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李云杰 夫人27军军长李云杰的妻子

当前位置: 第A23版:文娱新闻
谱写闽西六千红军浴血湘江的悲壮传奇
热血正剧《绝命后卫师》开播
  82年前,一支由6000多名闽西子弟组成的“客家军团”,在湘江之畔冲锋陷阵、浴血奋战直至全部牺牲,书写了红军历史上惨烈而悲壮的一页。82年后,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福建省委宣传部根据这段历史,联合摄制了电视剧《绝命后卫师》。作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献礼片,该剧昨晚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推出,今晚将在东南卫视开播。 ■首席记者 顾伟视角独特的长征大戏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罕见的不畏艰险、不畏牺牲、传播理想的远征,但有些英雄事迹和历史细节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其中包括红34师的故事。《绝命后卫师》讲述的是1934年,红34师作为红军的后卫部队,在长征路上担任掩护红军主力部队突围的任务。为了突破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他们与数十倍于自己的国民党军浴血奋战,最终全部壮烈牺牲。  和一般长征剧相比,《绝命后卫师》将焦点放在长征的非决策层,即普通的红军指战员身上。在刻画以师长陈树湘、师政委程翠林以及团长苏达清、韩伟、蔡中等34师核心指挥员的同时,挑选了赖老石头父子、林金成三兄弟、张桂雄夫妇等一系列人物组合来丰富全剧的人物结构。正是这些小人物在后卫阻击中的坚守,在明知道是一路赴死的战斗中用生命保全了红军主力,保全了中国革命的红色火种。一流团队保驾护航  为保证电视剧质量,《绝命后卫师》请到了《长沙保卫战》《大宋提刑官》《李小龙传奇》的编剧钱林森执笔创作。为了保证作品品质,创作团队多次赴福建龙岩、湖北红安采风。  《绝命后卫师》的主演个个都是实力派。剧中灵魂人物、34师师长陈树湘由张桐饰演,张桐曾在《亮剑》中饰演勇敢无畏的魏和尚,在《闯关东》中饰演血性男儿宋天虎。老戏骨李强在剧中出演陈树湘最大的对手、国民党27军的军长李云杰。凭借电影《我的父亲母亲》而被观众熟知的实力演员郑昊在剧中出演红34师102团团长苏达清。拍摄路上的“铁血长征”  《绝命后卫师》的拍摄是一场艰难的战斗,全组演职人员上演了一场现实版“铁血长征”。在前期筹备中,剧组数次派遣美术组前往福建、浙江、江西、湖北等地选景,最后决定将主场景搭设在长征出发地福建长汀。长汀是革命老区闽西根据地,在那里随时随地可听到真实的革命故事。剧中两个片段就取材于长汀当地的真实故事:一个农民把自己的6个儿子送上了战场,最后全部牺牲,老人为此哭瞎了眼;一个是丈夫当兵,妻子一等就是75年。  为保证战斗场景的真实感和视觉冲击力,剧组请了八一电影制片厂最好的烟火师,共使用了2吨TNT、10万发子弹,数千次爆炸,重现了红军英勇战斗的历史画面。&绝命后卫师剧情介绍
每日24:00 更新1集
日,蒋介石制定了对中共苏区发起最后一击的“铁桶计划”,调动百万大军,力求一个月内将红军主力彻底歼灭。苏区中央面临灭顶之灾,我中共特科人员项与年等克服千难万险将情报送往瑞金。与此同时,苏区中央在共产国际代表李德推行的错误军事路线指挥下,红军越来越陷于战役被动,苏区的地盘在一天天缩小。陈树湘、苏达清、蔡中率领的闽西三个团伤亡惨重,苏达清身受重伤。广昌失守,门户洞开,瑞金形势危急。国民党第27军军长李云杰被蒋介石授予了中将军衔。李云杰对蒋介石的“铁桶计划”信心满满,坚信“剿共大业”成败在此一举。党中央决定将闽西三个团归建红军第五军团,组建红34师。红五军团长任命陈树湘任红34师师长,程翠林任政委。并对34师下达了紧急扩红任务。陈、程二人对当前的军事形势的认识有分歧,军团长告诉他们,红军面临的形势比他们想象的还要严峻,提醒他们做好最困难的思想准备,要未雨绸缪。
