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中爱逃禅字花中指那种动物竖中指照

【墨】字开头的词语(共210个)_汉语大词典
【墨】字开头的词语(共210个)
【墨】字开头的词语(共210个):墨板,墨版,墨宝,墨寶,墨本,墨笔,墨筆,墨辟,墨兵,墨裁...
墨板mò bǎn见「墨版」。★「墨板」在《汉语大词典》第2961页 第2卷 1217墨板mò bǎn見「墨版」。
墨版mò bǎn亦作「墨板」。印书的木版。因印刷时须在版上刷墨,故名。
●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下:「雕印文字,唐以前无之。唐末,益州始有墨版;后唐方镂九经。」
●宋程俱《麟台故事》卷二:「至五代,官始用墨版摹六经。」
●宋刘跂《<金石录>后序》:「昔文籍既繁,竹素纸札,转相誊写,弥久不能无误,近世用墨板模印,便于流布。」★「墨版」在《汉语大词典》第2961页 第2卷 1217★「墨版」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墨版」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墨版mò bǎn亦作「墨板」。 印書的木版。因印刷時須在版上刷墨,故名。
? 宋·朱翌《猗覺寮雜記》卷下:「雕印文字,唐以前無之。
? 唐末,益州始有墨版;後唐方鏤九經。」
? 宋程俱《麟臺故事》卷二:「至五代,官始用墨版摹六經。」
? 宋·劉跂《<金石錄>後序》:「昔文籍既繁,竹素紙札,轉相謄寫,彌久不能無誤,近世用墨板模印,便於流布。」
墨宝mò bǎo 1.
珍贵的书法真迹。
●宋罗点《闻见录》:「《墓田帖》,王羲之临钟繇书,南唐墨宝堂石也。今在邵村家,但已损,不堪旃拓从事。」 2.
堂名「墨宝」,意谓所藏皆为名人真迹中可宝的珍品。
●明沈德符《野获编·玩具·晋唐小楷真迹》:「以上皆晋贤小楷真迹,古所称墨王墨宝,此乃足当之。」
●清赵翼《题<肃本淳化帖>》诗:「淳化天子盛文物,爱古墨宝勤搜罗。」 3.
尊称别人写的字或画的画。如:您的书法非常佳妙,敬求墨宝。★「墨宝」在《汉语大词典》第2964页 第2卷 1220★「墨宝」在《现代汉语词典》第918页★「墨宝」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墨寶
★「墨寶」在《汉语大词典》第2964页 第2卷 1220★「墨寶」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墨寶mò bǎo(墨寶,墨宝) 1.
珍貴的書法真跡。
? 宋·羅點《聞見錄》:「《墓田帖》,王羲之臨鍾繇書,南唐·墨寶堂石也。今在邵村家,但已損,不堪旃拓從事。」 2.
堂名「墨寶」,意謂所藏皆為名人真跡中可寶的珍品。
? 明·沈德符《野獲編o玩具o晉唐小楷真跡》:「以上皆晉賢小楷真蹟,古所稱墨王墨寶,此乃足當之。」
? 清·趙翼《題<肅本淳化帖>》詩:「淳化天子盛文物,愛古墨寶勤搜羅。」 3.
尊稱別人寫的字或畫的畫。如:您的書法非常佳妙,敬求墨寶。
墨本mò běn碑帖的拓本。
●宋欧阳修《石篆》诗序:「因为诗一首,并封题墨本以寄二君。」
●明何景明《观石鼓歌》:「平生博览爱古迹,世上墨本徒纷纭。」
●清缪荃孙《云自在龛随笔·金石》:「山谷书《阴长生诗》墨本,宋人方楷所藏。」★「墨本」在《汉语大词典》第2959页 第2卷 1215墨本mò běn碑帖的拓本。
? 宋·歐陽修《石篆》詩序:「因為詩一首,并封題墨本以寄二君。」
? 明·何景明《觀石鼓歌》:「平生博覽愛古跡,世上墨本徒紛紜。」
? 清·繆荃孫《云自在龕隨筆o金石》:「山谷書《陰長生詩》墨本,宋人方楷所藏。」
墨笔mò bǐ 1.
濡墨于笔。
●《管子o霸形》:「于是令百官有司,削方墨笔,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
●汉刘向《新序o杂事一》:「愿为谔谔之臣,墨笔操牍,随君之后,司君之过而书之。」 2.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一面谈着天,等那墨笔干了,他又拿了楂笔,蹲到画上,着了颜色。」
●巴金《记栗学福同志》五:「文件袋里还插着那封由湖南寄来的信,红白两色的旧式信封,中间一行写着墨笔字。」★「墨笔」在《汉语大词典》第2963页 第2卷 1219参见:墨筆
★「墨筆」在《汉语大词典》第2963页 第2卷 1219墨筆mò bǐ(墨筆,墨笔) 1.
濡墨於筆。
? 《管子o霸形》:「於是令百官有司,削方墨筆,明日,皆朝於太廟之門朝。」
? 漢·劉向《新序o雜事一》:「願為諤諤之臣,墨筆操牘,隨君之後,司君之過而書之。」 2.
?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七回:「一面談着天,等那墨筆乾了,他又拿了楂筆,蹲到畫上,着了顏色。」
? 巴金《記栗學福同志》五:「文件袋裏還插着那封由湖南寄來的信,紅白兩色的舊式信封,中間一行寫着墨筆字。」
墨辟mò pì墨刑。
●《书·吕刑》:「墨辟疑赦,其罚百锾,阅实其罪。」
●蔡沈集传:「墨,刻其颡而涅之也。」
●汉班固《白虎通·五刑》:「劓、墨辟之属,各千。」★「墨辟」在《汉语大词典》第2963页 第2卷 1219墨辟mò pì墨刑。
? 《書o呂刑》:「墨辟疑赦,其罰百鍰,閱實其罪。」
? 蔡沈集傳:「墨,刻其顙而涅之也。」
? 漢·班固《白虎通o五刑》:「劓、墨辟之屬,各千。」
墨兵mò bīng 1.
●明陈继儒《珍珠船》卷二:「孙樵谓史书曰墨兵。」 2.
指书画诗文。形容创作时挥毫运墨如用兵,故称。
●清曹寅《寓斋即事与诸同人夜话有怀晚研曾寓此三年》诗:「凌结铜蟾戢墨兵,衰疲那竞世间名。」
●清杭世骏《<东城杂记>序》:「墨兵乍洒,笔阵横飞。」★「墨兵」在《汉语大词典》第2960页 第2卷 1216墨兵mò bīng 1.
? 明·陳繼儒《珍珠船》卷二:「孫樵謂史書曰墨兵。」 2.
指書畫詩文。形容創作時揮毫運墨如用兵,故稱。
? 清·曹寅《寓齋即事與諸同人夜話有懷晚研曾寓此三年》詩:「凌結銅蟾戢墨兵,衰疲那競世間名。」
? 清·杭世駿《<東城雜記>序》:「墨兵乍灑,筆陣橫飛。」------------------------------墨兵mò bīng 补证条目
1.指史书。 ? 宋黄震《黄氏日钞·孙承节墓志铭》:「年十餘歲,應科舉不偶,退而編三皇五帝而下,迄於五代,名曰野史;纂無極太極以來,至於時政,名曰墨兵。」 ? 元耶律铸《阅史》诗:「判花視草風騷將,倚斷雲窗閲墨兵。」
墨裁mò cái明清流行的八股文范本。
●《孽海花》第二回:「一个中年长龙脸的姓钱,名瑞敏,号唐卿,是个墨裁高手。」参见「墨选」。★「墨裁」在《汉语大词典》第2963页 第2卷 1219墨裁mò cái明·清流行的八股文範本。
? 《孽海花》第二回:「一個中年長龍臉的姓錢,名瑞敏,號唐卿,是個墨裁高手。」參見「墨選」。
墨彩mò cǎi谓图画中深浅程度不同的墨色。
●唐澹交《写真》诗:「水花凝幻质,墨彩染空尘。」
●阿英《民元以前的中国年画发展概貌》:「最突出的成就是运用墨彩,就是用不同程度深浅的黑色,取得匀称调和的多彩的效果。」墨彩(2)mò cǎi(无)★「墨彩」在《汉语大词典》第2962页 第2卷 1218墨彩mò cǎi(參見墨綵)亦作「墨綵」。 謂圖畫中深淺程度不同的墨色。
? 唐·澹交《寫真》詩:「水花凝幻質,墨綵染空塵。」
? 阿英《民元以前的中國年畫發展概貌》:「最突出的成就是運用墨彩,就是用不同程度深淺的黑色,取得勻稱調和的多彩的效果。」
★「墨綵」在《汉语大词典》第2964页 第2卷 1220墨綵(墨綵,墨彩)見「墨彩」。
墨惨mò cǎn黑色的丧服。
●《旧唐书o柳冕传》:「皇太子今若抑哀公除,墨惨朝觐,归至本院,依旧衰麻。」亦称「墨惨衣」。
●宋丁谓《晋公谈录·墨惨衣》:「艾仲孺侍郎言:祖母始嫁衣笥中有墨惨衣。妯娌问之,云父母令候夫家私忌日,着此慰尊长。今此礼亦亡。」★「墨惨」在《汉语大词典》第2964页 第2卷 1220参见:墨慘
墨惨衣mò cǎn yī见「墨惨」。★「墨惨衣」在《汉语大词典》第2964页 第2卷 1220参见:墨慘衣
★「墨慘」在《汉语大词典》第2964页 第2卷 1220墨慘mò cǎn(墨慘,墨惨)黑色的喪服。
? 《舊唐書o柳冕傳》:「皇太子今若抑哀公除,墨慘朝覲,歸至本院,依舊衰麻。」亦稱「墨慘衣」。
? 宋·丁謂《晉公談錄o墨慘衣》:「艾仲孺侍郎言:祖母始嫁衣笥中有墨慘衣。妯娌問之,云父母令候夫家私忌日,着此慰尊長。今此禮亦亡。」
★「墨慘衣」在《汉语大词典》第2964页 第2卷 1220墨慘衣mò cǎn yī(墨慘衣,墨惨衣)見「墨慘」。
墨曹 州郡主管刑法的官吏。 ? 《通典o职官十五》:「司法參軍,兩漢有決曹、賊曹掾,主刑法。歷代皆有,或謂之賊曹,或爲法曹,或爲墨曹。」
墨曹都统mò cáo dū tǒng笔的谑称。
●明彭大翼《山堂肆考o器用》:「薛稷封笔为墨曹都统,黑水郡王兼毫州刺史。」★「墨曹都统」在《汉语大词典》第2962页 第2卷 1218参见:墨曹都統
★「墨曹都統」在《汉语大词典》第2962页 第2卷 1218墨曹都統mò cáo dū tǒng(墨曹都統,墨曹都统)筆的謔稱。
? 明·彭大翼《山堂肆考o器用》:「薛稷封筆為墨曹都統,黑水郡王兼毫州刺史。」
墨冊mò cè(墨冊,墨册)明·清時主考從鄉試、會試中式的試卷中選擇刊印的文章。供准備應考的人閱讀鑽研。
? 清·吳敏樹《業師兩先生傳》:「﹝秦維城﹞間亦窺場屋墨冊,以備應試。」
墨册mò cè明清时主考从乡试、会试中式的试卷中选择刊印的文章。供准备应考的人阅读钻研。
●清吴敏树《业师两先生传》:「﹝秦维城﹞间亦窥场屋墨册,以备应试。」★「墨册」在《汉语大词典》第2959页 第2卷 1215参见:墨冊
墨策mò cè谓科举时用书面形式策对。
●宋王谠《唐语林o补遗四》:「唐朝初,明经取通两经。先帖文,乃案章疏,试墨策十道……后明经停墨策,试口义并时务策三道。」★「墨策」在《汉语大词典》第2963页 第2卷 1219墨策mò cè謂科舉時用書面形式策對。
? 宋·王讜《唐語林o補遺四》:「唐朝初,明經取通兩經。先帖文,乃案章疏,試墨策十道……後明經停墨策,試口義併時務策三道。」
1.见"墨敕"。★「墨勑」在《汉语大词典》第2962页 第2卷 1218
墨场mò chǎng谓书画家、词章家会集之所。
●唐宋之问《伤王七秘书监》诗:「书乃墨场绝,文称词伯雄。」
●唐钱起《太子李舍人城东别业与二三文友逃暑》诗:「兹夕兴难尽,澄罍照墨场。」★「墨场」在《汉语大词典》第2963页 第2卷 1219参见:墨場
★「墨場」在《汉语大词典》第2963页 第2卷 1219墨場mò chǎng(墨場,墨场)謂書畫家、詞章家會集之所。
? 唐·宋之問《傷王七秘書監》詩:「書乃墨場絕,文稱詞伯雄。」
? 唐·錢起《太子李舍人城東別業與二三文友逃暑》詩:「茲夕興難盡,澄罍照墨場。」
墨车mò chē不加文饰的黑色车乘。周制,大夫所乘。
●《周礼o春官·巾车》:「大夫乘墨车。」郑玄注:「墨车,不画也。」
●《仪礼o士昏礼》:「主人爵弁,纁裳缁袘,从者毕玄端,乘墨车。」
●清袁枚《随园随笔·摘注<论语>》:「诸侯乘墨车以朝,而囚服以见天子。偏驾者在旁之副车也。」★「墨车」在《汉语大词典》第2960页 第2卷 1216参见:墨車
★「墨車」在《汉语大词典》第2960页 第2卷 1216墨車mò chē(墨車,墨车)不加文飾的黑色車乘。
? 周制,大夫所乘。
? 《周禮o春官o巾車》:「大夫乘墨車。」
? 鄭玄注:「墨車,不畫也。」
? 《儀禮o士昏禮》:「主人爵弁,纁裳緇袘,從者畢玄端,乘墨車。」
? 清·袁枚《隨園隨筆o摘注<論語>》:「諸侯乘墨車以朝,而囚服以見天子。偏駕者在旁之副車也。」
墨坼 古代占卜时用火烤灼龟板,根据所现裂纹定吉凶,龟板裂纹叫墨坼。 ? 《周礼o春官·大卜》「其經兆之體皆百有二十」汉郑玄注:「每體十?,體有五色,又重之以墨坼也。」
墨臣mò chén贪赃不法的臣子。
●明张居正《少师斋徐相公八十寿序》:「当嘉靖季年,墨臣柄国,吾师所为矫枉以正,激浊而清者,幸及耳目。」★「墨臣」在《汉语大词典》第2959页 第2卷 1215墨臣mò chén貪贓不法的臣子。
? 明·張居正《少師齋徐相公八十壽序》:「當嘉靖季年,墨臣柄國,吾師所為矯枉以正,激濁而清者,幸及耳目。」
墨程mò chéng程文墨卷。清代称乡会试时主考和房考官拟作的为应试人取法的八股文为程文,称取中士子的文章为墨卷。
●《儒林外史》第十三回:「本坊敦请处州马纯上先生精选三科乡会墨程。」参阅清赵翼《陔余丛考o程文墨卷》。★「墨程」在《汉语大词典》第2963页 第2卷 1219★「墨程」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墨程mò chéng程文墨卷。
? 清代稱鄉會試時主考和房考官擬作的為應試人取法的八股文為程文,稱取中士子的文章為墨卷。
? 《儒林外史》第十三回:「本坊敦請處州·馬純上先生精選三科鄉會墨程。」參閱清·趙翼《陔餘叢考o程文墨卷》。
1.狡诈;无赖。★「墨杘」在《汉语大词典》第2960页 第2卷 1216★「墨杘」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
墨痴mò chī谓不善于使墨的书画家。
●明陆树声《清暑笔谈》:「书画家不善使墨,谓之墨痴。」★「墨痴」在《汉语大词典》第2964页 第2卷 1220★「墨痴」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参见:墨癡
★「墨癡」在《汉语大词典》第2964页 第2卷 1220墨癡mò chī(墨癡,墨痴)謂不善於使墨的書畫家。
? 明·陸樹聲《清暑筆談》:「書畫家不善使墨,謂之墨癡。」
墨池mò chí 1.
