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常识》里为什么没有中国和美国没有国家队

闾丘露薇评中国捐助菲律宾:和美国还有很大差距 没有做人常识
关键字:&菲律宾闾丘露薇中国援助菲律宾菲律宾受灾中国援菲听听大V怎么说
11月15日,凤凰卫视播出一档节目,其中,该卫视记者闾丘露薇表达了自己关于中国援助菲律宾受灾的看法,闾丘露薇称从中国捐助给菲律宾的金额上看,尤其相比亚洲其他国家,显得会很低,所以引起争议。她认为,人道援助是考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指标,而中国目前和美国比较还有很大差距。闾丘露薇最后强调,中菲直接的领土争端不应该影响中国的救灾捐助,因为许多民众&没有分清楚政府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这毕竟是一个做人的一个基本的常识&。
以下为节目文字实录:
安东:在菲律宾的风灾发生之后,国际社会的捐款和物资,随即是大量的涌入,而中国这一次对菲律宾的援助,被一些西方的媒体诟病说,数额太少,对此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昨天的回应说,中华民族是乐善好施的民族,中国同时决定向菲律宾追加价格一千万元的物资援助。相关的话题,我们新闻现场也请到时事评论员闾丘露薇来为我们进一步的点评分析。
你如何来评价中国这次对菲律宾的援助呢?
闾丘露薇评中国捐助菲律宾:和美国还有很大差距 没有做人常识
闾丘露薇:之所以外界对中国的援助金额会提出一些看法,不单单是一些媒体,其实在中国的国内也有各种不同的声音。这是因为中国目前已经是在全球GDP排名第二的经济体,在这样一个问题之下,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外界一定带有很大的期待,目前来看中国所捐赠的金额在追加之后大约是160万美元。
即便是在亚洲,,就加起来有五千万美元这样一个捐款,即便是韩国也有五百万美元,所以从这样一个金额来说,好像中国第二大经济体这样一个形象似乎有点点低于这样一个期待,所以会引起争议。
不过话说回来,其实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确实是体现在不仅仅是军力,或者是国民收入,以及经济体的这样一个财富上面,在人道援助的能力方面,其实也是建立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是考量的一个标准。在中国来说,一个是捐款的金额方面,另外一个也是参与人到援助的一个能力方面,目前和美国来进行比较的话,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美国有军舰,其实在之前印尼海啸的时候,可以看到当航空母舰投入之后大大提升救援的效率,中国其实在2009年的时候,已经是有了和平方舟这样一个海上医院,刚才也看到有新闻报道说,中国其实也有希望把这所和平医院可以投入到人道援助当中。
日本已经是表示说,可能会派出一千名的自卫队的成员来参与救援,其实这样一个人力以及财力这方面的投入,都恰恰是外界来评价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另外一点,大家也觉得中国和菲律宾在目前的情况之下,关系不是太好,尤其是这样一个援助的金额,会让外界更有加强这样的看法。其实是非常好的去提升两国之间的关系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当然在中国的国内,民众有这样的一种声音,觉得既然两国的关系不好,而且中国本身还有很多需要进行援助的民众,为什么政府要花那么多钱去帮助别人,这里面我想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很多的民众没有分清楚政府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人道援助来说,应该是撇开这些。就举一个简单例子,就像你的邻居虽然大家可能会有很多的争执和纠纷,但是当他遭遇到这样一个困难的时候,你必须要问自己说,这个时候是觉得幸灾乐祸还是应该是要提出帮助,因为这毕竟是一个做人的一个基本的常识。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来源:凤凰网
责任编辑:夏雪妮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人表态加入微博,记录点滴,分享感动,握手明星
文化观察 观身边 察天下
国人为何相信希拉里说中国将成最穷国家的谣言
在中国的互联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则谣言:希拉里在哈佛大学演讲称,20年后,中国将成为全球最穷的国家。此则谣言始于2012年3月一条微博,随后被广泛转载,引起互联网轰动,专家学者也煞有介事的评论,殊不知,希拉里根本没有说过此话。时隔一年后,又有媒体在微信朋友圈传播。为什么中国人一再相信此类谣言?为何中国人热衷于传播这类谣言?
