷公卿都是些凡庸之辈,一经他们讨论,必然认为不可行."甘延寿考虑还是应该履行奏请的手续,这时他得病了.陈汤等了一天又一天,焦急之中便果断地采取了假传圣旨的措施,调集汉朝屯田之兵及车师国的兵员.甘延寿在病榻上听到这一消息时大吃一惊,想立即制止陈汤这种犯法的举动,陈汤愤怒地手握剑柄,以威胁的口气呵叱延寿:"大军已经汇集而来,你小子还想阻挡大军吗?不抓住战机出击,还算什么将领?"甘延寿只好依从他,带领起各路,各族军兵四万多人,规定了统一的号令,编组了分支队伍序列,大张旗鼓向北进发. 甘延寿与陈汤将大军分为六校,三校走南道,过葱岭(喀喇昆仑山脉西部)经大宛;另三校走北道,入赤谷,过乌孙与康居境,陈汤沿路捕获康居副王的亲属及一些贵族,经过解释,他们愿做向导,并将郅支的情况作了详细介绍.而后大军便直抵郅支城都赖水边,在距城三里远的地方安营布阵.只见城头上彩旗飘展,数百名披甲兵士登高守备,有的向汉军招手挑逗,甘延寿与陈汤观察之后便令军士四面包围其城,以箭杀伤守城兵士,于是展开了一场对射. 郅支单于得到汉军进攻的消息时,先打算逃跑,因为他怀疑康居人对他怀恨在心,有做汉军内应的人.可是又听说乌孙等国也发兵参战,他便有走投无路之感.带了一些人走出去又返回来,说:"不如坚守.汉兵远来,不能久攻."(《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 当汉兵猛烈攻城时,郅支单于身穿甲衣带领他的妻妾数十人一齐登上城楼,他的妻妾也都拉弓射箭.攻城的飞箭射死他几个妻妾,又射中了他的鼻子.郅支便发怒了,下楼骑马跑回了他的宫室.第二天,陈汤命令将士四面齐用火攻,又击鼓助威,汉只冒着烟火突破外围的木栅,并且趁机冲进土城.郅支单于身边只有男女数百人及一些吏士,毫无抵御能力.汉兵勇猛击杀,将郅支刺死.军候杜勋割下郅支单于的首级,又从狱中解救出两名汉朝的使者,从宫中搜出已故使者谷吉所带的文书信件.人城将士搜捕敌军,诛杀了郅支单于的妻妾,太子以及得封的王公等共一千五百一十八人,生擒官吏一百四十五人.另外俘虏敌兵一千余人,都交给了参与打击郅支的小国军队. 这次胜利,结束了西汉与匈奴的百年战争(参见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为遇难受辱的汉使报仇雪恨,提高了汉朝在西域各国的威信. 胜利后陈汤拿这单于的首级去见皇帝,并说出了以下即使是千百年后,我们读起来仍然热血沸腾的话: 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唐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服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阵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蛮夷槁街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令人热血沸腾的豪言壮语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孙明瑾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孙明瑾,中国国民党爱国将领,著名抗日英雄。曾参加。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部转战各地,屡挫强敌,以战功升任陆军第十预备师少将师长。1943年12月初,在日军再次发动大规模进攻之际,孙明瑾临危不惧,亲临前线指挥,被敌弹击中,尔后壮烈殉国。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中将。1956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追授孙明瑾将军“革命烈士”称号;同年12月19日,孙明瑾烈士家属获得了由毛主席亲笔签发的《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2014年9月,孙明瑾被民政部收入第一批国家级著名抗日英烈名录。[1]
孙明瑾人物生平
孙明瑾塑像
孙明瑾,号玉轩,江苏宿迁宿城区人。先后在黄埔军校第五期和陆军大学学习。1925年崇实中学毕业,任小学教师2年,又考入南京大学预科,他自幼聪明好学,博览群书,对文学与外语颇有研究。
青年时代,立志投笔从戎,救国救民。
