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中叶时期中央与地方基本无矛盾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简答题及答案-五星文库
免费文档下载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简答题及答案
导读:1、中国奴隶制以血缘为纽带,以家为模式组建政府表现在哪些方面?答:中国奴隶制社会以原始社会父系大家庭为模式组,宗法管理与行政管理相互补充,2、概述中国封建同家行政管理的发展历程,答:中国封建社会始于战国,与此相应封建制行政管理也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从战国到秦汉是封建制行政管理的初创和确立时期,我国中央集权君主专制行政管理体制在各国得以形成,封建行政管理体制得以全面确立,奠定了隋唐时期行政
1、中国奴隶制以血缘为纽带,以家为模式组建政府表现在哪些方面?答:中国奴隶制社会以原始社会父系大家庭为模式组织政府与王朝,政权系统与宗法系统紧密结合,其主要表现在以厂三个方面:一是父系家长制为君主专制提供了原型,君主专制体制下的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君主终身任职并目.父子世袭,都能从父系大家长身上找到原始特征,二是以父系大家庭为模式组建政府,家室和政府没有严格区分,宗法管理与行政管理相互补充,使政府成为家族的扩大。三是以“家天下”为指导,实行宗法统治。君主和大臣的关系也是兄弟、叔伯亲缘关系,各级贵族处于不同的政治统治等级卜、这种层层的宗法关系.使族权和政权合一,国家机构变为宗族的扩大。 2、概述中国封建同家行政管理的发展历程。答:中国封建社会始于战国,止于 1840年鸦片战争,经历了两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与此相应封建制行政管理也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从战国到秦汉是封建制行政管理的初创和确立时期。战国时期,通过变法运动,我国中央集权君主专制行政管理体制在各国得以形成。秦以后,将这种体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统一的制度。两汉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进一步强化,封建行政管理体制得以全面确立,奠定了隋唐时期行政管理制度发展和兴盛的基础。(2)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封建制行政管理的发展时期。该阶段的行政体制具有过渡性质,是秦汉三公列卿制向隋唐三省六部制演化的一种过渡体制,(3)隋唐是中国行政体制的成熟和定型时期。隋唐汉晋以来制度之大成,确立了隋唐二代三省六部制行政体制的基本框架,唐承隋制而有所损益。另外,唐代行政体制还有一个特点,即趋于法律化。(4)五代两宋至明清是中国封建行政管理体制逐步达到完备时期。继唐而立的五代两宋政府在行政体制上将唐制略加损益,在中央形成二府三司制,展现了分类进行行政管理的新格局,在地方上采取分权等多种措施,加强各级地方政权和各级地方官员的相互制约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为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和五代两宋同时并存的辽、金、夏以及后来元朝等北方少数民族为主体的政权,在积极汉化的同时,也针对其境内各民族的不同情况,采取了“因俗而治”的方针,这些也为明清时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行政管理提供了经验和借鉴。明清时期,封建行政管理制度已趋于完备,明代废除了宰相制度,分割省级地方官员权力,到清代军机处设立,更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极至。
3、简述中国封建制国家行政管理的特色。答:封建中央集权并非中国封建时代所独有,但中国封建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有自身特点。(1)中国的封建中央集权体制时间长,而且是惟一的政体形式.中国2000年持续不变,而西欧封建制度则呈现多种政体形式。而其中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仅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过渡形态,持续时间短。(2)中国的封建中央集权专制君主政体集中程度很高,中国的专制君主拥有最高行政人事权、最高决策权、司法权和财权;(3)中国的思想控制与国家的行政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中国起主导作用的意识形态是儒家思想,汉代“独尊儒术”以后,统治者就把儒家思想教育纳入到行政管理之中,作为行政管理的内容,以起到稳定社会秩序,加强行政管理的作用。
(4)中国封建社会自其一开始就逐渐形成一整套对官吏的选拔、任用。考核等严密而完善的官僚制度,这样一套以文官为主的专业化的职业官僚体系乃中国封建管理体制上的一大特色。 4、简述中国封建制国家行政管理和奴隶制的不同。答:(l)形成了大一统王朝的中央集权体制。夏商时期因刚脱胎于部落联盟阶段,尚处于邦国林立的状态。西国的分封制实际上是一种小国寡民的社会,各级封君的权力在空间范围上受到限制。而战国以后,以郡县制代替为分封制。大多数时间都保持了统一的王朝形式。专制君主通过派出的地方官员将其意志贯彻到最基层,实现自己的统治。(2)神权政治色彩的淡化。夏商时期,神权政治色彩最为浓烈。君主一切决策都以占卜的形式出现,征伐大都在顺从大意和皇天辅助的旗帜下进行,进人封建社会后,神权政治色彩大大淡化,帝王的神事活动局限于一些大的庆典,神权不仅对社会生活的渗透大大下降,而且还成为抑制君权膨胀的工具。(3)法制日趋完备。奴隶制时代,没有固定的、公开的法律,到春秋战国之时,各国相继颁布成文法。在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形成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而且其中包括了大量的以行政管理规范化为目的法规。以上这些都是和以前奴隶制行政管理体制的显著不同之处。 5.为什么说中国古代行政管理远远没有达到依法行政的水平?答:首先从立法上看,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下,专制君主拥有制定法律的最高立法权,不仅如此,他还可以改变或不执行法律,凌驾于法律之上,不受法律约束和制裁。
