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天然气东线线工程建设意义更大的原因

中俄天然气合作,究竟谁是最后赢家?
阿尔泰协议正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力量之一
【无所不能 文|白根旭、余家豪】去年,在俄罗斯经济低迷、受制于西方经济制裁的背景下,中俄双方签订了两大天然气交易协议开拓了中俄油气合作的道路。虽然,去年六月开始暴跌的国际油价,让这项天然气合作压低东亚油价的作用因此黯然失色,但是总体而言,这两份协议预示着中俄能源合作的走向,也将影响中国和亚洲的供需平衡,直接威胁到全世界已经提出的LNG项目,甚至改变欧亚能源地缘政治的格局,更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不可缺少的一环。
回顾一)西伯利亚力量的时机与气价
中俄天然气东线合同(西伯利亚力量)签订于日&,当时油价还未下跌近50%,西方对俄制裁也并未对俄罗斯造成明显的损失。这一历史性的交易总价值达4000亿美元,预计每年将从东西伯利亚地区经由中国东三省向渤海湾地区市场供应380亿立方米的管道天然气。
双方的需求是这次历史性交易的驱动力,俄罗斯需要向外界表明其并没有因为乌克兰危机而被完全孤立,Gazprom也需要多样化经营,开发远东地区的能源资源,从不景气的欧洲市场中脱身。而中国面对天然气消费的指数增长;则需要找到方法降低亚洲的天然气供应溢价。中俄天然气交易的达成对于双方而言可谓各取所需。
多年来,中俄天然气东线谈判中一个主要障碍是边境价格上的分歧,这份合同的签订可以说是双方能源合作上的巨大突破。俄罗斯能源部长亚力山大&诺瓦克(Alexander Novak)表示,&Gazprom与中石油所签合同中规定的天然气价格接近350美元/千立方米,以合同价值4000亿美元计算,假设30年的贸易量是380亿立方米,相当于9.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mmbtu)。据俄罗斯官员透露,Gazprom向中国供应燃料的价格接近德国的购买价,中石油的基本价格360美元/千立方米(10.24美元/mmbtu)亦接近2013年Gazprom向德国报出的平均价格。在欧洲,德国是支付最低价格的国家之一。Poten & Partners的一个研究报告表明,俄罗斯与中国签订的协议中使用的定价公式结构和其与欧洲签订的传统管道天然气合同相似,也将会与新加坡的一揽子原油和石油产品有关联。
回顾二)快速推进阿尔泰管线
东线合同签订6个月后,中俄于2014年11月再次签订了一个大规模的天然气西线合作备忘录(阿尔泰管线),承诺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加强双方的战略关系,初步协议设想连续30年每年对华供应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值得注意的是,与2014年5月签订的协议不同,11月签订的谅解备忘录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2015年5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期间,Gazprom与中石化就以&西线&管道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签署协议,建造一条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每年出售3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这份协议可以看作去年11月阿尔泰协议谅解备忘录的更新版,尽管形式意义多于实际内容,这份协议还是代表了双方对推进中俄西线合作的意愿。
Gazprom首席执行官阿列克谢&米勒(Alexei Miller)认为,中长期而言,俄罗斯向中国供应的天然气有可能会超过其对欧出口量。乐观预期下,阿尔泰天然气将在年之间开始供气,阿尔泰线路谅解备忘录的签订意味着俄罗斯进一步提高对中国出口的兴趣。最近,王毅外长也指出,中国将具会有巨大的内驱力和空间来扩展合作,扩展油气领域的合作,并会全面开始建设东部天然气线路、签订西线合作协议。总的来看,在中俄双方的共同推动下,阿尔泰天然气交易即将成为现实,如果阿尔泰谅解备忘录变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其影响甚至会超过东线协议。
东线先行是中俄天然气合作关键
作为世界油气生产和出口大国,俄罗斯在2000年至2010年间一直保持着石油天然气产量和出口量的增长。石油和天然气出口的收益占到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达到国家预算的三分之一。可以说,俄罗斯能源出口对于俄罗斯经济相当重要,因此在俄罗斯与西方日渐疏远的当前,寻找新的市场是俄罗斯的当务之急,亚洲(尤其是中国)已成为其主要的出口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中俄两国达成的天然气大单无疑对俄罗斯具有格外重要的战略意义。
对俄罗斯而言,如果不开拓中国市场,俄罗斯过剩的天然气将无路可走。更直接地说,恰扬达气田(Chayanda)和科维克塔(Kovykta)气田就会陷入较大的困境。Gazprom首席执行官阿列克谢&米勒(Alexei Miller)曾反复强调,该公司每年可生产60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未来十年内,唯一能够利用这些产能的机会就是阿尔泰协议。
