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好买网基金网是只买一支好,还是资金分散买好

扫码直接下载
一只小白鼠的《买基金为自己加薪》读后感暨1-3月买基金总结
下午从基金组长那里拿到《买基金为自己加薪》电子版,非常感谢分享~也来写个读后感,同时也作为自己2015年以来的买基金总结。————当然也有一部分的动力是为了byby小工具~这是好多近期发帖的姐妹的动力哈~ 买基金这件事要从去年10月说起。我平时某宝购物比较多,闲钱也都放余额宝里。突然有一天发现一个叫某宝理财的东东,手贱点进去看,哇塞,基金10块钱就可以买耶!来来来,最热的每样来100元的~于是,买了5只,每样100块。。。一时兴起,买完就忘了。11月—12月的时候,家里出了一些事情,期间看到她理财的姐妹们各种晒收益,无奈完全无暇顾及,等到事情过去的时候,已然到了2015年。这一天,无意打开某宝理财,发现自己还养了5只100元的鸡。。。其中一只涨到了130元。30%啊~才知道2014年底出现了一场牛市,才知道基金可以买(以前总是听人说股票基金都是高风险投资,自己测的时候都是保守型,所以一直都没买过)。恩,没错,姐买基金,就是因为赚了30块钱。。。1月份的时候,秉着对牛市和。。。30块钱的信心,以小白鼠的心态,前前后后买了差不多40只基金。分散成这样的结果就只有一个:没收益!因为涨的和跌的差不多。大盘3300点前基本上一直是一半绿一半红。收益率最高的到10%了,跌的最多的也差不多10%了。直到最近,额,估计闭着眼睛随便买都是红的,才渐渐有了收益。因为基金太多,买卖的都乱了,表格晒不了,直接晒收益:我总共资金是8W左右(包括余额宝),收益是6995.62。(这是非常辛苦的用所有账户加和减8W得到的结果。。。)所以收益率是8.74%~纪念一下~勿拍勿拍~啰嗦了一大堆,终于要靠主题了,正如《买基金为自己加薪》中所说, 买基金的第一步:要选对基金。买之前一定要做好选择:戒赶流行;钱少也不需要配置(真的不是分散就好啊,分散没收益啊,尤其是乱买的分散更没收益啊);年轻的时候尽量积极;慎买新基金,买一年绩效前1/4的;要定期检视,去芜存菁;连续几个月排名居末,卖掉;连续6-8个月排名跌出前1/2,卖掉。。。作者还提到区域市场,布局全球,这个。。。还消化不了。。。以我个人短短三个月的小白鼠经验来说,真心的,还是规划君靠谱啊~优选股票和混合基金都稳稳的涨。所以之后主要方向是规划优选基~鉴于之前有买40只鸡的经验,我也关注了下作者购买基金的数量。她全家共24只基金。(但她的演讲稿中貌似有提到新手2-4只为宜,40只的去墙角面壁了。。。) 买基金的第二点,要掌握方法。定投为主,单笔为辅。在选定基金之后,随时入场,越早越好。分批入场,定投先入,单笔后入。分批出场,单笔先出,定投后出,买跌不买涨。因为之前先看到她理财的姐妹分享的作者的演讲稿,个人认为还是演讲稿操作性更强,对如何定时,如何定额,如何分批有非常详细的讲解。但是当时没有做笔记,记忆中大概是按月定时为佳,定额是将待投资金分36份,每月投一份。分批是。。。额,比例忘了啊,总之是入场先少后多,出场是先多后少。等我去翻翻贴再改。。。对于分批,我觉得书中有一个观点是要铭记在心的:赚钱是急不来的。平时翻看她理财的贴子,得到了一个观念是,基金是理财工具,而不是投资工具。所以不要用投资的心态来看基金,就会比较平常心。真心感谢她理财的姐妹,让我学到很多。 买基金的第三点,买了要卖。这也是作者与其他定投理念的不同点吧。要设停利(止盈)卖出再滚入投资,才能缩短等待时间,同时也相对降低风险。