闽西前线战事正紧,远在湖南老家的陈树湘的母亲陈傅氏担心儿子的安危,想带儿媳陈江英去闽西看望陈树湘。从湖南到闽西苏区有一千多公里,沿途有白区的重重封锁线。傅冰娴受姑妈陈傅氏之托,来找丈夫李云杰说情,希望他派人护送姑妈去闽西,遭到了李云杰的拒绝。陈傅氏决定一路讨饭也要去苏区找儿子。李云杰私下派出自己的副官李仝,以商人身份护送陈傅氏婆媳走出白区。傅冰娴喜出望外。扩红任务迫在眉睫。为增强战斗力,党中央把由吕肯中率领的闽西模范团63团也纳入了34师。但是34师仍面临很大缺口。苏达清和程翠林对扩红有不同意见,发生了剧烈争执。村子里新增了很多烈属家庭。陈树湘去老乡家看望烈属和军属,心情沉重。村民赖老石头的儿子赖娇娇想报名参军,赖老石头坚决不同意。中央纵队红军医院接到紧急撤离苏区的命令,已有身孕的军医许婷忧心忡忡,不知何时才能与丈夫苏达清相见。
自第五次反围剿以来,苏区战役屡屡失利,大部分青壮年都已经投红,再次扩红面临很大困难。陈树湘与程翠林讨论,认为扩红不要规定硬性指标,尽量做老百姓的思想工作,能扩多少算多少。俞选文老师提出把赖娇娇作为主动投红的榜样,赖老石头对俞选文十分不满。黄秀芹替男友木子李报名投红,县委书记李坚贞和族长袁金焕去木子李家中,发现木子李不见了。袁金焕找到躲在山洞中的木子李,木子李表示放不下家中的老娘,所以才跑出来躲避扩红。回到村子,木子李惊喜的发现,原来族长给他筹划了和黄秀芹的婚礼。木子李母亲表示愿意送小儿子参加红军。陈树湘向韩伟和苏达清传达了中革军委撤离苏区,进行战略转移的军令:为保卫中央纵队,红五军团担任全军的总后卫,而红34师责任重大:担任后卫中的后卫,为全军断后,狙击一切尾追之敌。李仝和傅冰娴开车把陈傅氏婆媳送出了白区。陈傅氏二人还需跋山涉水步行去往苏区。
军团参谋长到34师进行任务布置和思想动员工作,布置了三大任务:一是抓紧突击扩红增兵;二是保证敌军不能越过红星纵队的警戒线;三是做好随时开拔的一切准备。陈树湘感到肩头的任务很重。李云杰得到红军撤离瑞金,向西突围的消息,下令部队全速前进堵击红军。行进速度缓慢的中央纵队红遭到敌机轰炸,损失惨重。国民党19路军旧部侯胜标带领马贵山、胡三等人投奔了红军。赖老石头拗不过赖娇娇,他决定和儿子一起投红,可以保护儿子。林金香、林金森、林金堂三兄弟一起报名投红。张桂雄的妻子李满玉决定女扮男装混入军营,跟随丈夫一起上前线。得知中央纵队已经开始战略大转移,苏达清急于启程跟上大部队,陈树湘告诉他34师的任务是断后,必须等待上级的指示后才能出发。陈、程二人也发生争执,陈树湘对李德的军事指挥能力提出质疑,程翠林则认为当下稳定军心更重要,应无条件维护党中央的权威。陈树湘把新兵营分配给了苏达清的102团,苏达清认为新兵缺乏战斗力,不太情愿。
苏达清同意接收新兵营,并推荐侯胜标担任新兵第5营营长。陈、程二人决定任命侯胜标为副营长,干得好再转正。俞选文老师前来投红,陈树湘任命他为新兵营政治教导员。新兵营训导员马贵山不同意赖老石头要和儿子在一个连、林金堂三兄弟要分在一个连的请求,与新兵发生激烈冲突。侯胜标和俞选文制止了马贵山的行为,俞选文认为把父子俩和亲兄弟分在一起对作战利大于弊。侯胜标当着大家的面同意了新兵的请求。中央军委给34师派来的报务员到了,原来是陈树湘以前在救过的孤儿童九子,二人重逢分外高兴。101团胜利完成了伏击粤军的任务,但团长杨如海英勇牺牲。陈树湘任命吕肯中接任101团长一职。陈傅氏和陈江英终于到达了闽西,受到族长袁金焕和乡亲们的热情接待。陈傅氏回忆起儿子当年跟陈江英拜堂后就离开了,一走就是五年,希望儿子能够跟媳妇圆房,满足母亲的心愿。陈树湘对妻子表示,目前红军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将来等到革命成功了,一定加倍偿还她的情义。此时中央军委发来紧急电文,程翠林派人赶紧送给陈树湘。
陈树湘告诉母亲,上级命令34师连夜奔袭200里,到达指定集合地点。陈傅氏心里明白儿子这一去凶多吉少,但深明大义的她表示既然见到了儿子一面,这趟千里之行也值了。得知部队即将开拔,新兵营的战士要求回家告别并祭拜祖宗后再离开,训导员马贵山不同意,对天鸣枪以示警告。陈树湘同意给新兵们一个小时的时间回家告别。袁金焕在祠堂给回来祭祖告别的宗族子弟们训话,激励他们“尽己之心,竭己之力,精忠报国,多立战功,为祖争光”。木子李跟秀芹难舍难分,秀芹剪了他的指甲留作纪念。张桂雄的妻子李满玉自己做了一身军装,要跟丈夫一起上前线,张桂雄带她混进了队伍。赖老石头为了阻止儿子回去,把赖娇娇反锁在家里。34师连夜开拔了,告别了苏区的父老乡亲,踏上西进的征程。行军路上发现一个战士跳河逃跑了,原来是侯胜标带来的一个手下老七当了逃兵。赖娇娇想尽办法从家里逃了出来,一路奔跑想赶上红军部队,赖老石头无奈只得跟上儿子。
