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务公司给各大物流企业高薪招人招人,对以后的发展好吗?

聚焦节后招工难:月薪4000元仍难招人 务工者不再将就(组图) - 突袭新闻
当前位置&:&&&&聚焦节后招工难:月薪4000元仍难招人 务工者不再将就(组图)
热门标签:&
聚焦节后招工难:月薪4000元仍难招人 务工者不再将就(组图)
编辑:张德勇评论:
  资料图:日,广州海珠区康乐村,小制衣厂的老板和管理人员拿着简易的招工牌在路边招工。中新社发 陈骥F  每年春节过后,各地“招工难”的话题都持续引发关注。今年,这一问题是否依然突出?有什么新变化?“招工难”背后,企业有着怎样的无奈,务工人员又有着怎样的考量?日前,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月薪4000元仍难招到人 “招工难”致企业制度成摆设  “2008年,工人保底工资只要1800元,那时候 ,招人很容易。如今,工人保底工资开到4000元,并且包住宿,基本的配套设施也都弄得很完善,即便如此,我也很难招到人。”这是福建泉州市某工艺品公司老板吕巧玲对于“招工难”最直观的感受。  吕巧玲这样的烦恼,当地很多民企老板都感同身受。和从事制造业的吕巧玲一样,在泉州开婚庆公司的王灿明也面临着 “招工难”的问题。  王灿明说,“如今,每月工资开到3000元,也很难招到人,但对企业而言,这是不小的压力。”  吕巧玲、王灿明的烦恼,是泉州众多民企“招工难”的一个缩影。每年春节后,关于泉州企业“招工难”的新闻都会频频见诸当地媒体。  泉州,作为全国民营经济发展较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之一,自改革开发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而民营企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去年,泉州全市完成生产总值614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0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80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83亿元,位列全国23位,并连续17年位居福建省首位。  当了18年民企老板的吕巧玲曾经确实也尝到了年泉州发展的甜头,她一度迎来了事业发展的黄金期,其企业用工规模更曾达到400人以上。然而,近年来,她的企业正在走下坡路,如今,她的企业用工规模仅剩下不到60人。  "招工难"制约着我们企业的发展,导致了用工成本上涨,也迫使我们这些中小企业,只能无奈压缩规模。”吕巧玲说,“相比2008年,当前用工成本足足涨了近一倍,但企业利润涨幅只有不到5%。”  在吕巧玲看来,当前,工人才是“老板”,他们随时都可以说走就走,立马就转投其他企业。  "招工难"让老板更难当了,我现在不太敢随便开除员工,公司的制度有时也成了口号。”吕巧玲无奈地说。  “招工难”问题,不仅存在于泉州,也同时存在于全国许多地方。节后,多地也相继曝出企业“招工难”,诸如,《阜阳两场招聘会 部分企业遇“招工难”》、《春节成都面临招工难:保洁员工资高过公司主管》、《沪上节后招聘遇冷 “用工荒、招工难”现象严重》等。  而作为劳务输入大省的广东,“招工难”问题更是几乎年年见诸媒体,引发社会热议。  以广州为例,近日,有媒体报道,根据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中心年前对当地424家企业进行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广州节后缺工人数将达18.91万。在该中心举办的首场综合招聘会上,有70多家企业进场,提供2000多个职位,然而进场求职的异地务工人员却寥寥无几。    资料图:日,2016大型公益人才招聘会在湖南省人才市场举行,众多求职者来此寻觅自己理想的工作。图为部分企业出现了招工难的情况。 杨华峰  一些年轻打工者选择就地发展 不愿再当“候鸟”  “外来务工人员在减少。”这在当前很多东部沿海城市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浙江今年2月初发布的《2015年全省人力资源供求分析报告》显示,去年来浙江务工的外来务工人员占比下降。浙江全省人力资源市场数据显示,2015年求职人员中外埠人员所占比重为48.11%,较上一年同期下降2.51个百分点。  报告也指出,2015年,浙江全省人力资源市场季均岗位需求人数113.53万人,求职人数75.46万人。从供求对比关系看,季均需求缺口38.07万人,比上年减少14.71万人。市场岗位数仍然大于求职人数。  外来务工人员的减少,无疑加剧了很多企业的“招工难”问题。如今,随着许多劳务输出大省,特别是中国西部省份经济不断发展,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已不再愿意选择到异乡打工,于是,就地发展成了他们的新选择。  刚踏入社会不久的90后四川内江姑娘张露,今年春节后便打算回家工作。去年,她和很多亲友一样,都选择离开家乡到外地工作,而今年,在看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后,她选择回家就业。  