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未来中国经济新增长极“第四增长极”

谁是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_经济观察_新浪财经_新浪网
谁是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一家之言 -童中贤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的迅速崛起,中国经济的三大增长极已浮出水面,并在全国形成了共识。这三大城市群,就是三个巨大的增长极,集聚、辐射效应十分明显。但是,这三个增长极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尚未形成一个与之相应的增长极,那么,第四增长极在哪里?目前已经提出构建的有东北经济区、海西经济区、成渝经济区、中部经济区、关中经济区以及北部湾经济区等等。那么,究竟谁最有基础和潜能培育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四增长极?
  讨论增长极不得不提到经济极化的问题。单纯讲极化,是指事物或事件沿某一方向持续发展并达到顶峰,它既表示事物或事件的动态过程,也表示其发展结果。而经济极化即是指经济活动在某一区域或部门的聚集。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区域传导。也就是说,作为增长极,它首先不是一个大的综合部门或区域,而是作为这个大的综合部门或区域中的一个“点”存在的。当然这个“点”有大也有小。中部地区作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这个极是不是包括整个中部地区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或者换个说法中部地区作为第四增长极,它的“极”在哪里?这个“极”到底有多大?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引用一个网络概念,即“极域”,在这里主要是指区域类型增长极的空间范围。
  对于中部作为第四增长极的空间范围,从中国地理版图来看,真正能代表“中”的应该是武汉、郑州、长沙,也就是京广铁路的长武郑线。如果把中国东部比作一张弓,那么这条长武郑线就是这张弓上的一根弦了。目前在这条线上已分布有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这也是进入国家战略层面的城市群。整合这三大城市群,构建长―武―郑大都市带,这一都市带我们称之为长武郑城市群(这里的“长武郑”只是一个城市群名称而已,并无排序先后之意。为避免排序有争议,在定这个名称时,我们主要考虑了三个方面:一是按字母顺序,二是按笔划顺序,三是按方位习惯顺序,而“长武郑”恰好符合这三点),它的空间范围就是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极域所在。这个极域包括以武汉、郑州、长株潭为中心的武汉城市圈(1+8)、中原城市群(1+8)、长株潭城市群(3+5+1)以及河南的驻马店、信阳等组成的空间区域。
  长武郑城市群或长武郑大都市带除三大城市群外,还包括中原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之间没囊括进去的驻马店、信阳两市。这是中部的相对发达地区,区域面积为25.21万平方公里,人口12951.98万人,分布着武汉、郑州、长沙等一个副省级城市、两个省会城市、21个地级市和37个县级市共61个城市。据统计数据,这个城市群2005年GDP总量为16055.65亿元,占中部地区的43.34%,占全国的8.81%。长武郑城市群的城市密度和每平方公里的产出都相对较高。从城市密度来看,长武郑城市群每万平方公里有2.42座城市,大大高于中部每万平方公里1.64座和全国每万平方公里0.69座的水平;此外,长武郑城市群每平方公里产出为636.9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35倍和中部平均水平的1.77倍。但是,相比已经凸现的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增长极,长武郑这个增长极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地盘大、人口多的长武郑城市群,2005年GDP总量仅为环渤海的34.11%,长三角的47.42%,珠三角的88.62%。
  长武郑大都市带不仅是中部的相对发达地区,而且中部的区位优势更多也集中在这个区域内,甚至可以说,中部的区位优势,就是长武郑的区位优势。郑长公铁交通干线是我国连接南北“第一通道”的主体部分,全长898公里,占京广线的39.15%,如果按城市群南北端城市之间的距离算(即河南新乡至湖南衡阳的距离),则超过了50%,这一线也被国家“十一五”规划列为重要发展战略区域之一。同时在这一线左右还各有一条大通道,即207线(洛湛线)和106线,并与京广线构成了两条南向出海通道。从横轴上看,中国自东向西三条大通道,即陇海线、长江带、上瑞线均经过长武郑,并与南北“第一通道”京广线交结形成三大交通枢纽,从而整个区域形成一个“田”字网络向东西南北延伸,使整个中国区域版图连成一体,同时也为自身打造第四增长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虽然长武郑城市群在中部范围内来讲,可以视作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但也不能作井底之蛙,自我鼓鸣。目前,与长武郑城市群正展开区域发展竞争的国内区域经济增长极中,还有如下板块备受世人关注。
