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号称严谨的德国人严谨的23个例子怎么评价中国C919

我们佩服德国人的严谨与认真,其实在这方面我们中国人曾经比他们更优秀 - 简书
我们佩服德国人的严谨与认真,其实在这方面我们中国人曾经比他们更优秀
一做事严谨与做事认真是人性上的两大优点。每个国家与每个民族都能从其中找到一些做事严谨与做事认真的人。但是难以做到的是整个国家和整个民族都能做事严谨与做事认真,而德国却恰恰是。德国人数百年来就是凭借这两个优点为自己赢得了强大与荣耀,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欣赏与尊重。柏林洪堡大学社会学家马塞尔·哈森曾指出:“严谨的民族性格也是法律规范出来的。”我们要知道从19世纪开始,德国遗留下来了几千部法律。德国有一个笑话:德国人是靠法律活着的,没有法律就不知道如何活下去。德国人对已颁布的法律法规、已签订的合同契约、已答允的约会和诺言,及已建立起来的友谊和关系,都会无条件和自觉地遵守执行。关于德国人的严谨与认真,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在回忆录《留德十年》里讲了一个经典的故事:1944年冬,希特勒的法西斯第三帝国面临灭亡,但是希特勒拒绝承认失败,继续做垂死挣扎。希特勒甚至将大部分政府公务人员派往前线抗敌卫国,做最后一搏。就在此时,整个德国经济崩溃、物资奇缺,老百姓的生活陷入严重困境。对普通平民来说,食品短缺就已经是人命关天的事。更糟糕的是,由于德国地处欧洲中部,冬季非常寒冷,家里如果没有足够的燃料的话,根本无法挨过漫长的冬天。在这种情况下,各地政府只得允许让老百姓上山砍树。你能想像国家崩溃前夕的德国人是如何砍树的吗?如果你看惯了中国高速公路上货车侧翻,附近居民哄抢物资的景象和新闻,你是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出来一个当生命受到威胁的民族,一个已经失去警察和军队监管约束的民族该如何去砍伐树木!当时,德国是先由政府部门的林业人员在林海雪原里拉网式地搜索,找到老弱病残的劣质树木,做上记号,再告诫民众:如果砍伐没有做记号的树,将要受到处罚。德国林业部门的这个告诫可能在很多人眼里简直就是一个笑话,政府都快完了,人都快活不下去了,谁还管这些呀!但是德国人民没有哄抢,而是有秩序的进行砍伐。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结束,全德国竟然没有发生过一起居民违章砍伐无记号树木的事,每一个德国人都忠实地执行了这个没有任何强制约束力的规定。拥有这样优点的国家与民族,有什么样的事情是他们干不成的?有什么样的困难是他们不能战胜的?有什么样的奇迹是他们不能创造的?德国的发展相对英法来说起步较晚,但是德国能后来居上。德国经历一战失败,屈辱苟合,但是又能快速自我修复紧接着发动二战,再次用铁与血蹂躏欧洲。德国经历了两次大战的失败,举国上下满目苍夷,百废待举,但是他们依然凭借着严谨与认真的做事精神,重新让自己站在了世界强国的队列,重新让自己获得了世界各国的谅解与尊重!德国人的优点固然让人钦佩,但是我们中国人也无需过于自卑。因为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大西北,有一个叫秦的诸侯国并不输于德国,秦人做事的严谨与认真甚至比德国人更卓越。
二商鞅变法开启了秦国的法制化道路,秦律对秦人的重要性就犹如德国人自己开的那个玩笑一样:“德国人是靠法律活着的,没有法律就不知道如何活下去。”德国人如此,秦人是更如此。秦国奖励耕战,倡导“以吏为师”,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概念与内容。今天渊渊不打算从这条老路切入来说明秦国人在法制体系下做事的严谨与认真。因为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简,可以让我们更详细的了解秦国人民是怎样在秦法的指导下在生活工作的方方面以严谨认真的态度抒写着历史。睡虎地秦墓竹简共1155枚,残片80枚,经专家分类整理后形成了十部分内容,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编年记》《语书》《为吏之道》、甲种与乙种《日书》。其中《语书》《效律》《封诊式》《日书》为原书标题,其他标题均为专家整理后拟定的名字。这十部分内容肯定不是秦国所有的法律,但是就这十部分内容已经囊括了秦国人民日常生活与工作的大部分事项。以《秦律十八种》的部分内容举例,其中的田律是关于农田水利、山林保护方面的法律。厩苑律是关于畜牧饲养牛马、禁苑林囿的法律。仓律是国家粮食仓储、保管、发放的法律。金布律是关于货币流通、市场交易的法律。关市律是管理关和市的法律。均工是关于手工业生产管理的法律。徭律是关于徭役征发的法律。军爵律是关于军功爵的法律。置吏律是关于设置及任用官吏的法律。传食律是关于驿站传饭食供给的法律。