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将军军肖大志

国民党军“王牌鼻祖”十八军
导读:在数百万国民党军中,第十八军当数“王牌鼻祖”。它诞生于1930年8月,是国民党“五大王牌军”中建军最早、军史最长、实力最雄厚、影响最大的一支老牌劲旅。它成名于军阀混战,壮大于“围剿”红军,建功于抗战烽火,兵败于淮海战场。
十八军最兴盛时期兵力达8个师,抗战时期全部换装为美械装备,美国军人当教官,采取美式训练方法。十八军的训练口号是:“在战场上发射10000发没效的子弹,不如在操场上拿9000发演习,以期在战场上能发射1000发有效的子弹。”
十八军首任军长陈诚在部队中推行“人事公开、经济公开、意见公开”
在数百万国民党军中,第十八军当数“王牌鼻祖”。它诞生于1930年8月,是国民党“五大王牌军”中建军最早、军史最长、实力最雄厚、影响最大的一支老牌劲旅。它成名于军阀混战,壮大于“围剿”红军,建功于抗战烽火,兵败于淮海战场。十八军最兴盛时期兵力达8个师,抗战时期全部换装为美械装备,军人当教官,采取美式训练方法。十八军的训练口号是:“在战场上发射10000发没效的子弹,不如在操场上拿9000发演习,以期在战场上能发射1000发有效的子弹。”十八军首任军长陈诚在部队中推行“人事公开、经济公开、意见公开”的“三大公开”方针,颇得军心。十八军先后产生了陈诚、罗卓英、黄维、胡琏、杨伯涛、李延年、周至柔、罗广文等5个、4个参谋总长、2位海军总司令、1个空军总司令、1个联勤总司令、20多个军长,是国民党军界中势力最大的一个集团,被人们视为国民党军“王中王”。 一举成名“勇敢神速,出奇制胜,力挫顽逆,居功甚伟。”这是后,蒋介石对陈诚麾下十一师的赞扬。接着,蒋介石又宣布第十一师扩编为第十八军,并发给20万元奖金,陈诚晋升为十八军军长兼十一师师长。从此,国民党第一支“王牌”主力——十八军诞生。使十一师一鸣惊人,那么十一师在中原大战中都发挥了什么作用呢?1930年5月9日,由于蒋介石排斥、消灭异己的政策激怒了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各路军阀,一场在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军阀大战终于爆发了。冯玉祥、阎锡山公开通电反蒋,李宗仁、白崇禧、张发奎、石友三等各派军阀纷纷参加反蒋联军,倒蒋的70万大军开进中原和湖南。蒋介石率50万大军迎战,要与反蒋派一决雌雄。国民党军第十一师在师长陈诚的率领下,充当了中原大战的“马前卒”。马牧集是陇海铁路附近的一个毫不起眼的小镇,驻守着晋军杨效欧部1个整师,国民党军十一师参加中原大战的第一枪就在这里打响。战斗开始后,十一师集中全师的山炮、野炮猛轰晋军阵地,步兵奋勇冲锋,很快突破晋军防线,打得晋军溃不成军。首战告捷,陈诚得意,蒋介石大喜。曲阜解围,是十一师中原大战立下的又一奇功。阎锡山见蒋军主力与西北军打得难解难分,遂率兵渡过黄河,攻占济南、泰安,围攻曲阜,切断了津浦铁路。徐州震动!南京危急!蒋介石即令陈诚率十一师前去解围。兵贵神速,陈诚率十一师以强行军速度赶到曲阜后,立即将9个团的兵力布置成锥形,像锥子一样插入阎军李生达第四军阵地中“大闹天宫”。曲阜城内的蒋军也乘机往外冲。在内外夹击下,阎军全面崩溃,主力被歼灭殆尽。陈诚乘胜追击,锐不可当,直逼济南。蒋介石欣喜若狂。中原大战的最后一仗是攻打郑州。十一师猛打猛冲,又立了大功。蒋介石激动无比,称赞十一师:“马牧集开战守之端,曲阜挽垂危之局,郑州结胜利之果。”从此,在中原大战中一举成名的十八军,成为最受蒋介石宠爱的“王牌”主力军。三战苏区 有失有得中原大战后,蒋介石腾出手来于1930年11月5日向中央苏区发起了第一次“围剿”。然而,出师不利,第一次“围剿”很快失败了。1931年3月,蒋介石又发动了第二次“围剿”,同样以失败告终。在两次“围剿”失败后,蒋介石决定动用他的“王牌军”第十八军,发动第三次“围剿”。他对陈诚说:“辞修啊辞修,这次就看你的了!党国存亡,在此一举!”1931年7月5日,陈诚统领十八军进入苏区。7月5日,占领黎川;7月6日,挺进大洋源;7月13日,攻占广昌;7月19日,占领宁都。陈诚得意忘形,蒋介石心花怒放。然而,他们高兴得太早了。这是毛泽东采用的避实击虚的运动战。8月5日,十八军在富田遭到红军主力攻击。