1925年他克服困难,奔赴广东革命根据地,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在军校期间,他训练刻苦,学习努力,且性格温和谦虚,沉默老练、深受校方的赏识。毕业后,孙明瑾参加战斗行列,以作战有功,逐步擢升为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等职。后又被上级选调到第十四期学习。
1935年考入陆军大学。
曾参加。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团长、副师长等职。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孙明瑾请缨杀敌,率部转战各地,屡挫强敌,以战功升任陆军第十预备师少将师长。
1937年“8.13”,孙明瑾陆军大学三年级,奉命赴参战,英勇抗击日寇。战役结束,重返陆军大学,1938年陆军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官,兼入陆军大学研究院深造。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孙明瑾请缨赴前线杀敌,任第三战区第一科科长、高级参谋等职,后转战各地,策划作战,参加1939年诸战役,屡挫强敌。
1943年11月,日军主力兵团为掠夺地区的丰富物产,消灭我主力,进而威胁我战时--重庆,对常德地区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我常德守军浴血奋战,誓死抵抗,战局成胶着状态。
这时,孙明瑾将军奉战区长官部命令,11月19日率第十预备师八千将士,从驻地衡阳驰援常德,参加,他们日夜兼程,于26日进抵常德外围赵家桥一线。这时,日军第三及十三主力得知我援军来到,立即前来堵截,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30日,为掩护第3师攻占德山,孙明瑾再次率领本师主力向日军发起猛攻,以吸引钳制日军的主力。随后,预备第10师各部在正面金麟桥和侧面赵家桥两地又连遭日军第3师团第34联队(联队长簗濑真琴大佐)和第68联队(联队长桥本熊吾大佐)的迂回强攻,双方战斗极为激烈,预备第10师官兵伤亡极重!
第3师在预备第10师有力的掩护下,于同日拂晓攻至德山外围,经过反复激烈的争夺战后,终于在傍晚6时攻占了德山。
12月1日,孙师长率本师在益家冲东南段赵家桥一带继续与日军主力血战。日军第68为人中将(1944年期间6月28日上午,我预备第十师28团连连长白天霖指挥8门迫击炮齐射,将此师团长佐久间为人击毙,参谋长原田贞三郎、作战主任松井、作战参谋松浦和几位幕僚及68师团所有长均负重伤,68师团指挥系统顿时瘫痪。白天霖当年24岁,黄埔军校16期炮科毕业)增兵至三、四千人,在猛烈炮火轰击后,继之以步兵主力直扑预备第10师的战斗指挥所。
在战况极端危急的情况下,孙师长亲冒弹雨,指挥部队奋力冲杀。
孙明瑾战至傍晚
预备第10师侧翼又突遭日军的迂回袭击,日军以猛烈的炮火集中攻击预备第10师,战况愈益险恶。此时,部下请求掩护孙师长突围,但父亲拒绝部下的请求,奋身投入激战。
孙师长亲自操起一挺轻机枪,率部向日寇发起冲锋。打完一梭机枪弹,又用手枪、步枪猛射,最后以与日军搏斗,刺刀折断!
当孙师长率部冲锋至一山隘时,一手持机枪的日军在三米处向他狂射。在猝不及防中,一串侵略者的罪恶子弹击中孙明瑾的颈部、胸部、腰部和手臂。孙明瑾中弹倒地,血如泉涌,鲜血顿时染透征衣。卫士立即开枪击毙手持机枪的日寇,抬孙明瑾突围。孙明瑾目瞪卫士,忍痛高呼:“中华儿女要壮烈,不畏死,不贪生,牺牲生命,救国救民,努力杀敌!努力杀敌!!”
孙明瑾流血过多
伤势极重,只剩游丝般的最后一口气,在临终前,仍手扶卫士,频语部属向德山猛进:“贯彻命令,达成任务!”语终气绝,壮烈殉国!年仅三十八岁。
孙明瑾纪念馆
孙明瑾纪念馆
1943年秋,日本陷于和中国战场两面之苦战,决意在常德与中国军队展开死战,以期摧垮中国军民抗战之决心。被众多历史家和军事家视为&中国的&。这一战,常德城全城尽毁于战火,城中只剩一座西班牙教堂还有房顶,没有一块青石路板上没有尸体的。这一战,敌我双方伤亡惨重,中国军队仅师长就牺牲了三位。其中一位,便是预备十师师长孙明瑾将军。孙将军前线奋勇杀敌终换得马革裹尸还,却有人惟利是图骗走孙将军阵亡抚恤金,情何以堪。
孙明瑾相关报道
中外媒体对长沙会战的报道
战役结束,盟军各驻华使节纷纷组织参观团奔赴长沙战场参观,高度评价我军的战绩。,是八年抗战中的一场辉煌战役!