翻版兰德谣言:希拉里称中国将成最穷国家
没有来根据的谣传在中国互联网疯传2年
“20年后,中国将成为全球最穷的国家”,这一言论已经足够耸人听闻,如果在这句话前面加上“希拉里说”,那就更容易形成爆炸性效应。中国人太熟悉希拉里了,她说的关于中国的话,显然比汪峰容易上头条。
这一署名为希拉里的言论,最早出现于2012年3月的微博上,这条微博被发出后很快转发过万。随后,各类博客、论坛争相转载,某些专家、学者也开始借助媒体平台发表看法,各类评论文章一时充斥报端。
这条所谓的希拉里的言论,从政治、文化、民族性等各个角度,对中国提出了尖刻的批评。有些专家指出,这是“中国崩溃论”的调子,理应加以驳斥。也有人认为,希拉里说得很中肯,中国理应反省。
有关“中国崩溃论”,兰德公司早已澄清却仍被疯传。而中国还在用华盛顿斧头的谣言来教育学生。图为希拉里和华盛顿。
以希拉里的名气和地位来说,她发表此番言论必然能登上世界各大媒体的头条,然而西方媒体并未对此加以报道,单就这点来说,这番言论就可能是谣传。但是,这条谣传在被疯传了许久后,才有人出来辟谣。然而,更为可悲的是,在被辟谣一年多后,依然有人在朋友圈转载、分享,去年希拉里已经“躺着”中枪了,今年就更加不知道为什么中枪了。
    造谣者曲解兰德公司报告 故意断章取义
细究起来,“20年后中国将成为全球最穷国家”的谣言最初被认为是兰德公司的报告,这场风波过去不久之后,谣传的主角变成了希拉里。
关于兰德公司的谣言,是网民发挥想象力,通过对兰德公司的报告进行断章取义“创造”出来的。这些谣言的源头是香港中学生梁珩孜于2004年在美国军事论坛上用英文发的一篇题为《中国是什么》(WHAT IS CHINA)的帖子。
该帖子被“热血汉奸论坛”成员“地主子弟”等人译成汉语,题为《美国人眼里的中国人》。该帖子在中国流传甚广,引起轩然大波。虽然当时有人辟谣,但没有什么效果。2005年,兰德公司发表《中国与全球化》报告,该报告的中文删节版很快问世,题为《兰德公司:2020年,中国会非常穷》。这个删节版的报告流传网上后,迅速火遍中国。
2010年,造谣者从兰德公司的报告中抠取部分关键词与梁珩孜的文章融合一起,加上自己的观点,以《美国兰德公司:2020年中国将会是最穷的国家》为题发表。这篇文章在网上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很多专家学者撰文进行解读,负面影响极大,兰德公司不得不进行辟谣。
兰德公司最新的一次辟谣是日发表的。辟谣的文章称,兰德公司从未发表过这些网络文章中引用的评论或报告。这些网络文章不代表兰德公司学者的观点。兰德公司将关于中国的报告全文链接到辟谣文章中。这份辟谣文章较为全面,对澄清谣言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是,不久之后,造谣者便将兰德公司换成了希拉里,继续造谣之能事。学者专家与普罗大众再次被忽悠。
贬低自我 美化他国的谣传层出不穷
借他人之口贬低中国 希拉里式谣传并非个案
关于兰德公司和希拉里的谣言并不是个案,而是中国人借外国人之口贬低中国诸多案例中的一个,类似谣传有的针对中国历史,有的针对中国现实,各类形式层出不穷,比如:
   互联网流传着一张中国儿童捡剩饭的照片,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但经过核实,这张照片其实是英国记者拍摄的阿富汗儿童。
某些造谣者更是“用心良苦”,在网络上大骂某国人,接着又以某国人的名义骂中国,或与网民对骂,以此搅坏双方关系。其中最让人无法容忍的,也是影响最大的一则谣言是,印尼排华事件中的所谓华人言论。
当时传言,印尼华人针对中国在印尼排华事件中的表现惊呼“宁做美国狗,不做中国人”。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听说过这件事,也都曾经表现过愤怒、痛苦、脸红。但是,追本溯源发现,这个言论是已经加入印尼国籍的个别亲台华人故意说的。尽管这则谣言已经被否认了,但这仍然不能改变部分中国人的心态。
用华盛顿的斧头教育学生 用美国护照刺激国人
还有一些谣传,通过美化历史人物来教育国人,并堂而皇之的登上了中国的书本。比如,80后很多人都读过一篇文章――《华盛顿的小斧头》。故事大致是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小时候用斧头砍倒了父亲的樱桃树,后来勇敢的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亲并没有责怪他,反而夸奖了他。
   这个故事本是19世纪美国传记作家帕森?威姆斯剽窃小说中的虚构情节写成的,历史上并无此事。但是,经过中国人的演绎,故事变得生动异常,并写进了中国的课本,令人咋舌。这种华盛顿式夸赞其实并非只针对外国领袖,中国有着深厚的传统,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有着各式各样的神迹。 有一些谣传,通过美化历史人物来教育国人,并堂而皇之的登上了中国的书本。图为徐毛毛作品。
