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李鸿章是爱国人士,马关条约签订时间是清朝军事技术无能为力的结果,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题库系统分析,
试题“(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李鸿章大...”,相似的试题还有:
今年是苏德战争爆发70周年,苏联解体2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事年表(1)根据大事年表提到的历史事件,分析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李鸿章大事年表(部分)1853年&&& 在家乡安徽参与帮办团练,抵抗太平军。1861年&&& 组建淮军。1862年&&& 率淮军调上海,升任江苏巡抚。1863年&&& 奏准设立上海广方言馆,培养外语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人才。1865年&&& 署理两江总督,创办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1870年&&& 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1872年&&& 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实行官督商办。1874年&&& 与日本代表签订《北京专约》。奉召进京见恭亲王奕?,力陈中国修建铁路的重要,亦因阻力太大,未能实行。1875年&&& 与英国代表签订《烟台条约》。开始着手组建北洋海军。1879年&&& 架设大沽北塘与天津之间电线。奏设上海机器织布局,官督商办。1881年&&& 未经奏报修成开平煤矿唐山至胥各庄铁路,约10公里。1885年&&& 与法国代表签订《中法新约》。1888年&&& 北洋海军正式成军。1895年&&& 中日战争中国军队战败,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与日本代表签订《马关条约》。1898年&&& 同情维新变法,暗中回护个别“新党”人士。年底被任命为勘河大臣,复勘山东黄河工程。1901年&&& 与英、美、俄、德、日、奥、法、意、西、荷、比十一国代表签订《辛丑条约》。材料二& 过去说李鸿章崇洋迷外,投降卖国,……现在大幅度转变到说李鸿章有爱国主义思想,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这种戏剧式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呢?我认为,李鸿章还是李鸿章,这种戏剧式的变化,是政治上的需要反映到了我们的历史研究上来,……我们的历史研究,仅仅服从某个时候,某种政策的需要,非带片面性不可。——陈旭麓《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1988年)(1)依据材料一所述史实,概括说明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的地位。(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曾国藩大事年表(部分)
材料二 师事近三十年来薪近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李鸿章撰曾国藩挽联当道光、同治年间,我们汉人有绝好自立的机会,被那全无心肝的人,苦为满洲出力,以致功败垂成,岂不是那湘军大都督曾国藩吗?……恨的是曾国藩,只晓得替满人杀同胞,不晓得替中国争权利。——同盟会会员陈天华曾国藩是中国旧文化的代表人物,甚至于理想人物。……平心而论,曾国藩要救清朝是很自然的,可原谅的。……在维持满清作为政治中心的大前提之下,曾国藩的工作分两方面进行,一方面他要革新,那就是说,他要接受西洋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他要守旧,那就是说,恢复我们民族固有的美德。革新守旧同时举行。——蒋廷黻《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曾国藩的主要活动。(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李鸿章、陈天华、蒋廷黻三人对曾国藩评价的基本态度及其主要依据。中俄联盟1896:李鸿章对于俄国的野心浑然不觉|俄国|李鸿章|清朝_新浪军事
