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后的秦国战争秦国胜利的主客观原

热门搜索:& & & & & & & & & &
&&&&&&&&&&当前位置:&&中国历史&&
长平之战电影
发布日期:&&浏览次数:529
核心提示:战国时期爆发的长平之战为六国走向灭亡敲响了警钟。秦国在战争中获得胜利,而赵国全军覆没,损失惨重。这场战争也由此改变了天下局势,为秦加快统一六国的野心创造了极为有力的条件。电影《麦田》海报现如今,根据历
长平之战的影响
长平之战发生在当时较有实力的秦、赵两国之间,战争的最终结果是秦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而赵国则几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那么,长平之战除了对交战双方产生了影响,在其它方面,这场战争又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呢?
长平之战图
首先来看战败国赵国,赵国在战争中损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前后死伤约45万人,几乎是全军覆没,而其中有40余万士兵是被秦军坑杀的。这对赵国形成了巨大的打击,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长平之战结束后,赵国上下都陷入了悲痛和惶恐的情绪中。
而战胜国秦国虽然也有着不小的兵力伤亡,可更令他们兴奋的是战争带来的胜利果实,这大大地加快了秦统一六国的脚步。但此后也有一个不利的影响,那就是长平之战结束没多久就爆发的邯郸之战,这场战争可以说是长平之战的遗留问题。原本,秦国将领白起是想趁着长平之战取得胜利时,一举进攻赵国首都邯郸,使赵国灭亡。可秦王听信了范雎的劝说,并没有同意。后来,他又不顾白起的建议,在时机不对的情况下,向邯郸发起战争,最终导致秦国战败,推迟了其统一六国的步伐。
从天下局势方面来看,长平之战为秦统一六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从而对历史走向和进程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原本有能力与秦国抗衡的赵国在此战后一蹶不振,秦国的综合国力大大超越了其余各国,而离秦国完成统一也就只剩下时间问题罢了。
长平之战电视剧
自古以来,在天下局势上,战争可以为历史进程带来进步,也可以导致后退。但毫无意外的是,一旦爆发战争,总会给许多的士兵、百姓带来苦难。战国时期,发生在秦、赵两国间的一场长平之战就是如此。它不仅对当时的政治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赵军四十余万降兵被坑杀的结果也令世人震惊。
电视剧《西风烈》剧照
现如今,历史上的许多战争都会被人们以更加现代的艺术形式呈现在大荧幕上,以便观众深入、详细地了解这场战争。电视剧《西风烈》就是这样一部讲述历史上长平之战的影视作品,它还有另一个名称是《铁血长平》。
这部电视剧是2008年出品的,它的导演是郑克洪。剧中主要讲述了战国晚期,秦国与赵国实力相当,两方对峙,直至爆发长平之战。赵国惨败,元气大伤,而秦统一天下的局面则逐渐形成。全剧是从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一故事入手,再通过偷袭石城推出白起。此后陆续引出廉颇、赵括、秦昭襄王、范雎等人。秦王为一统天下,占领上党,转而攻向长平,赵国将领廉颇只守不攻。之后,赵王中了秦人的反间计,用赵括换下廉颇。赵括擅长空谈兵法,实际上毫无实战经验,导致赵军被白起分兵击破,赵国降兵也被坑杀了四十余万。后来,赵国虽然在邯郸之战中获得胜利,但秦灭六国的趋势仍然无法阻挡。
《西风烈》是现今讲述长平之战较为完整的一部电视剧。直到现在,世人谈论起这场战争,依然会为了其中的惨烈伤亡而叹息。
赵括长平之战
战国时期著名的战争&长平之战&,无论是从其规模,还是伤亡的惨烈程度来看,无疑都是空前的。而这场战争中,秦军的将领白起以及赵军的将领廉颇等人都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还有那位最后死于秦军乱箭之下的赵军主将赵括。
电视剧《西风烈》赵括剧照
说起赵括,大家可能对他都不会陌生,&纸上谈兵&这一成语的主人公便是他。赵括从小学习兵法,熟读各种兵书。在谈论兵事时,有时候连他的父亲赵国名将赵奢都难不倒他。但其父却并不因此觉得骄傲,反倒认为赵括缺乏战场的实战经验,对待打仗过于轻率,不懂得灵活应变。他很担忧自己的儿子一旦上了战场,不当将军还罢了,如若为将,恐怕使得赵军失败的也会是赵括自己。没想到,赵父的担忧还是发生了。
长平之战中,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谋,撤下老将廉颇,换上赵括为赵军主将。赵括上任后,更换了军中的官吏和制度,并改变了廉颇之前的作战策略,主动出兵攻打秦国。秦军的主将白起听闻消息,他针对赵括骄傲轻敌的弱点,一路佯败,将赵军吸引到秦军的阵地附近,实施反包围,切断了赵军的后路,使得赵军被围困四十多天,粮草断绝。
最终,赵括亲自率领精锐部队强行突围,虽然他英勇杀敌,但还是死在了秦军的乱箭之下。赵括终究还是为自己的&纸上谈兵&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中国历史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中国历史网站网站的所有信息,版权均属中国中国历史网站网站所有,他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载、链接、转贴、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和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历史网站网站&,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历史网站网站
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自互联网,处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观点,仅供参考。他人从本网转载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禁止篡改为来源为中国历史网站网站,否则本网将依法进行追究责任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作者著作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
