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怎么怎样看待生死死??

净慧长老:无常不是说着玩的 学佛人要正确面对死亡
来源:大公佛教综合|
净慧老和尚(图片来源:资料图)
  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开,七天的时间,转瞬之间就过去了。时间是迁流的,世事是无常的,人生也是短暂的,这都说明了世间一切事物的有限性。另外一方面,我们人的妄想、人的欲望却是没有止境的。虽然不能说它是无限的,但是作为迷失的人,从其主观意愿来说,其欲望确实是无限的,所谓欲壑难填。
  一切事物都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却无穷无尽,这中间就产生了极其尖锐的矛盾。人生就是在这样的矛盾当中,苦苦地挣扎一辈子,始终觉悟不了。一直到大限临头,总还觉得自己有很多心愿没有实现,有很多欲望没有满足。即使病入膏肓了,也还要与疾病、与死亡对抗挣扎。人生的痛苦,其根源就是我们的欲望,有无穷无尽的欲望,就有无穷无尽的烦恼,就有无穷无尽的痛苦。这些痛苦是从哪里产生的?就是认识不到一切事物的有限性,认识不到生命有生、老、病、死,一切事物有生、住、异、灭,这个世界也有成、住、坏、空,一切都是有限的、无常的。
  对我们人类而言,一生之中,或在生命流转的过程中,一直都伴随我们的朋友,大致上有两个。一个就是良知。不管我们如何作恶多端,偶尔,也会有一点良知,这一点良知就是佛性,也就是我们成佛的可能性。即使作恶多端,如果想转变的话,也还是有可能的。它是我们生命永恒的伙伴,一旦我们彻底觉悟了,这一点良知就转变过来,成为清净法身佛、圆满报身佛、千百亿化身佛。如果不转变,不觉悟的话,那也仅仅是一点良知而已。
  另外一个朋友就是生死。在我们这一期生命当中,从我们的业识投入娘胎的那一刻开始,就意味着生,同时也意味着死,生与死总是同时存在的。有的小生命,在母亲的肚子里就结束了。有生必有死,死亡永远伴随着生,相依为命,寸步不离。虽然说生、老、病、死,看起来好像&死&是在最后一个阶段,这是就一般的生命发展规律而言,实际上,生与死是同时存在的,它是我们生命当中相依为命的最好的朋友,永远不分离。
  只要我们有生命,同时就有死亡。我们的生命在成长、发育、衰老的过程中,死亡、无常,没有一时一刻离开过我们。因为人的生命,一方面具有局限性,另一方面又具有脆弱性。一个活蹦乱跳的人,意外的死亡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一不小心触电了,死亡就把我们接走了;在高速公路上,在大街上,坐在汽车上、走在路上出了车祸,都有导致死亡的可能性。如果说死亡不是随时存在,不是永远伴随我们的,那就应该撞也撞不死,杀也杀不死,但这是不可能的,生命极其脆弱,死亡随时存在。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死亡呢?第一条,不要抗拒。不要幻想都像宝掌和尚那样活上1072岁,那毕竟是一个偶然的事情,不是必然的,千古以来,有历史记载的,也就出现过一个宝掌和尚而已。人生自古谁无死。人固有一死,这是不可逃避的事实,我们一定要认识这个规律,万法无常,包括我们的生命在内,也是无常的。如果大家都不死,都活上一千多岁,这个世界就完了,这个社会还怎么发展,人类会把地球压垮了。所以,生、老、病、死是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
  我们在有疾病的时候,在面临死亡的时候,往往总会有人在旁边鼓励,要与疾病做斗争,要从死神的手上逃出来&&这都是梦想,怎么可能呢?你越斗,自己就越痛苦,你永远得不到胜利,永远都会以失败告终。与其徒然地增加许多痛苦,还不如一切顺其自然。爱护生命、珍惜生命是必要的,抗拒死亡则没有必要,对抗死亡更没有必要。你想把死亡拒之门外是做不到的。只有换一个方法,善待死亡,善待这个同我们生命一起走过来的好朋友,学会正确面对它。人的古话,说视死如归,把死亡看作是回家一样的快乐、兴奋,有一种期待,那该有多好。人人都想回家,都把死亡看成是回家了,我们心里的包袱就会一下子放下,对死亡毫不惧怕,而是非常愉快地去接受它、面对它。