洗笔砚的池子。著名书法家汉张芝、晋王羲之等,均有「墨池」传说著称后世。
●唐裴说《怀素台歌》:「永州东郭有奇怪,笔家墨池遗迹在。」
●宋曾巩《墨池记》:「﹝临川﹞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 2.
●宋范正敏《遯斋闲览o墨地皮棚》:「王僧彦父名师古,常自呼砚为墨池。」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文房四宝都拈住,谩把松烟试,墨池点得兔毫浓,拂拭锦笺一纸。」
●郁达夫《采石矶》七:「他拿起笔来,往墨池里扫了几扫,就模模糊糊的写了下去。」 3.
指习书写字处。
●唐元稹《酬乐天早春闲游西湖》诗:「墨池怜嗜学,丹青羡登真。」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八:「白首何人?墨池谁子?后生是畏,前圣有言。」
●明沈德符《野获编·玩具·高丽贡纸》:「其表文咨文俱卤悍之甚,不足供墨池下陈矣。」 4.
制笔时,以羊青毛为最内层,以兔毫为次层,做成「墨池」(又称「笔柱」、「承墨」),用以吸墨。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o笔墨》:「以所整羊毛中截,用衣中心--名曰‘笔柱’,或曰‘墨池’、‘承墨’。复用毫青衣羊青毛外,如作柱法,使中心齐,亦使平均。」★「墨池」在《汉语大词典》第2960页 第2卷 1216墨池mò chí 1.
洗筆硯的池子。著名書法家漢·張芝、晉·王羲之等,均有「墨池」傳說著稱後世。
? 唐·裴說《懷素臺歌》:「永州東郭有奇怪,筆家墨池遺跡在。」
? 宋·曾鞏《墨池記》:「﹝臨川﹞新城之上,有池窪然,而方以長,曰王羲之之墨池。」 2.
? 宋·范正敏《遯齋閑覽o墨地皮棚》:「王僧彥父名師古,常自呼硯為墨池。」
?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四:「文房四寶都拈住,謾把松煙試,墨池點得兔毫濃,拂拭錦箋一紙。」
? 郁達夫《采石磯》七:「他拿起筆來,往墨池裏掃了幾掃,就模模糊糊的寫了下去。」 3.
指習書寫字處。
? 唐·元稹《酬樂天早春閑游西湖》詩:「墨池憐嗜學,丹青羨登真。」
? 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八:「白首何人?墨池誰子?後生是畏,前聖有言。」
? 明·沈德符《野獲編o玩具o高麗貢紙》:「其表文咨文俱鹵悍之甚,不足供墨池下陳矣。」 4.
製筆時,以羊青毛為最內層,以兔毫為次層,做成「墨池」(又稱「筆柱」、「承墨」),用以吸墨。
?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o筆墨》:「以所整羊毛中截,用衣中心--名曰‘筆柱’,或曰‘墨池’、‘承墨’。復用毫青衣羊青毛外,如作柱法,使中心齊,亦使平均。」
散文篇名。北宋曾巩作。墨池,在今江西临川。相传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池边习字,池水尽黑。文章根据这一故事,阐明要有所成就必须勤学苦练的道理,并认为精力、毅力比天分更为重要。
1.见"墨敕"。
墨敕mò chì 1.
《宋书o王昙首传》:「既无墨敕,又阙幡棨,虽称上旨,不异单刺。」
●宋司马光《论夜开宫门状》:「虽陛下慈爱至深,然门阙之禁,不可不严。若以式律言之,夜开宫殿门及城门者,皆须有墨敕鱼符。」
●宋沈括《梦溪笔谈o官政一》:「河北盐法,太祖皇帝尝降墨敕,听民间贾贩,唯收税钱,不许官榷。」 2.
由皇帝亲笔书写,不经外廷盖印而直接下达的命令。
●《宋书o王昙首传》:「既无墨敕,又阙幡棨,虽称上旨,不异单刺。」
●宋司马光《论夜开宫门状》:「虽陛下慈爱至深,然门阙之禁,不可不严。若以式律言之,夜开宫殿门及城门者,皆须有墨敕鱼符。」
●宋沈括《梦溪笔谈o官政一》:「河北盐法,太祖皇帝尝降墨敕,听民间贾贩,唯收税钱,不许官榷。」★「墨敕」在《汉语大词典》第2961页 第2卷 1217墨敕mò chì 1.
《宋書o王曇首傳》:「既無墨敕,又闕幡棨,雖稱上旨,不異單刺。」
? 宋·司馬光《論夜開宮門狀》:「雖陛下慈愛至深,然門闕之禁,不可不嚴。若以式律言之,夜開宮殿門及城門者,皆須有墨敕魚符。」
? 宋·沈括《夢溪筆談o官政一》:「河北鹽法,太祖皇帝嘗降墨敕,聽民間賈販,唯收稅錢,不許官榷。」 2.
由皇帝親筆書寫,不經外廷蓋印而直接下達的命令。
? 《宋書o王曇首傳》:「既無墨敕,又闕幡棨,雖稱上旨,不異單刺。」
? 宋·司馬光《論夜開宮門狀》:「雖陛下慈愛至深,然門闕之禁,不可不嚴。若以式律言之,夜開宮殿門及城門者,皆須有墨敕魚符。」
? 宋·沈括《夢溪筆談o官政一》:「河北鹽法,太祖皇帝嘗降墨敕,聽民間賈販,唯收稅錢,不許官榷。」
墨敕斜封mò chì xié fēng用斜封下达的墨敕。唐中宗时权宠用事,任命官吏不遵制度,常由皇帝直接颁下敕书,用斜封付中书执行,时人称为斜封官。
●《旧唐书o后妃传上·中宗韦庶人》:「时上官昭容与其母郑氏及尚宫紫氏、贺娄氏树用亲党,广纳货赂,别降墨敕斜封授官,或出臧获屠贩之类,累居荣秩。」参见「墨敕」。★「墨敕斜封」在《汉语大词典》第2962页 第2卷 1218★「墨敕斜封」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墨敕斜封mò chì xié fēng用斜封下達的墨敕。
? 唐中宗時權寵用事,任命官吏不遵制度,常由皇帝直接頒下敕書,用斜封付中書執行,時人稱為斜封官。
? 《舊唐書o后妃傳上o中宗韋庶人》:「時上官昭容與其母鄭氏及尚宮紫氏、賀婁氏樹用親黨,廣納貨賂,別降墨敕斜封授官,或出臧獲屠販之類,累居榮秩。」參見「墨敕」。
墨楮mò chǔ墨和纸。泛指各种文具。
●清龚自珍《海门先啬陈君祠堂碑文》:「君之屋于海也,几六十年,不蓄墨楮,结绳而治。」★「墨楮」在《汉语大词典》第2963页 第2卷 1219墨楮mò chǔ墨和紙。泛指各種文具。
? 清·龔自珍《海門先嗇陳君祠堂碑文》:「君之屋於海也,幾六十年,不蓄墨楮,結繩而治。」
墨缞mò shuāi黑色丧服。
●《魏书o李彪传》:「愚谓如有遭大父母、父母丧者,皆听终服……其军戎之警,墨缞从役,虽愆于礼,事所宜行也。」
●《旧五代史o梁书·敬翔传》:「臣闻李亚子自墨缞统众,于今十年,每攻城临阵,无不亲当矢石。」
●清昭梿《啸亭杂录o癸酉之变》:「时科尔沁贝勒鄂尔哲依图有母丧,闻变,墨缞守神武门外,纪律颇严。」★「墨缞」在《汉语大词典》第2964页 第2卷 1220参见:墨縗
墨缞从戎mò shuāi cóng róng见「墨绖从戎」。★「墨缞从戎」在《汉语大词典》第2964页 第2卷 1220参见:墨縗從戎
★「墨縗」在《汉语大词典》第2964页 第2卷 1220墨縗mò shuāi(墨縗,墨缞)黑色喪服。
? 《魏書o李彪傳》:「愚謂如有遭大父母、父母喪者,皆聽終服……其軍戎之警,墨縗從役,雖愆於禮,事所宜行也。」
? 《舊五代史o梁書o敬翔傳》:「臣聞李亞子自墨縗統眾,於今十年,每攻城臨陣,無不親當矢石。」
? 清·昭槤《嘯亭雜錄o癸酉之變》:「時科爾沁貝勒鄂爾哲依圖有母喪,聞變,墨縗守神武門外,紀律頗嚴。」
★「墨縗從戎」在《汉语大词典》第2964页 第2卷 1220墨縗從戎mò shuāi cóng róng(墨縗從戎,墨缞从戎)見「墨絰從戎」。
墨荡子mò dàng zǐ磨墨并用来盛放墨汁的盒子。
●《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季遐年﹞不由分说,走到自己房里,拿出一个大墨荡子来。」★「墨荡子」在《汉语大词典》第2964页 第2卷 1220参见:墨盪子
★「墨盪子」在《汉语大词典》第2964页 第2卷 1220★「墨盪子」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墨盪子mò dàng zǐ(墨盪子,墨荡子)磨墨並用來盛放墨汁的盒子。
? 《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季遐年﹞不由分說,走到自己房裏,拿出一個大墨盪子來。」
墨绖mò dié见「墨衰绖」。★「墨绖」在《汉语大词典》第2963页 第2卷 1219参见:墨絰
墨绖从戎mò dié cóng róng亦作「墨缞从戎」。古代居丧,在家守制,丧服用白色;如有战事须任军职者,则服黑以代,谓之「墨绖从戎」。
●清周亮工《书影》卷六:「旧制:文臣丁忧起复,必先授武官,盖用墨缞从戎之义,示不得已也。」
●《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拿为亲穿孝论,假如遇着军事,正在军兴旁午,也只得墨绖从戎。」
●王闿运《衡阳彭公行状》:「臣墨绖从戎,创立水师,非敢曰移孝作忠;良以先臣曾受朝廷一命之荣,臣母亦时以忠义相勖,当多难之日,义不得顾私情也。」★「墨绖从戎」在《汉语大词典》第2963页 第2卷 1219参见:墨絰從戎
★「墨絰」在《汉语大词典》第2963页 第2卷 1219★「墨絰」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墨絰mò dié(墨絰,墨绖)見「墨衰絰」。
★「墨絰從戎」在《汉语大词典》第2963页 第2卷 1219墨絰從戎mò dié cóng róng(墨絰從戎,墨绖从戎)亦作「墨縗從戎」。 古代居喪,在家守制,喪服用白色;如有戰事須任軍職者,則服黑以代,謂之「墨絰從戎」。
? 清·周亮工《書影》卷六:「舊制:文臣丁憂起復,必先授武官,蓋用墨縗從戎之義,示不得已也。」
? 《兒女英雄傳》第十七回:「拿為親穿孝論,假如遇着軍事,正在軍興旁午,也只得墨絰從戎。」
? 王闓運《衡陽彭公行狀》:「臣墨絰從戎,創立水師,非敢曰移孝作忠;良以先臣曾受朝廷一命之榮,臣母亦時以忠義相勗,當多難之日,義不得顧私情也。」
墨斗mò dǒu木工画直线的工具。
●元李冶《敬斋古今黈》卷八:「又闻墨斗谜云:‘我有一张琴,一弦藏在腹,莫笑墨如鸦,正尽人间曲。’」
