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兰莪州的观音寺行政区划

马来西亚概括简介
资讯专区 :
万极服务 :
&&&&&&当前位置: & &
马来西亚概括简介
资讯来源:北京万极
国名: 马来西亚 (Malaysia)全称: 马来西亚联邦 独立日: 1957年 8月31日国庆日:8月31日灾难意识日:12月26日(2005年马来西亚政府决定设立。选择这一天作为全国“灾难意识日”,是因为马来西亚过去在这一天多次遭受自然灾难的袭击。1996年这一天,东马来西亚的沙巴州遭受强烈热带风暴袭击,有100多人死亡,许多房屋和财产被毁;日,马来西亚北部槟榔屿等州部分地区遭到印度洋海啸袭击,共有60多人死亡。)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主体部分由14道红白相间、宽度相等的横条组成。左上方有一深蓝色的长方形,上有一弯黄色新月和一颗14个尖角的黄色星。14道红白横条和14角星象征马来西亚的13个州和政府。蓝色象征人民的团结及马来西亚与英联邦的关系──英国国旗以蓝色为旗底,黄色象征国家元首,新月象征马来西亚的国教伊斯兰教。国徽:中间为盾形徽。盾徽上面绘有一弯黄色新月和一颗14个尖角的黄色星,盾面上的图案和颜色象征马来西亚的组成及其行政区划。盾面上部列有5把入鞘的短剑,它们分别代表柔佛州、吉打州、玻璃市州、吉兰丹州和丁加奴州。盾面中间部分绘有红、黑、白、黄4条色带,分别代表雪兰莪州、彭亨州、霹雳州和森美兰州。盾面左侧绘有蓝、白波纹的海水和以黄色为地并绘有3根蓝色鸵鸟羽毛,这一图案代表槟榔屿。盾面右侧的马六甲树代表马六甲州。盾面下端左边代表沙巴州,图案中绘有强健的褐色双臂,双手紧握沙巴州州旗。盾面下端右边绘有一只红、黑、蓝3色飞禽,代表沙捞越州。盾面下部中间的图案为马来西亚的国花──木槿,当地人称“班加拉亚”。盾徽两侧各站着一头红舌马来虎,两虎后肢踩着金色饰带,饰带上书写着格言“团结就是力量”。在盾徽上还绘有一弯新月和一颗14。国歌:Negaraku国花:木槿。马来西亚人民用这种红彤彤的木槿花朵,比喻热爱祖国的烈火般的激情。国家政要:最高元首端古?赛义德?西拉杰丁?赛义德?普特拉?贾马卢莱尔(sultan tuanku syed sirajuddin syed putra jamalullail),2001年12月被推选为马第12任最高元首,任期5年;总理阿卜杜拉?艾哈迈德?巴达维 (Abdullah Ahmad Badawi) ,2003年10月就任,2004年3月连任。自然地理: 面积33万平方公里。位于东南亚,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全境被南中国海分成东马来西亚和西马来西亚两部分。西马来西亚为马来亚地区,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西濒马六甲海峡,东临南中国南海,东马来西亚为沙捞越地区和沙巴地区的合称,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海岸线部长4192公里。属热带雨林气候。内地山区年均气温22℃―28℃,沿海平原为25℃―30℃。人口:2500多万(2005年12月)。其中马来人及其他原住民占66.1%,华人占25.3%,印度人占7.4%。砂捞越州原住居民中以伊班族为主,沙巴州以卡达山族为主。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华语使用也较广泛。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基督教、拜物教等。组图:马六甲的唐人街 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 ,人口约120多万。具有观光和通讯两大功能的吉隆坡塔,高达466米,是亚洲最高塔之一,如两柄银色利剑直插云端。吉隆坡还是这个多民族、多宗教国家的缩影,市内清真寺以及佛教、印度教的寺庙随处可见,基督教的教堂也有20来座。新首都:普特拉贾亚(putrajaya) 位于吉隆坡以南35公里处,总理府及部分政府工作人员于1999年6月迁入,2005年前搬迁完毕;人口约7000。简史:公元初马来半岛建立了羯荼、狼牙修等古国。