恩,我第一次看到止盈(停利)概念的时候,最大的疑问,估计也是大部分人的疑问,就是止盈点倒底设多少好。作者的观点是银行利率的五倍。其中,银行利率是一年期的利率(额, 我就被这个“银行利率”困扰了,还能再小白点么。。。)恩,定投期间一般是3-5年,单笔期间是1-2季,按这个方法算止盈就不会错啦~ 恩,下面进入小白鼠经验啰嗦时间~关于基金购买网站的选择——话说插在“买了要卖”部分里画风对么。。。之前说了,我是在某宝理财上看到基金可以买的,所以最早一批也是在某宝买的。看她理财姐妹的贴子比较推荐天天和数米,就分别去开了户。所以小白鼠不但基金分散,账户也分散。。。初步使用评价如下: 1、淘宝理财优点:买卖方便,流动清晰,申购费用低,基金介绍生动。我要淘宝购物的,所以其他宝宝收益再高我都没放弃余额宝,所以买卖最方便。而且淘宝的交易记录查找比较方便(可能是用惯了),所以我的在途资金也比较好查找,最近总资产总是算不对,就是因为在途资金算不进去。。。淘宝的申购费用真的是很低的,我买的几个基金,除了嘉实和数米店里的是0.6%,其他都是0.3%。恩,对小白很重要的一点,还是介绍生动。。。(再次吐槽,还能再小白点么)即使是数米这么活泼的基金网站,交易啊查看净值啊神马的还是感觉很严肃啊,我大淘宝图文并茂,买基金就像逛街购物啊有木有~买一买还送集分宝啊有木有~一不小心就被忽悠了买买买停不下来有木有~~~缺点:赚多少亏多少该不该买卖实在看不出来啊淘宝理财上的净值、收益等数据最快也得2-3天才更新,慢的时候,额,大盘3400点之后,只有总数还变一变,其他的都一点没变啊。大概负责更新数据的炒股去了。 2、天天基金网优点:界面清晰,数据更新快。天天真的没得说,整体都很专业。除了个别基金,其他申购费用基本上是4折。缺点:账本没有收益率。反正我没找到收益率这一项。作为一个要看止盈点的小白,天天还得把浮动盈亏金额录入excel算收益率的小白伤不起啊。 3、数米基金网优点:网站风格活泼,经常有活动,账本较好。感觉数米的资讯比较多,活动也挺给力的。年初羊毛券,三月开年惠,今天的0费率券,周三限免。。。之前的不知道,年初到现在在数米上买基金的姐妹们就没付过申购费吧。数米的账本个人也觉得比较好,主要是有收益率这一项。。。另外,在淘宝理财的数米旗舰店里买的基金,在数米账本里是看得到的,但是貌似不能享受费率优惠。缺点:传说赎回时间长,在途资金等项目找不到。她理财姐妹有说数米资金赎回时间长的,我没有认真算过,觉得都挺长的,还是余额宝好,秒到账。数米比较让我抓狂的是好些项目和记录找不到在哪儿,比如申购了基金,我就找不到交易记录了,还有羊毛券,明明薅了好多,没找着怎么用。。。 4、财帮子仍然是她理财看到的,有个网站叫财帮子,账本做的看着很舒服。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我买的好多是新基金,财帮子查不到啊,40个居然得有10个查不到,当即弃用了。 所以,我需要byby的小工具啊~~~~~~~ 最后,买基金的其他。 《买基金为自己加薪》作者也不断励志,鼓励大家多读书投资自己什么的,恩,2015要多多读书多多写读后感呢。还有一点是,勤做功课,掌握市场脉动。我觉得这部分是要返回去再仔细看的。我看“市场脉动”就一点:百度打开,搜索今日大盘。。。确实要在这方面多做功课。记得有次看帖,里面说看K线图,日K线图转换成周K线图什么的,我就去百度搜,K线图在哪里看,百度都不回答我。。。(还能再小白么。。。) 恩,读后感兼总结就在小白仍然很白的状况下结束了,祝姐妹们理财路越走越顺心~
432人参与讨论
财蜜们,10月鸡窝继续晒起来~越晒越红火?