&&推荐图文
&&推荐中国历史
&&点击排行
--footer--还原真实的长平之战,深层解读战争背后的腥风血雨!_百山探索
百山探索APP百山探索官方APP安卓版,干净无广告。
长平之战,是中国时期的著名战争。长平之战是秦国和赵国的对决,在长平之站中,秦国为什么大胜,而赵国大败?今天,在简单了解长平之战后,小编将会带来长平之战的另类、深刻解读,一起往下看吧。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一说是周赧王五十五年农历四月至九月间,又一说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军获胜进占长平,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此战,是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长平之战站图长平之战,赵王在战争指导上,昧于秦强赵弱的基本形势,急于求胜,错误地坚持进攻战略。中秦国离间之计,弃用名将廉颇,而起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赵括遵照赵王意图,急于求胜,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白起针对赵括骄傲轻敌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获得战争的胜利。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长平之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一说到赵括,许多人都会说,该人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典型教材,从战国的长平大战到今天,他足足被人们冤枉了2000多年,也被人们讥讽了2000多年,被人们嘲笑了2000多多年,这是极为不公平的,尤其是对一个抵死保卫自己祖国的忠勇军人。  战国转折性的大战――在壮阔、血腥的长平之战,赵军统帅赵括究竟犯了那些错误,对于那可怜的40万冤魂中,赵括又究竟该负什么责任呢?  长平之战一开始,赵军就犯了一个战略性的错误,造成这种错误的人正是所谓的四大名将之一的上将军廉颇。战国时代,由于赵国的战略环境和地理环境所决定,赵国的军队擅长的是野战或者说擅长进攻,最差的就是防守作战,赵国最厉害的就是战场突击力量,比如弓箭兵、轻步兵、骑兵等,所以才在对匈奴和胡人中屡建奇功。  长平之战中秦国最擅长的是什么呢?!是步兵和防守,虽然秦国有地理地形的优势,但是数百年来东方六国攻入秦国本土的次数,有几次呢?!这就充分说明了问题。可以说赵军一开始就犯下了最大的战略性错误。尤其,在对垒中后期,秦军逐渐找到了对付赵军的骑兵的方法后,即步步为营,以壕沟、弩兵封锁的战术,赵军已经说彻底的丧失了战场中唯一的一点优势。  然而,长平大战一开始,由于数战不利,赵军统帅廉颇就主动坚守,以图与秦军拼消耗,让秦军知难而退,但是谁也没预料到,秦军是王八吃了秤砣铁了心,一干就是14个月,长平大战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也就是由突发的战役决战,演变成了双方有意识的战略决战和战略消耗战。也不知道当时的赵国统帅是如何想的,至少可以说赵军犯下了第二个不可饶恕的错误。
国学知多点长平之战秦国的胜利 加快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
导读:长平之战发生在当时较有实力的秦、赵两国之间,战争的最终结果是秦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而赵国则几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长平之战为秦统一六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从而对历史走向和进程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原本有能力与秦国抗衡的赵国在此战后一蹶不振,秦国的综合国力大大超越了其余各国,而离秦国完成统一也就只剩下时间问题罢了。
趣:(原标题:长平之战秦国的胜利 加快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 看点【长平,一六,步伐】&战国时期著名的长平之战发生后,赵国受到了巨大的打击,综合国力下降,实力大不如前。而秦国在战争中运用谋略得当,将赵军围歼,使之全军覆没,从而获得了战争的胜利,加快了统一六国的进程。然而,对于长平之战的具体时间,历史上一直都存在着争议,大致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是“三年说”,二是“半年说”,三则是“二十一月说”。那么这三种时间说法到底有什么依据,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呢?先来看时间为三年的说法,这个时间段指的是公元前262年一直到公元前260年,也就是从秦军攻占了韩国野王,使得上党与韩国本土失去联系,郡守冯亭将上党郡献给了赵国开始计算,一直到赵括率兵贸然出击,最终全军覆没为结束。&“半年说”则是公元前260年的4月到9月期间,这个时间段是从秦国的将领王开始进攻赵国长平算起,一直到赵括突围身死,赵军大败为止。这段时间主要就是长平之战的过程以及结果,它将上党之战与长平之战的时间分离开来计算。“二十一月说”是公元前261年到公元前260年的这段时间,它是从秦国再次攻占上党开始计算的,一直到赵军全军覆没为止。三个时间段都有各自的争议和依据,不过现在普遍被大众所承认的还是“三年说”的时间计算方法,因为这个时间段包含了长平之战的起因、经过、结果,较为详细和全面。长平之战发生在当时较有实力的秦、赵两国之间,战争的最终结果是秦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而赵国则几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那么,长平之战除了对交战双方产生了影响,在其它方面,这场战争又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呢?