其次,从行政管理上看,在中国古代,要发挥制度与法律的作用,关键在于选拔官员,但只强调好的官吏对执行法律制度的重要性,而不注意法律制度对官员执法行为监督和约束,这从本质上说依然是一种人治。总之,中国古代行政管理中虽然法制日趋健全,但这还没有能达到依法行政的“法治”水平,更多的是“人治”因素。在这一框架下,圣明的君主注重立法建制以建全政治法规,同时注意选贤任能,以发挥制度和法律的作用,使整个国家的行政管理出现有序状态,出现开明政治。文景之治,贞观之治都是这种政治状况的典型代表。但这种有序状态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是一种无序状态。昏庸的君主肆意破坏法制,任用奸佞,由此引发一系列剧烈的社会动荡。 6.简述中国古代奴隶制时代行政管理的特色。答:夏、商、西周是中国奴隶制的三个代表性王朝,呈现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总的说来,整个奴隶制时代的行政管理呈现出以下特色,(1)是我国历史上国家行政中神权色彩最重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神事活动涉及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日常政治活动中,祭祀与战争同被看做是君主的首要职责,祭祀规模宏大、气氛隆重。(2)国家结构为等级君主制,其王朝实际是一种国家联盟,由于当时刚从原始社会末期发展而来部落邦国林立,又由于当时开发程度、交通状况,以及政权建立者的势力和管理水平都十分低下,无法建立起来秦汉以后那种中央集权国家,只能是在原有部落联盟的基础上,改变部落联盟性质,组成君主国的松散国家联盟。(3)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为模式组建“家天下”王朝。中国步人阶级社会国家阶段后,氏族社会的以血缘纽带为基础的部落、氏族、家族、父系大家庭都保留下来,于是,中国奴隶制社会就以原始社会父系大家庭为模式组织政府与王朝,实行宗法制的家族式的统治。(4)残留了原始民主遗风。中国奴隶制国家组织形式脱胎于原始社会军事民主制度,自然不可避免地残留有原始民主制的遗风,诸如部落时代的民主议事之风,重民之风等。
7.军事民主制时期管理方式与后世国家管理方式相比有什么不同。答:军事民主制形成存在于氏族社会向阶级国家社会形态的过渡时期,在中国大体上相当于远古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军事民主制时期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较以前有了进一步发展和分工,大体上有军事首长。部落酋长议事会和人民大会三种权力机关进行管理。军事民主制时期的管理形式和后世国家管理形式相比有很大不同,即民主的形式始终占主导地位,公共权力机关还不是一种自居于社会之上、代表少数统治阶级镇压广大被统治阶级的工具。具体表现:第一,军事首长的权力尚未集中,职位尚未世袭。军事首长仅负责统率军队和担任主祭,不单独享有民事方面公共事务的独断权,且其职务不能世袭。第二,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保留有民主精神,且民主形式始终占主导地位。此时的部落酋长议事会是部落联盟的常设权力机关,凡重大事务均由议事会集体决断,此外还有人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第三,国家管理方式尚带有温和非强制色彩。这时的军事活动主要是防御外来征服和向外征服,而不具有对内镇压的职能。对社会的管理尚停留在依靠习惯和道德的约束上,法律、监狱及强制手段尚未实行。
8.西周嫡长子继承制的确定对国家行政管理有哪些影响?答:夏朝开创了“家天下”的局面,建立了王位世袭制度,但夏商两代都没有完全解决王位继承的顺序问题,真正解决这一问题的是西周时期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一继承制的确立对国家行政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客观标准使继承人的资格被限制在一个人身上,其他诸王子不敢冒大下大不韪争夺王位,这为统治集团提供了权力的继承和更迭原则,降低了权力转移时政治振荡的频率。 9.分封制与宗法、礼乐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答:西周的分封制是与利用血缘纽带为特征的嫡长子继承制为中心内容的宗法制紧密相连的,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确立了从天子到卿大夫层层分封的秩序,即嫡长子继承庶子分封。因此可以说宗法制确立的大宗小宗之别,也正是分封制形成的等级统治秩序。宗法制度从血缘关系上维护了周天子为首的等级名分制度。为了约束规范维护这种等级制,西周又制定了礼乐制度,严格规定各等级的典礼形式,以维护宗法分封制下的各级贵族的特权和社会秩序。 10.春秋时期赋税改革的原因有哪些?答:春秋时期以齐国为先导,稍后在晋、鲁、楚等主要诸侯国都相继进行了赋税改革。赋税改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铁器工具的出现,使原来的庶民在公田外开辟大量的私田,而不肯努力耕作公田,而影响到各诸侯国的赋税收人。第二,由于春秋时期兼并战争的激烈,使公田上劳动的庶民的负担成倍增加,从而导致他们从公田上纷纷逃亡,同时,国人也因战争负担而日益走向贫困、破产,甚至发生暴动以及拒绝战争的现象,从而导致兵源不足,这一切迫使较为开明的君主进行赋税和军赋两方面的改革。 11.春秋时期的强卿专制的结果是什么?答:在春秋时期的争霸兼并战争中,充任各诸侯国文臣武将的卿大夫的势力日益得到加强.逐渐掌握了各国的内政外交大权,形成大夫执政的局面。而无论是篡夺君位成为诸侯的,还是执掌国柄的,他们对分封制下造成的群雄割据的弊端都了如指掌。对战争中所需要的集权也都体会深刻,因此,他们掌握权力后不再实行旧的分封制,而是在原来卿大夫一级朝廷家臣制基础上建立起新的中央集权制朝廷。从而使宗法等级君主制结构进一步瓦解,专制君主中央集权体制雏形出现。
12.战国时期郡县制趋于完善的表现有哪些?答:战国时期,不仅郡县制度实施的空间范围有了扩展,而巴郡县制本身也趋于完善,其表现在两方面。首先表现为郡县两级管理体制的形成。原来面积大,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地位较低的郡居于县之上。其次是地方郡县官员的设置和分工逐渐完备,合理。随着疆域的扩大以及适应抵御外侵的需要,各国国君不得不授予地方郡守较大的权力。郡守由原来单纯的武职官员变为文武兼顾的地方大吏。而且在郡守以下设置属官郡尉和御史,分管一郡的军务和监察事务。县设令,令下设丞、尉,分管一县民政和军务。 13.为什么说国君个人素质对政治产生决定性影响?答:因为君主专制制度赋予了君主在决策中的最后决断权,而这种个人独断式决策形式由于没有严格的制度上的制约,所以能否做出正确的决策完全取决于决策者君主个人的素质,即决策者有没有卓越的分析判断能力和从善如流的精神,以通过各种形式的会议收到集思广益、合理决策的效果。因此可以说,君主专制制度具有十分明显的“人治”倾向。一旦国家出现明君,国势便顿时转机;一旦出现昏主,国力便迅速下降。战国时期列国势力消长频繁,正是这一因素的作用。
