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退役运动员退役安置没工作怎么办

→ 退役运动员回母校当老师
退役运动员回母校当老师
不断有退役运动员找工作难的报道,退役运动员安置成热门话题,而四方区输送的优秀退役运动员又有了新的出路,那就是到中小学当老师 。8月26日,四方区中小学纷纷迎来了新老师报到,其中有两名老师就是退役运动员,曾拿过全国跳高金牌的徐伟强回到……
近日,不断有退役运动员找工作难的报道,退役运动员安置成热门话题,而四方区输送的优秀退役运动员又有了新的出路,那就是到中当老师 。8月26日,四方区中纷纷迎来了新老师报到,其中有两名老师就是退役运动员,曾拿过全国跳高金牌的徐伟强回到了母校四方区体校任教;曾经是链球运动员的王诚文,花了3年时间考出教师资格证,最终也如愿以偿地当上了河西小学的体育老师 。徐伟强曾投过1000多份简历8月26日,记者在位于杭州路的四方区体校内见到了新来报到的徐伟强,与其他新报到的老师到新环境的紧张、局促不同,他在办公室里十分放得开,向老同事请教,跟年轻同事插科打诨,十分快速地进入了“角色”。“我就是从这个学校出去的,当然会感觉很自在、很舒服。”今年 29岁的徐伟强告诉记者。这次四方区教体局招聘优秀退役运动员,他也得以偿了当老师的夙愿,并且还是回自己的母校。“现在的角色转换了,以前是学生,听别人的;现在是老师,要别人。”徐伟强表示,自己能争取到这个机会很难得,为了干好这份工作,他很早就开始对新工作进行准备,他对未来的工作显得很有自信。徐伟强之前的项目是跳高,经过10多年的专业训练,曾经获得过全国大奖赛第一名、全国青少年田径锦标赛第一名等荣誉,但因为在2005年受伤不得不选择退役。退役后,徐伟强进入海洋运动训练,2009年毕业。正当他憧憬着未来广阔前景的时候,他体会到了找工作的艰苦。“为了找工作,我曾经投过1000多份简历,参加过几百场面试,但因为种种原因都失败了。”他说,退役运动员就业有一定的限制,很多职业只招专业对口的。后来,徐伟强跟随自己以前的教练,在俱乐部里带初中生训练,也算是当上了老师,这段经历对他获得这次机会有很大的帮助,再加上10多年的专业训练和四年的理论,最终被四方教体局,并被安排到四方区体校任教。王诚文花3年考出教师资格证跟徐伟强同批被招聘来做中的还有今年 31岁的王诚文,她被分到了河西小学当体育老师,当日也到学校报到了。“我被学校安排教二年级和六年级的体育,每个级部有3个班。”说起自己的工作安排,王诚文声音里充满了喜悦,她说这份工作对于她来说特别新奇。当日她在新学校也很卖力,什么活都抢着做,一直忙活到下午5时许。王诚文告诉记者,从她退役到老师的转变,其实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王诚文9岁开始专业训练,1999年进省队,2004年退役,其间曾获得过全国青年锦标赛第三名。“指着竞技体育吃饭,是件很难的事情。我们训练的过程中10个人中有一个人能进专业队,一个专业队能有一个人拿全国金牌就不错了。”在省队训练时,王诚文也会考虑将来退役后的出路问题 ,因此后来她报了个专科提升自己。退役后运动员没有了分配,她只能自己找工作,就想到发挥自己的专业背景到学校当老师,但没有教师资格证,最后只能到一所私立学校当体育老师。进入私立学校当老师后,王诚文越来越感到文化课上的短缺给工作带来的不便,于是她想考出教师资格证来。“教师资格证的考试非常难。前两年考试都没有过,第三年再考不过就面临着下岗。”她说,第三年的这次考试是学校要求的,“当时报考的老师有20多个,只有我跟另一名音乐老师考过了,其他没有考过的老师都下岗了”。