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北旅行结婚一般花费花费需要多少啊,拉卜楞寺晒佛这个地方怎么样呢?

所属景区:甘南
序:迟到的游记,为了忘却的纪念这真算得上是一份迟到的游记。2007年7月,从甘南一直走到了川北。回来后,零零碎碎写过一些小字,却从来没有完整地去整理过。只是经常会在梦里,想起那一路美景。日,因为汶川的一场地震,又牵扯起了那份思绪。川北,曾经停留、曾经欣赏、曾经赞叹的地方。“风景旧曾谙”——在MSN的签名档里写下这几个字的时候,心里是说不出的伤感。仿佛听到一个声音,在内心里说:写吧,写吧!把那天、那云、那人、那一路,都写下来吧,就算是为了忘却的纪念。可心里总有些惴惴不安,怕自己缺少那种强大的记忆,也没有那份面对回忆的勇气。“川北风景旧曾谙”——当我看到《上海一周》上,用这个标题,来怀念川北风景的时候,所有的记忆似乎一下子都跳了出来,那么清晰!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激动的心情:要写点什么。想记住如画的风景,想怀念同行的朋友,想给没有去过的朋友一个分享。非常非常想把川北先写下来,可是,倒序实在超出了我笔力的范围。还是按照行程,慢慢道来吧。对于游记,我向来懒散。柬埔寨的游记,到现在还没写完。希望这一次,我能尽早完成这份迟到的游记,不要拖太久。1、行走的理由行走,其实不需要什么理由,只是想去走走。看到报名通知里说,那里有蓝天、有白云,有中国夏天最美丽的风景线,心驰神往,一下子就占据了脑海。于是,和多多相约,一起去行走。出发之前,领队替我们定好了去程的火车票,却告诉我们,回程的机票就自己解决。彼时,多多正在扶桑尽情享乐,手机联系不上。为了拿到便宜的折扣,我二话不说定下了咱们的回程机票。我知道,多多回来后,肯定会补我一个授权。果然如此。而且,多多还请我看了一场音乐剧《妈妈咪呀》,非常棒,算是一个好的开端吧。2、除了美食,还是美食此行的起点,在兰州。住处就在火车站边上,一家经济型酒店,倒也干净方便。放下行李,盘算着找个地方打发晚饭。有朋友推荐“大漠烤肉”,据说就在兰州宾馆对面。看一下地图,不算很远,那就走过去吧,顺道领略一下兰州街景。人行道上,有不少卖酸奶的小摊。来之前就听说,此地的酸奶非常地道。领队看出我们对酸奶的向往,请我们每人喝上一瓶。我们买光了那个小摊仅剩的酸奶,还不够。于是,我和多多只能分享一瓶,那真叫一个香啊!大漠烤肉,千万不要顾名思义以为是一家很“大”的店,其实这只是一家中等规模的小吃店,里头有一些座位,门口有一块空地,支了3、4张桌子,放几张条凳,豪迈的风情,倒是有几分的。烤肉师傅坐在店门口的炉子前,娴熟地翻飞串在钢丝上各式各样的肉串,熟练地洒上调味粉,还时不时地让火苗串出炉子,看起来要着火似的,再将肉串一把把地送到我们桌上。牛羊鸡身上的各个部位,我们差不多都吃了个遍。在这里吃烤肉,不喝啤酒可乐,也不饮茶,流行喝一种叫“杏皮水”的东西。浅浅的黄色,清凉清凉的,回味中有淡淡的甜味,很解渴,还很能去掉烤肉的油腻和腥味,而且价格便宜。只是,我一直没搞明白,这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难道是用杏子皮,加水熬出来的么?实在没功夫去研究了,享受美味最重要。光吃烤肉肯定是不过瘾的。明天就要离开兰州了,怎么能错过拉面呢?于是我们开始寻找拉面。在这个当口,我们还去了商场,陪一个朋友补充了一些补给。结果,在那个商场门口的广场上,我们先和酸辣粉做了一番甜蜜接触。在路人的指点下,我们找到了当地比较著名的一家拉面店:金鼎。据说,当地的拉面店一般过了晚饭时间就关门了,所以,我们能在晚上8点多找到这样一家店,还真不容易。大概这就是我们和拉面的缘份吧。这里的拉面果然名不虚传,汤清,葱绿,面白,肉香。我这个人对于面食基本上没有什么免疫力,再加上有朋友说,离开兰州以后,后面几天就不会再有那么好吃的拉面了,结果,我呼哧呼哧地干掉了一大碗面条。这句话后来果然被验证了。不管是在甘南还是川北,以至回到上海后,就再也没吃到过那么美味的拉面。再后来,在《藏地孤旅》里面看到,村郎也在金鼎吃过拉面,并且他的朋友也对他说过类似的话,当时就觉得吃面时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当然,这是后话了。3、兰州风景线头天晚上寻找大漠烤肉的路上,路过了兰州大学。当时,我有点儿惊讶,这所大学,居然占据了兰州市内那么好的地段。不知道这所大学算不算名牌,反正当年填志愿的时候,没有一个同学提到过这所学校。不过在我印象里,以城市名字命名的大学,基本上都不差,比如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又比如南京大学、重庆大学。反正路过了,就留个影吧。呜呼,此番旅行的第一个身影,就在兰州大学校门口定格了。吃罢烤肉,我们慕名去看中山桥。还没来得及考证这“黄河第一桥”的名号是怎么得来的,出租车就已经把我们送到了河边。一座铁架子桥,横跨在泥沙泛滥的河上。河不是很宽,当然,桥也就不那么长,大概百来米吧(不好意思,我的距离感几乎等于零)。多多告诉我,桥底下就是黄河了。不会吧?我对黄河的概念,基本上来自于《黄河大合唱》的渲染。可看底下这黄河,温吞水似的,咋没那种气势呢?不过,这水果然混浊,如果打一瓶水上来,搁上五分钟,起码沉淀出半瓶沙子,真的是:跳进黄河洗也洗不清啊!领队在一边说:不到黄河心不死。而今到了,那么心就死了。叫我无语。中山桥这个名字,据说是为了纪念孙中山为兰州所做的贡献。当年孙中山曾经想定都兰州,所以兰州由此大大地发展了一把。只是,孙中山没能打下天下,兰州也就错过了一次成为首都的机会。历史,总有一种欲说还休的纠缠。这桥其实挺普通的,如果没有桥头“中山桥”那三个字,跟上海的外白渡桥几乎就没啥两样。不过,外白渡桥一直有汽车开来开去,只是最近才拆了拿去修理。这中山桥,却是一座步行桥。这样,我们在上面走来走去,就不用担心被汽车撞到,拍照也变得随心所欲起来。第二天一早,离开兰州之前,我们又去了一次黄河边。这次是去看一座名为黄河母亲的雕塑。傍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想兰州人多多少少有一份自豪吧,所以由当地的雕塑家,用当地的石料,制作了这样一个雕塑,当作河边的一道风景。许多人都站到雕塑前面拍照留念。我对这种当代人工制造的“风景”没啥兴趣。只是举起相机,记录了一下。4、甘南第一站从兰州出发,包车开半天就可以到夏河,路况也不错。到夏河的时候,刚过了午餐的时间,来不及细看,我们径直奔进了宾馆对面的一家小饭店。后来,同行的其他朋友也陆续来到了这家店,三三两两地坐定下来点菜。狭小的店面,竟一下子显得有点捉襟见肘。我们十来号人点完菜,就看到一个十几岁的小伙子火急火燎地冲出去了。约摸二十来分钟后,他又回来了,手里提着很多蔬菜,都是我们刚才点的品种。看来,这家店真的是小,小到没有足够的原材料储备。