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进到北京站里面去拿别人寄来的东西?她自己没上车,把东西给列车工作出国人员乘坐国际列车了,我要进去找列车员

& & & 到达这次美国之旅的主要目的地——佛罗里达州需要飞到底特律转机。底特律机场呈现一个狭长的形状,分为ABCD四组登机口。到美国时我们要转乘的飞机在机场最深处。因为时间还早,就拖着行李溜达着走过去,也放松一下坐了十几个小时飞机已经有点儿僵硬的身躯。候机大厅上方,是摆渡火车,差不多一两分钟就有一辆,轨道并不是完全平行的双轨,在一个地方有个弯道,当时没明白这个设计是怎么回事,坐在火车上也看不到下面轨道的情况,现在仔细想想,这应该是整个行程中两个方向的火车错车的地方。其余地方的轨道大约是单轨,但为了保证车的频次,不能一辆火车从头开到尾再掉头开回来,那样时间间隔有点儿长,因此,在接近机场最远处的地方,设置了这个分叉口,经过精确计算的两个方向的火车在这里各行其道。& & &上面图中从弯道里出来的火车是往右侧行驶的,往左侧行驶的火车则从这个弯道外面的轨道开行。有的时候,则相反,往右的火车从外侧开,往左的火车进弯道。& & &&而亚特兰大机场的摆渡火车则是地铁,要从地面下到地下去乘坐。班次也很密,这样我们那次紧张的转机才没有耽搁。&& & &想说的主要是在新泽西和纽约曼哈顿之间运行的火车。& & &&我们的纽约之行住在新泽西我的小学同学C先生家里,去纽约曼哈顿要坐40分钟火车。我们到达的那天,C先生就给了我们火车时刻表和事先买好的车票。车票没有时间限制,每次用一张就行,火车时刻表两面分别是从新泽西到纽约和从纽约到新泽西的时间,C先生特别嘱咐我们,除了方向不要看反(两面几乎一模一样)外,要注意时刻表上的某些火车是在他家这个站不停的,尤其是回来的时候,乘错车很麻烦。这就是我们每天等车的车站& & & 这就是我们每天等车的车站和乘坐的火车,很有点儿国内昔日的味道。& & & 第一天C先生送我们去车站,他家离车站很近,步行也就不到十分钟的路,火车有时候会晚点,但如果偶尔早到,也不会等,上完乘客就开。车站很小,一座平房而已,没有专设候车室,只是开了个小咖啡馆,供应咖啡和一些简餐,在天冷的时候就成了等车旅客的候车室。可以坐在咖啡馆里候车,不需要买东西。上车时没人检票,途中有人收票。第一次坐火车,看到前排座位上方装了个金属片,不少人在里面夹了车票或一张什么纸,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后来知道了,乘客把自己的票夹在那里,就可以专心做自己的事了,检票员过来,如果票只是到曼哈顿pennystation站的,就打洞(呈鸟形状孔)直接收走,如果还要继续换车,就把票留在那里,乘客自己收了就行。尽职的检票员留在原座位靠椅顶端金属片夹内的打孔(呈鸟形状孔)火车票& & & &曼哈顿的pennystation是个很大的车站,许多火车从这里出发去各个地方,也是火车和地铁换乘的地方。下车以后乘电梯下行就进了地铁站的大厅,那里有很明显的标志,标明去往各个方向的地铁,游玩回来,仍然要从地铁大厅进入,然后再乘上行电梯到达地面高度的火车站候车厅。因为每次回来的时候不一定是从同一个入口进到地下,所以找火车站总是有点儿困难,在那里来回走了四五天,乘火车还是没那么顺,几乎每次都要问路。有一次两人凭着记忆上了电梯,已经在火车站里了,却还没意识到,再找警卫询问,他忍着笑回答,这里就是车站了。在候车厅上方,悬挂着车次显示屏,显示屏后面下方,是一排通常关闭着的门,实在没有我们的火车站的样子,在显示屏上找到进站门后,就去那里等着,总是在火车开车前5分钟才开始放人,纽约人显示的是都市快节奏的形象,乘车的人很多,进门时也很拥挤,但绝没有人争先恐后,虽然时间很短,但始终有足够的时间让所有人有序都上了车,找到座位。纽约人显示的是都市快节奏的形象&&& &C先生嘱咐,乘回去的火车要特别注意,因为时刻表上有C字头的车在他家那个站是不停的,千万不能坐错车。