精彩内容读取中……
Powered by &&&&苏ICP备号-4&&查看: 1550|回复: 5
一、 历史背景
1、整体历史情景
2、赵国的情况
3、秦国的情况
4、上党的情况
二、 战争的准备与谋划
1、赵的战争策略
2、秦的战争策略
三、 战争的进行
1、战争初期
2、战争的相持
四、 战争的结果
一、历史背景
1、整体历史背景
& &  公元前403年,赵魏韩三分晋,现大多将此作为战国开始的标志。这个时期诸侯之间的关系已不同于春秋时候,在此后近两百年的时间里,兼并成为历史的主题。竞争越来越激烈,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更加频繁的爆发,为立于不败之地,各国在进入战国后都不同程度的展开了图强的谋划。
& &  总体的情况是秦齐楚燕赵魏韩七国面积较大人口众多,国家实力相对较强,而七国之中,楚秦赵魏齐五国较强,韩燕较弱,至于其他宋、卫、中山等国则只能是前面七国的附庸。
&&  战国初期,魏国在李悝的主持下,率先展开了变法,使得国土面积相对狭小人口相对较少的魏国居然在战国初年大展头角,西拒强秦,北围邯郸,南向伐楚,强盛一时。秦曾欲伐秦,有人劝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伐也。”从侧面说明了魏当时在各国人心目中的地位,至于到后来魏伐赵,攻下邯郸,实力不可谓不强。但因为魏国国土面积相对较小,政治环境地理位置相对教差,同时处于几面作战的境地,加上并不算成功的外交活动,魏国经过桂陵、马陵的失败,失去了战国初期的主导权。
& &  到了战国中后期,各国纷纷展开了变法,秦、赵、楚的变法纷纷展开,同时,国家的数目不断的减少,中山、宋等国在中国历史上作为一个国家则被永远的的从地图上抹去。各个大国的实力不断的在增强,他们距离最后清算的时间并不会太遥远,甚至在期待着这个最后时刻的到来。
2、赵的历史背景
& & 赵人和秦人为同一祖先,赵人祖先曾经是周王的驭者(在那个年代,驭者虽然是驾马的,但是却是主人最信任的人才有资格去担当这个任务),到晋强大的时候,跟随了晋候,到了四公子争权的时,正确的选择了重耳,确立了赵在晋作为公卿的重要地位,后因受仇家报复,惨遭灭门,赵氏仅存赵武一人,赵氏孤儿成人之后,报仇血恨,重掌政权。后与韩魏灭知氏而分晋。
& & 赵国立国不久,面对激烈的兼并战,深感实力不足,对外战争力不从心,南面的扩张屡次被粉碎,这跟秦在春秋时期的烦恼是一样的,只要有晋在,秦就难以有效的扩张。于是,赵武灵王开始了有名的胡服骑射,谋强图变,所谓胡服骑射,顾名思义,就是说穿胡服,学习骑射。但为什么这样就能使国家实力实现增长呢?因为北方的戎狄长期侵扰中原国家,燕秦赵三国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长期受到骚扰,战国末期名将李牧就因为对北方游牧民族的胜利而成为一代名将,秦初,也曾使蒙恬带兵30万北伐匈奴。也就是说赵武灵王学习了少数民族的服饰,学习骑兵射击,服装的改变有利于行动更加便利,骑射使军队的战斗力大为加强——在那个时期,骑兵并不流行,赵很可能是战国最先拥有大规模骑兵的国家。
& & 赵的改革很快起到了效果,吞并东胡,使其成为马匹生产基地和骑兵训练基地,南面让中山国变为历史。武灵王明白自己真正的对手是谁——乔装打扮从云中,九原方向北下侦察秦国的情报,秦人事后大震。这就意味着赵可以饶开秦人重兵防守,地势险要的函谷关,从而将秦置于两线作战的地位。但这个策划只落在了纸上,武灵王死于那个永恒的命题——宫廷权力争夺。
& & 在其后,赵惠文王,赵效成王亦可凭借灵王的成果而保持者相对的强势,但在秦凌厉的攻势面前,不免落于下风。长平之战在赵孝成王四年,即公元前262年爆发,真正意义上长平之战在公元前260年。
3、秦的历史背景
& & 与赵为同一祖先,秦人曾在周王室遭受危险之时,以兵送周平王,平王以地赐秦,秦才建国。秦的土地并不富裕,还得遭受北方民族的骚扰,这种骚扰让人难以想象,我们无从知道这种骚扰具体情形,唯一能从史书上得知的是秦的几代先王都战死沙场——而秦在统一七国的过程中,并无任何一王死在战场上。
& & 众所周知,秦的强大来自于一个叫商鞅的人,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一个能力出众的领导人——秦孝公,孝公求贤令通告天下,卫鞅入秦,变法在抗议中进行,孝公死去时,变法已经深入社会,商鞅的死可以看着是秦的陧磐。
& & 秦变法的成功就意味着秦是统一全国的最大热门,因为它的变法最彻底,是针对农业为核心,以国民为基础,面向战争的改革,我们可以为秦的改革用两个字来表达“耕战”。
& & 秦的变法的主要内容有:严明赏罚,当然这个严明不是说一般的严明,比如说杀敌一人就升爵一级,而如果一头牛没有养好,就可能全家连坐;农业改革,这个内容就很多,比如对农田的改革,这些都是为了促进农民的积极性,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
& & 在这个地方我们可以比较一下赵的变法和秦根本区别:赵的变法指向明确,就是针对军事的变法,而秦是对社会的变革,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秦变法的阻力,那可能是除了秦孝公、卫鞅等少数人以外,没有几个人是支持的,所以说,商鞅被车裂是正常的,不被车裂那才是奇闻。
&& 秦在强大后,便迫不及待的向东方的弟兄们展示自己的改革成果,同样是经过变法强大的魏成为了秦的对手,还有楚、韩、赵等国,几国渐败下风,合纵连横,你来我往,秦却通过势力蚕食了诸侯国大量土地,尤其以韩、魏两国为甚。而长平之战就在这个时候“离奇”的发生。
4、上党的情况
& & 上党,本属于韩,秦昭王四十五年,秦伐韩,野王降秦,野王本处于上党与韩中心地带之间,野王归秦,那么上党便与韩失去了陆路联系,陷于十分孤立的地位。秦为什么不先伐上党而先攻野王?其目的主要在于攻伐上党,让其与韩失去联系,然后轻松取得上党。秦为什么如此煞费苦心?这得从上党的地位说起。