不过,这样菜品才新鲜,这么一想,就很满足。夏河是个小镇子,比我想象中的镇子要小许多。镇子的主体就一条街道,这个镇子上的主要建筑,几乎都分布在这条街道的两边,什么镇政府啊、邮局啊、小学啊,当然,还有很多客栈、饭店和纪念品商店,都是为我们这样的游客准备的。趁着等菜上桌的空档,我去隔壁的邮局逛了一圈,买了一套明信片。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迷上了明信片,每到一个地方,都盘算着给自己寄一张回去,让自己的每一个脚步,都通过明信片点点滴滴地被记录下来。不过,这明信片的质量,差强人意。晚上我们换了一个地方吃饭:华侨饭店。显然,这个饭店有名气得多,因为这里冒出来许多老外。他们的咖喱饭不错,正好对我胃口。酸奶非常酸,得加点儿蜂蜜才行。从饭店回宾馆的路上,我依旧穿着短袖汗衫,多多问我冷不冷,我没答她。那时候正是7月底呢,上海火烧火燎的高温,恨不得把整座城市烧成一座火焰山,这里,只是20多度的阳光和清风,让我多享受一会儿吧!5、梦开始的地方到夏河,就是为了看两个地方,一是拉卜楞寺,二是桑科草原。拉卜楞寺就在街道的尽头,兜兜转转,大概走个二十来分钟就能到了。桑科草原稍微远一些,需要坐车子过去。拉卜楞寺和西藏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扎什伦布寺,还有青海的塔尔寺,合称为喇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规模上仅次于布达拉宫。虽然之前我从来没有到过藏区,但是,对藏区的向往,一直是我心中难平的情愫。第一次进入藏区,第一次面对如此神圣的藏传佛教寺庙,让我激动不已。前世的梦,是否遗落在这片土地上,在这个没有世事纷扰的地方?而今生的召唤,就是要来寻找那前世里失落的梦?看到拉卜楞寺,彻底颠覆了我对寺庙的概念。这是一个开放的寺庙,没有围墙。除了进入大经堂需要另外付40块买一张门票外,其他的地方都不收门票。拉卜楞寺背靠一座大山,面前有一条大夏河流过,据说这样的地形叫“金盆养鱼”,是风水宝地。在这依山傍水的地方,顺着地形,高低错落建起了许多房子,墙头有红色的也有白色的,大部分都是平房,但也有高达四、五层的房子。红色高墙上,开着一个个黑咕隆咚窗户,外面挂上黑黄白三色的布帘子,风一吹,飘啊飘,放佛天音会顺着那些黑窗户飘到屋子里。房顶或黑或金,还装饰了很多金色的法器,不知道是不是真正的黄金堆起来的,反正在阳光照耀下,很有些今年大热的“Bling Bling”的风格。这里的墙也好,路也好,一律地粗糙古朴,散发着一种返璞归真的味道。或许,这就是喇嘛们修行所要达到的境界吧。人很少,我们走过好几幢僧房,都没看到个人影,只有这些土路,曲折蛇形地延伸,有点儿落寞的样子。偶尔看见路中间的小鸽子,让人觉得那么地生机勃勃。我很好奇,这里泥巴路,到了下雨天,会不会泥泞?喇嘛们,会不会带着满脚的泥巴,步入神圣的庙堂?我们在夏河的那两天,天气很好,也就没有机会验证我的好奇心。去晒佛台的时候,发生了一个个小插曲。领队居然没等我们,让包车带着大部队就走了。我们几个落伍的倒霉蛋,只能自己找摩托车过去。晒佛台在大夏河对面的一个土坡上,爬上去可以俯瞰拉寺全景。我们到那里的时候,其他人都已经准备下撤了。我二话不说,赶紧爬了上去。夕阳下的拉寺,只能用“壮观”来形容了。世界上最长的转经廊,朝着山坡上绵延而去,好像要伸向天界。我多么想把这景色收入镜头,没有广角头啊。让我觉得幸运的是,后来我又看到了晨曦中的拉寺全景,下回分解。去晒佛台的路上,会路过甘肃省佛学院,很想进去看看,可惜人家大门紧闭。作罢作罢。6、日出金顶为了看日出,四点半就出门了。宾馆的大门还没开,得绕到后面院子里,叫醒看门人,把车道的门打开。凌晨气温低,又没吃早饭,我决定坐出租车,于是跟出租车司机对话如下:“我要去天葬台。”“……”“我想去天葬台,你去么?不去的话没关系,我换别的车好了。”“……”正当我准备转身的时候,忽然反应过来:“不好意思,不是去天葬台,是去晒佛台”。坐在车里,我想,半夜三经,太阳还没出来打招呼呢,就要去天葬台,司机肯定吓蒙了。再说了,那附近哪有天葬台啊,怎么会从我嘴巴里蹦出这么个地方来呢?奇了怪了。爬到晒佛台上面的时候,太阳还没升起来,人也不多,除了我和另外一个朋友,就只有两个摄影师,支了三脚架在这里等待。头天晚上,领队说他也要来的,却没有见到人影,拨一下他的手机吧。“你在哪里啊?我到晒佛台了,怎么没看见你啊?”“我在305。”“305?什么地方啊?”“宾馆房间……”“啊?!那,那你继续睡吧!”挂机,说啥都是多余的。太阳渐渐露面,大金塔像是一件被精心包裹的文物,随着薄纱纸的层层揭开,次第展现出它的容貌。那时候,我非常非常愿意相信,这个大金塔是真金堆起来的。对于信仰,最重要的是真,何况是藏民们的信仰。转经廊里的经桶,沙沙地响起来,早起的藏民出来转经了。我很想把这些经桶转一遍,让活佛也保佑我,但想到那些一直延伸到山后面的转经廊,我想我还是放弃吧,别误了行程。7、缘分的邂逅看完日出,又来到拉卜楞寺的大经堂跟前。大门敞开着,里面却黑咕隆咚的,看不太分明。每隔一分钟左右,就传来一阵低沉的吟唱,然后是沉沉的寂静。我不确定,这是不是传说中的早课。门口有黄帽子的喇嘛守着,搞不清楚他们的级别,反正后来我就一直管这些喇嘛叫“黄帽子”。进大经堂要买门票的,而我显然没有票子,所以有点儿逡巡,想溜进去却又不敢,怕惹怒了黄帽子。我试探着问那黄帽子,能不能进去看看?他朝我两眼翻翻,不置可否的样子。估计,黄帽子的汉语水平,还没有达到能听懂我的问题的地步。我又不会藏语,那怎么办?再看看那黄帽子,自顾自站一边儿去了,没有丁点儿查验门票的意思,我就壮着胆子把左腿伸到门槛了里边。没有阻拦!那么容我把右腿也搬进去吧。就这么进到大经堂来了,不收门票!又一次感觉在做梦!插播一下,据说进入藏庙大殿,都是先开左脚,再迈右脚的。不知道为什么,规矩如此,照办就是了。里面果然大,且深,还暗。我的眼睛,才看过朝阳下金晃晃的大金塔,这会儿费了好长时间才适应里头的光线。低沉的吟唱声还在继续盘旋,肃穆得让我情不自禁要双手合十。在藏区,所有的转圈,都得是顺时针方向。我也如此这般,沿着墙边蹑手蹑脚地走过去,生怕惊动了什么。这里好像有一种隐性的力量,叫人不自觉地敬畏起来。转过两个拐角,我才稍微看清楚一些大经堂里面的样子。中间地面上,放着一排排打坐的垫子,大概有100个吧,也可能有200个。十来个喇嘛,聚坐在前排的垫子上念经。头顶上,各式各样的布条,垂垂地落下来,好像触手可及,又好像高不可攀。神台上供着这个寺的神,应该有释迦牟尼吧,我想。周边一圈小小的酥油灯,摇摇曳曳地,每一个都认真地照亮周边那一小块自留地,一排过去,倒也渗出几分灵气。大经堂里面,还套了小“包间”,只隔一道门而已。跨进去,发现这里的装饰更加绚丽奢华。因为房间小,摆在中间的神,就显得更为高大,喇嘛们则坐在靠墙的地板上念经。我的脑袋里,生出很多很多疑惑:里面的喇嘛跟外面的喇嘛有啥区别?里面的神跟外面的神,又有啥区别?