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董事长助理 高管因病有权停止高管上班吗

川籍公司高管再陷落 成都高投集团董事长被查-中新网
川籍公司高管再陷落 成都高投集团董事长被查
  继国腾电子、金螳螂、明星电缆等公司实际控制人被调查后,昨天,高新发展董事长又被传调查。这也是近来又一起川籍上市公司高管被查案件。
  &&传闻
  董事长平兴被带走调查
  昨天,有媒体报道,多个独立消息源证实,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上市公司成都高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平兴,8月2日下午下班之后被纪检部门带走调查。同时被调查的,还有成都高投集团的一位女性工作人员。而7月中下旬,成都高投集团副总经理徐亮已先行被成都市纪检部门立案调查。
  公开资料显示,平兴1963年生,曾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规划建设处办事员、规划建设处处长等职务;2004年5月至2005年2月,任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2005年2月至2007年9月,任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2007年9月至今,任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回应
  高新发展停牌核实情况
  昨晨,深交所发布公告称,因媒体报道了高新发展尚未披露的有关信息,公司股票临时停牌,待刊登相关公告后复牌。
  高新发展证券部工作人员昨天在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平兴被带走调查一事公司目前正在核实,会尽快发布相关公告。平兴平时确实是在大股东成都高投集团上班,上市公司有自己的经营管理团队,董事长并不参与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
  截至记者昨晚发稿,公司未披露相关公告。
  &&后市
  短期利空长期影响有限
  对于高新发展复牌后的走势,大同证券投资顾问张诚认为,近期多家上市公司高管或实际控制人频繁“触雷”,相关上市公司也频出现股价跳水的表现。此次如相关报道属实,高新发展股价难以独善其身。同时,需要注意高新发展的实际控制人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这与前期上市民营企业打着较强个人烙印有所区别,相信高管变动对公司长期经营影响较为有限,因此短期看消息对股价负面作用较大,但中长期影响有限。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复牌披露信息,建议短期回避该股。
  京华时报记者王浩娇京华时报漫画谢瑶
【编辑:陈鸿燕】
>证券频道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
& 中国知名企业高管19个月19人离世:6成死于疾病
中国知名企业高管19个月19人离世:6成死于疾病
  近期以来,上市公司、知名企业的高管频频出现早逝案例,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从2010年1月到2011年7月的19个月时间里,就出现了19名总经理/董事长级别的高管离世。
  如此密集的不幸事件,让人们不禁扼腕叹息。到底是哪些原因引发了这些高管们的离世?而生命的离开,是否对其公司造成了影响?诸多疑问,不仅引发了股民的担心,也让部分身体欠佳的高管“人人自危”。
  突发疾病成死亡主因
  统计发现,自2010年1月至今,知名的上市公司或者企业中,离世的总经理/董事长级别的高管多达19名,其中11名高管就职或与上市任职关联。包括百视通COO吴征、德尔惠股份创始人兼原董事长丁明亮、兴民钢圈董事长王嘉民、成都百事通总经理李学军等12位高管,因疾病离世,在这些“元凶”中,主要是癌症和心脏病,其中,像吴征、李学军等近半数为突发疾病逝世。这些人中,患疾病而离世的比例高达63%。
  此外,包括华光股份总经理贺旭亮、万昌科技董事长高庆昌、珠光集团浙江钢结构有限公司董事长卢立强、包头惠农集团董事长金利斌等四位高管系自杀而亡,占比为21%。上海大众总经理刘坚、致远协创CEO黄骄俭系发生意外事件而亡,还有一位高管被他杀。
  对于这些财富顶尖的企业家来说,英年早逝颇让人遗憾。据了解,2月22日因病去世的成都卫士通总经理李学军平时是个精力充沛的人。记者曾采访其家人得知,去世前一天,李学军和同事在外面吃饭,中途,他感觉头疼不适,提前离席回家休息。下午两点多的时候,还有一名同事和李学军通了电话,谈了一些工作上的事。然而,当家人回家时,发现李学军枕着自己的胳膊趴在扶手上,“我们当时都以为他只是在休息,等我走过去叫他的时候,才发现不对劲……”
  兴民钢圈证券事务代表刘兴博也向记者透露,王嘉民是一个非常敬业的人,“没有什么业余爱好,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据他表示,王嘉民平时身体良好,没有什么大的疾病,去世前一个月都在工作,“他的离世非常突然,抢救无效。”
  记者统计发现,这19名高管年龄最大的为万昌科技董事长高庆昌,享年68岁,年龄最小的为百视通COO吴征,年仅39岁,19名高管的平均年龄为50岁,对于正处于事业发展中的男人来讲,50岁,依然是公认的黄金年龄。
  生前最高财富超14亿
  由于此次统计范围为知名企业或者上市公司,记者根据最新的公告和相关报告计算,“一把手”基本都为千万富翁或者亿万富翁,不是超级富翁的,其薪水也都比一般白领高数倍。
  在19名高管中,至少有8名高管持有公司股权,其中,中国消费安全集团(在美上市)创始人、原董事长李刚进的财富堪称最高,据福布斯2009年中国富豪榜统计,其个人财富超过14亿元。兴民钢圈董事长王嘉民的财富位列第二,兴民钢圈于2010年2月登陆中小板,公告显示,王嘉民持有兴民钢圈9152.40万股,还不包括领取的年薪、房产和其他固定资产。根据万昌科技《招股说明书》显示,今年5月23日跳楼的万昌科技董事长高庆昌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有3296.3万股,持股比例高达30.44%,以身前一日23.54元/股的收盘价计算,高庆昌的身家达到7.76亿元。
  作为知名的体育用品德尔惠的创办人和董事长,丁明亮从150元起家,目前营收超过10亿元,日,丁明亮在与癌症抗争一年后去世,其财富早已过亿;江民科技创始人兼董事长王江民2010年4月去世前,持有公司65%股权,财富也过亿。
