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捷信公司捷信提前还款怎么算合同上面已经写了不收取费用为什么还扣几百呢

捷信消贷:分期还款愁煞人?
费率奇高 “高利贷”非空穴来风
电话追债 还款日被肆意“问候”
“一千块钱‘爱疯死’(iphone4),分期还款不用愁”,想起数月前在天河区某电器门店听到的这句广告词,某贸易公司客户经理陈小鹏(化名)满心悔恨。
“自从办了捷信数码产品分期付款业务后,每个月的480元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上供’。仔细一算,才发现年利率竟有45%之多。好几次我想提前付款,他们就要我按总额交清余款后再付288元服务费。而且,每到还款日,捷信的人就会不停给我打电话,还骚扰我亲朋好友,直到无可奈何地把钱划去他们账上……”
事实上,在搜索引擎输入“捷信”二字,除了该公司官方网站外,便是网友在各个论坛发布的一篇篇控诉文章,无数有着类似小鹏遭遇的消费者或愤怒、或无奈地质问“捷信管理层”:极高的“利率”、行之乏据的服务规则、无孔不入的电话骚扰乃至恐吓,是否与该公司标榜的“最值得信赖的贷款专家”名实相符?然而,这一切换来的却只是石沉大海般的沉默……
消费者:利率太高真离谱
在所有投诉中,高利贷是捷信最为人诟病的地方。
“在办理捷信家电分期付款业务中,从来没有任何人谈及利率。即使到了合同签订时,也只是把每期需要还款的额度标明。自己仔细计算后,才发现利率实在不低。”
为了验证小鹏的说法,8月7日,《民营经济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来到了广州白云区一家与捷信有合作关系的手机店。
一进店门,记者就提出要购买一部价值5000元的手机,其中分期付款部分4000元。服务员满口答应后拿出了捷信的合同,合同上并没有像该公司官方网站“客户须知”栏目表示的那样,“包含利率和年费率、利率变化和/或年费率变化的条件”,只有服务员手写的“每期还款560元,共分9期还清”字样。对此,该服务员解释道:“这是捷信的规定。我们店所有的产品,他们都定了首付和还款数额。”
记者算了一笔帐:假设贷款额为4000元人民币,还款时间为9个月,每月(期)偿还560元,那么总还款数额当为5040元,比贷款额4000元高了足有26%。年化计算后,相当于34.6%利率,是目前最高的“五年及以上期”贷款利率的5.19倍!由此可见,消费者们投诉的“高利贷”并不是空穴来风。
听到记者对利率的质疑,这位服务员立刻笑着说道:“不就是每个月交几百块钱吗?那点钱和你即将拿回去的手机比,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你签下合同,半个小时我们就能搞掂申请手续了。”
当记者再向服务员询问是否可以提前还款时,对方竟答道:“为保证各位用户的良好体验,捷信分期付款业务并不鼓励提前还款。如果真想提前还款,必须在还完第三期后进行。除了还完应偿总额外,还要加收200元服务费。”然而,在合同文本上,并没有提前还款加收服务费的条款。
对于上述问题,捷信方面答复:“我们分期付款业务的每项利率都已在合同中明示,消费者需仔细了解清楚再行签订合约。另外,如果提前还款,并不用交‘手续费’,更没有‘三个月体验期’的规定。为此,我们已就消费者反映的这些情况,与合作商开展了全面清查,相信不久便能给大家一个公正的结果。”
前员工:“赚钱”文化是根源
为了弄清捷信分期付款利率高企的原因及内部管理的情况,记者又以手机经销商的身份访问了捷信中国广州分公司。没想到的是,该公司员工并没有正面回答记者问题。相反,只是要记者留下联系方式,“待到业务部同事确定阁下商铺能否代理我们业务再说”。
对此,曾于捷信中国成都分公司任职的某位前信贷经理表示,自从2007年捷信来华开展业务以来,管理上就有“水土不服”的问题,很多办法都是从中东欧方面生搬硬套过来:比如过分相信合作商和雇员的自觉性,导致一些经销商或内部人士利用他人身份资料私自开设户头,购买产品再离职。此举在造成坏账之余,也使无关人士受到了骚扰。看来,本报6月份报道的“张波‘被贷款’”一事并非空穴来风。
捷信方面则称,“为了解决‘被贷款’现象,近两个月来我们把2008年以来的录音资料都进行了审查,已经处理了300多件疑似案例,其中三分之一已确认不是本人办理。现在我们要求,客户办理业务都要将现场照片和身份证照片输入后台系统,经对比后确认本人身份方才放贷。”
“在公司内部,一些人把‘赚钱’、‘冲业绩’看做唯一目标,上级教育我们贷款签发速度要加快到一个小时以内。可问题在于,分期付款买电器的客户大多是一些收入有限的年轻人,工资低微,职务也不稳定。为此,催收中心的同事们就被要求每逢还款日要尽可能多打电话,‘问候’债务人,以确保对方能够及时交款。”
正是在这种一切向钱看的氛围下,捷信中国自2009年来屡遇消费者投诉。可是公司仅在2010年在怨言较为集中的百度“捷信”贴吧回应了一次,结果却不了了之。
尽管如此,这些年来捷信中国的业务仍在高速发展:截至2012年1月底,该公司已在国内40余个城市设点,拥有合作零售商6450个,零售网点11350个,贷款总额36.86亿元。而在今年4月商务部开展的“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中,捷信中国更是实现了放贷3亿元,同比增长114%,16万消费者参加的业绩。
“因为管理层看中的都是业绩,所以这两年里,他们对消费者投诉就更不在乎了。”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前员工评价。至于捷信中国一直宣称的“母公司PPF集团为中东欧地区最大的国际金融投资集团之一,管理资产超过100亿欧元”的说法,他则表示,除了PPF在深圳总公司有几位来自捷克、俄罗斯的高管外,其他管理层皆是本土人士。
而捷信中国公关部在回复中称:“这几年里我们一直在改善内部管理,发生投诉事件也许和沟通不到位有关。其实,我们每年都由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进行审计,单项放款利率从来没有超过银监会规定的贷款利率4倍,因为我们在中国主要从事担保业务,只收手续费,利息是由资金管理者收取。”
律师:部分手段不可取
对于消费者的投诉,北京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渌湫指出:“捷信中国的客户负担的实际利率已经超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的规定,即贷款利率的4倍。按该《意见》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消费者与捷信订立的合同涉嫌高利贷,高出合理利息部分不受中国法律保护。而那些未在合同中体现,又在实际上收取的‘服务费’或其他项目,消费者也可以拒绝支付;如果协商不成,还可凭相关证据进行起诉。”
至于人们反映的还款日电话骚扰问题,刘律师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在还款日肆意打电话‘问候’债务人除了侵犯公民休息权以外,还是对社会公序良俗的一种违反,这同样是不可取的。”
而据记者了解,在百度“捷信”贴吧,已有律师通过发布信息的形式,组织受害者QQ群,“准备就捷信中国部分有争议的操作、经营手段向法院提起集体诉讼”。
对此,捷信方面回应道:“为了改善服务,提高竞争力,我们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精神,接受媒体和消费者监督。而且,在今年下半年,我们还将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整改活动。”
■本报记者 罗家庆 李跃浩
> 相关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捷信怎么提前还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