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级进模中不锈钢产品先落料后冲孔怎样才能不脱落料带,落料冲孔复合模具设计计中

&1、模具的维护要领&
&&& 级进模的维护,须做到细心、耐心、按部就班,切忌盲目从事。因故障拆模时,需附有料带,以便问题的查询。打开模具,对照料带,检查模具状况,确认故障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再进行模具清理,清洗掉料屑等,方可进行拆模。拆模时,受力要均匀。针对卸料弹簧在上模(固定)板与卸料板之间的模具结构形式,其卸料板的拆卸,应保证平衡弹出。卸料板的倾斜有可能导致模内凸模断裂。&
&&& 1.1凸凹模的维护&
&&& 凸、凹模拆卸时,应留意模具原有的状况,以利后续装模时方便复原。更换凸模时,应看通过卸料板是否顺畅。针对维修后凸模总长度变短,需加垫片达到需要的长度时,应检查凸模有效长度是否足够。使用新凸模或凹模镶块时,要注意清角部位的处理。内凹清角因研磨中砂轮的磨损,会有较小R产生,相对在外凸处,亦需人为修出R,以使配合间隙合理。对成形的细小突出部位更需注意。更换已断凸模,应查其原因,同时对凹模进行检查是否已引起崩刃,是不是需研磨刃口。组装凹模,应水平置入,再用较平的铁块置于模芯上用铜棒将其轻轻敲到位,切不可斜置而靠强力敲入(必要时,可在模芯底部角倒出R以便容易导入),组装时如受力不均,在凹模下加设垫片应平整,一般不超过两片(且尽可能使用钢垫),否则容易引发凹模的断裂或成形尺寸不稳定(特别是弯曲成形)。凸模及模芯等组装完毕,应对照料带作必要检查,各部位是否装错或装反,检查凹模芯有无倒装现象发生,确认无误后方可组装卸料板或合模。注意做卸料板螺丝的锁紧确认,以便获得足够的锁紧力。锁紧时应从内到外,平衡用力交叉锁紧,不可一次锁紧某一个螺丝再一次锁紧另一个螺丝,否则会造成凸模断裂或降低模具精度。&
&&& 1.2卸料板的维护&
&&& 卸料板的拆卸,可用两把起子平衡撬起,再用双手平衡使力将其取出。遇拆卸困难时,应检查模具是否清理干净,锁紧螺丝是否已全部拆卸,是否因卡料等引起模具损伤。查明原因,再作相应处理,切不可盲目处置。组合卸料板时,先将凸模及卸料板清理干净,在导柱及凸模的导入处加润滑油,将其平稳放入,使用橡胶槌子或铜棒平衡敲入至适当位置,再用双手压到位,并反复几次。如太紧,应查其原因:导柱和导套导向是否正常,各部位有否损伤,新换件是否已作适当的处理(如凸模也是否倒角,是否能通过卸料板等),查出原因,再作适当的处置。卸料板与凹模间的材料接触面,长时间冲压产生压痕(卸料板与凹模间容料间隙一般为料厚减0.03-0.05mm,当压痕严重时,会影响材料的压制精度,造成产品尺寸异常、不稳定等,需对料板镶块和卸料板进行维修或重新研磨。等高套筒应作精度检查,它不等高时会导致卸料板倾斜,其精密导向、平稳弹压功能将遭到破坏,须加以维护。&
&&& 1.3导向部位的检查&
&&& 导柱、导套配合间隙如何,是否有烧伤或磨损痕迹,模具导向的给油状态是否正常,应作检查。导向件的磨损及精度的破坏,使模具的精度降低,模具的各个部位就会出现问题,故必须作适当保养以及定期的更换。检查导料件的精度,若导料销磨损,已失去应有的料带导正精度及功能,必需进行更换。检查弹簧状况(卸料弹簧和顶料弹簧等),视其是否断裂,或长时间使用虽未断裂,但已疲劳失去原有的力度,必须作定期的维护、更换,否则会对模具造成伤害或生产不顺畅。&
&&& 1.4模具间隙的调整&
&&& 模芯定位孔因对模芯频繁、多次的组合而产生磨损,造成组装后间隙偏大(组装后产生松动)或间隙不均(产生定位偏差),均会造成冲切后断面形状变差,凸模易断,产生毛刺等,可通过对冲切后断面状况检查,作适当的间隙调整。间隙小时,断面较少,间隙大时,断面较多且毛边较大,以移位的方式来获得合理的间隙,调整好后,应作适当记录,也可在孔位作记号等,以便后续维护作业。日常生产应注意收集保存原始的模具较佳状况时的料带,如后续生产不顺畅或模具产生变异时,可作为模具检修的参考。另外,辅助系统如顶料销是否磨损,是否能顶料,导正销及衬套是否已磨损,应注意检查并维护。&
2、模具常见故障的排除&
&&& 2.1冲压面出现毛刺&
&&& 刃口磨损或崩刃,应重新研磨。下料刃口的研磨量应以开出新的刃口(磨损部分已全部去除)为准。成形件因采用不同的加工方式,其寿命亦不同,研磨时需注意,并兼顾加设垫片的方便性。每次刃口的研磨应是针对所有的凸、凹模刃口,否则会造成维修及刃口研磨的频繁,反使生产不顺畅。模具间隙不合理,即使重新研磨刃口后,效果亦不佳,很快又出现毛刺等,须检查冲切断面形状,确认后作适当的模具间隙调整。针对一些下料的清角或细小突出部位间隙作适当的放大。&
&&& 2.2跳屑产生压伤&
&&& 模具间隙较大,在研磨凹模刃口后,跳屑现象会加重,需提高模芯加工精度或修改模具设计间隙。冲压速度提高时,跳屑问题更严重,应考虑降速或使用吸尘器。改善凸模形状,将凸模刃口面修成不易跳屑的形状,如加大凸模刃口面斜度或改变斜度方向等。凸模磨损后料屑附着于凸模上引发跳屑,需研磨凸模刃口。凸模较短,产生跳屑,将其加长,即增加进入凹模的凸模长度。另外,材质的影响(硬性、脆性),冲压油过粘或油滴太快造成的附着作用,冲压振动产生料屑发散,真空吸附及模芯未充分消磁等均可造成废屑上升。针对以上各方面的因素,应作相应的处理。&