尔后,红军主力又突然消失,十八军无所适从,屡遭戏弄,接连扑空。“肥的拖瘦了,瘦的拖死了”,也未能找到红军主力,直到第三次“围剿”失败,十八军仍无建树。1933年2月,蒋介石在第四次“围剿”中,又动用“王牌”十八军。然而,这次十八军凶多吉少了。蛟湖、霍源一仗,十八军的两个师在两天内被红军打得所剩无几。草台冈之战,十八军的主力师第十一师被红军歼灭了5个团,占全师兵力的2/3,师长肖乾负伤,3个团长阵亡。此后,师长肖乾羞愧难当,主动辞职。蒋介石大怒,给陈诚降一级,记大过一次。十八军遭到有史以来最惨重的损失。然而,“王牌军”毕竟与众不同,它借王明“左”倾错误之机,很快东山再起。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50万大军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十八军被编入第三路军,作为向苏区进攻的“刀尖”。第五次反“围剿”时,毛泽东已离开了红军的领导岗位,在王明“左”倾错误的指挥下,红军采取“以卵击石”的战法,堡垒对堡垒,阵地对阵地,得不偿失。十八军则吸取以往的教训,不再孤军深入,而是以4个师组成密集的重兵集团,轮番冲击红军阵地,飞机、重炮猛烈轰击,然后,步兵连续攻击,不给红军喘息的机会。硝石之战,经过五昼夜血战,红军付出重大伤亡,被迫撤出硝石。十八军初战告捷。此后,十八军采取铁板战术,接连得手,先后占领黎川、建宁、三坑等地。在广昌之战中,十八军以1万人的代价使红军伤亡5500多人。在一系列的恶战中,十八军虽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攻占了许多战略要地,达到了消耗红军主力的战略目的。蒋介石对十八军重振雄风十分欣赏,将对红军作战有功的十八军第二任军长罗卓英晋升为陆军中将。浴血抗战 打出威名十八军在抗战中建立的头功是在淞沪战场上。1937年8月9日,淞沪会战爆发。8月20日,十八军的九十八师、十一师、十四师、六十七师4个精锐主力师全部投入淞沪战场。8月21日,日军第十一师团从多津渡出发,23日在川沙口登陆,直扑侧后方重镇罗店。第十八军在罗店与日军展开拉锯战,使得日军第十一师团陷入了进退两难的苦战状态。焦头烂额的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官大将这才知道了十八军的厉害。8月31日,他向国内报告说:“罗店方面使用了中国军中最精锐的陈诚指挥的第十一、第十四师。因此判断我军的兵力最小限度要5个师团,当前最重要的是紧急派遣待机中的第十四师团及天谷支队神速到达。”面对日军源源不断的增援,第十八军毫不畏惧。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将增援的日军包围起来,日军又一次次地将他们反包围。双方阵地犬牙交错,敌中有我,我中有敌,形同“夹心饼”。十八军与日军展开近战肉搏,反复冲杀,罗店阵地一再易手,双方伤亡惨重。十八军所辖的十一师、六十七师、十四师,伤亡均超过半数,有不少团、营打光了三四次又补充了三四次,有时营长、连长一天要换好几轮。但十八军没有一支部队擅自放弃阵地后退,也没有一个士兵临阵脱逃。后,十八军又先后参加了、湘西决战,屡建奇功。在中,十八军与其他部队密切协作,共击毙日军12498人,击伤23307人。战后,国民党军委会论功行赏,十八军十一师因在山门阻击战中表现出色,获得武功状一轴。十八军数十名官兵获得“宝鼎云麾”勋章以及政府颁发的银星、自由勋章,还有大批官兵得到了晋级。湘西决战,使十八军走上了辉煌的顶峰。钻入刘伯承布下的“口袋阵”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十八军追随蒋介石积极反共,从辉煌的顶峰开始衰落,一步步走向“淮海坟场”。1946年夏,按照国民党“整军会议”精神,第十八军改编为整编第十一师,辖第十一、第十八、第一一八3个整编旅,胡琏任师长。1946年6月,蒋介石背信弃义进攻中原解放区,挑起全面内战。胡琏奉命率部开赴内战前线,进攻解放军。他狂妄声称:“国民党美械装备的一个团可以打共产党军队两个团。”1948年整编第十一师又恢复十八军的建制,下辖三个师,军长胡琏。后来杨伯涛接任军长。1948年11月6日,拉开序幕,也为十八军敲响了丧钟。