属邦是管理少数民族及邦国职务的法律。谈及至此,你能想象以上所举出的“冰山一角”是一个两千多年前以游牧起家,华戎杂存、民风彪悍的民族所制定出来的吗?他的法律考虑到了为管理少数民族而专门立法。他的法律甚至精细到了驿站饭食供给这种小事上。这真是厉害了我的哥!除了《秦律十八种》外,睡虎地出土的秦律还有对兵器、铠甲、皮革等军备物资进行管理的《效律》,有相当于我们现在司法解释及诉讼程序说明的《法律问答》,更有供官吏学习如何做官的《为吏之道》,书的性质等同于《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出土的所有秦律内容加在一起,也只是整个秦国法律体系中的一部分,而非全部。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秦国及秦国人民的方方面面都与法制进行了捆绑。秦国在这套精细发达的法制体系驱动下,想不强大都难。秦国人民在这套法制体系的教育与指导下,岂能做事不严谨不认真。从商鞅变法到秦国统一全国的一百三十年多年间,秦国及秦国人民的身上已经深深的铸下了法制的烙印,不可磨灭。对待事情必须严谨与认真的精神已经完全融入了秦人的血液与基因,代代相传!
三德国人有关于伐树的经典故事,下面讲一下秦国人做事严谨与认真的两则小故事:(一)秦孝公去世,秦惠王登基后,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谋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至边关,找了一家客栈准备入住,稍作休息。但客栈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见他未带身份证,坚决不允许他入住。客栈老板告诉商鞅,根据秦国新法,客栈老板如果容留没有带身份证的人住店,客栈老板要被判罪,商鞅完全没想到自己会作茧自缚,逃命途中居然连一个客栈都住不到。我想这是在中国开房需要用身份证进行登记的最早记录了吧。可能有朋友会说,商鞅完全可以告知老板自己就是商君,毕竟老百姓还没这么快知道商君已被全国通缉。但核心问题还是出在没带身份证。因为那个时候没有电视,除了首都人民和部分人士,秦国绝大部分的百姓都不知道商君长啥样。如果你拿不出身份证明还宣称自己是商君,可能商鞅面临的是不再是拒绝住店,而是要被以“假冒”等罪名扭送至派出所了。关于这一点,作为制定法律的商鞅是再明白不过了。(二)《秦律十八种·田律》中规定了:春天二月,不准到山林中砍伐木材,不准堵塞水道;不到夏季,不准烧草作为肥料,不准采刚发芽的植物,或捉取幼兽、卵,不准毒杀鱼鳖,不准设置捕捉鸟兽的陷阱和纲罟,到七月才解除禁令;幼兽繁殖时节不准带着狗去狩猎;百姓的狗进入禁苑和捕兽的,不准打死;在专门设置的警戒地区打死的狗要完整上缴官府,其它地方打死的,可以吃掉狗肉而上缴狗皮。你看这些法律条款完全是依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等自然规律制定,是多么的科学合理,完全不亚于德国人伐树的告诫标准。《秦律十八种·厩苑律》规定:在每年四月、七月、十月、正月评比耕牛,满一年,在正月举行大考核,成绩优秀的,赏酒一壶,干肉十条,免除一次劳役;成绩低劣的要进行申斥并进行处罚,如果是用牛耕田,牛的腰围减瘦了,每减瘦一寸要笞打主事者十下。看到秦国对牛腰围的考核,让我想到了享誉全球的“德国制造”。在德国人的嘴里基本没有“也许”、“可能”、“大概”、“差不多”等词。他们同秦人一样,要求的是细节完美,追求的是精益求精。
四秦国人和德国人除了同样具备做事的严谨与认真,对法律的敬畏和信仰以外,他们还都擅长军事作战。秦国以一敌六,多次打败六国合纵,最终席卷天下吞并六国。德国二战时期带着意大利这个拖油瓶力敌世界第一流的强国美英苏法,虽最终惨遭失败,但是德国创造的先进战略战术、发明的新式武器装备、制造的经典战役战斗,过硬的整体单兵素质,初期吊打英法苏的成绩,连各个对手都不得不肯定德国人实在难以对付。最有意思的是,德国和秦国都盛产军事天才。德国有克劳塞维茨、施利芬、曼施坦因、隆美尔、古德里安;秦国有白起、王翦、司马错、蒙恬、王龁、蒙骜。他们都为世界军事史写下了属于自己的华丽篇章。大秦的法律体系在那个时期是超越时代,领先世界的。但是大秦的法律肯定也有不足之处,特别是到了秦二世时期,秦朝整个法制体系产生了严重的扭曲和变异,所以造成了亡国。即使如此,我们不能否定大秦法制的先进性与优越性。我们更应该学习秦人在法制体系下所具备的做事态度与工匠精神。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当今的中国人继承了秦人做事的严谨与认真,我们的医疗问题、教育问题、食品问题、建筑问题等都还会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吗?如果我们像秦人一样在每一个工作岗位和每一个行业领域中都有着要求细节完美,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们中华腾飞的梦想必定可以实现!
