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省抚恤金八级残疾军人抚恤标准是多少?

安徽提高优抚对象补助标准 残疾军人抚恤标准升15%-马鞍山市人民政府欢迎您
您当前的位置:
> 社保领域 > 军人伤残抚恤服务
> 标准查询 > 安徽提高优抚对象补助标准 残疾军人抚恤标准升15%
安徽提高优抚对象补助标准 残疾军人抚恤标准升15%
&&&& 安徽省再次提高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残疾军人残疾抚恤金标准、烈属定期抚恤金标准、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及红军失散人员生活补助标准,在现行基础上分别提高15%至20%。
&&&&& 根据民政部、财政部《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的通知》(民发〔号),安徽省民政厅、省财政厅日前发出通知,再次提高安徽省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
&&&&& 从10月1日起,残疾军人(含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民兵民工)残疾抚恤金标准,烈属(含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定期抚恤金标准、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及红军失散人员生活补助标准,在现行基础上分别提高15%至20%,在乡复员军人定期定量补助在现行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60元。
&&&&&& 同时,此次还将享受待遇的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参战参试人员的生活补助标准由现行每人每月225元提高至255元,建国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农村老党员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老党员(不含已享受优抚对象抚恤补助的老党员)在现行补贴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月提高30元。
&&&&&& 调整后,一级因战、因公、因病残疾军人抚恤金标准为每人每年32990元、31950元、30900元,分别比2010年提高了4300元、4170元、4030元。居住在城镇的烈属定期抚恤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0480元;居住在农村的烈属提高到每人每年6030元。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和红军失散人员的生活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22870元和10320元。
主办单位:马鞍山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马鞍山市信息化管理办公室 备案号:皖ICP备号
地址:马鞍山市太白大道2008号 邮箱:masxxb@ 邮编:243000年安徽省伤残军人补助政策及抚恤金标准解读
《年安徽省伤残军人补助政策及抚恤金标准解读》是由大铁棍娱乐网()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栏目,于 09:01:00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军人,保卫国家安全,保卫及守护国家边境,政府政权稳定,社会安定,有时亦参与非战斗性的包括救灾等工作。在这同时,危险时刻伴随着他们。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年安徽省伤残军人补助政策及抚恤金标准解读》一些相关资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由于新政策暂未出台故继续沿用往年的说明。如有变动,请以官网发布的消息为准。  伤残军人补助政策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做好军人抚恤优待工作,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复员退伍军人、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现役军人家属(统称优抚对象)依照《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享受抚恤和优待。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家属是指军人的父母、配偶、子女,以及依靠军人生活的十八周岁以下的弟妹和军人自幼曾依靠其抚养长大现在又必须依靠军人生活的其他亲属。  第四条&我省境内的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城乡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均应依照《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履行各自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第五条&省民政厅主管全省的军人抚恤优待工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的军人抚恤优待工作。  