而对中国来说,与俄罗斯合作的动因也有很多。一方面,由于沿海省份与内陆省份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东北三省经济亟需提振。同时,空气质量恶化时刻警示着中国领导人有必要降低中国对煤炭的严重依赖,因此增加天然气的使用变得非常迫切。此外,能源安全方面的需求也使得管道油气成为必须。当然,领导人的决策也是中国接受俄罗斯邀请的关键原因。习近平主席上台后,提出了能源革命的号召,要求降低煤炭的使用,并希望减轻中国对海上油气供应的依赖,这些都离不开中俄两国进一步的天然气合作。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一带一路&的发展同样需要俄罗斯的配合。
问题是东西两条管线推进的次序。Gazprom倾向于在东线项目之前启动阿尔泰线的建设,这也引起了不少的讨论,因为此线路更短,而且必要的设施都已经准备就绪,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普京亦希望在东西伯利亚地区开发新的油气田。也有说法指出俄罗斯希望同时进行东西二线建设,但由于耗资巨大,此想法并不现实。阿尔泰线的命运最终将取决于Gazprom在东线项目上的进展,因为俄罗斯对天然气的垄断将同时影响到这两个项目。
但双方的目标其实有所矛盾,中国方面希望在污染严重的东北地区推广天然气的使用,所以偏向先建设东线。东线的天然气供应将以布拉戈维申斯克(Blagoveshchensk)为俄罗斯的边界点,通往中国的哈尔滨。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东北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地区进口的天然气的东线项目正体现了西线东输的概念。中方希望东三省建设的天然气管道能和西线东输工程一样有效地加速中国的经济发展。
因此,应当强调的重要一点是,东线的实际进展是阿尔泰项目取得突破的前提条件,也是底线。从北京的角度来看,东线已经容不得任何拖延了。俄罗斯方面也了解东线先行的重要性,因此普京在习近平出访前最终同意了东线项目,这宽慰了中方的情绪,也使得阿尔泰计划被推迟。
展望:中国将成阿尔泰管线最大的受益者
无论如何,中俄东线天然气合同不仅将改变亚欧大陆的能源流向,也将对全球能源地缘政治产生巨大影响。早在2012年,普京就宣布俄罗斯的&亚洲核心&战略,并提出能源战略重心东移,而中国正是此战略的关键。随着西方加紧对俄罗斯的制裁,这种战略正变得越来越明显,双方最近签订的天然气协议很有可能在未来扩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俄罗斯所面临的险境。中俄日渐紧密的能源关系可以视为中国的一种保险策略,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同时,降低能源进口的成本。另外,尽管步伐缓慢,只要中俄步调一致,中俄天然气贸易对美元的依赖也将逐步减少。为此,俄罗斯在关键的节点着手两条天然气管线计划,先建设东线,再推进亚尔泰管线,东西二线如果均开始运作,将对欧亚能源地缘政治产生巨大的冲击。
第一,俄罗斯有机会实现成为亚欧天然气&摇摆国&的梦想,或者至少摆脱对欧洲能源市场的过分依赖。当然,对俄罗斯来说,以亚洲来牵制欧洲比较困难。一方面,由欧洲天然气供需状况决定的欧洲价格将越来越成为中心价格,另一方面,上海气价(中心)会对中国的天然气定价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果欧洲和中国市场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中,迫切地需要从俄罗斯进口更多天然气的话,那么俄罗斯在两个市场之间的套利政策可能会奏效,但目前的情况则恰恰相反,俄罗斯迫切地想出售更多的天然气。因此,除非当前的形势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否则俄罗斯无法在任何一个市场中控制价格。当然,俄罗斯还是会抓住一切在欧洲和亚洲市场之间套利的机会。
第二,俄罗斯与其他LNG开发商已经在利润丰厚的亚太市场开始了一场无形的竞争。美国向亚洲供应LNG的潜力将在未来几年成为其北太平洋能源贸易扩张的基础,而这对于俄罗斯的&亚洲核心&战略而言则是最大的挑战与威胁。另一方面,对于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新开展的LNG项目来说,阿尔泰协议则有可能是一场噩梦,因为阿尔泰协议将在未来每年满足中国2100万吨潜在的LNG需求,因此上海中心价格的天然气定价将直接决定来自哪里的天然气更加畅销。
综上所述,未来几年内,中国将会成为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亚洲核心&战略的拉拢者,这正好对接中国的&一带一路&规划,中国可以说是阿尔泰协议最大的受益者。同时,加强与俄罗斯,尤其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联系,是进一步扩展&一带一路&战略重要的一环,阿尔泰协议正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力量之一。
【无所不能特约作者,白根旭,牛津能源研究所、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无所不能专栏作者,余家豪,人民大学重阳研究院、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国际能源安全中心特聘研究员】
本篇文章暂无评论......