& & 首先,上党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占领上党可以北攻赵,让韩失去屏障,对于灭韩和灭三晋都是十分重要的。
& & 其次,上党地区人口多,实力较强。韩惠王元年,公孙欣谓韩王:“得王错,挟上党,固半国也。”也就是说,拥有上党,在加一能士,便有半个国家的实力。后,在战争初期,赵派廉颇帅二十多万人入驻长平,上党军民至少也在十数万人,所以才有可能后来的活埋四十万。在秦统一全国以后,清点人口,为两千万,十数万人确实不算少。
& & 韩在败给秦之后,把上党割让给秦,韩王先后派出几个人去办这个事情,都被拒绝。最后冯亭被派到了长平,负责把长平的割让事务。上党的居民不愿意降秦(这个很好理解,秦长年对韩用兵,韩民众的亲人或多或少死战争,上党作为前线,居民死伤自然更多,当然不会愿意投降),冯亭亦不愿意投降,率上党十七城投降了赵国,以此把秦的矛头引向赵国,韩赵联合,尚可以与秦一决高下。冯亭与民谋曰“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若受我,秦怒,必攻赵。赵被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白起王翦列传》)。冯亭最后战死在长平战场,而上党军民亦无逃脱的机会。
残冬,也是早春
贴内热文推荐
二、战争的准备与谋划
1、赵的战争准备与谋划
&&⑴接受投降
& & 在是否接受上党投降上,赵过内部发生了分歧。这听起来有点好笑,人家拿十起个城送给你,还有十多万的民众,粮食物资全部给你,这样的好事还需要讨论要不要。这其实说怪也不怪,因为各个诸侯国都知道,秦对上党是志在必得,并且已经是咽在喉咙了,如果这个时候与接受上党的投降,赵必与秦发生冲突,这是赵不愿意看到的情况(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秦在那个时期已经成为了第一强国)。
   赵孝成王找来了几个家族成员商议。赵豹主张不接受,大意就是君子无功不受禄。“圣人甚获无故之利”《赵世家》。但赵胜主张接受,赵王也认为应该接受,他们两个的想法用现在的白话文来说的就是“我们发动一百万军队,打了一年,一个城都没有打下来,现在白给我十七个城,不要白不要。”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赵丹和赵胜的兴奋。但兴奋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或则说,你得为你的兴奋埋好单。
& & 在是否接受上党投降的问题上,我们可以来作个讨论,接受还是不接受?太史公就认为不可以接受。但实际上,赵作为一个强国,与秦统一全国的策略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秦得到上党无疑会增加秦的实力,韩国汲汲可危,赵迟早会成为秦的下个目标。而且上党与赵的领土接壤,对于秦进攻赵是一个理想的跳板和基地。也就是说,赵接受投降与否,都会面临着和秦的战争,只是不接受会延后战争到来的时间;如果接受,那么,“华山论剑”正式开始,双方选手上场!那么结论可以出来了:如果赵有实力和秦一决高下,或者能联合诸侯一起抗秦,至少可以联合三晋,那么接受是当然之举;如果赵不具备上述条件,赵王想利用秦灭韩的时间卧薪尝胆,自发图强,不接受投降在战略上来说则正确的。但我们可以看到,赵军在同秦的战争中,参战人数达四十五万之众,秦兵虽多,但也不至于数倍于赵军,赵军胜利是可以取得的,而且赵是正义之师,联合魏韩等大国同抗秦的战略也是可以办到的。
& & ⑵驻军长平
& & 赵在接受投降之后,即派廉颇率大军前往长平(长平在今天的山西高平)。廉颇为什么不驻扎在上党而是在长平呢?这一点其实正说明了廉颇不愧为一代名将!长平是上党至邯郸的咽喉要道,同时也是邯郸的战略屏障,秦取韩南阳之后,想要进攻邯郸,必走长平,别无他路。同时长平地势较高,邯郸地势低,如果得取长平,就会对邯郸形成俯冲之势。
& & 总而言之,廉颇的选择实为明智之举。首先,廉颇在长年与秦的战争中深知秦军的厉害,故避秦军的锋芒,首先在长平驻扎,以逸待劳。第二,长平离赵近,离秦远,缩短赵军的补给线,而延长了秦军的补给线,这直接导致了秦军在战争中期的被动。第三,长平地处咽喉,不得不防。
⑶外交策略
& & 赵军与秦初战失利,赵王急,与虞卿与楼昌商议对策。如果我们来给楼昌划个立场的话,他就是一个典型的右倾亲秦派,他一上来就主张赵王与秦讲和。而虞卿主张,不与秦讲合,因为秦根本就没有讲和的想法,只会乘机利用赵讲和的心态。他主张与魏、韩、楚结成合纵,共同抗秦。赵王在选择题中作出了秦希望的答案,派郑朱入秦,与秦和谈,秦将郑朱入秦高调处理,将消息传遍诸侯国。各诸侯国见赵无与秦决战到底的决心,出兵救赵必得罪于秦,而赵又无决心死战,故都不来救。甚至到赵军粮草不济的时候,向齐借,齐竟不与。其实,诸侯国都明白赵的失败意味着什么(但可能没有预料赵最后会败得如此的彻底、如此的完美),他们并不是不愿意救赵,这从后面的邯郸保卫战可以看出来,只要赵死战,诸侯国救兵就会如期而至。也许赵王这个时候会想到一句话:唇亡则齿寒。也许会想倒晋阳之役,那是战国最大一次决战——如果没有接下来的长平之战的话。
& & 到这个时候,就意味着赵人只能以己之力来抗秦了,哦,对了,还有那十万上党军民。等待着他们的是数十万秦军的虎口獠牙,还有诸侯国上千万双眼睛。
2、秦的战争策略
& & 如果说秦军还有什么策略的话,就是进攻!在同魏韩的战争中痛快的吃掉安邑、新垣、南阳、野王,但这都不过是为了今天的到来,终于可以同赵来一个了断!秦昭王当然会想起当年是谁让他坐上了秦王的宝座,就是那个让赵强大起来的武灵王。但这都是过去时了,何况自己也已经报答,在武灵王消灭中山的时候,自己甚至连一个不字都没有说。秦王自然也不会忘记秦军两次在阏与要塞的失败,这一次,可不是一个要塞的问题了。
& & 秦成功的运用远交进攻,利用赵在和与战上的犹豫,成功的孤立了赵国,现在,就只等双方的碰面了!