  我们在座的,很多都是上了年纪的人,死神已经给我们发来了请柬,邀请我们回家。我们要欢喜地接受,要视死如归,就如同要回老家了一样。乡下有一句俗话,称死亡是回老家,有的人诅咒别人,也是这样说:再不老实点,我就送你回老家。意思就是说我要揍死你。我们学佛的人,要知道抗拒死亡是一种痛苦,世事无常,不要与死亡对立,要顺应这个自然规律。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生,随因缘而来,死,随因缘而去,有什么值得恐怖的呢?人世间又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持手一双。&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我们要正确面对死亡,就不会有诸多顾虑。宣化上人在临圆寂的时候说:我从虚空而来,现在还是要回到虚空中去。多么潇洒!在这时候他知道,人也空,法也空,人法二空,就是大智慧的显现,就是生死的解脱。
  四祖大师教我们如何面对死亡呢?就是要空心,把心空掉,把对死亡恐惧的心理空掉,贪生怕死的心理空掉。这就是人空,接下来就是心空,然后是空空。连想要空的心理状态也要空掉,那就是法空。也是告诉我们同样一个道理,人空法也空,解脱在其中。学佛要学本领,就是学这个本领,看破死亡,善待死亡。正确地面对死亡,这个本领要没有,那好痛苦啊!
  为了能正确地面对死亡,对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还有一条非常重要&&不要老打妄想:我还要活多久&&不要有这个妄想。无常老病不如人意,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我们怎么面对呢?我们从主观上也要有这个想法: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毫不留恋。活那么大岁数干什么呢?给社会增加负担,给家庭带来麻烦,给子女带来重重的包袱。
  但是,我们也要珍惜生命,不要厌弃这个生命,顺其自然就可以了。我们活着的时候,健健康康地活着,要走的时候,高高兴兴地回去,视死如归。回到极乐世界也好,回到虚空也好,回到药师佛那里也好,如果你有愿力的话,回到地狱更好,度众生嘛。不过这里有一个前提,你要有愿力,有愿力你才敢说这个话,回到地狱更好,如果你没有愿力的支持,就不要说这个话。
  记着我说的话,健健康康地活着,一旦无常到来,高高兴兴地回去。正确面对死亡,死亡是无可逃避的。
  一个学佛的人不敢正确面对死亡,那就说明他学佛连一点边也没沾着。我们天天念无常,无常不是说着玩的,无常就是说人是要死的,一切事物都是从有到无,生生灭灭,灭灭生生。无常是一件好事情,死亡也是一件好事情,为什么?世间的事物不无常就不能发展,人要是不无常,就没有变化。我们这一辈子的生命素质并不好,所处的正报与依报的环境有很多缺陷,无常了以后,再来人间,也许我们的依报更庄严,正报素质更高,那不也是一种发展?所以,学佛最后表现在如何面对我们的生命,如何面对死亡,如何面对过眼云烟一般的事实。把自己的问题真正看破了,看透了,彻底地放下。彻底地放下了,就彻底的自在&&大自在。
责任编辑:DN010
相关阅读:
日一二三四五六
2012 - 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如何看淡生死?
经典中的生死观:
你说着理智的话,为不必忧伤者忧伤;
  无论死去或活着,智者都不为之忧伤。
  我、你和这些国王,过去无时不存在,
  我们大家死去后,仍将无时不存在。
  正如灵魂在这个身体里,经历童年、青年和老年,
  进入另一个身体也这样,智者们不会为此而困惑。
  与物质接触,冷热苦乐,来去无常,
  婆罗多子孙啊!但愿你能忍受它们。
  智者对痛苦和快乐,一视同仁,通向永恒;
  人中雄牛啊!这些东西不会引起他们烦闷。
  没有不存在的存在,也没有存在的不存在,
  洞悉真谛的人们,早已察觉两者的根底。
  你要知道这遍及一切的东西,不可毁灭;
  不可毁灭的东西,任何人都不能毁灭。
  身体有限,灵魂无限,婆罗多子孙阿周那啊!
  灵魂永恒,不可毁灭,因此,你就战斗吧!
  倘若认为它是杀者,或认为它是被杀者,
  两者的看法都不对,它既不杀,也不被杀。
  它从不生下,也不死去,
  也不过去存在,今后不存在,
  它不生,持久,永恒,原始,
  身体被杀时,它也不被杀。
  如果知道,它不灭,永恒,不生,不变,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杀什么人或教人杀什么?