这次能应聘成功,王诚文很庆幸自己之前为此做出的努力。“我们圈子里还有很多退役运动员找工作难的。政府给的好政策真是帮了我们。”她说。运动员当老师也要层层选拔“这些退役运动员能当上老师,也是经过层层考核的,只是他们不跟其他应聘者竞争名额而已。”四方区教体局组织人事科科长孙建立说,安置优秀退役运动员工作是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安排进行的,徐伟强和王诚文是由四方区选送的优秀运动员,退役后要求由四方区负责安排。“按照文件可以对两位老师的考核简化程序,因此跳过了笔试环节,直接进入面试阶段,也经过了说课、答辩等环节,通过他们的资历了解到其素质很优秀,适合到中小学当一名教师,因此我们决定录用。”据了解,2010年12月,本市出台了关于省退役优秀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通知,安置对象为获得全国及以上各类比赛成绩,且被省体育局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列入2010年省退役优秀运动员就业安置范围的青岛籍运动员,由输送区市制订本辖区企事业单位岗位招聘计划,专门面向退役优秀运动员组织岗位招聘。其中,事业单位招聘人数不低于当年退役优秀运动员人数的50。经招聘主管机关同意,可简化招聘程序。
调查本内容是否有用
上一篇:临近开学他并不建议所有的学生都坐到家里打开课本学习。“有的学生暑假过得很辛苦,天天学习,到了这个时候培训班应该也都结束了,这样的学生这几天就好好休息一下,不要再学习了。”温学琦说,临近开学需要学习的孩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暑期疯玩的孩……下一篇:那就没必要强求专业对口。教育部门乱设专业,人社部门不动脑子,苦了天下学子。其实,学什么跟干什么,没有必然联系。不信,你查查官员的学历,有几个专业对口?再查查人社局负责查验专业是否对口的经办人员,他们的专业对口吗? ……
退役运动员回母校当老师 相关推荐
{$str_relative_reduce}
退役运动员回母校当老师 运动员,退役,老师,回母校,伟强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号世界冠军如今失业在家 运动员退役后路在何方?_综合体育_NIKE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世界冠军如今失业在家 运动员退役后路在何方?
.cn 日02:38 北京晨报
  1 退役之后就业艰难
  24岁的刘菲曾获得世界技巧锦标赛三人项目的冠军。2000年退役后,至今无正式工作。
  “我现在真是后悔走体育这条路。鲜花、掌声已离我远去。站在世界冠军领奖台上的
时候,我怎么也没有想到,退役的那天,就是我艰难生活的开始,没房子住,没工作干,没有基本的生活费,甚至连户口都不知道放到哪儿。”
  刘菲的现状是成千上万退役运动员的一个缩影。而造成这种现状的直接原因是他们只掌握了竞技体育的一技之长,却丢掉了现今社会赖以生存的知识底蕴。
  专业化的训练使运动员对自己的项目非常精通,而一旦走出训练馆,他们既没有足够的文化知识,又不了解社会,退役后找工作难免四处碰壁。原辽宁击剑运动员孟兆华退役后,一直没有固定工作,当过化妆品推销员、饭店服务员。她说:“从小就没怎么好好学文化,到了专业队,文化课更是丢在一边,一门心思拿金牌。我现在也偶尔回队里看看,发现现在运动员训练、学习的状况与我们那时候差不多,我都替他们发愁,难道他们的未来也和我一样吗?”