为什么大经堂里面要有包间?内地的寺庙,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格局……可是我不敢发问,我羞愧于自己的无知,又害怕打扰了这些做早课的喇嘛们。为了他们的功德,我还是止住我的好奇心吧。从包间出来后,我选了一个角落里的垫子,坐上去,盘起腿,闭上眼,屏息凝神,跟那些老外一样,听起了早课。能够在这里聆听、冥想,也是一种幸运。回到宾馆,多多已经起床,将一早的神奇经历跟她一一分享。一切都像是冥冥中注定的那样,一种邂逅的缘分。那一刻开始,我喜欢上了藏区。我想我会继续行走藏区,而终有一天,我会回到这里,回到这个梦开始的地方。8、向着草原千里,闪着金光去桑科草原的路边,是铺天盖地的油菜花田。来之前就听朋友说过,7月份是去青海湖看油菜花的好季节,没想到这里也有!《出塞曲》里的一句歌词,就这样蹦了出来:向着草原千里,闪着金光。可是,当我看到桑科草原的时候,免不了有些失望。这里没有绵延不绝的油菜花,只是很普通的青草地;也没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而是高高低低的丘陵,尽管这丘陵也是海拔2500多米高原上的丘陵。天空不适时宜地下起了雨,多多坚持去骑马。我对自己的马术没啥信心,还是进帐篷避雨吧。高原的天气就是这么变幻莫测,不到十分钟,天空就放晴了,我赶紧跑出去,在草原上奔跑,在草原上撒欢儿,在草原上一阵猛拍。跑着跑着才发现,其实这草地里,有许多不知名的野花,开得那么鲜艳、那么自信,就好像舞台上怒放的卡门。多多骑马回来的时候,一个劲地冲着我过来,我当然明白她的意思,端起相机“咔嚓咔嚓”,给她拍了好几张飒爽的英姿。可惜,我忘记当时拿的是谁的相机了,以至于后来整理照片的时候,怎么也找不到那些照片。这对我来说实在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直接破灭了我做摄影助理的梦想,就更不用提摄影师了。9、心中的九层阁夏河名声够大,以至于我把它当作甘南的首府了。到了合作才知道,这里才是甘南自治州的首府,规模确实要比夏河大了许多,也繁华了许多。我们导游的家,就在合作。她的爸爸是藏族人,妈妈是汉族人,所以算得上是一个“混血”姑娘。导游姑娘不仅懂汉语,还会藏语,一路上,给我们带来许多方便。米拉日巴佛阁就在合作,我们原先的行程里头并没有提到这个地方,但这个佛阁里面供奉了藏传佛教所有的佛,收藏了几乎全部佛经,听上去像是藏传佛教的藏书楼一般,集大成者,于是我们决定进去瞧一瞧。进入佛阁之前,导游姑娘特意指了这里的标牌给我们看:藏、英、汉三种文字写在一块木匾上,英文还在中文之前,真够特别的,估计在整个藏区,也是绝无仅有的吧。进入佛阁,得换上他们的拖鞋。虽然潮乎乎的不怎么舒服,还有点儿形式主义,但也得换上,算是对佛的尊敬。佛阁里头果然不同凡响!第一层,供奉着最重要的佛,诸如释迦牟尼、莲花生大师之类。佛像不仅高大,而且端庄、威严,周边还摆放着各式法器和精美的酥油花。这是我第一次看见酥油花,那模样,让我想起小时候玩的面人儿。只是,这酥油花来得更鲜艳些,也更娇嫩,只可远观,不能把玩。爬上狭窄陡峭的木楼梯,依次来到其他几个楼层。每个层面,都集中介绍了藏传佛教中的一个派别,什么宁玛派、格鲁派、萨迦派,噶举派。几乎每一世的达赖和班禅,还有各个重要藏族寺庙的活佛,圆寂之后,都会在这里供上一尊他们的佛像。差别只是有的大些,有的小些,据说是因为他们的历史地位和所做的贡献不同。四周的墙壁上还有壁画,哦,对了,这里该叫唐卡,描绘了藏传佛教里的各种故事,或是藏族人民的生活劳动场景,或是他们美好的憧憬。我藏了点儿小小的私念,想知道关于密宗的秘密。带领我们参观的喇嘛,指着一排中药铺子似的柜子说:这里面就是密宗,手抄本。我问这喇嘛:密宗里面到底讲了啥?喇嘛的回答倒真干脆:我不修密宗,不知道。而且,这里的密宗,虽然归我保管,但是,我不能打开来看。唾手可得的秘密,却不能探究,真是对人性的巨大考验啊!这不禁让我对喇嘛多了一些别样的崇敬。进来之前听说了,米拉日巴是个九层佛阁。可是,我等肉眼凡胎,爬到第八层的时候,发现没有向上的楼梯了,这个第九层,在哪里呢?问喇嘛,喇嘛笑笑,用手指了指屋顶。“难道上面有阁楼?”我联想到上海的复式房子,买了顶楼送你一个阁楼的那种。喇嘛摇头,还是笑。“那么,是外面屋顶上有亭子?”没有阁楼,那我去掉围墙,变成一个亭子,总该有了吧?谁叫我们上不去,也看不见呢。喇嘛还是笑,不过这次他开口了:“第九层,是释迦牟尼讲经的地方。”释迦牟尼跑到合作来讲经,也太离谱了吧?当我还在云里雾里折腾时,有朋友醍醐灌顶一般地醒悟过来,告诉我:看那屋顶中央向上突起的部分,画上了彩色的坛城图案,那就是第九层!恍然大悟!这里并没有建筑学意义上的第九层。所谓的第九层,就在当下,在你我头顶,在你我心里。悟到了,就有,没有悟到,就没有。10、寻找天边的那一片海去尕海,走的是国道,路况不错,两边是绵延的草坡和群山,很美。天很蓝很蓝,云很白很白,而且很低很低,姚明来了,大概伸手一捞,就能捞到一大朵棉花糖似的白云,塞进口袋里。我们在路上遇上了一个放羊的藏族小伙儿,骑着马,赶着百多头羊。这难得一见的景象,搞得我们车里好几个朋友蠢蠢欲动。导游姑娘看出了我们的心思,下车去帮我们协调。这时候才明白,会说藏语,是何等地重要啊!那个藏族小伙儿爽快地答应了我们的要求,赶着羊群让出一条通道,让我们的车先开过去,然后他再赶着羊群往前走,让我们从正面看个够,拍个饱!我对拍动物没有经验,没拍到一张像样的作品,但是那牧羊人的笑容,却在不经意间留在了我的相机里。真的很感动,这里的人民,是这样地率真热情。车子开到一片沼泽地旁边,领队下车向牧民问路。结果,牧民告诉我们,路边的沼泽就是尕海!本以为远在天边的,其实就在眼前。到达尕海的时候,刚过了正午,太阳高高地挂在头顶,空气里没有什么风,但是气温不高,也不觉得闷热。天上的白云,像贴在蓝色画布上的装饰,一片片地挂在那里动也不动。湖面很宽很静,白云的影子投下去,就像是青花瓷碗底泛出来的花纹。水边有一些水草和野花,星星点点地交替着,长得并不茂盛,可蔓延开来倒也有一大片。这大概就是沼泽地形的特点吧,水和岸的界限不那么清晰。我们跑到水边,摆出各种造型来拍照。领队帮我拍了一张,回放的时候赞叹了一声:真棒,人像掉到云朵里一样!我知道领队夸的是这景色,不是我,但这句话还是让我很激动,就好像自己真的掉到了云朵里那么开心。11、丽莎饭店到了郎木寺,就到了甘肃和四川的边境,也就意味着这次甘南川北之旅即将进入后半程。丽莎饭店,在郎木寺可是鼎鼎有名。火车上,就有同行的朋友在研究攻略时,重点推荐了这个饭店。据说,这里的老板娘,非常会做生意,而且特别会做老外的生意,不仅能烧中餐,还能就地取材,折腾出不俗的牛肉汉堡之类的西餐,吊足了慕名前来的老外的胃口,再加上店名起得洋派,当然更是叫老外们趋之若鹜。到达郎木寺之后,我们也直奔丽莎饭店而去。去的时候已经过了午饭的时间,店里没有客人,服务生看见我们这群人,竟然也有点儿意兴阑珊的样子,跟我之前想象的门庭若市真是大相径庭。