我只写关于传统文化和中国历史有“益思”的文章
更多有意思的文章请关注本人微信原创公众号:“渊海杂谈”德国人的严谨性,以及德国制造的可靠性,是否被中国人「神化」了? - 知乎5975被浏览1963135分享邀请回答1.1K10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2K38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19 个回答被折叠()季羡林:德国人到底严谨到什么程度 || 教育
我的图书馆
季羡林:德国人到底严谨到什么程度 || 教育
季羡林: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德国学习期间毕生难忘的两件事情&如果想让我谈一谈在上大学期间我收获最大的是什么,那是并不困难的。在德国学习期间有两件事情是我毕生难忘的,这两件事都与我的博士论文有关联。我想有必要在这里先谈一谈德国的与博士论文有关的制度。当我在德国学习的时候,德国并没有规定学习的年限。只要你有钱,你可以无限期地学习下去。德国有一个词儿是别的国家没有的,这就是“永恒的大学生”。德国大学没有空洞的“毕业”这个概念。只有博士论文写成,口试通过,拿到博士学位,这才算是毕了业。写博士论文也有一个形式上简单而实则极严格的过程,一切决定于教授。在德国大学里,学术问题是教授说了算。德国大学没有入学考试。只要高中毕业,就可以进入任何大学。德国学生往往是先入几个大学,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自己认为某个大学、某个教授,对自己最适合,于是才安定下来。在一个大学,从某一位教授学习。先听教授的课,后参加他的研讨班。最后教授认为你“孺子可教”,才会给你一个博士论文题目。再经过几年的努力,搜集资料,写出论文提纲,经教授过目。论文写成的年限没有规定,至少也要三四年,长则漫无限制。拿到题目,十年八年写不出论文,也不是稀见的事。所有这一切都决定于教授,院长、校长无权过问。写论文,他们强调一个“新”字,没有新见解,就不必写文章。见解不论大小,唯新是图。论文题目不怕小,就怕不新。我个人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只有这样,学术才能“日日新”,才能有进步。否则满篇陈言,东抄西抄,饾饤拼凑,尽是冷饭,虽洋洋数十甚至数百万言,除了浪费纸张、浪费读者的精力以外,还能有什么效益呢?我拿到博士论文题目的过程,基本上也是这样。我拿到了一个有关佛教混合梵语的题目,用了三年的时间,搜集资料,写成卡片,又到处搜寻有关图书,翻阅书籍和杂志,大约看了总有一百多种书刊。然后整理资料,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写出提纲,最后写成文章。季羡林先生在德国与友人我个人心里琢磨:怎样才能向教授露一手儿呢?我觉得,那几千张卡片,虽然抄写时好像蜜蜂采蜜,极为辛苦;然而却是干巴巴的,没有什么文采,或者无法表现文采。于是我想在论文一开始就写上一篇“导言”,这既能炫学,又能表现文采,真是一举两得的绝妙主意。我照此办理。费了很长的时间,写成一篇相当长的“导言”。我自我感觉良好,心里美滋滋的,认为教授一定会大为欣赏,说不定还会夸上几句哩。我先把“导言”送给教授看,回家做着美妙的梦。我等呀,等呀,终于等到教授要见我,我怀着走上领奖台的心情,见到了教授。然而却使我大吃一惊。教授在我的“导言”前画上了一个前括号,在最后画上了一个后括号,笑着对我说:“这篇导言统统不要!你这里面全是华而不实的空话,一点新东西也没有!别人要攻击你,到处都是暴露点,一点防御也没有!”对我来说,这真如晴天霹雳,打得我一时说不上话来。但是,经过自己的反思,我深深地感觉到,教授这一棍打得好,我毕生受用不尽。第二件事情是,论文完成以后,口试接着通过,学位拿到了手。论文需要从头到尾认真核对,不但要核对从卡片上抄入论文的篇、章、字、句,而且要核对所有引用过的书籍、报刊和杂志。要知道,在三年以内,我从大学图书馆,甚至从柏林的普鲁士图书馆,借过大量的书籍和报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当时就感到十分烦腻。