14.尚书台是怎样演变成为中枢行政办事机构的?答:在秦和西汉初年,尚书仅仅是少府官员,负责管理文书、章奏及皇帝的收发事务,一没专门机构,二没特殊权力。从汉武帝形成内朝官后,尚书作为内朝官主要成员,事权逐渐扩大。汉成帝时设尚书五人,开始分曹办事、东汉初年,刘秀建立起庞大的尚书机构,并正式称尚书台,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总领尚书台事。尚书台下设六曹尚书分掌政务,从制度上取代了三公宰相的行政权,史称“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尚书台成为国家行政机关,尚书台长官为真正的宰相。
15.皇权与相权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以皇帝为核心的制度,皇帝高居于国家机器之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事实上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皇帝不可能每事都亲自处理,于是宰相制度便应运而生。但是,宰相的地位和职掌又决定了他和皇帝之间的矛盾。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和百官之长,居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次高地位,即仅次于皇帝之尊。从权力来看十分广泛,拥有立法、司法、军事等重大决策的参与权和行政执行领导权,尤其行政执行领导权,使其足以控制百官架空
皇帝,所以,相权和皇权会产生矛盾,呈现一种彼此消长关系。
16.概述行政权与监察权相分离的过程。答:秦朝开始就建立了对行政的监察制度,设置御史大夫为最高监察官,但是直到西汉末年御史大夫都是既掌监察,又担任副丞相,协助丞相处理政务,并兼秘书,一身多任。在组织职能上,御史大夫设府,与丞相府合称“二府”,共同管理国家事务,凡遇军国大事,皇帝总是同下二府,令其合商解决,表明这时的监察权和行政权交胶在一起,没有分离,但是在御史大夫下设的属官中,已有御史中丞专司监察的情况。原来御史大夫的属官分为两部分,一是以御史丞为首,在御史府协助御史大夫处理政务。二是以御史中丞为首的设于宫内的部分御史,分管皇帝直接交办的监察工作。因此使御史中丞逐渐成为受皇帝之命的专职监察官。从西汉末年到东汉初年,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后,不再担任监察任务,与此同时,专门设立了以御史中丞为首的御史台,这标志着监察权开始同行政权相分离。 17、为什么说三公官职务完全荣誉化是汉武帝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以来的历史必然?答:自汉武帝实行中外朝制,就开始剥夺了丞相的决策权,但这时的宰相还拥有强大的行政权并作为百官之长凌驾于太尉、御史大夫之上。因此为了进一步分散宰相的权力,并改变其百官之长的独尊地位,于是到西汉成帝时,就用三公宰相制代替丞相制,使军事权、监察权从丞相的控制下分离出来,形成三公宰相并立。即使如此,西汉武帝以后,针对三公及列卿所拥有的行政执行大权也进行着分割,即扩大尚书事权,增设尚书机构,到汉成帝时还开始分曹理事,到东汉汉武帝刘秀时,建立庞大的尚书机构,成为事实上的国家行政机关,而且尚书台长官还拥有参与行政决策的权力。这样三公中的大司徒(原丞相)已没有实际职掌,成为品位很高的虚职;三公中的大司空(原御史大夫)也因不再担任监察任务而虚置,这样一来,唯独只有掌握军权的大司马还拥有实际权力,因此在西汉末年和东汉时期,皇权旁落时就成为权臣外戚的必掌职位。这种状况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继续发展,而且由于曹丕称帝后尚书台不再隶属于少府,正式独立于宫廷,以及随着尚书省六曹尚书地位的攀升,列卿地位的下降,三公宰相职务就完全荣誉化了。
18、概述列卿职权、地位的下降和尚书诸曹职权地位的上升。答:魏晋南北朝时期沿着一西汉武帝以来削弱外朝、加强内朝并由内朝取代外朝的方向发展而来,就形成了列卿职权地位下降、尚书诸曹职权地位上升的结果。列卿职权地位的下降是伴随着相权的削弱和被取代以及尚书机构的独立地位的上升而运行的。首先,从相权的削弱和被取代来看,列卿作为秦汉中央政府的主要职能部门的主管官员隶属于丞相之下,原有参与公府议政的资格,随着三公职位的荣誉化,列卿白然地就无法参大政。其次,由于尚书台机构的设置以及分曹理事,尤其是东汉开始演变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从而取代了列卿的社会管理职能,并且在曹魏时期从少府中独立出来,这就使原来的列卿设置显得重复和多余,因此,随着尚书机构地位的攀升,其分管具体事务的列曹尚书也不仅在实际权力上,而且在官秩上也开始超过列卿。北魏孝文帝时,将列卿与尚书六曹的官秩做出调整,太常,光禄,卫尉三卿位列吏部尚书之后、列曹尚书之前,其余六卿位列曹尚书之后。总之,列卿职权地位下降的过程,正是尚书诸曹职权地位上升的过程。 19、魏晋南北朝时期监察制度进步的表现。答:魏晋南朝时期,随着专制君主中央集权制走向完善,监察制度也表现出进步与发展。(1)御史台不再隶属于少府,从而使行政与监察的分离最后完成。御史的完全独立,使监察官员的地位和作用得以提高。(2)监察机关内部具有明确的分工。御史台内设置的官员据职能分为三部分,一是诒(持)书侍御史,主管监察司法,二是殿中侍御史,主管监督朝仪,三是侍御史,主管纠劾官员失职犯法,责权最重。以上三方面分工,有利于提高监察的全面严密性。
20、为什么说九品中正制是巩固士族门阀政治的工具?答:门阀是指门第阀阅,是指封建社会中的世代贵显之家。我国古代达官贵族人家的大门外有两根柱子,左边的叫阀,右边的叫阅,经常用来榜贴本户的功状,,所以阀阅成了做官人家的一种标志。因此对封建时代里世代为官的人家称阀阅之家、或世家大族,所以有门阀世族的称谓。为什么世族又称士族呢?这是因为这种世袭性的达官贵族伴随着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和察举制、五经博士选官制逐渐形成。汉武帝独尊儒术后,一些世代传习经书的士人被举荐为官,所以世族也称士族。这一官僚地主阶级的特权阶层在东汉时期就已得到发展,因为察举制使官员的推荐权掌握在公卿手宰相手中,他们必然推荐他们自己的子弟,从而使东汉时期就已经出现“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局面,门阀世族把持政权的政治局面已经形成。所以,由此可以说察举制是是门阀世族政治形成的必然性因素。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举荐权更进一步集中到中央高级官员手中,由在中央任职的官员担任原籍地的中正官,这些身居高位的中正官,更加注重门第家世,从而使门阀世族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门阀统治。