三、战争的进行
1、战争的初期
& & 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2年,秦左庶长王龁攻击韩,取得上党,上党军民走长平。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不是白起为将,而是王龁。如果根据后来的历史来推测的话,秦昭王是有意隐藏白起——因为白起实在是太有名了,诸侯国面对白起的时候一定会避而不出——白起在三十多年的征战史中,让韩魏楚赵吃尽了苦头,白起为大良造时,斩韩魏联军二十四万;白起为武安君时,攻魏,斩十三万;昭王四是三年,斩韩军五万……死在白起手下的诸侯国人不下百万,白起打的胜仗不计其数。王龁为左庶长,但白起在昭王十三年就当上了左庶长,那已经是三十四年前的事情了!秦王重用白起,但也需要培养新兴将领,秦王当然也不会为了麻痹赵军就派一个脓包将领去带兵,王龁的能力秦王自是非常清楚——不在廉颇之下!
& & 王龁带着大军气势汹汹,直奔长平。廉颇以逸待劳,与秦战。廉颇老成持重,以勇名震诸侯,但王龁又岂是泛泛之辈。秦军在初战中,斩赵一将;又陷赵军,杀了四尉。赵军利用其先造的壁垒作为屏障,与秦战,秦又攻破其壁垒。赵军数战数败,秦军又士气正旺,锐不可挡,廉颇决定退入其先前修的坚固壁垒——这也是廉颇在秦军未到长平时做的最重要的事。王龁知道,赵军虽败,但主力仍存,先前的损失对赵来说算不上什么。要消灭赵军,就得与其决战!王龁命令部队进攻廉颇苦心经营的壁垒,数次而不得胜,而且自己伤亡巨大。王龁命令部队前去挑战,廉颇悠然自得,避而不出。如果我们把这时候的秦军比喻成一只老虎的话,赵军就可能是一只乌龟,老虎想要吃乌龟,结果很可能是伤了自己的牙!
& & 王龁大概不会向想到自己面临的是这样的一个情况,战不能战,退自然是更不允许,僵持,僵持,再僵持!
2、战争的相持
& & 反观赵军,廉颇亦不轻松,数战数败,靠着一个“乌龟壳”才得以幸免。赵王又多次派兵来催廉颇出战,一举歼灭秦军。赵王为什么来催?不相信廉颇?应该不是,至少在开战初期不是!不然怎么会将几十万赵军交到廉颇手上,将赵国的成亡托付于他。但是赵王毕竟是深居宫闱,又哪知秦军的厉害。但廉颇明白,与秦军硬拼,不是说没有胜利的可能,只是这样的可能太过渺茫,而且,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又岂会把关系的国家存亡的大战寄望于可能!
& & 秦军的压力越来越大,王龁的日子过得也恼火,秦王和范睢在后方更恼火!几十万大军,每人撒泡尿不说成一个湖泊,但至少也可以集成一个游泳池吧,想象一下他们一年要吃多少粮食?我们来计算一下。每个士兵每顿只吃半斤粮食——这个数对一个壮年男子来说只能是个半饱,那么一个士兵一年要吃掉大约五百五十斤粮食,我们姑且计算在前线的秦军与赵军等同,这样多的秦军才有可能打得赵军缩头缩脑,在后来的决战时才有可能包围赵军。那么这样算下来,秦在前线的军队一年至少要消耗掉二点二亿斤粮食,即十一万吨粮食,这还不是从秦国运输来的粮食的全部——因为在那个年代,人力和畜力是唯一的的运输动力,这么多的粮食运输到前线,在运输中的消耗就再所难免,不过这个消耗就有点恐怖了,根据记载,秦在北击匈奴的时候,从山东运输粮食到九原,山东的一百担到了就原后就只剩下一担。长平至关中虽不及九原到山东距离远,路途艰险,但损耗却也一定是惊人的。我们以一百担送到前线剩下十担的比例计算,那么秦军一年在前线消耗的是一百一十万吨粮食,那么三年战争,秦军一共消耗了不下三百万吨的粮食,这对于除了秦以外的国家来说,都是难以办到的!