122人参与讨论
FOF基金,就是传说中“基金中的基金”~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
& 2012- 京ICP证 B2-这是一篇很实用的买基金攻略
扫描到手机
扫描到手机,随时[继续看!]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扫描左侧二维码,就能在手机继续浏览本文,还能分享到微信或微博。
08:49来源:中国基金报
投资是一件复杂又困难的事。站在当下的市场行情下,哪类基金更适合自己?哪类基金更符合当下行情?买基金有哪些问题是不能忽视的?怎样的基金才是好基金?基金投资有哪些小技巧?面对市场上4000多只风格迥异的基金,我们该如何选择?
3月27日,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总监曾令华做客《中国基金报》粉丝交流群,与大家分享他专注基金研究十多年以来的经验和总结,让大家在买基金这件事情上,少一些烦恼,多一份从容。现基金君将文字实录分享给大家。
内容提要:
1.买短期排名最好和最差的基金是没有差别的,原因在于它们都是配置特别偏,在市场行情适合它的时候可能比较好,不适合就会比较差。
2.买基金最核心的地方是关注基金经理的能力,他到底采取什么方式来赚钱,而这种赚钱的方式长期以来是不是可靠,他有没有能力去把握住这种赚钱方式。
3.其实投资大概是赚三种钱:第一种是赚PB回归的钱,第二个是赚成长的钱,第三个钱就赚博弈的钱。就我的观察,第三类钱和第二类钱是很难赚的,特别是成长的钱,赚的很多的好像是博弈的钱。
4.择时只是概率问题,所以关注回撤意义不大,我比较倾向关注回撤多久之后能涨起来这种性价比的问题。
5.在买基金过程中,有很多看起来很简单的事,其实很难分得清楚。比如说到底是市场涨了还是某只基金涨了?所以,我认为还是选择基金经理,选一个基金经理,第一是信任,就是信得过他选股的逻辑和方式。第二是他的风格,能在你觉得他能够给你赚钱的时候,赚到钱了。
6.定投到底什么时候赎回很关键。我倾向是根据确定性的事实,或者自己的止盈止亏的策略作决定。
7.买基金还是建议做一个组合,哪怕只有1万块钱也可以买5到6只基金,这样在风格上有些分散,长期投资下来是能赚钱的。
8.进攻型的基金是单一行业的基金,保守基金的配置就是行业比较分散的基金,最好就是,行业分散的同时,个股是自下而上选择的。
9.沪深300是赚价值回归的钱,而中证500是看成长的钱。可能中证500看的时间需要更长一些,沪深300相对时间短一些。
10.次新股的逻辑就是交易,没有什么基本面支持,有人能赚钱,但都是赚博弈的钱。一个要比较敏感,第二个需要交易能力很强。
11.定投有两种,一种是纯粹的定投,一种是随涨跌定投。两种方式的收益与市场行情相关,我认为纯粹定投更为成熟和有效。
12.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意味着对实体经济向好的确认,政策之所以宽松到收紧是因为政府相信经济不会有大幅度的下滑。
13.港股的行情还没有走完,如果回升到均值的话,那应该还有30%到40%的涨幅。但需要一段时间来实现。
14.好的基金标准有三条。第一是一致性,第二是有效性,第三是稳定性。
一、如何买基金
问:现在很多销售平台,往往会把收益率最高最好的基金摆出来,而通常这些基金都已经到高位了。如果采取逆向策略,选择一些收益比较差的基金,会不会比较容易选到一些处于低点,有轮动切换机会的基金?
