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与保证的区别公司和包装公司有什么区别?

一线财料:中晋帝国真相:一个完美包装的皮包公司
中晋帝国真相:一个完美包装的皮包公司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爆料邮箱: wang_zheng@
因涉嫌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诈骗罪,百亿级理财平台"中晋系"在近日瞬间倾塌。2013年至今,围绕国太控股的多达145家中晋系关联公司,以"中晋合伙人"项目吸金340亿元,涉及投资人数超过13万。网易财经发现,为在"合法"之名下扩张,中晋系在强势广告宣传的同时,更通过与政府部门、银行等机构"合作",将自身完美包装,对外展现健全体系及雄厚实力。而为预防出现兑付资金危机,国太控股投资中国创新投资、中国趋势及华耐控股三家港股上市公司。岂料投资失策,在极力寻求解决方案时,被上海市公安局突然查处。中晋系崩盘引发警醒,上海市政府发布相关意见,对涉嫌非法集资等金融活动加大查处力度,并暂停投资理财类企业注册。
4月6日深夜,瘫坐在上海浦东新区区政府门外,面对39个来自家人的未接电话,一直衣食无忧并计划在今年内结婚的萧然,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想死不能死"的痛苦。
当日下午,上海市公安局公布,国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太控股")、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下称"中晋基金")等"中晋系"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诈骗罪,实际控制人徐勤及20余名核心组织成员已于4月4日、5日被捕。
此前,萧然通过中晋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下称"中晋资产"),向中晋系主推的年化收益率为14%的"中晋合伙人"项目投资了190万元。190万元中,除12万元工资存款外,其余均为"父母一生的积蓄"。
萧然不过是"大海中的一滴"。国太控股的宣传数据显示,"中晋合伙人"的投资总额在今年2月10日突破340亿元,参与人数则超过13万。
而据权威征信机构棱镜征信统计,中晋系关联公司多达145家。在庞大而复杂的运行网络下,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调查认定,中晋系利用虚假业务、关联交易、虚增业绩等骗取投资人信任,以中晋合伙人之名,变相承诺高额年化收益,向不特定公众大肆非法吸收资金。
对此,和众多投资者一样,萧然至今难以理解——在瞬间崩盘之前,包括中晋合伙人在内的中晋系理财产品均兑付正常。中晋资产内部人士向网易财经透露,至4月5日,中晋系所存备付金为12亿元。而国太控股已与相关上市公司达成资产出售协议,补充资金共35亿元。
但即便没有此次警方介入,中晋系或许也会倒下。曾任职中晋资产高管并及时"抽身"的陈迟向网易财经强调,2013年至今,中晋系的资产运作模式,一直是流向国太控股旗下各非实业公司的自我融资骗局。
就在中晋系核心成员悉数落网的4月5日,上海市政府发布《进一步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实施意见》,除要求成立专项办公室进行严格排查外,投资理财及金融服务类企业全部暂停注册。
包装:展现健全体系及雄厚实力
仅凭庞杂而虚设的网络,并不足以支撑起中晋系巨大的"庞氏骗局"。在实际控制人徐勤的谋划下,中晋系同时进行了"完美包装"。通过向投资人展示健全体系及雄厚实力,中晋系开始迅猛发展。
网易财经梳理中晋系理财产品发现,中晋资产主要负责中晋合伙人项目,中晋基金则对接"中晋一期股权投资基金"及"中晋二期股权投资基金"。
除前述中晋合伙人投资总额突破340亿元外,中晋基金官方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1日,中晋一期股权投资基金共募集资金52.6亿元,超计划筹资2.6亿元。
根据工商信息,中晋资产和中晋基金的唯一股东均为国太控股。成立于2013年2月的国太控股,对外投资企业多达96家,所涉中晋系公司共7家。除中晋资产和中晋基金外,还包括上海中晋财务咨询有限公司(下称"中晋财务")、中晋黄金(上海)有限公司(下称"中晋黄金")等5家公司。
曾任职中晋资产高管的陈迟对网易财经表示,在7家中晋系公司的理财宣传中,投资人资金主要用于国太控股旗下34家"实体产业公司"的融资,可"依托实业控制风险",实现"保本收益"。但陈迟直言,上述34家"实体产业公司"其实多为"空壳"公司。