11月7日,黄百韬兵团的5个军10万余人被刘邓、陈粟指挥的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合围在碾庄。蒋介石急令黄维为司令的十二兵团前去解围。十二兵团由十八军、十军、十四军、八十五军及1个快速纵队组成,骨干力量是十八军,共12万人。铁流滚滚,马达轰鸣。黄维率12万大军迅速开往碾庄。然而,出师不利。黄维兵团在蒙城一带遭到中原野战军第一、二、六纵队的顽强阻击。战斗一开始,就进行得十分激烈。黄维兵团来势汹汹,接连突破了由地方部队和中野一纵二十旅组成的洪河、沙河、颍河防线,直逼蒙城。黄维命令手中的“王牌”第十八军强渡涡河,进攻蒙城。十八军军长杨伯涛把任务交给了最精锐的第十一师。在强大的炮火掩护下,十八军第十一师向中野一纵、二纵驻守的阵地黄家,发动了疯狂的进攻。中野第一、第二纵队在司令员杨勇、陈再道和政委苏振华、王维纲的指挥下,从第一线到第二线阵地,与十一师反复争夺。第四、第八团的营、连干部全体上阵拼刺刀。有的连队干部打光了,由卫生员、通讯员指挥战士继续作战。打到后来,连第四团团长晋士林、政委郑鲁也亲自上阵,英勇战死在阻击阵地上。这一仗持续了两天两夜,黄家一带片瓦无存,土地都被炮弹翻耕了一遍。第十八军终于撕开了中野一纵、二纵的防线,攻克了黄家和蒙城,接着又向板桥集发起猛攻。结果又是一场苦战、血战。黄维用飞机、、重炮将板桥集化成了一片火海,一片焦土。解放军经过顽强阻击后,主动撤出了阵地。黄维兴高采烈地挥师疾进,于11月23日渡过了北淝河,直扑浍河南岸的南坪集。驻守南坪集的是名将陈赓统帅的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黄维对这位黄埔一期的老同学不敢轻视,再次起用了手中“王牌”十八军。黄维以第十八军一一八师担任主攻任务,并把快速纵队全部的和军属榴弹炮营统统调到了第一线,配属给一一八师使用。11月23日8时,十八军一一八师开始向南坪集发动进攻。师长尹钟岳在快速纵队20多辆的掩护下,亲自率领第三五二、三五三、三五四团强渡浍河。他们用、机枪、冲锋枪向解放军猛烈扫射,企图杀出一条通往宿县的血路。第十八军军长杨伯涛也亲自督阵。陈赓的四纵顽强据守阵地,寸土必争,寸步不让,哪怕是拖着断体残肢,也会在十八军官兵冲上阵地时拉响身上最后一颗手榴弹。从早上8时打到黄昏日落,十八军在解放军主动撤走后,才踩着同伴的尸体和鲜血踏上了这片仍然在燃烧着的土地。黄维又一次心花怒放。然而,他高兴得太早了。刘伯承早为黄维布下“口袋阵”。11月22日,黄百韬的第七兵团已在碾庄地区被陈毅、粟裕的等7个主力纵队全歼。现在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中原野战军全部集结完毕,正在这一带张开一个巨大的“口袋”,只等黄维往里边钻。杨勇和陈再道率领的一、二纵队诱敌深入,在蒙城地区使黄维上了当;陈赓率领的第四纵队,又在双堆集使黄维上了当。双堆集战场,突然安静下来。直到这时,黄维才发现情况不妙,他的四周都有解放军在活动,前面的宿县和背后的蒙城都有解放军主力集结,十二兵团已完全进入刘伯承的“口袋阵”。几乎疯狂的“蹂躏战术”11月25日,经过连日来的进攻,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将黄维兵团12万人马,合围在以双堆集为中心,东西20里、南北15里的包围圈,令敌插翅难逃。双堆集是一个有100多户人家的平原集镇,因镇旁有两个古老的土堆而得名。黄维的十二兵团就被围困在以双堆集为核心,包括10多个小村庄在内的一块狭小的圆形地域中。被围之初,黄维并不感到惊慌。他对十二兵团的战斗力还是有信心的。特别是十八军这张“王牌”,建制基本完好,锐气未减。黄维认为,只要蒋介石批准他突围,凭着十二兵团的战斗力,就是铜墙铁壁,也能撞开一个缺口,杀出一条血路来。然而,蒋介石的想法却与他南辕北辙。蒋介石得知黄维兵团被围后,立即派顾祝同飞到双堆集上空,命令黄维不要轻举妄动,要死守待援。黄维随即下令各部挖掘战壕,埋设地雷,修筑明碉暗堡,拉上铁丝网,转入了阵地防御战。从11月29日起,中原野战军从四面八方向黄维兵团发动强攻,炮火映红了夜空,杀声。第十二兵团凭借强大的火力、坚固的工事,在坦克和火炮的支援下,多次顶住了解放军的冲击。其中第十八军表现得最为凶悍,哪里有阵地被突破,十八军就冲到哪里反击,堵缺口。他们用炮火组成一堵堵“火墙”,用机枪洒下一片片弹雨,阻挡解放军后续部队跟进。