  1.东北板块。根据东北地区振兴总体规划思路,这个区域不仅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省份,还包括内蒙古东部兴安盟、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以及赤峰市、通辽市五个盟市,并希望将其打造成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据统计,这个地区土地总面积135万平方公里,人口12046万人,2005年GDP为18130亿元,占全国的近1/10,单从这一点来看,这一区域似乎更具有实力成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然而,根据增长极理论的提出者弗郎索瓦?佩鲁的观点,如果把发生支配效应的经济空间看作力场,那么位于这个力场中推进性的元素才可以描述为增长极。作为一个力场,它的力要大,就必须有相当的质量作基础,因为根据物理学原理,一个物体的质量与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成正比的,而东北地区GDP总量尽管比较大,但密度却很低,每平方公里产出仅134.3万元,比全国189.9万元/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还要低55.6万元。不仅如此,根据增长极理论,一个增长极还需要有几个基本点作支撑,其中第一个就是其地理空间表现为一定规模的城市。而东北地区,虽然有沈阳、大连、哈尔滨等特大城市作支撑,但其区域的城市密度却不高,每万平方公里才0.75座城市,略高于全国每万平方公里0.69座的平均水平。另外,辽宁南部处在渤海湾地区,即使将其划入东北地区,它与大东北的西北部也没有多少直接经济联系,整合的成本也高。所以说,东北地区要成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路还很长。
  2.成渝板块。近段时间以来,以重庆为核心城市的大西南成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声音多了起来。2007年春,全国“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重庆代表团座谈时指出:“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日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推出了题为《第四极,第四区》的特刊,其中有文章写道:“这些年来,在奔腾不息的长江上游是否正‘破茧’着中国经济版图的第四极?”于是一些经济学专家判断,“第四极”的概念已经进入中国高层视线,并预料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定将贴上“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标签,特别是关于《川渝合作,如何破题》的报道在川渝两地引起热议,从政府到民间,都在讨论着两地合作,成为中国第四极的辉煌前景。
  川渝地区会不会成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四川省社科院学术顾问林凌认为,这儿是西部惟一“够格”的地区,川渝经济区是西部最发达区域,面积约15.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000多万,经济密度是西部平均经济密度的14倍,每万平方公里有1.73座城市,比全国平均水平多1.03座;每平方公里产出350万元,比全国高出227万元。毫无疑问,站在西部说,川渝经济板块是“够格”的重要增长极,但跻身全国第四增长极,目前“贴签”未免为时尚早。
  3.海峡板块。根据福建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叶飞文的构想,这一区域是以海峡东岸台湾、西岸福建为主体,范围涵盖台湾海峡两岸区域,包括台湾,福建,浙江的温州、丽水、衢州,江西的赣州、抚州、鹰潭、上饶,以及广东的汕头、潮州、梅州、揭阳等地区。据报道,2005年该区域GDP为38923.17亿元人民币,其中福建为6560.1亿元,台湾为27203.3亿元,粤东为1674.38亿元,赣南为1259.37亿元,浙南为2226.02亿元。可见,海峡西岸GDP达到11719.87亿元人民币,接近东岸的1/2,为海峡经济区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如果将整个海峡经济区视作中国经济增长极的话,那么,该区域就不是排“第四”的问题,而应是“前三”了。如果是将海峡西岸作为中国经济增长极,那么要说能在全国排第四也不现实。据统计,海峡西岸土地总面积为27.15万平方公里,人口为8496.24万人,2005年GDP总量为11739.22亿元,分布城市44座。其城市密度和每平方公里产出均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东北地区和成渝地区,但却低于长武郑城市群的水平。
  (作者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
】【】【】
不支持Flash
经济观察栏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_微信网页版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1979年,邓小平在深圳画了一个圈,深圳这个贫穷落后的渔村已崛起为国际大都市,形成了中国经济增长第一极; 1990年,江泽民在...