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刺加王国统一了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并发展成当时东南亚主要国际贸易中心。16世纪起先后遭到葡萄牙、荷兰和英国侵略。1911年沦为英国殖民地。沙捞越、沙巴历史上属文莱,1888年两地沦为英国保护国。二次大战期间,马来亚、沙捞越、沙巴被日本占领。战后英国恢复其殖民统治。日马来亚联合邦在英联邦内独立。日,马来亚联合邦和新加坡、沙捞越、沙巴合并组成马来西亚(日新加坡宣布退出)。 行政区划:全国分为13个州,包括西马的柔佛、吉打、吉兰丹、马六甲、森美兰、彭亨、槟城、霹雳、玻璃市、雪兰莪、丁加奴以及东马的沙巴、沙捞越,另有三个联邦直辖区:首都吉隆坡、纳闽和普特拉贾亚(Putra Jaya,联邦政府行政中心)。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因历史原因,沙捞越州和沙巴州拥有较大自治权。  以巫统为首的执政党联盟国民阵线(简称“国阵”)长期执政,马来人占政治主导地位,政局稳定。1997年金融危机和安瓦尔事件曾对马政局造成冲击。1999年第十届全国大选中,国阵虽继续保持国会三分之二以上议席,但在马来人中支持率有所下降;反对党伊斯兰教党势力上升,在吉兰丹和丁加奴两州执政。“9?11事件”后,伊斯兰教党的极端宗教色彩受到质疑,处境被动。国阵在三次地方补选中获胜,凝聚力增强,执政地位得到巩固。  日,马哈蒂尔辞去党政职务,巴达维副总理接任总理及国阵、巫统主席,政权平稳过渡。巴达维延续马哈蒂尔既定的内外政策,同时加强政府机构整顿和廉政建设,强调全民分享政治权力和经济发展成果,受到民众普遍欢迎和支持。  2004年3月,马来西亚提前举行第十一届全国大选,国阵创下历届大选最好战绩,赢得219个国会议席中的199席和505个州议席中的452席。巴达维蝉联总理,领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年,马来西亚政局继续保持稳定,国阵执政基础稳固。巴达维逐渐树立起自己的执政理念和风格。  宪法& 1957年颁布马来亚宪法,1963年马来西亚成立后继续沿用,改名为马来西亚联邦宪法,后多次修订。宪法规定:最高元首为国家首脑、伊斯兰教领袖兼武装部队统帅,由统治者会议选举产生,任期5年。最高元首拥有立法、司法和行政的最高权力,以及任命总理、拒绝解散国会等权力。1993年3月,马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取消了各州苏丹的法律豁免权等特权。1994年5月修改宪法,规定最高元首必须接受并根据政府建议执行公务。2005年1月,马议会再次通过修宪法案,决定将各州的水供事务管理权和文化遗产管理权移交中央政府。  统治者会议& 由柔佛、彭亨、雪兰莪、森美兰、霹雳、丁加奴、吉兰丹、吉打、玻璃市9个州的世袭苏丹和马六甲、槟州、沙捞越、沙巴4个州的州元首组成。其职能是在9个世袭苏丹中轮流选举产生最高元首和副最高元首;审议并颁布国家法律、法规;对全国性的伊斯兰教问题有最终裁决权;审议涉及马来族和沙巴、沙捞越土著民族的特权地位等重大问题。未经该会议同意,不得通过有关统治者特权地位的任何法律。内阁总理和各州州务大臣、首席部长协助会议召开。  议会& 也称国会,最高立法机构。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2003年5月,国会通过重新划分国会和州议会选区的动议,国会下议院议席从194增至219个,除沙捞越以外的12个州议席从422增至505个。议员任期5年。本届国会于2004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大选后组成。以巫统为首的国阵拥有199席,超过议席总数的90%。反对党拥有19席,其中民主行动党12席,伊斯兰教党6席,国民公正党1席。无党派独立人士1席。下议院议长坦?斯里?拉姆利?雅?塔利布(Tan Sri RAMLI Ngah Talib),日任职。上议院有70名议员,由全国13个州议会各选举产生2名,其余44名由最高元首根据内阁推荐委任,任期3年。上议院议长坦?斯里?阿卜杜尔?哈密德(Tan Sri Dr. ABDUL HAMID bin Pawanteh),日任职。
&&&&&&相关新闻
北京万极:中国最老牌最权威的留学机构
最专业的服务流程,高达97%的签证率,
责任与良心铸就信誉品牌。
中国首家推出“办成功再收费”的留学机构
不需预付服务费,签成功再交费。
“用心服务,用爱承诺”!