中俄联盟1896:李鸿章对于俄国的野心浑然不觉
资料图:李鸿章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礼与俄国沙皇二世合影。
资料图:1896年李鸿章访俄在下榻处与外交官的合影。
  李鸿章的联俄策略,从理论上而言,具有积极意义,作为一个弱国,中国要想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求生存,谋发展,实行以夷制夷,利用列强的矛盾的策略,是符合实际且迫不得已的。但从现实操作层面考量,该策略是把双刃剑,倘运用不当,就会陷入自伤筋脉、“制夷不成反被夷制”的窘境。
  日,大清前北洋大佬、文华殿大学士李鸿章欧游归来,曾任驻日使馆参赞的黄遵宪闻讯立即亲赴津门,向李中堂求教外交局势。李氏得意之情溢于言表,颇为自负地告诉黄:“二十年无事总可得也!”半月后,光绪召见李鸿章,据说“垂询甚殷”,超过二刻。既然蒙两宫如此“温谕慰勉”,李氏心气愈加高涨,在给老友两江总督刘坤一的信中透露:“越日遂有译署之命,未敢固辞。今日交涉,视前倍难,补救无从,唯有同分谤议而已。”不难看出,除了慨叹任重道远,其弦外之音乃因甲午一战跌入仕宦低谷的李鸿章,似再受重用,强势回归。
  让李氏心中满满的自得究系来自何处?这全倚仗一份止住了他职场下滑运势的外交协定:《中俄密约》。
  联俄制日,远东征服
  中俄之所以会签订此密约,实为酝酿甚久、各怀心事之结果。
  所谓“联俄制日”政策,滥觞于古代之“以夷制夷”思想。这本是春秋时代中原各国防御周边非华夏民族的一种策略,后为历朝君主所秉承,演化成对付国内少数民族之一贯手法,亦称作“以夷伐夷”或“以夷攻夷”。晚清以降,为应对各路西方列强之鲸吞蚕食,清政府将此策略常态化,即利用国际关系上各国间的矛盾,联合、利用或依附某国来对抗其他国家,谋取实现本国外交安全。
  堪称黑色幽默的是,起初李鸿章曾将抵御西国的宝压在日本身上。李氏提出联日,“以东制西”,毕竟“日本距苏浙仅三日程,精通中华文字,其兵甲较东岛各国差强,正可联为外援,勿使西人倚为外府。”正鉴于此,1871年,李力排众议,与日订立《中日修好条规》,其中规定“若他国偶有不公或轻蔑之事,一经知照,必须彼此相助,或从中善为调处,以敦友谊。”谁成想被清廷视为“同文同种”的友邦日本,居然玩的是外交讹诈之把戏。到了1874年,日本悍然出兵台湾,李鸿章大呼上当,指出“为今之计,似宜用以毒攻毒,以敌制敌之策,乘机次第与泰西各国立约,借以牵制日本”。1881年中俄伊犁交涉期间,李转而主张联俄拒日。
  而此时的北邻俄国,也正悄然制定一项“远东征服”计划。1885年,俄国单方违背了英、俄之前诺言,进攻阿富汗北部边境,俄英矛盾由此激化。最终俄方惨败,中、近东侵略计划顿挫。这一切皆促使俄把扩张目光再度投向远东。NBA流行的一句口号叫:“赢球靠防守”,此道理也适应于对外战略。俄国欲征服远东,首先须做好防御,此乃立足之本。故解决远东防御问题遂成为这一计划的关键所在。经过长期勘察与反复讨论,俄国官员认为,修筑一条横贯西伯利亚的大铁路,能解决这一难题,且最切实可行。此方案得到沙皇的大力支持。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言:“我阅读了西伯利亚总督的许多报告,我必须以遗憾和抱愧的心情承认,对于这块富饶的地区,政府以前实际上没有做任何事情来满足它的需 要,它被忽视了,但现在是时候了,而且照旧是该采取行动的时候了。”同年,沙皇发布了修建西伯利亚铁路的命令:“要按最短的路程修建一条横贯西伯利亚的铁路”。19世纪末主持俄国国务的大臣维特一语点破沙皇修路之个中三昧:
  皇帝曾经想把俄国的实力扩大到远东,他之所以有这个念头,是因为他第一次出巡就到过远东。不过,他当时当然没有形成任何肯定的计划,他只是自发地想涉足远东、攫取那里的地方。
  北极熊已虎视中国东北!