21、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三省制度,从体制上已为隋唐成熟的三省制度奠定了基础?答: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三省间的决策地位游移不定,而且三省在行政决策和执行程序中的权利并没有明确清晰地划分和有机地结合起来,但是此时的三省制从体制上看已为隋唐成熟而定型的三省制奠定了基础。这可以从下边两方面加以说明:(l)从三省职权划分上看,这一时期三省权力虽有消长,但大体上是分别从决策,执行,封驳三个方面分割原宰相之权力,为隋唐三省制度下三省职能在行政运行中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原型。(2)从宰相职权的演变看,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宰相之名者并非一定是真宰相,真宰相必须具备具“三品,开府”品级、录尚书事、为门下官。这使宰相权力最后法定于三省长官,所以说,从体制上为隋唐确立三省制奠定了基础。
22.唐朝对隋朝中央中枢机构进行的主要调整有哪些内容?答:唐朝对隋朝中央中枢机构的调整主要是围绕着削弱尚书省权力,降低尚书省地位来进行的:一方面是压抑尚书省地位,使之完全变成奉行机构。首先将宰相议事场所从尚书省搬出,使尚书省地位急剧下降。其次是剥夺尚书仆射的决策参与权,规定尚书仆射如果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平章事”,便不能充当宰相,使尚书省完全变为奉行机构。第三是在尚书省内部进行权力调整,规定尚书省具体事务有尚书左、右丞负责,使左、右仆射行政权被架空。另一方面是提高中书、门下两省地位。首先将宰相议事场所迁往门下省,并改称政事堂,后又迁往中书省,此举当然地提高了中书、门下两省的地位。其次是扩大中书门下两省的职权。中书省官员中舍人受理六部来文,提出处理意见,其中兼草诏旨的“知制诏”还有权封还尚书仆射的进呈文件,并有权参加宰相会议。同时,门下省的封驳权一也得到进一步加强,给事中有封驳章奏诏书之权。通过以上两方面措施,唐朝统治者完成了对隋代三省体制的调整,演化为二省执要,尚书奉行的体制。 23.简述政事堂的演变过程及前后政事堂的不同。答:唐代宰相议政的办事场所叫政事堂。在唐代初年唐太宗在位时,尤其重视门下省的谏议封驳职能。所以政事堂设在门下省,唐高宗时又移至中书省,到唐玄宗时,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称中书门下政事堂。中书门下政事堂和以前门下政事堂、中书政事堂相比,在体制上有以下不同。首先,唐初宰相多为兼职,除三省长官外,还以其品级较低的官员加上“参与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号,让其进入政事堂分任宰相之事,以削弱三省长官的权力。这些兼职宰相上午在政事堂议政,下午回本署办公。中书门下政事堂则不同,凡戴挂“同三品”或“同平章事”者均为专职宰相,不再回本署办公。其次,中书门下政事堂在正厅之后设吏、枢机、兵、户、刑五房,对口指挥尚书六部,使宰相的办事机丰红逐渐完备。第三,中书门下体制存在着宰相权.力的分散和集中两种倾向。中书门下体制原来是一种分散相权的集体宰相制,但宰相中的首席宰相号称“执政事笔”会因受皇帝宠信而擅权。唐肃宗时,鉴于李林甫,杨国忠专权的教训,实行诸宰相十日一轮流秉笔承旨的制度,唐德宗时实行宰相一日一值守。北宋也延续这种制度。
24.科举制在选官制度中的重要地位。答:隋朝废除了门阀政治下的九品中正制选官制度,正式确立科举制。科举制在选官制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创立实行有着深刻的意义。首先,科举制注重考试,通过严肃的比较客观的考试手段来选取治国之士,较好地避免了选拔者个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和选官过程中的营私舞弊。其次,科举制度下,士人可不必经举荐而直接报名参加考试,由国家择优录用,这就纠正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下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状况,既有利于网罗封建政治所需要的人才,同时也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需要。 25.中国古代专制体制下,皇权和相权这对矛盾运行的规律是什么?答:在中国古代专制下,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一对主要的矛盾。这对矛盾运动的规律表现为:当皇帝发现宰相权力威胁到皇权时,便会在施政程序中将决策部分权力从宰相手中收回交给近侍文秘人员,遂出现行政决策权向宫内转移,而执行权向宫外转移的状况。之后,近侍文秘人员不断扩大机构,组织分工日益严密,逐渐又演化为新的宰相机关,于是就再次重演前一过程。比如,从汉武帝开始设内朝官向汉代尚书台代取三公的演变过程。再从尚书台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这一过程在唐高宗时期以后设置翰林院、枢密院开始又一次重演。
26.隋文帝对国家研究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内容。答:隋文帝继续沿着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政权对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方向进行彻底变革,其内容主要有两点:(1)确立三公官不再兼任政府事务的原则。从东汉以来,三公官职务虽然已经荣誉化,但是,三公位居一品,品级极高,而且历史上作为中枢首脑的地位又有着巨大的惯性。比如,三国时期的曹操就是以丞相职称操纵朝政。隋文帝杨坚在北周时,也是大司马大将军、兼丞相的身份辅政代国的。所以隋文帝正式规定三公均不参加政府机构的活动,只作为奖赏有功之臣的最高荣誉职衔,而且,尽量不以公官授人,这就最终从体制上根除了旧体制的残余,为新的中枢体制的良好运转提供了保障。(2)确定了三省之间的分权方式。 魏晋以来,三省体制逐步成长,逐渐形成尚书掌行政、中书省掌诏令,门下省掌封驳的运行程序。但是由于传统三公制的影响,一些权臣往往改变这种分权,身兼数职,如东晋王导为司徒执政,还身兼侍中、录尚书事、领中书监等要职。而且,三省的分工在制度上也未固定,造成三省之间决策地位的游移,于是,隋文帝将这种分工确定下来,并将三省长官均定为三品,列为宰相,又确定尚书省总署为“政本之地”。以上措施将魏晋南北朝时期试行达300年的新体制加以定型,奠定了隋唐中央行政体制的基本构架。