  正如抛弃一些旧衣裳,
  换上另一些新衣裳,
  灵魂抛弃死亡的身体,
  进入另外新生的身体。
  刀劈不开它,火烧不着它,
  水浇不湿它,风吹不干它。
  劈它不开,烧它不着,浇它不湿,吹它不干,
  永恒,稳固,不动,无处不在,永远如此。
  它被说成是不可显现,不可思议,不可变异;
  既然知道它是这样,你就不必为它忧伤。
  即使你仍然认为它常生或者常死,
  你也不应该为它忧伤,大臂者!
  生者必定死去,死者必定再生,
  对不可避免的事,你不应该忧伤。
  万物开始不显现,中间阶段显现,
  到末了又不显现,有谁为之忧伤?
  有人看它如同奇迹,
  有人说它如同奇迹,
  有人听它如同奇迹,
  而听了也无人理解。
  居于一切身体内,灵魂永远不可杀,
  因此,你不该为一切众生忧伤。——----摘自《摩诃婆罗多》之《博伽梵歌》。
有生必有死,有什么看淡看不淡呢?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看看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生灭交替,四季递更,生老病死是最公平的,几乎人人都要经历这四个阶段,把心摆平,会发现人生每一样都是那么美好,那么值得珍惜,生死亦复如是。接受生死的存在,把手头的事情做好。生与死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生意味着走向死亡,死亡意味生的到来。生已经无法把握,能够把握的就是死亡,佛教通过禅定的训练,就是在活着的时候对死亡的一种体验,禅定与死亡的感受是一模一样的,深入禅定才真正意义的看破生死,看淡生死。进而超越生死。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先生说过:“假如把地球的四十亿年的历史比作一天的话,那么人类二百万年的历史只不过相当于一天里最后的三十八秒钟而已,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假如为四千年计算,用上述的比喻算才只有最后的0.08秒。”每思及此,莫不哀之。横亘于天地间,百年后无人会记得你。唯有克己慎独,才能让自己感到有作为人的骄傲。
如果你还年轻的话,别急着看淡。人生宝贵,想想怎么在活着的时候多活出一些意义吧。求生欲是好东西,本来是生物为了提高生存率进化出的,没有求生欲的早就绝种了。如果你因为某些原因离死亡很近,想安慰自己的话,那就仔细思考死亡到底是什么。任何东西,你对它越了解,思考得越多,就越不可怕。用阿西莫夫的话来说,死亡只是永恒无梦的睡眠,是永恒的虚无。在你出生前,已经在这种虚无中度过了140亿年,死后只是回归虚无而已。你要经历的是你已经经历过的。
没有牵挂就看淡了
Valar Morghulis
最近看了这个视频:。视频里的事情给我很大震撼和启发,我在想,何居士怎么就能看淡生死呢?可能人到了那份上,自然看淡生死了。
生命是无限的。人是不会死的。死了还是活着的。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当前位置 & &
& 你敢看吗?揭秘:人死后身体的具体变化
你敢看吗?揭秘:人死后身体的具体变化
06:43:47&&出处:&&作者:
编辑:雪花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05-08][05-07][05-07][05-06][05-06][05-04][05-02][05-02][05-01][05-01]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人生最重要的课题――死亡。人固有一死,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是否担忧过?
19回复 1011浏览
[url=/movie/2007/1/T/M/M6G42OB8E_M6HSFJPTM.html] 耶鲁大学公开课:哲学-死亡[/url][url=/link?url=_GWjTLLoKcnPfrB2KTHU8fYuduOyw0JLcKb0kcSJNvKm6LtGV6ZoAr4sat-o5WAo]火葬场火化遗体真实过程(图片)据说没几个敢看完的! [/url]课程简介:有一件事我可以肯定的说:我一定会死。但我如何面对这一事实?我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朽的吗?我们的灵魂能够永生吗? 如何用这些对待死亡的学识来影响我将来的生活?卡根教授说:人只有身体,没有灵魂永生是坏事,而非赐福自杀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既理性又合乎道德恐惧是对死亡的不恰当的反应有的时候,比如半夜突然惊醒,我会心头一沉,想到终有一天,我会离开这个人世,变成一具尸体,被人推进焚尸炉,燃烧殆尽变成灰烬和一缕青烟,曾经有血有肉的一个人,一段个人独享的记忆和经历均告一段落,划上句号。而未来的时间,之后的世界,无论多少万年,我将不复存在。面对这个事情,我心如死灰,久久不能平复。死亡我的比喻像一条没有终点的无比黑暗的隧道,或者宛如无底洞般的万丈深渊,一脚踏空,万劫不复。而人又非常的脆弱,疾病,意外,生老病死,能身心通畅的活到90岁已属罕见。就算按照90年的寿命一算,人生道路也走过了1/3的路途,时间永不停留,匆匆忙忙,转眼间迈入暮年。你想过“终结”这个问题吗?如何自我调节看待这件事,看透这件事,进而一路平坦的生活下去?