衡阳剿总向李云杰下达了停止前进、就地宿营待命的命令,李云杰百思不得其解。我红星纵队25日要突破信丰河,而粤军的两个主力师正向红星纵队左后靠进。红34师必须抢在粤军到达前赶到信丰河,堵截粤军主力。程翠林主张出动出击,队伍立即出发。陈树湘却决定让队伍白天在树林里休整,躲过敌人的飞机轰炸,夜里急行军,抢在粤军之前到达信丰河。由于意见不统一,经过开会讨论表决,陈树湘耐心地讲述了自己的理由,希望指战员克服急躁冒进的思想情绪。训练新兵练习射击时,马贵山又跟新兵发生冲突,赖老石头跟他动了手。苏达清撤了他训导员的职,任命神枪手猎人为新兵训导员。木子李想向猎人学习枪法,猎人告诉他想学枪法可以,不能白学,必须拿尖头子弹来换圆头子弹。木子李学艺心切,得知要在战场上白军的尸体上去捡尖头子弹,一口答应了猎人的要求。34师经过白天的休整,夜里急行军,战士们克服困难一鼓作气,在拂晓前赶到前到达了信丰河。此时粤军的主力尚未到达,陈树湘下令开始构筑防御工事,做好战斗准备。
程翠林在战前动员时,向战士们告知了此次任务的严峻性: 34师这一仗的任务是阻截即将到来的两万余人的粤军主力,不惜一切代价守住阵地,确保红星纵队渡过信丰河。新兵最多的102团新兵营没有实战经验,第一次上战场,程翠林特别嘱咐俞选文,要把新兵营的政治动员工作做实做细。由于事先准备充分,34师为全军断后的第一仗取得了胜利,侯胜标带领部下奋勇冲杀,虽然新兵营很多战士都缩在战壕里直到战斗结束,但没有一个擅自脱离战场,更没有当逃兵的。由于事先准备充分,34师为全军断后的第一仗取得了胜利,侯胜标带领部下奋勇冲杀,虽然新兵营很多战士都缩在战壕里直到战斗结束,但没有一个擅自脱离战场,更没有当逃兵的。经过激烈的战斗,红34师指战员击溃了两个师的白军主力,扫清了红军主力部队的后顾之忧,掩护党中央成功渡过了信丰河。中央红军突围战役取得了突破了第一道封锁线的胜利,但34师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包括林金森在内的63名闽西子弟牺牲了。
李云杰听到红军突破了第一道封锁线的消息,十分震惊,料定是粤军消极避战造成失利。他决定向蒋介石主动请战,参谋长劝阻了他,告诉他蒋委员长可能另有安排,只堵不追,让中共继续西行,可能是在下更大的一盘棋。李云杰心中十分疑惑。陈树湘发现34师行军速度过快,已经超过红星纵队,不能确保断后,遂下令部队折返。与红星纵队正面擦肩,苏达清上前打听许婷的下落。苏达清终于见到了妻子一面。渡过信丰河后,红军已经离开了苏区,进入了白区的范围。因为队伍走了一段回头路,苏达清很恼火,他向陈树湘提议34师尽量靠近红星纵队,保护中央纵队不被土匪民团攻击。陈树湘认为既然是殿后部队,就不能离红星纵队太近,应该保持一定距离,才能确保党中央的安全。
后勤队长报告说没有盐了,而且在村子里买不到盐,村民看到红军就躲起来。当地民众特别害怕红军,原来他们被白军抢劫怕了,加上白军做的反动宣传,百姓都以为红军是打家劫舍的土匪。陈树湘命苏达清去把欺负百姓的一小撮白军清理掉。苏达清把牛羊肉还给了老百姓,收缴的银元带回部队上缴师部,却遭到了陈树湘的批评。陈树湘亲自回去向乡亲们道歉,并把银元如数奉还。第二天部队准备离开时,路口站着几位村民,他们被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行为感动,决定投红,还带来部队急需的食盐和大米。34师一路向西行进,赖老石头感觉到离老家闽西越来越远,他质问陈树湘部队到底要往哪走,如果不说清楚,他就不走了。陈树湘用讲故事的方法,向赖老石头和战士们诠释了闽西客家人的硬脖子精神。
1、请选择问题类型
2、请留下联系方式(选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傅作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