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确定审核范围时应考虑最后录用时,还应做好哪些关健性工作

您的问题 :
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劳动纠纷民间借贷工伤赔偿合同纠纷知识产权刑事诉讼房产纠纷侵权纠纷征地拆迁医疗纠纷
问题类别 :
劳动关系确认不应认定工伤应当认定工伤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待遇工伤赔偿标准非法用工职业病工伤争议处理
您的具体情况 :
军人到单位后旧伤复发是否属于工伤赔偿范围做与工作有关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伤后的处理方法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意外伤害视为工伤工作中突发疾病死亡可申请工伤赔偿因工受到事故伤害后的解决途径因工外出受伤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工伤认定程序上下班途中遭遇交通事故该怎么办维护国家利益中受伤后可申请工伤赔偿得了职业病的法律救济途径
您的位置: &
做与工作有关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伤后的处理方法
员工为完成工作,在工作时间之前或结束工作之后,有时需要做一些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这段时间虽然不是工作时间,但是,在这段时间内从事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是与工作有直接关系的,如果在这个合理的时间内发生的意外事故则应该视为在工作时间或由于工作导致的伤害,所以应该算工伤。
员工为完成工作,在工作时间之前或结束工作之后,有时需要做一些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这段时间虽然不是工作时间,但是,在这段时间内从事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是与工作有直接关系的,如果在这个合理的时间内发生的则应该视为在工作时间或由于工作导致的伤害,所以应该算工伤。预备性工作,就是指在工作前的一段合理时间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准备工作。诸如运输、备料、准备工具等。收尾性工作,说的是指在工作后的一段合理时间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诸如清理、安全贮存、收拾工具和衣物等。相关案例
案情概述甲某是一名机床操作工,公司规定,每次使用完毕后需彻底清理机床。某天,甲下班后按照规定清洗机床,不慎被机床上掉下来的机器部件砸伤手部,造成手指骨折,花去住院费上万元,甲某要求申请工伤,公司以甲某是在下班时间受伤为由,不予申请,甲某与公司协商无果,自行申请。案例解读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是指职工在上班前、下班后的一段合理时间内,从事的搬运、清扫、清洗、准备、整理、维修、堆放或收拾其工具和工作服等辅助性或延续性工作。甲某清洗机床的工作正是附属于他的工作范围之内的,虽然在下班时间,&但因为清洗机床是后续工作必需的延续,故此,甲某被砸伤的情形,应该认定为工伤。法条依据
1、《》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2、国际劳工组织《1964年工伤事故津贴建议书》(第121号)的相关规定:上班前和下班后的一段合理时间内,当事人在搬运、清洗、准备、整理、维修、堆放或收拾其工具和工作服时发生的事故。解决办法
单位在事发后30天内,受伤者或家属在事发后1年内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在伤情相对稳定时,申请做劳动能力鉴定&(即伤残鉴定),然后根据认定和鉴定结果,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因工负伤待遇发生的纠纷,属于,应当先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为发生争议后的60天内,受伤者可以在事发后的60天内,向单位住所地劳动争议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请求裁决单位为其做工伤认定及伤&残鉴定;也可以在拿到劳动保障局的工伤认定书后的60天内,向仲裁委提出仲裁申请,请求裁决按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结果,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用人单位未按上述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特别提示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职业病&诊断和诊断争议的鉴定,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第一步,程序1.发生工伤后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的,职工必须在1年内提出工伤认定的申请。2.劳动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后,劳动部门可以根据情况依法决定是否受理。如果劳动部门受理了申请并在60日内作出了工伤认定结论。第二步,工伤受理的行政诉讼程序1.劳动者对劳动部门不受理工伤认定不服的,可以在60日内提起行政复议或者在3个月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法院判决劳动部门受理其工伤认定的申请。2.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诉讼一审的审判期限为3个月。3.任何一方不服一审判决,可以在15日内提起上诉。行政诉讼二审的审判期限为2个月。二审的判决结果,可能是支持职工的诉讼请求(即判决由劳动部门受理工伤认定也可能判决驳回职工的诉讼请求,此时劳动者的工伤维权程序结束。第三步,工伤认定程序劳动部门受理工伤认定后,如果单位提出异议,认为与劳动者不存在劳动关系,而劳动者又无法提供有效的证据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实践中劳动部门往往要求劳动者提起,由机构确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后再恢复工伤认定程序。确认劳动关系的纠纷属于,应该先进行劳动仲裁。第四步,确认劳动关系的仲裁程序劳动者申请仲裁后,仲裁机构应当在60日内作出仲裁裁决书,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是否构成劳动关系作出裁决。但是不服该裁决的,任何一方都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第五步,确认劳动关系不服仲裁裁决的,可以在15天内向法院起诉。劳动争议一审的审判期限为6个月。可以提起上诉,二审的审判期限为3个月。第六步,工伤认定行政复议程序工伤认定复议机关在收到申请书后,应当在两个月内作出复议决定。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七步,工伤认定行政诉讼程序1、申请人对行政复议结果不服,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后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法院判决撤销复议结论或者工伤认定结论,或者判决劳动行政部门重新作出工伤认定结论。一审的审判期限为3个月。注意,按照法律规定法院不能直接判决构成工伤或者不构成工伤,而只能维持复议决定及工伤认定结论,或者撤销复议决定及工伤认定结论,并责令劳动部门重新作出工伤认定结论。2、一方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以在15日内提起上诉。二审的审判期限为2个月。第八步,劳动能力鉴定1、劳动部门认定职工的受伤属于工伤后,如果劳动者认为其伤害有可能构成残疾的,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职工可向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在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单位或者劳动者对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后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该再次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第九步,工伤赔偿劳动仲裁程序认定为工伤后,如果单位不主动支付工伤保险待遇,职工必须在收到工伤认定或者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后60日内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依法承担工伤保险待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后,应当在组成仲裁庭后60日内作出仲裁裁决。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15日内起诉到法院。第十步,工伤赔偿诉讼程序1、当事人不服劳动仲裁裁决,向一审法院起诉,一审法院的审判期限为6个月。2、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以在15日内向二审法院上诉,二审法院的审判期限为3个月。二审法院的结果可能维持一审法院的判决或者直接改判,也可能是发回一审法院重审,而对重审后的判决不服,还可以再次提起上诉。二审判决的结果可能是支持或者部分支持职工的诉讼请求,也可能是驳回了职工的诉讼请求。如果二审法院的判决驳回了职工的诉讼请求,工伤赔偿程序结束。第十一步,工伤赔偿执行程序如果单位不主动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职工必须在1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执行的期限和能否得到执行则由法院决定。
如果您需要进入诉讼流程为自己维权,我们将推荐专业的律师为您服务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注:如果以上文章还没有解决您的问题,或者您需要了解更多具体的内容,请点击“我要咨询”,律师将为您解答疑惑。
相关咨询推荐
您可能还感兴趣
工伤赔偿主编律师
擅长领域:工伤赔偿
帮助人数:4213人
联系电话:
华律热点方案推荐
官司计算器性工作者最后的归宿一般是怎么样的? - 知乎34976被浏览分享邀请回答9.1K52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8.0K62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69 个回答被折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翻译在线 确定录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