华盛顿的“诚实”有正面意义,多少可以让人理解,但是关于美国护照的谣传却令人失望。这则谣传出自学者戴旭之口,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戴旭多次在演讲中称,美国的护照背面写着“你是一个美利坚合众国的国民,你的背后有强大的美国军队”。以此宣扬强军的言论。戴旭认为,中国真正强大的标志之一是,中国护照背面写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你强大的后盾”。他的此番言论引来大量拥趸,但事实上,中国与美国护照背面都没有字。
护照是国际间通关的外交证件,是需要讲究外交礼仪的,写这类言论明显是无礼的表现。中国护照内页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请各国军政机关对持照人予以通行的便利和必要的协助”;美国护照内页写着“美利坚合众国国务卿在此要求相关人士给予该美国公民/国民通行便利及在需要时提供合法的帮助与保护”。所谓的“美国军队是后盾”的言论是天大的笑话。
戴旭的这个言论出自何处,无稽可考,但显然是谣言,身为学者的戴旭尚且相信并广为传播,更何况普通民众。
中国媒体夸大国外言论 国人借机发泄不满
“中国崩溃论”一直存在 中国媒体好夸大其词
挂着希拉里名头的谣传之所有中国人相信,其实与中国媒体自我宣传密不可分。西方社会相对多元,各种言论都广泛存在,比如“中国崩溃论”,这一论点在西方国家并不是新鲜事物,自从新中国建立以后就一直存在。
   中共建国之初,便有西方人士称中国很快就会爆发经济危机,将要崩溃,其理由是中共不懂经济,没有城市行政经验,搞不好建设。但随着中国在朝鲜战争中取胜,这股崩溃论并未持续太久。
此后,西方又发表了多次中国崩溃论,也都没成气候。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认为,国际社会每隔五年就会掀起一股中国崩溃论,每次西方掀起中国崩溃论,中国学界和坊间必然有人为之附和。鼓吹中国崩溃论最让人发指的是华人学者罗家墩。2001年,罗家墩出版专著《中国即将崩溃》,预测说,中国将在五年内崩溃。
事实上,尽管西方社会流传着诸多“中国崩溃论”,但它们同“中国威胁论”一样,最多算是西方社会各类言论的一种,并不是西方社会的唯一言论,更谈不上是西方社会的主流眼乱。但中国媒体在引入这些言论时,往往忽略西方言论市场自由的本质,忽略西方言论的多样性,取其一点随意夸大,长时间的宣传造就了一个拟态环境,让国人以为西方只存在这种言论。
历史教育让国人自卑 借他人之口发泄不满
在教科书的历史叙述中,中国近代历史就是一部屈辱挨打的历史,中国人一直没有地位,是落后的代言词,诸如“东亚病夫”、“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传言充斥在历史叙述中,长期的历史宣传使国人充满了自卑的情绪,也让国人充满了“雪耻”的情结。
近代历史上,知识分子就爱借用西方人的话语来教育国人。比如“东亚病夫”一词,实际是梁启超发明的,《字林西报》原文是讽刺清政府改革失败的,并无恶意,但后来中国人却长期将其作为耻辱(参见腾讯今日话题?历史版《洋人没骂中国人是东亚病夫》)。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下,国人往往会对西方传言信以为真,以为现实果真如此。
     当下中国,国人的自信远没有培养起来,在媒体制造的拟态环境下,“中国崩溃论”自然会有许多人相信。同时不少国人对现状不满,需要找到发泄口,而西方世界看衰中国的各种言论自然成为不二之选,当这种言论出现后,国人不加区分的加以采信,再通过与历史相结合,进一步传播谣言。
中国近代历史就是一部屈辱挨打的历史,让国人充满了“雪耻”的情结。图为石田彻也油画。
重新审视近代历史 培育国民的自信心
媒体报道当严谨 专家学者切忌哗众取宠
如果说,在梁启超的时代,称中国是“东亚病夫”能唤醒国人,那么今天显然没有继续采用这中方式的必要。面对各类西方言论时,媒体更应该审慎,而不是为了吸引眼球随意报道,乃至刻意夸大某些言论。媒体从业人员在面对各类言论时,应该做出判断,邀请专家评判更应该谨慎,最关键的是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们应该全面的理解西方的言论生态。
在历史叙述上,媒体应该更多的吸收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而不是继续采用陈旧的叙述方式,毕竟今天中国已经不是救亡图存的时代了。在历史教育上,或许我们不应该过多强调“屈辱”,而是要分析“屈辱”的由来,今天的中国,应该有信心去心平气和的面对历史,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