  前门拒狼,后门引虎
  对于俄国之野心,清廷中枢似浑然不觉。
  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将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辽东半岛”问题,严重挑战到俄之“远东征服”计划,自然引来其强烈反响。早在《马关条约》签订前,俄国政府就已有所行动。维特在 得知日本有意染指辽东半岛后,立即向沙皇尼古拉进言:“除非我们准备面对一场战争,或放弃远东的广大市场”,否则“我们决不能容许日本在大陆上获得巩固的立足点”和“攫取中国领土的任何部分”。维特认为,日本占领辽东,其意图 “主要是针对我们的,假如日本占领南满,对我们将是威胁”,况且“假如我们现在让日本人进入满洲,为要保护我们的领土及西伯利亚铁道,就需要数十万军队,并大大增强我们的海军”。总之,倘若当下置之不理,今后对于俄国远东利益,肯定 遗患无穷,决不能坐视日本在中国为所欲为。维特还指出,如果俄国干涉辽东问题,阻止日本的侵占计划,“这样,我们就会成为中国的救星,中国就会尊重我们的效劳,从而会同意用和平方式修改中俄的边界”。于是俄国联合法国、德国,于 《马关条约》签订当天,便命令三国军舰在日本海面游弋。不久,三国正式向日本提出外交照会,“劝”日本放弃辽东。
  眼瞅着三国之军事警告步步逼来,已在甲午战争中耗尽国力、人力的日本,不得不对俄、法、德三国让步。在俄调停下,日本准许清政府以3000万两白银赎回辽东半岛。毋庸置疑,“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是由俄国策划与导演的一出 “狼口夺食”的大戏,其用意是阻止日本人破坏它的“远东征服”计划,绝非向中国“献爱心”。但在清廷看来,此举恰印证了李鸿章“联俄制日”的策略。在崇尚霸道与权谋的近代世界格局中,不管强国还是弱邦,若无几个像样的国际盟 友,焉能立足?俄国此番替中国出头,颇让四顾无援、苦苦寻求小伙伴的清廷,大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盟友即在不远处之慨。故三国干涉还辽的成功,使“联俄制日”的思想最终定型。
  李鸿章的联俄策略,从理论上而言,具有积极意义,作为一个弱国,中国要想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求生存,谋发展,实行以夷制夷,利用列强的矛盾的策略,是符合实际且迫不得已的。但从现实操作层面考量,该策略是把双刃剑,倘运用不当,就会陷入自伤筋脉、“制夷不成反被夷制”的窘境。
  俄国自然参透了清廷的心事,于是快马加鞭,促成两国结盟。1896年4月,恰逢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之期,按照外交礼节,各国皆应遣重臣前往祝贺。清政府拟派湖北布政使王之春前往,但俄以“王之春位望未隆,与各国遣使相形难于接待” 为由,指定要清室王公或大学士前往,实际上暗示非李鸿章不可。而此时之李鸿章,正因《马关条约》之咎,虎落平阳,入阁闲居。于是俄使“贿通西后与李莲英,使改派鸿章,且请假以全权,办理还辽报酬事宜。”清政府考虑到沙俄干涉还辽有功,又是中国的债主,得罪不起,加之“联俄制日”亦是眼下外交战略题中必有之义,于是改派李鸿章为专使。李氏行前还特受到慈禧召见,谈话“至半日之久。一切联俄密谋,遂以大定。”用李鸿章的话来概括即“联络西洋,牵制东洋,是此行要策”。
  为使李鸿章同意俄国在中国东北的筑路计划,沙皇可谓煞费苦心。他唯恐李鸿章先赴欧洲,于是派特使专程前往苏伊士运河迎接李鸿章,并给予李俄国最高礼节待遇。日,中俄举行秘密会谈。在谈判过程中,俄方代表维特软硬兼施,一步步将李鸿章套牢。他一方面以“中国的救星”自居,声称“我们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中国依靠我们才得以保持领土完整”,并再三强调“为维护中国领土完整,必须有一条路线尽可能最短的铁路,这条路线将经过蒙古和满洲的北部 而达符拉迪沃斯托克”。另一方面,他又恐吓道,如果中国不同意“借地筑路”,那么“俄从此焉能再助中国矣?”可见维特已将真实意图和盘托出。这显然超出了之前清廷“联络西洋,牵制东洋”的预期。李鸿章自不敢答应。