第二章&死亡抚恤  第六条&现役军人死亡,根据死亡性质确定为革命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其中定为革命烈士的,由其家属所在地县(市)民政部门按下列顺序发给《革命烈士证明书》:  (一)有父母(抚养人)无配偶的,发给父母(抚养人)&;  (二)有配偶无父母(抚养人)的,发给配偶;  (三)有父母(抚养人)、配偶的,由双方商定。协商不成的,发给父母(抚养人);  (四)没有父母(抚养人)、配偶的,发给予女;  (五)没有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的,发给未满十八周岁的弟妹。  无上述亲属不发。  第七条&现役军人死亡,由其家属所在地县(市)民政部门按国家规定发给其家属一次性抚恤金。  第八条&革命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的家属,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经当地县(市)民政部门批准,享受定期抚恤金:  (一)父母(抚养人)、配偶无劳动能力和生活收入的,或虽有一定生活收入,但低于当地人均收入的;  (二)子女未满十八周岁,或虽满十八周岁因读书或伤残无生活来源的;  (三)弟妹未满十八周岁,且是军人生前供养的。  定期抚恤金的标准,由期民政厅、财政厅另行制定。  第九条&领取定期抚恤金的人员迁移时,迁移当年的定期抚恤金由户口迁出地县(市)民政部门发给;从第二年起由户口迁入地县(市)民政部门发给。  第三章&伤残抚恤  第十条&现役军人致残,由军队规定的审批机关在医疗终结后负责评定伤残等级,发给《革命伤残军人证》。退役后一般不再办理。  第十一条&退役后没有参加工作的革命伤残军人,由当地县(市)民政部门发给伤残抚恤金;退役后参加工作,或者享受离休、退休待遇的,发给伤残保健金。  退役在乡的特等、一等革命伤残军人,由当地县(市)民政部门加发护理费。其中享受离体、退休待遇的,由发给离休、退休金的单位加发。  伤残抚恤金、伤残保健金和护理费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退役的特等、一等革命伤残军人,由原居住地县(市)人民政府负责安置。需要建造、维修住房的,经费由安置地县(市)财政解决;由农村迁往城镇的,其配偶和未满十八周岁子女(包括已满十八周岁的在校学生)可随同迁移,由安置地县(市)公安、粮食部门负责办理  落户和粮油供应手续;随迁家属需要农转非的,所需指标由省统一安排解决。  第十三条&退役的特等、一等革命伤残军人,因伤残后遗症需要经常治疗,或生活需人护理的,由县(市)人民政府接收安置后,经本人申请和省民政厅批准,可进省荣军康复医院休养。  第十四条&革命伤残军人因伤残需到外地安装假胶,或因伤口复发需到外地治疗,退役后没有参加工作的,经当地县(市)民政部门批准,所需的交通费,住宿费和伙食费,由民政部门给予适当补助;退役后参加工作或者享受离休、退休待遇的,由其所在单位按公(工)伤待遇办理。  第十五条&退役的革命伤残军入迁移时,迁移当年的伤残抚恤金或保健金由户口迁出地县(市)民政部门发给,从第二年起由户口迁入地县(市)民政部门发给。  第十六条&因战致残的革命伤残军人,在评残发证后一年内因伤口复发死亡的,由民政部门按照革命烈士抚恤规定予以抚恤,其家属享受革命烈士家属待遇;一年后因伤口复发死亡,原领取伤抚恤金的,由民政部门按照因公牺牲军人的抚恤规定予以抚恤,其家属享受因公牺牲军人家属  待遇;原领取伤残保健金的,由其生前所在单位按照因公(工)死亡人员抚恤规定予以抚恤。  第十七条&因公致残的革命伤残军人,在评残发证后因伤口复发死亡,原领取伤残抚恤金的,由民政部门按照因公牺牲军人的抚恤规定予以抚恤,其家属享受因公牺牲军人家属待遇;原领取伤残保健金的,由其生前所在单位按照因公(工)死亡人员的抚恤规定予以抚恤。  第十八条&因病死亡的革命伤残军人,原领取伤残抚恤金的,由民政部门增发半年伤残抚恤金,作为一次性补助,其中因战因公致残的特等、一等革命伤残军人家属,享受病故军人家属待遇;原领取伤残保健金的,由其生前所在单位按照病故人员的抚恤规定予以抚恤。  第十九条&革命伤残军人死亡后,停发伤残抚恤金(保健金)和护理费。原领取伤残抚恤金的,由民政部门按照当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丧葬补助标准发给丧葬补助费;原领取伤残保健金的,由其生前所在单位按规定发给丧葬补助费。  第二十条&革命伤残军人死亡后,其伤残抚恤证由民政部门注销。退役革命伤残军人死亡按照因公牺牲军人或病故军人对待的,由民政部门在伤残抚恤证上注明,作为其家属享受有关待遇的凭证,不再发给《革命军人因公牺牲证明书》或《革命军人病故证明书》。  第四章&优&待  第二十一条&家居城镇的义务兵,入伍前有工作单位(包括集体企业),其家属继续享受原有的劳动保险待遇,生活仍有困难的,由原工作单位发给适当优待金;入伍前没有工作单位,家属无经济来源,生活困难的,由当地县(市)民政部门酌情给予补助。  第二十二条&家居农村的义务兵,由其入伍时户口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按不低于上年本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发给其家属优待金。服役期间立功、获得荣誉称号的,可适当增发当年优待金。