& & 说到粮食,我有必要重点说一下。不管是做什么,只有有人,就必须考虑的吃饭问题。秦商鞅变法的一个重要政策就是“耕战”,“耕”是方法,“战”是目的,秦国的男人,闲时是农夫,战时是士兵,所以才有后来秦军包围赵军时,秦王召集全国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赶往前线,那是后话。为什么秦的变法迅速让秦强大起来?因为秦的变法是针对农业的!秦法是严厉,但大多严厉在农业上,比如一个县死几头牛,县令上要坐牢的(云梦秦简)。耕牛是农业的保证,所以必须严法。像这样的,比如,母牛几年不下小牛,有罪等等,都说明秦对农业的极其重视。应该说,在战国,各国对农业的是重视的,只是秦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诸侯各国,所以邯郸的商业很发达,临淄的盐业规模巨大,但咸阳在商业程度上远不及诸侯国的首都,这就是秦把全部的力气都花在农业上,都花在了让士兵吃饭上面,虽然造就了产业部门的畸形发展,但对战争来说,却是最有用的。不然秦军怎么可能连年征战,甚至还发动了耗时三年动员数十万人的战争。
残冬,也是早春
我们反观赵军,长平即在赵境内,运输距离很近,但在战争的后期居然首先粮草不济,向齐借粮,齐不借。赵的农业相对秦来说,是薄弱的,这也是赵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个时候我们再反过来看一下为什么赵王会屡次催促廉颇出战,因为赵的后勤不能保证战争无限制的拖下去。在这里,我们可以问一个问题,赵为何向齐借,而不向韩魏燕借呢?我们也许可以从几十年后,秦伐匈奴找到一些线索,秦伐匈奴,从山东运粮食到九原,为此秦还修了一条中国的第一条军事高速公路——直道。那么为什么秦不从其他地方运粮,要从山东,而且还要为此兴师动众修一条长达数千公里的大道?秦当时的粮食基地一共有三个,一个是关中平原,这是秦最重要的粮食基地,保障着咸阳的供给;其二是蜀,李冰建造的都江堰为其农业生产创造了极为良好的条件;其三就是山东地区。当时,蜀的粮食在伐楚的过程中消耗殆尽,关中的粮食是为保卫首都而用,是不能动的。所以秦伐匈奴便从山东运粮。所以说山东地区,也就是齐国粮食生产能力较强,所以赵便向齐借粮食。而其他诸侯国,也根本拿不出太多的粮食援助赵国。
& & 所以我们说,赵的实力不及秦国,最主要的是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赵的士兵数量不及秦军、战斗力不及秦军;第二是赵的后勤保障不及秦军,尤其是粮食产量远远比不上秦国。
& & 我们还是回到两军的对持上面来!秦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优势并不足以完全消灭赵军,尤其是在赵军避而不战之后,由于秦大军远离国土,后勤保障路线过于漫长,消耗巨大,形势反倒对秦不利起来。这种不利当然是时间越长就越明显。由于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我们不得而知在秦赵对持的大半年之间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但秦军尴尬的处境的确是让秦昭王不安起来——如果这一次拿不下赵国的主力,秦不仅仅颜面尽失,更重要的是,经过如此大的消耗之后,反而让赵取得胜利,这对统一六国的战略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甚至可能是致命的!&&
& & 秦王找来范睢,共同商议对策,当然秦王也找过很多人来讨论,但终究没有一个方案让秦王满意的——他最信任的还是范睢。秦王连年对韩用兵,以及对上党的孤立,都是范睢之谋,范睢的一句话深深的印在了他心里“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则王之尺也”。当然,秦王对范睢的信任,可以说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可以作为一个特例,甚至到了范睢触犯了法律,为了保护范睢,秦王都愿意利用自己的权力来压制法律的权威;秦王为了给范睢报仇,不惜以秦国而得罪诸侯国。当然,范睢受到秦王的厚爱,说明范睢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我们可以来这样比喻,如果说是商鞅让秦国强大起来的话,那么让秦国统一六国的就是范睢,也就是说范睢是值得秦王这么厚待他!范睢有两个策略,第一个是远交近攻,这个策略看似很简单,也很明了,但当时秦国并不明白,还仅远伐齐国,消耗了国力,树敌众多,导致合纵是一批一批的来,这个策略的提出可以认为是秦统一六国的冲锋号!第二个策略是清除国内权贵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这个策略的重要性不比第一个差!赵国改革的总策划师赵孝成王,通过改革让赵成为东方的最强国,吞并代国和中山国,强盛一时,但却死于宫廷政变,而且是活活饿死。在那个春秋战国时期,几乎国君的每一次传位都会引起政变,而且权臣发起的政变也不计其数,如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等。范睢让秦王把权臣的权力收回,加强了中央集权,这让秦的国内政局稳定,全力对外。秦王听从他的建议,废除了太后,赶走了自己的两个弟弟,剪除了权贵势力。我们还可以这样看,在战国末期,在东方诸侯国,有所谓的“四君”,即赵胜,黄歇,田文,魏无忌几个,而秦国没有!这四君大都为君主的亲戚,在国内不断培育个人势力,所谓食客几千,就是个人势力的膨胀,这是会影响国家实力的,魏无忌居然可以杀前线主将而代之,可见其势力,这无疑是对国家权力的一种损害。而白起领兵四十万不敢抗命,王翦六十万大军伐楚亦不敢有二心。秦国国内并不存在所谓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类的人物,他们都得无条件服从于秦王。
& & 那么范睢这一次又如何给秦王谋划呢?范睢明白,他们真正的敌人其实就一个人:廉颇!这个道理其实秦王也明白,虽然秦王会觉得赵奢更可怕一些,瘀与之痛,秦王是不会忘记的,但赵奢此时已死,廉颇的老成同样让他头痛。换掉廉颇——想法实在是大胆,但大胆的想法不等于没有可能,范睢使用了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百试不爽的计谋——反间计。大意就是派人到赵撒播谣言,说廉颇与秦战,没有功劳,而且不听赵王的命令,大概是要投降秦军了。秦军其实根本就不怕廉颇,惟独惧怕赵奢之子赵括。想必赵括当时是一个名人了,大家不仅仅知道他,而且都深知他的底细,包括他的敌人,真不知道这是他的幸运还是悲哀,不过惟独赵王不了解他,这个是最重要的。赵括就这样成为了赵军的主帅。王翦肯定对这件事情印象极为深刻,所以后来才有其伐楚时反反间计的要田行为,哦,对了,萧何也是反反间计的高手,所以说,反间计只可以预先预防,到了发生的时候是没有办法的,跟火灾一样。有这样一句话:永远不要做敌人想要你做的事!但这句话对赵王无效。虽然赵奢生前反对赵括为将,虽然赵括的母亲反对赵括为将,虽然蔺相如反对赵括为将,虽然赵括没有领导参加过任何战争,但他得到了赵王的任命,有这一点就足够了。
& & 决战没有廉颇,这可能让他很郁闷,才有了后来再次被换,怒而攻乐乘。古语云:几家欢喜几家愁。欢喜的自然是秦王,他得知赵括为将,秘密的让白起前往前线为将,并下了死命令,有把白起为将的消息透露出去者,斩!这当然是为了麻痹赵军谁,都知道白起的厉害,作为秦国最出色的将领,当然要在最关键的时刻出场。赵括根本不晓得秦军在麻痹自己,如果他在读兵书时,多读一下自己父亲的事迹,大概不会忘记,麻痹敌人是父亲最常用的方法,也是父亲作为一代名将的常胜武器。
& & 先看赵括,到了军营,首先就是修改了军法,更换了一批将领,这些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军中大多为廉颇的多年部下,跟随廉颇东征西战,肯定不会服从赵括,赵括为稳定自己的地位,必须更换上一批自己的人。但是,更换的中上层将领之间以及与广大士兵之间没有经过一定时间的磨合就出击了,这很可能来自于赵括在临行之前赵王对他的“嘱咐”:速战速决!