曾令华:这其实说到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我们买基金到底看什么?如果我们看收益率选基金的话,根据我的研究感受,以一年的排名来看最好的基金和最差的基金是没有差别的,原因在于排名最好和排名最差的基金,实际上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配置特别偏。这种配置特别偏的基金,在市场行情适合它的时候可能比较好,不适合就会比较差。
所以,我不认为选一个最差的基金明年就一定会反转,实际上这和选最好的基金明年就会延续的逻辑一样。比如,在2012年以来的行情中,只要你买排名靠前的基金,那可能也是对的;你反着选,可能不是对的。所以,我倒觉得说,如果仅仅是看排名选基金的话,往往会把事情过于简单化。
这个市场的分类,可以从股票的角度来看,也可以从基金的角度看。如果我们选择了从基金的角度切入市场,我认为还是要去关注基金经理的能力,他到底采取什么方式来赚钱,而这种赚钱的方式长期以来是不是可靠,他有没有能力去把握住这种赚钱方式,这是买基金最核心的地方。
问:如果定投指数,选指数增强基金效果是否更好一些?
曾令华:我觉得选增强指数会好一点,实际上不管是沪深300还是中证500,都有一些增强指数的基金,分年度来看有些基金几乎五六年了,每年都战胜它的比较基准。
这可能与中国当下环境是有关系的,比如我们用经典的假说,中国市场不是一个强有效的市场,可能是一个比较弱有效的市场。这个假说最关键在于,这个弱有效的市场会维持多长时间?像增强指数现在是可以战胜指数的,往后看一段时间,我也不觉得增强的逻辑会反转。所以,我觉得增强指数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增强的做法,一般来说它会在跟踪指数的80%的范围选择。还有20%可能在指数外选,同时在分红的处理、其他方面的技术手段上会做得更好。这种产品在国外是比较娴熟的,不像中国增强百分之八九这么夸张,可能增强一两个点。
我们换一个思路来讲,假如说要去做增强指数,不去买股票,实际上用股指期货也能做到很好的增强。因为,股指期货现在基差贴水年化大概17%左右。简单算一算,假如说我们认为它一段时间里每一期会回归,那相当于我用10%的仓位买股指期货,再加上90%的仓位买债券。这样增长效果可能会达到20%左右的水平。
问:定投基金有定额定期、不定额定期,根据涨跌进行调整金额,两种方式收益差距大吗?
曾令华:定投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形式。定投定期、不定额定期,根据涨跌进行调整等等概括一下就是两类,一种是比较死板的,每月规定时间和金额;另外一种相当于智能定投,随着涨跌来进行定投。它们的差距主要是和选择的市场行情有关。行情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果就会不一样。回归到两个最基本的点,一个就是定投是为了赚取平均收益,因为你不希望承担一次性进入的风险,第二个要相信在市场上择时是没法获取超额收益的。基于这两点的考虑,最纯粹的定投方式可能也是一个最好的方式吧。
问:目前周小川在博鳌论坛表示&货币宽松政策已经快到周期尾声,要做好撤退工作&,请问这对股市和基金有何影响?
曾令华:事实上央行的货币政策在年前和年后都有收紧的动作,像逆回购、SLF等等都有上调,近期也有相关货币政策相关成本的上调。但是,我们可以观察到每次上调的幅度不是很大,10、20个BP。就是说它的边际是很小的,按照公式来算,货币成本的上升意味着PE的下降,从这个角度来说,对股市是不利的。
我觉得在估值体系中,比较经典的是价格等于估值乘以EPS(企业盈利)。从另外一个好的方面来讲,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意味着对实体经济向好的确认,至少从政策来看,政策并不认为经济会有大幅度的下滑,才敢去从宽松到收紧。美国也是一样,实际上美国经济并没有因为加息往下跌,反而市场上涨了。当货币很宽松的时候,市场更多担心的是盈利能力不行。
货币周期对基金的影响我认为在加息的中后期才会显现,可能出现相对利空的表现;在前期,我认为反而是一种利好,是对目前的实体经济的肯定。所以,我觉得目前央行这种幅度很小的提高,10、20个BP缓慢提升的情形,实际上对股市的估值影响不大,相反是一种利好。
问:特朗普医改未获通过,美股上周走出断头铡走势。同时AH&股溢价走低,在这种形势下,不少公募扔大局加仓港股,请问现在如何判断港股年内走势,港股走势和哪些因素最密切相关?还有多少上升空间呢?