&Copyright by
北京万极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 北京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10- /
&&&&&&传真:010-
&总部: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新中西街新中大厦607&&&&&&邮编:100027
教外综资认字[号&
京ICP备号&雪兰莪州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雪兰莪(é)(:Selangor;又译赛蓝葛,简称雪州),马来西亚十三州之一,位于马来半岛西海岸中部,首府是一个新兴城市。和两个联邦直辖区就在雪兰莪境内。雪兰莪和吉隆坡常合称为雪隆。雪兰莪为马来西亚经济最发达的,马来西亚几个主要的工业区位于雪兰莪州内,为马来西亚最繁忙的港口,其吞吐量位居世界前15名。州内有许多的旅游胜地,体育设备完善,双威乐园为马来西亚最大的主题乐园之一,位于瓜拉雪兰莪的萤火虫公园是世界少数的保护地之一。
雪兰莪州简介
雪兰莪是马来西亚最富裕的州属,州政府在日正式宣布该州为马来西亚的第一个先进州属。
瓜拉雪兰莪(Kuala Selangor)是一个距西北64公里的滨海市镇,集历
史、自然与野生动植物胜景共治一炉,是游客的理想去处。由吉隆坡来此的路上亦兴味盎然,因夹道尽是、可可、树胶、油棕和香蕉园,还有原乡情浓的村庄。过去曾是个繁荣海港的瓜拉雪兰莪,也曾经是雪兰莪州的第一个州首府(即州政府的所在地)。雪兰莪这名称的来源已经是不可考究了,但是根据一些古旧的线索显示这名称的来源可能是来自于字selangau,意为巨大的。主要的可能是因为在以前有许多的苍蝇聚集在位于雪兰莪河旁的沼泽。另一个更合理的解释是来自于Selang Ur,Selang在古的意思为海峡,Ur在淡米尔语的意思为城市,这个单字合称起来的意思为海峡之城。
雪兰莪州名称来源
雪兰莪这名称的来源已经是不可考究了,但是根据一些古旧的线索显示这名称的来源可能是来自于字selangau,意为巨大的。主要的可能是因为在以前有许多的苍蝇聚集在位于雪兰莪河旁的沼泽。另一个更合理的解释是来自于Selang Ur,Selang在古的意思为海峡,Ur在淡米尔语的意思为城市,这个单字合称起来的意思为海峡之城。
雪兰莪州历史
在15世纪的雪兰莪是处于的统治之下,1511年人灭了后,雪兰莪就成为了葡萄牙、、和争夺之地。在1641年,荷兰人取代葡萄牙人占领了后,他们引进了来自的武吉斯人(Bugis)充当,后来这些武吉斯人的实力越来越强大,于1740年就直接在雪兰莪这篇土地建立了世袭的统治,直到现今。
在19世纪,由于的因素,欧洲各地对和橡胶有极大的需求量,当时雪兰莪的土地蕴藏了丰富的锡矿,气候条件也非常适合的生长,于是吸引了大量的中国和印度的移民。由于来自于中国的劳工越来越多,也组成了许多实力庞大的帮派,主要分为海山派和义兴派,当时的雪兰莪皇室也发生了皇位之争,各帮派拥护不同的皇室家族,为了争夺锡矿场,各帮派之间一直发生许多大大小小的斗争,导致当时雪兰莪的经济遭受严重的破坏,这机会也让英国人趁机介入雪兰莪的内政,于1874年逼迫雪兰莪苏丹签署条约,称为英国的保护国,从此雪兰莪就被纳入为英国的之一,经过英国人的协调后,各华人帮派结束斗争,经济活动恢复,雪兰莪经济再次达到繁荣的境界。在1896年,英国人为了更方便管理他在马来半岛的各殖民地,就把雪兰莪、、霹雳和这四个邦组成,当时的华侨称之为“四州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也曾统治了雪兰莪三年八个月之久,当时在雪兰莪各地展开了许多残暴的杀害华人的举动。马来联邦在1946年扩大为马来亚联邦、1948年改为,并于1957年脱离英国独立,后来在1963年加入了新加坡、和成为马来西亚。当时仍属于雪兰莪的市为马来西亚首都兼雪兰莪州首府。1974年吉隆坡脱离雪兰莪成为联邦直辖区,雪兰莪州的首府也由吉隆坡迁至其西部的(Shah Alam)。
在21世纪初,位于雪兰莪境内的因为被选为马来西亚的新行政首都,当时的雪兰莪萨拉赫丁再次被要求割让布城的土地给联邦政府。2001年经雪兰莪州议会修宪通过,布城的土地正式割让给联邦政府,成为马来西亚第三个联邦直辖区。
雪兰莪州人口