哈佛肯尼迪学院能源地缘政治项目研究人员、社科院研究生院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作者其他文章:
微信公众号
caixinenergy
关于我们:
无所不能,财新传媒旗下新媒体实验群的服务性资讯项目。探寻科技、互联网如何改变能源行业和人们的生活,以及催生怎样的全新商业模式。我们的形象代言人是“能豆君”。我们提供最有趣的能源内参。
版权声明:
本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京公网安备47|  简体 | 繁体 |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
中俄东线输气管道延伸合作新里程
新闻来源:石油商报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日下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国境内段开工,按计划于2018年建成投产。中俄能源合作由此进入新的里程,意义重大。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进入中国境内第一站是黑河,图为国内段开工仪式当天的黑河施工现场。杨志民& 张云普 摄
(赵迁 制图)
  三地视频见证开工
  6月29日下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国境内段开工仪式举办方式颇为特殊,通过两国三地视频连线隆重举行,地点分别在北京、莫斯科和黑河施工现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国内段开工,标志着这条联结中俄两国的陆上能源通道全线启动建设。
  中俄高层领导对这条战略性管道建设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人民大会堂出席开工仪式并下达开工令。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梅德韦杰夫在莫斯科分会场致辞。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王宜林主持开工仪式。
  这条管道国内段将新建3170公里,并行利用已建管道1800公里,并配套建设地下储气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俄罗斯境内段名为&西伯利亚力量&,全长约4000公里,已于日开工建设。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干线将新建约7000多公里管道,这是向中国供气的第三条跨国天然气长输管道,前两条是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中缅天然气管道。按计划,2018年管道建成,俄罗斯开始通过这条东线管道向中国供气,供气量逐年增加,最终达到380亿立方米。
  黑河是这条管道进入中国的第一站。黑河施工现场,中国石油管道员工整装待发,几十台施工设备陪伴左右,一声令下,蓝天白云下焊机轰鸣,弧光闪耀。作为这条管道第一道焊口的施工者,大庆管道公司电焊工王利俊、关立民告诉记者:&既高兴又感责任重大。一定要用我们的技术、责任心和汗水把管道建设好。&
  战略项目意义重大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是能源合作的战略性工程,中俄高层运筹多年,合作企业积极落实,终成硕果。根据中俄双方供气合同约定,东线主供气源地为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伊尔库茨克州科维克金气田和萨哈共和国恰扬金气田,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负责气田开发、天然气处理厂和俄罗斯境内管道的建设,中国石油负责中国境内输气管道和储气库等配套设施建设。
  张高丽指出,东线天然气项目是中俄两国最大的务实合作项目,也是全球天然气合作重大战略性项目。这一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将俄罗斯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进一步改善中国的能源结构,有利于带动中俄两国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两国能源战略多元化和保障两国能源安全,而且对全球能源合作格局都将产生积极影响。我们愿同俄方共同努力,确保管道按计划于2018年建成投产,成为安全、优质、高效、环保的世界一流工程,实现经济效应、环境效应和社会效应的有机统一,为推动两国经济发展和增进人民福祉做出贡献。
  梅德韦杰夫在莫斯科分会场致辞中说,中俄东线天然气项目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合作项目之一,是俄中高水平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集中体现和突出成果,有利于带动双方境内管道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俄方愿进一步扩大与中方在能源等各领域的全方位务实合作,促进两国共同发展和繁荣。
  王宜林表示,中国石油作为项目的实施者,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中国石油整体优势,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采用全新的项目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科学组织项目实施,努力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优质工程、绿色工程,为深化中俄能源合作、促进管道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中俄东线天然气的引进对提升我国清洁能源供应量,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改善大气环境,治理空气雾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是我国口径最大、压力最高(12兆帕)的长距离天然气输送管道。&这是首次在现场应用全自动焊接技术、采用1422毫米的国内最大口径管道、挑战高纬度岛状冻土地带的世界级难度管道施工。&大庆油田工程建设公司副总经理、大庆管道公司总经理王国军介绍。这条管道的建设对带动国内钢铁冶炼、制管、装备制造等基础工业的发展必将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各方给予高度评价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国内段开工成为举世关注的焦点,各方专家给予高度评价。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冯玉军说,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对于中俄双方都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这条管道的投用,对于我国实现天然气进口多元化、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以及俄罗斯进入庞大、稳定的中国市场、拉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均意义重大。&