27.唐代节度使所辖之道与唐初之道的不同。唐太宗时依山川形势分全国为10道,由中央御史台派监察官分道巡视地方,唐玄宗时又分为15道,这时的道是监察区。从武则天时期开始就在边境军事重地设置统领一支军队、负责一个区域军事活动的边将一节度使,唐玄宗时一共设立了九个节度使。开始,节度使是边区军事长官,领军打仗戍守一方,无固定的辖区,而且也不管民政,财政。但安史之乱后,中央失去对各地的控制,各节度使就在当地征收赋税、插手行政,控制州郡官员,成为割据一方的地方行政,军政长官,而且,节度使职位的传递也由节度使自己决定。而节度使控制的辖区,也称道或镇,如山南东道、宣武镇等。但这时的道已是地方军政,行政机关,和唐初为沟通中央和地方关系而设置的道在性质上绝无相同之处。可以确切地说,这时的道已是割据地方的藩镇和机构。北宋建立后,在地方设路,是受唐代设道的影响,但北宋是在完全削除节度使势力后设置的行政管理和监督机关,而且采取严密的控制和分权。
28.为什么说五代时期中枢体制具有过渡性质?答:五代时期各政权中枢机构有枢密院、中书门下和三司使,基本上具备后来宋代二府三司鼎足而立的分工体制,但又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唐代中枢决策程序分工体系的痕迹。枢密院肇始于唐中后期,由宦官担任,参与内廷决策。后梁时,因为清除了宦官势力而改由士人充任,已成为掌握军事民政两方面决策大权的中枢机构。后唐时开始将中书门下的兵房划归枢密院,并用武将主持枢密院,逐渐表现出枢密院专掌军务的发展趋势。后周政权时再次调整枢密院体制,规定枢密院长官仅是皇帝的顾问,如不兼宰相职,则不能过问行政事务,同时不再以武人出任枢密使,这已和
宋代枢密院体制基本相同。中书门下在唐中期以后逐渐降为行政执行的综理机构。五代时期职位继续下降。其原因一是中书门下要听命于枢密使,二是五代沿袭唐代翰林院学士之例设置了廷殿学士,领有人宫草诏权,当然,如果宰相加廷殿学士衔,也有草诏权,但所草之诏已不具有机要性质。这意味着宰相虽仍参与决策,但已丧失一部分参与权。三司使是掌管财赋的专门机构,是由唐后期的财政专使延续而来。自唐中叶以后,财政问题日益严重,财政工作日趋重要,为加强财政税收和管理,设置了一些财政专使,如盐铁使、转运使、度支使,常由宰相出任。五代时期后唐时,把盐铁、度支、户部合并,正式设置三司使作为财政之长,单独与皇帝商议财政决策,并独立负责财政事务的执行工作。
总之,五代时期中枢机构已呈现出枢密院、中书门下和三司使三足鼎立之势,形成宋代二府三司制中枢新体制的雏形。
29.宋代宰相制度中从哪些方面体现了权力制衡原则?答:首先建立宰相内部之间的相互牵掣和分权制约。具体措施一是建立集体宰相制,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场所,并设置正副宰相。第二为避免形成正宰相中书门下的集权,还建立群相轮流值日制度。其次没其他中枢机构分割宰相的权力。一是设枢密院执掌军务,二是设三司使执掌财权,三是设谏院分割谏议权,而且北宋时宰相已不具有草诏权,即便加廷殿学士衔。分割的结果,使宰相只剩下人事权、副署权、监督权、谏诤权;因此使宋代虽权相迭出,却始终未能形成篡夺之局。
30.五代时期在行政决策程序中新旧两种体制并存的表现及其作用有哪些?答:五代时期行政决策程序中新旧两种体制并存的表现是:(1)制诏权一分为三,由枢密院、廷殿学士和中书舍人分掌。(2)枢密院,廷殿学士、中书门下共同执掌发令权和执行权。(3)继续保持最重要的中枢决策机构枢密院官员职务的临时差遣性质。两种体制的并存使行政决策呈现混乱局面,但却对君主集权十分有利。(1)草诏权的分割使皇帝可以自由地选择草诏人。(2)发令权和执行权的混乱虽导致政出多门,但给皇帝提供了自由选择发令机构的余地;(3)枢密院官员的临时差遣性质更保证了皇帝随时收回改授他人的权力。
31.宋代行政执行的严格性和程序化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答:首先,中枢机关有一套处理各类事务的严格程序。例行政务由宰执诸臣在奏章上连署签名押姓,报皇帝审批后,由相令外制官中书舍人草诏。如遇突发性事件,宰执诸臣一方面要向下发出“判状”做出先行处理,另一方面要奏报皇帝,称“进草”,进草和判状均需诸宰执联署,以明确责任,而且皇帝对进草有疑问,可调阅判状进行复勘。
其次,负责草诏的知制浩可在有疑问时直接晋见皇帝,以核实皇帝的真实意图。再次,地方各级政府执行政令异常严格,中央政令贯彻迅速。
32.宋代皇帝决策权提高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宋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程度较前代有较大提高,皇帝在行政决策中的独断地位亦大幅上升,首先,表现在所有的会议形式都只是为皇帝做出最后决断提供具体材料;所有的会议决议只有皇帝批准后才能成为有法律效力的决策。其次,还表现在皇帝亲自掌握重大机密要令的发令权。由翰林学士草诏的内制,只有盖上皇帝印玺后才有法律效力。此外,皇帝还常常在临草诏时临时改变早先与宰相执大臣商量好的方案,令大臣难以防范。
33、简述宋代轻重相制、交叉监督的行政监察格局。答:所谓轻重指的是监察权力的弱强。在宋代的监察活动中具有突出的交叉监督特点,而互相交叉监察的双方力度有强弱之差。在中央,尚书省和御史台互相监督,御史台监察官员权力很重,对百官具有强大的威慑作用,但同时也处于被监察的地位。宋神宗时在尚书省设御史房,主行弹劾御史监察失职。这就表现出行政和监察官之间交叉监督。地方行政监察上,有上下级之间的互相监督和平级间的互相监督。路之监司不仅互相监临,而且还要受到下属府、州官的监督;在安抚使司内设走马承受官和安抚使互相监督;在州府一级设通判和知州(府)互相监督;以京师文官出任知县使上下监督。通过以上措施形成严密的监察网络。 34.宋代科举考试的规模和范围有哪些扩大?答:(1)录取人数较唐代大大增加。而且殿试及第后不再经过吏部面试
直接可以做官。(2)宋代科举门第限制较少,允许市井商人子弟应试,广泛吸收了各阶层读书人。