●王汶石《大木匠》一:「窗前有一张木桌,桌上摆着墨斗、曲尺、土白纸。」★「墨斗」在《汉语大词典》第2959页 第2卷 1215★「墨斗」在《现代汉语词典》第918页★「墨斗」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墨斗mò dǒu木工畫直線的工具。
? 元·李冶《敬齋古今黈》卷八:「又聞墨斗謎云:‘我有一張琴,一弦藏在腹,莫笑墨如鴉,正盡人間曲。’」王汶石《大木匠》一:「窗前有一張木桌,桌上擺着墨斗、曲尺、土白紙。」
墨斗鱼mò dǒu yú乌贼的俗称。参见「墨鱼」。★「墨斗鱼」在《汉语大词典》第2959页 第2卷 1215★「墨斗鱼」在《现代汉语词典》第918页参见:墨斗魚
★「墨斗魚」在《汉语大词典》第2959页 第2卷 1215★「墨斗魚」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墨斗魚mò dǒu yú(墨斗魚,墨斗鱼)烏賊的俗稱。參見「墨魚」。
墨杜萨(medusa) : 一译「美杜莎」。希腊神话中的怪物。原为美女,因冒犯女神雅典娜,头发变成毒蛇,面貌奇丑无比。谁被她看一眼,就立刻变成石头。后被英雄珀尔修斯杀死。★「墨杜萨」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精确】方式查无词条,推荐使用【模糊】或【词首】方式查找。
参见:墨對
墨對 书面回答皇帝所提出的问题。 ? 《唐大诏令集o举荐上》贞观十八年《荐举贤能诏》:「朕乃以其未覩闕庭,能無戰悚,令於内省,更以墨對。雖構思彌日,終不達問旨。」
墨娥mò é相传唐姑臧太守张宪使家伎代书札,号墨娥。
●唐冯贽《云仙杂记o凤窠群女》:「姑臧太守张宪使倡伎:奏书者,号传芳妓;酌酒者,号龙津女;传食者,号仙盘使;代书札者,号墨娥。」★「墨娥」在《汉语大词典》第2962页 第2卷 1218墨娥mò é相傳唐·姑臧太守張憲使家伎代書札,號墨娥。
? 唐·馮贄《雲仙雜記o鳳窠群女》:「姑臧太守張憲使倡伎:奏書者,號傳芳妓;酌酒者,號龍津女;傳食者,號仙盤使;代書札者,號墨娥。」
华侨称「新金山」。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人口连郊区286?4万(1983年)。全国重要经济、贸易中心。工业以机械、汽车、炼油等为主。海、陆、空交通枢纽。农牧产品输出港。有大学、植物园、美术馆、海滨浴场等。★「墨尔本」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澳大利亚的大学。1853年创建于墨尔本。设有农林、建筑及规划、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牙科、兽医、教育、法学、音乐、经济及商业等学院。★「墨尔本大学」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墨法mò fǎ 1.
书画的技法。
●唐柳宗元《祭弟宗直文》:「汝墨法绝代,知音尚稀,及所著文,不令沉没,吾皆收录,以授知音。」
●宋王安石《中茅峰石上徐锴篆字题名》诗:「百年风雨草苔昏,尚有当年墨法存。」
●清侯方域《倪云林十万图记》:「河阳名熙,世传其《潇湘图》最精,此盖借意成之,而墨法在有无之间,居然苍润。」 2.
造墨的方法。
●宋何薳《春渚纪闻o烟香自有龙麝气》:「西洛王迪,隐君子也。其墨法止用远烟、鹿胶二物,铣泽出陈赡之右。」★「墨法」在《汉语大词典》第2961页 第2卷 1217墨法mò fǎ 1.
書畫的技法。
? 唐·柳宗元《祭弟宗直文》:「汝墨法絕代,知音尚稀,及所著文,不令沉沒,吾皆收錄,以授知音。」
? 宋·王安石《中茅峰石上徐鍇篆字題名》詩:「百年風雨草苔昏,尚有當年墨法存。」
? 清·侯方域《倪雲林十萬圖記》:「河陽名熙,世傳其《瀟湘圖》最精,此蓋借意成之,而墨法在有無之間,居然蒼潤。」 2.
造墨的方法。
? 宋·何薳《春渚紀聞o煙香自有龍麝氣》:「西洛·王迪,隱君子也。其墨法止用遠煙、鹿膠二物,銑澤出陳贍之右。」
中国画技法术语。用调节墨色的浓淡干湿的方法以取得描绘形象的生动效果。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运墨而五色具。」所谓「五色」,或指焦、浓、重、淡、清,或指浓、淡、干、湿、黑。语有不同而意则均指墨色的丰富变化。★「墨分五色」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墨分五色」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
★「墨粉」在《现代汉语词典》第918页
墨封mò fēng犹墨敕。
●清黄与坚《金陵杂感》诗:「敕选良家降墨封,玉车轻幰进昭容。」★「墨封」在《汉语大词典》第2961页 第2卷 1217墨封mò fēng猶墨敕。
? 清·黃與堅《金陵雜感》詩:「敕選良家降墨封,玉車輕幰進昭容。」
墨绂mò fú犹墨绶。
●唐刘知几《史通o暗惑》:「墨绂长吏,黄绶群官,率彼吏人,颙然伫候。」★「墨绂」在《汉语大词典》第2963页 第2卷 1219参见:墨紱
★「墨紱」在《汉语大词典》第2963页 第2卷 1219墨紱mò fú(墨紱,墨绂)猶墨綬。
? 唐·劉知幾《史通o暗惑》:「墨紱長吏,黃綬群官,率彼吏人,顒然佇候。」
墨工mò gōng制墨的工匠。
●宋何薳《春渚纪闻o都下墨工》:「崇宁已来,都下墨工如张孜、陈昱、关珪……皆有声称,而精于样制。」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迩来墨工以水槽盛水,中列粗碗,然以桐油,上复覆以一碗,专人埽煤,和以牛胶揉成之,其法甚快,便谓之油烟。」
●明陶宗仪《辍耕录o墨》:「至唐末,墨工奚超与其子廷珪,自易水渡江,迁居歙州,南唐赐姓李氏,廷珪父子之墨,始集大成。」★「墨工」在《汉语大词典》第2959页 第2卷 1215墨工mò gōng製墨的工匠。
? 宋·何薳《春渚紀聞o都下墨工》:「崇寧已來,都下墨工如張孜、陳昱、關珪……皆有聲稱,而精於樣製。」
? 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十:「邇來墨工以水槽盛水,中列粗碗,然以桐油,上復覆以一碗,專人埽煤,和以牛膠揉成之,其法甚快,便謂之油煙。」
? 明·陶宗儀《輟耕錄o墨》:「至唐末,墨工奚超與其子廷珪,自易水渡江,遷居歙州,南唐賜姓李氏,廷珪父子之墨,始集大成。」
墨官mò guān造墨之官。
●宋晁冲之《以承宴墨赠僧法一》诗:「我闻江南墨官有诸奚,老超尚不如庭珪。后来承宴复秀出,喧然父子名相齐。」
●宋陈师道《后山谈丛》卷一:「南唐于饶置墨务,歙置砚务,扬置纸务,各有官……李本奚氏,以达赐国姓,世为墨官云。」★「墨官」在《汉语大词典》第2961页 第2卷 1217墨官mò guān造墨之官。
? 宋·晁沖之《以承宴墨贈僧法一》詩:「我聞江南墨官有諸奚,老超尚不如庭珪。後來承宴復秀出,喧然父子名相齊。」
? 宋·陳師道《後山談叢》卷一:「南唐於饒置墨務,歙置硯務,揚置紙務,各有官……李本奚氏,以達賜國姓,世為墨官云。」
墨海mò hǎi指大砚;大墨盆。
●宋苏易简《文房四谱o砚谱一》:「昔黄帝得玉一纽,治为墨海焉。其上篆文曰帝鸿氏之砚。」
●宋程俱《谢人惠砚》诗:「帝鸿墨海世不见,近爱端溪青紫砚。」
●清翟灏《通俗编o器用》:「今书大字用墨多,则以瓦盆磨之,谓其盆曰墨海。」
●施文心田冰《大匠之门》:「画室内,铺着深绿色毡子的画案上,放着待画的宣纸、墨海和墨。」★「墨海」在《汉语大词典》第2962页 第2卷 1218★「墨海」在《现代汉语词典》第918页★「墨海」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墨海」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墨海mò hǎi指大硯;大墨盆。
? 宋·蘇易簡《文房四譜o硯譜一》:「昔黃帝得玉一紐,治為墨海焉。其上篆文曰帝鴻氏之硯。」
? 宋程俱《謝人惠硯》詩:「帝鴻墨海世不見,近愛端溪青紫硯。」
? 清·翟灝《通俗編o器用》:「今書大字用墨多,則以瓦盆磨之,謂其盆曰墨海。」
? 施文心·田冰《大匠之門》:「畫室內,鋪着深綠色氈子的畫案上,放着待畫的宣紙、墨海和墨。」
墨盒mò hé文具。多用铜制,方形或圆形,内放丝绵,灌以墨汁,供毛笔蘸用,可省临时研磨之烦。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被他这么一招呼,倒不好意思空手出去了,只得拣了几个墨盒、笔套等件。」
●白桦《洛阳灯火》:「将军的日记是用墨笔写的--真有意思,战争时期他还能带墨盒。」亦称「墨盒子」。
●张天翼《温柔制造者》:「对不起,将来我得用墨盒子写字。」★「墨盒」在《汉语大词典》第2962页 第2卷 1218★「墨盒」在《现代汉语词典》第918页★「墨盒」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墨盒mò hé文具。多用銅製,方形或圓形,內放絲綿,灌以墨汁,供毛筆蘸用,可省臨時研磨之煩。
?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二回:「被他這麼一招呼,倒不好意思空手出去了,只得揀了幾個墨盒、筆套等件。」
? 白樺《洛陽燈火》:「將軍的日記是用墨筆寫的--真有意思,戰爭時期他還能帶墨盒。」亦稱「墨盒子」。
? 張天翼《溫柔製造者》:「對不起,將來我得用墨盒子寫字。」
墨盒子mò hé zi见「墨盒」。★「墨盒子」在《汉语大词典》第2962页 第2卷 1218墨盒子mò hé zi見「墨盒」。
墨黑mò hēi 1.
指女子画眉的颜色深黑。
●《战国策o楚策三》:「彼郑周之女,粉白墨黑,立于衢闾之间,非知而见之者,以为神。」褚祖耿集注:「姚注:别本作‘黛黑’……吴师道曰:墨,别本作‘黛’,画眉墨也。」 2.