雪兰莪州是马来西亚人口最多的州属,2010年人口计有5,411,324 人。种族比例是: 52.9% ,华人 27.8% , 13.3% ,其他种族 6% 。
雪兰莪是马来西亚的交通和工业中心,因为经济的发达,也引进了不少的外籍劳工,是马来西亚引进最多外籍劳工的州属,这些外籍劳工主要来自邻近的、、越南、缅甸、、、、、等。其中有不少的外籍劳工非法入境,特别是来自印尼的,使得雪兰莪的人口急速增长。
雪兰莪州交通
雪兰莪是马来西亚的运输中心,马来西亚最繁忙的机场--就位于,其廉价航厦是亚洲地区最繁忙的廉价航厦。另一个国际机场--苏丹阿卜杜勒-阿齐兹沙机场则是位于。马来西亚主要的公路、高速公路和铁路都经过雪兰莪,使得雪兰莪的交通四通八达,雪兰莪州在营运中的高速公路超过20条。
市区的路线大部分都延伸至雪兰莪州境内,其中电动火车(KTM)、吉隆坡机场快铁(ERL)大部分的营运路线都在雪兰莪境内。马来西亚正计划2条轻快铁延伸路线及3条地铁路线服务雪兰莪和吉隆坡市民。
雪兰莪州经济
雪兰莪为马来西亚经济最发达的州属,国民生产总值(GDP)的人均购买力(PPP)在2008年为33147美元,远高于其他的州属,在2008年的为0.907,相等于一些发达的经济体如德国、英国和韩国。
雪兰莪州工商和服务业
商业、工业和服务业为雪兰莪州的主要经济活动,占据了雪兰莪州58%的国民生产总值(GDP)于2008年。马来西亚几个主要的工业区位于雪兰莪州内,主要是生产电子产品、化学品和汽车,许多外商也将其在马来西亚的分部都设在雪兰莪境内。雪兰莪主要工业城市为、沙亚南、、加影、万挠、士拉央、双威城、、安邦再也和。为马来西亚最繁忙的港口,其吞吐量位居世界前15名。
服务业占据了雪兰莪经济的38%。
雪兰莪州农业
农业贡献了雪兰莪经济的3.1%,雪兰莪主要的农作物为棕榈、橡胶、、、香蕉、稻米、等。
雪兰莪州旅游业
旅游业占雪兰莪州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多,州内也有许多的旅游胜地,由于州内的体育设备完善,许多国际赛事也在雪兰莪举办如(F1)。位于双威镇内的双威乐园(Sunway Lagoon)为马来西亚最大的主题乐园之一,位于瓜拉雪兰莪的萤火虫公园是世界少数的萤火虫保护地之一。
雪兰莪也有许多的,这些购物中心的面积都居于世界前列的,如:、双威广场、the Curve等……这些面积广大的购物中心吸引了许多本地和东南亚地区的游客前来购物,为雪兰莪带来了不少的游客数量。
苏丹沙拉夫丁
(Sultan Sharafuddin Idris Shah)
、、联合执政
(人民公正党)
(Tan Sri Abdul Khalid bin Ibrahim)
7,956平方公里
4,821,600人(2006年)
595.3人/平方公里马来西亚概况
马来西亚概况
.cn 日15:17 新华网
  国名:马来西亚(Malaysia)
  独立日:8月31日(1957年)
  国庆日:8月31日(1957年)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主体部分由14道红白相间、宽度相等的横条组成。左上方有一深蓝色的长方形,上有一弯黄色新月和一颗14个尖角的黄色星。14道红白横条和14角星象征马来西亚的13个州和政府。蓝色象征人民的团结及马来西亚与英联邦的关系──英国国旗以蓝色为旗底,黄色象征国家元首,新月象征马来西亚的国教伊斯兰教。
  国徽:中间为盾形徽。盾徽上面绘有一弯黄色新月和一颗14个尖角的黄色星,盾面上的图案和颜色象征马来西亚的组成及其行政区划。盾面上部列有5把入鞘的短剑,它们分别代表柔佛州、吉打州、玻璃市州、吉兰丹州和丁加奴州。盾面中间部分绘有红、黑、白、黄4条色带,分别代表雪兰莪州、彭亨州、霹雳州和森美兰州。盾面左侧绘有蓝、白波纹的海水和以黄色为地并绘有3根蓝色鸵鸟羽毛,这一图案代表槟榔屿。盾面右侧的马六甲树代表马六甲州。盾面下端左边代表沙巴州,图案中绘有强健的褐色双臂,双手紧握沙巴州州旗。盾面下端右边绘有一只红、黑、蓝3色飞禽,代表沙捞越州。盾面下部中间的图案为马来西亚的国花──木槿,当地人称“班加拉亚”。盾徽两侧各站着一头红舌马来虎,两虎后肢踩着金色饰带,饰带上书写着格言“团结就是力量”。在盾徽上还绘有一弯新月和一颗14。
  国歌:《月光》
  国花:木槿。马来西亚人民用这种红彤彤的木槿花朵,比喻热爱祖国的烈火般的激情。