同时,对突入阵地内的解放军,十八军则用坦克碾,用烧,用轻重机枪、冲锋枪扫,用火箭炮、枪榴弹、手榴弹、迫击炮炸,还与解放军展开白刃拼杀。中原野战军急攻了几天,进展不大。中央军委及时来电指示:“对于战斗力顽强之敌,依靠急袭手段是不能消灭的。必须采取割裂、侦察、近迫作业,集中兵力、火力和步炮协同诸项手段,才能歼灭。”解放军很快就改变了战术,将急袭作战改为攻歼战。各纵队不再急于发起猛烈冲锋,而是实行大规模的土工作业,挖掘前进。在一望无际的淮北平原上,几天之内就奇迹般地出现了许多条纵横交错、像蜘蛛网一样密集的交通壕和掩体工事。一道道长龙似的壕沟一直延伸到了国民党军阵地前沿。平坦的地面上再也见不到人影,解放军全部转入“地下”,隐蔽在壕沟和掩体中。这一下,黄维兵团的“火海战术”完全失灵了。炮弹、炸弹对于隐蔽在壕沟和掩体中的解放军没有多大的杀伤力,而解放军却可以把冲锋的出发点设在敌人的阵地前沿,不慌不忙地集中兵力、火力,利用黑夜发起猛烈冲锋。黄维不甘心坐以待毙,等着挨打。他决定以攻为守,争取主动,以小规模突击打乱解放军的作战部署,破坏解放军的攻击准备,不让解放军轻轻松松地挖战壕靠近十二兵团的阵地。在黄维的指挥下,国民党空军白天不停地派出飞机对解放军阵地进行轰炸扫射。十二兵团每天也派出1至3个主力团和10至20辆坦克,在几十门重榴弹炮、山炮、野炮和迫击炮掩护下,向解放军占领的据点和村庄发起反扑。每到一处,他们就用坦克碾平、压塌解放军挖掘的壕沟,用炸药炸掉解放军修筑的工事。他们还到处乱挖,寻找群众埋藏的食物。凡是可以吃可以用的东西统统搬走,甚至连屋顶上的茅草都搬得精光。然后将整个村子彻底炸平、烧焦,以免被解放军利用。黄维把这种战术称为“蹂躏战术”。然而,不管黄维采取什么样的战术,也挽救不了覆灭的下场。十八军“老虎团”的覆灭12月5日下午4时30分,向十二兵团发起了总攻。滚雷般的炮声将双堆集震得摇摇晃晃,20万解放军从东、西、南三个方向怒潮般地卷向十二兵团的阵地。十二兵团的末日终于来临了。但是黄维不甘心灭亡,蒋介石的“王牌”十八军也不甘心失败。12月9日,中原野战军第六纵四十六团和七纵五十七团并肩攻入了大王庄。他们没有料到,在这里竟遇上了一块整个淮海战役中最难啃的硬骨头――第十八军第一一八师第三十三团。三十三团是十八军中一支赫赫有名的精锐之师,号称“老虎团”。该团全部由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组成,作战时异常凶狠顽强,是第十八军的精华。由于大王庄是双堆集的南大门,因此十二兵团副司令胡琏对它十分重视,特意将这只“恶虎”放出来争夺这个要点。战斗从早上8时一直打到晚上8时,整个大王庄成了尸山血海。时任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四十六团一营教导员的左三星,在几十年后回忆起这场惊心动魄的残酷厮杀时,仍激动无比:大王庄原来是个有四五十户人家的村庄,由于双方不停地炮击,已是一片废墟了。战斗一开始,我们就觉得不大对头,这股敌人很凶,不仅成堆地上,单个也上;有炮上,没炮也上;枪打得很准,拼刺刀也行。这一仗可就打出水平来了,真够劲!以后我才晓得,上来的是十八军三十三团,有名的“老虎团”,打日本人、打中国人都不含糊!他们有坦克,开始他们占些优势,冲到了庄前。我们就下决心要把他们赶远些。我们利用断墙、壕沟进行阻击,打退了他们的15次冲锋。“老虎团”不是纸老虎呀,确实能打。不说别的,从我这个方向一直打进去,跟我的通信员等我打到双堆集时已经死了8个,换了8个通信员啦!就我还没死。……敌人又打炮了,我们一看,三十三团还真经打,又拥上来黑压压的一大片敌人,鬼喊鬼叫地冲锋。我想,这回要与阵地共存亡了。没想到华野的部队又增援上来了。好整齐的队伍,一个个小伙子白净清秀,正副班长一律的卡宾枪、冲锋枪。150多人迅速占领了有利地形,阻击敌人。原来,我们也没有部队派了,华野七纵首长为了守住大王庄,就把纵队警卫连调上来了。这回敌人不太经打,很快垮下去了。原来三十三团也打光了,这回上来的全是汽车兵、后勤兵,连伙夫、马夫都上阵了。警卫连撤下来时,150人就剩下了17人了,好漂亮的小伙子哟!大王庄之战,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国共双方都付出了极惨重的代价:解放军中原野战军和的2个团都遭受了严重损失,其中3个营基本打光了,只剩下了营长或教导员。