微信热点文章谁是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图)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陈耀  本报记者 李伯牙 北京报道  “1980年代看深圳,19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滨海”,在过去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历程中,几乎每个发展阶段都会产生一个相应的增长极来带动区域的发展,以深圳、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以京津为核心的环渤海三大区域成为公认的三大增长极。  谁能成为第四极并带动下一轮中国的区域发展?为此记者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耀,他认为从目前释放的政策信号看长江中游地区颇具潜力。然而,无论新旧增长极都面临诸多问题,最关键的是如何打破体制制约,让市场起决定作用,从而真正发挥增长极的带动辐射作用。  三大增长极特点各异  《21世纪》: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可以说是公认的三大增长极,这些增长极是怎样形成的?  陈耀:增长极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有历史渊源、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社会文化和经济政策等因素。就历史渊源来讲,过去增长极在中原地区,海洋文明兴起后沿海的区位条件有优势,所以经济的重心转移到沿海地区。  珠三角经济圈的形成最大的原因是开放政策,如果不开放就没有今天的发展,而开放也是和它的区位优势相关的,紧邻港澳地区,开放后港澳的资金、技术就进来了。改革开放后,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华南崛起,而东北相对衰落了,北部地区包括京津冀发展也相对弱一些。  珠三角地区是外源式的,主要是吸引外资,外向型经济特点突出,开放程度最高。长三角是内生与外源混合的。京津冀这一极多数还是以国有经济为主,重化工比重比较大,北京比较特殊,现代服务业占比较高。这三大经济区特点不同,发展引擎也有差异。  长江中游可能成为第四极  《21世纪》:三大增长极都是在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像珠三角这样的外向型地区,经济增长面临的转型压力很大,区域发展的动力不足。下一个十年,哪个区域会成为拉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第四极”?  陈耀:过去的区域总体战略基本是按照这种套路来走的,前几年都在争第四极,大概有三个地区都在做这种准备。  一个是以沈阳、大连为中心的辽中南城市群。东北振兴搞了十年,我们测算现在东三省在经济中的份额基本没有变化。东北从过去在全国经济中占比15%左右,进入21世纪降到8%左右,现在还是这样。我们曾经认为从地理位置上看,东北似乎能继天津之后成为一极,现在可能性没有那么大了。  第二个是成渝地区,过去经济基础比较好,国家三线建设在这里进行了大量投入。三线建设2000多亿元的投资,形成了为数众多的军工企业及上千家科研院所,这些企业和科研机构都为后来成渝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发挥了很大作用。  成渝地区主要的问题是,重庆成为直辖市之后,对于成渝地区的发展有利有弊。有利的是直辖带动了重庆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振兴、三峡库区移民搬迁、以及上百万贫困人口的脱贫,有弊的是两个地方的合作一直不顺利。  《21世纪》: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从国家这些年改革开放格局来看,下一步国家战略会向哪个地区倾斜?  陈耀:如果从培育的角度讲,还是长江中游城市群。  从现有的基础条件看,长江中游地区区位交通、资源禀赋和内部市场条件很好,科技力量很强,武汉、长沙这些地方都是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人才较为密集的地区。从交通上来讲,长江中游经济圈与国际的联系距离比较短、物流成本低,无论是走长三角、珠三角还是从福建海西出海都比较近。现在提出长江经济支撑带,建设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的综合交通运输网,将使这些地区之间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  减少行政对地域经济的干预  《21世纪》:我们寻找第四极,还希望找到与其他三个增长极发展模式不同的地方,因为旧有的增长极在过去的发展中已经遇到很多问题,如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第四极能否探索出新的模式来?  陈耀:这是我们在培育第四极的时候应该考虑的,今后的城镇化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道路,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城市无限制地发展,过度集聚导致不经济以及城市病问题。现在培育新增长极的时候,在发展初期也难以完全避免这些问题,有些问题只有集聚到一定程度才会产生。不过后发展地区也有优势,尤其可以利用新技术新机制,避免过去走过的弯路。  《21世纪》:第四极怎样才能真正变为对区域有带动辐射作用的增长极?  陈耀:现在增长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主要障碍来自于体制,来自于行政区划带来的利益格局。首先是政府权力太大,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太多,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要素的流动就没有这么多阻力。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试图打破行政区划的体制分割,但是难度很大,下一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应该把这作为一个重要方面。  弱化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资本就会向着投资回报高的地方流动,而劳动力会向收益高的地方流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就会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  说到底还是要转变政府职能,要让市场起决定作用,政府把环境搞好、做好监管,不要过度干预经济。这样增长极到了一定程度,自然就会从极化效应转变为扩散效应,向外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扩散发展是一个梯度推移的过程。河北的环京津贫困带实际上就是一个行政分割的产物。  《21世纪》:增长极就是一种非均衡的发展战略,要让有优势的地方率先发展,这样地区间的差距还是越来越大。  陈耀: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增长极早期是集聚的,后来就开始扩散,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带动欠发达地区,使得核心地区与外围地区差距越来越小。当然这个过程仅靠市场的力量会相当漫长。这样,也就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差距可以逐步缩小但不会消除,即使欧美这样的发达国家内部各地区还是有差距。(编辑 程东升)  作者:李伯牙
(责任编辑:Newshoo)
&&&&&&</div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的经济增长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