  国家政要:最高元首端古?赛义德?西拉杰丁?赛义德?普特拉?贾马卢莱尔(sultan tuanku syed sirajuddin syed putra jamalullail),2001年12月被推选为马第12任最高元首,任期5年;总理达图?马哈蒂尔?宾?穆罕默德(datuk seri mahathir bin mohamad),1981年就任,1995年和1999年分别连任。
  自然地理:面积32.9万平方公里。位于东南亚,全境被南中国海分成东马来西亚和西马来西亚两部分。西马来西亚为马来亚地区,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西濒马六甲海峡,东临南中国海,东马来西亚为沙捞越地区和沙巴地区的合称,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海岸线部长4192公里。属热带雨林气候。内地山区年均气温22℃―28℃,沿海平原为25℃―30℃。
  人口:2271.2万人(截至1999年)。其中马来人及其他土著占60%,华人占25%,印巴人约占7%;沙捞越土著居民中以伊班族为主,沙巴以卡达山族为主。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华语使用也较广泛。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等。
  吉隆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建的双塔高层楼宇
  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人口约150万。新首都:普特拉贾亚(putrajaya)位于吉隆坡以南35公里处,总理府及部分政府工作人员于1999年6月迁入,2005年前搬迁完毕;人口约7000。
  简史:公元初马来半岛建立了羯荼、狼牙修等古国。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刺加王国统一了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并发展成当时东南亚主要国际贸易中心。16世纪起先后遭到葡萄牙、荷兰和英国侵略。1911年沦为英国殖民地。沙捞越、沙巴历史上属文莱,1888年两地沦为英国保护国。二次大战期间,马来亚、沙捞越、沙巴被日本占领。战后英国恢复其殖民统治。日马来亚联合邦在英联邦内独立。日,马来亚联合邦和新加坡、沙捞越、沙巴合并组成马来西亚(日新加坡宣布退出)。
  行政区划:全国分为13个州,包括西马的柔佛、吉打、吉兰丹、马六甲、森美兰、彭亨、槟榔屿、霹雳、玻璃市、雪兰莪、丁加奴以及东马的沙巴、沙捞越,另有三个联邦直辖区:首都吉隆坡、纳闽和普特拉贾亚(Putra Jaya,联邦政府行政中心)。
  政治:最高元首为国家首脑、伊斯兰教领袖兼武装部队统帅,由统治者会议从马来西亚9个州的世袭苏丹中选举产生,拥有立法,司法和行政的最高权力,以及任命总理、拒绝同意解散国会等权力,任期五年。统治者会议由柔佛等九个州的世袭苏丹和马六甲等四个州的州元首组成。其职能是在九个世袭苏丹中轮流选举产生最高元首和副最高元首;审议并颁布国家法律、法规;对全国性的伊斯兰教问题有最终裁决权;对涉及马来族和沙巴、沙捞越土著民族的特权地位等重大问题进行审议。凡有关统治者特权地位的法律,未经该会议同意,不得通过。每次开会时,内阁总理和各州州务大臣、首席部长在旁协助。国会是最高立法机构,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但实权在内阁手里。
  有活化石之称的珍贵树种桫椤树的叶子