阴晦如墨。亦形容极黑。
●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五:「俄日暮,风益亟,灯烛无所施,四座墨黑,不辨眉目矣。」
●郭沫若《革命春秋》四:「夜雨微微地下着,夜景是一团墨黑。」★「墨黑」在《汉语大词典》第2963页 第2卷 1219★「墨黑」在《现代汉语词典》第918页★「墨黑」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墨黑mò hēi 1.
指女子畫眉的顏色深黑。
? 《戰國策o楚策三》:「彼鄭·周之女,粉白墨黑,立於衢閭之間,非知而見之者,以為神。」
? 褚祖耿集注:「姚注:別本作‘黛黑’……吳師道曰:墨,別本作‘黛’,畫眉墨也。」 2.
陰晦如墨。亦形容極黑。
? 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卷五:「俄日暮,風益亟,燈燭無所施,四座墨黑,不辨眉目矣。」
? 郭沫若《革命春秋》四:「夜雨微微地下着,夜景是一團墨黑。」
墨痕mò hén 1.
墨黑的痕迹。
●元汤垕《画鉴》:「中心画一龙头一左臂,云气腾涌,墨痕如臂大。」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o瑞云》:「额上有指印,黑如墨,濯之益真。过数日,墨痕渐阔。」 2.
指前人留下的诗文书画等。
●清余怀《板桥杂记o丽品》:「涉猎文艺,粉掏墨痕,纵横缥帙,是李易安之流也。」
●清马位《秋窗随笔》九一:「偶检旧箧,得其诗十余首,墨痕零落,回忆曩昔,如尘如梦。」★「墨痕」在《汉语大词典》第2963页 第2卷 1219★「墨痕」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墨痕mò hén 1.
墨黑的痕跡。
? 元·湯垕《畫鑒》:「中心畫一龍頭一左臂,雲氣騰湧,墨痕如臂大。」
? 清·蒲松齡《聊齋志异o瑞雲》:「額上有指印,黑如墨,濯之益真。過數日,墨痕漸闊。」 2.
指前人留下的詩文書畫等。
? 清·余懷《板橋雜記o麗品》:「涉獵文藝,粉搯墨痕,縱橫縹帙,是李易安之流也。」
? 清·馬位《秋窗隨筆》九一:「偶檢舊篋,得其詩十餘首,墨痕零落,回憶曩昔,如塵如夢。」
墨花mò huā 1.
指砚石上的墨渍花纹。
●唐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
●宋梅尧臣《杜庭之赠端溪圆砚》诗:「微分鸲目莹,尚渍墨花碧。」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o艺文赏鉴》:「成化间,有百户吴东升者,亦善楷书,刘士亨寄之诗云:‘墨花香满砚池头,尽说能书老户侯。’」 2.
指水墨花卉画。
●元汤垕《画鉴》:「徽宗性嗜画。作花鸟、山石、人物,入妙品;作墨花、墨石,间有入神品者。」
●明陶宗仪《辍耕录o落水兰亭》:「﹝彝斋﹞酷嗜古法书名画,能作墨花,于水仙尤长。」
●清吴伟业《画中九友歌》:「华亭尚书天人流,墨花五色风云浮。」★「墨花」在《汉语大词典》第2960页 第2卷 1216★「墨花」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墨花mò huā 1.
指硯石上的墨漬花紋。
? 唐·李賀《楊生青花紫石硯歌》:「紗帷晝暖墨花春,輕漚漂沫松麝薰。」
? 宋·梅堯臣《杜庭之贈端溪圓硯》詩:「微分鴝目瑩,尚漬墨花碧。」
? 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餘o藝文賞鑒》:「成化間,有百戶吳東升者,亦善楷書,劉士亨寄之詩云:‘墨花香滿硯池頭,盡說能書老戶侯。’」 2.
指水墨花卉畫。
? 元·湯垕《畫鑒》:「徽宗性嗜畫。作花鳥、山石、人物,入妙品;作墨花、墨石,間有入神品者。」
? 明·陶宗儀《輟耕錄o落水蘭亭》:「﹝彝齋﹞酷嗜古法書名畫,能作墨花,於水仙尤長。」
? 清·吳偉業《畫中九友歌》:「華亭尚書天人流,墨花五色風雲浮。」
墨灰mò huī黑灰色。
●茅盾《子夜》十三:「闪电瞥过长空,照见满天的乌云,现在不复是墨灰的一片,而是分了浓淡。」★「墨灰」在《汉语大词典》第2959页 第2卷 1215墨灰mò huī黑灰色。
? 茅盾《子夜》十三:「閃電瞥過長空,照見滿天的烏雲,現在不復是墨灰的一片,而是分了濃淡。」
墨迹mò jì(无)墨迹(2)mò jì 1.
墨色的痕迹;用墨钩勒的线条。
●宋沈括《梦溪笔谈o书画》:「诸黄画花,妙在赋色,用笔极其新细,殆不见墨迹,但以轻色染成,谓之写生。」
●明马愈《马氏日抄o蟹芦图》:「其蝤蛑媻珊、沙狗疾走之状,宛然在于墨迹浓淡点染间。」
●清昭梿《啸亭杂录o五国城》:「掘得宋徽宗所画鹰轴,用紫檀匣盛瘗千余年,墨迹如新。」 2.
书、画的真迹;某人亲手写的字或画的画。
●《南史o范晔传》:「上示以晔墨迹,晔乃引罪。」
●唐张籍《和左司元郎中秋居》之二:「学书求墨迹,酿酒爱朝和。」
●清钱泳《履园丛话o碑帖·家刻》:「余生平无所嗜好,最喜阅古法帖,而又喜看古人墨迹。」
●马南村《燕山夜话·选帖和临池》:「因为敬仰他的为人,所以也重视他的墨迹。」墨迹(3)mò jì(无)★「墨迹」在《汉语大词典》第2961页 第2卷 1217★「墨迹」在《现代汉语词典》第918页★「墨迹」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墨迹mò jì(參見墨跡,墨蹟)
【墨迹未干】成语解释:写字的墨迹还没有干。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墨迹未干】成语出处:童小鹏《毛主席到重庆》:“《双十协定》的墨迹未干,国民党军队就大举进犯我晋冀鲁豫解放区和中原解放区。”【墨迹未干】成语故事:【墨迹未干】成语标签:主谓式成语,四字成语,M开头的成语
★「墨跡」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墨跡(墨跡,墨迹)見「墨蹟」。
墨蹟(墨蹟,墨迹)亦作「墨跡」。 1.
墨色的痕跡;用墨鉤勒的線條。
? 宋·沈括《夢溪筆談o書畫》:「諸黃畫花,妙在賦色,用筆極其新細,殆不見墨跡,但以輕色染成,謂之寫生。」
? 明·馬愈《馬氏日抄o蟹蘆圖》:「其蝤蛑媻珊、沙狗疾走之狀,宛然在於墨蹟濃淡點染間。」
? 清·昭槤《嘯亭雜錄o五國城》:「掘得宋徽宗所畫鷹軸,用紫檀匣盛瘞千餘年,墨跡如新。」 2.
書、畫的真跡;某人親手寫的字或畫的畫。
? 《南史o范曄傳》:「上示以曄墨跡,曄乃引罪。」
? 唐·張籍《和左司元郎中秋居》之二:「學書求墨跡,釀酒愛朝和。」
? 清·錢泳《履園叢話o碑帖o家刻》:「余生平無所嗜好,最喜閱古法帖,而又喜看古人墨蹟。」
? 馬南村《燕山夜話o選帖和臨池》:「因為敬仰他的為人,所以也重視他的墨跡。」
墨家mò jiā谓战国初年墨翟所创立的学派。后学有相里氏、相夫氏、邓陵氏等。见《韩非子o显学》。
●《汉书o艺文志》:「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墨家」在《汉语大词典》第2962页 第2卷 1218★「墨家」在《现代汉语词典》第918页★「墨家」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墨家」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墨家mò jiā謂戰國初年墨翟所創立的學派。後學有相里氏、相夫氏、鄧陵氏等。見《韓非子o顯學》。
? 《漢書o藝文志》:「墨家者流,蓋出於清廟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貴儉;養三老五更,是以兼愛;選士大射,是以上賢;宗祀嚴父,是以右鬼;順四時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視天下,是以上同。」
1. 战国时一个重要学派,创始人为墨翟。这个学派以「兼爱」「非攻」为本。
墨晶mò jīng水晶的一种,深棕色,略近黑色,可制眼镜片。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一回:「近来大兴戴墨晶眼镜。」
●鲁迅《彷徨·弟兄》:「白问山却毫不介意,立刻戴起玳瑁边墨晶眼镜,同到靖甫的房里来。」
●郭沫若《山中杂记》三:「一双黑眼如像墨晶。」★「墨晶」在《汉语大词典》第2963页 第2卷 1219★「墨晶」在《现代汉语词典》第918页★「墨晶」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墨晶」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墨晶mò jīng水晶的一種,深棕色,略近黑色,可製眼鏡片。
?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一回:「近來大興戴墨晶眼鏡。」
? 魯迅《彷徨o弟兄》:「白問山卻毫不介意,立刻戴起玳瑁邊墨晶眼鏡,同到靖甫的房裏來。」
? 郭沫若《山中雜記》三:「一雙黑眼如像墨晶。」
墨井mò jǐng古指煤矿。
●《文选o左思<魏都赋>》:「墨井盐池,玄滋素液。」李周翰注:「墨井,井中有石如墨。」
●宋苏易简《文房四谱o墨谱》引《新安郡记》:「黟县南一十六里有石岭,上有石墨,土人多采以书;有石墨井,是昔人采墨之所。」★「墨井」在《汉语大词典》第2959页 第2卷 1215★「墨井」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墨井mò jǐng古指煤礦。
? 《文選o左思<魏都賦>》:「墨井鹽池,玄滋素液。」
? 李周翰注:「墨井,井中有石如墨。」
? 宋·蘇易簡《文房四譜o墨譜》引《新安郡記》:「黟縣南一十六里有石嶺,上有石墨,土人多採以書;有石墨井,是昔人採墨之所。」
墨镜mò jìng用墨晶制成的眼镜。亦泛指用黑色、墨绿色或茶色等镜片做的眼镜。
●顾笑言《爱情交响诗·第一乐章》:「我躺着。透过茶色的墨镜望去,整个的世界都是玫瑰色的。」★「墨镜」在《汉语大词典》第2964页 第2卷 1220★「墨镜」在《现代汉语词典》第918页参见:墨鏡
★「墨鏡」在《汉语大词典》第2964页 第2卷 1220★「墨鏡」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墨鏡mò jìng(墨鏡,墨镜)用墨晶製成的眼鏡。亦泛指用黑色、墨綠色或茶色等鏡片做的眼鏡。
? 顧笑言《愛情交響詩o第一樂章》:「我躺着。透過茶色的墨鏡望去,整個的世界都是玫瑰色的。」
墨菊mò jú 1.
菊花的一个品种,花瓣紫黑色。
●元袁桷《澄怀录·终南山五老洞碑记》:「墨菊其色如墨,古用其汁以书字。」
●清周亮工《墨菊》诗序:「永寿里在汉畤,产墨菊,时人多取其汁为书;今人但求之楮颖间,少所见矣。」 2.
墨画的菊花。如:这幅墨菊,画得太好啦!★「墨菊」在《汉语大词典》第2962页 第2卷 1218墨菊mò jú 1.
菊花的一個品種,花瓣紫黑色。
? 元·袁桷《澄懷錄o終南山五老洞碑記》:「墨菊其色如墨,古用其汁以書字。」
? 清·周亮工《墨菊》詩序:「永壽里在漢畤,產墨菊,時人多取其汁為書;今人但求之楮穎間,少所見矣。」 2.
墨畫的菊花。如:這幅墨菊,畫得太好啦!
墨卷mò juàn 1.
明清科举制试卷名目之一。乡试、会试时,应试者用墨笔书写试卷,称墨卷。墨卷由誊录生用朱笔誊录,再送试官评阅,称朱卷。
●《明史o选举志二》:「考试者用墨,谓之墨卷;誊录用朱,谓之朱卷。」 2.
宋以来,称取中士人的文章为程文。
●清代刻录程文,试官往往按题自作一篇,亦称程文,因而把刻录的取中试卷改称墨卷。
●清顾炎武《日知录o程文》:「至本朝,先亦用士子程文刻录,后多主司所作,遂又分士子所作之文,别谓之墨卷。」★「墨卷」在《汉语大词典》第2961页 第2卷 1217★「墨卷」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墨卷」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墨卷mò juàn 1.