国民党军“老虎团”也全部拼光了,只剩下身负重伤的团长孙竹筠逃了回去。黄维得知“老虎团”覆灭后,气得摔碎了电话机。他下令从十八军十一师抽调1个团,连同一一八师所有能用的兵力,向大王庄反扑。十八军集中了全军的山炮、榴弹炮,连同八十五军的野炮营,倾尽全部弹药轰击大王庄。大王庄再次淹没在烟尘火海中。国共两支精锐部队在枪林弹雨中冲来扑去,逐房逐屋、一墙一沟地反复争夺。经过几小时血战,国民党军仍被解放军赶出了大王庄。驻守小王庄的敌八十五军1个团,看到大王庄之战的惨烈场面后,全都吓瘫了。团长放下望远镜说:“弟兄们,莫打了,咱们投降吧!”下面的官兵二话没说,当晚就向华东野战军七纵缴械投降了。在“老虎团”血战大王庄的同时,十八军一一八师另一支凶悍的部队――号称“青年团”的第三五三团,也在张围子地区与解放军展开了拉锯战,两军处于胶着状态。为了阻止解放军,胡琏丧心病狂,不顾一切了。他命令道:“给我炮击,炸平!炸平张围子!”一阵铺天盖地的炮火笼罩了整个张围子村,正在厮杀的国共两党的精锐之师,全部被这钢铁与火焰组成的旋风吞没了。十八军寿终淮海12月12日,解放军终于攻到了黄维兵团司令部的后门口尖谷堆。十八军军长杨伯涛亲自坐镇指挥,调来十八军一一八师的最后1个主力团――三五四团镇守尖谷堆。华东野战军则由第七纵队六十一团、六十二团负责主攻尖谷堆。七纵司令员成钧也亲自上前沿坐镇指挥。经过一天一夜的拉锯战,尖谷堆周围200米之内已被尸体覆盖了一层。尖谷堆上原有的坚固工事早已被炮火削平。一一八师三五四团只得临时用尸体垒起一道长达150多米的弧形“围墙”。几天之内,一一八师三五四团的团长居然换了3次。前两任团长都是因为丢失了阵地不敢去见杨伯涛而自杀身亡的。杨伯涛照样声色俱厉地对第三任团长廖汉庭吼道:“丢了尖谷堆,你就别来见我!”然而,在解放军的猛烈攻势下,这位新上任的廖团长仍然顶不住。他在电话中向杨伯涛大声呼救:“敌人全上来了!敌人全上来了!共军用人海战术,我顶不住了。快!快来炮火,敌人太多了!”此时,杨伯涛用肉眼也看见了尖谷堆即将被解放军的人潮所吞没。他现在手中已无兵可调。迟疑了片刻后,他想起了胡琏的密令:使用毒气。他咬牙切齿地命令道:“特种弹!打!给我8:57 狠狠地打!”一团团白烟在尖谷堆西南冉冉升起,尖谷堆顿时沉寂下来,解放军的人潮消失了。但没过多久,解放军再次发起进攻。他们用尿湿的毛巾做成了简易防毒面具,掩住口鼻,继续冲锋。这一次,杨伯涛的毒气弹也失灵了。十八军三五四团终于被解放军全歼了,团长廖汉庭被俘,尖谷堆也失守了。黄维兵团此时已完全陷入绝境。12月15日,绝望沮丧的黄维下达了“四面开弓,全线反扑,觅缝钻隙,冲出重围”的突围命令。十二兵团顿时像一群炸了窝的马蜂,乱哄哄地如鸟兽散。黄维和胡琏各自登上一辆坦克,在坦克营的掩护下,夺路而逃。昔日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王牌”主力十八军,此时也成了没头苍蝇。第一一八师早已打光了,第十一师也散了架。军长杨伯涛跳水逃命,结果还是被解放军俘获。副军长王岳、第十一师师长王元直、第一一八师师长尹钟岳以及副师长夏建勋、潘琦等均先后被解放军俘虏,十二兵团司令黄维也成为阶下囚。十八军的全部美式装备都成了解放军的战利品。十二兵团的12万人马,除胡琏等几位军官侥幸逃脱外,全部被歼。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李树正(国民革命军抗战名将)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国民革命军抗战名将
(国民革命军抗战名将)
李树正()字清源,日出生,甘肃白银人,七期毕业,国民党。著名国民党爱国将领。长相斯文,白白净净,非常英俊,为人正直,在国民党军内以清廉自居,颇受国民党总长上将赏识,是陈诚的的亲信将领,是陈诚嫡系。1971年以陆军中将军衔退伍,1991年病故台湾。
李树正基本信息
中文名:李树正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14年
逝世日期:1991年
职业:军人
军衔:陆军中将
最高职务:“陆军总部”中将参谋长
李树正人物生平
日出生于条城川口村(今属甘肃),曾就读于蒋家湾“六德书院”,第七期参谋班毕业。1930年从军,先后就读于陆军军官学校、、。先后毕业于陆军军官学校参谋班,陆军参谋系,后到国防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多年。和后来的整编66师中将师长关系要好。