  经济:自然资源丰富。橡胶、棕油和胡椒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七十年代以前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依赖初级产品出口。锡矿丰富,曾为世界产锡大国,但近年来产量明显减少,2000年锡产量估计为6100吨。石油储藏量约39亿桶(1997年探明)。天然气储量2. 27万亿立方米(1998年探明)。此外,还有铁、金、钨、煤、铝土、锰等矿产。盛产热带硬木。农业以经济作物为主,主要有橡胶、油棕、胡椒、可可和热带水果等。稻米自给率为76%。七十年代以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八十年代中期,因受世界经济衰退影响,经济出现困难。政府采取刺激外资和私人资本增长措施后,经济明显好转。1987年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年均国民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8%以上,成为亚洲地区引人注目的新兴工业国之一。旅游业为国家第三大经济支柱,主要旅游点有槟城、马六甲、浮罗交怡岛、刁曼岛等。货币:林吉特。
  军事:陆军的前身是1935年英国殖民地政府组建的马来兵团。1958年马从英国人手中接管原英殖民地海军辅助部队,1963年正式改为马来西亚皇家海军。日正式建立马来皇家空军。马最高元首是三军最高统帅。国防决策机构为国家安全委员会,总理任主席。武装部队总司令是最高指挥官。实行志愿兵役制,服役期为10年。
  农历新年来临之即,吉隆坡的华人用长长的筷子争相品尝当地一种食品――生鱼沙拉,以庆祝即将到来的春节。人们相信,参加烹调和食用这种食品会在来年获得吉祥、富贵和长寿。
  新闻出版:约有50份报纸,用8种文字出版。主要报纸有:马来文的《马来使者报》、《每日新闻》、《祖国报》;英文的《新海峡时报》、《星报》、《马来邮报》;华文的《南洋商报》、《星洲日报》等。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简称马新社)是一个半官方的通讯社。马来西亚广播电台属官办,建于1946年,拥有6个广播网,用马来语、英语、华语和泰米尔语广播。马来西亚之声电台建于1963年,用马来语、阿拉伯语、英语、印尼语、缅甸语、他加禄语和泰语等8种语言对外广播。马来西亚电视台属官办,建于1963年,设有两个频道,用马来语、英语、华语和泰米尔语播放。另外还有第三电视台(TV3)、城市电视(METRO VISION)和国民电视(NTV)三家私营电视台。近年开办了ASTRO卫星有线电视频道。
  外交:奉行独立自主、中立、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主张建立东南亚和平、自由和中立区。优先发展同东盟国家的关系,视东盟为其外交政策的基石。重视发展同大国关系。积极发展同伊斯兰国家和不结盟国家关系。致力于促进东亚环境的稳定,加强与东北亚的联系,继续加强与其他国家良好的双边关系。将与邻国和有特殊重要性的国家发展积极的关系;在处理双边关系时,将遵循互利的原则,通过谈判和平解决所有分歧。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即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范围内,马来西亚将继续坚定地提倡与中、日、韩合作。在多边领域,马来西亚将积极参与各种联盟或论坛,致力于维护各种权益,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
】【】【】
新 闻 查 询
分类特惠广告抢购
 相关链接
(/ 14:41)(/ 14:37)(/ 14:31)(/ 14:21)(/ 12:35)(/ 11:46)(/ 11:39)(/ 10:11)(/ 01:55)(/ 00:30)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密码:
每日2条,28元/月
--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超级精彩爆笑无比
每日2条,30元/月
 电话:010-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八打灵再也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八打灵再也
八打灵再也(及英语:Petaling Jaya)习惯性简称 PJ,最早的卫星市。“Jaya”一词在马来语的是有&成功&、&繁荣&的意思,而用在地理位置上,则有&大&、&区&或是&广场&的意思。位于,面积97.2平方公里。日,八打灵再也正式升格为城市,成为雪州第二个城市。 原是1952年,英国殖民政府为了解决吉隆坡人口过剩问题,而开始筹划建立的卫星市。日,八打灵再也正式升格为市政厅成为雪州第二个城市。
