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县人民政府后所镇熟地李平杀妻案

信息/熟地三村
中文名称:&熟地三村&
熟地三村全貌&别名:&村庄& 行政区类别:&中国西南& &面积:&2.26平方公里& 人口:&383人(2010年)& 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12.8℃&
自然资源/熟地三村
到2010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84.7亩(田116亩,地268.7亩),人均耕地0.98亩,主要等作物;拥有林地1861.2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5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6亩,主要种植苹果、核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86亩,草地250亩;荒山荒地404亩,其他面积404.1亩。
基础设施/熟地三村
该村截至2010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59户通,有15户饮用井水,有38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6%);有97户通电,拥有农户79户
生态林&(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85%);安装或拥有的农户数67户,其中拥有农户数20户(分别占总数的45%和9%);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5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4辆,拖拉机7辆;全村建有农户5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5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5亩,有效灌溉率为0.05%,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56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亩。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住房为主,其中有2户居住住房;有39户居住住房;有49户居住于住房,还有7户居住于其他的住房。
农村经济/熟地三村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30.2万元,其中:收入71.2万元,收入29.5万元
熟地三村养殖产业&(年内出栏肉猪250头,肉牛2头,肉羊80头);林业收入8.5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21万元;工资性收入1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4.9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8人,在云南省内务工29人,到省外务工9人。
特色产业/熟地三村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当归和蚕桑养殖;2010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5万元;该村发展药材、蚕桑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蚕桑产业。
人口卫生/熟地三村
到2010年底,该村有农户96户,共有乡村人口383人,其中男性189人,女性194人,全部为人口;其中农业人口383人,劳动力187人。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12人,享受低保14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5公里,距离镇卫生院15公里。
文化教育/熟地三村
该村小学生就读于熟地小学,中学生就读于后所中学;
熟地三村通电设备&该村距离小学校0.1公里,距离中学15公里;到2010年底,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86人,其中小学生53人,中学生33人。
村务公开/熟地三村
到2010年底,全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86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384.7亩。
基层组织/熟地三村
到2010年底,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7人,党员中男党员6人,女党员1人。
发展重点/熟地三村
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基础设施、、落后、人畜饮水困难;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大力发展种植、、当归和。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7次
参与编辑人数:4位
最近更新时间: 17:56:38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富源后所熟地,一个勾魂摄魄的地方,勾魂摄魄 电影 - 抚顺新闻网
抚顺新闻网
&&&&&& & 正文 &