1940年2月任战区司令部上校处处长。1941年1月拒绝参与策划制造,而触怒顾祝同,而被免职。同年和结婚。1942年任部团长,2月,调滇缅第1路第5军,远征缅甸,与日军交战。1944年回国,在湘西柳州战役中曾重创日军,曾参加、会战、。1945年日本投降时,随等以盟军中华民国代表身份前往参加舰接受日本投降典礼。
1947年任南京“国防部”三厅处长、部长办公室主任。日授衔,并晋升陆军少将,时年34岁。10月任剿总中将参谋长,日晋升,年仅35岁,3月任国民党嫡系美式机械化部队第80军(以他的嫡系部队青年军201师为骨干组建又一支美式机械化王牌军)中将副军长,7月任80军中将军长。1949年12月随国民党政府去了台湾。1950年9月任台湾“陆军总部&中将副参谋长,其妻叶芳娜和的夫人曾同在上海女子师范学校工作,后一直和李树正到处奔波。有二子二女。在1949年离开广州前夕,李树正曾下令第80军准备使用毒气和对付部队,企图阻止我解放军解放广州,但未能如愿。1950年3月率第80军抵达,参加由构筑的由国民党海陆空三军布置重兵的&伯陵防线&,企图阻止我四野南下解放军解放海南岛,然而这一切仍然阻止不了我军解放的步伐。4月16日,打响,4月30日解放海南岛大部地区。5月1日,海口解放。李树正率第80军三个师和一个装甲旅(相当于一个步兵师)三万多人撤离海南岛,逃往台湾。
在台湾期间,历任陆军总部参谋长,台湾“”委员、“国防部”研究院军事组首席讲座,并任《三军联合月刊》社总编辑。1953年李树正和夫人因同情台湾省主席而受到牵连,1955年又因曾和孙立人将军谈论时政被贬职,在军界长期得不到重用,一直在军报和任职,1971年以陆军中将军衔退伍,1991年病故台湾,时年77岁。和李树正交情甚好的将军闻讯不禁流下眼泪。[1]
李树正个人履历
历任国防部三厅二处少将处长,办公室主任,国民党国防部三厅中将副厅长,剿总中将参谋长,80军中将副军长,军长等职,后到台湾,历任“陆军总部”中将副参谋长等职。1991年在台湾病故。
.360doc个人图书馆[引用日期]国民党军的编制(师)
我的图书馆
国民党军的编制(师)
&&&&&&&&&&&&&&&&&&&&&&& &&&&&&&&&&&&&&&&&&&&&&& 列兵
&&&&&&&&&&&&&&&&&&&&&&&&&&&&& #1& 漫谈一下国民党军的编制(师)
&&&&&&&&&&&&&&&&&&&&&&&&&&&&& 在1925年之前,中国的军队编制除了奉系曾经用过以军-旅-团编制编组,晋系的编制为师下辖一个旅又一个团外,其他的都是师下辖二旅四团的编制。而国民党军在黄埔建军之后,师法苏联,改行为三三制编制,即师辖三团,团辖三营,在编制上大致一师为5500人,在北伐的八个军中,除第七军是承袭护法军的编制,下辖九个旅(即1旅2团,1团4营,1营3连),且只设旅部,到战时成立第*路指挥部来统辖几个旅外,其余均为三三制编制;而后收编的各路军队也多采用三三制编制。&&&&&&&&&&&&&&&&&&&&&&&&&&&&& 而到了北伐结束后,一方面蒋介石出于“削藩”的目的,另一方面,据统计,中国当时的军队数已达200万之多,因此、决定裁军,将全国的军队裁减为50个师。当时的编制为废除军编制,师下辖三个旅(部分师为二个旅),旅下辖二至三个团。而后,在1930年,又推出了所谓的“民国19年陆军暂行编制表”将国民党军的编制编为三种,1、甲种师,二旅六团制,2、乙种师、三旅六团制,3、丙种师、二旅四团制,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一方面都编为甲种师,另一方面又以独立旅,补充旅的名义扩编部队,基本上都成为了三旅九团的编制。如第11师最早的编成是三旅六团的编制,番号为31、32、33旅。3个旅长分别为桂永清、殷绳祖、余仲麟。而后将33旅的旅部撤销,编为31、32两个旅总计六个团;而后又编了个独立旅,3个旅长分别为李默庵、萧乾、李明。再如第1师,系由第1军的第2师,22师与鲁军张克瑶33军的1个师合编而成,为三旅九团编制,当时胡宗南的22师编为第2旅,后调整为二旅六团制时,编为第1旅,把作为杂牌的鲁军张克瑶部裁编为两个独立团,到中原大战时又扩编为独立旅,在追击红军至甘肃后,又编成了1个补充旅,此时第1师辖4个旅12个团。