还没有过女朋友。。不谈这个发自手机虎扑
凡人皆有一死
斯蒂芬,请不要让这场比赛成为我最后一场,这就是我全部的请求……
还没女朋友呢
I hope someday you can find me through the rough crowd came up to me said to me: \"I'm sorry, let you alone for so many years.\"
其实人们真正恐惧的是意外死亡吧,说白点就是死的太早,如果平平安安度过一生,最终由于衰老而死亡应该是每个人的愿望,当然除了想长生不老的疯子。
我觉得死并不可怕,对死亡的恐惧才可怕!每次看新闻看到有人自杀了,我就幻想自己如果也上吊自杀,会是什么感觉,自己如果溺水死了,在水里面针扎是什么感觉,上次看到有一个放高利贷的被割喉了,我就想如果自己被割喉了会是什么情况!看电影看到有人被执行电击的时候,我就会想如果自己也被电击致死会是什么感觉……每次一幻想我的胸口都会一紧,心跳加快,呼吸急促!
小时候怕死怕得睡不着觉现在觉得也就是那么回事
死亡是没有办法逃避的人生终点,有时想到最后难逃一死,此生如何奋斗努力都将化为乌有,会突然对人生失去信心。大家都要面对这个结局,只是有的人知道结局反而学会了珍惜和享受这个过程,楼主你不是一个人,不要老是想着这些悲观的,人生最美丽的就是尝试新鲜事物,而且谁知道死亡不是另一个开始呢发自手机虎扑
8岁的时候想哭了,现在32这个问题想的有点累了,所以不担心了,人只要觉得累,死根本不可怕。发自手机虎扑
zzzzzZZZZZZZZZZZ
姚明最高~~~~~~~~
要学会享受生活。。。。。
基督徒是这么想的:
若信,死后将前往天堂,伴耶哥永生。
虽然我不信,有时候也觉得可笑,不知为何教会的人都想永生想疯了......
其实到现在也还是会害怕,只不过无济于事而已。发自手机虎扑
楼主又来害人了。。。一般这种问题我都潜意识回避掉了。。。
We are going to win a championship, but we have to win this game first.
If we win this game right now, that’s how you become a champion.
---------Trevor Ariza
子曰:不知生,焉知死。
引用2楼 @ 发表的:
凡人皆有一死
凡人皆有一死 我却睡过多恩人的妻子
一群奴才总认为另一群不愿做奴才的人是叛国者。因为中国的奴才们都有这样的一个逻辑:凡是不肯向自己主子下跪磕头的,必是外面有了新主子
爹娘还健在,我就不想死
我的生活就是一部重口味电影
我总觉得自己不会死。。。
论演技我只服罗嘉良
引用2楼 @ 发表的:
凡人皆有一死
瓦雷利亚语:valar morghulis
英语:all men must die
汉语:凡人皆有一死
瓦雷利亚语:valar dohaeris
英语:all men must serve
汉语:凡人皆须侍奉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岁月催人老,名利都忘掉,一壶浊酒把梦醉倒,生死也寂寥!
贪一个拥抱,管他迟与早,放爱去逍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允许多选
142人参加识货团购438.00元78人参加识货团购99.00元76人参加识货团购158.00元168人参加识货团购55.00元71人参加识货团购329.00元23人参加识货团购359.00元94人参加识货团购388.00元83人参加识货团购729.00元36人参加识货团购288.00元16人参加识货团购269.00元127人参加识货团购1099.00元50人参加识货团购399.00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如何看待生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