  不过,如2011年4月和5月分别去世的惠农集团董事长金利斌和浙江钢结构有限公司董事长卢立强,却是因身前纠缠于数亿债务而自杀。
  引发高层组织体系变革
  虽然离世之人都为公司的重要骨干,但在死后,其公司面对媒体和股民却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
  关于华光股份董事总经理贺旭亮、万昌科技董事长高庆昌、浙江钢结构有限公司董事长卢立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数次致电公司寻问死亡原因,采访均被婉拒。贺旭亮7月6日死后,公司并未在第一时间发布消息,在被媒体曝光后,在死亡第二天晚间,仅发了不到50字的消息。
  今年5月23日,上市才两天的万昌科技董事长高庆昌从家中跳楼死亡,但公司也用简单的约百字公告处理,死亡原因等重要信息至今成谜。
  高管们的离开,或多或少都引发了公司高层的变动。兴民钢圈董事长王嘉民在日的猝然辞世,给公司带来了较大影响。去世当天,兴民钢圈的成交量为500多万股,较前一天增加了约六成,成交明细显示,该交易日共有5个主卖大单被挂出。
  同时,随着王嘉民猝然辞世,让这个市值近40亿元的家族型上市公司,悄然开始谋划财富传承的大局。目前,担任兴民钢圈董事长的为一位80后的年轻人高赫男,即王嘉民的女婿。此外,记者发现,原来的5个副总保留了60后的崔积旺、邹志强、王兵三人,刘云利和张波两个50后退下来了,同时,还有张文峰、张涛两个70后登台坐上副总经理的位子。
  万昌科技董事长高庆昌跳楼后,公司的股价走低,从事发前上一交易日的23.54元一度跌到17.16元,其董事长由儿媳接位,目前关于该公司的新闻依旧不断。
  对公司影响最大的,还属中芯国际董事局主席江上舟的去世,其去世后,公司高层变动成为焦点。在日前公司召开的股东大会上,CEO王宁国意外落选董事会,令市场大跌眼镜。据报道,中芯国际的最大股东不支持王宁国,希望另推高管代之,分析人士认为,中芯国际短期内难以走出高层动荡的局面。
  部分省市要求企业高管强制休假
  19名高管,12名因疾病去世,这也使得高管“过劳死”成为网上热议的话题。部分网民在微博上表示,“员工过劳死,企业家何尝不是这样,大家都不容易。”
  兴民钢圈证券事务代表刘兴博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王嘉民的确没有业余爱好,一心都在工作上,是个工作狂,发生此事之前都在工作。”
  而成都卫士通总经理李学军的家人也告诉记者,李学军非常热爱工作,就在去世前的几个小时,还和同事通了电话,说了工作的情况。
  根据《中国企业家》杂志针对中国企业家阶层“工作、健康及快乐调查”的结果显示:目前有高达90.6%的企业家处于不同程度的“过劳”状态。作为一名企业家,平均一周要工作6天,每天的工作时间将近11个小时,而睡眠时间仅为6.5个小时。
  一位企业家改编的歌词或许更能让人形象地感受到企业家的生活:“起得最早的人是我,睡得最晚的人是我;应酬最多的人是我,休息最少的人是我……”
  据记者了解,兴民钢圈董事长王嘉民因病辞世后,山东证监局及辖区上市公司皆表示深切的惋惜和悲痛,为此,山东证监局今年4月曾发过监管通报,提醒企业家注意身体健康。
  山东证监局相关人士昨日(7月11日)对记者证实,的确曾下发过监管通报,主要是“要求各公司建立健全高管健康管理制度”。同时,要求“辖区公司特别是民营控股公司,正确处理长期发展与短期业绩之间的关系,为高管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组织高管定期体检,实行强制休假,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高管健康管理制度。”
  在任企业家热议 部分提前退休
  高管们的突然离世,引起了部分企业家和网民的热议。
  巨人网络董事长兼CEO史玉柱7月5日发微博称,他将和阿里巴巴马云、万通董事局主席冯仑、百步亭集团董事局主席茅永红、科瑞集团董事长郑跃文以及恒基伟业的张征宇等集体举办一个追悼会,每个人给自己致悼词,以“结束过去、开始未来”。史玉柱在微博中还透露,从此每活一天就净赚24小时,为此将珍惜每一天,充实每一天,快乐每一天。
  许多网友评论说,“大佬们看来被吓怕了”,不过,史玉柱对记者表示,“这只是一时兴起”,拒绝评论最近发生的多起老总离世事件。
  7月5日,金山软件(03888,HK)发布公告,47岁的求伯君正式辞任董事会主席职务,此外在未来半年内辞去金山软件CEO的职务,正式退休。他于7月7日的电话会议中表示,自己已近退休年龄,同时也由于个人觉得精神压力大,早就想放松一下。他称,“自己快50岁,20岁开始闹革命,现在差不多30年,想做一个退休的快乐的人。”
  专家观点
  企业家的价值观需要转变
  针对近期企业家的死亡案例,许多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中国的企业家需要转变价值观,让自己活得更轻松一些。
  《中国企业家健康指数白皮书》的主笔罗天昊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据他们调查,中国企业家的心理压力要比欧美等国家大,他表示,“近两年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竞争压力等原因,企业家的心理压力更大”。同时,“现在社会判断一个人的成功,更多倾向于其社会地位、金钱和财富,企业家的价值观也更倾向于现实”。
  像张大中、王石这样的企业家已经很少,“一直做董事长并不是成功的唯一标识,可以说他们已经看穿了工作的本质。”罗天昊建议,企业家要改变价值观和企业观,不要一味盯着财富和地位,“‘英雄’人物是流动的,这个世界没有到了缺了谁就不行的地步。”
  杭州卓越策划总监谢付亮表示,企业家面临的压力大,但关键是如何取舍的问题。“很多企业家拼命地工作,精神、身体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很少有人跟生活方式对抗会赢,不过有企业家就称“宁可公司倒闭,也要保持健康”。
  谢付亮建议,第一,即使每天工作很多,也需要休息,锻炼身体;第二,不要太重视短期利益,要有长期的眼光,“很多人花20万去买燕窝,而不花20分钟去跑步,真正健康不是用金钱买来的”。第三,投资身体更重要,养成和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奏。
  北京时间7月11日晚间消息,美国投资公司Gleacher & Co分析师布赖恩·马歇尔(Brian Marshall)今日表示,思科可能正在考虑于今年8月裁员约5000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7%。