不过,丽莎饭店的装修,更确切地说,应该是装饰,很吸引我。店堂左右两侧的墙上,贴满了大大小小的纸片,游客用各种颜色的笔和各种语言,在纸片上面留言,然后贴在这墙头上。也有户外活动俱乐部,把他们的旗帜挂到了墙头上。仔细看了一下,纸片上的留言大多跟旅行心情有关,几乎没有看见“到此一游”的踪迹。我估摸着,如果有朝一日这个地方被旅行社大肆开发了,那么“到此一游”的纸片,该会贴满墙头了吧?到那时,这道美妙的风景线,就不复存在了,多可惜啊。还是不要开发的好,留一点儿原始和古朴,给我们这些真正热爱大自然的朋友吧!我试图在纸片中找出一点儿感人的故事或是八卦新闻来,可惜,没有。估计就算有,也早就被人揭了去吧?可别说,还真有人来揭纸片的呢。有游客独自一人到了郎木寺之后,想找人一起包车去别的地方,就来这店里,把自己的行程和联系方式贴到墙上,其他游客看到了,就可以把纸片揭下来去找那个留言的人。这是户外旅行中经常用到的方法,没想到这丽莎饭店的墙头,也成了驴友发布消息的BBS。晚饭当然没有再去丽莎饭店,但是路过的时候,发现里面的气氛果然暖和了许多,也温馨了许多。老外们纷纷落座,在独具特色的藏式吊灯的昏黄灯光下,把酒言欢,回味着白天郎木寺的美景;或是独占一隅,奋笔疾书,不知道是在记录白天的点点滴滴,还是在给远方的朋友涂明信片。不管哪一种,只要是发自内心的,都是愉快的。前面提到了丽莎的牛肉汉堡,说实话,味道真的是不敢恭维,连KFC都不如。我想,牛肉汉堡的名声之所以如此之大,如此受老外推崇,并不在于它有多么美味,而在于它出现在这个本不该出现汉堡的小镇上。12、骑在白龙江背上的小镇一条白龙江从郎木寺的主街道中穿过,于是,郎木寺就成了一个骑在白龙江背上的小镇。当然,千万不要因为“白龙江”这个听上去非常“西游记”的名字,更不要因为白龙江是嘉陵江的支流,而试图在郎木寺找一条感官上磅礴、气势上雄壮的大河。不幸的是,当时的我,再一次犯了主观臆断的错误。当我从当地人们口中得知,脚底下那条细细长长、缠缠绵绵的小溪,就是传说中的白龙江时,我不得不佩服自己的想象力,那岂是信马由缰可以形容的啊。白龙江不仅是郎木寺的重要地标,还是甘肃、四川两个省份的分界线。骑在白龙江的背上,郎木寺小镇就分出了这边和那边。这边属于甘肃,那边嘛,自然就是四川了。于是,好玩儿的事情就出现了,我们先是在甘肃这边打尖住店,然后跑去四川那边吃饭唠嗑,回头又跑到甘肃这边来遛弯购物。白龙江边上有一家很不错的饭店,全木建筑,长长的走廊上,搭着木凉棚,绿叶缠缠绕绕地掩映着几张原木制成的桌子和凳子;不想晒太阳的话,可以去屋子里面坐坐。进入这家饭店的台阶,搭在白龙江的这边,跨上去之后,走过一截很短的木板,就能从白龙江的那边进入饭店。也就是说,每进出一次饭店,就完成了甘肃和四川两省之间的一次跨越。于是我童心大发,趁大家吃饭的时候,在那个木板小桥上来来回回走了好几次。那个时候,我一直在想,难道我在这边用手机打个电话,漫游的是甘肃的信号,跑到那边再打个电话,就漫游到四川的信号了?当时很想这么做一下试试看,回上海后再跑去移动公司拉个详单看一下。不过,怎么想都觉得这个念头实在太无聊,就放弃了。这里的喇嘛庙,有两个,甘肃和四川各一个,都叫郎木寺。当然了,以示区别,他们各自都有别名。甘肃那边的叫“达仓郎木赛赤寺”,四川那边的叫“郎木格尔底寺”。名字有点儿拗口,我可记不住,翻出了保留下来的门票,抄一下。再怎么神奇,对于郎木寺,总得在行政区划上给它给名分。为此,我特地看了我从郎木寺寄回来的明信片,邮戳上写的是“甘肃碌曲郎木寺”。看来,这地方还是归属于甘肃,只不过地理范围上占了两个省的土地。就像俄罗斯,管它再辽阔的西伯利亚是在亚洲还是别的什么地方,它就是个欧洲国家。前面说了,白龙江把郎木寺镇分成了这边和那边。我不想用东南西北,虽然我自认为方向感不错,但在这个地方,脑子里的GPS暂时失灵了,因为这里有更重要的内容要关心:号称“东方小瑞士”的美景。13、东方小瑞士郎木寺,对国人来说,并不像丽江、九寨沟那样大名鼎鼎,但这真是一个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地方,每年都吸引着大批西方游客来到这里,并且给它起了一个引人无限遐想的外号:东方小瑞士。第一天下午,我们打算去四川的郎木寺,但是那里的看门人告诉我们,寺里的喇嘛放假三天,所以我们只能在寺庙景区走走看看,却不能进入庙堂之中。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怀着巨大的好奇心去了。叫人意外的是,寺庙的对面有一个小山坡,风景绝佳,是俯瞰寺庙的好地方。那山坡上,遍地绿色,夹杂着蓝色、白色、黄色、紫色的小花,迎风招展。半山腰上,几匹栗色的骏马,正晃着尾巴,闲闲地啃食青草。远处,几幢白墙黑瓦的民居,映衬在山顶的松树下,格外简朴。山坡上还有一片经幡和一个玛尼堆,矗立在蓝天白云下。我一下子被这番景象迷住了!一个激动,跨上了山坡底下的一对乱石,要多多给我拍一张照片。于是,在郎木寺,头顶蓝天白云,背靠青山绿草,脚踩红色山石,我留下了这么一个难忘的身影。我们在山坡上慢慢地爬,慢慢地看,并不是因为海拔高了爬起来累,而是因为这里的风景实在是太引人入胜了,生怕爬得太快,遗漏了丝丝毫毫的美景。这美景,又一次激发了我和多多的创作欲望。我们在这片山坡上摸爬滚打,你方拍罢我登场,完完全全地沉浸在大自然中了。玩得累了,我们就席地而坐,静静地欣赏山坡对面的郎木寺,享受这片刻的宁静。这个喇嘛庙,也是依山傍水而建,跟拉扑楞寺如出一辙。只是庙前的河流,由大夏河换作了白龙江。当然,比起拉卜楞寺,这个郎木寺的建筑规模和风格,要逊色不少。今天喇嘛们放假,原本就清静的喇嘛庙,显得更加幽静,增加了不少神秘气氛。天色渐暗,山坡上的民居里,升起了袅袅炊烟,不知道他们用的是什么燃料,只觉得那烟特别地白,又特别地浓,经久不散,顺着屋顶飘飘然地升上去,一直飘到天际,飘到白云深处……我和多多不约而同地想起了那首歌: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那里我们相视一笑:我们哪里也不去,我们就在这里,属于自己的“这里”。后来,有几个朋友提议骑马去看大峡谷。他们一直骑到了大峡谷的边上,看到了白龙江的源头,那真是一场惊险刺激的经历,差一点儿就马失前蹄,跌落到大峡谷里,做了白龙。当然,他们欣赏到了另一番壮阔艳丽的风景。可惜,我没有去,如果还有机会,我真想也去看一看。第二天离开郎木寺的时候,我又去了一次四川的郎木寺,这回进了景区。倒不是为了那张两日里可以多次进出的门票,只是想再近距离看看那群建筑。平日里喇嘛们进进出出,烟火缭绕,热闹非凡,今天,却格外清冷。不知道庙堂里面的佛,会不会寂寞。我想,佛是不会寂寞的,因为已经四大皆空了。有色友在等待光线,寻找创作灵感。在如今的风景点,要找一个没有人的时间和地点,去完成创作,很难很难。那么,偶尔的冷清和寂寞,还不值得珍惜么?14、繁华,不过是手心里的一捧沙第二天上午,我们继续游览郎木寺,不过这次去的是甘肃的郎木寺。相比之下,甘肃的郎木寺,规模更大,喇嘛更多,当然,也更有看头。