八打灵再也历史
1952年,英国殖民政府为了解决人口过剩的问题,而开始筹划建立卫星市。
1954年八打灵再也镇隶属与吉隆坡行政管理。
日后,因为吉隆坡成为联邦直辖区,八打灵再也开始隶属雪州管辖。
八打灵再也第一个超级购物市场(Jaya Supermarket)是1974年建立,位于14区。
日,八打灵再也有镇升级为市议会。英文:Petaling Jaya Municipal Council : Majlis Perbandaran Petaling Jaya (MPPJ)
日,八打灵再也正式升格为【马来文: Majlis Bandaraya Petaling Jaya (MBPJ) 】英文:Petaling Jaya City Council,成为雪州第二个城市。灵市议会自2003年就开始向州政府申请升格,直到州政府在宣布,灵市已获得中央政府根据1976年(171法令)地方政府法令第四(二)条文,批准灵市升格为市,原任市议会主席拿督阿末达米昔被委任为灵市政厅首任市长。
八打灵再也人口统计
在2000年,八打灵再也人口统计,共有居民355,530户。2003年在不包含和八打灵再也城镇结合带的实际人口为450,000户,共150万人。55%华人,30%,13%以及其他族群。
八打灵再也历史
八打灵再也最初是在1952年,英国人为了解决人口过剩问题而兴建,此后在和地理的重要性都经历了急剧的增长。这一时期八打灵再也的发展集中在今天称为“老城”的区域。
八打灵再也教育
八打灵再也拥有超过23所,包括17区的。
在八打灵再也有许多中学。
马来西亚第一所私立护理学校位于八打灵再也的Assunta 医院。敦陈祯禄护理学院由天主教玛利亚修女会成立于1961年。
的德国学校是一所国际学校,位于Lorong Utara B ,靠近敦胡先翁眼科医院。这所学校采用德国课程体系
八打灵再也交通
八打灵再也的交通设施和基础设施发展良好。自从八打灵再也的发展初期直到1990年代初,公共汽车都由 Sri Jaya 经营。Putra 轻快铁服务从格兰那再也的总站连接至吉隆坡市中心。
八打灵再也宗教
八打灵再也信仰各种宗教的居民都能找到各自的宗教场所。
可以前去祈祷的清真寺分别坐落在Templer路、17区、14区、SS1区和Damansara Utama。新建的 Kelana Jaya Putera位于格兰那再也。位于Templer路的Masjid Jamek Sultan Abdul Aziz Shah是八打灵再也最古老的清真寺。
罗马天主教信徒可以去的教堂包括,位于加星路的沙勿略堂、Templer路的堂以及 Taman Mayang的。一座教堂坐落在 Section 5。一座和一座教堂都位于Utara路。喜信堂教会位于Gasing路。2005年,海洋公园的前红宝石电影院变成了 Damansara Utama 卫理公会教堂。The Grace 神召会位于 SS23/6E路 in Taman Megah
佛教信徒可以到Gasing路的泰国Chetawan Temple 和Cempaka Buddhist Lodge in SS23 Taman SEA。信仰道教的华人可以前去加星路的Poh Lum Fatt Yuen。在老城和11区也有道观。
The SriSiddhi(Sanskrit:???? ??????) Vinayaga Temple 位于4区 雪兰莪路,是八打灵再也的的主要宗教设施。
这里还有一座Gurdwara。
八打灵再也商业
八打灵再也的居民拥有许多传统店铺的选择,以及一些中型或大型购物中心。大型购物中心有、Ikano Power Centre、The Curve、Amcorp Mall与Tropicana City Mall。商业中心分布在各个重要地点,例如 SS2、Damansara Utama、Dataran Sunway、格兰那再也、Damansara Jaya、Taman Megah、SS3、14区、东南亚公园、新城和老城。在八打灵再也发展的早期,当地店铺主要只分布在老城、新城或14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雪兰莪州沙亚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