另一方面,媒体在邀请专家学者互动时,应该慎之又慎,不能为了言论耸人听闻,为了上头条就胡乱解读。学者作为有知识的人,更应该有自己的操守,对发言更加谨慎,对自己的每一句言论都承担相应的后果。
前文提到的那条关于兰德公司的谣传出来后,很多专家学者、大学教授、公共知识分子、社会名流对该文进行了不假思索的转载,他们成为谣言“中转站”,也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胡星斗教授为此则谣传写过评论,谣言被澄清后,他被迫辞去仨元学社学术委员会主任一职。
胡教授的教训还不远,专家学者自当警醒,坚持独立的判断,对国家负责,对历史负责,切忌图一时之快哗众取宠。
常识教育任重道远 公众也需要有判断力
事实上,任何谣传的主力军都是大众,社会大众的素质决定了整个国家的素质。公众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铸就辉煌,也可以带来灭顶之灾。
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勃兴,各类网络事件层出不穷,所表现的不是公众的理性一面,反而是弱智的一面。中国公众对常识的缺乏令人担忧,这充分说明了国人常识教育的匮乏。
任何谣传的主力军都是大众,社会大众的素质决定了整个国家的素质。Alex Gibbs作品。
因此,负责任的政府应该用透明的方式向公民传播常识,引导公民独立思考。社会的主体是公民,公民也需要判断力。现代社会,公民理所应当具备基本的常识和判断能力,而这需要政府去建设。
在信息匮乏的情况下,作为个体的公民,可能会信谣言、传播谣言。因此,面对谣传时,政府应当传递更多的信息,引入各方的观点,同时,媒体也需要给公众呈现一个多元的信息市场,让国人能更全面地看待世界。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出有独立判断能力的现代公民,才能实现“谣言止于智者”的美好憧憬。
“谣言止于智者”并不是要求人人都成为智者,而是要求掌握舆论话语权的人是“智者”,能为公众提供多元信息,以供公众选择判断。
你在互联网上传播过各类看衰中国的言论吗?
专题评价:
还能输入140字
微信扫一扫,每天收获一点新文化
发评论得Q币
欢迎广大网友踊跃参与发表评论!评奖规则:评论获置顶的1名网友,奖励50q币。选出高质量评论20条,每人10q币。
第150期:《文讯》事件启示录:台湾文化界从不文人相轻
第149期:老百姓的文化狂欢:香港书展能带给内地什么启发?
第148期:台湾文化不死 文人积聚救杂志
第147期:中国农民为什么自杀?
第146期:低调回归:老字号生活书店能走多远
第145期:“消费”历史:逐渐庸俗化的当代通俗史叙述
第144期:南渡北归:逝去的民国多样化历史叙述
第143期:天下幻灭:中西碰撞下的晚近历史叙述
第142期:革新与图强:进化论思潮下的晚近历史叙述
第141期:好文渐绝种:谁阉割了高考作文的文学性
第140期:文化失序下的高考:时代洪流中的四考生
第139期:谁动了她的胸罩:作弊为何屡禁不止
第138期:作家的面子 : 为钱写作丢人吗?
第137期:传统出版业死循环:做书是死,不做书也是死
第135期:出版业乱象:“嫖客”心态搞文化
第134期:致我们渐无追求的青春文学
第133期:博士后当中学教师:屈才还是进步?
第132期:从汶川到芦山:回看新闻当事人
第131期:凤凰万人坑:被金钱绑架的文物古迹
第130期:剪刀与颜料 : 文艺作品删改趣事
第129期:文学批评有底线 才会有自由
第128期:中国影评人的黄昏:未生已死?
第127期:朝鲜画家:画领袖画最崇高
第126期:张国荣十年忌:理想艺人缺位下的中国产物
第125期:影响中国几代人的俄罗斯文学黄金时代
第124期:花甲知青:时代中的人与文
第123期:画布上的中国:从四幅画看中国农民流变
出品腾讯文化
撰稿有毛僧 走刀口
编辑杨超 唐雪妮
设计吕沛东
分享到关闭
分享按钮不再出现?确定取消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有关于美国的地理知识?美国现在有多少个州?为什么“州”里面又有城市?为什么有纽约州,不是纽约市吗?他们是不是同一个概念?为什么中国却没有“州”里含有“市”的呢?请简单告诉小弟``
美国国旗50颗五角星代表美利坚合众国的州数,48个洲在本土,两个州在海外,分别是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纽约州不是纽约市,就好像我国的吉林省里也有个吉林市一样.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的常识 中国部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