曾令华:目前一方面港股涨得很多,另一方面美股在横盘之后也出现了一定的下跌。至于说是断头铡的走势,我觉得还是相对夸张的说法,因为美股的下跌,很少你看见它没有跌到三个点的状态。当时推荐港股的根本的逻辑是什么?这些初心到底有没有变?推荐港股的逻辑最主要原因是便宜,这个便宜是什么?我们觉得港股很大可能是走PB回归的行情。在我们大力推进港股的时候,港股的PB是0.9倍,目前的PB大概是1.1倍,历史平均是1.5倍。从这方面来讲,我觉得港股的行情还没有走完,如果回升到均值的话,那应该还有30%到40%的涨幅,可能会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实现这个目标。做投资,买基金,更需要注重的是方向问题。
我自己买基金也快10年了吧,对国内市场有较多的想法。我大概总结一下,其实投资大概是赚三种钱:
第一种是赚PB的钱,就是一块钱的东西,8毛钱卖了,但你只要确定,现在一块钱的东西不会变成8毛钱,那大概8毛钱还是会回到一块钱,赚这个钱。
第二个是赚成长的钱,就是可能是一个8毛的东西,但是它马上会涨,涨到两块钱,那现在你一块钱买的,未来你有机会两块钱就卖出去,这是赚成长的钱。
第三个钱就赚博弈的钱,博弈钱有什么呢?一个是情绪的高涨。另外一个,我发现很有意思的一个地方,就是说很多机会看起来是PB回归的钱,或者是成长的钱,但是其实是博弈的钱。
就我的观察,我认为第三类钱和第二类钱都是很难赚的,特别是成长的钱,赚的很多的好像是博弈的钱。
其实,你回过头来,像公募基金2015年买那么多成长股,你认为它是真正成长的钱还是博弈的钱?因为两三年过去了,很多企业可能并没有真正有很多成长,换句话说,成长是很难的。
那从这个角度,因为港股的大部分的上市企业还是在大陆,如果买到的产品时折价的,像中国的经济不会大幅地下挫,能够稳定在L型,这个时候我们还是有信心能够去持有,然后等待8毛钱变一块钱的机会。
问:如何评判一只基金的好坏,是更加关注历史资金曲线高低,还是关注资金曲线实现过程(回撤的控制)?
曾令华:我现在也在思考这些问题。其实像我们这种第三方销售机构来讲的话,其实有时候很矛盾,可能有些基金是好的,它的性价比很高,但是因为它的回撤比较大,而这个回撤很大程度上,是时间的函数吧。换句话说,回撤还是和行情有关系。
像去年来说,一个1月份以后发行的基金,可能之后没有回撤,但如果经过1月份的行情就可能有回撤了。假如说它是成立在2015年中,那2016年1月份也没回撤。但其实我也觉得,它也不能说明太大问题,只能说你这次就是看准了。择时这个事情,我一直认为只是概率问题。一个基金成立10年了,你择时了10次,每年给你择一次,你都择准了,那又说明什么呢?在统计上来讲,它是不显著的。所以我认为关注回撤意义不大,我比较倾向关注回撤多久之后能涨起来这种性价比的问题。如果性价比比较好的基金,我觉得是值得观察的。
在买基金过程中,有很多看起来很简单的事,其实很难分得清楚。比如说到底是市场涨了还是某只个基涨了?所以,我认为还是选择基金经理,我觉得选一个基金经理,第一个是信任,就是信得过他选股的逻辑和方式。第二就是他的风格,能在你觉得他能够给你赚钱的时候,赚到钱了,那这个基金它就是一个好基金。
问:选择好的基金有什么标准?现在货币基金收益那么高是不是银行资金面紧张有关吗?