我们的导游姑娘有一个好姐妹,在这个寺庙里头做导游,经过她的引荐和介绍,我们看得也就更加津津有味。再次进入藏族寺庙的大经堂,少了上次在拉卜楞寺时的兴奋和迷惘。听看守大经堂的喇嘛向我们娓娓道来,我发现我已经能坦然地接受大经堂里的繁复和眼花缭乱。大经堂里照例地贴金描银,雕梁画栋,可惜,我没有时间来一一细究,但是我明白,这是藏族人民的希望和寄托,他们宁愿穷其一身所有,将毕生积累的金银财宝,贡到这大经堂里头,修一个今生今世的功德,盼一个来世的圆满。肉身佛阁,是一个充满传奇和遗憾的地方。据说,里面曾经珍藏了这个一位活佛圆寂后的肉身。可惜的是,这尊传奇肉身,没能逃过动乱年代的劫难。历史,总是给人留下遗憾,又给人留下遐想的空间,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在肉身佛阁里,我们还看到了这样一个东西:佛像跟前的一张大桌子上,摆放了一尊将近一人高的宝塔,四周用木板低低地围了起来,里面铺满了米粒。导游姑娘走过去,抓起一把散落的米粒,朝宝塔上面洒去,然后看着那些米粒依旧落到桌子上,默默祈祷。听导游姑娘说,这样就能得到佛祖的保佑,就会心想事成,虽然不是很明白其中的缘由,但是我们一个个都照做了,入乡随俗。在另外一个看似普通的扎仓里,我看到了正在制作中的坛城。坛城,又叫曼陀罗,是佛教世界的中心。制作坛城,就是要在一张正方形的木板上,用沙子“画”出这个虚幻的世间。坛城的制作,通常由喇嘛们完成。他们先在木板上打好坛城的底稿,然后把加工得非常细腻非常鲜艳的彩色沙子,通过特制的工具,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儿堆到底稿上。这是一个非常考验耐心和细致程度的工作,为了不受影响,工作区域用厚重的布围了起来,工作台上方,只悬一盏白炽灯,作画的喇嘛们,一个个蒙着面巾趴在工作台边上工作。我走近了去看的时候,大气也不敢喘,生怕脚步稍微重了一点儿,或者呼吸稍微急促了一点儿,就吹跑了桌上的沙子。甚至,当我凑上前去,想拍一个坛城细节的时候,有一种非常矛盾的心情,既想凑得更近一些,拍得清楚一些,又害怕动静太大,弄糊了已经初见规模的坛城。仔细欣赏坦诚,我不得不为它的精美而击掌。层层方形和圆形的图案,依次交叠着铺展开来,象征着天圆地方的世界,中间穿插着描绘了世上万物,莲花仙鹤、祥云瑞雪、江河湖海,无不栩栩如生。无论是色彩的饱和度,还是画面的层次感,一点都不输给欧洲大师的油画名作。我不知道喇嘛们为什么要制作这坛城,也不知道这个坛城能保存多久,但我想,这沙子堆砌的世界,总不会太长久,或许某天的一阵风,就把这世界整个儿地吹掉了。当那些喇嘛们,用手中的沙,打造这个理想国的时候,是不是会想到,也许很快,这个理想国就会不复存在,而那时,他们或许得着手另外描绘一个心中的理想国?我相信,他们是知道的。当然,他们也坦然地接受这一切,无怨无悔。我想到了这样一句话:“繁华,不过是手心里的一捧沙”。是的,不管你有多在乎,一松手,曾经拥有的一切都会从指缝中滑落,而手心里却不留痕迹。所以,太过执着和留恋,都是不必要的。重要的是重拾信心的勇气。15、放弃,并不意味着失去甘肃郎木寺后面有一片山头,那里有天葬台。我们去的那天,没有藏民进行天葬,于是导游说,可以带我们去看天葬台。去天葬台,先要爬上郎木寺后面的一座山坡,然后沿着山路继续向上走大约40分钟,有点远,当然,也可以跟着向导骑马上去。所谓的向导,其实就是那些十几岁的孩子。远远地看见游客,他们就会驾着坐骑来到你跟前,说带你去天葬台,然后跟你讨价还价。没想到,这些看似淳朴的孩子,竟如此有经济头脑。我知道,在藏族人民心中,天葬,是一件非常隐秘的事情,绝对不能让外人看见。延伸到天葬台,也不能轻易让外人参观。所以,当几乎所有人都决定走那40分钟山路的时候,我决定留下。倒不是担心路途的遥远,只是真的不想,不想任由自己被好奇心驱使,去破坏对一种信仰的尊重。有时候,放弃并不意味着失去。放弃天葬台后,我收获了另外一番经历。因为不确定大部队何时返回,我不敢离开那个山坡,就一直在那里留守。走走看看,才发现,这里风景很好。面前有一片山坡,时而平缓,时而陡峭,一路向下延伸,形成一个山谷,直到对面山脚下。对面的山,就隔着这山谷,拔地而起。高山仰止,如果要用风景画来形容这个词语的话,大概也就是这么一副样子吧?太阳还没完全升起来,山谷里水气很重,云雾缭绕,对面的山头隐藏在一片氤氲迷濛之中,看不太清楚真相,叫人生出许多遐想。太阳渐渐升高,山顶的浓雾慢慢化开,遐想没有了,山峦一层层地从迷雾中剥出了真容。我非常喜欢这种渐变的过程,时光流转之间,差点以为自己错位,身在阿尔卑斯。难怪,老外要把这里叫做“东方小瑞士”。这山坡上,有一间平房,里面有两个巨大的转经桶。一位老奶奶来转经,带着她七八岁的孙子。那孩子对我的相机很好奇,盯着看。我给他拍了一张照片,回放给他看的时候,他竟显得有点儿茫然,或许这是他第一次在除了镜子以外的物体里看到自己吧。我翻出一条巧克力来给他,那孩子怯怯地朝奶奶望了一眼,得到了一个肯定的眼神后,克服了羞涩,伸手接了过去。我问他,巧克力好吃么?他一边“咯咯”地笑,一边狠狠地点头。虽然他不会讲汉语,但是他懂得表达。那孩子不小心把一块巧克力掉在了地上,我赶紧告诉他:脏了,不要了。他随后的举动,却让我有几分惊讶:他毫不犹豫地弯腰,捡起了掉在泥土上的巧克力,用手擦了擦,塞进了嘴巴里。真是淳朴简单到极点了,这孩子!等到多多从天葬台回来,我们一起下山。路上,导游姑娘说,我是个很善的人,舍得放弃,懂得尊重。呵呵,是么?很多年以前,新加坡的那场经典辩论,让我多么地相信,人性本恶。到底是善还是恶?我迷茫了,请佛祖提点我。16、郎木寺镇拾遗第一天的晚饭,换到了达老饭店,同样也是攻略上推荐的地方。饭店在路边一排房子的二楼,可以坐在靠窗的位子上,看街上的人,在夕阳的余晖里来来往往,把影子拖得老长老长。饭店的装饰不错,唐卡、吊灯、经幡,很有藏族特色,营造出一种让人想躺下来发呆的感觉,难怪那么受老外欢迎。但是,这家饭店的上菜速度,实在是一大诟病。正吃着,看到一对搞摄影的夫妻,大约四十来岁的样子,一人抱个相机,扛个三角架,有说有笑的样子,神仙眷侣啊!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另外几个朋友,商量着明天一起包车去红原。看来,不止是丽莎,只要是此地稍有名气的饭店,都承担了这种类似BBS的功能。马上就要进入四川了,决定把纪念品全部搞定,因为进入四川之后,民风不再那么淳朴,纪念品的价格当然也就如当今的CPI一般涨得飞快了。在拉卜楞寺的时候,已经一口气给上海的朋友们选好了纪念品,可自己的东西,迟迟没看中。却在回头之间,看到了路边小店里一套三个的首饰盒,圆形,朱红色,外面贴了五彩的星星月亮珠片等装饰。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月光宝盒”么?中等个头儿的最漂亮最秀美,没有犹豫,拿下。一边往回走,一边把玩这个刚到手的月光宝盒,越看越欢喜。