张露的家乡内江是劳务输出大市,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外出打工。去年2月,《四川日报》曾报道,内江总人口430万,而外出务工人员就有118万,超过1/4。  张露说,“近年来,内江的发展越来越快,企业越来越多,我们的工作机会也不断增多,身边的很多朋友也都在考虑回家乡发展。”  同样,近来,外出务工多年的河南省南召县80后小伙崔二伟也做了一个相同的决定,今年,他选择留在农村老家,自己开个网店。  “外出务工工资不高”、“外出工作压力大”、“老家经济发展有潜力”,这是崔二伟决定“留下”的原因。  崔二伟说,“我主要想在网上开个特产店,专门卖家乡伏牛山上的土特产,包括蜂蜜、蚕蛹、蕨菜、香菇、木耳、山核桃等。”  日,在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商业街上,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到此寻找工作。吕春荣相关阅读:本人是用工单位招工来到用工单位,后来用工单位指派一家劳务派遣公司与我签了半年劳务合同 - 相关问题 - 110网法律咨询
本人是用工单位招工来到用工单位,后来用工单位指派一家劳务派遣公司与我签了半年劳务合同,但合同到期后没有续签合同,但还在这家用工单位用工,半年后这家劳务派遣公司与我又签半年劳务派遣合同还在这家用工单位用工,这样做法是否违法
你好我在一个单位工作十年以上,开始是和用工单位签订劳务合同,后来单位把我们都委派给劳务公司签合同,但是还在本单位工作,我们是否可以要求签订长期合同。
劳务派遣工被劳务公司派遣到用工单位上班,劳动合同未到期被用功单位退回到劳务公司,请问可以申请经济补偿吗?找谁补偿和补偿多少?
劳务派遣工被劳务公司派遣到用工单位上班,劳动合同未到期被用功单位退回到劳务公司,请问可以申请经济补偿吗?找谁补偿和补偿多少?
本人目前被公司(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到用工单位(国企)上班,发现在相同条件下(同岗位同等级),每个月的工资要比本公司(劳动派遣单位)其他同事低500元左右。本人现在想要查看公司(劳务派遣公司)与用工单位签订的合同,以便于知道自己工资的具体构成情况,不知道是否有具体的法律法规,规定被派遣劳动者有权利查看或持有劳务派遣公司与用工单位签订的合同?望告知,谢谢!
请问我在同一家单位工作但用工单位每隔两年就要我们与不同的派遣公司签用工合同,现公司要把我们外包改变用人性质,工作内容不变,请问我们怎样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是否可要求与用工单位签长期合同。
劳务派遣工合同到期用工单位不给续签合同被退回派遣公司,(工龄8年)我如何维权,能向用工单位要求补赏吗?若派遣公继续帮我找工作的话,其前提条件是什么呢?
14年12月,用工单位说凡是合同期满的都要更改续签另外一家劳务派遣公司,更换续签后,工龄和待遇不变,不续签的就从08年开始一年补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但我合同期是15年6月30号到期,用工单位6月1号就拿了个劳务工续签劳务审请表让我填续签还是终止续签更换后的劳务派遣公司,我填了终止续签,到了6月18号原劳务派遣公司就给我发了一张说我不续签的《劳务终止通知书》叫我7月1号不用上班了,然后用工单位第二天就跟我说我这情况是自己不续签是不能拿到经济补偿金的!其实我就是因...
14年12月,用工单位说凡是合同期满的都要更改续签另外一家劳务派遣公司,更换续签后,工龄和待遇不变,不续签的就从08年开始一年补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但我合同期是15年6月30号到期,用工单位6月1号就拿了个劳务工续签劳务审请表让我填续签还是终止续签更换后的劳务派遣公司,我填了终止续签,到了6月18号原劳务派遣公司就给我发了一张说我不续签的《劳务终止通知书》叫我7月1号不用上班了,然后用工单位第二天就跟我说我这情况是自己不续签是不能拿到经济补偿金的!其实我就是因...
14年12月,用工单位说凡是合同期满的都要更改续签另外一家劳务派遣公司,更换续签后,工龄和待遇不变,不续签的就从08年开始一年补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但我合同期是15年6月30号到期,用工单位6月1号就拿了个劳务工续签劳务审请表让我填续签还是终止续签,我填了终止续签,到了6月18号原劳务派遣公司就给我发了一张说我不续签的《劳务终止通知书》叫我7月1号不用上班了,然后用工单位第二天就跟我说我这情况是不能拿到经济补偿金的!其实我就是为了经济补偿金才不续签的,前两个月...
14年12月,用工单位说凡是合同期满的都要更改续签另外一家劳务派遣公司,不续签的就从08年开始一年补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但我合同期是15年6月30号到期,用工单位6月1号就拿了个劳务工续签劳务审请表让我填续签还是终止续签,我填了终止续签,到了6月18号原劳务派遣公司就给我发了一张说我不续签的《劳务终止通知书》叫我7月1号不用上班了,然后用工单位第二天就跟我说我这情况是不能拿到经济补偿金的!其实我就是为了经济补偿金才不续签的,前两个月不续签的同事都拿得到补偿金!...查看: 2279|回复: 14
外企大公司招人,都喜欢采用劳务派遣来招工吗?