& & 再看秦军白起到军营,军种士气大振,这是肯定的,三年不胜,来了士兵们心中的“常胜将军”,自然是兴奋不已,希望白起带领大家打胜仗。而秦军所要做的是;做一个口袋!
& & 赵括经过周密策划,果断而英勇的出击,秦军望风而退。赵括也许没有想到幸福来得原来是如此的简单,赵括更加“果断”的命令全军全速追击敌人。敌人是一路而逃,赵括好不威风,赵军英勇的一路追击来到了一个壁垒前,却无法突破。这个壁垒赵军很熟悉,就是三年前秦赵初战时,秦突破赵军的壁垒。可是赵军根本无法突破这个壁垒,原因当然很简单,这个壁垒本来就是等着你来突破的,让你突破了,那还得了。这时候消息传来,赵军的后方出现大量秦军,侧位也有秦军在移动,赵括不会傻到不知道自己已经中计了,退!
& & 赵军当然是中计了,中武安君白起的计。秦军二万五千人断了赵军的后路,这二万五千人自然是秦军的精锐,他们担负着的是是否能够合围赵军的关键任务,我们可以想象,最激烈的战争也应发生在这个地方,赵军拼死想用血铺出一条回大营的路,而秦军同样用鲜血和躯体将这条路掩埋。还有五千人的秦军的骑兵,手持弩机,对赵军的腰部进行突击(注意,在那个年代,马具发明不够充分,骑兵的近战能力不够强,所以骑兵配备弩机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在赵军攻击的秦壁垒处,秦军必定乘赵军撤退猛烈进攻。
& & 二万五千秦军成功的击退赵军的突围,也击退了赵军求胜的欲望,秦军主力成功的合围赵军,五千骑射兵拦腰将四十万赵军切为两半,令其首尾不能相应——这可能有点不可思议,即便秦军的战斗力再强,骑射兵的弩机再厉害,也不至于能将四十万赵军拦腰切断。如果不是太史公记载错误的话。合理的解释只有一种:赵军首尾均遭受恶战,秦军主力正在迂回包抄赵军,赵军的主要精力集中在于二万五千断后的秦军之间,而五千骑兵之所以能够拦腰切断赵军,一是利用了速度和弩的威力,还利用了赵军的注意力的转移。而只要五千骑兵突进去,源源不断的秦军援军就保证了战果。那么,此时的赵军,是插翅也难逃了!
& & 赵括的拼死突围没有效果,他命令部队修筑壁垒,以待援军。赵括大概没有搞清楚赵国到底有多少斤两。四十五万轻壮年全部派到了战场(有十万是上党军民),在国内的老的老,小的小,哪还有实力去救赵括。诸侯国因为赵的外交策略的失败,也不会派出援军,况且,赵军已经被合围,援军能不能即使赶到还是个问题。那么,到底会不会有援军来救赵呢?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那么也就是说没有大规模的军队前往救赵军,如果有,也可能是赵国国内的一些可怜的老弱军队,这些显然是救不了赵军的。
& & 秦王听说赵军被成功包围,大喜,给国民加一级爵,征发全国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数急速开往前线,并亲自到前线督战。到这个时候,即便是诸侯国的军队来救,也不见得就救得了的!等待赵军的是高高举起的屠刀。秦军并没有急着对赵军发动进攻,因为赵军实力尚存,贸然进攻,虽说取得胜利不难,但是自身损失一定也不小,同时也很难保证能全歼赵军。秦在等待,等待赵军的崩溃。
& & 其实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赵括待援的行为。首先赵军被围,粮食供给只能维持几天,这是基本情况;其次,赵国无力来救,诸侯国如果愿意来救,在开战初期就来了,何必等到今天,况且秦军全数开到,诸侯国如果来救,不一定能救出不说,还会得罪强秦,这是诸侯国不愿意看到的。也就是说,一句话,援军不可能来,来的只能是从秦国源源不断开到的秦军。那么赵括待援可以说是其一个重大失误,如果赵括在被围之后,在秦王赶到之前,便命令军队誓死分路突围,给秦军造成重大伤害不说,突出去一部分士兵应该不是问题。几十万秦军总不可能全部消灭四十万赵军吧!如果这种假设成为事实,那么后人在讨论记叙这件事情的时候会说,“长平之战,赵国惨败,遭到了削弱”,而不是,“长平一战,赵全军覆没,赵遭受到彻底的削弱”。
& & 赵军被围得水泄不通,粮食无法供给,在长达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对于赵四十万大军来说,一定是生不如死。赵军待援的希望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破灭,军中出现了杀人相食的情况,当然,这种情况从偶然变为通常的时候,也是赵括最后作出决定的时候。当然这个时候的突围唯一的效果就是让秦取得最后的胜利,我们可以想象,在赵被围的四十多天里,秦军一定是设置好适合弩机弓箭的壁垒,而赵军没有骑兵——马都被吃光了。赵军的突围根本不会有任何的效果,近百万的秦军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我在想,在这个时候,秦军随便扔下几个馒头是不是就可以活捉成堆的赵人。赵括的突围可以被认为是一场残酷的大屠杀,而屠杀的主要工具可能就是弩机和弓箭,秦军根本不用先派出步兵去撕杀,等到剩余部分赵军冲到秦的壁垒前,等待他们的也只是死亡的召唤,而更多的赵军也许根本就没有想要突围出去。赵括死在了秦军的箭下——这是他最以最体面的方式离开这个让他“名垂千史”的战场。赵军纷纷放下了武器,群龙无首,何况他们是一群饿得要死的龙,投降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残冬,也是早春