没忍住,回头再去那家小店,把那个最小的也买下了,谁叫我那么喜欢这红色呢?刚出店门,又后悔了:既然都买下两个了,那个大的,还犹豫什么呢?有点儿经验和常识的人都知道,买东西就忌讳的就是回头了,一点价格都砍不下来。顾不上那么多了,难得碰到中意的东西,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后来的事实证明,真的再也没有在别的店里看到过月光宝盒。幸哉!17、风吹皱了湖面,那是因为想念来到花湖,就真正进入了川北。如果要我选择那九天里最感性的一个地方,我会毫不犹豫地把票投给花湖。当初决定出行的时候,就被几张花湖的照片深深吸引了。微波荡漾的湖面上,疏疏朗朗开着几簇小花,只那么几笔,衬得蓝天白云也格外清新起来。虽然眼前的花湖并不像网上的图片那样令人销魂,但是,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美,真的是引人思绪万千,感慨良多。花湖其实是一片沼泽,深深浅浅的草地和池塘之间,搭了木栈道,给人们行走,还有木制观景台,可以爬上去抒发创作欲望。在那条似乎要通向湖面深处的木栈道上,我慢慢地走,慢慢地看,慢慢地拍,行走的感觉,不就是在这样一片天地里么?这里真的是创作的好地方,拗了无数造型,谋杀无数内存,正面来过,侧面再来,广角拍过,长焦上阵。回来以后向朋友秀照片,朋友们赞叹:堪比时装大片!花湖,算不得第一眼美人,但是,那种清水芙蓉般的淡定和旷世天地下的从容,却美得叫人毫无防备。回来后整理照片的时候,花湖的那一组,几乎激发了我所有的文字灵感,给照片起下的名字,无比动情。比如“匆匆,淙淙”;比如“想念的天空下”;比如“温柔的倒影里”;比如“风吹皱了湖面,那是因为想念”。最后,花湖以这么一种姿态定格了它在我脑海里的记忆:轻轻地,我来了,梦中的花湖,你可曾听见,我小心翼翼的脚步?轻轻地,我来了,梦中的花湖,你可曾看见,我顶礼膜拜的目光?轻轻地,我来了,梦中的花湖,你可曾感觉,我屏息凝神的虔诚?草原,是你梦想的家园。日月之行,围绕在你身边;星汉灿烂,闪烁在你头顶。你用宽广的胸怀,容日月的沧桑,观山川的变幻,任成群牛羊在你身边嬉戏,看朵朵小花在你左右绽放。我看到,在你心里,却有那最美丽的一池碧水。那是高原上,你落下的一滴眼泪。紧紧地抓住了我的心。我来了,真的来了,循着寂寞的呼唤,来到你的身边。在见到你的刹那,我也看见了自己的心:所有的思念和期待,如明镜般清晰,照在那滴眼泪上。而这里的阳光,却灼伤了我的脖颈,晒黑了我的胳膊。难道,这就是来见你的代价?前世的500次回头,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你可能不曾知道,我多想在你身边停留。终究,我不是归人。我只是你身边的一个过客。来去,都如此匆匆。我试图记录下些什么,却发现,一切都是徒劳,无法表达那份眷恋。于是,我带来了对你的深情,把这款深情,和我为你落下的那滴泪,一起埋葬在这里。那是2007年的夏天,刚从四川回来时,写下的感想。而今回看,似乎已是万水千山,沧海桑田。我以为我不会再感慨了,却还是忍不住泪湿衣襟。一场天灾,山河同悲,草木同泪。花湖,今安在?本来还打算看花湖日落的,可惜,这里太阳下山的时间太晚了,我们的队伍等不及,留下一个遗憾。旅行,总会有遗憾,只希望,如果以后有朋友去,能拍到漂亮的花湖日落,帮我弥补这个缺憾。18、那一转身的温柔黄河在青海境内一路奔腾而下,眼看着就快流进四川了,却调皮地玩了个神龙摆尾,转过180度的弯,朝着甘肃而去。这个转身,正好冲着唐克乡,于是,唐克郊外的一片山坡,就成了欣赏这“九曲第一弯”的胜地。我们到的时候,正接近中午,太阳高高地悬在头顶,阳光像锋利的箭一样从天上射下来,照得人眼睛发花。那山坡,不过100多米高,在我看来,三步并作两步地爬上去,似乎不成问题。但是,我忘记了,海拔3500米的高原上,任何运动都要比在上海消耗掉更多的体能。爬到中途的时候,我就气喘得厉害,口也渴得厉害,更要命的是,我忘记带水了!看见半道上有一个亭子,赶紧进去休息一下。有人是骑马上去的,在亭子里休息的时候,就有孩子上前来问我,需不需要骑马。骑马?这让我觉得会丧失攀到顶端后的成就感,拒绝了。修整过后,我调整了爬坡的策略。不再急于求成,每爬上一段台阶,就停下来调整一下呼吸,很快就到了坡顶。再次明白,欲速则不达。坡顶也有一个小亭子,从那里望出去,就能看到整个黄河第一弯的景色。一条宽阔平静的河流,像一条透明的蓝色丝巾,弯弯曲曲地从天边蜿蜒而来。到山坡下,这丝巾却被一片片绿洲分隔出条条水道,好像分出了一缕一缕的流苏。那流苏,逶迤地洒开来,绕过这山坡之后,又聚拢来,再变成一条丝巾朝着地平线的另一端飘去。我想到了电影《保镖》里的那个镜头:丝巾从空中悠悠然地飘下来,落到刀锋上,变成两截,整个过程,悄无声息,却充满温暖的力量。前几天还觉得兰州的黄河没有气势呢,这会儿才发觉,我们的母亲河,并不是自始至终都那么气贯长虹的。至少在这里,在这一个转身之间,散发出多少柔情!只是这柔情,深锁在草原。我很庆幸,能够走到这草原深处,能够顶着烈日坚持爬上这山坡,看一眼这一转身的温柔。我非常非常想把整个天地全部拍下来,没有广角头啊广角头,我只能再一次感叹。下坡的时候,真的是三步并作两步,轻松了许多。时间尚有多余,就一路奔向水边。一位藏族大妈,站在黄河滩边洗衣服,红色的头巾,和绿色的远山近水,形成鲜明对比,衣服搅得涟漪在她身边层层泛开,那是非常灵动的生活场景。正当我着迷于眼前景象的时候,忽然发现一黑一白两匹骏马闯进了我的镜头,你追我赶地,惊起层层白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金色般的光泽,再落到马背上,把马儿也在装点的熠熠生辉。我一下子兴奋起来,踏着岸边的草地,追着那两匹马儿一路跑过去,差一点就跟着马儿一起跑到黄河里去了。回到上海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忘记了那段事情。直到有一天,看到Sony的一段摄像机广告,背景就是黄河第一弯,一下子兴奋起来,那画面太熟悉太亲切了!有许多地方,没有去之前,总是觉得很遥远很难去,一旦去过之后,回想起来,就会觉得其实一点儿都不难。是啊,当你决定开始旅行的时候,最难的事情已经过去了。19、心中的日月从唐克回来,我们住在了若尔盖县城。那是一个很小,但是很生活化的县城。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晚上的广场舞会。入夜之后,人们纷纷集中到县城的广场上,围成圆圈跳集体舞。从我宾馆房间望出去,就能看到那个广场,和翩翩起舞的市民,虽然没有人组织,跳得也不怎么规范,但他们那种自娱自乐的精神,看了,就让人快乐。在这次地震的新闻里,也听到了一些关于若尔盖的消息,具体内容不记得了,真希望,广场上快乐的集体舞,还能继续。离开若尔盖,我们就要去川主寺。在这路上,我们绕到去看瓦切的塔林和经幡群。瓦切,其实是一个位于公路边上的小镇,这里是一个丁字路口。