  2001年思科曾裁员8000人,当时公司员工数量为4.4万,而如今员工数量为7.34万。马歇尔并未说明该消息的来源,只是称裁员将使思科每年削减10亿美元成本,并推动2012年每股摊薄收益在1.74美元的基础上增加14美分。
  今年思科已经关闭了一些非核心业务部门,并对管理层进行了重组,如果消息属实,此次裁员将成为思科今年的第三次重大举措。马歇尔认为,思科的下一步举措很可能是调低未来的营收增长目标。
  当前思科预计其长期营收涨幅将保持在12%至17%之间,但分析师认为,10%(加/减3%)是比较合理的范围。马歇尔维持思科股票的“中性”评级,将目标股价定为17美元。
  北京时间7月11日下午消息,美国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近日评选出过去20年间美国最成功的公司CEO,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排名榜首,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比尔·盖茨(Bill Gates)等科技行业重量级人物也榜上有名。
  以下为具体排名:
  1.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
  任职公司:苹果
  任期:1976年-1985年;1996年-现在
  公司实力:10分
  企业遗产:10分
  个人名望:7分
  乔布斯在1976 年创建了苹果,但创业初期曾聘请外部人士来掌管公司经营。1984年,他在苹果股东大会上推出了Macintosh机,从此改变了个人电脑行业格局,将苹果推向电脑行业的最前沿。但由于内部斗争,乔布斯一年后离开了公司。
  乔布斯随后创立了一家名为NeXT Computer的公司,并在1996年重返苹果之前,收购了LucasFilm旗下图形处理部门,即后来的皮克斯动画工厂。在接下来的15年里,乔布斯推出了iMac、iPod、iTunes、iPhone和iPad等畅销产品和服务。在乔布斯带领下,苹果如今已经成为市值达3260亿美元的科技业巨头。遗憾的是,乔布斯年初再度因健康原因病休。
  2.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
  任职公司:通用电气
  任期:1981年-2001年
  公司实力:9分
  企业遗产:8分
  个人名望:9分
  韦尔奇的管理风格是一个传奇。他因在上世纪80年代对通用电气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而获得“中子弹杰克”(Neutron Jack)的绰号。他的哲学是,要么公司成为行业第一或第二,要么出局。韦尔奇作为资历较浅的化学工程师在1960年加盟通用电气。在韦尔奇担任CEO期间,通用电气从一家市值140亿美元的制造商发展成为市值超过4100亿美元的全球最大的的企业集团。1999年韦尔奇被《财富》杂志评为“世纪经理人”(Manager of the Century)。他开创了一系列美国商业模式。他最近在《财富》杂志采访时说:“赢得胜利是企业主要的社会责任。”
  3.比尔·盖茨(Bill Gates)
  任职公司:微软
  任期:1975年-2000年
  公司实力:10分
  企业遗产:10分
  个人名望:6分
  盖茨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创建了微软,在微软成为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过程中,他功不可没。虽然管理风格饱受批评,但他在任期内牢牢掌控着微软产品战略,积极进行业务拓展。在盖茨的带领下,微软开发出一系列对其发展极为重要的产品,包括Windows系统和Office 软件。盖茨2000年辞去微软CEO一职,并从2006年开始不再负责公司日常事务管理,将更多时间投入到他和妻子梅琳达·盖茨(Melinda Gates)创建的慈善机构——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
  4.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
  任职公司:亚马逊
  任期:1994年-现在
  公司实力:8分
  企业遗产:10分
  个人名望:7分
  贝佐斯在1994年创建了网上书店,如今他已成为迄今互联网领域最成功的亿万富翁之一。贝佐斯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使亚马逊具有高效的商业模式。他已着手实现亚马逊的多样化经营,涉足CD、DVD、软件、电脑游戏等销售,很快会扩展至更多的领域。贝佐斯任期内完成了多笔重大收购,包括收购Zappos、IMDb、Alexa和。目前,亚马逊市值达960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商。
  5.杰米·戴蒙(Jamie Dimon)
  任职公司:摩根大通
  任期:2004年-现在
  公司实力:8分
  企业遗产:8分
  个人名望:8分
  戴蒙一直被称为美国最不招人恨的银行家。在经济衰退期间,摩根大通的业绩远远好于华尔街同行。尽管摩根大通不得不接受问题资产救助计划(TARP)基金的帮助,但该公司是最先偿还完这些救助资金的美国大银行,而且这发生在戴蒙2008年3月处理完贝尔斯登危机之后。
  戴蒙在经济危机期间的灵活手段获得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和财长蒂莫西盖特纳(Timothy Geithner)的钦佩。奥巴马在2008年表示:“请大家记住,很多银行的管理都非常完善,摩根大通就是一个典型例证,杰米?戴蒙同样也是。我认为他们在管理庞大的资产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因此不应受到惩罚。”2010年摩根大通的营收达到1020亿美元。
  6.约翰·钱伯斯(John Chambers)
  任职公司:思科
  任期:1995年-现在
  公司实力:8分
  企业遗产:7分
  个人名望:9分
  1991 年钱伯斯加盟思科,1995 年升任CEO,在他的任期内,思科业绩增长迅猛。钱伯斯上任后即提出了业务增长战略,第一年就收购了十多家公司。在接下来的十年间,钱伯斯跳槽实施了多笔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大收购,包括并购 Cerent 和 Linksys。思科如今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市值达870亿美元,年营收400亿美元。但由于利润低于预期,思科计划在明年裁员人。