明·清科舉制試卷名目之一。鄉試、會試時,應試者用墨筆書寫試卷,稱墨卷。墨卷由謄錄生用朱筆謄錄,再送試官評閱,稱硃卷。
? 《明史o選舉志二》:「考試者用墨,謂之墨卷;謄錄用硃,謂之硃卷。」 2.
宋以來,稱取中士人的文章為程文。
? 清代刻錄程文,試官往往按題自作一篇,亦稱程文,因而把刻錄的取中試卷改稱墨卷。
? 清·顧炎武《日知錄o程文》:「至本朝,先亦用士子程文刻錄,後多主司所作,遂又分士子所作之文,別謂之墨卷。」
墨君mò jūn墨竹的雅称。
●宋孙奕《履斋示儿编·杂记·易物名》:「文与可画竹,亦名之曰墨君。」
●明杨慎《周五津寄锦笺并柬杨双泉》诗:「老来无复生花梦,锦字泥缄付墨君。」
●清查为仁《莲坡诗话》一三八:「徐芬若倩辇下名家三十余人,合作《芝仙书屋图》……孔东塘分得竹云:‘相思烟水三千里,倩写墨君纸上看。’」参见「墨竹」。★「墨君」在《汉语大词典》第2960页 第2卷 1216墨君mò jūn墨竹的雅稱。
? 宋·孫奕《履齋示兒編o雜記o易物名》:「文與可畫竹,亦名之曰墨君。」
? 明·楊慎《周五津寄錦箋並柬楊雙泉》詩:「老來無復生花夢,錦字泥緘付墨君。」
? 清·查為仁《蓮坡詩話》一三八:「徐芬若倩輦下名家三十餘人,合作《芝仙書屋圖》……孔東塘分得竹云:‘相思煙水三千里,倩寫墨君紙上看。’」參見「墨竹」。
墨卡托() : 荷兰地图学家。第一个设计了将地球表面描绘在平面上的投影方法,即墨卡托投影,使航海者能运用直线导航,不需要转换罗盘方向。编制的《墨卡托地图集》代表了16世纪西方地图的成就。★「墨卡托」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精确】方式查无词条,推荐使用【模糊】或【词首】方式查找。
墨刻mò kè谓对书画进行摹刻及用墨硾拓。
●明谢肇浙《五杂俎o人部三》:「《淳化》一出,天下翕然从风,其后临摹重儓,不知几十百种。盖墨刻之盛行,从此始也。」
●明沈德符《野获编·玩具·小楷墨刻》:「墨刻自阁帖后转盛,至本朝则种类愈繁。」
●清周亮工《书影》卷四:「予两过赵州柏林寺,见吴道子画水在佛殿后梁短壁上,波涛汹涌,翻澜骇沫,仰视之,目为之眩。州人有为墨刻者,有画为巨幅者,波澜层折,皆有可观。」★「墨刻」在《汉语大词典》第2961页 第2卷 1217墨刻mò kè謂對書畫進行摹刻及用墨硾拓。
? 明·謝肇淛《五雜俎o人部三》:「《淳化》一出,天下翕然從風,其後臨摹重儓,不知幾十百種。蓋墨刻之盛行,從此始也。」
? 明·沈德符《野獲編o玩具o小楷墨刻》:「墨刻自閣帖後轉盛,至本朝則種類愈繁。」
? 清·周亮工《書影》卷四:「予兩過趙州·柏林寺,見吳道子畫水在佛殿後樑短壁上,波濤洶湧,翻瀾駭沫,仰視之,目為之眩。州人有為墨刻者,有畫為巨幅者,波瀾層折,皆有可觀。」
墨客mò kè对文人的通称。
●汉扬雄《长杨赋》:「言未卒,墨客降席,再拜稽首。」按,《长杨赋序》谓:「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籍翰林以为主人,子墨为客卿以风。」赋中称客为「墨客」,后遂为文人之别称。
●唐杜甫《宴胡侍御书堂》诗:「翰林名有素,墨客兴无违。」
●宋陈亮《赠武川陈童子序》:「自古圣人,及若后世之贤智君子,骚人墨客,凡所以告语童子者,辞虽各出其所长,而大概不过此矣。」
●鲁迅《坟·从胡须说到牙齿》:「文人墨客大概是感性太锐敏了之故罢,向来就很娇气。」★「墨客」在《汉语大词典》第2962页 第2卷 1218★「墨客」在《现代汉语词典》第918页★「墨客」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墨客」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墨客mò kè對文人的通稱。
? 漢·揚雄《長楊賦》:「言未卒,墨客降席,再拜稽首。」按,《長楊賦序》謂:「聊因筆墨之成文章,故籍翰林以為主人,子墨為客卿以風。」賦中稱客為「墨客」,後遂為文人之別稱。
? 唐·杜甫《宴胡侍御書堂》詩:「翰林名有素,墨客興無違。」
? 宋·陳亮《贈武川陳童子序》:「自古聖人,及若後世之賢智君子,騷人墨客,凡所以告語童子者,辭雖各出其所長,而大概不過此矣。」
? 魯迅《墳o從鬍鬚說到牙齒》:「文人墨客大概是感性太銳敏了之故罷,向來就很嬌氣。」
【墨客骚人】成语解释:墨客:文人;骚人:诗人。泛指文人【墨客骚人】成语出处:唐·韩愈《祭薛中丞文》:“诗人墨客,争讽新篇。”【墨客骚人】成语故事:【墨客骚人】成语标签:四字成语,联合式成语,M开头的成语
墨兰mò lán 1.
墨画的兰。
●元汤垕《画鉴》:「赵孟坚字子固,墨兰最得其妙。其叶如铁,花茎亦佳。」
●明陶宗仪《辍耕录o狷洁》:「﹝郑所南﹞工画墨兰,不妄与人,邑宰求之不得。」
●清郑燮《与焦五斗书》:「早间遣奴子送墨兰一幅,想已呈览,乞为教正。」 2.
兰的一种。花深紫如墨,故名。★「墨兰」在《汉语大词典》第2964页 第2卷 1220参见:墨蘭
★「墨蘭」在《汉语大词典》第2964页 第2卷 1220墨蘭mò lán(墨蘭,墨兰) 1.
墨畫的蘭。
? 元·湯垕《畫鑒》:「趙孟堅字子固,墨蘭最得其妙。其葉如鐵,花莖亦佳。」
? 明·陶宗儀《輟耕錄o狷潔》:「﹝鄭所南﹞工畫墨蘭,不妄與人,邑宰求之不得。」
? 清·鄭燮《與焦五斗書》:「早間遣奴子送墨蘭一幅,想已呈覽,乞為教正。」 2.
蘭的一種。花深紫如墨,故名。
墨吏mò lì贪官污吏。
●《明史o魏观陶垕仲等传赞》:「太祖起闾右,稔墨吏为民害,尝以极刑处之。」
●清赵翼《谒补山制府奉呈》诗:「令肃百城无墨吏,官高一品尚书生。」★「墨吏」在《汉语大词典》第2959页 第2卷 1215★「墨吏」在《现代汉语词典》第918页★「墨吏」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墨吏」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墨吏mò lì貪官污吏。
? 《明史o魏觀陶垕仲等傳贊》:「太祖起閭右,稔墨吏為民害,嘗以極刑處之。」
? 清·趙翼《謁補山制府奉呈》詩:「令肅百城無墨吏,官高一品尚書生。」
墨林mò lín翰墨之林。比喻诗文书画荟萃之处。
●清叶廷琯《吹网录·虎丘贺方回题名》:「幸余有己亥所拓未损本,乃出以征同人题咏,兹录数章于后,聊以存墨林一段公案。」★「墨林」在《汉语大词典》第2961页 第2卷 1217墨林mò lín翰墨之林。比喻詩文書畫薈萃之處。
? 清·葉廷琯《吹網錄o虎丘賀方回題名》:「幸余有己亥所拓未損本,乃出以徵同人題詠,茲錄數章於後,聊以存墨林一段公案。」
墨路mò lù 1.
墨线。木工画在木料上用以校正曲直的线。
●许杰《邻居》二:「他的斧头下去时,却没有对准墨路。」 2.
比喻规矩。
●元无名氏《度柳翠》第四摺:「饶你嘴尖舌头,依然跟我墨路来。」★「墨路」在《汉语大词典》第2963页 第2卷 1219墨路mò lù 1.
墨線。木工畫在木料上用以校正曲直的線。
? 許杰《鄰居》二:「他的斧頭下去時,卻沒有對准墨路。」 2.
比喻規矩。
? 元·無名氏《度柳翠》第四摺:「饒你嘴尖舌頭,依然跟我墨路來。」
墨绿mò lǜ深绿色。
●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她身上穿的是浅绿色素绉绸的长夹衣,沿着三道一分半宽的墨绿色缎边。」
●峻青《秋色赋·在干旱的日子里》:「不仅是种上了,而且长得很好,禾苗墨绿墨绿的又壮又旺。」★「墨绿」在《现代汉语词典》第918页参见:墨綠
★「墨綠」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墨綠mò lǜ(墨綠,墨绿)深綠色。
? 冰心《我們太太的客廳》:「她身上穿的是淺綠色素縐綢的長夾衣,沿着三道一分半寬的墨綠色緞邊。」
? 峻青《秋色賦o在乾旱的日子裏》:「不僅是種上了,而且長得很好,禾苗墨綠墨綠的又壯又旺。」
1.深绿色。★「墨緑」在《汉语大词典》第2964页 第2卷 1220
墨麻mò má皇帝直接下达的诏书。
●《新唐书o钱徽传》:「文宗立,召拜尚书左丞。会宣墨麻,群臣在廷,方大寒,稍稍引避。」★「墨麻」在《汉语大词典》第2963页 第2卷 1219墨麻mò má皇帝直接下達的詔書。
? 《新唐書o錢徽傳》:「文宗立,召拜尚書左丞。會宣墨麻,群臣在廷,方大寒,稍稍引避。」
墨貌 面呈黑色,形容憔悴。 ? 唐柳宗元《送元暠师序》:「今元暠衣粗而食菲,病心而墨貌。」
墨梅mò méi墨画的梅。
●宋周密《志雅堂杂抄》:「衡州有花光山,长老仲仁能作墨梅,所谓花光梅是也。」
●元汤垕《画鉴》:「杨补之墨梅甚清绝,水仙亦奇,自号逃禅老人。」
●元夏文彦《图绘宝鉴》卷五:「王冕字元章,会稽人,能诗,善画墨梅,万蕊千花,自成一家。」★「墨梅」在《汉语大词典》第2962页 第2卷 1218墨梅mò méi墨畫的梅。
? 宋·周密《志雅堂雜抄》:「衡州有花光山,長老仲仁能作墨梅,所謂花光梅是也。」
? 元·湯垕《畫鑒》:「楊補之墨梅甚清絕,水仙亦奇,自號逃禪老人。」
? 元·夏文彥《圖繪寶鑒》卷五:「王冕字元章,會稽人,能詩,善畫墨梅,萬蕊千花,自成一家。」
中国画。元代王冕作。纸本立轴。水墨。画面上梅梢倒垂,桠杈重重,枝条密缀朵朵梅花,如一天繁星,珠胎隐现,风神绰约,仿佛乾坤清气尽被摄入其中。为作者繁梅画的代表作。★「墨梅图」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墨幪」在《汉语大词典》第2964页 第2卷 1220墨幪mò méng古代象刑的一種。在犯人頭上蒙以黑巾。
? 《尚書大傳》卷一:「唐·虞之象刑:上刑,赭衣不純;中刑,雜屨;下刑,墨幪。以居州里而民恥之。」
墨蒙mò méng古代象刑的一种。在犯人头上蒙以黑巾。
●《尚书大传》卷一:「唐虞之象刑:上刑,赭衣不纯;中刑,杂屦;下刑,墨蒙。以居州里而民耻之。」
墨面mò miàn 1.
脏黑的面容。
●《淮南子o览冥训》:「美人拿首,墨面而不容;曼声吞炭,内闭而不歌。」 2.
犹墨刑。在面额上刺字后涂以墨。
●《三国志o魏志·袁绍传》「﹝绍﹞忧死」裴松之注引《典论》:「刘氏性酷妒,绍死,僵尸未殡,宠妾五人,刘尽杀之;以为死者有知,当复见绍于地下,乃髡头墨面以毁其形。」★「墨面」在《汉语大词典》第2961页 第2卷 1217★「墨面」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墨面mò miàn 1.
髒黑的面容。
? 《淮南子o覽冥訓》:「美人挐首,墨面而不容;曼聲吞炭,內閉而不歌。」 2.