35.简述金代一省制的形成。答:金朝中央中枢机构权力集中于尚书省的格局在金熙宗废除勃极烈会议、依照唐宗官制时就已初步建立。金熙宗时的中央体制名义上是三省制,但最为重要的是尚书省。尚书省的长官为尚书令,而下设的左、右丞分别兼任了门下省长官侍中和中书省长官中书令。由此可见,中书、门下二省已成为尚书省的附庸。海陵王在位时,又废除了形同虚设的中书,门下,三省制变为一省制,尚书省的权力更加强化。从此,金中央行政体制完全确定下来。 36.简述金代的考核制度。答:金代对官员的考核由吏部负责,分两种形式,一是对所有在仕官员进行考核,二是对任职届满官员的政绩予以考评。金代对任职届满官员的政绩考评有一套完备的制度。官吏赴任时均要带一纸证书,称“解由”,“解由”上详细记载官员在上一任期内的政绩及资历,吏部根据“解由”来评价官员的政绩和才能,并将“解由”主要内容搞抄出来,称铨头,再将该官员历任铨头汇集起来,成为该官员的人事档案,称“行止簿”,作为吏部对该官员进行人事调整的依据。金代对所有在任官员的考核也有一套完备的规定,曾制定考评法,以“四善、十七最”考核官员。更值得称道的是1193年,金代又采取以官员任职区域内人民的态度为考核依据的考核方法,凡得到辖区内人民称赞的官员即被认定为廉官。金代官员的升迁和考核结果紧紧相联,政绩突出者破格提拔,贪赃枉法者降职处分,政绩平平者按年资循序渐进。 37.简述元朝监察机构组织的完备性。答:元朝监察机构组织相当完整,而中央御史台、地方行御史台和各道肃政廉访司三级。中央御史台下辖西、南两个行御史台,西、南两个行御史台下辖22肃政廉访司。这样形成一个以御史台为中心、行御史台为重点、各道肃政廉访司监察路府、州县的严密监察网络,使封监察体系趋于完备。元朝的御史台不论地位和作用均高于宋、金旧制,处于和中书省、枢密院三足鼎立的地位。此外御史台内部也有具体分工,元朝基本采用了唐代的三院制度,设台院、殿中司、察院,察院是御史台的主要机构,设监察御史若干人,负责纠察各级官吏,虽官卑职小,但握有监察重权。 38.明代内阁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答:明初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后,纷繁的政务使他不能应付,为解决废除宰相后出现的新问题,1382年朱元璋依照宋制设置内阁大学士,挑选文官担任殿阁大学士。其职责仅是协助皇帝阅读、处理奏章和起草诏书,在皇帝身边充当顾问,对当时政局不能施加影响。而且内阁学士品级低微(仅正五品),也不设属官,在品级和事权方面,远在六部尚书(正二品)之下。仁宗、宣宗在位时期,内阁权力迅速增长,一是以侍郎、尚书人阁兼大学士,使其品位尊崇、又能接近皇帝,这时的大学士权势之重已有宰相之实。二是随着内阁品秩的提高和权力的增大,体制也逐步完善,阁臣中已出现主次之别,而且内阁还设置了官属即制敕房和制诏房,均有专用的中书舍人。正统初年,因英宗年幼,太皇太后委政内阁,让大学士题奏本章提出处理意见,然后交皇帝裁决,开创了明朝内阁的票拟制度,而且,这时阁臣中已有首辅、次辅、群辅,首辅就对决策产生很大的影响。嘉靖万历年间是明代内阁权力发展到顶峰,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虽无权相之名却有权相之实的内阁首辅,如夏言,严嵩、张居正等。但是明代内阁权力的大小是由皇帝的是否信任而决定的,所以,万历时首辅张居正秉重权执朝政进行改革,是由于太皇太后信任,神宗年幼而造成的一时之势,并非是内阁制度所致。
39.为什么说明代宦官机构司礼监在中枢机构中处于重要地位?答: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中,绝大多数的职掌仅限于宫内事务,但其中某些机构涉及外廷事务,犹以司礼监最为重要,甚至在中枢机构居于重要地位。司礼监中设有掌印太监、秉笔太监、提督太监、随堂太监。秉笔太监因掌握对内阁票拟的批红大权而成为皇帝的代言人,当皇帝昏庸委权太监时,秉笔太监就可以为所欲为,控制朝政;提督太监掌管特务机构东厂、西厂,以刑狱威慑百官;随堂太监作为皇帝的代表到内阁议事、监控外廷,其权力超过内阁和其他任何中央机构,从而使明代中期以后,大部分时间里,司礼监权力远在内阁之上,在决策权力上它甚至压倒内阁。
40.简述明代将领军权的分散和皇帝对军权的集中。答:洪武初年,设大都督府为中央最高军事机构,行使军事中枢职能。而且长官大都督作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还统领全国军队。但后来朱元璋逐渐发现大都督府权力过大,因此在1380年改革军事机构。首先把大都督府一分为五军都督府,分管所属在外都司和在京卫所,分散军队的掌握。其次分散军政权力。改革后的五都督府仅限于军队的管理和一训练,在性质上已和宋、元执掌军令的枢密院完全不同,类似于唐代的十二卫大将军。军队的调动权和军官的选拔权在兵部,最高指挥权则在皇帝手中,遇有战争,由兵部秉承皇帝旨意任命总兵将官,统帅从各地调集来的军队,战争结束后,军队回归卫所,总兵官归还官印。如无兵部调令。五军都督府不能擅调一兵一卒。这种军事集权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杜绝了武将的跋扈难制和武力篡权的可能性。
41.简述明代大理寺职权的加强。答:明代大理寺与前代不同,它是最高审判机关,长官为大理寺卿,副长左、右少卿。大理寺下置左、右寺,各设左、右寺丞。明朝司法制度规定,由都察院掌纠,刑部负责审判,大理寺主持复核。刑部审判后,移大理寺复核。其中左寺负责京城及其附近地区重大案件的复审,右寺负责十三省重大案件的复查。凡遇到特别重要的案件,大理寺须会同刑部、都察院共同复审,意见分歧则奏请皇帝裁决。 42.简述明代道的机构内容、性质和作用。答:明代的道和宋元时期的路截然不同,它是以某一行政内容为基础,作为省级某一部门的派出机构,只负责某一部门的具体监察、督促之责。明代的道有三种:一是布政司系统的分守道,二是按察司系统的分巡道,三是专职道。分守道和分巡道分别是布、按二司的派出机构,其职责偏重于监察。专职道专门负责全省或省内某一区域的某项具体业务的督促。道的辖区大小极不一致,或以一省全境为辖区的专职道,如督粮、提学、驿传等;或以省内某一区域为辖区,如分巡、分守道,道的长官称道员,为布、按二司属员的差遗之职,其品秩随原官品秩而定。这也说明了明朝的道还不是一级固定的地方政权。
43.简述明代的决策过程。答:明朝初年内阁制度建立后,大学士虽可以参与机务但奏章批答权仍牢牢控制在皇帝手中,从宣德年间起,内阁开始有了对奏章提出初步处理意见的票拟权。内阁票拟之后,送到司礼监下设的文书房,皇帝用红笔在奏章上批答,对票拟内容不同意时,皇帝可加以改动或发还内阁令其重拟,称为改票。但明宣宗以后的皇帝大多昏庸腐败,不分权于臣僚,而托权于具有很大依附性的宦官,于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便取代皇帝批红的权力,成为皇帝处理机务最为贴近的助手。批红完毕后,即由司礼监发回内阁。由内阁交六科抄发,下达各职能部门执行,而六科给事中掌握封驳权,凡内廷拟旨后交六部执行的诏命中有不合理者,六科给事中可加以驳正缴回,称为科参。如无异议,则交六部执行,决策过程完成。 44.简述明代巡抚和总督的设置和演变。答:明代地方省一级三司分立虽防止了地方专权,但也出现了三司间相互掣肘以致政权机器运转失灵的弊端。针对这种情况,明代先后设置了巡抚和总督,在分权的基础上又出现了集权的趋势。明代初年,巡抚皆为临时差遗,具有监察地方官的性质。但巡抚和都察院派到地方的巡按御史分属两个系统,以致时常产生矛盾。于是后来,巡抚均加都御史职衔。到嘉靖年间,巡抚又兼管了地方上的军政,并开始有了相对固定的任所和任期,一般任期三至七年,管辖一省或数省,这时的巡抚逐渐成为总揽地方行政、监察、军事大权的省一级行政长官。与此同时,三司职权日趋缩小,逐渐沦为巡抚的属员。总督开始因用兵临时设置,事毕即罢。1469年,明宪宗为镇压瑶汉人民起义的军事需要,专设两广总督,以后在各地逐渐增置,成为一项制度。总督由朝廷派重臣担任,综理一省或数省军政事务,并逐渐成为实际上的地方行政长官,地位又在巡抚之上。但有明一代,巡抚和总督始终在名义上属中央朝官而不属于地方长官。 45.内阁权力衰落的表现。答:清代内阁虽然仍拥有票拟