  7.史蒂夫·施瓦茨曼(Steve Schwarzman)
  任职公司:黑石
  任期:1985年-现在
  公司实力:8分
  企业遗产:9分
  个人名望:6分
  施瓦茨曼是私募基金行业最早的参与者之一,虽然启动资金只有40万美元,但他和另外一位创始人仍敢于向所罗门兄弟(Salomon Brothers)、高盛、摩根士丹利等行业巨头发起挑战。经过在全世界的一系列收购,黑石确立了在金融领域的地位。2000年中期,黑石收购了希尔顿酒店等知名品牌以后,这才获得了极大的影响力。2007年黑石完成IPO(首次公开募股)后,施瓦茨曼也获得了“华尔街新王者”的美誉。截止2010年12月,黑石旗下管理着1280亿美元资产。
  8.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
  任职公司:Facebook
  任期:2004年-现在
  公司实力:8分
  企业遗产:10分
  个人名望:5分
  从扎克伯格2004年在哈佛大学宿舍提出打造社交网站Facebook的构想,到他成为全球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仅仅用了四年时间。从此,扎克伯格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方式,并在2010年12月被《时代》杂志评为“年度人物”。今年一月,高盛给出了Facebook 500亿美元的估值,令之前所有的收购尝试看上去都滑稽可笑。
  MTV、雅虎和微软都尝试收购Facebook,雅虎前CEO特里·塞梅尔(Terry Semel)在2006年曾给出10亿美元的报价。他有一段话非常著名:“我以前从未见过这种人——忘记他的年龄了,那时22岁,或现在26岁——我从来没见过谁拒绝10亿美元的诱惑。但他告诉我,‘与价格无关,这是我的孩子,我想继续做,让它继续成长’,我完全不敢相信”。
  迄今,扎克伯格打赢了几场围绕Facebook归属权的官司。佩奇和布林最近才意识到Facebook 的威胁,作为回应,谷歌推出了社交服务Google+。扎克伯格获得了无数荣誉,但即使《社交网络》也无助提高他的个人声望。
  9.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
  任职公司:甲骨文
  任期:1977年-现在
  公司实力:9分
  企业遗产:7分
  个人名望:6分
  埃里森在1977年创办了企业软件公司甲骨文,创办之初便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IBM是当时数据库行业的领导者,但进军中端市场并不成功,于是给甲骨文、Informix和Sybase等公司创造了机会。三家公司之间经过漫长而激烈的竞争,随着Sybase业务不断萎缩,IBM在2000年收购了Informix,甲骨文最终脱颖而出。自此,甲骨文一直处于行业的最前沿,埃里森巧妙地运用甲骨文充裕的现金储备向数十家大公司发起收购,而且多笔收购交易取得成功,如Sun Microsystems、BEA Systems、Hyperion、Siebel Systems和PeopleSoft等公司,都被甲骨文收归帐下。
  10.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
  任职公司:星巴克
  任期:1987年-2000年;2008年-现在
  公司实力:5分
  企业遗产:9分
  个人名望:8分
  受欧洲人生活方式的启发,舒尔茨成功让美国人也喜欢上咖啡。他还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让人们花上两美元购买一杯煮好的咖啡。自创建Il Giornale(几年后收购了星巴克)以来,舒尔茨一直专注于喝咖啡的“精神”层面,令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他在2000年辞去CEO,但仍作为董事长仍掌控星巴克全球战略,由于对公司运营方式不满,舒尔茨在2007年致信当时担任CEO的吉姆·唐纳德(Jim Donald),告诉他星巴克因扩张脚步太快正深陷困境。2008年1月,舒尔茨重掌星巴克,领导这家公司在经济衰退时期度过难关,上演了公司历史上最成功的逆转奇迹之一。今天,星巴克年营收超过100亿美元。
  11.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
  任职公司:谷歌
  任期:2001年-2011年
  公司实力:9分
  企业遗产:5分
  个人名望:7分
  施密特真的具有领导才能,还只是运气好而已?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塞吉·布林(Sergey Brin)始终与施密特共同管理谷歌,但二人还明白施密特带给了他们没有的经验。在施密特领导下,谷歌成功实施IPO(首次公开募股),同时推出了数百款产品。他在发展和维持谷歌公司文化,鼓励团队间协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以突出的才能成功化解了反垄断诉讼的威胁,令谷歌继续占据着搜索行业霸主的地位。
  谷歌在施密特担任CEO期间完成了近100项收购,其中包括收购像YouTube、DoubleClick和AdMob这样的大手笔。当施密特四月份将CEO宝座交给佩奇时,谷歌的营收为85.8亿美元。他作为公司执行董事长继续保证谷歌的战略方向。施密特表示,他任职期间最大的一个遗憾是未能提前发现Facebook的威胁。
  12.鲁珀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
  任职公司:新闻集团
  任期:1979年-现在
  公司实力:8分
  企业遗产:8分
  个人名望:5分
  现年80岁的默多克本身就是一位新闻人物,由于围绕默多克的传闻太多,令其卷入争议的漩涡,自己常常登上媒体头条。他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市的一家小报起家,逐步创建了一个大传媒王国,不断收购和创办新的报纸,最终进军英国、美国和亚洲市场。默多克对八卦新闻的喜爱令他收购了《纽约邮报》、现已关闭的《世界新闻报》等诸多小报。
  1985年他购买了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次年创办了福克斯广播公司。2007年,他又斥资50亿美元提出收购道琼斯,在一场颇具争议的较量中试图从班克罗夫特家族购买《华尔街日报》。默多克赢得了这场较量,并成功对《纽约时报》构成威胁。但他本周却因《世界新闻报》“窃听门”丑闻登上了全球各大媒体头条。在沉默数天后,默多克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关闭《世界新闻报》。