  莫斯科国立大学世界政治系主任安德烈&柯克辛认为,中俄天然气合作传递出了一个明确信号,俄罗斯已在该领域找到了合作伙伴,帮助维持俄罗斯的对外经济纽带。作为彼此重要的合作伙伴,中俄两国能源合作在增进互信中不断深化,双方积极拓展油气上下游全面合作,包括上游勘探开发、下游炼化和精细加工合作。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石泽认为,这条管道有利于保证中国能源来源多元化,同时鉴于天然气洁净和环保的特性,管道建成后将会在减轻我国环境治理压力、改善能源结构中发挥积极作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国内段辐射环渤海经济圈,联通陕京、西气东输等天然气管道。这将对缓解东部、华北天然气用气缺口发挥关键性作用,将改善东北、华北地区长期以来以煤电为主的能源结构,有利于我国构建和形成合理的天然气布局。从长远来看,东部获得稳定充足的天然气供应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管线建成通气后将有利于推动中国实施气价改革。气价倒挂已经成为行业亟须破解的难题。理顺天然气价格机制有利于调动企业积极性,解决进口越多亏损越大的问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国际石油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庞昌伟认为,在美欧因乌克兰问题对俄罗斯实行严厉制裁、欧盟压缩俄罗斯天然气进口量的背景下,俄罗斯能源战略开始真正转向东方中日韩市场,具有重大的地缘政治经济意义。俄罗斯能源战略东向转移将首先开辟天然气消费增长迅猛的中国市场,带动管道途经的阿穆尔州天然气化,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其在俄联邦的经济地位。
  相关链接
  途经国内九省区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国境内段起自黑龙江省黑河市中俄边境,止于上海市,途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等9省区市,拟新建管道3170公里,并行利用已建管道1800公里,并配套建设地下储气库。  
  环保效益显著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每年引进380亿立方米天然气,与用煤相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378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82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46万吨、减少粉尘排放量84万吨。
  (综合中国石油报记者孟庆璐、崔茉、张云普、孙雨辰、李妍楠等报道)
版权所有:石油商报 | 京ICP经营许可证031009号 承办:中国石油新闻中心&#xe621; 上传我的文档
&#xe602; 下载
&#xe60c;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xe602;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2014年高考地理 智能过关训练试题(5)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2014年高考地理 智能过关训练试题(5)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20:13:50|
文档星级:&#xe60b;&#xe612;&#xe612;&#xe612;&#xe612;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2014年高考地理 智能过关训练试题(5)
官方公共微信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复习21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搜索:
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复习21
作者:佚名 试题来源:网络 点击数:
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复习21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章 来源天添 资源网 ww w.tT z y w.C oM 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复习21 一、(每小题5分,共60分)(;安徽高考)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下图表示我国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完成1~2题。&1.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分别对应图中的(  )A.a、b、c    &B.c、b、a    C. c、a、b   &D. b、c、a2.当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离的是(  )A.西电东送&B.西气东输C.陕西煤炭资源开发 &D.东海油气资源开发解析:1.B 2.D 第1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北的油气产量增产空间越来越小,相反,中西部的煤、水电等的开发越来越快,能源生产重心从东北地区向西南方向转移,故曲线c代表能源生产总量重心变化轨迹。东南沿海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几十年的迅猛发展使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都向南偏移,其中体现改革开放经济成果的GDP的重心更靠近东南沿海。故曲线b和a分别代表能源消费总量重心和GDP重心的变化轨迹。第2题,我国能源生产的重心偏西,能源消费的重心偏东,要缩小这个东西间距,就要在东部建设能源生产基地,故D项正确,而A、B、C项发展的均是西部的能源基地,会增大东西间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的距离。(;南昌高三联考)“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于日在乌鲁木齐市召开,在全国引起广泛热议。