权,但关键是票拟的内容已不再
是国家大事的决策范围,因为由阁承接和处理的仅是题本,早在康熙皇帝时就曾规定,凡机密事件及应快速上报之事,内外大臣均可用密折上报。雍正以后,奏折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成为沟通政权上下之间最灵敏和最重要的工具,题本则日益成为具文。尤其是军机处设立后,所有奏折均由军机处承接,内阁仅能处理题本,逐渐变成一个纯事务性机关,阁权衰落,军国大政的决策权完全归于军机处。
46.军机处机构组织的特殊性表现在哪里? 答:和其他衙门机构相比,军机处在机构组成上有以下特殊之处:(1)军机处设有书吏人员,体现严格的保密性。军机处职官包括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军机章京之下,再无书吏人员。(2)军机处官员部是兼职,且无定员,初设3人,多至11人。(3)军机大臣和首席军机大臣互不为属,均直接对皇帝负责。这些特殊性决定了军机处是一个绝对听命于皇帝,附属于皇帝的御用秘书机构,是君主专制极端发展的产物。
47.清代六部职权下降的原因是什么?答:和明代相比,清代六部职权下降。其原因来自几个方面,一是由于中央增设新的官僚行政机构,分割了六部中某些部门的权力。比如兵部名为中央最高军事机构,但实际上由军机处秉承皇帝旨意办理,兵部不过受成执行而已。二是六部职任不太分明,所属机构分工紊乱,导致行政效率低下,三是由于地方督抚直接听命于皇帝,而不像明代三司分头向六部主管部门负责,从而失去了管理地方的权力。四是各部满汉尚书及左右侍郎均可单独上书皇帝,从而分散了六部长官的权力。同时大大削弱了六部的行政功能和效率。 48.督抚之间的制约关系体现在哪里?答:总督和巡抚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的关系,一方面是总督在官阶上、职权上高于巡抚。因此巡抚在一定程度上听命于总督并受总督节制。但另一方面总督和巡抚在职权上又有所分工和偏重,总督偏重军政、巡抚偏重民政、尤其是巡抚不是总督的属官,两者均可单独处理政务,彼此处于平等地位,都直接对皇帝负责,从而形成两者既不完全统属而又相互牵掣和监督的制约关系。
49.简述清代军机处权力的广泛性和重要性。答:军机处作为秉承皇帝旨意办理机密大事的中枢决策机构在决策方面的权力既重要又广泛,首先,军机处参与官员奏折的处理和皇帝谕旨的撰拟。大臣奏折通过驿站直接送到皇宫乾清门后,由内奏事处宦官转呈皇帝,皇帝批阅后交军机处进一步处理,凡是皇帝未作裁决的奏折,由军机大臣携人皇宫向皇帝请示处理意见,然后,将按皇帝意志拟好的谕旨和经朱批的原奏折一起封发给原奏官员执行。其次,军机大臣还充当皇帝的决策,凡涉及国家大政方针、军事谋划,皇帝常令军机大臣议处,然后奏请皇帝定夺。再次,军机处拥有广泛的人事决策权,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员的人事任免权均掌握在军机处。 50.清代监察制度的严密和完整。答:清代监察制度对明代多有沿袭继承,而且进一步严密和完整。(1)监察机构更加完整。清代在沿袭明代都察院、六科给事中的基础上,又增设了宗室御史处和内务府御史处,专门负责对宗人府、内务府的监督。并且对原有的监察机构进一步进行调整,监察御史设15道,六科给事中改隶都察院,台谏合并。(2)监察体系更加严密。扩大十五道监察御史的职权范围,使其除负责监察所辖省区外,还负责监视中央各机构京官,形成和六科的双重监察。对地方的监察也采取多项制,一方面由十五道监察御史按道对地方政府进行监控,另一方面,清朝还赋予总督、巡抚所辖地区的监察大权,此外,各省按察司也有行使监察的职权,省、府间的道也有监察省内某一区域政务或某一具体业务的权力。总之,清代在继承明代的基础上,监察体系更加严密。
51.清朝官员任用制度中民族歧视色彩有何表现?答:表现之一:在官员选拔上,满人做官多靠世职等特权,而汉人做官只能通过科举;在利举上,分满、汉两榜、满人享有种种优待。表现之二:一些特殊机构,如理藩院、内务府完全不用汉人,其余机构虽满、汉复职,但政务决定权多操于满官手中。表现之三:清朝实行官缺制,即名额定编制,但满官缺远远多于汉官缺,而且,满官缺汉人不能递补,从而保证满人在各级官僚机构中的优势地位。
52.简述近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演变。答:近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演变,经历了由清末君主专制到南京临时政府的民主共和体制,再到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名为共和实为专制的体制,最后终于按照历史发展的必然,走上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共和体制的正确轨道。
53.简述工农民主政权行政管理的经验。答:(1)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各级代表大会,由代表大会选举或任命行政机关领导成员,实行议行合一的管理制度。(2)行政机关贯彻精简和廉洁的原则,实行首长职数限额制和大体平均的供给制。(3)实行中央和地方适当分权,调动中央与地方的两个积极性。(4)贯彻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干部政策,严格挑选行政机关工作人员。(5)实行调查研究,典型试验,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等工作方法。 54.简述抗日民主政权行政管理的经验。答:(1)正确处理党政关系,充分发挥政权机关的积极性。(2)按照“三三制”原则组成行政机关,吸收各阶层人民参加行政事务的管理。(3)实行民主决策,重视征询和采纳各方面人士的意见和建议。(4)实行精兵简政与逐级负责制,提高工作效率。(5)建立相对完善的监督体系。(6)严格干部标准,加强干部的教育培训和考核奖惩,干部的福利待遇以不高于熟练劳动者的所得收入和俸以养廉的原则。 55.简述人民民主政权行政管理经验。答:(1)试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2)加强党对政权的领导,保证行政管理的正确方向。(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4)加强决策咨询。(5)建立与完善行政机关办事制度,提高行政效率。(6)实行人民监察制度。(7)严厉惩治干部的贪污行为。