  13.郭士纳(Lou Gerstner)
  任职公司:IBM和RJR Nabisco
  任期:1993年-2002年
  公司实力:1分
  企业遗产:9分
  个人名望:9分
  郭士纳1993年离开RJR Nabisco加盟IBM,担任CEO,被认为是IBM成功转型的领导者。郭士纳最大的成就便是克服了种种障碍,围绕IT业务打造公司核心业务。郭士纳彻底改变了IBM公司文化,更换管理层,重新收回决策权。但正是由于郭士纳对公司大刀阔斧的改革,IBM在郭士纳的任期内营收增长只有3.2%。郭士纳因在IBM的成就以及对全行业的贡献获得了多项荣誉,如耶鲁大学“传奇领袖奖”(Legend in Leadership Award),英国王室二级爵士等。2002年,他辞去CEO一职,加盟全球私募基金凯雷集团。
  14.弗雷德·史密斯(Fred Smith)
  任职公司:联邦快递
  任期:1971年-现在
  公司实力:6分
  企业遗产:7分
  个人名望:5分
  史密斯曾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尉,在1971年创建联邦快递时,他作为前沿空中管制官的经验对这家公司的业务帮助很大。史密斯开发出第一套综合性空地运输系统,这种模式彻底改变了运输行业,隔夜送达最终成了行业标准。如今,联邦快递是美国最大的隔夜送达服务提供商,市值达310亿美元。
  15.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
  任职公司:eBay
  任期:1998年-2008年
  公司实力:5分
  企业遗产:6分
  个人名望:7分
  惠特曼1998年加盟eBay担任CEO,在之后的十年间,eBay的员工总数从30人猛增至1.5万人,营收从40亿美元增至80亿美元。惠特曼彻底重组了公司管理层,并收购了多家大公司,尤其是PayPal和Skype。由于在eBay取得的巨大成功,惠特曼获得了多项殊荣,如入选美国商业名人堂(US Business Hall of Fame),《哈佛商业评论》评选的十大CEO,以及《财富》杂志五大最有权势的女人之一。
  16.特德·特纳(Ted Turner)
  任职公司:TBS和CNN
  任期:1970年-1996年
  公司实力:5分
  企业遗产:8分
  个人名望:4分
  特纳在1970年创建了TBS,而10年后他又创建了第一家全天24小时滚动播出的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成为有线电视新闻行业先驱。CNN堪称行业先锋,助特纳赢得了1991年《时代》杂志评选的“年度人物”。在特纳带领下,CNN的触角延伸至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网站等领域。CNN如今在全球拥有36个分社以及900多个下属机构。1996年,特纳将TBS与时代华纳合并,后来这家公司被美国在线收购。在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股价暴跌时,特纳曾是该公司最大个人股东,但在此期间他从未过问经营活动。
  17.米基·德雷克斯勒(Mickey Drexler)
  任职公司:Gap和J. Crew
  任期:1983年-2001年(Gap);2001年-现在(J. Crew)
  公司实力:4分
  企业遗产:5分
  个人名望:8分
  随着时装品牌Gap股价在上世纪90年代一路飙升,德雷克斯勒赢得了一个绰号:“变革大师”。当休闲服装品牌J. Crew在他的带领下在21世纪头十年上演同样的好戏时,零售商又称他为“商业巨擎”。这两个称号都恰如其分,因为正是在德雷克斯勒带领下,这两家公司走出低迷,成为美国颇具影响力的品牌。德雷克斯勒36岁时首次出任CEO,在Ann Taylor证明了自己以后,于1983年加盟Gap。
  他上任后对管理层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创造出美国的新“休闲星期五”(casual Friday)文化。最初,Gap的零售额只有4.8亿美元,而在德雷克斯勒担任掌门人的二十年里,这家公司的销售额增值136亿美元,而J.Crew同样在德雷克斯勒领导的十年内实现了营收从7亿美元到17亿美元的大转变。
  18.詹姆斯·西格尔(James Sinegal)
  任职公司:好市多
  任期:1983年-现在
  公司实力:6分
  企业遗产:6分
  个人名望:4分
  詹姆斯·西格尔(James Sinegal)1983年创办了美国仓储式会员连锁店好市多(Costco),其经营理念是从美国零售业教父级人物索尔·普莱斯(SolPrice)那里学来的,并将这种商业模式带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在西格尔的领导下,好市多成为第一家同时提供新鲜食品、加油站、药店、护眼诊所等诸多服务的仓储式会员店。好市多的市值目前为360亿美元,按销售量计算名列仓储式会员店行业的榜首位置。
  19.鲍勃·伊格尔(Bob Iger)
  任职公司:迪士尼
  任期:2005年-现在
  公司实力:3分
  企业遗产:5分
  个人名望:8分
  伊格尔2005年加盟迪士尼担任CEO,接替在内部纷争中失败离职的前任迈克尔·艾斯纳(Michael Eisner)。尽管过渡期充满了动荡,但伊格尔仍获得了对迪士尼未来战略的控制权,重新把控了原本分散于公司各个部门的决策权。他还弥合了前董事会成员、迪士尼家族成员罗伊·迪士尼(Roy Disney)同公司管理层的分歧。伊格尔最大的举措是斥资74亿美元收购了皮克斯动画工厂,帮助迪士尼重新扎根于动画市场。
  20.艾伦·穆拉利(Alan Mulally)
  任职公司:福特
  任期:2006年-现在
  公司实力:3分
  企业遗产:5分
  个人名望:7分
  当穆拉利2006年担任福特掌门人时,这对他来说既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同时也迎来了巨大挑战。当时,福特和汽车行业还处于健康、强劲的发展轨道。两年后,一切都变了。汽车行业高层纷纷恳请国会议员拨款以免公司破产。福特业绩还算不错,不需要政府救助,而竞争对手通用和克莱斯勒却处于困境。穆拉利简化了福特产品开发流程,最终裁员百分之十。
  尽管2006年至2008年亏损达到293亿美元,但福特在2009年扭亏为盈,实现利润27亿美元,目前仍在复苏。福特CFO刘易斯·布思(Lewis Booth)在接受CNN采访时说:“艾伦做事向来不留情面。他总是说,‘既然这已是现实,我们该想什么办法应对呢?”
