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公司借款人无力偿还怎么办向股东借款需交所得税吗

股东借款涉及个人所得税的几个问题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中国税务报 人气: 发布时间:
摘要:  问:2009年1月我公司股东向公司借款200万元,2010年4月归还,未支付利息。2010年6月税务局检查2009年度纳税情况时,认为用公司资金购买个人资产年底未归还应按分红缴纳个人所得税......
  问:2009年1月我公司股东向公司借款200万元,2010年4月归还,未支付利息。2010年6月税务局检查2009年度纳税情况时,认为用公司资金购买个人资产年底未归还应按分红缴纳个人所得税。我公司认为资金已于查账前归还,不属于分红,最多将利息计入公司的企业所得税。请问:
  1、我公司的看法正确吗?
  2、如果股东向公司借款用于购买个人财产,有借款协议,按时支付利息并按时还款。还要按分红缴纳个人所得税吗?
  答:1、《》()第一条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和《》()的有关规定,符合以下情形的房屋或其他财产,不论所有权人是否将财产无偿或有偿交付企业使用,其实质均为企业对个人进行了实物性质的分配,应依法计征个人所得税。
  (一)企业出资购买房屋及其他财产,将所有权登记为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家庭成员或企业其他人员的;
  (二)企业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家庭成员或企业其他人员向企业借款用于购买房屋及其他财产,将所有权登记为投资者、投资者家庭成员或企业其他人员,且借款年度终了后未归还借款的。
  《》()第三十五条规定,各级税务机关应强化对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以及独立从事劳务活动的个人的个人所得税征管。
  加强个人投资者从其投资企业借款的管理,对期限超过一年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借款,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征税。
  上述文件强调,投资者需要视同&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借款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借款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而用于购买个人资产;二是年度终了后未归还,两个条件应同时具备;同时在征管中,对归还期限&年度终了后&明确为不得&超过一年&。所以,我们理解,问题所述投资者年度终了后四个月内归还了借款,可以不用视同&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2、企业将资金提供给投资方使用,虽然税法并无明文规定必须支付利息,但是否支付利息涉及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在进行相关税务处理时,需要注意《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企业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以及《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七条&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营业额&的相关规定。&微信扫一扫关注
您当前位置:
&&&&&&&&&&&&&&&正文
公司向股东借款,之前入其他应付款科目,这个怎么样可以转为实收资本吗?需要交企业所得税吗?
公司向股东借款,之前入其他应付款科目,这个怎么样可以转为实收资本吗?需要交企业所得税吗?
辽宁 盘锦 大洼区发表时间: 21:58
问题与我的不同!
找法网认证系统
温馨提示:只有认证通过的律师才能回复咨询。
可以考虑债转股
律所:辽宁沃丰律师事务所 回复时间: 21:56
回答者将收到好评 好评数已记录
工商税务相关词条:
遇到问题您可以尝试:
根据您遇到的问题找一个专业律师
不用注册,快速回复,马上在线咨询专业律师!
您的问题描述越详细,律师回答越及时越准确~
绑定手机号
律师回复后我们将第一时间发送短信通知您!
请输入以下的验证码继续提交
找法推荐律师
工商税务律师
专长:工商税务
找法特别推荐律师
相关法律帮助
热门找律师:
热门问题:
热点推荐:
Copyright@ 版权所有 找法网()- 中国大型法律服务平台&查看: 4752|回复: 9
股东方借款给控股子公司,子公司无力偿还,能否税前扣除?
聚焦有效预算管理
3位导师9大主题2个月在线互动
90%核算工作饭碗不保
2000万财务人何去何从?
七折考取CMA,投资未来的正确方式!
CMA获得政府及各大企业集团一致推荐
股东方替子公司担保银行借款,子公司无力偿还,由股东方偿还,另外还有股东方借给子公司维持停产两年期间的运营费等,子公司已停产两年,但由于职工安置等问题未解决而未清算,现在打算做清算,股东方借给子公司的款项以及帮子公司偿还的银行借款等能否做坏账报损呢?如果能,需要提供些什么资料?