由于年底打算换工作,于是在网上把自己的简历挂上去了,之后有HR打电话过来,说是GE(通用电气)有用人需要,了解过后才知道打电话过来的是劳务派遣公司的,到时候签合同是同他们签。然后去网上查了下,发现国内好多外企都会通过劳务派遣来招工,不知道大家对这怎么看,劳务派遣靠不靠谱,应不应该去试试?
国内很多大企业都采用这种用工方式,劳务派遣这种方式对企业和劳务公司比较有力的,具体的细节只有谁用谁知道。
恩,好多外企都是这种模式。&
按中国法律,外资都该是劳务派遣,早期的,非派遣属于违法,还要罚款呢,你必须挂在外企服务总公司下面,才能跟红毛共事,这是法律问题,
998大侠难道现在也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加入外企的大公司吗&
做事练本领开眼界才是最重要的。
嗯,就怕被坑了。&
大侠,老外称之为CONTRACTOR,说白了,就是外资公司不想自己有太多的员工,一般这种的用工,都是不大重要的职位,你自己衡量吧
招聘的是工程师职位。&
靠谱,我同事进神龙也是劳务派遣的,工资还贼高,但是,以后项目结束了,或者不搞了,就难说了
我同事就是长期在东风标致雪铁龙,而且是质量工程师&
不是项目派遣,是长期在GE下属公司里。&
那些劳动密集型的公司,很多用劳务派遣工。没订单了,让劳务派遣公司把人领走就是,不用承担什么太大的责任。奥林巴斯就是这样。
哎,就是没有保障,说让我走就得走啊。&
我刚毕业时找不到大公司,只好进入劳务派遣公司,然后有幸进入大公司干活。" X' c) C' }7 M4 o3 H
进去熟悉熟悉社会还可以,自己在那里去掉了一些学生的气息。
做了两年之后就调到单纯劳动的部门,于是重新找工作了。0 f* u3 L/ d7 L6 e3 k4 \. w: y
我感觉刚毕业的学生进去调质一下或许还是有一点用的,如果是转职就看个人能力了。
哦,明白了, 谢谢两位大侠指点。&
是这样的,公司会留下一部分认为表现好的,做为正式员工。&
有两种,一种是最初谈好,先作为派遣员工进入,做得好就参加面试之后转正。另一种,最初就说好是以临时的派遣员工进入,不转正,除非特别特别厉害。&
是跳槽,有可能变成正式员工吗&
有吗?能否有大侠推荐
我进外资时直接和外资公司签劳务合同,没有什么劳务派遣
工作时间:9:00-17:00
Powered by劳务市场缘何陷两难:“招工难”与“求职难”并存 - 突袭新闻
当前位置&:&&&&劳务市场缘何陷两难:“招工难”与“求职难”并存
热门标签:&
劳务市场缘何陷两难:“招工难”与“求职难”并存
编辑:李秀媚评论:
  相比节后缺工现象严重,苦于无人可用的情况以及类似崔云等人的找工作难的情形在各地也很普遍。据了解,就业难与招工难结构性矛盾困扰着湖南、广西、山东等多个地区,且有从沿海向内地蔓延的趋势  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可这句话并不适用于今年的劳务市场。  “现在,每天来我们这儿应聘的普通工人三三两两,但前来登记的企业却很多,农民工提前走了好多,有的过完年直接待在老家不来了。”2月19日,上海同舟职业介绍所工作人员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看着到手的生意却没有“米”下锅,无奈的不只是职业介绍所的中介们,还有那些眼巴巴看着订单流失的生产企业主。“过去,我只要接到了订单,就不怕没工人给我做。而现在,企业把订单接过来,就怕没有工人,到时完不成订单,交不了货,还得赔偿。这两年经济形势不好,现在关于人才储备方面,我必须重视起来,转变思路。”在该介绍所,上海一家味精生产加工企业的唐老板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诉苦。  抢吃“虫儿”的现象不仅仅是上海独有。日前广州市人社部门发布消息称,节后广州用工缺口约为11万人,预计广东省缺口峰值或达120万人。并且用工缺口较大的服装加工企业年初六就开始在马路市场招工,但效果不佳。与此同时,温州等地也出现用工需求旺盛,普通工作岗位缺工严重。有专家表示,人才市场求职现处于冷冻期,预计2月下旬开始回暖,3月将迎来招聘求职的首个高峰。  企业吃闭门羹  随着经济形势回暖,“用工荒”再现抬头之势,部分沿海地区企业已经陷入旧人流失、新人难招的尴尬境地,“用工荒”已成为制约服装、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的瓶颈。  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春节过后,上海的劳务市场陆续开市。然而,不少企业都面临招工难问题,就算给空调工、锅炉工、汽修工开出高达四五千元的薪酬,也很少有人问津。据记者了解,从2月16日至3月18日,上海各区县每天都有大型招聘会和咨询会,预计将提供至少3万余个工作岗位。除去上述集中招聘,上海街头不少餐饮店、物流企业等也在店门外竖起招工告示,此时大量农民工还未返程。  