  21.英德拉·努伊(Indra Nooyi)
  任职公司:百事可乐
  任期:2006年-现在
  公司实力:3分
  企业遗产:4分
  个人名望:8分
  当努伊接掌百事可乐CEO一职时,她是该公司历史上第五位CEO,也是首位女性CEO。此前,她自2000年以来一直担任百事可乐CFO,期间该公司营收年增长率保持在72%,她因此广受赞誉。去年,在努伊的主导下,百事可乐斥资78亿美元收购了其在北美市场最大两家瓶装企业。
  她还不断进行海外扩张,特别是收购了俄罗斯乳制品和果汁生产商Wimm-Bill-Dann,令百事可乐一举成为俄罗斯最大的食品饮料公司。诺伊长期以来一直在推动百事可乐业务多样化。她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说:“由于其他人纷纷模仿,新的商业模式刚一问世就死亡了。”今天百事可乐的市值为1110亿美元。(圣栎)
  河北“骗官书记”王亚丽刚刚被判刑,“云南版王亚丽”党煦燕又冒了出来。
  6月27日,云南省委组织部发布公告,昆明市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党煦燕拟任中国贸促会云南省分会副会长(副厅级)。随后,网上出现大量反映党煦燕涉嫌履历造假等问题的材料。党煦燕公示期到7月5日已满。7月7日,云南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鉴于公示期间群众举报的问题正在调查,对党煦燕暂不任用。
  “这说明我们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制度机制存在着某些缺陷。如果从一开始用人单位就能够严格按照有关程序进行干部考察,这种现象可能就不会发生。”7月10日,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被指“云南版王亚丽”
  据7月6日《新京报》报道,在一篇名为《党煦燕之真实面貌》的材料中,举报者称,“我们不希望云南再出现一个石家庄的王亚丽”。
  举报材料称,党煦燕原系社会闲散人员,2000年时还没有工作。后托人介绍,昆明高新区一位管人事的领导看她“带个小孩可怜”,把她招到国有公司打工。2002年,党煦燕被招聘到管委会下属国有公司,为一般职工。2003年被借到管委会工作,“开始飞黄腾达”:2004年至2007年7月,从借用人员提升为局长助理、副局长、局长、管委会主任助理、管委会副主任。
  如此速度,连昆明市委组织部部长郭红波都直言“不太合常规”。按规定,下一职级提升到上一职级副级,最少需要3年,同职级从副转正最少要2年。
  针对网友关于党煦燕伪造履历的质疑,《新京报》记者就党煦燕曾任“河南中原贸易公司”海外高管的履历情况进行了调查。在河南省工商局官网检索,在企业查询、吊销查询和注销查询资料库中,均未发现有“河南中原贸易公司”的任何信息。
  用人机制存在问题
  王亚丽事发,是因为不顾一切争夺上亿元财产;而党煦燕则是在拟任副厅级干部公示时,被人在网上举报的。实际上,类似的“干部造假”现象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所闻。 在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吴丕教授看来,同类事件出现多起,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说明我们的用人机制存在问题,而且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他认为,当前在一些地方,干部选拔任用主要还是领导说了算,还有潜规则运行的机会。
  一个人为了进入公务员队伍或为了升官,进行学历、履历造假,甚至入党材料都造假……这些造假往往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是众多人共同完成的,甚至有关部门的官员参与造假。
  “在造假过程中,一些官员是奉命行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事情被曝光后,往往官官相护,而从来不可能把所有涉及事件的官员都给予严厉处分。这也是干部造假现象屡屡出现的原因之一。”吴丕指出。
  “造假现象之所以能得逞,关键在于选人用人中存在腐败。选用过程中没有听取民意,而是顺应主要领导的意见。如果有效遏制住了选人用人中的腐败现象,类似这样的现象就不会出现。”汪玉凯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说,打击社会上的制假行为固然重要,但从严整治选人用人中的腐败更为重要。
  抑制用人腐败必须靠制度选人
  不管是王亚丽案还是党煦燕事件,留给人们的教训,都不会随着王亚丽被判刑、党煦燕暂不被任用而烟消云散。它所折射出的干部选拔任用领域的深层次问题值得深刻反思。
  “抑制选人用人中的腐败,必须从源头做起,要把主要靠领导者个人选人,逐步转到主要靠制度选人方面来。”汪玉凯说,如果不能在选人用人的源头上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主要靠领导者选人用人的格局,不能有效遏制选人用人中的腐败现象,造假现象就在所难免。
  吴丕认为,选拔干部一定要真正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如果这一点做不到或者做不好,出问题是必然的。
  吴丕说:“我们的政府部门虽然有公务员录用与考核制度,有干部任前公示制度,但是如果社会监督无力或者受阻,那么这些原本设计比较合理的措施就会形同虚设,事情就会变成走过程,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使之不再发生,吴丕的建议是,改革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机制,坚持靠制度选人用人。同时,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选拔任用干部都要经过人民的严密监督,凡是人民不满意的官员都要罢免、辞退、清理出公务员队伍。
  据《金融时报》报道,一名北京大三学生在信中说:“今年我21岁,还没满。可谓年轻力壮。在HR眼里更是可以出差,干活,挣钱的好手。我的专业是会计,很多毕业生都去了事务所。我们这一行加班是出了名的,HR对男生的青睐可见一斑。在一次双选会上,一法资某事务所的HR看到我,交流后直言:啊,好啊,我们就喜欢你这样的年轻小伙……”
  有意思的是,这位受青睐的年轻小伙不仅没有沾沾自喜于HR的青睐,反而对这种疑似“出卖体力”的工作邀约产生了质疑。他继续写道:“她要我9月直接去工作,5k一个月。我没去。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给我的印象,感觉他们缺人,尤其是男人,去做牛做马,干活。”于是他突然觉得很悲摧:“这让我心里挺难受的。现在,我们年轻,有人要我们,因为我是男生,不用休产假,可以加班,能出差,干活。可我也会老去,也会‘奔四’。那时候职场就不要我了吗?”