56.简述总理衙门的职能。它是什么性质的机构?1.答:总理衙门职权有:(l)管理外交事务,如选派驻外使节,负责驻外机构的管理。(2)办理洋务,如负责筹建军工企业等。(3)负责边防事物,如管理南北海防和统辖北洋海军等。(4)负责有关官吏的选任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总理衙门的性质:是既有买办性又有近代性的行政管理机构说它具有买办性,是因为它基本上是适应外国侵略中国的要求而设立的,外国列强正是通过它加强了对中国内政与外交的控制。它的设立,成为中国行政管理机构一半殖民地化的重要标志二说它具有近代性,因为它是清政府设立的第一个正式负责外交事务的机关,它还兼办洋务等。 57.简述百日维新期间行政改革的内容。答:(1)在行政机构方而,加强变法的决策,撤去闲散一吸叠的衙门。如光绪任命杨锐、刘光第等为军机章京,加强决策力龄,裁撤了詹事府、通政司等旧衙门。(2)在人事行政方面,改革保举人才条件,废除八股,改试策论。(3)在行政运作方面,提倡上书言事,严格办事规程。如允许大小臣民上书言事。
58.晚清新政改革的内容有哪些?它和戊戌变法在性质方面有何不同?答:年,清政府提出30多项新政措施,其中有关行政体制改革内容有: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设立商部。设巡警部,负责京城及各地警政事务设立学部,总管各省学堂事务,设立财政处,练兵处和税务处。裁撤有名无实的衙门。新政改革内容基本无超出戊戌变法的内容。但两者实质不尽相同,戊戌变法带有资本主义改革色彩,而新政基本上是清朝外仰列强,内图苟延的补救措施,错片有买办性、封建性,新政说明清朝行政管理体系已半殖民地化。
59.1906年官制改革的内容有哪些?答:第一步,调整中央各部院机构一;内阁军务处等机构不变,巡警部改为民政部,户部改为度支部,兵部改为陆军一部,刑部改为法部,专司司法,大理寺改为大理院,专司审判,工部并入商部,理藩院改为理藩部等。第二步是各部门按官制通则精神,健全内部机构。
60.简述盛京改制的内容和性质。答;1875年,清朝实行盛京改制内容有:(1)削盛京五部为兵、刑两部,专管旗地官庄行政,裁去府尹,由盛京将军兼管兵刑两部及奉天事务。(2)在地方州县官员选用于上,破除满汉界限,量才录用,把办理地方案件之权归于州县,不再与城守尉等旗官会办,削减了八旗对地方的行政管辖权。它是东北地区行政由军事统治向民政管理转换的开始。 61.1907年东三省改制的意义是什么?答:废除了旗民分治制度,完成了由军事统治向民政管理的转变,这不仅有利于东北经济发展与满汉交往,而且统一了行政体制,为特别地方行政改革提供了经验。
62.1907年省级行政改革内容有哪些?答:(l)督抚官署改革。1907年通过的《各省官制通则》规定;一省或数省设总督一人,每省设巡抚一人。巡抚统辖本省文武官员,但外交军政事务要与本管总督商量。清政府还将地方军权,收归陆军部与度支部,以分散督抚之权。这样督抚被置于中央各部之下。(2)省辖官署改革。为统一事权,清政府在督抚之下设四司:布政使司;提学使司;提法使司;交涉使司。另外,还增设巡警道、劝业道。这样使省辖官署比以前精干多了。
63.太后垂帘听政的决策程序是怎样的?答:各省及各军营奏报应请示皇帝的,均应先呈两宫太后披览;然后发交议政王,军机大臣详议,提出处理意见;再交两宫皇太后裁决,两宫裁决后,由军机大臣按裁决意见拟旨,谕旨拟好后再交两宫皇太后审定,最后由军机处下发。 64.简述军机处的决策保密制度。答:(1)加强封印管理,军机处办事必须以印簿为据,用印时,由满汉章京内轮派1人监印、登簿、画押。(2)严防走漏消息。军机堂办事公员不断查巡,不许任意出人办公地点,各衙门到军机处办事人员须经传领才能进人。(3)加强文书档案管理。所有军机档册,如果需用,须开出清单,凭证明领取。 65.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颁布的行政执行的措施有哪些?行政执行遇到了哪些阻力?答:光绪颁布的政策有:(l)任用维新派人士,重用康、梁等人。(2)对举办新政有力者予以奖励,如奖励陈宝溉。(3)对举办新政不力者予以指责。(4)对阻碍新政的旧党予以打击。遇到的阻力有:(l)最高决策权的二元化,不统一。慈禧与光绪颁布的政令前后相佐;(2)改革缺乏军事力量的保证,军权被荣禄所掌握;(3)顽固派的抵抗。慈禧迫使支持改革的翁同和回原籍,规定新授二品官员须向太后谢恩。(4)地方官员的敷衍塞责。地方督抚经常借词推诱,不理法令,如张之洞等人。
66、资政院、咨议局的行政监督是通过什么实现的?答:是通过议事权、咨询权与纠核权来实现的。 67.简述清末官员任用制度改革的措施。答:(1)停业捐纳。1901年,清朝下令不准捐纳官员。1905年下令停止武职捐纳实官,随后又下令禁止所有捐纳。(2)裁汰书吏,1901年,清政府下令裁革书吏差役,无论大小衙门官员,事必躬亲,仅留少数书吏,1905年,再次裁减书吏。(3)职官分级。清末将各级行政官员分为特简、请简、奏补,委任四种官级和任官方式。
68.清政府在新疆、台湾设省的时间和意义。答:日,清政府宣布设立新疆省,隶属陕甘总督管辖。省会设在迪化。1885年10月,清政府在台湾设立行省。新疆、台湾设省是晚清行政管理中的大事。它说明了加强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理,已成为清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 69.晚清省以下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精神是什么?答:改革的基本精神是:精简机构,明确各级行政机构的职责,统一事权。
70.简述废科举、兴学堂的意义。
答:1905年9月,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这不仅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大事,更是近代人事行政管理的改革。新式学堂的兴起,培养了一批新式知识分子,促进了行政官员知识结构的改善。
1、中国奴隶制以血缘为纽带,以家为模式组建政府表现在哪些方面
2、概述中国封建同家行政管理的发展历程 3、简述中国封建制国家行政管理的特色
4、简述中国封建制国家行政管理和奴隶制的不同
5.为什么说中国古代行政管理远远没有达到依法行政的水平
6.简述中国古代奴隶制时代行政管理的特色
7.军事民主制时期管理方式与后世国家管理方式相比有什么不同
包含总结汇报、人文社科、专业文献、文档下载、IT计算机、资格考试、计划方案、经管营销以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简答题及答案等内容。本文共2页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基本矛盾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