富源后所熟地,一个勾魂摄魄的地方
时间: 06:54
点击:465次
来自:网络原创
作者:富源微生活
导读: 9万富源人关注
点击富源微生活,一键关注。
富源、宣威、沾益三县交界的熟地,很像清新、翠绿的几个叶片亲切拥抱的蓓蕾。花蒂扎根于富源,芳香却播撒到四面八方。这里有久远的人文历史,奇秀的山水田园,多彩的风土人情。熟地,不仅仅是一个地名和村庄的符号,而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袖珍王国。
9万富源人关注点击富源微生活,一键关注。富源、宣威、沾益三县交界的熟地,很像清新、翠绿的几个叶片亲切拥抱的蓓蕾。花蒂扎根于富源,芳香却播撒到四面八方。这里有久远的人文历史,奇秀的山水田园,多彩的风土人情。熟地,不仅仅是一个地名和村庄的符号,而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袖珍王国。沿后所通宣威的公路,从小镇乘车到杨家坟村以北,朝村后的山梁翻过去便到了,耗时不超过40分钟。刚越过山梁,视野突然变得豁然开朗。海浪一样此起彼伏的山峰,呈东西方位环围出一个巨型摇篮的坝子。摇篮中卧着的便是神奇秀丽的熟地村和辽阔无垠的田地。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自西向东潺潺流动,将村庄和田地分作南北两片。河上有一座水泥桥,离水泥桥200多米的地方,是一座古老的石拱桥。该桥建于清代晚期,至今已100多年了,可谓历史悠久、古韵长存。这是一座单孔石桥,桥面宽3.8米,长17米,距水面5米,拱跨7.7米。两侧桥眉都刻有旋风状的太极图案,桥面所用石料比较粗大,均为1平方米左右的青石板,厚实牢靠。古代,河流的水势异常汹涌,石桥是两岸人畜往来必不可少的通道。如今,水流减缓,由水泥桥承担主要的交通功能。然而,作为人畜行走的捷径小道,它仍然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比古桥更古老的,是鞋底对桥面的亲吻;比溪流更久远的,是心灵对古桥的依恋;比桥拱更宽阔的,是包容人间世事的情怀。村庄以北约200米处,是榨油坊遗址。它也建于清代,建造者为当地村民何玉书。原建房屋1间,70年代被毁。现存石碾子、石槽、盛油池等榨油设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证明了几百年前当地手工业发展的辉煌,也不难想到熟地祖辈们的勤劳、善良以及创业的艰辛。当然,一切的一切都归根于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热切追求和向往。现在,历史的回音正化为熟地人勤劳致富、科技创新的精神基因,融入后辈子孙勇往直前、开拓进取、力争上游的创业行动中。“坝子的东西两端都分布着高寒山区罕见的湿地。各大小水域珍珠般星罗棋布,田地交错其间。大小各异的珍珠,又由小水沟这根银线串连,彼此分离又息息相通。湿地面积难以估量,水中鱼儿不计其数。水来自山腹暗河,鱼儿也跟着流水溜达来了。西部水域多数被村民们承包为私人鱼塘,而东部水域至今仍为公有。急于吃鱼的客人可以去西边购买,享受闲情逸致的客人无疑选择东边去垂钓。水是那么清,清得让人分不清蓝天白云是飘逸在天上,还是游荡在水里。东西部的湿地,被水泥桥和石拱桥下的小溪紧紧拴住,歌声从西向东一路飘来。”东南部的山脉独树一帜,敢于违背凸矮连绵的审美俗套,明显借鉴了桂林孤峰竹笋般峭拔奇险的风格。其中,有一座稍矮的孤峰与弧形的高峻相连的孤峰群相距一两百米,真有掌上明珠的意境。那些形态各异的峰峦,有的像安静、挺胸、平视的坐佛,有的像五指张开而站立的兄弟,有的像上凸下圆的巨钟,有的像匍匐着等待猎物的鳄鱼……这些山,多数是石山。那些石头啊,有的绝壁排列如天然屏风,有的四方规整如人的磨牙,有的细石高耸如尚方宝剑,有的卧崖横斜如招手拜别……为响应国家植树造林的益民号召,上世纪末荒芜的头颅已经变得秀发丛生了。那些长势喜人的华山松,正如坚韧挺拔的熟地人一样,已成为某种精神的寓意和象征。东南部的山脉独树一帜,敢于违背凸矮连绵的审美俗套,明显借鉴了桂林孤峰竹笋般峭拔奇险的风格。其中,有一座稍矮的孤峰与弧形的高峻相连的孤峰群相距一两百米,真有掌上明珠的意境。那些形态各异的峰峦,有的像安静、挺胸、平视的坐佛,有的像五指张开而站立的兄弟,有的像上凸下圆的巨钟,有的像匍匐着等待猎物的鳄鱼……这些山,多数是石山。那些石头啊,有的绝壁排列如天然屏风,有的四方规整如人的磨牙,有的细石高耸如尚方宝剑,有的卧崖横斜如招手拜别……为响应国家植树造林的益民号召,上世纪末荒芜的头颅已经变得秀发丛生了。那些长势喜人的华山松,正如坚韧挺拔的熟地人一样,已成为某种精神的寓意和象征。这些笔直的峰峦,熟地人称作文笔山。从山名不难看出,祖辈们对文化究竟有多么向往,对人才究竟有多么渴望。事实也的确如人所愿,人杰地灵的熟地古往今来可谓人才辈出。兴建那孔古老石桥的主持者便是来自本村的何天喜,他生活在清末民初,官至沾益州州判,主要负责州内水利设施、桥梁工程的建造和修缮。解放后,这里在金融界也出了一位重要人物,他便是原曲靖市工商银行行长尹德富,任职多年后又调往昆明工作。除此而外,在政府、教育、电力等领域的岗位上,公职人员就更多了。灵动秀丽的熟地,有山有水,青山抱绿水,绿水映青山,山清水秀。鱼儿戏美池,牛羊欢草甸,如诗如画。农夫挥汗于田地,渔夫垂钓于池岸,各得其所。好一派诱人的田园风光,养育着500多户勤劳、善良、朴实的村民。说话的媳妇和汉子们,有的操富源口音,有的说宣威方言,有的讲沾益土话。地域交错的婚姻亮点,让这里成为县际文化的浓缩地,民俗风情交融的大舞台。拾蘑菇、背柴草、放牛羊也好,走亲、访友、玩耍也罢,半日走三县乃稀松平常之事。若遇到节假日和赶集天,熟地的村民会频繁地来到宣威的羊场镇和沾益的播乐镇,羊场和播乐的村民也常到后所镇。播乐和羊场人能有幸品尝到可口的富源酸菜,后所也能买到宣威的精致背篓和沾益的鲜甜水果。熟地是富源县北部的边界,却又是三县交汇的中心。这里的奇观、趣事不胜枚举,是一个勾魂摄魄的地方,来的人不想走,走的人还想来。熟地是一块风水宝地,心灵栖息的圣地,天人合一的处女地。不知有多少颗温热的心,受到过熟地山水和人文的滋养,像那湿地中欢快的鱼儿活蹦乱跳!