应该不能税前扣除吧,关联方关系。有谁能提供相关文件的吗?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公告
2011年第25号
& &&&现将《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予以发布,自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 && && && && && && && && && &&&二○一一年三月三十一日  
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 则
& &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以下简称《通知》)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 &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用于经营管理活动相关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及预付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各类垫款、企业之间往来款项)等货币性资产,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以及债权性投资和股权(权益)性投资。
& & 第三条&&准予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资产损失,是指企业在实际处置、转让上述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合理损失(以下简称实际资产损失),以及企业虽未实际处置、转让上述资产,但符合《通知》和本办法规定条件计算确认的损失(以下简称法定资产损失)。
& & 第四条&&企业实际资产损失,应当在其实际发生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年度申报扣除;法定资产损失,应当在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证据资料证明该项资产已符合法定资产损失确认条件,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年度申报扣除。
& & 第五条&&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应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后方能在税前扣除。未经申报的损失,不得在税前扣除。
& & 第六条&&企业以前年度发生的资产损失未能在当年税前扣除的,可以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向税务机关说明并进行专项申报扣除。其中,属于实际资产损失,准予追补至该项损失发生年度扣除,其追补确认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五年,但因计划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遗留的资产损失、企业重组上市过程中因权属不清出现争议而未能及时扣除的资产损失、因承担国家政策性任务而形成的资产损失以及政策定性不明确而形成资产损失等特殊原因形成的资产损失,其追补确认期限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后可适当延长。属于法定资产损失,应在申报年度扣除。
& & 企业因以前年度实际资产损失未在税前扣除而多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可在追补确认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款中予以抵扣,不足抵扣的,向以后年度递延抵扣。
& & 企业实际资产损失发生年度扣除追补确认的损失后出现亏损的,应先调整资产损失发生年度的亏损额,再按弥补亏损的原则计算以后年度多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并按前款办法进行税务处理。
第二章& &申报管理?
& & 第七条&&企业在进行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申报时,可将资产损失申报材料和纳税资料作为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附件一并向税务机关报送。
& & 第八条&&企业资产损失按其申报内容和要求的不同,分为清单申报和专项申报两种申报形式。其中,属于清单申报的资产损失,企业可按会计核算科目进行归类、汇总,然后再将汇总清单报送税务机关,有关会计核算资料和纳税资料留存备查;属于专项申报的资产损失,企业应逐项(或逐笔)报送申请报告,同时附送会计核算资料及其他相关的纳税资料。
& & 企业在申报资产损失税前扣除过程中不符合上述要求的,税务机关应当要求其改正,企业拒绝改正的,税务机关有权不予受理。
& & 第九条&&下列资产损失,应以清单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
& & (一)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公允价格销售、转让、变卖非货币资产的损失;
& & (二)企业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
& & (三)企业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
& & (四)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发生的资产损失;
& & (五)企业按照市场公平交易原则,通过各种交易场所、市场等买卖债券、股票、期货、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发生的损失。
& & 第十条& &前条以外的资产损失,应以专项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企业无法准确判别是否属于清单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可以采取专项申报的形式申报扣除。
& & 第十一条&&在中国境内跨地区经营的汇总纳税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应按以下规定申报扣除:
& & (一)总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发生的资产损失,除应按专项申报和清单申报的有关规定,各自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外,各分支机构同时还应上报总机构;
& & (二)总机构对各分支机构上报的资产损失,除税务机关另有规定外,应以清单申报的形式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申报;
& & (三)总机构将跨地区分支机构所属资产捆绑打包转让所发生的资产损失,由总机构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专项申报。
& & 第十二条&&企业因国务院决定事项形成的资产损失,应向国家税务总局提供有关资料。国家税务总局审核有关情况后,将损失情况通知相关税务机关。企业应按本办法的要求进行专项申报。
& & 第十三条&&属于专项申报的资产损失,企业因特殊原因不能在规定的时限内报送相关资料的,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经主管税务机关同意后,可适当延期申报。
& & 第十四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资产损失内部核销管理制度,及时收集、整理、编制、审核、申报、保存资产损失税前扣除证据材料,方便税务机关检查。
& & 第十五条&&税务机关应按分项建档、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台账和纳税档案,及时进行评估。对资产损失金额较大或经评估后发现不符合资产损失税前扣除规定、或存有疑点、异常情况的资产损失,应及时进行核查。对有证据证明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不真实、不合法的,应依法作出税收处理。
第三章资产损失确认证据?