但第二天坐车时,我们还是乘错了车,车开了以后我突然发现车坐错了,慌忙打电话给C先生,他问我们第一站是否过了,我说还没有,他让我们在第一站下车,坐下一辆。我们下了车,那是一个很新的车站,几乎没有人,我们有点儿慌了,不知道是否会错过下一辆车,因为这里也有许多站台,不知道下一辆车是否停在这个站台?正好看到一位中年人在等车,于是就去问他,他告诉我们可以在那里等下一辆车,这时C先生不放心,又打来电话,妻子告诉他我们在这个叫做Secaucus的车站,他一听有点儿急了,因为这是个新的车站,他忘记了,他原来让我们下车的车站不是这一个,对这个车站的车的班次他也不熟悉,妻子告诉他身边有一位乘客,刚才问过他的,那位中年先生接过妻子的手机和C先生讲了一会儿(这会儿我的英语可没那么好,听不太懂),等电话回到妻子手上,C先生说那位先生会帮助我们乘车的。过了一会儿,又来了一辆车,中年先生说这个是去纽约的车,是他要坐的,我们只要等着就行,我们的车次一会儿就要来的,于是就彼此bay bay了。我们等啊等啊,车子一辆辆过去,显示屏上我们要坐的那辆车却始终显示着延误。C先生过一会儿就打一个电话来,听说这种情况,说可能pennystation那边有什么情况,车次被取消了,这种事情以前也发生过,主要是因为路况不好,纽约的火车只要路况稍微差一些就不会开,安全绝对是第一的!因为这是个新车站,所以C先生也不敢遥控我们换乘其它车次。最后他决定让我们原地等候,他开车来接。半个多小时以后,他打来电话说他到了,让我们去车站的停车点找他,因为是新车站,他也找了一会儿才找到。总算有惊无险地回到了C先生家里。& & & 第三天上午准备出发时,看了一下时刻表,觉得时间还早,笃悠悠晃过去,远远看见一辆火车离开车站,我问妻子,是不是火车开走了?妻子镇定地说:“我们的车是10:04”。可是十点过十分了,还没见车来,有时候这车会晚点,但显然不会晚这么多,拿出时刻表仔细看才发现,这回真的把时刻表看反了,看的是从曼哈顿回来的车次,下一次车要到10:35才来呢。懊悔没有用,走回C先生家也不值,到家了就该往回返了。那就在车站附近转转吧。在小镇通向站台的路边,我们看到一个小小的土堆,前面立着一块铜牌,两边插着国旗,后面种着一棵小松树。觉得这里肯定有些说道,就仔细去看那牌子。 & & &&第一行就是9月11日,2001年,我们立刻悟道,这是为911事件中的罹难者立的纪念碑。读下去果真如此,纪念碑题词:“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我们的那些邻居和朋友,他(她)们晨起与我们乘坐列车同行,可夜晚却未能和我们一起返家。这棵树是一个有生命的纪念碑,悼念我们社区下列在世贸中心恐怖袭击中罹难的成员:Mark L. Charette, Steven B. Lillianthal, Patrick S. Murphy, IanSchneider, Frank J. Spinelli”。树是Millburn社区(米尔伯恩小镇全体居民)在日种的。看着这个小小的纪念冢,我们不由想起了那次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事件,没想到这个不大的社区,竟然有五位罹难者!C先生也跟我们谈起,那天他也正好去曼哈顿办事,车子进入跨海隧道前,看到有架飞机俯冲飞向世贸大楼,开始还有些奇怪飞机为什么飞那么低?等火车从隧道中出来,发现世贸大楼已经燃起火焰,然后就听到了纽约遭到恐怖袭击的消息。他意识到,他和其他旅客在火车上看到的那架飞机,就是撞击大楼的飞机之一......倘设我这位同学早一个小时到达曼哈顿办事点,其可能就成了罹难的冤魂,万幸啊!& & & &照片(火车上摄影)中那座上面有避雷针(?)的建筑,我们这几天每天去曼哈顿时都会看到,得知原来世贸双塔就在那里,经友人介绍,那座建筑就是新建的世贸大楼。& & & &纽约大中央车站New York Grand CentralTerminal&纽约大中央车站始建于1903年,1913年正式启用,由美国铁路大王科尼利尔斯·范德比尔特(Cornelius Vanderbilt)建造。