正如陈迟所言,财新网记者在实地走访国太控股34家"实体产业公司"所集中的两处注册地发现,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路235号实为工厂出租区,上海市徐汇区沪闵路9818号则是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体检中心。
此外,曾在国太控股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卢芳对网易财经透露,除设立纯粹的"皮包公司"外,为躲避监管,国太控股长期将投资人资金统计录入集团"其他应收"账户。而若非公司核心高管,几无员工或部门负责人真正知晓资金去向。
中晋系在强势广告宣传的同时,更通过与政府部门、银行等机构"合作",将自身完美包装,对外展现健全体系及雄厚实力。
在国太控股主导下,中晋系公司逐步开展对外投资。工商信息显示,中晋资产对外投资公司共68家,而中晋基金对外投资公司则高达225家。同时,国太控股、中晋资产及中晋基金三方的对外投资公司多有重合。
不过,陈迟表示,仅凭上述庞杂而虚设的网络,并不足以支撑起中晋系巨大的"庞氏骗局"。在实际控制人徐勤的谋划下,中晋系同时进行了"完美包装"。
除赞助上海知名电视节目、冠名上海国际帆船赛、与东方航空达成合作协议、重金进入上海各中心地标办公外,网易财经通过梳理中晋系官方宣传信息,并向中晋系相关人员核实发现,中晋系还通过与政府部门、银行等机构"合作",不断扩大其影响。
2013年12月,国太控股邀请上海某部门参与其举办的"法制教育月"活动,并分别与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及华夏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为"银企共建"企业。今年3月,国太控股旗下太原中晋科创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获得中国银行及上海浦东银行担保授信3.2亿元。
2014年6月,中晋资产与上海某部门达成共建协议,并于次年5月续签。而自今年1月起,国太控股及中晋资产、中晋基金对外投资的部分公司,还与注册地所在政府签署财政扶持协议,获得政府财政扶持。
2015年6月,在上海市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综合委员会纪念建党94周年表彰大会上,国太控股董事长陈佳菁获得"优秀党建之友"荣誉称号。8月,中晋系成员企业受邀参加第十四届中国互联网大会,成为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金融工作委员会会员单位。
向投资人展示健全体系及雄厚实力的同时,中晋系开始迅猛发展。
突进:中晋合伙人的扩张与复制
中晋资产所负责的中晋合伙人模式,在中晋基金的联合下被复制推广。2013年12月,中晋资产、中晋基金及中晋财务出资成立上海中晋一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至今对外投资的有限合伙企业已多达221家。
中晋资产内部人士向网易财经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日,中晋合伙人投资总额突破10亿元,12月5日,突破40亿元;日,投资总额突破50亿元,4月16日,突破100亿元。
如此惊人增速的背后,是中晋合伙人模式的"成功"。网易财经在相关投资合同中发现,其投资层级按"一般"、"战略"、"高级"、"超级"、"永久"、"明星"等数个级别递增。投资金额自5万元起,"高级"、"超级"及"永久"合伙人的投资规模则须达到1亿元。而目前可知的唯一"明星"级别投资人,为中晋合伙人的形象代言人、"九球天后"潘晓婷。
对应于此,中晋合伙人除"永久"级别承诺年化收益率高达50%(不能赎回本金)外,其余投资级别的年化承诺收益率为10%-12%。
陈迟称,为最大程度"吸金",中晋合伙人项目在实际操作中较为"灵活"。网易财经自中晋资产独家获得的一份内部"永久合伙人"统计表中发现,投资人的投资金额由610万元至650万元不等,而非规定所要求的1亿元。
此外,中晋系对业务人员实行"高额奖励"与"强力洗脑"结合的管理策略。在0至9级的员工级别划分下,对应的奖金提成悬殊极大。因此,有很多内部员工及家属巨额投资中晋合伙人理财项目。
网易财经自可靠渠道了解到,已被捕的中晋财务法人、执行董事刘智文,便在中晋合伙人项目中投资了至少500万元。萧然亦告诉网易财经,使其"入坑"的中晋资产业务员,为进入4级以上的"先锋业务员"行列,说服自己的亲属投资中晋合伙人理财项目近100万元。
中晋合伙人项目的年化收益率至少为10%。而为了最大程度"吸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较为"灵活",并不完全受规定投资额所限。