曾令华:货币基金的收益高,反映出银行的钱比较紧,一定是这样的。好的基金有什么标准?我们认为,第一就是一致性,什么叫一致呢?就是说到做到,说的和做的是一样的。比如说一个基金是做成长股的,并不会因为今天的大盘好就换大盘股,而是一直是坚持成长股。
第二个就是有效性。什么是有效性呢?比如小盘是它的舞台,那小盘比如说2月份以来也还是不错,那它应该也不错。
最后一个就是稳定性,什么稳定呢?就是你赚钱的方式是比较一致的。你是做交易赚钱的,你可能一直做交易赚钱,而且赚到钱了。
从这三个标准出发,可以衍生出比较多的具体的判断标准,应该说这只是方向性、定性的一种方法。
问:不同基金之间的仓位比例如何控制?
曾令华:我也做了一些年的基金组合,自己也有些经验教训。刚开始的时候,想去做一些这种&核心-卫星&的策略,就是一个或几个是&核心&,权重占比比较大,其他都是&卫星&,占比比较小这种组合。这种比例的好处是核心的基金一定要稳定。不好的地方就是说,当你卫星的比例比较小的时候,实际上涨和跌对你影响不大。
后来也尝试用一些均匀配置的方法,就是你选的基金,都是认为不错的基金。实际上,你选几个基金出来,意味着你对市场的一些风格、切合程度是没有大程度上的判断,这样才会选它。我觉得在你没有任何判断的时候,平均配是比较好。当然,如果有一个比较倾向性的判断,那你要把这个判断的基金权重给提起来,赚自己判断的这个钱。假如没有赚到这个钱,那你应该反思,以后应该怎样去改进判断方法。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愿赌服输。
问:何时为基金定投的最好赎回时间?有没有比较好技术指标作为基金定投赎回的指示性指标?
曾令华:定投到底什么时候赎回比较好,这个很关键。因为对定投来讲,越到后面,你的成本是越大的,受到波动的影响也更大。我记得在2008年的时候算过一个数值,就是在美国,盯着美国指数10年,2008年不赎回的话,你可能就10年没有收益。所以赎回很重要,但是,我也没有一个很好的方法。于我而言,权益类资产我可能会一直保持一定的比例去定投。
另外,如果一定要赎回的话,我倾向是根据确定性的事实,比如说现在确定货币政策已经加息好几次了,比如说要加息六次现已经加息三次了。那这个时候,我觉得可以做一些赎回的动作。但这些,也不一定是非常正确的方式。还是要有自己的止盈止亏的策略。
二、基金诊断
问: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基金还能否继续持有?
曾令华:立的旗帜就是做成长。而且他几年都是这样做的,在成长股表现好的时候,基金表现都很好。他踩的两个雷,不知道你是不是说昆仑万维和乐视。乐视到目前媒体报道都是比较负面的消息,但真实的情况大家都是不清楚的。
但是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现象,就是在最近有一些成长股开始又好起来,战略新兴产业上整体上有些上涨,今年以来它应该3.5个点到4个点之间的涨幅,我觉得还是可以的。如果你持有的比重不是太重,比如说30%以下,20%左右,还是可以继续配置。假如说你的仓位较重,那我觉得可以稍减一些,倒不是因为不看好它,而是因为整个风格不是在成长股这边。
问:沪港通的基金现在投是好时机吗?怎么选择基金?
曾令华:今年沪港通基金真是大放异彩。当时推出来的时候,我其实也没有觉得它会有这么好的机会,因为当时我们推荐了很多港股的QDII的ETF基金。实际上回过头来看,沪港通基金,有些最高的可能已经涨到17%了,那差一点也可能涨12%、13%,实际上非常不错。我们现在觉得有几只还是比较好,一个是沪港深基金,是的,他的选股方式是我比较认可的,他比较看中股票的基本面。而现在港股市场上也是基本面较好的基金跑的好。很多人觉得现在在国内做价值投资很难做。实际上你回头看,跑得好的这些基金,很多也都是价值投资的拥趸。
还有嘉实沪港深精选的基金经理,其实可以看到,它的想法是略偏成长一点。我觉得从他的研究经验来看,也是在港股和A股上都有很长时间的研究经历。所以,像这种基金经理的话,也还是很值得关注。
问:1)&请教下场内基金(ETF/LOF)交易价格波动的形成因素?因为当日场内价格收盘经常低于基金净值,那么在短线交易和长线定投两方面,场内购买相对场外申购是否还是较好的交易渠道?