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镀金年代&,范德比尔特无疑是亿万富翁的代表之一。他是著名的航运、铁路、金融巨头,美国史上第三大富豪,身家远超过比尔·盖茨,也是电脑游戏《铁路大亨》的原型人物。1877 年前当他去世时,虽然财产只有1.05亿美元,但仍然占当时美国GDP的1/87。与上面的这位前辈相比,微软公司的董事长比尔·盖茨个人资产显然高出了许多,资产总值超过了800亿美元。但即便如此,他的财产与现在美国庞大的GDP比起来,比例仅为1/152,所以他只能屈居第五位了。科尼利尔斯·范德比尔特CorneliusVanderbilt纽约大中央车站塑像纽约大中央车站New York Grand CentralTerminal&夜景&纽约大中央车站是纽约的地标性建筑。而由于整体建筑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它也成为一座公共艺术馆。迄今为止,依然是全球最大、也是美国最繁忙的火车站,拥有44个站台,有两层铁路在地下,地下一层有41条铁轨,地下二层有26条铁轨。它确确实实是纽约铁路与地铁的交通中枢。美国社会经历了百年的飞速发展,期间有1930年代的“大萧条”也有车站刚建成之初和二战后的辉煌,历史人物和时代都已改朝换代远去,唯有这座称得上是古老的车站仍在满足现代社会的运输需要,这不能不令人佩服当时设计者与建造者们的超凡的预见性和建筑智慧!& & & &&这座大中央车站的惊人之处远不止于一楼大厅的大跨度设计,而是其地下一层竟然还有非常大的餐厅、酒吧、咖啡厅甚至超级市场,简直就是一个大型的MALL(商店街),而尤其是,在其地下第三、第四层,居然融汇的东西南北贯穿曼哈顿岛的十多条地铁,谁能想象得到,这么多地铁在这都设有站而且是便捷式换成站,它是怎么运作的?更重要的是,当你得知这个神奇的设计在100多年前,你能不感到震撼和敬畏吗?&&&&& 虽历经百年洗礼,它依然屹立在著名的42街上,每天人头攒动,除了赶地铁上下班的,更有来自各地的游客。纽约大中央车站入门纽约大中央车站排列的穹顶灯每天人头攒动,除了赶地铁上下班的,更有来自各地的游客。每天人头攒动,除了赶地铁上下班的,更有来自各地的游客。&&&& &曾经在看到北京西站后惊叹,那恐怕是世界上最宏伟的火车站了,然而今天在看到纽约大中央车站时,才发现自己的当初的视野是多么狭窄。当然,就地盘而言北京西站当然要远大于纽约大中央车站,但二者之间的对比十分类似北京国家图书馆和纽约公共图书馆的“差距”。大中央火车站属于典型的布杂学院式(Beaux Arts)建筑,其正面顶端的这组仿希腊式雕像群反映了上世纪初法国和纽约的布杂学院派艺术风据书中介绍布杂学院式建筑,多指在1880至1930年间所建造的纪念性作品与建筑物。在此阶段,称为“美国文艺复兴”。这组雕像群设计与雕刻均出自大师之手,可以说是极具艺术价值。高高挂在建筑物上方的雕像时钟由美国建筑师瓦伦(Whitney Warren)设计所创作。雕像正中戴羽毛帽的是墨丘利(Mercury) ,罗马神话中的商业之神,右边为智慧女神密涅瓦(Minerva)的雕像,左边则是海格立斯(Hercules),代表道德。让人们感受美国繁华之外的道德精神文化。这组雕像由美国雕刻家Piccirilli Brothers兄弟制作,他们的另一处著名作品是华盛顿市林肯纪念堂的林肯雕像。雕像正中戴羽毛帽的是墨丘利(Mercury)&,罗马神话中的商业之神,右边为智慧女神密涅瓦(Minerva)的雕像,左边则是海格立斯(Hercules),代表道德。大中央火车站的一大景是候车大厅的星空穹顶,原画于1912年,由法国艺术家Paul César Helleu创作,但在1930年代后期因脱落而被迫重新绘制。举手这个星空穹顶也是大中央火车站最有特点的秘密之一,因为星空图所绘的天空完全是反向的。曾有人以为这是艺术家犯下的错误,其实恰恰相反,这是艺术家的天才构思。