&&& 2.3废料阻塞&
&&& 漏料孔尺寸偏小,特别是细小突出部位,可作适当的放大。料屑翻滚,即漏料孔较大时,造成料屑翻滚而形成堵塞,需缩小漏料孔尺寸或使用吸尘器,料面滴油太多,油的粘度过高,可控制滴油量或更换油的种类(降低粘度)。刃口磨损,废料毛刺相互勾挂,落料时发生挤屑,有可能胀裂凹模,需及时研磨刃口。凹模刃部表面不良,如表面粗糙或模具过热时,粉屑烧结于直刃部表面,使料屑排除时摩擦阻力加大,需对凹模直刃部表面进行处置。凸模形状及凸模刃口面斜度研磨不利于排屑,作相应的改善。性质粘、软的材料也会造成排屑困难。&
&&& 2.4卡料&
&&& 严重的卡料会导致模具损坏、断裂、崩刃,使模具工作失去平衡,精度严重受损。送料方式及送料距离和材料放松位置未调整好,需重新作准确的调整。生产过程中送料距离发生变异,须重新调整。材料的宽度尺寸超差或材料弧形以及毛刺过大,应更换材料。模具安装不当,与送料机构垂直度偏差较大,重新安装模具。模具与送料机构相距较长,材料较薄,材料在送进中翘曲,使送距不准,可在空档位置加设上下压板,或在材料上下加设挤料安全检测开关,使送料异常时能及时停止冲压。模具顶卸料不佳,如上模拉料折弯处卡料等,检查是否顶出弹力不足,顶出过长,顶块(销)处理不佳,仔细观察再采取相应的对策。&
&&& 2.5凸模断裂&
&&& 各种因素引起的跳屑(模具内有异物)、废料阻塞及卡料均导致凸模断裂。另外,开始送料时(冲半料),模具导向不准及卸料镶块导向部位磨损时,需作定期维护。成形件所选用的材质不恰当时,针对细小凸模作结构设计方面的改进,加大尺寸,而在冲切刃端将加出部分去除。大、小凸模相距较近,受材料牵引引发凸模断裂,须加强引导保护,或加大凸模尺寸,小凸模磨短1个料厚。冲压间隙偏小,需加大。冲压油选用不当(挥发性强)或无冲压油进行冲压,导致刃口磨损加剧或凸模崩刃、断裂等,需更换油的种类并控制冲压油滴油量。&
&&& 2.6加工零件变形&
&&& 刃口磨损,使下料尺寸变化。毛刺太大时可能引发后续折弯发生变异,需研磨或更换。送料及导料不准,料带未及时放松,或导正销径不足(磨损)无法准确导正,需重新调整送料长度及放松时间,或更换导销。模具成形定位尺寸不准、精度较差或磨损,造成冲压件尺寸变化,须重新研磨或更换。材料的滑移,造成折弯或冲裁时尺寸变化(翻料、偏心、形状不对称等),须注意调整压料,且前段下料毛边不可大,否则对后续成形产生不利。卸料板与材料的接触面以及折弯模芯等冲压中产生压损、磨损,导致成形尺寸的变化及形状的不良,须重新研磨或更换模芯。材料机械性能的变异,宽度厚度尺寸误差,引发成形件尺寸的变化,需对进料状况作适当的控制。折弯部位垫片加设较多时&,会导致折弯尺寸成形不稳定,可改用整体垫块。另外,模具让位孔过小,顶出不佳等均会导致加工成形的变异,视具体状况克服。&
&&& 2.7模具维修保养不当&
&&& 该换而不换,螺钉未拧紧,组装错误或未按原状复原,将会导致更严重的模具损坏,必须加以注意。&
&&& 总之,针对级进模在冲压生产中出现的故障,需做到具体分析,模具维修中常被忽视的地方,如模具的导向精度、导料精度及模内弹簧使用状况,会影响到模具的其它各个部位,必须作定期的检查及维护。在生产中积累和制定合理的模具维修数据,即实施定期的维护保养,把模具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从而达到延长模具寿命,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编辑:赵佩)
&&&&&&&&如果您有模具设计行业、企业相关文库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投稿:,我要投稿
更多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共有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模具联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模具联盟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模具联盟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主办:青华工作室出版:中国模具研究中心上传时间:
56官方微信
扫一扫发现精彩冲孔落料弯曲连续模的模具课程设计?(或叫冲孔切断弯曲级进模)
我们学《塑性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这本书,学期末还得课程设计。由于最近考试多且密集,没有多余时间做设计,所以请大家帮个忙。我需要电子档的模具图和设计说明书。模具描述:中间有两空的U形件,作用不知。由于不会贴图,所以描述一下,原图在《塑性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的第98页,图3-48冲孔切断弯曲级进模。
10-07-09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冲孔落料弯曲级进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