现在再在短期内,把这样多的书籍重新借上一遍,心里要多腻味就多腻味。然而老师的教导不能不遵行,只有硬着头皮,耐住性子,一本一本地借,一本一本地查,把论文中引用的大量出处重新核对一遍,不让它发生任何一点错误。后来我发现,德国学者写好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在读校样的时候,都是用这种办法来一一仔细核对。一个研究室里的人,往往都参加看校样的工作。每人一份校样,也可以协议分工。他们是以集体的力量,来保证不出错误。这个法子看起来极笨,然而除此以外,还能有“聪明的”办法吗?德国书中的错误之少,是举世闻名的。有的极为复杂的书竟能一个错误都没有,连标点符号都包括在里面。读过校样的人都知道,能做到这一步,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德国人为什么能做到呢?他们并非都是超人的天才,他们比别人高出一头的诀窍就在于他们的“笨”。我想改几句中国古书上的话:德国人其智可及也,其笨(愚)不可及也。&反观我们中国的学术界,情况则颇有不同。在这里有几种情况。中国学者博闻强记,世所艳称。背诵的本领更令人吃惊。过去有人能背诵四书五经,据说还能倒背。写文章时,用不着去查书,顺手写出,即成文章。但是记忆力会时不时出点问题的。中国近代一些大学者的著作,若加以细致核对,也往往有引书出错的情况。这是出上乘的错。等而下之,作者往往图省事,抄别人的文章时,也不去核对,于是写出的文章经不起核对。这是责任心不强,学术良心不够的表现。还有更坏的就是胡抄一气。只要书籍文章能够印出,哪管它什么读者!名利到手,一切不顾。我国的书评工作又远远跟不上。即使发现了问题,也往往“为贤者讳”,怕得罪人,一声不吭。在我们当前的学术界,这种情况能说是稀少吗?我希望我们的学术界能痛改这种极端恶劣的作风。我上了9年大学,在德国学习时,我自己认为收获最大的就是以上两点。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卑之无甚高论。我不去争辩。我现在年届耄耋,如果年轻的学人不弃老朽,问我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讲,我就讲这两点。来源:网络声明:本文不代表塔木德富豪会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小编微信()
馆藏&28098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德国人如此评中国C919:我们可以滚蛋了
日期: 编辑:网络 来源:网络文章 点击361次 温馨提示:点击图片可以翻页
  11月2日,各大德媒纷纷关注了中国首架自主研发客机C919总装下线的消息。这架意欲挑战空客A320和波音737市场垄断地位的中国大飞机,大家总还是需要了解一下的。
  C919客机的命名
  C是飞机制造商&&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COMAC)的首字母,同时代表了中国(China)。&919&中的第一个数字9,代表了中文&天长地久&的寓意;&19&则表示,该机型的最大载客量达到190人。
  飞机在上海总装下线
  严格意义上讲,国际航运体系里,习惯把300座以上的客机称为大型客机;而在中国,人们通常把150座以上的客机就称为大客机。这也就是许多中文媒体将之称为&国产大客机&的原因。这种概念上的细微差别也侧面反映了各国航空工业技术的不同发展水平。
毒蛇斩首后还会复仇!(血腥图解,慎入!)广东有个酒楼员...
据英国《镜报》报道,近日,韩国宣称发现了四条连接朝...
一、 欧洲战神:德国陆军 光荣的传统,严格的纪律,优...
10.无路可走,逢山开路 日,汶川大地震,...
这种鞋的英文全称是minefield crossing scandals,翻...
他们在拉脱维亚的一个森林里,挖出了5个这样的弹药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国人严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