& & 第十六条 企业资产损失相关的证据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和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
& & 第十七条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是指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等依法出具的与本企业资产损失相关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件,主要包括:
  (一)司法机关的判决或者裁定;
  (二)公安机关的立案结案证明、回复;
  (三)工商部门出具的注销、吊销及停业证明;
  (四)企业的破产清算公告或清偿文件;
  (五)行政机关的公文;
  (六)专业技术部门的鉴定报告;
  (七)具有法定资质的中介机构的经济鉴定证明;
  (八)仲裁机构的仲裁文书;
& & (九)保险公司对投保资产出具的出险调查单、理赔计算单等保险单据;
  (十)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证据。
& & 第十八条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是指会计核算制度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企业,对各项资产发生毁损、报废、盘亏、死亡、变质等内部证明或承担责任的声明,主要包括:
  (一)有关会计核算资料和原始凭证;
  (二)资产盘点表;
  (三)相关经济行为的业务合同;
  (四)企业内部技术鉴定部门的鉴定文件或资料;
  (五)企业内部核批文件及有关情况说明;
& & (六)对责任人由于经营管理责任造成损失的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说明;
& & (七)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和企业财务负责人对特定事项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的声明。
第四章& &货币资产损失的确认?
& & 第十九条&&企业货币资产损失包括现金损失、银行存款损失和应收及预付款项损失等。
& & 第二十条&&现金损失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
& & (一)现金保管人确认的现金盘点表(包括倒推至基准日的记录);
  (二)现金保管人对于短缺的说明及相关核准文件;
& & (三)对责任人由于管理责任造成损失的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的说明;
  (四)涉及刑事犯罪的,应有司法机关出具的相关材料;
  (五)金融机构出具的假币收缴证明。
& & 第二十一条 企业因金融机构清算而发生的存款类资产损失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
  (一)企业存款类资产的原始凭据;
  (二)金融机构破产、清算的法律文件;
  (三)金融机构清算后剩余资产分配情况资料。
& & 金融机构应清算而未清算超过三年的,企业可将该款项确认为资产损失,但应有法院或破产清算管理人出具的未完成清算证明。
& & 第二十二条&&企业应收及预付款项坏账损失应依据以下相关证据材料确认:
& & (一)相关事项合同、协议或说明;
& & (二)属于债务人破产清算的,应有人民法院的破产、清算公告;
& & (三)属于诉讼案件的,应出具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或裁决书或仲裁机构的仲裁书,或者被法院裁定终(中)止执行的法律文书;
& & (四)属于债务人停止营业的,应有工商部门注销、吊销营业执照证明;
& & (五)属于债务人死亡、失踪的,应有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对债务人个人的死亡、失踪证明;
& & (六)属于债务重组的,应有债务重组协议及其债务人重组收益纳税情况说明;
& & (七)属于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而无法收回的,应有债务人受灾情况说明以及放弃债权申明。
& & 第二十三条&&企业逾期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在会计上已作为损失处理的,可以作为坏账损失,但应说明情况,并出具专项报告。
& & 第二十四条&&企业逾期一年以上,单笔数额不超过五万或者不超过企业年度收入总额万分之一的应收款项,会计上已经作为损失处理的,可以作为坏账损失,但应说明情况,并出具专项报告。
第五章&&非货币资产损失的确认?
& & 第二十五条&&企业非货币资产损失包括存货损失、固定资产损失、无形资产损失、在建工程损失、生产性生物资产损失等。
& & 第二十六条&&存货盘亏损失,为其盘亏金额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
  (一)存货计税成本确定依据;
& & (二)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责任人赔偿说明和内部核批文件;
  (三)存货盘点表;
  (四)存货保管人对于盘亏的情况说明。
& & 第二十七条&&存货报废、毁损或变质损失,为其计税成本扣除残值及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
  (一)存货计税成本的确定依据;
& & (二)企业内部关于存货报废、毁损、变质、残值情况说明及核销资料;
  (三)涉及责任人赔偿的,应当有赔偿情况说明;
  (四)该项损失数额较大的(指占企业该类资产计税成本10%以上,或减少当年应纳税所得、增加亏损10%以上,下同),应有专业技术鉴定意见或法定资质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报告等。
& & 第二十八条&&存货被盗损失,为其计税成本扣除保险理赔以及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
  (一)存货计税成本的确定依据;
  (二)向公安机关的报案记录;
& & (三)涉及责任人和保险公司赔偿的,应有赔偿情况说明等。
& & 第二十九条&&固定资产盘亏、丢失损失,为其账面净值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
  (一)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和核销资料;