2)逆向策略、华安逆向策略分别是两只逆向策略基金,建模思路应该相似,历史表现都还不错,但最近1、2个月走势出现分化,前者较为落后。请问是什么原因?
曾令华:像LOF基金和ETF基金,其实都是有一些价格的波动,它和它净值不一定一致,所以,这里面就为很多私募做套利提供基础。其实我觉得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只要涉及到交易,难免人的情绪会产生一些非理性的东西,不仅仅现在有,以后也会长期存在。只是说随着套利的人越来越多,波动的幅度会越来越小,折价或者溢价也会越来越小,趋向于无。
对于投资来讲,如果能够买场内的ETF跟LOF,只要交易量还足够,那也比线下申购赎回基金来得划算。因为,买基金的费用现在是1.5%,在一般的平台打4折0.6%,打一折0.15%,那赎回的话,0.5%是一定要有的。这个时候,你回撤的成本至少0.6%、0.65%左右,但场内买就会更加划算一点。
虽然泰达宏利逆向策略、华安逆向策略名字中都有逆向两个字。但是,它们的策略应该说很不一样,第一泰达宏利是一个量化基金,你看他的前10大持有股都是比较分散、在1%左右;而华安逆向策略的配置会稍微重一点,前10大占比百分之四十几到五十之间的比重。华安的崔总自己也说,华安逆向策略不做拥挤的交易。就是说,别人看好的、深信不疑的一些策略,他可能不太会相信,不太会去买,就是人多的地方不去,相反比较注重企业的基本面。
泰达宏利逆向策略,今年之所以比较落后,就是在它量化的方式中,市值的权重相对占比比较多,可能中小盘的个股较多,所以受影响相对会大。
问:基金亏20%,差不多两年了只亏不赚回不了本,要亏本卖掉吗?
曾令华:基金亏损20%,就还是整个组合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成长股的基金。所以,在基金上还是建议做一个组合,哪怕你只有1万块钱也可以买个5到6只基金,这样的话,它在风格上有些分散,长期投资下来是能赚钱的。但是因为波动太大,实际上你很容易在下跌的时候把它卖掉。为了使自己能够长期地去持有这样权益资产,我觉得做一个组合,如果说整个亏损是20%的话,可以再做一些组合的平衡。比如说可以增加一些大盘蓝筹的基金,再增加一些沪港深的基金,这种方式的话,可能会使组合达到比较平衡的状态。
问:美元债券基金怎么样?
曾令华:上半年我接触过不少美元的债券基金,你要看它的底层是什么?像国内的一些这种QDII基金、高收益债基金,大部分都是买内资房地产的高收益债,就通过国内和境外的房地产企业评级比较,稍微低一点的话票息比较高。
美元债券基金实际上是买的夹层基金,什么叫夹层呢?就是像CDO这种,把它分层之后,拿中间的一个、一些评级比较低的份额。
具体美元债券基金种类还是比较多的,比如说一些大公司发的一些高收益债基金,我觉得还是可以去买。而美国一些一般的短债可能也没什么收益。所以债券基金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问:与上投核心同一类型的进攻型基金还有哪些?哪几个比较适合当前的行情?