“海水西调,引渤入新”的基本思路是:从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达到海拔1 200米,到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再顺北纬42°线东西方向的洼槽地表,流经燕山、阴山以北,出狼山向西进入居延海,绕过马鬃山余脉进入新疆。下图为海水西调入疆构思图,据此回答3~4题。&3.据图分析,“引渤入新”调水线路不经过下面哪个地形区(  )A.华北平原&B.内蒙古高原C.塔里木盆地 &D.河西走廊4.有关“引渤入新”调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调水沿线会加重盐碱化程度B.塔里木盆地将成为外流区C.可以加速输水地区水循环D.可以缓解西北地区缺水问题解析:3.D 4.B 读图可知,“引渤入新”调水线路不经过的地区是河西走廊。从渤海调海水会加重沿线盐碱化程度,加速输水地区水循环,缓解西北地区缺水问题;塔里木盆地不会成为外流区,这主要是地形与降水决定的。“川气东送”工程是继西气东输之后我国兴建的又一条能源大动脉,西起四川达州市,途经六省两市,干线长度1 700千米,被列为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五大工程。根据下图,回答5~6题。&5.与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是(  )①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②途经我国水能最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更方便 ③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 ④供气来源更多,供气更稳定 ⑤运输线路短A.①②③&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6.下列关于川气东送方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助于改善东西部地区能源的供求矛盾,促进东西部的共同发展B.有助于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C.配合原有的西气东输工程,可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D.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解析:5.B 6.C 第5题,川气东送沿线经过了华中和华东经济较发达地区,市场需求量大;主要经过的地区有四川盆地东侧、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势较平坦,工程量小;与轮南至上海的线路相比,该线路明显较短。第6题,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自身能源很少,对能源的需求量很大,西气东输和川气东送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其能源短缺问题。(;临泽一中高三月考)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7~8题。&7.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I.①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 Ⅱ.①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而②河流域以沼泽为主 Ⅲ.①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 Ⅳ.①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A.I、Ⅱ&B.I、Ⅲ  C.Ⅱ、Ⅳ &D.Ⅲ、Ⅳ8.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A.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B.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C.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千米D.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解析:7.B 8.D 第7题,该地南部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水资源紧缺;再加上该地人口密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较大。第8题,该工程主要经过东北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有利于输水干线的建设。截至日,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电流等级最大、送电距离最远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向家坝―上海±8 0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实现安全稳定运行2周年,表明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全面掌握±8 000千伏直流输电技术的国家,标志着我国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读图,完成9~10题。&9.图中长治―荆门线路输送的是(  )A.火电&B.天然气C.水电 &D.煤炭10.向家坝―上海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的意义是(  )A.有助于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变输煤为高压输电,同时保护了土地资源B.缓解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长期紧张的局面,改善了当地大城市的环境质量C.解决沿线广大地区人口的就业问题,减少了金融危机造成的巨大冲击D.缩小了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彻底改变了东部地区能源少的局面解析:9.A 10.B 第9题,该线路将山西的火电输送到河南、湖北。第10题,向家坝―上海输电工程输送的是水电,可以缓解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局面,减少煤炭的使用,改善大气环境,但不会彻底改变东部能源紧张局面。