猶墨刑。在面額上刺字後塗以墨。
? 《三國志o魏志o袁紹傳》「﹝紹﹞憂死」裴松之注引《典論》:「劉氏性酷妒,紹死,僵尸未殯,寵妾五人,劉盡殺之;以為死者有知,當復見紹於地下,乃髡頭墨面以毀其形。」------------------------------墨面mò miàn 补证条目
1.脏黑的面容。 ?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无题》诗:「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墨妙mò miào 1.
精妙的文章。
●南朝梁江淹《别赋》:「虽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者乎?」
●唐陈子昂《为乔补阙庆武成殿表》:「臣所恨才非墨妙,思乏笔精;不能赞扬休祚,歌咏圣德。」 2.
精妙的书法。
●唐鲁收《怀素上人草书歌》:「吾观文士多利用,笔精墨妙诚堪重;身上艺能无不通,就中草圣最天纵。」
●明刘若愚《酌中志o见闻琐事杂记》:「﹝王进德﹞弹琴读书,或展古人墨妙,临写不释手。」
●清赵翼《题肃本淳化帖》诗:「所嫌腕弱但涂蚓,敢诩墨妙堪笼鹅。」 3.
精妙的绘画。
●唐岑参《刘相公中书江山画障》诗:「相府征墨妙,挥毫天地穷;始知丹青笔,能夺造化功。」
●宋黄庭坚《送顾子敦赴河东》诗之三:「虎头墨妙能频寄,马乳蒲萄不待求。」★「墨妙」在《汉语大词典》第2960页 第2卷 1216★「墨妙」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墨妙mò miào 1.
精妙的文章。
? 南朝·梁·江淹《別賦》:「雖淵·雲之墨妙,嚴·樂之筆精……誰能摹暫離之狀,寫永訣之情者乎?」唐·陳子昂《為喬補闕慶武成殿表》:「臣所恨才非墨妙,思乏筆精;不能贊揚休祚,歌詠聖德。」 2.
精妙的書法。
? 唐·魯收《懷素上人草書歌》:「吾觀文士多利用,筆精墨妙誠堪重;身上藝能無不通,就中草聖最天縱。」
? 明·劉若愚《酌中志o見聞瑣事雜記》:「﹝王進德﹞彈琴讀書,或展古人墨妙,臨寫不釋手。」
? 清·趙翼《題肅本淳化帖》詩:「所嫌腕弱但塗蚓,敢詡墨妙堪籠鵝。」 3.
精妙的繪畫。
? 唐·岑參《劉相公中書江山畫障》詩:「相府徵墨妙,揮毫天地窮;始知丹青筆,能奪造化功。」
? 宋·黃庭堅《送顧子敦赴河東》詩之三:「虎頭墨妙能頻寄,馬乳蒲萄不待求。」
墨妙亭mò miào tíng 1.
亭名。在浙江吴兴旧湖州府署内。
●宋熙宁五年,孙莘老任吴兴太守时,筑亭收藏境内自汉以来古文遗刻,故名墨妙亭。
●苏轼为此作《墨妙亭记》。 2.
亭名。在江苏太仓城北淮云寺中。
●元浙江军器提举官顾信与赵孟俯友好,将所得赵书刻于石上,并筑亭保护,故名。★「墨妙亭」在《汉语大词典》第2961页 第2卷 1217墨妙亭mò miào tíng 1.
亭名。在浙江·吳興舊湖州府署內。
? 宋·熙寧五年,孫莘老任吳興太守時,築亭收藏境內自漢以來古文遺刻,故名墨妙亭。
? 蘇軾為此作《墨妙亭記》。 2.
亭名。在江蘇·太倉城北淮雲寺中。
? 元·浙江軍器提舉官顧信與趙孟頫友好,將所得趙書刻於石上,並築亭保護,故名。
墨模mò mó 1.
拓印。亦指拓本。
●宋梅尧臣《答永叔寄篆字》诗:「墨模几幅许传玩,譬如玦玉终可喜。」 2.
制墨的模子。
●清焦循《忆书》卷四:「阮中丞贡上墨模,采岩所画。」★「墨模」在《汉语大词典》第2963页 第2卷 1219墨模mò mó 1.
拓印。亦指拓本。
? 宋·梅堯臣《答永叔寄篆字》詩:「墨模幾幅許傳玩,譬如玦玉終可喜。」 2.
製墨的模子。
? 清·焦循《憶書》卷四:「阮中丞貢上墨模,采巖所畫。」
墨墨mò mò 1.
●《管子o四称》:「政令不善,墨墨若夜。」尹知章注:「言其昏闇之甚也。」
●汉刘向《新序o杂事一》:「晋平公闲居,师旷侍坐,平公曰:‘子生无目眹。甚矣,子之墨墨也!’」 2.
默默;使无言。
●《战国策o楚策四》:「夫报报之反,墨墨之化,唯大君能之。」鲍彪注:「墨,默同;化,犹治也。」
●《史记o商君列传》:「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以亡。」
●清魏源《与泾县包慎伯大令书》:「此二事者,有关国乘,不敢墨墨,谨贡其愚。」 3.
●《汉书o窦婴传》:「婴墨墨不得意,而厚遇夫也。」
●《隶释o汉楚相孙叔敖碑》:「在朝廷,其意常墨墨,若冠章甫而坐涂炭。」★「墨墨」在《汉语大词典》第2964页 第2卷 1220★「墨墨」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墨墨」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墨墨mò mò 1.
? 《管子o四稱》:「政令不善,墨墨若夜。」
? 尹知章注:「言其昏闇之甚也。」
? 漢·劉向《新序o雜事一》:「晉·平公閒居,師曠侍坐,平公曰:‘子生無目眹。甚矣,子之墨墨也!’」 2.
默默;使無言。
? 《戰國策o楚策四》:「夫報報之反,墨墨之化,唯大君能之。」
? 鮑彪注:「墨,默同;化,猶治也。」
? 《史記o商君列傳》:「武王諤諤以昌,殷紂墨墨以亡。」
? 清·魏源《與涇縣包慎伯大令書》:「此二事者,有關國乘,不敢墨墨,謹貢其愚。」 3.
? 《漢書o竇嬰傳》:「嬰墨墨不得意,而厚遇夫也。」
? 《隸釋o漢楚相孫叔敖碑》:「在朝廷,其意常墨墨,若冠章甫而坐塗炭。」
墨囊mò náng乌贼类软体动物体内能分泌黑色汁液的囊状器官,遇到敌害时,即将墨囊内的黑色汁液喷出,使水混浊,借以逃脱。★「墨囊」在《汉语大词典》第2965页 第2卷 1221★「墨囊」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墨囊」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墨囊mò náng烏賊類軟體動物體內能分泌黑色汁液的囊狀器官,遇到敵害時,即將墨囊內的黑色汁液噴出,使水混濁,借以逃脫。
墨癖mò pǐ指爱墨的癖好。
●宋德洪《石门题跋·跋达道所蓄伶子于文》:「司马君实无所嗜好,独畜墨数百尔。或以为言,君实曰:‘吾欲子孙知吾所用此物何为也。’达道之畜书,其亦司马之墨癖也。」★「墨癖」在《汉语大词典》第2964页 第2卷 1220墨癖mò pǐ指愛墨的癖好。
? 宋·德洪《石門題跋o跋達道所蓄伶子于文》:「司馬君實無所嗜好,獨畜墨數百爾。或以為言,君實曰:‘吾欲子孫知吾所用此物何為也。’達道之畜書,其亦司馬之墨癖也。」
墨启mò qǐ上呈皇帝的手书奏启。
●《南史o王彧传》:「泰豫元年春,上疾笃,遣使送药赐景文死……乃墨启答敕,并谢赠诏。」参见:墨啟
上呈皇帝的手书奏启。《南史o王彧传》:「 泰豫 元年春,上疾篤,遣使送药赐 景文 死……乃墨启答敕,并谢赠詔。」★「墨啓」在《汉语大词典》第2963页 第2卷 1219
墨啟mò qǐ(墨啟,墨启)上呈皇帝的手書奏啟。
? 《南史o王彧傳》:「泰豫元年春,上疾篤,遣使送藥賜景文死……乃墨啟答敕,並謝贈詔。」
墨卿mò qīng 1.
文人的别称。
●唐孟浩然《送袁太祝尉豫章》诗:「随牒牵黄绶,离群会墨卿。」
●宋叶适《徐道晖墓志铭》:「发今人未悟之机,回百年已废之学,使后复言唐诗自君始,不亦词人墨卿之一快也!」
●清王夫之《南岳赋》:「墨卿韵留于金石,琴客曲写其猗兰。」 2.
墨的戏称。
●宋苏轼《万石君罗文传》:「是时墨卿、楮先生,皆以能文得幸。而四人同心,相得欢甚,时人以为文苑四贵。」按,文中的四人为毛纯、罗文、墨卿、楮先生,各指笔、砚、墨、纸。★「墨卿」在《汉语大词典》第2962页 第2卷 1218墨卿mò qīng 1.
文人的別稱。
? 唐·孟浩然《送袁太祝尉豫章》詩:「隨牒牽黃綬,離群會墨卿。」
? 宋·葉適《徐道暉墓志銘》:「發今人未悟之機,回百年已廢之學,使後復言唐詩自君始,不亦詞人墨卿之一快也!」清·王夫之《南岳賦》:「墨卿韻留於金石,琴客曲寫其猗蘭。」 2.
墨的戲稱。
? 宋·蘇軾《萬石君羅文傳》:「是時墨卿、楮先生,皆以能文得幸。而四人同心,相得歡甚,時人以為文苑四貴。」按,文中的四人為毛純、羅文、墨卿、楮先生,各指筆、硯、墨、紙。------------------------------墨卿mò qīng 补证条目
1.墨的戏称。 ? 明叶盛《水东日记o谢友规文赋》:「亟召墨卿,録其所臆,秉擔與繂,復趨厥役。」
墨黥mò qíng 1.
●《周礼o秋官·司刑》「墨罪五百」汉郑玄注:「墨,黥也。先刻其面,以墨窒之。」
●《汉书o刑法志》「墨罪五百」唐颜师古注:「墨,黥也。凿其面以墨涅之。」 2.
对被刑者以墨涂面,不刺字。一说,即墨蒙。★「墨黥」在《汉语大词典》第2964页 第2卷 1220墨黥mò qíng 1.
? 《周禮o秋官o司刑》「墨罪五百」漢·鄭玄注:「墨,黥也。先刻其面,以墨窒之。」
? 《漢書o刑法志》「墨罪五百」唐·顏師古注:「墨,黥也。鑿其面以墨涅之。」 2.
對被刑者以墨塗面,不刺字。一說,即墨幪。
墨三郎mò sān láng后唐庄宗所用的巾裹名。
●宋陶谷《清异录o圣逍遥》:「同光既即位,犹袭故态,身预俳优,尚方进御巾裹,名品日新。今伶人所预,尚有合其遗制者,曰圣逍遥、安乐巾、珠龙便巾……墨三郎、庆云仙、圣天宜卿,凡二十品。」按,《说郛》本作「黑三郎」。★「墨三郎」在《汉语大词典》第2959页 第2卷 1215墨三郎mò sān láng後唐·莊宗所用的巾裹名。
? 宋·陶穀《清异錄o聖逍遙》:「同光既即位,猶襲故態,身預俳優,尚方進御巾裹,名品日新。今伶人所預,尚有合其遺製者,曰聖逍遙、安樂巾、珠龍便巾……墨三郎、慶雲仙、聖天宜卿,凡二十品。」按,《說郛》本作「黑三郎」。
墨色mò sè墨的色泽。亦泛指如墨之色。
●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诗:「粉壁有吴画,笔彩依旧鲜;素屏有楮书,墨色如新干。」
●宋晁贯之《墨经o色》:「凡墨色紫光为上,墨光次之,青光又次之,白光为下。」
●《宋史o范纯仁传》:「昼夜肄业,至夜分不寝,置灯帐中,帐顶如墨色。」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o艺文赏鉴》:「﹝夏珪﹞工人物山水,酝酿墨色,丽如染传,笔法苍老,墨汁淋漓。」
●叶圣陶《倪焕之》十五:「一滴一滴,眼泪从她的眼眶里滚出了,掉在手里的信笺上,墨色着了湿显得光润夺目。」★「墨色」在《汉语大词典》第2960页 第2卷 1216墨色mò sè墨的色澤。亦泛指如墨之色。
? 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詩:「粉壁有吳畫,筆彩依舊鮮;素屏有楮書,墨色如新乾。」
? 宋·晁貫之《墨經o色》:「凡墨色紫光為上,墨光次之,青光又次之,白光為下。」
? 《宋史o范純仁傳》:「晝夜肄業,至夜分不寢,置燈帳中,帳頂如墨色。」
? 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餘o藝文賞鑒》:「﹝夏珪﹞工人物山水,醞釀墨色,麗如染傳,筆法蒼老,墨汁淋灕。」
? 葉聖陶《倪煥之》十五:「一滴一滴,眼淚從她的眼眶裏滾出了,掉在手裏的信箋上,墨色着了濕顯得光潤奪目。」
墨山mò shān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参见「三十六国」。★「墨山」在《汉语大词典》第2959页 第2卷 1215★「墨山」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墨山mò shān漢·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參見「三十六國」。
●宋陆游《杂兴》诗之五:「净洗砚池潴墨沈,乘凉要答故人书。」 2.