日军后,其太平洋上的攻势十分顺利,美英等国军队连连失利。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中国战场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攻势。此时,中国战场已和盟军的反法西斯战场连成一体。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大大提高了中国军队的威信。同时,对提高盟军的士气,支援美英军队在南方作战,也起到很大的鼓舞作用。
兴诺克斯在《告中国人民书》中说:“数周以来,贵国在长沙之伟大战绩,非仅为中国之胜利,亦且为所有同盟国家共同之胜利,而为打击整个轴心之胜利。”
伦敦《》称:“十二月七日(系指日,日军在此日偷袭美国,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长沙大捷。”
《每日电讯报》评论
:“际此远东阴霾密布中,惟长沙上空之云彩益见光耀夺目。”
美记者门氏在视察后作如下报道:“中国第三度的长沙大捷证明了一个原则,那就是中国军队的配备若能与日军相等,他们即可很轻易地击败日军。”
各国贺电亦纷至沓来。美国总统来电盛赞:&中国以劣势装备,对抗优越的敌人,此不屈不挠之精神,使其它联合国军民,均感受极大的激励......&
中共《》也于日发表社评,对我的胜利给予高度评价和热情赞扬:&我三湘健儿,我神鹰队伍,在此次中,誓死保卫家乡,有效击退敌人,这表明的上,有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抗日生力军,有决心、有实力,不让敌人在太平洋上得逞的时候,同时进攻中国......&
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孙明瑾将军因坚守长沙,屡挫敌锋,战功卓著,晋升为预备第10师师长。
孙明瑾人物评价
由毛主席签署革命烈士证
孙明瑾将军为国家为民族英勇献身的崇高的,中国共产党给予高度评价。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追认我父亲孙明瑾将军为革命烈士,并于同年12月19日,经毛泽东主席签署,向我们遗属颁发《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陆军预备第十师师长孙明瑾,致身卫国,矢志忠贞。此次敌犯湘鄂边区,该员等督师战守,力遏凶锋,效命疆场,壮烈殉职。缅怀大节,悼惜良深,应予明令褒扬,将生平事绩存备宣付,并准入祀首都,以资矜式,而励来兹。此令。中华民国三十三年五月八日。&
15日,灵柩运抵长沙市,万人迎灵。19日、20日两天举行隆重公祭,各界人士纷纷前往吊唁。21日,灵柩运抵南岳衡山,在正前方山麓上建墓安葬。1944年,国民政府追晋孙明瑾陆军中将军衔,批准入祠首都(南京)忠烈祠,其忠烈事迹明令褒扬,存备宣付国史馆,并编入中华民国褒扬令集。1956年,追认为孙明瑾将军为革命烈士。
遗书与怀念
姜文珍女士,孙明瑾妻子,山东潍县人,上海毕业。1930结为伉俪,夫妻恩爱情深,十几年如一日。孙明瑾的殉国,给姜文珍带来巨大的悲伤。
姜文珍在一首遗诗中表达了对孙明瑾的深切怀念,其中写道:“……将军,记得,我永远记得,您每次奉命出征,匆匆又转来告我:文珍,文珍,请为儿女尽力,莫怕丈夫献身,我去求民族生存,你在家哺育儿女安心……”。
姜文珍强忍巨大的悲恸,遵照孙明瑾的遗愿,抚育好儿女。在孙明瑾牺牲后的十年间,母亲含辛茹苦,经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苦,哺育子女六人,积劳成疾,不幸于1953年5月与世长辞。
姜文珍在遗诗中还写道:“衡岳百灵葬忠骨,青山有幸伴忠魂。文珍洁守等待儿女成林,雁序行列,清香花果前来衡岳,告你晚景红”。母亲早逝,夙愿未能实现,也是我们儿女的终生憾事。每念及此,我们内心难以平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威信中的优惠券在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