中晋资产所负责的中晋合伙人模式,在中晋基金的联合下被复制推广。2013年12月,中晋资产、中晋基金及中晋财务出资成立上海中晋一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至今对外投资的有限合伙企业已多达221家。
如前所述,通过此221家有限合伙企业,中晋一期股权投资基金共募集资金52.6亿元。2014年6月,中晋资产、中晋基金及中晋财务再次出资成立上海中晋二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但直至中晋系公司崩盘,未有对外投资动作。
伴随着中晋合伙人项目的推进,陈迟发现,国太控股欲通过更为"靠谱"的理财产品,以"洗白"其"浮夸"形象。2014年9月,国太控股与中晋资产出资成立中晋黄金,年化收益率为8%的中晋黄金基金推出。
为配合中晋黄金基金的宣传,2014年12月,"中晋黄金号"轮渡开始往返于上海外滩与陆家嘴间;2015年1月,"中晋黄金"立牌上海金陵东路浮桥码头;7月,中晋黄金与上海著名珠宝首饰品牌"老凤祥"合作,设立"老凤祥中晋金铺"专柜。
卢芳对网易财经透露,就在中晋黄金集中进行宣传的2015年6月,国太控股终于出现中晋合伙人项目的兑付资金危机。"幸运"的是,中晋一期股权基金在此后新增大量投资人,中晋系暂度难关。但经历此次"惊魂"之后,国太控股为防不测,开始向港股上市公司投资。
末路:投资港股失策后瞬间倾塌
今年4月8日,中国创新投资与中国趋势同时发布公告,暂停国太控股董事长陈佳菁在两家公司的非执行董事及董事局联席主席职位,并终止在今年2月29日与国太控股签订的优先投资协议。
国太控股官网信息显示,日,国太控股以1.19亿港元入股中国创新投资(01217.HK),以19.97%的持股比例成为第一大股东。同日,国太控股以8400万港元进入中国趋势(08171.HK),持股17.82%。
另据华耐控股(01020.HK)今年1月5日公告,国太控股旗下国际资本平台中国中晋集团有限公司对其进行战略性投资,以11.68%的持股比例成为第一大股东。
而在国太控股介入前后,上述三家港股公司均危机渐显。
华耐控股的主业为对接宝钢、武钢等大型钢企,制造销售钢水控流产品。为摆脱近年来钢铁业的市场困境,华耐控股在2015年6月投入3.8亿元转型跨境电商,但收效甚微。2015年,华耐控股亏损2.71亿元。
行政总裁为同一人的中国创新投资和中国趋势两家公司,近三年来均连续亏损。而在收购香港亚视过程中,更被宣称要接盘亚视的司荣彬及其青岛中金集团拖累至今。
2015年11月,中国创新投资和中国趋势分别与司荣彬订立协议,共借给司荣彬1800万港元预付款,拟收购亚视旗下相关电视节目版权和公司。(详见)
但此后司荣彬一直未履行与两家公司的协议义务,并在违约后拒绝归还预付款。今年2月14日,中国趋势发布公告,对司荣彬提出预付款追索。3月15日,中国创新投资发布公告,对司荣彬提起法律诉讼程序。
2013年至今,围绕国太控股的多达145家中晋系关联公司,以"中晋合伙人"项目吸金340亿元,涉及投资人数超过13万。
投资港股上市公司失策的国太控股不得不寻求解决方案。今年2月18日,国太控股宣布拟向多家上市公司出售其100亿元股权资产。2月29日,国太控股分别与中国创新投资及中国趋势签订"有关优惠条件的优先投资协议",国太控股将以资产净值为作价的优惠条件,向中国创新投资及中国趋势出售21.04亿元人民币股权资产。
上述21.04亿元,即前述中晋资产内部人士所说的35亿元补充资金主体。而对于余下近14亿元的资产出售,该人士则拒绝透露细节。
不过,不管是国太控股抑或中国创新投资、中国趋势,或均未料到中晋系会在资产出售协议签订后不久瞬间倾塌。今年4月8日,中国创新投资与中国趋势同时发布公告,称因国太控股"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诈骗",暂停国太控股董事长陈佳菁在两家公司的非执行董事及董事局联席主席职位,并终止在今年2月29日与国太控股签订的优先投资协议。
随着中晋系财富帝国倾塌,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开始向警方报案,并向监管部门举报。据投资人向网易财经确认的信息,目前中晋系全部资产已冻结,但具体数额未知,案件处理时间则至少要半年以上。
而愈发焦急的萧然,在不断向上海警方询问可否挽回损失时,只得到"回家等通知"的答复。
(文中萧然、陈迟、卢芳使用化名)
责任编辑:胡非非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网易财经汪峥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贷款包装公司友情小提示
贷款包装公司相关推荐
贷款包装公司相关分类
& 列表网&京ICP证100421号&京ICP备号-1&琼公网安备0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差额补足和担保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