●清昭梿《啸亭杂录o淳化帖》:「惟大内所藏,系当日所赐毕士安者,篇帙完善,墨沈如新,成亲王曾见之。」
●清孙枝蔚《李叔则归故里后怀之以诗》:「曾陪杖履叹风流,墨沈于今遍九州。」 3.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o柴四》:「少小贾贩,胸无墨沈,焉知故事?」
★「墨渖」在《汉语大词典》第2964页 第2卷 1220参见:墨瀋
★「墨瀋」在《汉语大词典》第2964页 第2卷 1220★「墨瀋」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墨瀋mò shěn(墨瀋,墨渖) 1.
? 宋·陸游《雜興》詩之五:「淨洗硯池瀦墨瀋,乘涼要答故人書。」 2.
? 清·昭槤《嘯亭雜錄o淳化帖》:「惟大內所藏,係當日所賜畢士安者,篇帙完善,墨瀋如新,成親王曾見之。」
? 清·孫枝蔚《李叔則歸故里後懷之以詩》:「曾陪杖履嘆風流,墨瀋於今遍九州。」 3.
? 清·和邦額《夜譚隨錄o柴四》:「少小賈販,胸無墨瀋,焉知故事?」
墨士mò shì文人的别称。
●宋叶适《宜兴县修学记》:「罨画之溪,犹浴沂也;善拳之窦,亦舞雩也;非骚人墨士专而有也。」
●清龚自珍《<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之六:「辨士之虚锋,墨士之旁沈。」
●《三百年前的历史教训》:「南京的秦淮河畔,盛极一时,豪商富贾,文人墨士,衣香鬓影,一掷千金,画舫笙歌,穷奢极欲。」★「墨士」在《汉语大词典》第2959页 第2卷 1215墨士mò shì文人的別稱。
? 宋·葉適《宜興縣修學記》:「罨畫之溪,猶浴沂也;善拳之竇,亦舞雩也;非騷人墨士專而有也。」
? 清·龔自珍《<妙法蓮華經>四十二問》之六:「辨士之虛鋒,墨士之旁瀋。」
? 《三百年前的歷史教訓》:「南京的秦淮河畔,盛極一時,豪商富賈,文人墨士,衣香鬢影,一擲千金,畫舫笙歌,窮奢極欲。」
墨试mò shì犹笔试。
●《新唐书o选举志上》:「凡书学,先口试,通,乃墨试《说文》、《字林》二十条,通十八为第。」★「墨试」在《汉语大词典》第2963页 第2卷 1219参见:墨試
★「墨試」在《汉语大词典》第2963页 第2卷 1219墨試mò shì(墨試,墨试)猶筆試。
? 《新唐書o選舉志上》:「凡書學,先口試,通,乃墨試《說文》、《字林》二十條,通十八為第。」
墨守mò shǒu 1.
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后因称善于防守为墨翟之守,简称「墨守」。
●《战国策o齐策六》:「今公又以弊聊之民,距全齐之兵,期年不解,是墨翟之守也。」
●宋苏轼《次韵张甥棠美述志》:「云梯雨矢集无方,我已中灰同墨守。」
●《文学源流·周秦诸子总论》:「公输善攻,墨翟善守,故谓善守者为‘墨守’。」 2.
谓固执保守,不思进取。
●清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
●清朱焘《北窗呓语》:「然戈氏墨守韵学,未免为法所拘。」
●鲁迅《二心集·关于<唐三藏取经诗话>的版本》:「我以为考证固不可荒唐,而亦不宜墨守,世间许多事,只消常识,便得了然。」参见「墨守成规」。★「墨守」在《汉语大词典》第2960页 第2卷 1216★「墨守」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墨守」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墨守mò shǒu 1.
戰國時,墨翟善於守城。後因稱善於防守為墨翟之守,簡稱「墨守」。
? 《戰國策o齊策六》:「今公又以弊聊之民,距全齊之兵,期年不解,是墨翟之守也。」
? 宋·蘇軾《次韻張甥棠美述志》:「雲梯雨矢集無方,我已中灰同墨守。」
? 《文學源流o周秦諸子總論》:「公輸善攻,墨翟善守,故謂善守者為‘墨守’。」 2.
謂固執保守,不思進取。
? 清·黃宗羲《錢退山詩文序》:「如鍾嶸之《詩品》,辨體明宗,固未嘗墨守一家以為準的也。」
? 清·朱燾《北窗囈語》:「然戈氏墨守韻學,未免為法所拘。」
? 魯迅《二心集o關於<唐三藏取經詩話>的版本》:「我以為考證固不可荒唐,而亦不宜墨守,世間許多事,只消常識,便得瞭然。」參見「墨守成規」。
参见:墨守陳規
墨守陳規 见「墨守成規」。
【墨守成法】成语解释: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同“墨守成规”。【墨守成法】成语出处:清·王韬《翁牖余谈·犹太古历说》:“盖用心不专,率皆墨守成法,未能推陈出新耳。”【墨守成法】成语故事:【墨守成法】成语标签:四字成语,动宾式成语,M开头的成语
【墨守成规】成语解释: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墨守成规】成语出处:明·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墨守成规】成语故事:战国时期,木匠出身的墨翟主张兼爱与非攻,到处推广他的学说。楚国要去攻打宋国,鲁班为楚军设计攻城的云梯。墨子急忙去劝阻这场战争,楚王让墨子与鲁班比试比试攻防演习,墨子善于防守,鲁班败北。楚王只好放弃攻打宋国。【墨守成规】成语标签:四字成语,动宾式成语,战国成语,为人处事的成语,守旧的成语
★「墨守成規」在《汉语大词典》第2960页 第2卷 1216★「墨守成規」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墨守成規mò shǒu chéng guī(墨守成規,墨守成规)亦作「墨守成法」。 戰國時墨翟善於守城,世人謂之「墨守」。後以「墨守成規」指固執舊法,一成不變。
? 清·王韜《甕牖餘談o猶太古曆說》:「而至今,中法每不如西法之密,何哉?蓋用心不專,率皆墨守成法,未能推陳出新耳。」
? 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一卷第四章二:「你也是一個軍佐吧,如果破格把他介紹進來做同志,就會更加有利,不能墨守成規。」------------------------------墨守成規mò shǒu chéng guī 补证条目
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世人谓之「墨守」。后以「墨守成規」指固执旧法,一成不变。亦作「墨守陳規」、「墨守舊法」。 ? 陶行知《办公原则》:「昔之办公者,埋首不求改进,墨守陈规,自封固步,使学问与事业判若鸿沟,一若无相联之必要者。」 ? 《发财秘诀》第二回:「外人至今猶多購之者,然尚墨守舊法,不圖進步。」
参见:墨守舊法
墨守舊法 见「墨守成規」。
墨绶mò shòu结在印钮上的黑色丝带。
●《汉书o百官公卿表上》:「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铜印黑绶。」
●《后汉书o蔡邕传》:「墨绶长吏,职典理人。」后因以「墨绶」作为县官及其职权的象征。
●唐岑参《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诗:「县花迎墨绶,关柳拂铜章。」
●宋司马光《送上雒王推官经臣》诗:「墨绶百里宰,红蕖幕府僚。」
●清方文《送姜如农明府擢仪部》诗:「昔为真州宰,墨绶垂芬芳。」★「墨绶」在《汉语大词典》第2964页 第2卷 1220参见:墨綬
★「墨綬」在《汉语大词典》第2964页 第2卷 1220墨綬mò shòu(墨綬,墨绶)結在印鈕上的黑色絲帶。
? 《漢書o百官公卿表上》:「縣令、長,皆秦官,掌治其縣。萬戶以上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減萬戶為長,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銅印黑綬。」
? 《後漢書o蔡邕傳》:「墨綬長吏,職典理人。」後因以「墨綬」作為縣官及其職權的象徵。
? 唐·岑參《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詩:「縣花迎墨綬,關柳拂銅章。」
? 宋·司馬光《送上雒王推官經臣》詩:「墨綬百里宰,紅蕖幕府僚。」
? 清·方文《送姜如農明府擢儀部》詩:「昔為真州宰,墨綬垂芬芳。」
墨衰mò shuāi见「墨衰绖」。★「墨衰」在《汉语大词典》第2962页 第2卷 1218墨衰mò shuāi見「墨衰絰」。
墨衰绖mò shuāi dié黑色丧服。
●《左传o僖公三十三年》:「遂发命,遽兴姜戎,子墨衰绖。」杜预注:「晋文公未葬,故襄公称子,以凶服从戎,故墨之。」
●《续资治通鉴o宋高宗建炎三年》:「议遣人使金,张浚因荐皓;吕颐浩召与语,大悦。俄诏赐对,时皓方墨衰绖,颐浩脱巾衣服之。」亦省作「墨绖」、「墨衰」。
●《宋书o王诞传》:「七年,以诞为吴国内史,母忧去职。高祖征刘毅,起为辅国将军,诞固辞军号,墨绖从行。」
●宋苏轼《赐皇伯祖宗晟辞免起复恩命不允诏》:「夫要绖服事,出于孔门;墨衰从政,见于鲁史。」
●清顾炎武《哭归高士》诗之一:「弱冠始同游,文章相砥厉,中年共墨衰,出入三江汭。」★「墨衰绖」在《汉语大词典》第2962页 第2卷 1218参见:墨衰絰
★「墨衰絰」在《汉语大词典》第2962页 第2卷 1218墨衰絰mò shuāi dié(墨衰絰,墨衰绖)黑色喪服。
? 《左傳o僖公三十三年》:「遂發命,遽興姜戎,子墨衰絰。」
? 杜預注:「晉文公未葬,故襄公稱子,以凶服從戎,故墨之。」
? 《續資治通鑒o宋高宗建炎三年》:「議遣人使金,張浚因薦皓;呂頤浩召與語,大悅。俄詔賜對,時皓方墨衰絰,頤浩脫巾衣服之。」亦省作「墨絰」、「墨衰」。
? 《宋書o王誕傳》:「七年,以誕為吳國內史,母憂去職。
? 高祖征劉毅,起為輔國將軍,誕固辭軍號,墨絰從行。」
? 宋·蘇軾《賜皇伯祖宗晟辭免起復恩命不允詔》:「夫要絰服事,出於孔門;墨衰從政,見於魯史。」
? 清·顧炎武《哭歸高士》詩之一:「弱冠始同遊,文章相砥厲,中年共墨衰,出入三江汭。」
墨水mò shuǐ 1.
●《隋书o礼仪志四》:「正会日,侍中黄门宣诏劳诸郡上计。劳讫付纸,遣陈土宜。字有脱误者,呼起席后立。书迹滥劣者,饮墨水一升。」
●宋苏轼《监视呈诸试官》诗:「麻衣如再着,墨水真可饮。」
●叶圣陶《游了三个湖》:「南望马迹山,只像山水画上用不太淡的墨水涂上的一抹。」 2.
写字用的各种颜色的水。如:写稿用蓝墨水,改稿用红墨水。 3.
比喻学问或读书识字的能力。
●《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老爷正为这桩事,一个人为难了半天,那一肚子墨水儿,不差什么别得都要漾上来了。」
●清钱泳《履园丛话o报应·刻薄》:「有某公子最刻薄,在河南节署,胸无墨水,而善于骂人。」
●福庾《追老姚》:「这个老头,整天风里来,雨里去,晚上回家也不歇着,总是读报、看书。肚里能有多少墨水?」★「墨水」在《汉语大词典》第2959页 第2卷 1215★「墨水」在《现代汉语词典》第918页★「墨水」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墨水」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墨水mò shuǐ 1.