因为,这是从上帝的视角俯瞰星空,所以与人类的视角相反,换句话说,是从星空以外的世界看星空,正是与我们凡人仰望星空的画面反向的。这难道不是艺术家Paul César Helleu超凡脱俗的表现吗?只可惜一般凡人包括我是绝对看不出这些道道的。另外,星空位置也和真实位置不一样,原因据说是根据中世纪时期的星空图描绘的,究其详情那就不得而知了。候车大厅的星空穹顶艺术家的天才构思艺术家的天才构思& &&大中央火车站内安保工作非常醒目,不仅有男女巡警,荷枪实弹身着国防迷彩服军士组不时映入你的视野,这不由勾起了拍摄之瘾,我试着拍了远处的这位亚裔巡警,瞧他的警觉灵敏度!自然我也就识相地放弃了再拍安保军士的念头。警觉的巡警与德国黑背犬留张影吧留张影吧大中央火车站内传统的信箱而关于这座伟大的火车站生死命运的一个故事,则是发人深省的。1963年,庞大的泛美大厦(The Pan AmBuilding,现为大都会人寿大厦)在大中央车站北边建成。由于其落成破坏了大中央车站附近的景致,引来抗议声浪。1968年,宾州中央铁路公司又计划拆除大中央车站42街的一部分候车室,以兴建办公大楼。此举遭到当时美国“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的强烈反对。最终,在伟大的“第一夫人”的力保下,大中央车站才逃过被改建的命运。直到1983年,这座建造之初就创造了当时多项世界纪录的大中央车站,才被纳入了美国国家历史文物保护名册。&经此一劫,今天我们还能看到原汁原味的大中央火车站。真的要感谢美丽、高雅的杰奎琳·肯尼迪,还有她的远见卓识。评论家Tony Hiss曾经这样评价它:“一件华贵的建筑、曼哈顿中部最重要的一部份、工程上如一个天才般的杰作”资本主义的建设铁蹄似乎总是要踢破传统的,美国如此,欧洲也一样。巴黎也曾遇到过如何处理现代化与保护历史文物的问题。由于房子不够用,巴黎市府曾在市区建起现代化高楼,但很快就遭到市民的强烈反对,于是才有了建在郊外的拉德方斯新区。巴黎人说得好,没有了这些老房子,巴黎还是巴黎吗?这不由使人联想到中国的一些地方的城市建设,极目远眺,几乎每座城市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的无一例外的坠入的全盘西化或不伦不类化之陷阱。我的老家山东省会的*“济南站坐落于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经一路天桥西侧。车站始建於1904年,于1911年12月启用,为济南铁路局特等客运站。济南火车站曾是世界上唯一的哥特式火车站,也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在国际建筑史上有很高的地位。1992年被谢玉堂副市长评价为“看到它就想起中国人民受欺压的历史,那高耸的绿顶子(穹顶)…就像希特勒军队的钢盔”而下令拆除。建筑拆除时遭到市民和学者的强烈反对,德国方面要求回收大钟,但未果”。*早就有专家学者疾呼:“中国的城市设计沦入了千篇一律、盲目模仿西方的俗套!”,也有西方建筑设计师大叹:“中国是一个十分理想的建筑试验场!”这是赞叹?还是讥讽?还是善意的警告?就连北京的城市设计也是如此令人们痛心:老北京渐渐淡去,“新北京”却没有崛起。而这其间,东西方最大的差别莫过于:纽约、巴黎的老建筑可以在女性或者市民的呼吁声中得以幸存,而中国的正直、善良的公民们,却难有此等力量啊!*引自360百科济南站小予于晓宇(fishcat57)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fishcat57以文会友并与友交流信息(图文、摄影作品等)等。热门文章最新文章fishcat57以文会友并与友交流信息(图文、摄影作品等)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人员查询别人存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