而嫡系各师的独立旅,补充旅在年间又大多扩编为师。到1932年6月,国民党又推出了“民国21年陆军暂行编制表”当时准备将所有的国民党军均编成二旅四团制的整编编制,但因为围剿红军与淞沪“一一二八抗战”之故,只有87,88等少数几个师编为此种编制。在1933年,国民党军根据与红军作战所得出的经验,感到以前的编制太大,在与红军作战中很不灵活。于是又推出了“民国22年剿匪军编制”该编制分为三种,甲种为二旅五团制,除了师辖二个旅,旅下辖二个团,师再直辖一个独立团或补充团,乙种为二旅四团制,即师辖二个旅,旅辖二个团,丙种为三团制,师不辖旅,直接辖三个团。从一些资料来看,当时是前后两种编制并存。如第四次围剿中央苏区时,第18军所属的11师为二旅六团制,而52,59两个师则为二旅五团制,在这三个师被红军歼灭后,又将11,14,43这三个师一分为二,分别编出67,94,97三个师,以上6个师均为三团制,再如第1师在西北直到1936年6月仍为4个旅12个团。但以上编制仅实行于国民党中央直辖地区与湖南,山东,陕西等地区,有不少地方实力派的部队的编制是自成一系,如桂系为二二制编制,军辖二师,师辖二旅,旅辖二团,川军则自行编组,混乱不堪,滇军则是总部辖旅,旅辖二团,东北军在九一八之前为军-旅制,旅辖三团,到长城抗战后改为军-师制,师辖三团.晋系虽有军师编制,但其作战与补给的单位是旅。到了1936年,由于日寇谋我日甚,国民党不得不进行抗战的准备工作,便开始整军,整军的编制分为两种:1935年整理师编制与1936年调整师编制, 打算在3-4年时间内整编60个甲种调整师,与60个乙种整理师。甲种调整师编制为师辖二个旅四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一个炮兵团,工兵、辎重各一营,特务、卫生、通讯各一连,计有13854人,马3508匹,步枪6127支,轻机枪254挺,重机枪75挺,迫击炮24门,步兵炮24门,野战炮36门,但到抗战爆发为止,只有20个师被编制为调整师,其中仅教导总队达到了该编制,其余部队为每师1万1千人,步骑枪3800支,轻重机枪328挺,各种火炮与迫击炮共计46门,掷弹筒43个。乙种整理师编制为两旅四团制。师有山炮营,装备卜福斯75毫米山炮12门;战防炮连,装备奥地利百禄式47毫米战防炮4门;及工兵营、特务营、通讯连、骑兵连、野战医院各一个。旅直辖部队为迫击炮连、(120毫米炮4门)、工兵连、特务连、通讯排、卫生队等等各一个。团有4~6门81迫击炮,营有6挺重机枪,每连一个掷弹筒。每班一挺轻机枪,每师约1万多人。虽然编制了50个师,但也只有部分部队达到此标准。大致上,在抗战爆发时,国民党军共拥有步兵182个师又46个独立旅,骑兵9个师又6个旅,炮兵4个旅又20个独立团,计170余万人。到武汉战役结束后,1939年初,国民党军又将编制一律改为军辖两至三师,师辖三团,团辖三营的三三制编制,到1944年初,国民党军在编制上拥有正规军步骑兵124个军,354个师,31个旅,112个独立团,非正规军351个游击纵队及保安团,兵力总计为650万人。但由于国民党军在敌后战场及豫湘桂战役中的失利,在抗战胜利时,国民党军己下降到了正规军120个军,340多个师,加上非正规军,特种兵与后勤单位等,计590余万人,但这是在花名册上的数字,实际上,由于国民党军一贯的吃空额,虚报人数等原因,国民党军当时的真实数字为400余万人,再加上收编的近百万伪军及敌后游杂武装,总计抗战胜利时,国民党军约有500万人左右。&&&&&&&&&&&&&&&&&&&&&&&&&&&&& 当时,国民党军除少数单位外,多数师只有人,但却照人领饷,97军只有1万3千人,战斗兵不足7千,却虚报为有2万人,再如晋军,在抗战时期人数不超过10万,阎锡山却按18万人向重庆领饷。汤恩伯部,每军公开以人的空额军饷上交总部,连以廉洁自许的陈诚,所属部队也准许一个连可吃三个空额。蒋介石有鉴于此,便于抗战胜利后进行整军,到1945年底,将正规军缩编为89个军,253个步兵师,2个骑兵军,13个骑兵师&&&&&&&&&&&&&&&&&&&&&&&&&&&&& 1946年,经国共和谈双方商定,对全国军队进行整编,把原来的军整编成含有步兵旅建制的整编师,总兵力约减少1/5,而战斗单位兵员比以前充实。从1946年3月起,国民党军即将军队分期进行整编,其主要内容为:将集团军改编为整编军,军改为整编师,师改为整编旅,旅将原辖的三个团改为二个团,原计划在46年7月完成,但是因内战爆发,陇海线以北的部队未完成整编。