(;皖南八校模拟)2012年1月,国内最大规模运煤专线――蒙西到华中运煤铁路(即蒙华铁路)工程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蒙华铁路北起东乌铁路浩勒报吉站,终点到达江西省吉安市,线路全长1 837千米,规划设计输送能力为2亿吨,预计2017年将建成并投入使用。据此完成11~12题。&11.建设蒙华铁路决定性的因素是(  )A.地质地形&B.河流分布C.人口数量增加 &D.国民经济发展12.下列措施中不利于缓解华中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的是(  )A.实施能源多元化,积极开发新能源B.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冶金工业C.实行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D.增强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能力解析:11.D 12.B 第11题,社会经济的需要是现代铁路建设的决定性因素。第12题,华中地区能源资源并不丰富,若大力发展高耗能的冶金工业,必然要增加对煤炭等能源的需求量,进而加剧华中地区能源供应紧张局面。
二、综合题(40分)13.(;北京朝阳区模拟)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2分)材料一 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共向外送电1 160亿千瓦时,相当于湖南省或上海市一年的用电量,但这些电量只占内蒙古自治区发电总量的37%,如果折算成煤炭,还不到内蒙古自治区外送煤炭量的6%。材料二 早在2006年蒙西电网就有建设“锡盟(即锡林郭勒盟)至南京,蒙西至长沙”电力外送通道的谋划,然而至今仍未立项。据了解,如果国家能源局核准此,将使内蒙古自治区外送电力总规模达到1亿千瓦,这就意味着将新建7 000万千瓦以上的电力机组,平均计算将建70台百万千瓦的火电机组。这需要匹配多少水资源,应该进行充分考察和论证。而且,内蒙古电力外送通道的建设还关系着未来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国家综合能源基地的整体开发,需要和国家能源总体规划相协调。(1)简述内蒙古自治区电力输出对华东、华中地区区域发展的影响。(8分)(2)目前,内蒙古自治区能源输出主要是输煤和输(火)电两种方式。试简要评价输电和输煤的优缺点。(8分)(3)若国家能源局核准“锡盟至南京,蒙西至长沙”输电线路的建设,简析内蒙古自治区在今后能源基地建设过程中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6分)解析:本题考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输出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等,意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第(1)题,从满足华东、华中地区对能源的需求,缓解这些地区能源运输压力,改善调入区的生态环境等方面说明即可。第(2)题,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方面分析即可。第(3)题,应结合当地地理环境特征分析该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针对生态问题,提出相应措施即可。答案:(1)满足华东、华中地区的用电需求;降低电费,节约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华东、华中地区的能源运输压力;优化华东、华中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当地生态环境。(2)输煤:运输成本高,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对本区环境影响较小。输电:运输成本低,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消耗大量水资源。(3)土地荒漠化。防治措施:工矿开发及输电线路建设中注意环保;采取生物措施,营造防沙林带。水资源短缺。防治措施: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加大科技投入,减小工业用水量;保护水源,防治水污染。(两点即可)14.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据新华网日消息,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主席会晤日前取得重要成果,中俄双方就扩大原油贸易达成重要共识,双方同时确认通过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每年对华供气380亿立方米,并就东线液化天然气项目和西线供气合作继续研究论证。下图为中俄石油、天然气管道路线示意图。
&(1)对比图中天然气管道的东西线工程,说明为何东线工程的规划建设意义更大?(4分)(2)图示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中俄两国分别具有哪些有利影响?(12分)(3)我国西部油气管道的建设和维护应该注意哪些问题?(2分)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东线工程经过了更多的油气田,且天然气直接输往能源紧张的东部地区,缩短输送距离,提高能源输送效率。第(2)题,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输出区而言,可以促进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就业等;对输入区而言,可增加能源供应,缓解能源短缺的现状,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环境等。第(3)题,西部地区气候干旱,风沙较多,应该注意管道的维护和沿线沙漠化的防治。答案:(1)东线工程经过更多的油气田,天然气输送量更大;距离北京等东部能源短缺地区更近,输送距离短等。(2)对俄罗斯:促进能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就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完善基础设施等。对我国:增加能源供应,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增加了清洁能源比重,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等。(3)注意防治沙漠化和管道的维护等。&
&文章 来源天添 资源网 ww w.tT z y w.C oM
? ? ? ? ? ? ? ?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js%3Fde4f10e54e8'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