大概是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吧,当地的藏民特别喜欢把经幡挂到这里,经年累月的下来,竟造就了大大一片经幡群。说实话,从拉卜楞寺开始,这一路上没少看经幡。藏民们每天都要念经,于是他们就把经文印在这些或绸或棉的五彩布料上,连成长长的一条,挂在山顶,挂在路口,挂在一切容易起风的地方,每当有风吹过,经幡呜呜作响,就好似在替藏民念经。但是,当我看到瓦切经幡群的时候,仍然被震撼了。经幡们被规划过似的,像一顶顶巨大的伞,从中间的立柱向四周散开,又像是一个个圆形的帐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这里的经幡,似乎都有些年代了,原先或蓝或红或黄的底色,经过时光的洗礼,大多已经微微泛白,上面的经文,也已经褪去原先的字迹。有风的时候,成片的经幡就朝着一个方向起舞,像是要挣脱绳索的迁绊,飞向天际。要是颜色再鲜艳一些,那该是多美的一幅景象啊!不过,从这些依稀可辨的底色里,我看到的是,任岁月流逝,人们心中的信仰,从来未曾褪色。一低头,我钻到了巨伞的中间,拍经幡。视角不够低,那就索性躺倒在地,四脚朝天了,我。测光、对焦、构图、曝光,瓦蓝瓦蓝的天空下,红白两色的经幡,被风吹起来的样子,真的很引人入胜。我得看着点儿我的灵魂,否则,一个出窍,就跟着这高原上的风,飞去了外太空。那飞扬的经幡,带来了我的期盼,也带走了我的希望。回家后,我给其中一张照片用了这样一个名字:“心中的日月”。在我自己看来,这张照片只是瓦切众多经幡中很普通的一张;这个名字,也是我随手起的一个名字。可没想到的是,藏语里头“香格里拉”的意思,竟然就是心中的日月,这是我前一阵子看《消失的地平线》才知道的。更出乎我意料的是,这张“心中的日月”,还帮我挣了一个Lowepro的摄影包,那是一个摄影比赛三等奖的奖品。看完经幡出来,路口的一个茶摊上正放着欢快的藏歌。虽然听不懂歌词,但那旋律,快乐得让脚趾头都觉得痒痒。我们这些女孩子没能按捺住跳舞的冲动,跟在导游姑娘后头,很陶醉地跳起了藏族舞蹈。不要管咱们的舞姿怎么样,开心最要紧。瓦切塔林,是我们此行中唯一成功地对门票进行砍价的地方,从20块砍到了5块。领队的省钱功夫,这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20、红军长征曾路过但凡去过九寨沟和黄龙的人,没有不知道川主寺的,因为这里是进入景区之前的最后一站。这一次,我们也在这里安营扎寨。刚到川主寺,我就看见远处的山坡上,有一座高高的纪念碑,碑的顶端,有尊雕像,一个军人昂首站立,向着天空张开双臂。打听了一下,才知道,红军当年长征时,翻雪山过草地,曾经过这里。山上的那个,就是红军长征纪念碑。在川主寺的第二天,正好是一位同行的女孩子的生日,于是大家约好,晚上去火锅店为她庆祝。有人说,要是有鲜花就好了。话音刚落,就看见一个朋友,“蹭”地一下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走到店门外,拔了两束路边的野花进来,惹得我们哈哈大笑。太实在了,这人。酒过三寻,同行的其他朋友开始起哄,要那个寿星女孩的男朋友向她求婚。那小男朋友,是个非常老实的人,一路上话很少,女朋友叫他干啥他就干啥。但是那天的表现,简直让我们刮目相看,手捧鲜花,对自己的女朋友说了许多肺腑之言。我记得,他最后对他的女朋友说:今天的求婚,不太正式,就算是彩排吧,以后会给你一个正式的。其他女孩子也被他的真诚感动得热泪盈眶。进入四川之后,明显感觉民风不再那么淳朴了,物价一路窜高。我和多多为第二天进九寨沟补充粮草时,就明显感觉,啥东西都比别的地方贵出许多。这还不算,这里的服务很差。我们的宾馆,说好了晚上8点到11点供应热水,结果10点钟就没有了,去问服务员,得到的回答居然是:用完了,自然就没有了。连续两个晚上,我们都在川主寺的街道上转悠,除了吃饭逛街,也没干出别的什么正经事儿。路过藏族风情表演的场子,我们俩面面相觑,想想那不过是些草台班子,最终还是没有买票。说实话,川主寺让我有点儿失望,虽然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但除了那个纪念碑,已经看不到红军留下的任何痕迹了。可我们的子弟兵,依然处处冲锋陷阵,这次地震救灾中,冲在第一线的也是他们。21、夏天也有童话终于要去九寨沟了,期待了很久的地方。为了赶在一开门的时候就能进沟,我们早上4点起床,5点就出发了。结果,我们到得太早了,在沟口等了将近一个小时。想起来真是不爽,要是能再多睡一小时,该多好。在景区门口买个地图,先把九寨沟里面的线路研究一下。九寨沟其实有三条沟,呈“Y”字形分布。景区入口在“Y”字形的最下面,一路向上,先看到的是树正群海沟,到诺日朗分出两条岔路,顺着左边的则查洼沟上去,可以到长海,右边那条叫日则沟,一直上去,就是原始森林。十个旅游广告里面,有八个会用“秋天的童话”来形容九寨沟。秋天,当然是九寨沟最美的季节,网上的照片,已经把这份美渲染得如同人间仙境。为此,来之前我一直在担心,7月里的九寨沟,会漂亮么?会不会让我后悔呢?当我坐上环保车,浏览两边的风光时,我明白,夏天的九寨沟,不会让我失望。满山满坡的绿色,排山倒海似地涌入视线。大大小小的海子,像一串温润的珍珠项链,从山坡上垂挂而下。这里的水,时而平静,静得像一匹光滑的天鹅绒,时而湍急,急得像一首流淌的进行曲。千百年前地壳运动中倒下的树木,沉在海子里,折射出层层叠叠的影像。真的以为自己一不小心闯进了童话世界。第一站,是则查洼沟的顶端,长海。刚下车,一群妇女就冲着女孩子们蜂拥而上,采取“人盯人”战术。她们左手搭着几件藏袍,右手拿着一叠照片,不停地在你耳边唠叨,告诉你,穿上这样的衣服留影,该有多漂亮。对这种推销方式,我一向避而远之,赶紧转身走开。没想到,盯防我的那个阿姨,执着得叫我根本甩不开,还一个劲地说:给你穿新衣服,给你打对折,保证把你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末了,还冲我来上这么一句:我咋这么倒霉啊,你咋就不肯让我做一笔生意呢?得了,求个耳根清静,就让你做一笔生意吧。选了一套我最喜欢的红色藏服套上,跑到长海边上,左转右转,拍了一连串。可怜的我,压根没睡醒,怎么都进入不了状态。回放的时候,倒是觉得效果还看得过去,暗自庆幸了一下。后来,我们的导游姑娘看了我的照片说,那不是真正的藏袍。被骗了,原来。回来后,我努力地回忆,那天我们看了多少海子,实在是想不起来,总觉得那一路上到处都是海子,到处都是水,到处都是景色,我只能应接不暇地边走边看,边看边拍。虽然我把看过的海子,在地图上都打了圈圈做标记,但是,整理照片的时候,我还是觉得无从下手,那些景色,实在美得太相似,我晕了。于是,这一组照片,连同后来黄龙的照片,就成了我电脑里少有的没有整理过的照片。去诺日朗瀑布的时候,我们跟在几位大叔后头,“偷听”到一位大叔对他的同伴说:“迭个瀑布,为啥叫“落日朗”,侬晓得伐?”