四、战争的结果
& & 赵军就这样彻底的被打败,赵有的参战人数达到四十五万之众,而投降白起的有四十万,也就是说从开战之初,即公元前262年,到战争结束,即公元前260年,赵军阵亡的人数不过5万人。这真是一个令人意味深长的数字。如果赵括真能在地下碰到赵奢,不知道他的第一句话是什么。这对父子可真有点戏剧性的味道,一个让秦痛不欲生,一个让秦欢欣鼓舞。赵括可能比赵奢更“出色”的地方在于,他比父亲更彻底的改变了赵国的命运。
& & 四十万赵俘一定让白起很“难过”,那倒不是他们每天要吃多少粮食,而是如何的处理他们。放自然是不能放,放回去不等于放虎归山,长平之战不就白打了;捉回秦去当苦力,去修秦皇陵,这想法到不错。但是押着四十万人走这么远,难保不会出问题,而且,即便回了秦,看管也是问题。那怎么办呢?那就杀了吧!白起说干就干,他采取欺骗的手法活埋了四十万赵军,四十万!要挖多少坑?其实根本就用不着挖坑,就是漫山遍野,就地大屠杀。只剩下二百四十个年幼的赵人被放回去报信!白起可谓是中国古代史上少有的常胜将军,同样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屠杀将军”,死在他手下的六国人口不下一百万,而在那个年代,所有诸侯国的人口加起来也不过两千万,也就是说,百分之五的人口死于白起的屠杀!白起的征杀教育了不少的后人,其中受教育最深刻的可能是项羽,他深得其中精髓,杀降,活埋都是拿手好戏,最成功的案例就是杀章邯的二十万。
& & 其实,白起杀了四十万赵军,对秦来说是利远大于蔽。所谓利,就是从人力资源上彻底的削弱了东方最后一个强国(齐先前因燕、赵等攻伐而失去了强国的地位)。让秦在以后的兼并战中再有没有遇到类似于长平一样的恶战,加快了统一战争的步伐。所谓弊,其一为舆论的讨伐,无论是当时之人或是后人对白起的杀戮多为谴责;其二,加强了诸侯六国对秦统一全国的认识,更加积极的反抗秦军的进攻,所谓降也是死,不降也是死,不如不拼死抵抗,或许还有一丝生机。这就是为什么秦军在长平结束战争不久,对邯郸的进攻却落为失败的重要原因。
& & 当然,长平的胜利并不是秦国的最终目标,白起当然也不会满足于当前的胜利,邯郸成了白起的下一个目标!事实上,白起的想法也并不是一厢情愿,乘胜追击,痛打落水狗,这是谁都想得到的。赵国在这个时候惊恐不已,邯郸是抵挡不住秦军的。
& & 赵人大概是在秦人设计罢免廉颇中受到了启发,也设计了一个反间计。派人说范睢,大意就是武安君白起,长平一战,功劳极大,声势极威,声望已经盖过阁下,而如果再攻下赵邯郸,整个秦国就数白起第一,哪还有您的立足之地?请君三思!范睢本也是一代名相,理论上不应该中这样的离间之计,但是范睢确实是以秦军损失也不少为由,劝说秦王罢兵,成就了赵人之谋。实际上以范睢之精明干练,又岂能不知道这是赵国之计。范睢之所以会采纳赵人的建议,主要还是不想让白起功劳过大而危急自己的地位,其实他心里很清楚,如果乘胜追击,胜利的把握极大,这是灭赵国千载难逢的机会,秦军在战争中损失自然也不少,但比起赵的损失来说那就要小得很多,如果把赵的损失比为伤筋动骨的话,那么秦就不过是些皮外伤。但是伤筋动骨是不会一时就好起来的,等个一两年再来打也不迟,但如果白起攻下邯郸,自己的日子当是很难受,范睢就这样为自己顺便拉了一把赵国。白起至此憎恨范睢,长平之战将他的声望推向了最高峰,但他也许不知道,长平一战也是他战争生涯绝唱!
& & 长平长达三年的战役至此落下了帷幕。
& & 在长平之战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59年,一个婴儿在邯郸呱呱坠地,取名为政,是为赢政。
残冬,也是早春
头像被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举人, 积分 14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7 积分
举人, 积分 14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7 积分
一场大屠杀!
古代战争最惨烈的一次
开了大批屠杀投降士兵的先河!
环球超级Fans勋章
环球超级Fans勋章
国庆60周年纪念章
国庆60周年纪念章
环球四年勋章
环球四年勋章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邮箱:/举报电话:(010)(C) 环球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平之战秦国损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