  这封来信让我强烈地意识到,时代变了。90年代末,如果在“事务所”工作的人提起没日没夜的加班,脸上一半是辛酸,一半是矜持——觉得哥苦吗?切,你想来加班,人家还未必要你呢。是因为如今的“加班”没有以前“贵”了吗?如果事务所给一位大学毕业生的offer不是5K,而是20K,就像当年一般人拿500元,事务所的人拿2000元一样,还会不会有人拒绝加班?
  如果不是钱的因素在作怪,而仅仅是对像“牛马”一样没日没夜的工作方式感到厌恶的话,我只能拍额庆幸了,这说明生活方式的选择越来越多,“年轻力壮”的人宁可拿少一点的钱也不愿意被当成牛马使唤了。
  其实什么不需要年轻力壮呢?出门旅游需要,谈恋爱需要,K歌需要,打电玩需要,泡吧也需要。放眼短暂的一生,年轻力壮的时段实在太短,抡圆了算,不过20岁到40岁之间的20年。事实上我过了30岁后就发现体力在下降了。二字头的岁月里,熬到夜里两三点是家常便饭,30以后,熬一个两三点的夜,需要两三天才能恢复过来。
  既然年轻力壮的时段属于人生中的顶级稀缺资源,如何把它使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就成为一种个性化选择。你当然可以过一种朝九晚五不加班,晚上回家打电玩的生活,也可以选择进入事务所,趁年轻,赶紧加班,先熬得苦中苦,再熬成人上人。但每种生活都有代价,前一种生活看上去温馨平实,但可能会有生存压力,另外看到老同学功成名就后很可能会有点小小的不适;后一种生活则有点类似“做牛做马”,有时间赚钱,没时间花钱。我有位高管朋友患了大病后,最近又重返工作岗位。因为疗养所需的营养品十分昂贵,而他的病又有复发的可能,因此自嘲“我是拿命赚钱,拿钱买命”。这个例子虽然极端,却形象地反映出成功的代价。还有,请记住——不是做牛做马就一定能成功的。
  所以你决定把“年轻力壮”的岁月奉献给什么,得看你自己是否喜欢。只有足够喜欢,面对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时,才不会后悔。
  2011年无忧指数年中盘点调查结果显示
  2011年的招聘旺季提早来到。不同于往年企业集中于“金三月”发力招聘,今年从2月中下旬起,招聘热潮已然涌动。而根据前程无忧每半年所做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求职者去一线城市工作的意愿度从2010年的55%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42%。求职者去外企的意愿度在这半年内有明显下降,与去年年底相比下降了8个百分点;而求职者去民企的意愿度和去年年底相比也下降了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2011年“卧槽”的人数明显增加,求职者对于跳槽后的目标薪资也更趋低调。
  去一线城市的求职者比例略有下降
  在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中,上海仍是招聘需求最为旺盛的城市,占据全国招聘需求的近2成。而在二线城市中,则以杭州、武汉、成都、南京、沈阳、西安为领头群体。
  根据前程无忧每半年所做的跟踪跳槽调查结果显示,求职者去一线城市工作的意愿度从2010年开始逐步下降。2010年年中,有55%的受访者表示将目标工作城市锁定为北上广深这四大一线城市,到2010年年末这个比率下降到49%,而在今年上半年更是进一步下降到42%。
  根据前程无忧人力资源调研中心发布的《中层流失与招聘调研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一线城市的中层白领人才流失率比非一线城市要高出2个百分点。除去快速消费品、金融/投资/证券、银行/保险、房地产、酒店/旅游、美容/保健等行业,如今就连一向青睐一线大城市的奢侈品业也纷纷转向二三线城市布局。24%的受访者将福建、江浙、环渤海等沿海一带的二线城市视为目标工作城市,受到欢迎的城市包括南京、苏州、宁波、杭州、合肥、青岛、济南、福州、闽南、南昌、无锡、常州等。11%的受访者青睐于西北-西南地区的西安、重庆、成都、昆明,10%的受访者则将华南-华中地区的长沙、郑州、武汉、东莞、佛山、中山、珠海视为求职目标城市。
  而从企业方面的招聘情况来看,根据前程无忧人力调研中心发布的《2011企业招聘环境预测调研报告》显示,2010年华中地区(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江西省)的企业招聘完成率最低,企业招聘完成率最高的是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
  求职者去外企的意愿度下降
  从不同性质的企业的用人需求来看,外商独资(欧美)企业的网上发布职位数一直处于平稳上升态势,从2月-4月,每个月均保持1万个职位数的增长量。民企、国企以及合资企业在3月-4月的需求井喷,环比增长率均在10%左右,但国企在招聘旺季过去后,对于人才的需求明显萎缩,5月份的网上发布职位数有明显下降。从企业招聘的层面来看,根据前程无忧人力调研中心发布的《2011企业招聘环境预测调研报告》显示,2010年民企、外商独资(欧美)企业以及国企的企业新晋率都较高。而在招聘完成率方面排名靠前的是国企、外资(欧美)企业,最低的则为合资(非欧美)企业。
  根据前程无忧每半年所做的跟踪跳槽调查结果显示,求职者去外企的意愿度在这半年内有明显下降,与去年年底相比下降了8个百分点;而求职者去民企的意愿度和去年年底相比也下降了3个百分点。
  求职者的跳槽意愿度小幅下降 期望薪资更趋低调