  伤病缠身也是造成部分退役运动员就业难的一个原因。
  自行车亚洲冠军李冬梅告诉记者:“为了出成绩,常常不计后果地超负荷训练,在获得好成绩的同时也得了足以影响终身的疾病。”自行车运动员王艳1999年就患有重症肌无力,这种病无法根治。而就在这种情况下,王艳目前还坚持训练甚至比赛。
  疾病缠身的运动员退役后,没有生活来源,更没有钱治病。孟兆华长期戴着面罩参加大强度训练,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平时睡觉不敢枕任何东西,一天到晚迷迷糊糊,曾两次摔倒在卫生间里。她说:“就是这样,我也不能好好治疗。我退役后没有工作,我丈夫在辽宁击剑队当教练,一个月1000多元养活一家三口。我们住的房子还是3家共住一个单元的三室房,一共住了6年。没办法,我只好带着孩子回老家大连住到母亲家。父母身体都不好,看病也需要花钱,我的病只好往后拖了。”
  运动员医疗保险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但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由于部分退役运动员本身生活没有着落,也没有工作单位,无钱看病的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了。
  妥善安置退役运动员,从更实际的意义上说也关系到稳定队伍、提高现役运动员训练积极性的大问题。现在离北京奥运会还有5年时间,中国军团要想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除了相关运动队要强化科学训练思想、向训练要成绩之外,相关部门在处理退役运动员安置问题上如果能树立起一面旗帜,则会解除现役运动员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全身心地为取得好成绩而夯实基础。
  2 相关部门也有难处
  有关人士指出,没有一个妥善安置退役运动员的政策,是造成目前部分退役运动员生活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辽宁省体育局人事处的一位干部说,目前,国家没有安置退役运动员的统一政策,原则上将运动员的人事关系直接送到当地人事局。比赛成绩较好或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的运动员,就业相对容易一些,但那些知名度低、特别是从冷门项目退下来的运动员找工作一年比一年难。为了生存,很多人只好从事推销化妆品、卖服装、卖豆腐、看大门、给大公司打杂等临时性工作。
  被誉为“金牌工厂”的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每年都有一批运动员退役,其中全国冠军以上资历的就有七八十人,而学院的691个工作编制早已严重超编,不可能再给退役运动员安排工作,他们只能到社会上自谋职业。
  37岁的富志武曾是辽宁击剑队队员,1989年入选国家队,取得过亚洲冠军。退役后,限于文化水平,人事部门一直无法帮他找到合适的工作。10年来他卖过水果,帮朋友收过货,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现在他已经结婚生子,仍与父母住在一间小房子里。富志武说,像他这样只会击剑的人到哪儿人家都不愿意要。
  由于生活的困窘和精神上的压力,一些退役运动员在心态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辉煌一时的“马家军”成员退下来后,除王军霞、曲云霞、姜波等少数几位名气很大的队员境遇不错外,大部分都处于待业状态。“马家军”中第一个拿到世界冠军的刘丽和爱人都没有固定工作,一家3口住在月租300元的一间房子里。她说:“压抑了6年,我的脾气变得很坏,是变本加厉的那种坏。”
  3 应该制定相关政策
  很多运动员在十几年的运动生涯中,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体育事业。他们退役后,在谋生的道路上走得异常艰辛。针对这种现象,有关专家建议,国家应从体制改革入手,制定相关政策以保障专业运动员后半生生活有着落。
  沈阳市人大代表、沈阳市人才中心主任孟庆伟说,退役运动员在十几年的服役期间,不管他取得过成绩与否,都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在他们退役时国家应该给与一些特别的政策。他建议,运动员退役之后能否像军队转业干部一样,按照服役的年限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一定比例的退役安置费。这笔钱既可以使运动员的后半生生活得到一定的保障,也可以为他们退役之后开始第二次创业积累一定的资本。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足球、篮球等项目观赏性强,有广泛群众基础,被推向市场的同时,运动员的待遇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他们退役后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但是,像柔道、举重、自行车、击剑等项目观众少、市场冷,基本上靠国家投入。一些专业人士建议,要想继续保持这些冷门项目的竞技优势,国家除了重点扶持,保证运动队训练、比赛经费之外,还需投入专项资金,安排退役运动员的工作和生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大多数专业运动员虽然文化水平偏低,但他们熟练掌握了一门体育专业知识。孟庆伟认为,用其所长是退役运动员重新就业的最好出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身的需求大大增加,而人才市场的信息表明,目前一些适合全民健身的项目普遍缺少具有相当专业技能的基层辅导员。如果一些退役运动员能充实到基层的辅导、推广工作中,既对提高全民健身质量起到积极作用,又能有效解决退役运动员的出路问题。
  新华社记者 于力 李铮
【】【】【】【
】【】【】
   新 闻 查 询
&&&新浪分类全新改版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每日2条,28元/月
--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下载,每条仅0.1元 
--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每条仅0.1元
爆笑无比精彩无限,成人世界的快乐享受
每日2条,30元/月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图文】运动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大小:3.78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年退役运动员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