&&&&&&&&&&&&&&&&&&&&&&&&&&&&& 我曾见到一份朱继团写的《国民党军与整编师对照表》,大体上正确,但有一些错误的地方, &&&&&&&&&&&&&&&&&&&&&&&&&&&&& 现一一列举如下:1,国民党军在编制整编师时,并非是从1到90一一编入,而是没有整编67、84、86、87、89这5个师,朱继团说什么整67师准备由5军和18军各抽一个旅编成,整84师,由吴化文部伪军新编, &&&&&&&&&&&&&&&&&&&&&&&&&&&&& 整86师由新1军, &&&&&&&&&&&&&&&&&&&&&&&&&&&&& 整87师由新6军一部+伪军编成,不对,新1军编为整50师,新6军编为整14师,并非把新1军和新6军拆开分编,也无将5A和18A各抽一个旅编成整67师之事,吴化文部也不是一开始就确定编为整84师,这几个番号均不存在,其实,当时在国民党军中,中央系部队已占有绝对优势,大体上,中央军嫡系与中央化部队约占一半,加上依附于中央军的杂牌军,约占国民党军队的2/3,其他地方实力派军队只占1/3,在国民党军内部,已无人能挑战蒋介石,而对中共武装,国民党对其甚为轻视,认为可以在一年内击败之,而且当时国民党的财政支出有很大的赤字,军费开支占当时国民党财政支出的大半,因此,陈诚等人拟定了一份方案,决定在剿共战争大体结束后,将国民党军削减为50-60个师,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党怎么可能会再扩充军队呢?而吴化文部是伪军,当时按陈诚等人的设想,伪军先暂时编为地方保安部队,待剿共战争大体结束后都要裁撤,而后,因剿共战局败坏,便将伪军编为暂编各师,但因吴化文作战卖力,才编为整84师。&&&&&&&&&&&&&&&&&&&&&&&&&&&&& 2,并不是47年把新建的23军改为整2师,而是将整45师改为整2师,整45师由96军编成,96军并不是抗战最后期建立的,其前身原为东北军系统之骑兵第二军,辖暂12师、暂14师、暂15师。在编为整编45师后,番号分别改为211旅、212旅、213旅,在潍县战役中,师部与212旅被歼,而后将整45师改为整2师,晏子风任师长,整2师在济南战役被歼后,又以新兵与逃脱人员重建,番号改为23军,&&&&&&&&&&&&&&&&&&&&&&&&&&&&& 3,整5师已完成了改编,不是“未全部完成,很快就恢复了传统的5A番号”,但它是在1947年改编的,之所以说它未全部完成改编,是因为:原整编师的编制为一个旅辖二个团,但在内战中,国民党军发现这种编制不利于作战,便改为旅辖三个团,因此,在1947年改编的整编师均只改了个番号,另外,整编74师在孟良崮被歼后,以留在后方的3个补充团和1个榴弹炮营重建,那3个团就是整编74师为了把二团制旅改为三团制旅所组建的,大约到1948年初,国民党军的整编师均改为三团制旅,另外出于虚张声势的考虑,整21师在赴台平息“二二八事件”时曾将番号改为21军。&&&&&&&&&&&&&&&&&&&&&&&&&&&&& 4、榆林邓宝珊、四川刘文辉与山西方面并没有不接受老蒋整编,拒绝执行整编方案,继续保持军的番号, &&&&&&&&&&&&&&&&&&&&&&&&&&&&& 刘文辉的24军已改编为整24师,榆林邓宝珊与山西方面之所以没有改编是因为,他们的军队在陇海线以北,未完成整编。
&&&&&&&&&&&&&&&&&&&&&&&&&&&&& 5,当内战爆发时,国民党军计有86个整编师及军,245个师及旅,其中有已被改编的为56个整编师,147个旅,另有30个军,98个师尚未改编,其中马步芳部骑兵第5军原定为须裁撤部队,但却保留了下来,只是下属的骑兵师改编为了骑兵旅,而后,国民党军又改编了12个整编师,使整编师达到68个,到1948年2月,总计国民党军有整编师及军104个,整编旅及师279个。到1948年7月,国民党军又取消整编师、整编旅的番号。恢复了军、师番号,每军以三万五千人定编,实行三三制,军辖三个师,师辖三个团;这种编制以后一直用到内战结束。
馆藏&20517
TA的最新馆藏[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民党军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