? 《隋書o禮儀志四》:「正會日,侍中黃門宣詔勞諸郡上計。勞訖付紙,遣陳土宜。字有脫誤者,呼起席後立。書跡濫劣者,飲墨水一升。」
? 宋·蘇軾《監視呈諸試官》詩:「麻衣如再著,墨水真可飲。」
? 葉聖陶《游了三個湖》:「南望馬跡山,只像山水畫上用不太淡的墨水塗上的一抹。」 2.
寫字用的各種顏色的水。如:寫稿用藍墨水,改稿用紅墨水。 3.
比喻學問或讀書識字的能力。
? 《兒女英雄傳》第三九回:「老爺正為這樁事,一個人為難了半天,那一肚子墨水兒,不差什麼彆得都要漾上來了。」
? 清·錢泳《履園叢話o報應o刻薄》:「有某公子最刻薄,在河南節署,胸無墨水,而善於罵人。」
? 福庾《追老姚》:「這個老頭,整天風裏來,雨裏去,晚上回家也不歇着,總是讀報、看書。肚裏能有多少墨水?」
墨水笔mò shuǐ bǐ即自来水笔。
●许地山《人非人》:「五个人把可为底长褂子剥下来,取下他一个大银表,一枝墨水笔,一包银包。」★「墨水笔」在《汉语大词典》第2959页 第2卷 1215参见:墨水筆
★「墨水筆」在《汉语大词典》第2959页 第2卷 1215墨水筆mò shuǐ bǐ(墨水筆,墨水笔)即自來水筆。
? 許地山《人非人》:「五個人把可為底長褂子剝下來,取下他一個大銀表,一枝墨水筆,一包銀包。」
墨水池mò shuǐ chí用玻璃为主要材料制成的文具。一般上有两个带盖的圆形小池,用来盛不同颜色的墨水。★「墨水池」在《汉语大词典》第2959页 第2卷 1215★「墨水池」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墨水池mò shuǐ chí用玻璃為主要材料製成的文具。一般上有兩個帶蓋的圓形小池,用來盛不同顏色的墨水。
墨台mò tái复姓。
●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四十:「墨台,亦作‘默夷’。孤竹君之后也,汉有墨台绾。」★「墨台」在《汉语大词典》第2959页 第2卷 1215墨台mò tái複姓。
? 宋·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辨證》卷四十:「墨台,亦作‘默夷’。
? 孤竹君之後也,漢有墨台綰。」
墨帖mò tiē法帖。指名家法书的拓本或印本。
●宋陆游《南唐书o后妃诸王传·黄氏》:「元宗、后主俱善书法……购藏钟王以来墨帖至多。」
●宋曹士冕《法帖谱系o庐陵萧氏本》:「右先伯父太博作邑和州之仓山,得墨帖于丞相兖国刘公。」
●明谢肇浙《五杂俎o人部三》:「大凡学古人书,当观真迹,方得其运笔之一二,墨帖无为也。」★「墨帖」在《汉语大词典》第2961页 第2卷 1217墨帖mò tiē法帖。指名家法書的拓本或印本。
? 宋·陸游《南唐書o后妃諸王傳o黃氏》:「元宗、後主俱善書法……購藏鍾·王以來墨帖至多。」
? 宋·曹士冕《法帖譜系o廬陵蕭氏本》:「右先伯父太博作邑和州之倉山,得墨帖於丞相兗國·劉公。」
? 明·謝肇淛《五雜俎o人部三》:「大凡學古人書,當觀真蹟,方得其運筆之一二,墨帖無為也。」
★「墨头鱼」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墨頭魚
墨頭魚 川江鱼名,以头黑如墨而名。又名北斗鱼。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o刘梦得》引何文缬《送王正臣序》:「煙波暈,墨頭魚;風庭緑,書帶草。」
墨突mò tū汉班固《答宾戏》:「孔席不暖,墨突不黔。」此谓墨翟东奔西走,每至一地,烟囱尚未熏黑,又到别处去了。后用其事为典。有时亦以「墨突不黔」形容事情繁忙,犹言席不暇暖。
●唐韩愈《争臣论》:「禹过家门不入,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
●明高明《琵琶记·蔡公逼试》:「幼而学,壮而行,怀宝迷邦,谓之不仁。孔席不暇暖,墨突不待黔。」★「墨突」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墨突」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墨突mò tū漢·班固《答賓戲》:「孔席不暖,墨突不黔。」此謂墨翟東奔西走,每至一地,煙囪尚未熏黑,又到別處去了。後用其事為典。有時亦以「墨突不黔」形容事情繁忙,猶言席不暇暖。
? 唐·韓愈《爭臣論》:「禹過家門不入,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
? 明·高明《琵琶記o蔡公逼試》:「幼而學,壯而行,懷寶迷邦,謂之不仁。
? 孔席不暇煖,墨突不待黔。」
【墨突不黔】成语解释:原指墨翟东奔西走,每至一地,烟囱尚未熏黑,又到别处去了。后用其事为典。形容事情繁忙,犹言席不睱暖。【墨突不黔】成语出处:东汉·班固《答宾戏》:“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墨突不黔】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大思想家墨翟反对恃强欺弱的战争,呼吁平等互爱,经常奔走各个诸侯国,到处宣传他的“非战”主张。由于他四处奔走,从来没有一个固定长住的住处。汉朝班固评价他为:“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墨突不黔】成语标签:四字成语,紧缩式成语,M开头的成语
墨丸mò wán古墨的一种。形圆如丸,故名。
●宋陆游《掩户》诗:「香缕映窗凝不散,墨丸入砚细无声。」
●明陶宗仪《辍耕录o墨》:「至魏晋时始有墨丸,乃漆烟松煤夹和为之。」
●清孙延《烛影摇红》词:「静碾湘缣,墨丸写出幽兰。」★「墨丸」在《汉语大词典》第2959页 第2卷 1215★「墨丸」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墨丸mò wán古墨的一種。形圓如丸,故名。
? 宋·陸游《掩戶》詩:「香縷映窗凝不散,墨丸入硯細無聲。」
? 明·陶宗儀《輟耕錄o墨》:「至魏·晉時始有墨丸,乃漆煙松煤夾和為之。」
? 清·孫延《燭影搖紅》詞:「靜碾湘縑,墨丸寫出幽蘭。」
墨务官mò wù guān造墨的官。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故江南李氏有墨务官李廷珪等墨见存。」★「墨务官」在《汉语大词典》第2962页 第2卷 1218参见:墨務官
★「墨務官」在《汉语大词典》第2962页 第2卷 1218墨務官mò wù guān(墨務官,墨务官)造墨的官。
? 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十:「故江南·李氏有墨務官李廷珪等墨見存。」
北美洲南部国家。西濒太平洋,东临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面积192?25万平方千米。人口9112万(1995年)。首都墨西哥城。东、南、西三面为山脉围绕,内部为墨西哥高原。气候温和。工业部门较齐全。石油工业为经济支柱,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国之一。银产量列世界前列。农产有玉米、小麦、棉花、咖啡等。旅游业发达。★「墨西哥」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墨西哥首都和最大城市。人口1560万(1995年),为世界特大城市之一。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商业、服务业、银行金融业、对外贸易发达。工业体系完整,以化工、汽车、钢铁等为主。国际航空港。陆路交通枢纽,有十五条公路、四条铁路干线交会于此。市内多名胜古迹和建筑壁画,有「壁画之都」之誉。★「墨西哥城」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精确】方式查无词条,推荐使用【模糊】或【词首】方式查找。
墨西哥境内的高原。面积66?6万平方千米。北部海拔800~1000米,内有许多被低山围绕的盆地;南部地势较高,海拔达米,多湖泊和山间谷地。富铅、锌、锑、汞、银等矿藏。
拉丁美洲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少数分布在美国西南部。约8025万人(1985年)。讲西班牙语。多信天主教。主要从事农业,有的从事现代工业。传统手工业发达。娱乐以斗牛最为著名。★「墨西哥人」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大西洋深入北美大陆东南部的海湾。面积154?3万平方千米。有著名的墨西哥湾暖流。石油、天然气以及水产资源丰富。★「墨西哥湾」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简称「湾流」。北大西洋西部最强盛的暖流。南北赤道洋流汇聚墨西哥后,通过佛罗里达海峡流出,与安的列斯暖流汇合,沿北美洲东海岸自西南向东北流动。最后延续为北大西洋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精确】方式查无词条,推荐使用【模糊】或【词首】方式查找。
【精确】方式查无词条,推荐使用【模糊】或【词首】方式查找。
墨洗mò xǐ洗毛笔时用以盛水的器具。
●许地山《东野先生》一:「桌上底笔筒、花插、水壶、墨洗,没有一样不是奶瓶子。」★「墨洗」在《汉语大词典》第2961页 第2卷 1217墨洗mò xǐ洗毛筆時用以盛水的器具。
? 許地山《東野先生》一:「桌上底筆筒、花插、水壺、墨洗,沒有一樣不是奶瓶子。」
墨戏mò xì随兴而成的写意画。
●《宣和画谱o墨竹诗意图》:「阎士安,陈国宛丘人,家世业医,性喜作墨戏,荆槚枳棘,荒崖断岸,皆极精妙。」
●宋周密《癸辛杂识前集·赵子固梅谱》:「诸王孙赵孟坚字子固,善墨戏。于水仙尤得意,晚作梅自成一家。」
●元韦居安《梅涧诗话》卷上:「诗与画俱清丽可爱,结字亦端劲,世但见其诗文,而不知其尤长于墨戏。」★「墨戏」在《汉语大词典》第2964页 第2卷 1220参见:墨戲
★「墨戲」在《汉语大词典》第2964页 第2卷 1220★「墨戲」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墨戲mò xì(墨戲,墨戏)隨興而成的寫意畫。
? 《宣和畫譜o墨竹詩意圖》:「閻士安,陳國·宛丘人,家世業醫,性喜作墨戲,荊檟枳棘,荒崖斷岸,皆極精妙。」
? 宋·周密《癸辛雜識前集o趙子固梅譜》:「諸王孫趙孟堅字子固,善墨戲。於水仙尤得意,晚作梅自成一家。」
? 元·韋居安《梅澗詩話》卷上:「詩與畫俱清麗可愛,結字亦端勁,世但見其詩文,而不知其尤長於墨戲。」
墨仙mò xiān潘谷精于制墨,醉饮郊外,跌死枯井中。世称「墨仙」。见宋何薳《春渚纪闻o潘谷墨仙揣囊知墨》。
●宋苏轼《赠潘谷》诗:「一朝入海寻李白,空看人间画墨仙。」
●宋袁文《瓮牖闲评》卷五:「苏东坡帖写墨仙作默仙……恐皆是其笔误耳。」★「墨仙」在《汉语大词典》第2959页 第2卷 1215墨仙mò xiān潘谷精於製墨,醉飲郊外,跌死枯井中。世稱「墨仙」。見宋·何薳《春渚紀聞o潘谷墨仙揣囊知墨》。
? 宋·蘇軾《贈潘谷》詩:「一朝入海尋李白,空看人間畫墨仙。」
? 宋·袁文《甕牖閑評》卷五:「蘇東坡帖寫墨仙作默仙……恐皆是其筆誤耳。」
墨线mò xiàn 1.
装在墨斗上用以校正曲直的线绳。亦指用墨线打出来的直线。
●朱心《鱼抬梁·土堆亭》:「听说从前他在木料上弹线的时候,老找他娘拉着墨线的另一头,再把墨线弹在木料上。」 2.
用以量长度的线。线,也写作「线」。
●清昭梿《啸亭杂录o线量美人》:「故预制墨线,合其度者方为收用,时谓之线量美人云。」★「墨线」在《现代汉语词典》第918页参见:墨線
★「墨線」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墨線mò xiàn(墨線,墨线) 1.
裝在墨斗上用以校正曲直的線繩。亦指用墨線打出來的直線。
? 朱心《魚抬梁o土堆亭》:「聽說從前他在木料上彈線的時候,老找他娘拉着墨線的另一頭,再把墨線彈在木料上。」 2.
用以量長度的線。線,也寫作「線」。
? 清·昭槤《嘯亭雜錄o線量美人》:「故預製墨線,合其度者方為收用,時謂之線量美人云。」
墨刑mò xíng古代五刑之一。刺字于被刑者的面额上,染以黑色,作为处罚的标志。
●《书·吕刑》「墨辟疑赦」孔传:「刻其颡而涅之,曰墨刑。」
●《书·伊训》「臣下不匡,其刑墨」宋蔡沈集传:「墨,墨刑也。臣下而不能匡正其君,则以墨刑加之。」★「墨刑」在《汉语大词典》第2959页 第2卷 1215★「墨刑」在《现代汉语词典》第918页★「墨刑」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墨刑mò xíng古代五刑之一。刺字於被刑者的面額上,染以黑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写字中指变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