受处分的,可根据处分轻重适当扣发当年优待金。  非户口所在地入伍的义务兵和部队从地方直接招收的军队院校学员(包括文艺体育专业人员)的家属不享受优待金。义务兵服役期满,地方政府未接到部队团以上单位通知的,以及义务兵提干或转为志愿兵的,即停发优待金。  第二十三条&家居农村的优抚对象享受以下优待:  (一)义务兵入伍前承包的责任田和分得的自留地(山林),应继续保留(提干或转为志愿兵的除外),并扣除本人按家庭人口和承包土地分派的劳动积累工和农村义务工。  (二)革命烈士、因公牺牲和病故军人家属,以及生活有困难的革命伤残军人、复员军人,带病回乡且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生活特别困难的退伍军人,由其户口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分别按不低于上年本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二发给优待  金。  (三)对因病、伤残或年满60周岁的农村优抚对象不能承担农村义务工、劳动积累工的应予减免。孤老优抚对象应享受五保待遇。  (四)收入水平在本村平均线以下的烈军属、革命伤残军人、失去劳动能力的复员退伍军人可适当减免村提留。  优抚对象享受的优待金和减免的义务工、劳动积累工、各项提留等,均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统一筹集和安排,并落实到户。有条件的地方,优待金也可由县(市)人民政府统筹落实。  第二十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从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等方面,大力扶持优抚对象发展生产、勤劳致富。  第二十五条&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享受公费医疗待遇。  三等革命伤残军人不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伤口复发所需医疗费由当地县(市)民政部门解决;因病所需医疗费本人支付有困难的,由当地县(市)民政部门酌情给予补助。  第二十六条&革命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现役军人的家属,以及带病回乡的复员退伍军人,不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因病治疗无力支付医疗费,由当地卫生部门酌情予以减免。具体减免办法由各市、县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七条&革命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的子女、弟妹,特等、一等伤残军人子女,自愿参军又符合征兵条件,当地县(市)人民武装部可优先批准一人入伍。  第二十八条&乡(镇)、街道及企事业单位的基层组织,应建立群众性的拥军优属服务小组,为部队和优抚对象提供服务。对孤老优抚对象实行包户服务。服务性的窗口单位,应普遍设立拥军优属服务窗口,或挂牌注明拥军优属优先服务内容。  第二十九条&孤老优抚对象符合条件、本人要求进入敬者院和社会福利院的,敬老院和社会福利院应优先予以接收。  第三十条&未参加工作的复员军人和在乡已故退伍红军老战士的配偶,合规定条件的,经当地县(市)民政部门批准,给予定期定量补助。  第五章&奖励和处罚  第三十一条&在抚恤优待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三十二条&违反《条例》和本办法规定的单位,民政部门有权对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提出批评,责令纠正,或提请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三条&优抚对象被判处徒刑、剥夺政治权利或者被通辑期间,停止抚恤和优待。服刑期满,恢复政治权利之后,凭刑满释放通知书,经县(市)民政部门审核批准后,可以恢复抚恤和优待。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取消其抚恤和优待。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四条&团战伤亡的民兵、民工和因参加县(市)以上人民武装部门或预备役部队组织的军事训练伤亡的人员,有工作单位的,由其所在单位按因公(工)伤亡予以抚恤或补助;无工作单位的,由民政部门参照本办法办理。  第三十五条&各市、县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由省民政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过去我省的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抚恤金标准解读  《伤病残军人退役安置规定》今日颁布,其中明确伤病残退休军人基本住房补贴不低于10万元,高房价地区给予地区房补。此外,士官因战、因公、因病致残符合退休条件,自愿放弃退休安置的,可以选择由国家供养终身。&新京报8月3日报道&民政部、财政部和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等军地有关部门近日联合颁发《伤病残军人退役安置规定》。