  维特未使李鸿章折服,于是沙皇尼古拉亲自出马。他单独召见李鸿章,表示:“俄国地广人稀,断不侵占人尺寸土地;中俄交情近加亲密,东省接路实为调兵捷速,中国有事亦便帮助,非仅利俄。华自办恐力不足。或令在沪华俄银行承办, 妥立章程,由华节制,定无流弊。各国多有此事例,劝请酌办。将来倭、英难保不再生事,俄可出力援助。”此等承诺,确令李氏心动。何况中俄两国间谈判进展到这一步,李鸿章颇有些骑虎难下的尴尬,尽管“借地筑路”让人甚感棘手,但 考虑到此行目的是为“牵制东洋”而“联络西洋”,若继续僵持,很有可能“东洋”还没被“牵制”,反倒得罪了“西洋”,双方不欢而散,岂不是旧仇未泯,又添新怨,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为争取“联俄制日”,李鸿章遂决心接受俄 议。他在日给总理衙门的电文中极力劝说总署,“约文无甚悖,若回绝必至失欢,有碍大局”。后李虽在“借地筑路”问题上打算给俄国设置一些障碍,但维特巧施妙计,慷慨承诺如果建筑铁路一事顺利成功,将付给他三百万卢布以为酬劳,并为此制定了一份议定书。李当然不会跟财神爷过不去,遂调头做清廷工作,“俄既推诚,华亦推诚相与,勿过疑虑云……时促事烦,求及早请旨电复遵办”。
  日,李鸿章与俄国代表穆拉维约夫、维特分别在《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即《中俄密约》)上签字。
  《中俄密约》涉及如下要点:
  1.日本国如侵占俄国亚洲东方土地,或中国土地,或韩国土地,两国约明应将所有水陆各军,届时所能调遣者,尽行派出,互为援助,至军火、粮食,亦尽力互相接济;
  2. 中俄两国既经协力御敌,非由两国公商,一国不能独自与敌议立和约;
  3. 当开战时,如遇紧要之事,中国所有口岸均准俄国兵船驶入,如有所需,地方官尽力帮助;
  4.今俄国为将来转运俄兵御敌,并接济军火、粮食,以期妥速起见,中国国家允于中国黑龙江、吉林地方接造铁路,以达海参威。唯此项接造铁路之事,不得借端侵占中国土地,亦不得有碍大清国大皇帝应有权利,其事可由中国交华俄银行承办经理。至合同条款由中国驻俄使臣与银行就近商订;
  5. 俄国于第一款御敌时,可用第四款所开之铁路运兵、运粮、运军械。平常事,俄国亦可在此铁路运过境之兵粮,除因运转暂停外,不得借他故停留。
  该条约虽名为中俄两国“互相援助”,但实际两国权责并不对等。从长远看,如果中国真正履行条约,俄国在战时、平时都可以利用中国的土地、物资、港口等资源为己所用;而中国只有在战时且俄国履行条约的情况下,方有资格享受某些利益。俄国达到了西伯利亚铁路支线穿过中国东北的目的,将侵略矛头名正言顺地伸展到中国东北;而清廷从中得到的不过是俄国一句空头承诺。说穿了,俄国利用清政府急于求援心理,趁火打劫了一遭。《中俄密约》本质上,是一个不平等条约。
  清政府本欲关上前门驱走豺狼,孰知后门洞开,引来了虎豹。
  中国的阳谋,俄国了然于胸;俄国的阴谋,难道谙熟外交的李鸿章未识破分毫?
  谁人之手,铸此大错?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日俄携手参战,俄国此时已完全抛开“盟友”的身份和责任,趁火打劫,瓜分中国,令清廷彻底绝望。
  日,李鸿章撒手人寰。俄国政府憾曰“此后中国再无助俄者”。3年后,“日俄战争”爆发,清廷名曰“中立”,实则助日。随着战事的失利,俄国企图永久占据东北的美梦就此破灭,而清廷的“联俄制日”计划也早已化为幻影。
  清末政局之纷乱,向来让人感觉雾里看花、终隔一层。不过大体而言,无非与外患、内乱、改革、政争关联。只是愈绵延到最后,内耗权斗愈发激烈,甚或群僚可借公事之名,行倾轧之实。所谓国家利益,往往挂在口中,虚悬心头。走笔至此,不禁慨叹:引虎拒狼,无异玩火自焚,究系谁人之手,铸此大错?
(新浪军事)
(编辑:SN118)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关条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