曾令华:在基金上怎样去理解进攻和保守?是不是某种类别的基金就一定是保守基金呢?还是说投周期的一定是进攻型基金?在股票中很容易把哪些股票是进攻股票,哪些是防守股票分清楚。但实际上有很多东西是相互转换的。比如说由于股票涨多了,它可能就是进攻板块,而不是防守板块。我前段时间就看过一个数据,就是医药和大盘的相关指数,应该在0.9左右。也就是说,你买个医药指数,和一个指数的表现是相差无几的,并不是说它就很保守。
在我的理解中,我是怎样把基金分类呢?我觉得进攻型的基金是单一行业的基金,就是只压一个板块,压一个类型。相对于保守基金的配置就是行业比较分散的基金。最好就是,行业分散的同时,个股是自下而上选择的,这样比较符合所谓平衡的概念。
那像核心成长,今年涨得比较多。其实年初的时候我们也观察到了,但当时我们也没有办法调整组合,原因在于当时对整个苹果产业链没有那么深的研究,而后来苹果产业链是涨得很多。所以说进攻型的基金,你可以去找一些相关的行业指数,比如说医药、比如说今年也涨得不错的消费行业、还有周期的,这些都是你对未来的一个判断。
问:买指数基金的话,买沪深300还是中证500?他们的成长规律有什么不同?一般来讲哪个收益高一些?
曾令华:最近一年以来,沪深300相对走强,那未来的话哪个收益会高一点,我们该从哪个方面去看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买指数赚的是什么的钱?去年我还写过一篇文章,就是说其实买指数实际上就买国运了。沪深300还是中证500,决定因素就是哪个成长性更好。那从长期来看,可能500的成长性会好一点。但是,300是看价值回归赚的钱,而500是看成长的钱。可能500看的时间需要更长一些,300相对时间短一些。
问:请介绍一些业务范围比较特殊(比如打新、定增、次新股或其他非常规业务领域)的基金,这类基金是否也适合定投?
曾令华:次新股的逻辑就是交易,没有什么基本面支持。网上有很多这样的帖子说初次打开买进去,然后一个涨停卖出来。实际上就是说,次新股是有人能赚钱,但都是赚博弈的钱。一个你要比较敏感,第二个也需要你的交易能力很强。也就是说,针对次新股蛋糕是有的,但还是要看个人是否有能力,以及中间还有费用问题需要考虑。
回到基金,是不是从一般的做法都能赚到钱的?如果能确定赚钱的基金我会去买,如果说这是只有经济能力非常好的才能赚到钱,那我觉得我不太相信。我情愿选一个能力比较好的基金,因为它的能力是我的安全垫,长期以往我是能够赚钱的。
所以,按照刚才的逻辑,次新股的基金我可能就不会去推荐,甚至我自己也不会去买次新股基金,也不会推荐身边的朋友去买。我觉得这个犯错的可能性比成功的可能性更大。目前来看,打新的收益率也不是很高,有一些增强三四个点的策略,我认为是可以考虑的。
相反定增是可以关注的策略,定增未来的红利收益会越来越少,以前所说的定增的收益来自于三块,一个是折价,二是新业务,三是区域性的增量。现在一和三没有了,只有第二个,但是否能够带来它本身业务的一些成长?前期有一些有较大折扣的定增,包括现在有不少定增的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还很大,这块基金可能还是比较适合去关注,甚至去投资。
每日精彩好文,尽在好买财富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收听好买财富官方微信
微信号:howbuy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1.50% 1.5%
0.60% 1.5%
0.60% 1.5%
1.50% 1.5%
0.60% 1.2%
0.60% 1.2%
0.60% 1.5%
0.60% 0.8%
0.60% 0.8%
0.60% 1.5%
0.60% 1.5%
0.60% 1.5%
0.64% 1.6%
0.64% 1.6%
0.60% 1.2%
0.60% 1.2%
0.60% 0.8%
证监会首批独立基金销售机构
银行级加密,保障安全
好买获得腾讯B轮投资,全面提升客户金融服务体验...
掌上基金人人都是基金经理
行情、资讯、热点,一手掌握
精选牛基,抓住每一次赚钱机会
7X24小时,随时随地买卖基金
2.扫描下载到手机
注册领红包
扫一扫,立即下载领取
新手专享新手适合买什么基金?
第一次,安全最重要
货币基金七日年化:
4.02%(10-21)
买的少一点,试试水
看看大家都在买什么
本周热销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