  (二)固定资产盘点表;
  (三)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相关资料;
  (四)固定资产盘亏、丢失情况说明;
& & (五)损失金额较大的,应有专业技术鉴定报告或法定资质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报告等。
& & 第三十条&&固定资产报废、毁损损失,为其账面净值扣除残值和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
  (一)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相关资料;
  (二)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和核销资料;
  (三)企业内部有关部门出具的鉴定材料;
  (四)涉及责任赔偿的,应当有赔偿情况的说明;
& & (五)损失金额较大的或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原因造成固定资产毁损、报废的,应有专业技术鉴定意见或法定资质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报告等。
& & 第三十一条&&固定资产被盗损失,为其账面净值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
  (一)固定资产计税基础相关资料;
& & (二)公安机关的报案记录,公安机关立案、破案和结案的证明材料;
& & (三)涉及责任赔偿的,应有赔偿责任的认定及赔偿情况的说明等。
& & 第三十二条&&在建工程停建、报废损失,为其工程项目投资账面价值扣除残值后的余额,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
  (一)工程项目投资账面价值确定依据;
  (二)工程项目停建原因说明及相关材料;
& & (三)因质量原因停建、报废的工程项目和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停建、报废的工程项目,应出具专业技术鉴定意见和责任认定、赔偿情况的说明等。
& & 第三十三条&&工程物资发生损失,可比照本办法存货损失的规定确认。
& & 第三十四条&&生产性生物资产盘亏损失,为其账面净值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
  (一)生产性生物资产盘点表;
  (二)生产性生物资产盘亏情况说明;
& & (三)生产性生物资产损失金额较大的,企业应有专业技术鉴定意见和责任认定、赔偿情况的说明等。
& & 第三十五条&&因森林病虫害、疫情、死亡而产生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损失,为其账面净值扣除残值、保险赔偿和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
  (一)损失情况说明;
  (二)责任认定及其赔偿情况的说明;
  (三)损失金额较大的,应有专业技术鉴定意见。
& & 第三十六条&&对被盗伐、被盗、丢失而产生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损失,为其账面净值扣除保险赔偿以及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
& & (一)生产性生物资产被盗后,向公安机关的报案记录或公安机关立案、破案和结案的证明材料;
  (二)责任认定及其赔偿情况的说明。  
& & 第三十七条&&企业由于未能按期赎回抵押资产,使抵押资产被拍卖或变卖,其账面净值大于变卖价值的差额,可认定为资产损失,按以下证据材料确认:
& & (一)抵押合同或协议书;
& & (二)拍卖或变卖证明、清单;
& & (三)会计核算资料等其他相关证据材料。
& & 第三十八条&&被其他新技术所代替或已经超过法律保护期限,已经丧失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尚未摊销的无形资产损失,应提交以下证据备案:
& & (一)会计核算资料;
& & (二)企业内部核批文件及有关情况说明;
& & (三)技术鉴定意见和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签章证实无形资产已无使用价值或转让价值的书面申明;
& & (四)无形资产的法律保护期限文件。
第六章投资损失的确认?
& & 第三十九条&&企业投资损失包括债权性投资损失和股权(权益)性投资损失。
& & 第四十条&&企业债权投资损失应依据投资的原始凭证、合同或协议、会计核算资料等相关证据材料确认。下列情况债权投资损失的,还应出具相关证据材料:
& & (一)债务人或担保人依法被宣告破产、关闭、被解散或撤销、被吊销营业执照、失踪或者死亡等,应出具资产清偿证明或者遗产清偿证明。无法出具资产清偿证明或者遗产清偿证明,且上述事项超过三年以上的,或债权投资(包括信用卡透支和助学贷款)余额在三百万元以下的,应出具对应的债务人和担保人破产、关闭、解散证明、撤销文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销证明或查询证明以及追索记录等(包括司法追索、电话追索、信件追索和上门追索等原始记录);
& & (二)债务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企业对其资产进行清偿和对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债权,应出具债务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证明、保险赔偿证明、资产清偿证明等;
  (三)债务人因承担法律责任,其资产不足归还所借债务,又无其他债务承担者的,应出具法院裁定证明和资产清偿证明;
& & (四)债务人和担保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企业提出诉讼或仲裁的,经人民法院对债务人和担保人强制执行,债务人和担保人均无资产可执行,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或终止(中止)执行的,应出具人民法院裁定文书;
& & (五)债务人和担保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企业提出诉讼后被驳回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或不予支持的,或经仲裁机构裁决免除(或部分免除)债务人责任,经追偿后无法收回的债权,应提交法院驳回起诉的证明,或法院不予受理或不予支持证明,或仲裁机构裁决免除债务人责任的文书;