记者昨日登录赶集招聘网、上海第一招聘人才网、智联招聘等招聘网站时发现,很多企业都挂上急聘的招牌,底薪都在3000元以上,甚至有高达8000元至12000元/月的招聘启事。有家月薪4000元至8000元双休的招聘单位人员透露,虽然挂在网上的招聘待遇一再提升,但是应聘的人依然很少。  薪资虽然有所上涨,但对求职者来说,却没有吸引力。一位“90后”求职者告诉记者,在上海生活成本很高,这些工作单位门槛虽然低,工资也在3000元以上,但是远远没有大公司的待遇丰厚。  工人“挑”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是招聘企业“难招人”,很多人也面临“难找活”的状态。春节假期刚过,很多人从老家赶到上海等大型城市,希望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几场招聘会下来,结果并不理想。  来自湖南长沙的崔云(化名)已经毕业一年,她告诉记者,“过年回来已经去了好几个应聘单位了,但是依旧无果。去年一毕业就开始找工作,直到现在还是没有找到满意的。”  她告诉记者,一起毕业的同学很多找的都是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只是图个稳定。不只是崔云,很多求职人员都表示,找一份工作“很容易”,但要找到满意的却很难。  相比节后缺工现象严重,苦于无人可用的情况以及类似崔云等人的找工作难的情形在各地也很普遍。据了解,就业难与招工难结构性矛盾困扰着湖南、广西、山东等多个地区,且有从沿海向内地蔓延的趋势。  针对这种招工、就业“双难”现象,有专家直言不讳,企业用人观和求职者的择业观相背离是造成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平衡的主要原因。随着各地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对员工的专业技术、文化素质等要求相应提高。一些高校专业设置和调整滞后,职业技术培训难以有效开展,导致企业需求和劳动者之间难以匹配。此外,沿海与内地企业抢工源,实体企业与服务业抢工源,当地留用和外出就业抢工源的“三抢”局面,也使得武汉地区大量人才流失。  与此同时,求职者的择业观给他们求职带来困难。“既要有好的薪酬福利待遇,又想要好的工作环境,还不喜欢过高的劳动强度。”业界人士表示,现如今新生代农民工多数不愿意从事简单的服务或操作类职业。大学毕业生则面临重学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等与企业及社会就业需求不对口的结构性过剩问题。  用人观择业观都需改变  “目前的情况是一方面招工难,一方面就业难,特别是针对一些制造工厂的劳务工,出现了一个比较矛盾的用工现象。”全球第二大人力资源公司任仕达中国区市场总监孙海宁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短工化”是企业主观造成的,一些企业节前积存了大量订单,在短时期内吸纳大量临工赶进度,订单完成就让人走,而现在的“短工化”由务工者主导,在“用工荒”的环境下他们的选择反而更多,如果企业仍是急功近利、管理粗放且不尊重劳动者权益,即使产业能级再高,给出的薪酬再好,还是会存在用工荒的问题。  据上海人力资源客户经理透露,一家保险公司每年都需要招150名电话销售,尽管开出的工资比同行业高出两成,但每年年底能留下的员工不到20%,离职的主要原因与工作强度、发展前景、公司文化、员工关怀、薪酬福利等诸多因素相关。  一份《任仕达工作世界报告》针对中国区的调查指出,2012年,中国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依然强劲,75%的公司将增加人力资本投资,66%的员工期望加薪幅度超过10%,26%的员工希望工资涨幅能达到5%至10%,7%的员工希望工资上涨比例为4%。其中,针对金融产业的薪酬调研指出,针对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公司为了保留最好的人才极有可能重新审查薪资状况。表现最佳的员工预计将会获得平均10%的薪资增长。对于一些如关系管理等的高需求职位,薪资增长将会超过平均值。大多数公司预计,会通过提供升职和参与新项目的职业发展机会的方式来留住掌握公司业务关键技能的员工。  有专家认为,“解决"两难"问题,不能一蹴而就,而应从多方面入手。用人单位应适当降低门槛、改变用人结构,同时尽量改善用工环境、提高劳动报酬以留住人才。求职者则应端正就业观念、提高劳动技能,寻求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而不是挑选最符合自己要求的岗位。”(《国际金融报》记者潘洁 夏妍)  作者:潘洁 夏妍来源人民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贵阳劳务市场招人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