原来也是上海人。我和多多相视而笑。“因为在落日的时候看,特别晴朗,所以叫落日朗。”哈哈哈哈,听到这里,我和多多乐得都快笑不动了。哪有这样解释的,这明摆着以讹传讹嘛!多多实在忍不住,跑上去跟那位搞笑的大叔打招呼:“阿叔,这个瀑布不叫‘落日朗’,人家叫‘诺日朗’,是承诺的诺,不是日落的落。”只怪童话太美好,童话里的人物,太可爱。从景区出来,我去寄明信片。真不愧是旅游开发重地,这里的明信片,做成了一本小册子,纸张上乘,印刷精良,拿在手里,都舍不得寄了。邮局里可以盖纪念戳,一套六个,戳上的字,就是九寨沟里六个著名景点。当然了,这个是要付费的!童话世界,原来也很现实。再插播一段题外话。回来后,上世界文化遗产之旅网,发现在原始森林和天鹅海的地方,居然挂了黄龙五彩池的一组照片。我在犹豫,要不要给UNESCO写封由局面,告诉他们这个Bug,呵呵。22、最后一片海子我们并没有吸取头天的教训,再次一大清早赶去黄龙,结果,我们又在景区开门前一个多小时到了黄龙。时间尚早,就在车上继续睡觉。有两个朋友睡不着,下车去转悠,发现停车场边上有一排小木屋,屋子后面有一条水沟,如果跨过水沟,就进入景区了。他们当然并非想逃票,也知道逃票的罚款非常严厉,但这么有挑战性的事情,他们很想试一试。正在这时,领队告诉他们,离停车场不远处,堆着一些铺设景区栈道用的木板,搬上一块搭在水沟上,嘿,正正好好!于是,那两个调皮的家伙就这么进去了。领队再三关照,进去之后自己找地方躲起来,等景区开门大部队进去之后,再与我们汇合。否则,被罚巨款不说,丢脸可就丢大了。那女孩子找了个大树背后的角落,把自己藏了起来。可那男孩子,不知道是兴奋还是咋地,傻呵呵地站在那里东张西望。结果,早起的伐木工人,一眼就看到了穿着鲜红色冲锋衣的他,立马喝住:哪里进来的?怎么进来的?还有没有其他人一起进来?那个男生估计被吓懵了,愣在那里什么话都说不出来,眼睛直往躲在角落里的女孩子身上瞟。没办法,那个女孩子也只能站出来,承认他们俩是逃票进来的,和那个伐木工人好一阵软缠硬泡,才没有被带去景区管理处罚款,乖乖地退了出来。回到车上以后,他们把这一场风波,绘声绘色地讲给大伙儿听,那个女孩子还向我们演示,她如何模仿四川口音,跟那个伐木工人套近乎。一场闹剧就此过去,我们终于等到了景区开门。跟九寨沟差不多,黄龙里也有大大小小许多海子,不过这里只有一条沟,就叫黄龙沟,而且这里没有景区公路,从下到上,全部是木头栈道。经历了八天的旅行,又是连续两天很早起床,人已经接近疲惫的边缘,但我还是决定自己爬上去,我要把脚印留在最后一片海子。在川主寺的街道上,就能看见黄龙的巨幅广告,广告上的画面是这里的标志性景色:五彩池。那天下着雨,木栈道有些湿滑,不那么好走,再加上疲劳和高原缺氧,只能走走停停。五彩池,由大大小小的许多池子组成,这些池子像梯田一样从高到低绵延下去,由于各个池中所含的矿物质不同,其中的水就反射出不同的颜色。或许是下雨的缘故,那天我看见的是各种各样深深浅浅的蓝和绿,还有说不上来是蓝还是绿的颜色。姑且算是五彩的吧。我想,如果是晴天,在阳光的照耀下,这些池子肯定会像广告上的画面那么漂亮。哦,不,会更漂亮。黄龙顶上还有黄龙洞和黄龙寺。进入黄龙洞先要沿着一段很陡的楼梯下去,再进入一个极其阴暗湿滑的洞穴。看到那个洞穴的时候,我打退堂鼓了,在朋友们的鼓励下,才鼓起勇气进去。洞穴很小,不消两分钟就绕完了,那里面有一截长得颇有佛像模样的石钟乳,被栏杆围了起来,还有就是滴滴答答不时掉到头上的水。黄龙寺是个烧香拜佛的地方,还分前寺、中寺和后寺。个人习惯,没有进去。其实黄龙顶端风景很美,周围群山环绕,雪山隐隐约约藏在白云深处,眼前碧水缠绕,像一条巨龙逶迤而下。可惜,是雨天,一切美景都藏在重重水气之后,变成了朦胧美。沿着下山道往回走的时候,发现下山道两侧的风景比上山道的更美。如果想保存体力,那么缆车上山步行下山,是个不错的选择。23、今夜,请将我遗忘在川主寺吃过午饭,我们踏上了此番旅行中最最漫长的一段路程——去成都。如果当天晚上赶不到成都,我们就只能在松潘过夜。听说213国道上松潘段附近发生了塌方事故,车辆只能单向通行,所以,能不能赶到成都,谁都说不准。开上213国道,就明白为何会发生塌方事故了。左手边是崇山峻岭,右手边是茫茫岷江,这国道,就是硬生生在山中辟出来的一条盘山路。山上土石稍有松动,被雨水一冲,就成了塌方。而且这国道,本来就只容两辆车子通过,稍有一些碎石堆积,就被堵了。为了防止山上飞石砸下来伤及过路车辆,有些路段的山体上,安装了巨大的铁丝网,把碎石罩起来。看来,这213国道还是挺凶险的。我们很快就到了松潘,并顺利地通过了塌方路段,没有耽搁时间。看样子,我们今天晚上铁定回成都了。经过七天的旅行,我开始想家了,非常非常想快点儿回到舒服的家里。每次旅行都是这样,想家的念头,总是在我出门以后一个星期,准时报道。我和多多原先定了后天上午的回程机票,这时候,我开始给航空公司打电话,改签我的机票。那一路上,手机信号相当不好,跟对方说着说着,电话就断了。我还要等对方答复呢,只能向客户服务说明,我这会儿在山区路上,信号不稳定,如果回我电话打不通,请继续联系我,或者发短消息通知我。所以,发生地震的当天晚上,有朋友跟我说新闻里还没有灾区的画面,看起来情形不严重的时候,我非常肯定地告诉她,错了,通讯交通肯定全部中断了,所以才没有画面。没有走过那条路的人,真的无法想象那一路的艰难,更何况是在天翻地覆的地震中。苍天不会忘记,大地不会忘记,我的记忆也不会忘记。车子一路往前,我们开始有点儿疑惑,这方向是不是对,怎么一块路牌都没有呢?好歹该有个“成都方向”吧?休息的时候,问路边的村民,才知道,这213国道,只此一条路,在达到汶川之前,压根儿就没有岔路,还怕开错?还需要路牌?到了汶川,果然出现了岔路,我们的车子果然开错了方向,本该是沿着317国道南下的,却往东去了。司机似乎发现了错误,在一个加油站停车问路,及时纠正了方向。那时候,已是晚上8点多钟。我记得那个时间,因为当时除了那个加油站外,四周已经一片漆黑,人烟稀少的样子。9点钟光景,我们到了都江堰,上成灌高速,只消20来分钟,就进入成都市区了。最终,我们在夜里11点钟找到了事先预定的宾馆。整整10个小时的车程啊!回头看看,成都也好,都江堰也好,离汶川都非常近,所以在这次地震中,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如果不是那一次旅行,我永远不会知道,在中国的版图上,还有茂县、汶川这样的地方。再远再偏僻的地方,只要曾经去过,就会在脑海里留下挥之不去的记忆,不管是什么样的记忆。当我从网上看到一幅幅震区的照片时,伤感,遗憾,动容,无奈,全都纠结成一种难以名状的情绪,欲说还休。我只能对回忆说:今夜,请将我遗忘。
关键词阅读
旅游风景美图推荐
旅游游记攻略快速导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旅行结婚一般花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