& & (六)经国务院专案批准核销的债权,应提供国务院批准文件或经国务院同意后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文件。
& & 第四十一条&&企业股权投资损失应依据以下相关证据材料确认:
  (一)股权投资计税基础证明材料;
  (二)被投资企业破产公告、破产清偿文件;
& & (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销、吊销被投资单位营业执照文件;
  (四)政府有关部门对被投资单位的行政处理决定文件;
& & (五)被投资企业终止经营、停止交易的法律或其他证明文件;
  (六)被投资企业资产处置方案、成交及入账材料;
& & (七)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签章证实有关投资(权益)性损失的书面申明;
  (八)会计核算资料等其他相关证据材料。
& & 第四十二条&&被投资企业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或撤销、吊销营业执照、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失踪等,应出具资产清偿证明或者遗产清偿证明。
& & 上述事项超过三年以上且未能完成清算的,应出具被投资企业破产、关闭、解散或撤销、吊销等的证明以及不能清算的原因说明。
& & 第四十三条&&企业委托金融机构向其他单位贷款,或委托其他经营机构进行理财,到期不能收回贷款或理财款项,按照本办法第六章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 & 第四十四条&&企业对外提供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担保,因被担保人不能按期偿还债务而承担连带责任,经追索,被担保人无偿还能力,对无法追回的金额,比照本办法规定的应收款项损失进行处理。
& & 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担保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与本企业应税收入、投资、融资、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等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担保。
& & 第四十五条企业按独立交易原则向关联企业转让资产而发生的损失,或向关联企业提供借款、担保而形成的债权损失,准予扣除,但企业应作专项说明,同时出具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报告及其相关的证明材料。
& & 第四十六条 下列股权和债权不得作为损失在税前扣除:
& & (一)债务人或者担保人有经济偿还能力,未按期偿还的企业债权;
& & (二)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各种形式、借口逃废或悬空的企业债权;
  (三)行政干预逃废或悬空的企业债权;
  (四)企业未向债务人和担保人追偿的债权;
  (五)企业发生非经营活动的债权;
  (六)其他不应当核销的企业债权和股权。
第七章&&其他资产损失的确认?
& & 第四十七条&&企业将不同类别的资产捆绑(打包),以拍卖、询价、竞争性谈判、招标等市场方式出售,其出售价格低于计税成本的差额,可以作为资产损失并准予在税前申报扣除,但应出具资产处置方案、各类资产作价依据、出售过程的情况说明、出售合同或协议、成交及入账证明、资产计税基础等确定依据。
& & 第四十八条&&企业正常经营业务因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而出现操作不当、不规范或因业务创新但政策不明确、不配套等原因形成的资产损失,应由企业承担的金额,可以作为资产损失并准予在税前申报扣除,但应出具损失原因证明材料或业务监管部门定性证明、损失专项说明。
& & 第四十九条&&企业因刑事案件原因形成的损失,应由企业承担的金额,或经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两年以上仍未追回的金额,可以作为资产损失并准予在税前申报扣除,但应出具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的立案侦查情况或人民法院的判决书等损失原因证明材料。
第八章附 则?
& & 第五十条&&本办法没有涉及的资产损失事项,只要符合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的,也可以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
& & 第五十一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 & 第五十二条&&本办法自日起施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88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以前年度未扣除资产损失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电信企业坏账损失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号)同时废止。本办法生效之日前尚未进行税务处理的资产损失事项,也应按本办法执行。
本帖最后由 pipish 于
13:01 编辑
根据该公告,能对应债权性投资损失吗?
& &第四十五条企业按独立交易原则向关联企业转让资产而发生的损失,或向关联企业提供借款、担保而形成的债权损失,准予扣除,但企业应作专项说明,同时出具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报告及其相关的证明材料。
有没有税务局的同志们啊?给解答下?
本帖最后由 清缨浊足 于
14:52 编辑
按独立交易原则下形成的借款或担保损失可以专项申报扣除。
但从所描述情形,很可能被税务机关判定为投资,如发生损失,不能直接扣除。
法律面前是人人平等的,但是真的到了决定的时候,就要看你的关系了,能扣不能扣,不是我们说了算的,要看票子或面子。
本帖最后由 pipish 于
13:10 编辑
清缨浊足 发表于
按独立交易原则下形成的借款或担保损失可以专项申报扣除。
但从所描述情形,很可能被税务机关判定为投资, ...
个人意见也是如此,但是需要一个专家的解释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东借款 企业所得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