&专门建立退役安置补助&这是国家和军队首次以军事行政规章的形式,对伤病残军人的退役方式、安置办法、住房和医疗保障等问题作出全面系统的规范,是军地各级做好伤病残军人退役安置工作的基本遵循和依据。&《规定》专门建立了伤病残军人退役安置补助。明确在伤病残军人移交政府安置时,由军队根据本人伤病残情况发给一次性安置补助费,以解决个人实际困难。&高房价地区给予地区房补&《规定》大幅提高了伤病残军人住房补贴标准,明确伤病残退休军人基本住房补贴不足10万元按10万元计发,安置地在高房价地区的,按照军队规定给予地区住房补贴。&分散供养的一级至四级残疾的退役初级士官和义务兵的购(建)房经费保障标准,按照安置地县(市)60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价格计算确定,中央财政定额补助,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解决。&中央财政对接收一级至四级残疾和重症精神病退役军人的优抚医院给予补助,用于增加床位、医疗设备&同时规定,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加大对伤病残军人医疗保障经费的投入力度。&《规定》指出,妥善安置伤病残军人是地方各级政府和军队各级组织的共同政治责任,要坚持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的方针,贯彻以人为本、妥善安置、各得其所的原则,扎实推动伤病残军人退役安置工作科学发展。  ■&解读&安置方式符合条件者国家供养终身&《规定》明确了伤病残军人退役安置方式。&因战、因公致残,被评定为一级至六级残疾,或者因病医疗期满后经医学鉴定为基本丧失工作能力的军官、文职干部,以及因战、因公致残被评定为一级至四级残疾,或者因病医疗期满后经医学鉴定为基本丧失工作能力的士官,可以作退休安置。伤病残军人被批准退休后即审定安置去向、纳入安置计划及时移交。&初级士官患精神病被评定为一级至四级残疾的,义务兵因战、因公、因病被评定为一级至四级残疾的,由国家供养终身。士官因战、因公、因病致残符合退休条件,自愿放弃退休安置的,可以选择由国家供养终身。&追责办法建立退役安置责任追究制&《规定》还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明确了在伤病残军人移交安置中违反政策规定应当受到处罚的五种情形,以及伤病残退役军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审定安置去向或办理移交手续的处理办法。&《规定》指出,伤病残军人为国家和军队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应当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尊重、优待。
  安徽省参战荣誉金发放时间是什么时候呢?参战人员补助政策又是什么呢?《年安徽省参战荣誉金发放时间及参战人员补助政策》是大铁棍娱乐网小编为您..…
  危房,即危险房屋。&据《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危险房屋是指,&结构已严重损坏或承重构件已属危险构件,随时有可能丧失结构稳定和承载能力..…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
  日以后入伍、参加过14类战役的退役人员,包括直接参加战斗的人员和作战指挥人员、作战保障人员”,其中,“作战保障人员”是指在作战环境下进..…
  本文《2016年安徽省医疗救助金申请流程及补助对象》是大铁棍娱乐网小编收集整理。本文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官网公布为准。  7月20日,记者从安徽省..…无法找到该页
无法找到该页
您正在搜索的页面可能已经删除、更名或暂时不可用。
请尝试以下操作:
确保浏览器的地址栏中显示的网站地址的拼写和格式正确无误。
如果通过单击链接而到达了该网页,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通知他们该链接的格式不正确。
单击按钮尝试另一个链接。
HTTP 错误 404 - 文件或目录未找到。Internet 信息服务 (IIS)
技术信息(为技术支持人员提供)
转到 并搜索包括&HTTP&和&404&的标题。
打开&IIS 帮助&(可在 IIS 管理器 (inetmgr) 中访问),然后搜索标题为&网站设置&、&常规管理任务&和&关于自定义错误消息&的主题。四至十级标准均有提高。提高后的烈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定期抚恤金标准,城镇分别为每年和5100元,农村分别为和3300元。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等生活补助标准也有提高。
&&&&按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规定,适当提高在乡老复员军人生活补助标准,使其生活达到当地农村居民平均生活水平。按照每人每月不低于100元、不高于十级残疾军人抚恤金标准原则,制定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生活补助标准。对在农村的和城镇无工作单位且家庭生活困难的参战退役人员,每人每月补助100元。(记者曹显钰)
(责任编辑: 实习生 张大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残疾军人抚恤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