看完点个Zan,再分享一下吧微信扫一扫
> 富源县后所镇志华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富源县后所镇志华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简介
富源县后所镇志华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后所镇杨家坟村委会熟地村交通便利。富源县后所镇志华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本着“客户第一,诚信至上”的原则,欢迎国内外企业/公司/机构与本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热诚欢迎各界朋友前来参观、考察、洽谈业务。尹群智代表富源县后所镇志华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欢迎新老客户来电咨询。
合作社联系方式公司名称:富源县后所镇志华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地址: -
&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后所镇杨家坟村委会熟地村邮编:655000所在行业:联系人:尹群智电话:手机:传真:合作社网址:友情提示该页面是“富源县后所镇志华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阿土伯网的企业名片页面,如果您是该合作社负责人并希望管理这家合作社(修改简介、修改联系方式、发布产品和热卖促销),请点击【】,阿土伯将第一时间把用户名和密码发送到您填写的手机上!富源县后所镇志华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行车路线红色标注点是“富源县后所镇志华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地图上位于曲靖的位置,您可以使用鼠标放在地图上放大、缩小和拖动地图。
曲靖富源企业推荐
相关企业名录
企业名录/企业黄页信息由阿土伯交易网的会员提供,您在此可以浏览企业有关简介、联系方式、电话等信息,最新的企业名录/企业黄页尽在阿土伯交易网。
城市频道: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无I开头的城市
无O开头的城市
无U开头的城市无V开头的城市
&&& &&版权所有
& 京公网安备号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个人自行提供或来自互联网,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自行负责。阿土伯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网页内容涉及版权侵权问题以及其他疑问,请点击链接:
友情提示:交易有风险,行事需谨慎。对于明显低于市场价很多、要求先付款再交易的需要特别注意。自然资源/熟地一村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963.7亩(田270亩,地693.7亩),人均耕地1.06亩,主要种植粮食等作物;拥有林地4334.9亩,其中经济林果地6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7亩,主要种植、等经济林果;水面150亩,其中养殖面积16亩;草地422亩;荒山荒地1223.1亩,其他面积931.3亩。
基础设施/熟地一村
&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有15户饮用井水,有233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233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16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8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2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90户(分别占总数的51%和41%);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5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4辆,4辆,2辆;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户;建有小水窖1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2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亩,有效灌溉率为0.2%,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301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33&亩。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3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84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26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1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熟地一村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07.9万元,其中:收入173万元,收入65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423头,肉羊102头);渔业收入1.5万元,林业收入13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55.4万元,工资性收入3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4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4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10人,在省内务工95人,到省外务工15人。
特色产业/熟地一村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药店材当归,主要销往富源县内;2010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4万元;该村发展蚕桑、当归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蚕桑、药材产业。
人口卫生/熟地一村
该村有农户226户,共乡村人口909人,其中男性489人,女性420人;其中农业人口909人,劳动力406人;该村有汉族人口896人,彝族13人。 到2010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849人,享受低保24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5公里,距离镇卫生院15公里。
文化教育/熟地一村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熟地小学,中学生就读到后所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1公里,距离中学15公里;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13人,其中小学生90人,中学生33人。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9次
参与编辑人数:5位
最近更新时间: 04:00:29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云南省曲靖富源县后所镇迤后所村委会大熟地村
查看: 556|
评论: 0|原作者: 本站编辑|来自: 云南区划网
摘要: 云南省曲靖富源县后所镇迤后所村委会大熟地村数字乡村 云南省曲靖富源县后所镇迤后所村委会大熟地村新农村建设信息网 云南省曲靖富源县后所镇迤后所村委会大熟地村新农村
大熟地村,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3.00公里,距离镇3.00公里, 国土面积2.00平方公里,海拔2078.00米,年平均气温13.40℃,年降水量1200.00毫米,适宜种植等农作物。有耕地231.00亩,其中人均耕地1.39亩;有林地2000.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88户,有乡村人口348人,其中农业人口348人,劳动力16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8人。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7.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91.00元。 农民收入主要以为主。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31.00亩(其中:田60.00亩,地171.00亩),人均耕地1.39亩,主要种植等作物;拥有林地2000.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6亩,主要种植等经济林果; 其他面积0.00亩。
该村截止2011年底,全村有10户通自来水,有10户饮用井水, 有80户通电,有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65户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5户。  该进村道路为 ;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3.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积为60.00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60.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19亩。  该村到2011年底,有4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该村2011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7.0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0.00万元,畜牧业收入17.00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50头,肉牛3头,肉羊135头); 林业收入0.00万元, 第二、三产业收入30.00万元, 工资性收入5.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91.00元,农民收入以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3.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6人 ,在省内务工13人,到省外务工3人。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主要销售往。2011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0.00万元, 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产业。
该村现有农户88户,共乡村人口348人,其中男性200人,女性148人。其中农业人口348人,劳动力162人。   到2011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0;参加农村合作医疗405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4.00公里,距离镇卫生院4.00公里。 人畜混居的农户25户。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中学生就读到。该村距离小学校0.50公里,距离中学4.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中,小学生0人,中学生0人。
该村到2011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50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449.0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00亩。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议筹劳0个(劳均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0.00万元,有固定资产0.0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6人,党员中男党员6人,女党员0人。 团员10人。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思路及发展产业:。
版权所有:
服务邮箱: &|&版本支持 X2.5
技术支持&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富源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