  根据前程无忧的跟踪跳槽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卧槽”的人数明显增加。去年年底求职者的跳槽意愿度曾有明显上升,但到今年年中又有所下降,下降了7个百分点,和2010年年中基本持平,看来年末之时才更能激发求职者的跳槽欲望。
  大多数人都认可工作有以下三个目的:赚钱、学到东西以及收获自我价值的肯定。因此,谈到工作,钱是必要因素。根据前程无忧的跟踪跳槽调查结果显示,在近一年内跳槽的受访者中,跳槽后薪资上涨的人数同比上升了5个百分点,“平跳”者的比例基本不变,而降薪跳槽者的比例有所下降,同比下降了3个百分点。转岗跳槽者的比率也略有上升,同比上升2个百分点。
  求职者对于跳槽后的目标薪资也更趋低调。根据跟踪跳槽的调查结果显示,三成求职者目前的跳槽期望薪资涨幅在30%~50%;期望薪资涨幅在50%~100%的受访者为24%,比3月份的数据下降了7个百分点;期望薪资翻番(含以上)的受访者占11%,与3月份相比下降了6个百分点;而表示薪资涨幅在30%以下有涨就好的受访者的比率上升了5个百分点,为14%。
  据了解,安信证券研究所首席行业分析师已近半,而华西证券半年来已有3位副总、5名部门总经理离职。
  ■安信首席分析师频出走
  安信证券最近遭遇人才荒,研究所大批分析师离职; 9名首席行业分析师有5人相继离职,人数接近研究所分析师总数的一半。
  交通运输行业首席分析师邓红梅一年前离职;首席基金分析师付强半年前加盟嘉实基金;TMT行业首席分析师罗舜芝也已离职;建筑与工程行业首席分析师石磊跳槽到光大证券;今年5月,医疗保健行业首席行业分析师洪露也离开安信证券。
  据知情人士透露,券商分析人员的薪酬分成几档:明星分析师、资深分析师、有一定经验的分析师、刚入行的分析师。
  通常而言,研究所的明星分析师身价在300万至500万之间,有过突出业绩的则薪酬更是惊人,其他级别的逐级递减。
  近两年,中小券商不断扩张,行业挖角也不断增多;老东家如果不能提供很好的上升通道,竞争对手开出的高薪酬很容易引发人才跳槽。
  为了补充血液和留住人才,安信证券研究所不得已从大学招募毕业生重新培养。此外,该公司最近提拔一批高级分析师,以填补离职者造成的空缺。
  ■华西证券人事又地震
  除了安信证券,最近遭遇人事挑战的还有华西证券。今年以来,华西证券3位副总裁、2位部门总经理先后离职。
  原副总裁、董事葛旋于年初离职,加盟了民生人寿,担任其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人;分管人力资源的原副总裁李巍巍随后离职;而分管自营部的副总裁陈杰明也已提交辞呈,7月中旬将正式离职。
  据称,华西证券出现人事地震,主要是因为华西证券遭遇发展之惑。
  几年前,证券业元老级人物胡关金带领人马出走国信证券,入主华西证券;当时华西证券实际控制人张良宾,希望胡关金等人的到来能够振兴华西证券。
  谁料不到一年,张良宾突然锒铛入狱;而此后四川证监局停止华西证券自营业务、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资格,胡关金的振兴计划无从实施,大批骨干纷纷离职。
  此次离职的陈杰明等人,都是当年跟随胡关金去华西证券的人马。
  葛旋曾是国信总裁助理及投资管理部总经理;陈杰明曾是国信首席分析师兼投资研究部总经理;而李巍巍曾担任国信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
  ■券商为何喜欢集体跳槽?
  最近几年,公众把注意力主要放在了基金经理频繁跳槽上,主要是基金产品和普通投资者密切相关,基金经理频繁跳槽可能影响基金产品收益。
  但如果从跳槽的频率来看,和基金经理薪酬相近的明星分析师跳槽频率也颇高,并且经常是多人集体倒戈。
  据在业内浸淫多年的老研究员介绍,券商集体倒戈频发,主要是因为证券研究行业残酷的竞争所致。
  “进到好的公司不如跟对好的领导,研究做得有多好主要在于混的队伍有多好。”圈子成为一个研究员迅速成长的必要条件。
  券商之中派系林立,有些以毕业院校为纽带形成小团体,主要是几大财经学院;有些则因为原来的上下级同事关系而互相扶持,如“老君安”人等;有些则是背靠国家部委,因为相同的出身而互相提携。
  这些隐藏的形形色色的圈子构成了研究员、券商高管的社交网络。这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事情几乎每年都会发生。
  有些时候,挖角公司为了加快速度,也会要求高管将整个团队带去,但真正得到重用的,还是存在某种特殊纽带关系的成员。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全部来自内容作者或互联网自动抓取,关爱通不产生内容。以上的文本内容仅代表本文作者或发布人自身观点,不代表关爱通观点或立场。关爱通力求此信息所述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也不保证未来内容不会发生变更。
如本网展示内容的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关爱通会及时采取合理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邮箱:yao.电话:021-2
看过 中国知名企业高管19个月19人离世:6成死于疾病 还看过
央企资质,品质保障,有实力更安心
推荐文章推荐专题
HR健康好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董事长是高管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